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比较
中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比较
的强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科学教育课堂 的“ 演绎性 ”学生也 , 积极参 与到探究 与实践 中。然而 , 比之下 , 国对学生动手操 相 我 作的强调仍 不及 美国。 23 探究过程 中侧重点 的差异 - 中美两 国科 学教 育都 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问题 ” “ 是 探究 的 核心 , 既是探 究 过程 的开始 , 也是 贯穿 整个 过程 的线 索 。对于科学探究 中的“ 问题” 中美两 国有着 不同的把握 , , 主要 表 现在探究过程 中“ 问题 ” 来源 的不同。我 国科学教 育主要强调 “ 问题” 本身 的价值尤其是学科价值 , 问题往往来源于教师而非学 生, 更关 注科 学技能 的培养 和训练 , 学生好奇心 和主动性的关 对 注相对较弱 。而美 国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 认为学生的好 奇心和 主动性是最重要的 ,问题” “ 的发 出者必须是学生 自己。 24 科学教育资源的差异 . 美 国的公共教育资源 比较丰富 , 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大 为 力支持 。公共 图书馆 、 科技馆 、 博物馆等种 类齐全 、 数量繁多 、 分 布 广 泛 、 费 开 放 , 校 以 此 为 基 础 组织 了各 种互 动活 动 , 免 学 已颇 具 规模 , 充分发掘 、 利用 了各种校外的科学教育 资源。从整体上看 , 我 国科学教育资源 已有很大改善 , 但与美 国相 比仍有较大差距 。
分。 实 施 该 标 准 意 味 着 学 校 应 注重 培 养 学 生 获 取 科 学 知 识 和 开 展科学实践 的能力 。科学知识包括科学事实 、 念 、 概 定律 、 原理 和 科学模式 。科学实践 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 动手操作 的能力 等。培养获取 科学知识 和开展科学实践 的能力离不开科 学 探究 。科 学探究 指学 生通过 自主探 究构建 知识 、 形成 科学观 念、 领悟科 学研 究方法 的各 种活动 。科学 知识 和科学实践 并重 , 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的能力 , 是美 国科学教育 的基本理念 。 2 中 美 科 学教 育 的 差异 比较 21 课 程 与 教 科 书 的 差 异 . 从 6 年代课 程改革 以来 , 国科学课程逐步 向综合性发 展 , 0 美 目前 已基本实现 。这正体现 了当今科技的发展趋势 , 学科 问的界 限 1益模糊 , 学的综合性越来 越强 。与美 国不同 , 3 科 我国 中学科 学教育 长期 实行分科教 学 , 小学 科学教育课程 虽然是综合性 的 , 但 教师普遍 缺乏综 合科学 教育 的训练 。另 外 , 比于其他 “ 相 主 课 ”我 国对 科 学 教 育 的 重 视 程 度 远 远 不 够 。 , 中美两 国 中小学科学 教育在教科 书上也存在较 大差异 。美 国科学 教育专家赫德教授 说 , 国的 “ 美 科学课本可 以 比得上插 图 精美 的辞典 。有些 高 中教 材超过 一千 页 , 大多是事 实 ̄ 1 3 J  ̄美 国 科学教科书图文并茂 、 动活 泼 , 生 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 对学生有 很强 的吸引力。此外 , 国科学 教科书还把 职业介绍引入其 中 , 美
中美中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比较与思考
在美 国 , 实验的 目的之一是 帮助 学生生成 知 做 识 。老 师首先在课堂里把科学 现象告诉 学生 , 后 然 让学生做 实验 , 并对 实验 过 程加 以体会 , 最后 通过
作业 的方式让 学生 得 到新知 识 的思 维模 块 。因此
规 则等等 。可 以看 出 , 这项探究任务 留给学生 创造 性探究 的空 间很大 。比如 , 在学生对 探究进行 规划 时, 要求他们 “ 给它 ( 验 ) 一 个标 题 , 括 自变 实 定 包
专 门清理 眼睛 的设 备 和淋浴 的设备 。 我 国的 中学科 学 实验室 学生规则 中对 科学 实
验安 全方 面 的内容较 少 。这 并不是 说我们 不重 视 学生 实验 的安 全 问 题 , 而是 教 育理 念 问题 。我 国
了学生的管理 能力 和实 验能 力 。我 国 的 中学 科 学 实验室学生规则几乎 每一条都生硬地 、 不作任何 进
的呢?在新 学期的第一堂实验课 , 师会分 配学生 老 自己的抽屉和配 套 的锁 , 且告 诉 学生 锁 的密 码 , 并 只有学 生和老师 知道 密码 的组 合。学 生要 根 据 老
图示 的形 式 , 象地 展示 给学生 ; 形 安全 提示在 学生 做 实验前 给予 , 出实验危 险性操 作 的所在 , 指 分别 以“ 安全 预防 措施 ” 注 意” 和“ 的形 式 呈现 给学 生 ,
科学教 育 , 提高科学教育质量不无启发与借鉴作用 。
1 实 验 目的 性 差 异
薯 片对其质量 和硬度 的影响” 。这个两 页纸 的作业
单 给我 印象深刻 的是 , 教师对每个学 生的要求 非常
具体 , 如要求写 出问题 的情境 、 需要 的材料 、 探究 对 的规划 、 进行探 究 的步骤 、 交流 的 结果 以及 评价 的
美国和中国在科学教育上各自的优势有哪些?
美国和中国在科学教育上各自的优势有哪些?一、美国的科学教育优势1.先进的教育体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体制,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
美国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发展规划来选择合适的教育路径。
2.开放的思维方式美国的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学生习惯于独立思考,对于新领域的知识也能够积极接受和尝试。
3.国际化的学习环境美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全球化的特点,不仅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和教师,也设有各种国际交流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国际交流项目来拓宽视野、学习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和知识产业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科技发展。
二、中国的科学教育优势1.扎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教育强调对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大力培养,对于理论知识秉持谨慎、深入、系统的态度,让学生建立复杂系统的认识结构。
中国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数理化等知识领域有较高的掌握度。
2.注重实践应用中国的教育不仅注重学术研究,也注重实践应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很多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室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
3.强化教育的普及性中国的教育注重教育的普及性,通过普及教育,普及科学知识,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中国大力推行义务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
同时,也通过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推广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知识。
三、结语美国和中国的科学教育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
对于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双方进行交流和学习,从优势中吸取营养和经验,并加以整合,形成适合自己国家的科学教育体系,也需要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引言: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而教科书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承载着科学知识的传承和学习的主要内容。
由于地理和文化差异的存在,世界各国的教科书在科学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旨在比较研究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探讨它们的异同并分析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特点。
一、教育理念比较1.中国教育理念: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中国小学科学教科书在教育理念上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科学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2.美国教育理念:关注亲身实践和启发式学习美国小学科学教科书注重通过亲身实践和启发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鼓励他们的探究精神。
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日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日本小学科学教科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学科知识比较1.科学内容选取中美日三国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在科学内容上都遵循了国家课程标准。
然而,由于各国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教科书中的科学内容略有不同。
例如,中国教科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方法和基本观点;美国教科书则更加注重现代科学知识,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重大发现;而日本教科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更加关注科学原理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2.教学方法的差异中美日三国小学科学教科书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教科书倾向于传授知识,注重讲解和练习;美国教科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而日本教科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实验和实物的操作让学生感知科学现象。
英美教育理念与中国差异之比较
英美教育理念与中国差异之比较(一)美国一、总述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得差异,中美两国经济水平也存在差异,中美两国得教育有着极为不同得发展背景,中国得传统教育表达得就是对知识得静态接受,美国得教育则表达得就是对知识得动态改变。
中国得教育注重对知识得灌输与积累,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权威得尊重,注重对知识得掌握与继承,以及知识体系得构建。
相比较而言,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得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与权威得质疑与批判精神,注重对所学知识得拓展与创造。
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得不同态度。
二、、幼儿阶段(36岁)育得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面对如何评价孩子,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截然不同得思维方式与评价方式。
在中国受过教育得人都知道,老师有着绝对得权利,学生对老师只有服从。
目前,国内得大多数幼儿教育中,很多父母都采取得就是一种“打击式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得孩子往往表现有共同特征:自信心不够强、内敛、迷茫、对外界得评价非常得敏感。
这其实与中国人得本性特征有很大关系,中国人得心理特征就是内敛、不爱表现自己,尤其就是当面对外人时,许多家长习惯性得批评孩子,认为这种批评就是个人谦虚得一种表现,这个时候往往忽视了孩子得心理特点。
美国得幼儿教师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评价,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其理由就是,批评了您得孩子会刺激您得孩子,表扬您得孩子会刺激别得孩子。
这种有关幼儿评价得观念与我们中国得传统观念就是大相径庭得。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就是以玩为主,还就是以学为主,这一向就是各国幼教工作者思考得问题。
美国得学前教育与中国有很大得不同,另外还表现在美国幼儿教育者十分注重儿童得天性,玩得比重比较大,注重启发与引导孩子。
幼儿园得教育中虽然也有常识、语言、美术等教学活动,但没有通用得教学大纲,也没有教材,具有较大得随意性。
幼儿得学习与否也就是比较随性得。
与美国幼儿园相比,中国幼儿园,尤其到了大班以后,明显地侧重于学,全国有统一得教育纲要,每个幼儿园有精细得教学计划与安排。
中美科学教育比较
中美科学教育比较丁邦平一、课程与教材的比较在美国,幼儿园至8年级的科学教育早就是综合性的。
至少从60年代课程改革以来,美国科学课程的整合就已开始。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教育综合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小学科学课程必须改革。
改革的方式不是增加科学课程的数量,而是对科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
这不仅出于减少课程数量的考虑,也反映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即“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主要的概念变得更加统一”[1]。
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不仅可以部分地解决课程日益繁多的问题,也是当今科学技术整合性对科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与美国不同,我国中学科学教育长期以来实行分科教学,而且从小学到中学的科学课程普遍偏难。
小学科学教学虽是综合性的,但教师普遍缺乏综合科学的训练,而且小学科学教学至今尚未真正受到重视。
近年来,一些省市在初中进行综合理科教学改革,但阻力较大,困难不少。
中美两国科学课程上的差异也反映在教科书上。
美国科学教育专家赫德教授说,美国的“科学课本可以比得上插图精美的辞典。
有些高中教材超过一千页,大多是事实”[2]。
我国访美学者也发现,美国科学教科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地介绍科技新发现,与现实生活情境密切联系,向学生提出有趣的问题,对学生提供很有帮助的动手操作的指导语等,因而十分吸引学生。
一位化学教育学者对美国教科书把化学与社会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印象极深。
她说:“我在美国中学访问时看到,许多化学教科书有效地把化学学习与理解重要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这种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科学知识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服务。
”[2]此外,美国科学教科书实用性也很强。
高中化学教科书有专门章节介绍与化学有关的职业。
学生从教科书上了解到学好化学可以当安全化工人员、环境化学家、化学研究人员、化学工程师、农业化学家、化学教师、食品科学家、化学实验人员、药剂师和营养专家等。
这种在科学教育中渗透职业意识培养的方法,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科学学习来确定未来的职业选择。
中美教育差异案例(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然而,中美教育在制度、理念、方法等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中美教育差异,并分析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某高中交换学习一年。
在这期间,他深刻体会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
以下是他在美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
二、中美教育差异案例1. 课程设置在中国,高中课程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需参加高考,课程内容较为固定。
而美国高中课程设置较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课程。
小明在美国学习期间,发现课程设置差异明显。
案例一:中国高中课程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为辅。
小明在国内学习时,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上。
而在美国,课程设置更为丰富,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课程。
小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案例二:美国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程,如编程、机器人、辩论等。
小明在美国选修了编程课程,发现这门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项目进行实践。
而在中国,这类课程较少,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2. 教学方法在中国,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美国,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
小明在美国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案例一:在中国,教师讲解知识点后,学生需完成大量的习题。
而在美国,教师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明在美国课堂上,经常与同学进行激烈的讨论,这种互动式教学让他受益匪浅。
案例二:美国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小明在国内学习时,很少主动提问,而在美国,他学会了质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3. 评价体系在中国,学生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
而在美国,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等。
美国科学课与中国科学课的比较
发生在课堂上的科学故事——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学模式研究[内容提要]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提倡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因而就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个个精彩的"科学故事",形成了一种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一方面是基于消除师生对科学和科学研究的迷信,回归"科学自我"的理念;一方面是基于美国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杜威、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种模式对我国小学科学课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科学故事", "科学自我",做科学,启示许多研究表明,我国的科学课教学与美国有很大区别。
而与此对应的是,我国学生的科学习惯和科学素养也与美国的学生有很大差异。
我国学生素以知识掌握的数量之多和其熟练程度之高而著称于世,而美国的学生却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见长。
我国在国外的留学生要等导师为其布置研究课题,而美国学生却善于独立寻找研究问题,进行创造性的研究。
虽然在我国的学生中也不乏出类拨翠者,但从普遍的角度来说,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吸取其长处,然后再结合我们自己的优势,促使我国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美国小学科学课"课堂上的科学故事"案例二则案例1:冰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早晨,因为在两天前下了一场大雪。
低温使一切都变得冰冷,冰雪覆盖了所有的一切。
住在本地的威尔森先生一早就起来,准备好以后,就向他任教的小学走去。
他看到许多冰棒倒挂在屋檐,在初升的阳光照射下放出光辉,很让人喜爱。
于是他伸手打断了其中几根较长的冰捧并将其带入他的三年级教室。
学生们在厚厚的冬装之外还另加了丝巾、手套、和棉帽,陆续来到教室。
他们都坐到自己的坐位上。
完成学校早上例行的事务以后,威尔森先生来到教室窗户外窗台前,在那里他放置了早上拿来的冰棒。
中美中小学实验教学对比分析
中美中小学实验教学对比分析艾 伦摘 要:对美国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概念、政策、一系列科学教育研究报告与标准化文件进行分析,并与中国相应内容进行对比,发现中美两国在对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定位、政策规定、重视程度以及采取的各项措施方面存在不同,成为推动我国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发展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中美中小学;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装备作者简介:艾伦,教授,本刊特约撰稿人。
首都师范大学,100048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领域对中小学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实验教学在中小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在对待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定位、政策、实验配备和教学特征方面的异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发现可以借鉴的、能够推动我国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发展的理念和方法。
一、中美中小学实验教学概念分析在对美国科学教育标准化文件中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之前,必须对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
为此,本节将对中美之间使用实验教学一词情况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1.我国对中小学“实验教学”概念的界定我国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概念进行界定的最为权威的文献应属《教育大辞典》(顾明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增订合编本)。
《教育大辞典》中对“实验教学”一词的解释是:“实践性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引起实验对象的变化,通过观察、测定和分析,获得知识与发展能力。
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广泛应用。
其目的不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调整、分析、综合和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报告等能力。
实验前,教师需编写实验指导书,并在课前发给学生预习。
实验中教师要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实验结束后,认真评阅实验报告,作为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1)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2)实验教学中应有仪器设备构成的实验环境;(3)学生在此活动中要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等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实验内容预习、仪器的测试和调整、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工作;(4)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5)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要指导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操作仪器设备、控制实验过程,还要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相应的成绩。
中美科学教育的差异及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
中美科学教育的差异及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和比较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学校在科学教育的观念及其体制、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科学课程与教学资源、科学教科书及其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认识和理解中美两国科学教育上存在的这些差异,并通过科学教育改革力求达到和而不同,对普及和发展我国基础科学教育、提高科学教育质量不无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美;科学教育;比较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广泛关注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科学课程彼时已被赋予了核心课程的地位,成为与中学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机组成部分[1]。
而在我国,为了与国际接轨,直到2001年,才将过去的小学“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程,并公布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如今过去了十余年,我们却赫然发现义务教育各学科(小学科学除外)课程标准均于2012修定通过并获准执行。
近年来,虽然科学教育的观念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流行起来,但由于长期实行分科教学,人们的意识里缺少整体的科学教育的观念。
有些人认为,只有现在小学和初中设立的综合科学课才算是科学教育,这种认识在我国几乎是一个普遍的误解。
一、科学教育观念及其体制上的差异美国从19世纪开始,科学就成为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期以来,小学和初中(或中间学校)大都采用综合科学课程,高中虽分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学科,但也有一些主题是跨学科的,因此人们的意识里都具有科学教育的观念。
进步教育运动时期,美国初中和高中一年级普遍开设“普通科学”(general science)课,内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技现象及其原理。
该门课程尤其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目的是使中学生受到基本的科学教育。
[2]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是美国科学教育课程现代化时期,当时流行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倡导分科教学,反对综合科学教育,但分科的科学课程仍然保留了一些跨学科的性质。
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比较
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比较【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念,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和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教育目标比较中发现,中美两国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在具体细节上存在一定差异。
教学方法比较中,美国注重师生互动和实践教学,而中国则更加注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课程设置方面,两国在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教师角色比较中,美国教师更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国教师则更注重知识传授和纪律管理。
学生评价标准比较中,美国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中国则更重视学术成绩和考试成绩。
总体比较显示,中美两国的科学教育理念各有特点,互补之处也值得借鉴。
最后提出了启示和建议,指出两国可以相互借鉴对方的优点,不断改进科学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比较、引言、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学生评价标准、总体比较、启示、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大国之一,而科学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基石。
中美两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角色和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和共通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优劣势,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启示。
在中国,科学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学科,并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与此美国的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在科学教育理念上的不同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思考的机会。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差异,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美国科学课与中国科学课的比较
发生在课堂上的科学故事——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学模式研究[内容提要]美国小学科学课教学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提倡学生在"做科学"中学科学,因而就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个个精彩的"科学故事",形成了一种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一方面是基于消除师生对科学和科学研究的迷信,回归"科学自我"的理念;一方面是基于美国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杜威、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种模式对我国小学科学课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科学故事", "科学自我",做科学,启示许多研究表明,我国的科学课教学与美国有很大区别。
而与此对应的是,我国学生的科学习惯和科学素养也与美国的学生有很大差异。
我国学生素以知识掌握的数量之多和其熟练程度之高而著称于世,而美国的学生却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见长。
我国在国外的留学生要等导师为其布置研究课题,而美国学生却善于独立寻找研究问题,进行创造性的研究。
虽然在我国的学生中也不乏出类拨翠者,但从普遍的角度来说,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吸取其长处,然后再结合我们自己的优势,促使我国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美国小学科学课"课堂上的科学故事"案例二则案例1:冰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早晨,因为在两天前下了一场大雪。
低温使一切都变得冰冷,冰雪覆盖了所有的一切。
住在本地的威尔森先生一早就起来,准备好以后,就向他任教的小学走去。
他看到许多冰棒倒挂在屋檐,在初升的阳光照射下放出光辉,很让人喜爱。
于是他伸手打断了其中几根较长的冰捧并将其带入他的三年级教室。
学生们在厚厚的冬装之外还另加了丝巾、手套、和棉帽,陆续来到教室。
他们都坐到自己的坐位上。
完成学校早上例行的事务以后,威尔森先生来到教室窗户外窗台前,在那里他放置了早上拿来的冰棒。
浅析中美小学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影响(完整版)
浅析中美小学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影响王婷婷(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本文介绍了中美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中美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美小学;教育理念;差异;影响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1)10-0099-02一、中美小学教育的现状教育事业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而小学教育又是教育事业的根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中国小学教育的现状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教育体制,从古至今教育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尤其是小学教育。
近年来,随着中国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小学教育多数还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比较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缺乏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一方面,中国小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却缺乏将已有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见,中国的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提倡死记硬背,实行题海战术,使用标准答案,这些无疑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和专业性的发展,禁锢了其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力的充分发挥。
(二)美国小学教育的现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而且还体现在教育上。
美国制定的教育标准是:自由、独立、创造。
教师重视学生的反馈,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对教学方面的意见。
美国小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要教育学生通过理解、思考、创新来学习知识,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在的才能,而且对美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小学教育吸收并融合了世界上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非常注重精英的培养。
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比如美国小学课堂过度开放自由,只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差。
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比较
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的比较内容提要:当今,中关两国的科学教育在目标上都既重视面向全体,又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课程实施的理念方面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综合性、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科学概念的推理方式、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评价方式等方面。
这也是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中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理念当今,中美两国都意识到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都制定了科学教育目标及实施标准。
美国于1989年2月发表了《2061计划》,其中第一份报告的标题就是《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对学生经过从幼儿园直到高中毕业(K-12)这13年的学习之后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科学素质作了全面的描述。
为使这些目标不至于落空,有关人士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花4年多的时间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育标准,即《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atndads,NSES)。
标准所规定的学校科学教育目标强调了让学生因认识自然而“产生充实感和兴奋感”,“恰当运用科学方法和原理”,“具有良好科学素质”。
标准制定的首要原则是“科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不问其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或族裔背景,不论他们有何残疾、有何志向,也不管他们对学科学怀有什么兴趣、受到了什么激励,都应该有机会接受科学教育,以使自己具有高度民主的科学素养。
”川 1994年,美国出版的一部教科书——《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方法》指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如下机会:批判性的思考和探究性的实践能力;发展有助于理解生物的和物质环境的概念;发展作为民主社会公民所必需的科学态度与技能;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很多机会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并以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激励他们去研究。
随着全球科学教育的改革,我国的科学教育目标与原来的《自然》课程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我国新小学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研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新发展。
中国与美国教育理念的不同
中国与美国教育理念的不同许多人认为中国的中学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基础教育。
中学教师工作辛苦,中国学生学习勤奋,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
且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如果与美国的高等教育结合,将成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组合,可以培养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本人从事中学教学工作二十多年,对此有深切体会:那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于中美教育理念的重大差异造成的,而且每一种教育体制都是一个系统。
我们的学校是要求把书本上的理想灌输给学生。
在家庭中,家长也是按这个思路教育儿女。
通过前些年国际奥林匹克物理、数学等竞赛的成绩,更是加深了一些人认为中国中学教育好的看法。
但据有在美国读中学的人正常或者其家长了解到,事实上并非如此。
实际上美国的中学教育,同样是世界上很好的基础教育。
美国优秀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
一、中美不同的教育理念中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古代就有科举考试制度,"学而优则仕"。
因此总是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教育学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从而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是金榜题名,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今天的中国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
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练习,大量枯燥无味靠死记硬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兴趣爱好,完全忽视了每门课程自身的特色。
在这种教育体制的长期约束下,受教育者只能是重复、低效的劳动,把对上级和规则的绝对服从当成一个习惯,所培养出来的不是什么人材,而仅仅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机器,最多是没有分析能力的新型奴隶。
我自己长期从事物理教学,只能按照课本对学生讲解、引导学生怎样做题。
对于课本上的内容,即使有些不正确、不恰当也必须按书上的说,否则一旦考试时出了这个问题,学生没有按照课本上的答,那就不能得分!我最多也只能是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
如果给学生谈论其它,如学习理念、思想理念等问题,一旦被学校领导或者主管教育的领导知道,那我可就要挨批了__不务正业!当然这还是轻的。
论中美小学教育之差异
论中美小学教育之差异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有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差异以及它们对两国小学教育的影响。
从教育理念来看,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这一差异导致了美国小学生可能在课堂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上表现更出色,而中国小学生可能在数学和科学等学科上表现更优秀。
课程设置方面也有所不同。
美国小学教育实行的是“综合课程”,即不同科目之间相互融合,例如历史、数学和科学等科目可能被整合在一个主题下。
这种课程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分科教学,不同科目之间相对独立。
这种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上,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老师通常会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项目制学习等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
评估体系方面也有所不同。
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包括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这种评估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
而中国小学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这种评估方式有助于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
这些差异也导致了两个国家的小学生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教育、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美教育文化差异点:教育理念不同:中国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美国教育则更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中国,学生需要遵守严格的纪律和规范,而在美国,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小学科学论文-中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比较及启示通用版
小学科学论文-中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比较及启示通用版【摘要】文章从课程理念、体系结构和内容标准3个方面入手,对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小学部分和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
美国标准启示我国要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地位,改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
【关键词】科学课程标准;中美;启示2013年4 月,美国发布了《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
它是美国在21世纪颁布的首个全国性科学课程标准,地理科学家安德鲁·卢泽将其称为“饿着肚子行走在丛林中突然发现的一串香蕉”。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于2001年颁布,2011年进行了修订。
现将中美两国的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二者的异同点,并提出几个借鉴点。
一、课程理念基于《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及核心观念》,《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开拓了科学教育的新视野。
在理念的设计上,《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有7个改变,如表1。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美科学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异同点。
1. 相同点(1)科学教育标准注重培养和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学习科学的机会。
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
(2)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发展批判性思维,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如表1。
2. 不同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注重学生个人利益的发展,强调科学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引导学生为学业、工作和公民生活做好准备。
我国科学教育除了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个人能力的培养,还将为社会服务纳入其中。
二、体系结构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科学探究的教育思潮风靡全球,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科学课程的综合化,纳入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元素。
英美教育理念与中国差异之比较
英美教育理念与中国差异之比较(一)美国一、总述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中美两国经济水平也存在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发展背景,中国的传统教育表达的就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的教育则表达的就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灌输与积累,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与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
相比较而言,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与权威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注重对所学知识的拓展与创造。
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
二、、幼儿阶段(3-6岁)育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面对如何评价孩子,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评价方式。
在中国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老师有着绝对的权利,学生对老师只有服从。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幼儿教育中,很多父母都采取的就是一种“打击式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表现有共同特征:自信心不够强、内敛、迷茫、对外界的评价非常的敏感。
这其实与中国人的本性特征有很大关系,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就是内敛、不爱表现自己,尤其就是当面对外人时,许多家长习惯性的批评孩子,认为这种批评就是个人谦虚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特点。
美国的幼儿教师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评价,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其理由就是,批评了您的孩子会刺激您的孩子,表扬您的孩子会刺激别的孩子。
这种有关幼儿评价的观念与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就是大相径庭的。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就是以玩为主,还就是以学为主,这一向就是各国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美国的学前教育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另外还表现在美国幼儿教育者十分注重儿童的天性,玩的比重比较大,注重启发与引导孩子。
幼儿园的教育中虽然也有常识、语言、美术等教学活动,但没有通用的教学大纲,也没有教材,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幼儿的学习与否也就是比较随性的。
与美国幼儿园相比,中国幼儿园,尤其到了大班以后,明显地侧重于学,全国有统一的教育纲要,每个幼儿园有精细的教学计划与安排。
中美基础科学教育的差异
中美基础科学教育的差异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美两国在基础科学教育方面的主要差异。
基础科学教育对于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推动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因此,理解不同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策略和实施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两国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以及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揭示中美基础科学教育的差异,以期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中美两国的基础科学教育现状,包括各自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
然后,我们将对两国的基础科学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双方在教育理念、教育投入、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异。
我们将总结这些差异对两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借鉴对方的优点,以推动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二、中美基础科学教育政策与制度比较中美两国在基础科学教育政策与制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各自的教育哲学,也体现了各自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
在中国,基础科学教育的政策与制度紧密围绕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和教育目标进行设置。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科学教育的投入,强调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的教育制度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例如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高考制度,确保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中国的教育政策也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以提高教育质量。
相较之下,美国的基础科学教育政策与制度更加多元化和灵活。
美国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美国的科学教育政策往往由地方政府和学校自主制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美国的教育制度也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主权,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研究。
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两国基础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中国的教育制度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但也可能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而美国的教育制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也可能导致教育公平性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两国中小学科学教育
理念的比较
内容提要:当今,中关两国的科学教育在目标上都既重视面向全体,又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课程实施的理念方面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综合性、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科学概念的推理方式、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评价方式等方面。
这也是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中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理念当今,中美两国都意识到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都制定了科学教育目标及实施标准。
美国于1989年2月发表了《2061计划》,其中第一份报告的标题就是《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对学生经过从幼儿园直到高中毕业(K-12)这13年的学习之后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科学素质作了全面的描述。
为使这些目标不至于落空,有关人士在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花4年多的时间制定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
育标准,即《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atndads,NSES)。
标准所规定的学校科学教育目标强调了让学生因认识自然而“产生充实感和兴奋感”,“恰当运用科学方法和原理”,“具有良好科学素质”。
标准制定的首要原则是“科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不问其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或族裔背景,不论他们有何残疾、有何志向,也不管他们对学科学怀有什么兴趣、受到了什么激励,都应该有机会接受科学教育,以使自己具有高度民主的科学素养。
”川 1994年,美国出版的一部教科书——《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方法》指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如下机会:批判性的思考和探究性的实践能力;发展有助于理解生物的和物质环境的概念;发展作为民主社会公民所必需的科学态度与技能;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很多机会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并以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激励他们去研究。
随着全球科学教育的改革,我国的科学教育目标与原来的《自然》课程相比,也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我国新小学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研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新发展。
不论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目标,还是中学科学教育目标,都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也就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从新科学目标上看,我国与美国差距不大,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科学教育的理念上:
1.课程的综合性
在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早就是综合性的。
至少从 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以来,
美国科学课程的整合就已开始,其改革的方式不是增加科学课程的数量,而是对科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
这不仅出于减少课程数量的考虑,也反映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即“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主要的概念变得更加统一”。
这是当今科学技术的整合性对科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与美国不同,我国中学科学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分科教学,而且从小学到中学的科学课程普遍偏难。
以我国当前的中学理科为例,课程门类、教材内容多,学生负担过重;知识体系以分科为特征,各自为政,割裂了本来完整统一的客观世界;从价值观上看,分科课程实际上只是为少数未来科学精英准备的,不能一味地为精英而牺牲大多数。
因而,课程的综合化问题越来越成为改革所关注的焦点。
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虽是综合性的,但科学教师大多数都是主课(语文、数学)教师被淘汰的或兼任的,普遍缺乏综合科学素质的训练,而且小学科学教育至今尚未真正受到重视。
2.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就是以教师的讲解和提问为主,复习与重复性练习是教师用来控制和巩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要反复练习以便能熟练解答与考试相似的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擅长背诵公式和解答纸面上的问题,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教师的权威和考试的压力使得学生缺乏
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虽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这种理念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很难得到贯彻。
而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表现在美国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创造性。
他们的教学方式很随意,教师在课堂上十分幽默,教学中穿插科学故事,运用大量的身体语言,等等。
在师生关系方面,美国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随意,他们鼓励学生成为与他们平等的人,允许学生怀疑、提问、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比较而言,在中国,科学教学是件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