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其中医药治疗的前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其

中医药治疗的前景探讨

郭鱼波1,王丽丽1,马如风1,赵丹丹2,张东伟2**,陈家旭1,牛建昭1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 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

摘 要:

骨质疏松是一种渐进性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肝脾肾的亏虚和血瘀均可诱发骨质疏松。其最主要病因是肾虚累及肝脾导致气血不足而血瘀,加上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致使筋脉失养骨枯髓减而致骨痿。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中医对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认识,探索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药的药食同源性和骨质疏松病程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科学研究中医药,合理评价其安全性,是中医药发挥其临床治疗优势的关键。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痿 脾虚 肾虚 肝虚 血瘀doi :10.11842/wst.2015.04.003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2014-05-19 修回日期:

2014-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273995):基于中药选择性Cathepsin K 活性的抑制剂对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研究,负责人:张东伟;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274041):基于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的调节作用的姜黄素抗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负责人:高思华;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07),负责人:牛建昭;北京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1CXTD-07),负责人:陈家旭。

** 通讯作者:张东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和作用机理研究。***Http://www. Iofbonehealth. Org Category-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密度下降为特征代谢性骨疾病,这种进行性的骨疾病容易导致骨脆性的增加和骨折风险的增高[1],尤其在人体的髋骨、脊椎骨、腕骨和肩胛骨等部位。因为骨量减少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骨质疏松也被

认为是“无影小偷”[2]

。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资

料显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每3 s 就有1例骨质疏松诱发的骨折发生***。而在中国,成年人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大约在7%。其中,50岁以上的男性中发病率为22.5%,50岁以上成年女性中发病率则高达50.1%。2006年,中国人在治疗髋骨骨折方面花费就达到了15亿美元,估计到2020年,中国在这方面的开支将达到125亿美元。发病率的上升和医疗负担的加重迫使政府和研究者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研究骨质疏松的病机和治疗药物。

目前,尽管很多药物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部分药物容易诱发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双磷酸盐类和雌激素替代疗法类药物[3]。而具有药食同源特点的中药决定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时的低毒性和广泛性。临床实践也表明一些中药复方或者单体对于骨质疏松有较为显著治疗作用[4,5]。中药的合理应用是基于对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病因病机的正确理解和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的。因此,有必要全面回顾历代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从而正确地分析骨质疏松的病因和病机,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奠定理论基础,并能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认识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的治疗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

根据骨质疏松在临床的症状,中医可将其归属于“骨痿”、“骨痹”等范畴。根据中医对痹证的描述“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

证”[6],可以看出骨痹证包含骨质疏松。同时中医所谓的骨痿患者症见腰背酸软,下肢筋脉迟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7],也是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

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刺腰痛”专篇。该篇详细地论述了腰痛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此后历代医家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骨质疏松的中医理论,这些理论涵盖了脾、肝、肾、外邪、生活起居等多个方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类分析。

1.1 脾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在体合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最早记载见于先秦时期的《素问·太阴阳明论》“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8]。《灵枢·本神》也有“脾气虚,则四肢不用”[9]的描述。这说明脾虚无以生髓阳光谷而致四肢的营养不良,诱发筋骨肌肉的病理变化。脾虚对骨的影响与现代医学中的营养缺乏性骨质疏松相类似。

金元时期的李杲进一步认识到脾虚可以影响肾的正常功能,进一步诱发骨质疏松,其《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写到:“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足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10]。也就是说脾病累及肾,而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的功能失常,引起骨骼无力,骨髓空虚。

总之,中医认为,作为后天之本的脾,通过输布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充养机体。倘若这种功能失常,则可诱发骨骼失养,最终引起骨痿(骨质疏松)。同时长期脾虚亦可诱发肾虚,进而会引肾精亏虚,无力充养骨髓而骨骼痿软,进一步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

1.2 肝肾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而精血互生。肝肾功能正常,则骨发育正常。肝肾功能异常,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与肝肾生理病理变化的关系论述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丈夫八岁,肾气实,……四八筋骨隆盛,……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令五脏皆衰,筋骨懈堕”[8]。这

说明中医在先秦时期已经认识到了肝肾生理变化与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素问·痿论》“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8]。无论是肾阴不足,虚火内炽还是肾气热,均可灼伤津液,损伤肾精,诱发骨痿。《灵枢·经脉》中指出:“足少阴气绝则骨枯……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发无泽者骨先死”[11],指出了足少阴肾经病理情况下对骨的影响,而中医认为足少阴属于肝。《难经·十四难》提出:“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这进一步指出了筋骨受损必殃及肝肾诱发骨痿。这些论述也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相类似。

晋隋唐时期的医家也认为骨的生长发育与肝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肝肾虚损会引起筋骨受损,继而诱发骨质疏松等疾病。这在《诸病源候论·卷三虚劳病诸候虚劳伤筋骨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肾脏骨极》等均有体现。

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也认为肾气虚、肝脾肾受损均可使骨骼的营养失衡,从而可能诱发骨质疏松。这些观点在《扁鹊心书》、《医学发明活法机要虚损证》等著作也有体现。

宋代陈直首次提出“骨肉疏薄”,这与现代医学老年性骨质疏松比较类似。他在《养老奉亲书冬时摄养第十二》中指出“高年阳气发泄,骨肉疏薄,易于伤动”。

金元时期的张从正《儒门事亲》明确地提出骨痹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皮痹不已,而成肉痹。肉痹不已,而成脉痹。脉痹不已,而成筋痹。筋痹不已,而成骨痹”。

明清时期医家也认为肝肾功能的失常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明代薛己《正体类要主治大法》、晚清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全体总论》等均有相应的论述

总之,作为先天之本的肾的功能失常,如肾精虚或肾气虚,则骨骼失养,痿软无力。同时肾气虚则行血无力,易形成血瘀,不能滋养骨髓,骨骼筋骨涵养失衡,髓少筋枯引起骨痿(骨质疏松)。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相互影响。肝血虚则筋脉失养,肢体屈伸不利,筋骨运动失常,从而诱发骨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