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限时训练: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测试卷 《种群和群落》包含答案
《种群和群落》专题优化测评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3题,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1. 下列有关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一个基因组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 B.种群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J 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S 型曲线的增长速率是先增后减的D.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属于其数量特征2. 有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 值恒定不变3. 由于远洋捕获技术的限制,近海海域过度捕捞,多种鱼类的捕获量日益降低,近海渔业面临危机。
若要研究某种海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下列最不急于获得的该种海鱼的生物学数据是( ) A.种群大小和年龄结构 B.基因频率和亲缘关系 C.出生率和死亡率D.捕获量和捕获率4.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5.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京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号一二总分1415 得分(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6.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青蛙生态系统一定遭到了严重破坏D.图④表示在消灭害虫时将害虫消灭到K/2就能达到理想效果7.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文档:第4章种群和群落章末检测Word版含答案
第4章章末检测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 •下列生物不能组成一个种群的是()A. 某个鱼塘内的不同年龄的鲫鱼B. 寄生在某个T细胞内的所有HIVC. 一段腐木上的微生物D. 生活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大熊猫答案C解析一段腐木上的微生物含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物种,不能组成一个种群。
2. 下列调查生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A. 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B. 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 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D.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答案D解析土壤中小动物的数量多、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强,进行丰富度调查时一般不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通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 =NU tB. —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 J”型增长C.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 值D. 一个呈“ 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答案B解析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条件适宜,可能呈“ J”型增长,后来由于食物和空间等限制,可能呈“ S”型增长,如果条件不适合其生存则可能灭绝。
4. 种群密度的大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下列现象主要体现该观点的是()A. 农业生产中,常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减少害虫的危害B.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减少害虫的数量C. 为了维持海洋鱼类的种群密度,在一定的季节进行休渔D. 我国沿海某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剧增,造成一定的社会压力答案A大小的影响;C 选项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幼年个体的数量,使种群处于增长型,体现了年龄组 成对种群密度大小的影响;D 选项体现了迁入率对种群密度大小的影响。
5•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的增长B. 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 与曲线图相比数学方程式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D.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答案】D【解析】解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下降或波动 A错误B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因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被淘汰 B错误、D正确C.与数学方程式相比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C错误故选 D2.如图为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测得某植物的 CO_2的吸收速率曲线图关于该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a点产生的原因是夜温降低细胞呼吸减弱 \ CO_2释放减少B. 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是b 结束光合作用的点是mC. de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 CO_2吸收减少 fh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减弱D.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c、h 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点是m【答案】D【解析】解 A.a点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呼吸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降低释放的 CO_2减少 A正确B.由题图可知 b点是光合作用开始的点 m点之后 CO_2释放速率不变说明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B正确C.de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O_2吸收减少 fh段是下午光照逐渐减弱的时间段此时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减弱 C正确D.h点之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有机物减少因此有机物积累最大的点是h 点 D错误故选 D3.种群的数量变动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图是解释田鼠周期性数量变动的内分泌调节学说的主要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B. 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使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C. 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D.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答案】D【解析】解 A.由图可知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 A正确B.据题图可知种群数量增加会导致种群死亡率升高、出生率下降使种群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 B正确C.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出现生长代谢障碍进而导致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 C正确D.种群密度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错误故选 D4.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B. 群落演替就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现象C. 在冰川、沙丘和火烧后的不毛之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答案】A【解析】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 “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抗性突变C. 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D.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D【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A错误B.抗生素不能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抗生素能对细菌的抗药性突变进行选择 B错误C.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但一定需要生殖隔离 C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D正确故选 D6.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 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 群落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答案】D【解析】解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A正确B.群落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B正确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正确D.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个体总和 D错误故选 D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 2018年某市的人口出生率为8.9‰B. 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 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D. 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答案】D【解析】8.科尔沁草原水草丰美最近新迁移来了一群兔子兔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当兔群数量趋于稳定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种群数量维持恒定不再变化B. 此时的种群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C. 兔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接近0D. 若此时有狐狸迁入兔群个体数量将继续增加【答案】C【解析】解 A、当兔群的数量趋于稳定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不会恒定不变 A错误B、稳定后种群的年龄组成应该是稳定型而不是增长型 B错误C 、种群的数量趋于稳定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接近0 C正确D、狐狸迁入后兔群的生存阻力增大因此兔群的数量应该下降 D错误.故选 C.9.生活在某湖泊中的某种鱼在a点以前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处于平衡状态若在a点将大量该种鱼的鱼苗投入湖泊一段时间后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应该是()A.B.C.D.【答案】A【解析】解生活在某湖泊中的某种鱼在a点以前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处于平衡状态即该鱼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若在a点将大量该种鱼的鱼苗投入湖泊会造成该种鱼的种群数量超过K值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降低环境的容纳量因此一段时间后该种鱼的K值会下降 A符合题意故选 A1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环境容纳量C. 调查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D. 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会彻底消失【答案】D【解析】解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A正确B.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环境容纳量 B正确C.调查某些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正确D.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不断发生改变但劣势种也不会完全消失 D错误故选 D11.猞猁以雪兔为食如图为1850年\sim 1940年的90年间雪兔和猞猁的种群数量波动情况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这种种群数量波动方式属于非周期波动B. 气候、食物、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极为强烈C. 猞猁捕食雪兔后同化的能量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D. 雪兔属于小型哺乳类因此其存活曲线与人类类似接近凸型【答案】C【解析】 A 、由图可知这种种群数量波动方式属于周期波动 A错误B、气候、食物、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较小 B错误C 、猞猁捕食雪兔后同化的能量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 C正确D、雪兔属于小型哺乳类种群各年龄的死亡基本相同其存活曲线为直线型人类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早期死亡率极低但一旦达到一定生理年龄时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存活曲线为凸型 D错误12.自然状态下种群保有一定的数量可以借助种内互助共同抵御其他物种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但是种群的社群压力会随本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变大社群压力限制自身数量增长的机制及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社群压力调控种群数量离不开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B. 社群压力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C. 社群压力接近最大值时种群的数量可能超过K值D. 种群数量大于K/2后社群压力迅速加大、种群死亡率升高不利于生物的进化【答案】D【解析】解 A.社群压力调控生物种群的繁衍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A正确B.社群压力会影响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导致性激素、免疫系统和血糖代谢的改变进而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B正确C.由题干得社群压力接近最大值时种群的数量较大种群可以借助种内互助共同抵御其他物种对有限资源的竞争使得种群的数量可能超过K值 C正确D.种群死亡率升高不会影响生物的进化 D错误故选 D13.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B. 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 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果树的产量可能会有影响【答案】C【解析】 A 、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与灌木、草本等植物构成垂直结构 A正确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正确C 、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C错误D、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能调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对果树的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D正确14.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植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分层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间垂直配置如图为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B. 分层现象都是通过植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 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 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答案】A【解析】15.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造成在我国有限的国土中人口密度过大的主要因素是()A. 年龄结构B. 出生率和死亡率C. 性别比例D. 迁出率和迁入率【答案】B【解析】我国人口的迁出率和迁入率是非常有限的对我国人口的影响不大根据我国国情 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形势逐渐稳定停止了长期的战乱人民的生活水平、医疗条件都比解放前有较大提高使得死亡率降低同时一段时期内无节制地生育使出生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而使我国人口数量一路攀升故选B1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B. 草原中的代表动物有野驴、黄羊、旅鼠和雪兔等C. 苔原中的植物几乎都依靠营养繁殖产生后代D. 荒漠中动物在干旱季节可进入夏眠或冬眠【答案】B【解析】A、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约覆盖整个地球表面的11% A正确B、旅鼠和雪兔属于冻原生态系统中的代表动物 B错误C、苔原中的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的陆地群落类型 C正确D、适者生存荒漠中植物和动物都能适应缺水的环境荒漠中动物在干旱季节可进入夏眠或冬眠 D正确17.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P代表群落的总生产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B. 当P/R接近或等于1 说明群落中的能量或有机物收支平衡群落演替不再进行C. 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与群落的演替无关D. P/R比率可以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答案】D【解析】18.下列关于种群数量调节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雄性鸟类在性成熟后终生占有并保卫一块领域B. 病源物和寄生物抑制种群增长的作用力与种群密度无关C. 食物不足导致种内竞争加剧属于内源性调节D. 捕食能把种群密度压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答案】D【解析】A、雄性鸟类在性成熟后通常在生殖季节占有并保卫一块领域 A错误B、病源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病源物和寄生物抑制种群增长的作用力与种群密度有关 B错误C、食物不足导致种内竞争加剧属于外源性调节 C错误D、捕食属于外源性调节因素捕食能把种群密度压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D正确19.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 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答案】C【解析】20.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B. 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大C. 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其种群数量衰退的也越快D. 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答案】A【解析】 A 、自然增长率大于0 种群数量增加自然增长率小于0 种群数量减少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A正确B、种群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或体积上的种群数量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不一定大 B错误C 、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的差死亡率越高的种群若其出生率也很高种群数量可能上升 C错误D、处于生殖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 D错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图中所示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 与图示群落演替过程相比某地从森林被全部砍伐再演替到森林阶段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21.(2)图中B阶段从湖岸地面到湖底的生物分布情况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研究发现图中B阶段湖泊中的有些青蛙虽然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物种支持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青蛙之间存在着________21.(3)图中C阶段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分布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能提高群落________的能力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图中C阶段的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对图中C阶段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其原因是________【答案】初生演替,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进行的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底阶段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解析】由图可知该群落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与图示群落演替过程相比某地从森林被全部砍伐再演替到森林阶段所需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某地形成森林存在一定的土壤条件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进行的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因此时间短而从裸底阶段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答案】水平, 生殖隔离【解析】图中B阶段从湖岸地面到湖底的生物分布情况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图中B 阶段湖泊中的有些青蛙虽然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物种支持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青蛙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答案】利用阳光、空间等环境资源, 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解析】图中C阶段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分布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空间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图中C阶段的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对图中C阶段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其原因是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2.(1)表中所列四种鱼栖息位置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用字母代替物种名填写)综合表中信息分析这两种鱼生态位完全相同吗?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 22.(2)表中四种鱼A、B、C、D栖息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________(类型)这种分层现象是由________导致的表中所列数据是长期跟踪调查结果这个自然水域的生物多种多样它们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适应水域环境这是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的结果22.(3)研究自然水域物种之间的关系和物种丰富度有利于指导渔业生产丰富度是指________【答案】B, C, 不完全相同, B与C出现的季节不同 B与C的食物种类不同【解析】【答案】垂直结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共同进化【解析】【答案】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解析】23.(1)该栎树林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总和叫________ 大多数鸟类可同时利用不同层次的资源但每种鸟类都有一个自己经常活动的层次这种分布称为群落的________结构23.(2)表中数据显示煤山雀与旋木鸟在林中的分布大致相同二者生态位是否完全相同?________(是/否)23.(3)在这个栎树林中生态位差异最大的两种鸟是________23.(4)栎树林中每种鸟类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各种鸟类________ 又能降低相互之间因为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的________程度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23.(5)长尾山雀与旋木雀的生态位不完全重叠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生物群落, 垂直【解析】【答案】否【解析】【答案】林鸽和鹪鹩【解析】【答案】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竞争【解析】【答案】①a.二者生活习性不同 b.长尾山雀善于在树枝之间旋木雀飞行能力不佳②a.二者觅食范围有区别 b.长尾山雀觅食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蜘蛛和其他节肢动物也吃植物种子【解析】24.(1)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对种群的繁殖能力和可能的发展趋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除此之外能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间接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24.(2)调查白桦林中的优势种属于___________水平的研究根据图示的结果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将增加的是____________24.(3)群落演替过程中从草本群落演替到森林群落过程中群落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能力将_________________ 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出生率和死亡率, 性别比例【解析】解(1)年龄组成可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动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答案】(2)群落, 水曲柳【解析】(2)调查白桦林中的优势种是研究群落中的物种因此是群落水平的研究根据图示可知水曲柳幼年个体数量大于老年个体属于增长型所以一段时间后水曲柳的种群数量将增加【答案】(3)增强, 方向和速度【解析】(3)随演替的进行出现更多的绿色植物所以对光等资源的利用能力将增强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25.(1)A国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 B国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25.(2)A国人口问题会造成()25.(3)B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答案】(1)衰退型, 增长型【解析】(1)A国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的数量依次递减其人口发展趋势是不断减少的为衰退型 B国生殖后期数量明显大于生殖前期后生殖期所以其人口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属于增长型【答案】A【解析】(2)A国因人口要减少所以不会出现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现象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等情况故选A【答案】A【解析】(3)B国因人口增长过快当务之急是控制人口增长故选A。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 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2.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增长曲线呈“S”型,d点对应的是K值B.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cC.图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在迁入第2年后明显加快D.图中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3.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4.下列因素中一般不会对种群密度产生较大影响的是()A.年龄组成B.出生率和死亡率C.部分雌性羊死亡D.部分雄性海豚死亡5.如图为鱼塘中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鱼塘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该做到适时捕捞。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B.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C.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2D.超过T1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46.据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2050年将达到最高值,作出这一预测的依据是()A.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密度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D.人口性别比例7.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8.对某动物种群数量是否增长起到主要决定作用及预测该动物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因素分别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B.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C.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9.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表示的8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种群密度(个/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单元《种群与群落》测验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单元《种群与群落》测验卷班别: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就一个湖泊而言,群落是指该地域中的( )A.所有鲤鱼 B.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C.所有的动物与植物 D.所有的生物2.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中与之无关的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群落结构太复杂3.某一生物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及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能是( )A.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B.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C.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 D.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4.下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则下列选项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6.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
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
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
因而似直立的小草。
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7.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时,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8.在一个茂盛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9.下列各项,对实现池塘中某种鱼类的可持续利用最有意义的是( )A.池塘中该种鱼类的总数 B.调查影响该种鱼类的所有生态因素C.调查该种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D.调查该种鱼类的种群密度10.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 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答案】C【解析】2.利用已关闭的垃圾填埋场作为公园等公共娱乐设施场所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对垃圾填埋场进行重新开发利用之前需进行植被的重建和维持土壤含氧量、垃圾渗液浓度、干旱等因素会影响植物在垃圾填埋场上生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的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B. 垃圾填埋场土壤富含有机物微生物需氧代谢旺盛造成植物根系缺氧C. 垃圾渗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造成“烧苗”现象D. 干旱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 \ CO_2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解 A.垃圾填埋场上进行的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A错误B.垃圾填埋场土壤富含有机物微生物需氧代谢旺盛造成植物根系缺氧 B正确C.垃圾渗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造成“烧苗”现象 C正确D.干旱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 CO_2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D正确故选 A3.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性引诱剂可以通过降低乙来影响害虫的种群密度B. 图中的丙表示性别比例丁可表示年龄组成C.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D. 任何一个种群都只有甲、乙、丙、丁四种数量特征【答案】B【解析】解 A.图中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利用性引诱剂杀害虫会影响丙(性别比例)通过性别比例失衡影响出生率 A错误B.图中丙表示性别比例丁表示年龄组成 B正确C.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C错误D.种群的数量特征除了图示外还包括迁入率和迁出率 D错误故选 B4.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B. 客观上物种X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C. 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X种群的K值是250D. 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答案】B【解析】解 A.根据格表分析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鼠的种群数量略有增加后逐年减少并趋于稳定动物新物种X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后略有减少并趋于稳定说明两个种群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其中鼠为被捕食者新物种X为捕食者 A错误B.客观上物种X在捕食过程中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B正确C.根据格表分析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而稳定后X种群的K值大约是175左右 C错误D.在第5~8年时鼠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 D错误故选 B5.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 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 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答案】D【解析】解 A.图乙由于老年个体占的比例较大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图甲c点时增长率大于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A错误B.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B错误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所以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C错误D.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即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D正确故选 D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种群的重要特征B.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包括种间关系、优势种、种群密度等C.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答案】D【解析】解 A.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A错误B.种群密度是种群特征不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B错误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种群密度不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错误D.城市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较高故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重要的指标D正确故选 D7.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B. 种群数量达到K/2前密度对其增长无制约作用C. 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增大D.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答案】D【解析】解 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劲 A错误B.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密度对其增长有制约作用 B错误C.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种群增长速率减小 C错误D.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其增长速率可能相同产量相同 D正确故选 D8.如图表示自Q点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 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Q后基因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C.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使得该种群产生了适应性变异D.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答案】C【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 Q以后A的基因频率升高 a的基因频率降低说明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A正确B、P点两曲线相交说明A与a的基因频率相等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B正确C、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不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对不定向的变异起选择作用 C错误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由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9.下列有关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鸟巢充分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 鸟类因被天敌捕食导致标志物脱落的不会影响调查结果C. 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由外界因素决定与群落内部因素没有关系D. 随着时间的延长达到顶级群落时的生态系统一定是森林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解 A.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鸟巢不属于群落所以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B.鸟类因被天敌捕食导致标志物脱落的不会影响调查结果但是调查过程中因标志物过于明显会导致被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和捕食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B正确C.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各种生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错误D.随着时间的延长达到顶级群落时的生态系统不一定是森林生态系统这还需要看外界环境能否达到适宜的条件如北极冻土区是无法出现森林生态系统的 D错误故选 D10.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A. 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 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C. 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 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答案】A【解析】解裸露的岩石上先生长出地衣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接着是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最后是顶极群落森林阶段故选 A11.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是由灌木阶段的群落演替而来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的环境【答案】D【解析】解 A.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 A错误B.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B错误C.草本阶段在灌木阶段之前 C错误D.草本阶段逐渐发展到灌木阶段其中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正确故选 D12.假设种群的起始数量为m 每年的增长率都不变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在理想状况下 a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A. xa0mλ^aB. \ ma^λC. \ am^λD. λma【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在理想的条件下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种群起始数量为m 每年的增长率保持不变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a年后该种群数量为mλ^a故选 A13.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B. 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 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果树的产量可能会有影响【答案】C【解析】 A 、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与灌木、草本等植物构成垂直结构 A正确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正确C 、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C错误D、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能调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对果树的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D正确14.种群的数量变动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图是解释田鼠周期性数量变动的内分泌调节学说的主要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B. 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使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C. 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D.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答案】D【解析】解 A.由图可知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 A正确B.据题图可知种群数量增加会导致种群死亡率升高、出生率下降使种群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 B正确C.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出现生长代谢障碍进而导致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 C正确D.种群密度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错误故选 D15.在光裸的岩地长成森林的过程中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土壤颗粒数增多B. 苔藓植物进一步加速岩石分解土壤微生物增加C. 草本阶段多种生物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增加D. 演替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增加土壤通气性逐渐下降【答案】D【解析】 A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为其他生物安家提供优越条件从而打破裸岩的沉寂使裸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A正确B、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加土壤微生物增加 B正确C 、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 C正确D、演替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增加土壤通气性逐渐增加使得物种丰富度增加 D错误16.啮齿类动物如兔、鼠等主要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某草原上啮齿类动物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部分植物种群密度增大B. 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C. 啮齿类动物种群密度的适度增加有利于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D. 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群密度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答案】D【解析】解 A.由于啮齿类取食的偏好等啮齿类不爱取食的植物种群密度可能会增大 A正确B.同样由于啮齿类取食的偏好使同一种植物被取食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其结果可能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 B正确C.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种类数也随之增加 C正确D.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类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其中一部分植物类群是从无到有故该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在相应的时间和范围内有所增大同时部分原来处于优势的植物的种群密度可能下降 D错误故选 D17.草原上的啮齿类动物如兔、鼠等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某草原上啮齿类动物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部分植物种群密度增大B. 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C. 啮齿类动物密度适当增大有利于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D. 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群密度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答案】D【解析】解 A.观察图中曲线可以看出随啮齿类动物密度的逐渐增大植物的种类先逐渐上升到最大值后再逐渐下降由此可以推知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某些植物种群密度的增大 A正确B.自然选择会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所以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 B正确C.啮齿类密度适度增加会使植物种类增多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 C正确D.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类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D错误故选 D1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常用样方法来估算植株上蚜虫的密度B. 嘉陵江近岸区和江心区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 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D. 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常用样方法来估算植株上蚜虫的密度 A项正确嘉陵江近岸区和江心区由于地形起伏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导致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项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 C项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 D项错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19.(1)从种群的数量特征看人工种植的大豆和玉米种群数量因________而保持相对稳定同一地块的玉米因水肥供应的差异而表现为高矮不一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层现象19.(2)根瘤菌与大豆________的种间关系提高了土壤肥力将大豆与玉米间作使群落的_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从而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增加了农田单位面积的产量19.(3)害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19.(4)某种食虫鸟以该地块上的害虫为食若该地块上的玉米和大豆固定的太阳能为a千焦则食虫鸟获得的能最最多是________千焦【答案】(1)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或种植的大豆和玉米无新个体产生), 不是【解析】(1)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人工种植的大豆和玉米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说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表现为高与矮的玉米属于同一个种群因此玉米的高矮不一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答案】(2)互利共生, 垂直和水平【解析】(2)大豆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大豆与玉米间作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变得更加的复杂【答案】(3)消费者,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解析】(3)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害虫均以植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4)0.04a(a/25)【解析】(4)该食物链是大豆及玉米→害虫→食虫鸟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能量的传递效率最多是20% 因此若该地块中的大豆及玉米固定的太阳能为a千焦则生活在该农田中的这种食虫鸟获得的能量最多是a× 20% × 20% =0.04a千焦20.Ⅱ.请你补充实验步骤(1)取6个培养皿编号为 A_0、 A_1、… A_5 分别加入等量的含小球藻的培养液(2)________ 放入同一培养箱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一段时间后取出 A_0\sim A_5 分别吸取样品固定后________20.Ⅲ.请完成对实验的分析(1)在实验所用的辐射剂量中能促进小球藻生长的剂量有________个(2) A_0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该实验还应设置平行实验组 B_0\sim B_5 同时进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3)将 A_0中的小球藻培养一段时间后种群密度维持在8\times 10^6个/mL 则 A_0中的小球藻增长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4)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答案】Ⅱ.(2)将上述6个培养皿分别置于辐射剂量为0、0.2、0.8、1.6、2.2和3.0(\ J/m^2)的紫外灯下给予照射后, (3)观察计数并记录【解析】Ⅱ.(2)由题表可知在6个培养皿中加入小球藻后分别置于辐射剂量为0、0.2、0.8、1.6、2.2和 3.0(J/m^2)的紫外灯下给予照射后放入同一培养箱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一段时间后取出 A_0\sim A_5 分别吸取样品固定后观察计数并记录【答案】Ⅲ.(1)2, (2)对照, 减少实验误差, (3)4times 10^6个/mL, (4)在一定范围内(少量的)UV-B辐射剂量可促进小球藻的生长辐射剂量过高则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解析】Ⅲ.(1)与对照组 0J/m^2比较实验所用的辐射剂量中 0.2J/m^2和 0.8J/m^2能促进小球藻生长(2) A_0培养皿的辐射剂量为 0J/m^2 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作为对照组该实验还应设置平行实验组 B_0\sim B_5 同时进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3)将 A_0中的小球藻培养一段时间后使种群密度维持在8\times 10^6个/mL 可见环境容纳量(K值)是8\times 10^6个/mL 当种群密度为K/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快所以 A_0中的小球藻增长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4\times 10^6个/mL(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少量的)UV-B辐射剂量可促进小球藻的生长辐射剂量过高则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21.(1)保护区内不同的湖港、湖湾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这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群落的空间特征原因是________21.(2)保护区内水草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网)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个渠道进行的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中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度利用的能量是________ 未利用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1.(3)如表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连续的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单位 J/(hm^2 \cdot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 \times 10^9J/(hm^2 \cdot a) 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21.(4)保护区内丰茂的水草适当收割后可用于造纸和饲养家畜同时该保护区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鸟类爱好者拍照研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且该保护区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以上事实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答案】(1)能, 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解(1)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体现出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故保护区内不同的湖港、湖湾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这能体现群落的空间特征【答案】(2)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解析】(2)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释放的能量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度利用未利用的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生物体内【答案】(3)5.175, 11.2%【解析】(3)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第一营养级固定的总能量由同化量可知a为第一营养级 b为第三营养级 c为第二营养级总能量=(2.00+6.25+36+7.5)× 10^8=5.175× 10^9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8.4× 10^7/7.5× 10^8×100%=11.2% 【答案】(4)直接和间接【解析】(4)保护区内丰茂的水草适当收割后可用于造纸和饲养家畜同时该保护区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鸟类爱好者拍照研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属于直接价值该保护区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属于间接价值22.(1)岛屿上的所有生物相互关联形成生物群落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________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22.(2)据图分析随着留居种数的增加物种的入侵率________ 灭绝率__________ 22.(3)分析上图入侵率与灭绝率的交点代表该岛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岛屿该数值最大22.(4)(不定项选择)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是()【答案】(1)种群, 物种组成【解析】解(1)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种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答案】(2)降低, 升高【解析】(2)分析题图可知随着留居种数的增加物种的入侵率降低灭绝率上升【答案】(3)平衡物种数, 岛屿面积越大且距离陆地越近的岛屿【解析】(3)分析题图可知入侵率与灭绝率的交点代表该岛屿的平衡物种数面积越大且距离陆地越近的岛屿的平衡物种数最大【答案】A, B, D【解析】(4)A.岛屿上的平衡物种数取决于物种入侵和灭亡的平衡不随时间而变化 A 正确B.平衡物种数由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有物种消亡或迁出之间动态变化所决定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面积越大且距离陆地越近的岛屿的留居种数越多所以一般大岛屿可以供养的物种数大于小岛屿 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随着岛屿与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物种数不断降低 D正确故选 ABD23.(1)某地区有一个湖泊几年前受污染严重湖水臭气熏天鱼虾销声匿迹居民避而远之几年来当地政府和居民齐心协力大力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该湖泊呈现出了“春风烟柳”“鱼翔浅底”“水鸟翔集”“晴空一鹤排云上”等美丽景象从而成为居民喜爱的休闲场所经治理后该湖泊群落发生了________演替这说明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和________23.(2)春来“湖水”绿如蓝是大量的藻类植物繁殖的结果该湖泊中所有蓝藻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种群调查湖泊中某种藻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23.(3)湖面水鸟的嬉戏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23.(4)如图表示该湖泊中某些生物的捕食关系若水藻类的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提供给杂食性鱼类则要使杂食性鱼类的能量增加m kJ 至少需要消耗水藻类的能量________kJ【答案】次生, 速度, 方向【解析】受污染后原有的土壤条件等仍然存在所以由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不能, 抽样检测(或抽样调查)【解析】种群是由同种生物的集合所有蓝藻生物种类不同不能组成种群调査湖泊中某种藻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答案】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课时同步练习:第4章 种群和群落有答案
第4章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如图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2.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简单变复杂B.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总量由少变多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由强变弱D.群落中动物物种丰富度由低变高3.下列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图1,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B.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C.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 mm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5.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垂直结构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6.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
这些现象中包括的生态因素有()A.竞争和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竞争和种内斗争C.竞争和种内互助D.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7.下图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 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 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 t=N 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D.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8.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其种群增长速率呈现如图所示的变化。
人教版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一、单选题1.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曲线增长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2.下列关于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区域内不同种类的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能不同B.不同地域内的同一种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能不同C.同一区域内不同时间段的同一种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是相同的D.一般在林下或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土壤小动物较多3.分析图示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B时期B.影响B→C段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C.该种群数量在D点达到K值D.如果人为地给此种群提供营养物质,达到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值B点的时间应延后4.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
经过一段时间后,有关山崩形成的土石堆积处首先出现的生物集群一般是()A.个体体型比较大,且环境适应性较强的类型B.个体体型比较小,且环境适应性较弱的类型C.地衣首先在土石堆上定居D.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且通常以种子繁殖5.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6.在一个密闭恒定的容器中培养酵母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B.培养过程中每天定时采用抽样检测法估算酵母菌种群数量C.酵母菌的计数方法一般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D.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7.生态学家高斯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K值。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生态学家对我国某高山群落演替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地区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等多种植被类型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不同如图为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两群落植被丰富度的调查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 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C. 30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D. 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都具有大量物种替代的特点【答案】B【解析】A、两群落植被丰富度的调查可以采用样方法 A错误B、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差异是由于地形变化、光照强度的不同造成的 B正确C、30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物种数目)达到最高 C错误D、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物种的替代第25年后但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大量物种被替代的现象2.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连绵的燕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 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 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镶嵌分布【答案】A【解析】A、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而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是由于地形的起伏使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A错误B、由于受光照强度的影响群落中植物在垂直结构上出现了分层现象 B正确C、动物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故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C正确D、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D正确故选A3.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 \J 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C.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D. 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答案】D【解析】解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A错误B. J型增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增长率但是并不是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B错误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并保持相对稳定 C错误D.b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D正确故选 D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会一直维持在 K值水平保持不变B. 种群内个体没有生殖隔离种群密度越大出生率就越大种群数量增长也越明显C. 物种组成是群落的重要特征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引起物种组成的变化逐步积累就会发生演替D. 在群落水平上可以研究群落范围、群落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但不涉及物种丰富度【答案】C【解析】解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中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在近期内处于动态平衡不会一直维持在K值保持不变 A错误B.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食物、空间等有限的条件下种群密度越大出生率越低种群数量反而会下降 B错误C.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引起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化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另一个群落即发生群落演替 C正确D.群落水平可以涉及物种丰富度 D错误故选 C5.如图a﹣f表示10万年前某水体演替的过程示意图但近5万年以来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尤其是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a﹣f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该演替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B. 在f阶段将树木砍伐重新演替到f阶段所需的时间较图过程短C. 近50年来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D. 近50年来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演替的速度【答案】C【解析】A、图中a﹣f演替过程开始于10万年前某水体起点是没有生物的地方属于初生演替该演替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 A正确B、在f阶段将树木砍伐由于土壤中已经存在植物的根系等繁殖体重新演替到f阶段所需的时间较图过程短 B正确CD、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如果没有人的作用由于气候条件最后也会演替成荒漠只是人的存在加速了这一过程 C错误 D正确6.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鲸落中发现了大量以鲸尸为食的动物还发现存在能利用硫化氢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的硫化细菌近年来全球的鲸落数目正在不断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鲸落形成后仍然存在群落演替现象B. 鲸落中的硫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C. 鲸落促进海洋上层有机物向中下层运输D. 流经鲸落的总能量是深海生产者同化的能量【答案】D【解析】解 A.鲸落形成后仍然存在群落演替现象 A正确B.鲸落中的硫化细菌能利用硫化氢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说明硫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 B正确CD.深海中能量的输入仅依靠深海中的化能自养型细菌的供给是远远不够的鲸落可以促进海洋上层营养物质的向下运输以供给深海生物所以流经鲸落的总能量大于深海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C正确、D错误故选 D7.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为性别比例人类的性别比例接近1∶1B. ②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 ④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D. ③为种群数量其增长方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J”型增长【答案】B【解析】解A.①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为年龄组成 A错误B.②决定种群大小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B正确C.④为性别比例可以影响出生率 C错误D.③为种群数量其增长方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S”型增长 D错误故选 B8.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 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 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答案】D【解析】解 A.图乙由于老年个体占的比例较大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图甲c点时增长率大于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A错误B.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B错误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所以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C错误D.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即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D正确故选 D9.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植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是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间垂直配置如图为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B. 分层现象都是通过植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 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 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答案】B【解析】解 A.由题干可知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 A正确B.分层现象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一种结果 B错误C.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正确D.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 D正确故选 B1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 草原群落只具有垂直结构不具有水平结构C. —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构成一个种群可以通过样方法来调查蝌蚪的种群密度D. 利用数学模型研究“J”型增长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属于模型假设【答案】D【解析】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A错误B、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草原群落和其他群落一样也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错误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不能构成一个种群青蛙和蛤蟆的幼体都是蝌蚪青蛙也有不同的种种群应该包括同种生物在同一地点的所有个体而不仅仅是幼体还应该包括成体蝌蚪是活动能力较强且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所以需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蝌蚪的种群密度 C错误D、种群增长出现“!”型曲线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空间等无限且不受其他生物制约所以利用数学模型研究“!”型增长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属于模型假设 D正确故选D.11.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 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结果如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 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C.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D. 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答案】B【解析】解 A.根据题文“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 说明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A错误BD.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 0年时该区域灰桦占100% 但是200年时该区域灰桦只占1% 其他树种的比例增加因此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竞争中被逐渐取代更换树种并不能改变群落最终的演替方向 B正确 D错误C.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某种群会达到环境容纳量因此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C错误故选 B12.在玉米、大豆间种的地块里生长了一些杂草另外还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危害玉米的玉米螟土壤中的蚯蚓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农田中的大豆、玉米及杂草等植株高度不同是该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B. 该农田中不同地段上生活的玉米螟数量不同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 该农田中的所有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D. 影响玉米螟、蚯蚓等动物在农田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环境【答案】C【解析】解 A.在垂直方向上大豆、玉米及杂草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是该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A正确B.该农田中不同地段上生活的玉米螟数量有差异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正确C.并不是所有的种群都具有性别比例等特征如雌雄同株的玉米、大豆等种群都没有性别比例的特征 C错误D.影响动物在群落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栖息条件和食物 D正确故选 C13.预测我国总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主要的依据是()A. 人口密度B. 性别比例C. 迁入和迁出D. 年龄结构【答案】D【解析】解题干中的“预测”二字是解题的关键年龄结构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故选 D14.下列有关湖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某湖泊范围和边界的研究属于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B. 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种群的最重要特征C. 底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答案】C【解析】 A 、研究某湖泊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A错误B、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是区分种群的重要特征 B错误C 、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正确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长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D错误15.草原上的啮齿类动物如兔、鼠等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某草原上啮齿类动物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部分植物种群密度增大B. 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C. 啮齿类动物密度适当增大有利于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D. 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群密度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答案】D【解析】解 A.观察图中曲线可以看出随啮齿类动物密度的逐渐增大植物的种类先逐渐上升到最大值后再逐渐下降由此可以推知啮齿类的存在可能会引起某些植物种群密度的增大 A正确B.自然选择会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所以啮齿类的存在可定向改变某些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 B正确C.啮齿类密度适度增加会使植物种类增多提高草原上植物的多样性 C正确D.随着啮齿类密度的增加植物种类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D错误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6.(1)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 在水面浮床上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组合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的特征其意义为________16.(2)污水流入湿地后经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及________ 污染物最终被分解为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湿地中的植物吸收利用这样设计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16.(3)图2表示流经A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b、c_1、c_2表示能量值(单位 kJ)若被A摄入的能量为AKJ 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KJ 某种鱼以A的粪便为食物则该种鱼获得A的能量为________KJ 下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KJ 其中图中b表示________能量16.(4)根据白洋淀能量流动特点合理地确定其载鱼量保证渔产品的持续高产这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________【答案】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 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解析】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水面浮床上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组合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的特征其意义为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答案】微生物分解, 物质循环【解析】污水流入湿地后经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及微生物分解污染物最终被分解为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湿地中的植物吸收利用这样设计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答案】0, 20%a或20%(A﹣B), A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解析】图2表示流经A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若被A摄入的能量为AKJ 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KJ 而某种鱼以A的粪便为食物而粪便是食物残渣其所含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则该种鱼获得A的能量为0KJ 下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20%a或20%(A﹣B)KJ 其中图中b表示A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答案】合理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根据白洋淀能量流动特点合理地确定其载鱼量保证渔产品的持续高产这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7.(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自然条件下海边红树林湿地与贵州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差异从进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17.(2)近年来贵阳市政府采取多种干预措施使小车河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从群落水平来说该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17.(3)现在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已经增加到800多种使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更为复杂显著地提高了群落________的能力该湿地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鸟类等消费者也在增加消费者的作用是________【答案】(1)间接, 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解(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等功能都是针对该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自然条件下海边红树林湿地与贵州湿地环境不同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有差异【答案】(2)群落演替【解析】(2)贵阳市政府采取多种干预措施使小车河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从群落水平来说该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依据的原理是群落演替【答案】(3)利用光能等环境资源,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解析】(3)现在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已经增加到800多种使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更为复杂显著地提高了群落利用光能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该湿地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鸟类等消费者也在增加消费者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18.(1)请列举两个该水域生态系统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________18.(2)该水域生态系统________称为丰富度18.(3)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大闸蟹等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研究表明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地结合请根据这一特性提出一项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18.(4)流经该水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 图中字母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分别是________18.(5)大闸蟹养殖过程中合理投入相应的有机物(饲料)对整个水域生态系统来说其目的是________【答案】(1)该水域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或下列问题中的任意两个该水域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该水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怎样的?该水域的生物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该水域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该水域的范围和边界如何?)【解析】解(1)该水域生态系统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包括该水域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该水域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该水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怎样的?该水域的生物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该水域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该水域的范围和边界如何?【答案】(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解析】(2)丰富度的概念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答案】(3)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废水处理(或提取水中的重金属或应用于净水机中吸收有毒的重金属离子)【解析】(3)几丁质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废水处理(或提取水中的重金属或应用于净水机中吸收有毒的重金属离子)【答案】(4)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饲料有机物中的能量(或a+s), c、m【解析】(4)分析图示可知流经该水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饲料有机物中的能量(或a+s)图中字母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分别是c、m【答案】(5)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5)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19.(1)在对每次采集的水样测定铜绿微囊藻密度前需要先搅拌培养液其直接作用是________ 然后在培养瓶中吸取样液滴加在血球计数板上的盖玻片边缘待培养液渗入且藻细胞全部沉降到________的底部再利用显微镜观察、计数进而计算出藻细胞密度19.(2)分析图1、2可知最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生长、繁殖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19.(3)罗氏沼虾以绿藻、蓝藻等单细胞藻类为食物科研小组又对该湖泊中的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 cm^2⋅a))据表分析从藻类到罗氏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19.(4)分析图3可知一年四季中该湖泊最容易发生水华的季节为________ 从生物的种间关系角度考虑控制水体中藻类生长、繁殖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答案】(1)使藻细胞混合均匀(同时防止细胞结团影响计数), 计数室【解析】解(1)对每次采集的水样测定铜绿微囊藻密度前需要先搅拌培养液为的是使藻细胞混合均匀(同时防止细胞结团影响计数)然后在培养瓶中吸取样液滴加在血球计数板上的盖玻片边缘待培养液渗入且藻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的底部再利用显微镜观察、计数进而计算出藻细胞密度【答案】(2)20℃, 9000Lx【解析】(2)分析图1、2可知最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生长、繁殖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20℃、9000Lx【答案】(3)14.9%【解析】(3)相邻2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这两个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比沼虾的同化量=沼虾摄入藻类中的能量-沼虾粪便中的能量=47.8−25.4=22.4KJ/( cm^2⋅a) 藻类同化量为150.6KJ/( cm^2⋅a) 从藻类到罗氏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2.4÷150.6)×100%=14.9%【答案】(4)秋季, 放养以藻类为食的鱼类控制藻类、利用病毒控制藻类等【解析】(4)分析图3可知一年四季中该湖泊最容易发生水华的季节为秋季从生物的种间关系角度考虑控制水体中藻类生长、繁殖的措施主要有放养以藻类为食的鱼类控制藻类、利用病毒控制藻类等20.(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现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湿地生态公园供人们休闲上述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说明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演替的________.20.(2)在湿地生态系统的一个生长季节中生产者未被利用的能量为m 生产者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 这些生产者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 n 某些鸟类看到食物时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速捕食分泌的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吗?请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________.20.(3)改造后的湿地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W_1)\rightarrow 乙(W_2)\rightarrow 丙(W_3).如果经过测算发现W_2远小于W_1/10 究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间接和直接, 次生, 速度和方向【解析】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属于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湿地生态公园可供人们休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湿地属于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这也说明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大于, 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属于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动物激素属于个体内部的信号【解析】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因此在湿地生态系统的一个生长季节中生产者未被利用的能量为m 生产者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 则这些生产者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大于m+ n 某些鸟类看到食物时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速捕食分泌的激素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因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属于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而动物激素属于个体内部的信号.【答案】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 -20% 还有一部分流入与乙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种群【解析】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 -20\% 甲的能量最少有10\% 流行下一个营养级而下一个营养级不止乙一种生物还有其他生物所以乙同化的能量(W_2)小于W_1/1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能力测试 第04章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第04章种群和群落能力测试A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2.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
某野生鱼类和人类的存活曲线分别属于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Ⅲ D.Ⅲ和Ⅰ3.下图的曲线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A点只有呼吸作用,D点只有光合作用B.在乙图B点时,害虫种群中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小于在A点时害虫种群中抗药个体所占的百分比C.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曲线①表示单子叶植物D.丁图中动物甲比动物乙高等4.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中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A.乙 B.丙 C.丁 D.戊5.下图表示的是鹞鹰对不同的鸽群进行攻击时的成功概率,并以此表示鸽群的功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单独的鸽子被抓住的概率比在鸽群中的鸽子小②鹞鹰攻击较大群体的鸽群时不大容易成功③鹞鹰只攻击单独的鸽子④攻击成功的比例与鸽群的数量成反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是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非生物C.除蝗虫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 D.除这只蝗虫外的其他蝗虫、其他生物和非生物7.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D.鲈鱼的成鱼以鲈鱼的幼鱼为食8.下图为生活在同一培养缸中的两个群体M和N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对曲线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M以N为食 B.N以M为食C.M与N无捕食关系 D.M和N的数量改变相同9.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饲养方式植丛中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他单养0.42 0.12 0.01 0.45 鱼种1混养0.05 0.35 0.05 0.55单养0.43 0.23 0.01 0.33 鱼种2混养0.40 0.12 0.04 0.44①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②单养时鱼种2多出没在池底③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④混养时鱼种1多出没在池底,鱼种2多出没在植丛中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①④⑤ B.①③⑤C.②④⑤ D.①③⑤10.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指()A. 物种数目的多少B. 群落数目的多少C. 群落空间的大小D. 生物个体的多少【答案】A【解析】解一个种群只有一个物种种群中生物个体数目只能表示种群的大小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故选 A2.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 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③和④C. 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垂柳一棵这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D.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⑤ 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答案】B【解析】 A 、根据试题分析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 A错误B、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③迁出率和④迁入率 B正确C 、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垂柳一棵这是对种群空间特征的描述 C错误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⑥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 D错误3.研究发现某些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利氏规律下列分析不符合阿利氏规律的是()A. 种群密度过大时种内斗争加剧会导致死亡率上升B. 种群密度过小时难以找到配偶会导致出生率下降C. 最适种群密度时种群增长的速率大于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时D. 种群密度过小时 t年后种群数量为“\ N_t=N_0lambda^t(lambdagt 1)”【答案】D【解析】解 A.种群密度过大时种内斗争会加剧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 A不符合题意B.种群密度过小时难以找到配偶会导致出生率下降从而抑制种群增长 B不符合题意C.最适种群密度时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此时种群的增长率大于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时 C不符合题意D.种群密度过小时会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种群数量很难保持“J”型增长故t年后种群数量不是“ N_t=N_0\lambda^t(\lambda\gt 1)” D符合题意故选 D4.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具有以下特点面积大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且树冠密集这种森林却被称为“绿色沙漠”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植物种类相对单一且长势整齐不存在生存斗争B. 植被垂直结构简单可以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C. 人工林是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演替过程完整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D. 树林地表植被较少水土的保持能力差容易发生火灾【答案】D【解析】 A 、植物种类相对单一且长势整齐种间斗争不明显但存在种内斗争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 A错误B、植被垂直结构简单高度比较接近因而不能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错误C 、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食物网复杂程度低因而功能不齐全演替过程不完整抵抗力稳态相对较低 C错误D、人工林树种单一树林地表植被较少水土的保持能力差容易发生火灾 D正确5.某温带草原在夏季是无垠绿土、胡马长嘶的情景在其他季节该草原又会呈现另一番外貌上述现象属于群落的()A. 季节性B. 水平结构C. 垂直结构D. 昼夜变化【答案】A【解析】解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故群落的季节变化很明显如某温带草原在夏季是无垠绿土、胡马长嘶的情景在其他季节该草原又会呈现另一番外貌这反映了群落结构随季节的变化上述现象属于群落的季节性故选 A6.下列关于种群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B. 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通常使种群数量维持在K/2 原因是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D.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答案】D【解析】解 A.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A正确B.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通常使种群数量维持在 K/2 原因是 K/2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最快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正确C.种群数量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组成只是可以用于预测但并不一定按预测发展C正确D.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并不是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D错误故选 D7.下面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 火灾过后的草原B.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C. 过量砍伐的森林D. 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答案】B【解析】解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弃耕的农田属于次生裸地即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弃耕的农田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冰川泥属于原生裸地其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故选 B8.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C. 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答案】D【解析】解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A错误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B错误C.蚜虫的活动能力较弱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 C错误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正确故选 D9.下图是种群特征的概念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表示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 ②大于③时种群密度可能会逐渐增加C. ④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D. 通过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⑤ 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答案】A【解析】解 A.种群的④年龄组成能够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A错误B.②表示出生率③表示死亡率②大于③时种群密度可能会逐渐增加 B正确C.④是年龄组成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C正确D.通过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⑤性别比例可以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D正确故选 A10.下图表示的是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A.B.C.D.【答案】A【解析】解 A.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正常情况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A符合题意B.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不符合题意C.种群中幼年个体数较多老年个体数较少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C不符合题意D.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接近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1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小其原因是()A. 雄性个体数量减少使雌虫失去生殖能力B. 成虫大量迁出使幼虫个体数量减少C.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D. 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影响雌性个体数量立刻减少【答案】C【解析】解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后会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所以其种群密度会下降故选 C12.森林里松鼠、猫头鹰等多在上层活动大山雀、柳莺等在灌木丛活动而獐、野猪则在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 种群密度B. 种群增长率C. 群落的垂直结构D. 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C【解析】解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垂直结构从题干可看出森林里松鼠、猫头鹰等在上层活动大山雀、柳莺等在灌木丛活动而野猪则在地面活动为动物的分层现象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故选 C13.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 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答案】C【解析】14.甲和乙是两个种群的生物它们侵入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如图显示的是它们在增长过程中Ⅰ、Ⅱ两个时期的自然增长率的值(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a的值小于或等于1B. 时期Ⅰ甲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于乙C. 时期Ⅱ甲种群增长的个体数大于乙种群D. 种群迁入后先经历时期Ⅱ再经历时期Ⅰ【答案】D【解析】解 A.甲乙两个种群侵入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开始往往呈“J”型增长自然增长率a大于1 且维持稳定 A错误B.时期Ⅰ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相等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此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一定等于乙 B错误C.时期Ⅱ甲种群增长率大于乙种群但是甲乙种群的数量不一定相同故甲种群增长的个体数不一定大于乙种群 C错误D.甲乙两个种群侵入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开始种群数量增长的快随时间的延续增长速率减慢故种群迁入后先经历时期Ⅱ再经历时期Ⅰ D正确故选 D15.科研人员对某板栗园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连续七年监测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由此推断()A. 栗瘿蜂的种群数量在未来五年将继续减少B. 该生态系统中长尾小蜂的K值是5.5times 10^3个C. 这两种蜂可能属于同一食物链中的相邻两个营养级D. 这两种蜂数量的增多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解 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板栗园内的栗廋蜂数目增多引起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后又导致栗廋蜂数目减少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栗瘿蜂的种群数量在未来五年将在某一范围内上下波动 A错误B、K值即环境容纳量而并非最大值生物数量达到稳定后将在K值上下波动故长尾小蜂的K值小于5.5\times 10^3个 B错误C 、根据A选项的分析这两种蜂是捕食关系是一食物链中的相邻两个营养级 C正确D、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而抵抗力稳定性取决于物种的数目而非种群的数量 D错误.故选 C.1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其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的年龄结构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B. 个体的死亡和新生有利于保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C. 指数增长仅适用于细菌等繁殖能力强的生物D. 人为干扰可能改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答案】C【解析】17.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B. 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C. 出生率高的种群种群的数量不一定会增长D.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不会改变环境的容纳量【答案】B【解析】解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但种群数量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A正确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也会发生变化只不过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错误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种群种群的数量才会增长 C正确D.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不会改变环境的容纳量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只与环境的变化有关D正确故选 B18.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人类的许多活动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B.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均是具有破坏性的C. 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的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D. 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答案】B【解析】解 A.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人们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乱猎乱捕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 A正确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很多是有益的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B错误C.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 C正确D.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正确故选 B19.若将一个池塘放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下列属于种群层次的是()A. 池塘中一只草履虫B. 池塘中所有鲫鱼C. 池塘中所有生物D. 一个池塘【答案】B【解析】解 A.池塘中一只草履虫属于个体层次 A错误B.池塘中所有鲫鱼属于种群层次 B正确C.池塘中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C错误D.一个池塘属于生态系统 D错误故选 B20.下图为某种群各年龄段个体数量示意图该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是()A. 稳定型B. 增长型C. 衰退型D. 无法判定【答案】C【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如图是采用________法调查二类植物的物种数而构建的________模型该模型说明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21.(2)该地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的丰富度逐渐________ (“增加”、“降低”)主要原因是它在与灌木、草本的________(填种间关系)过程中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21.(3)经过了一年退耕还林的类似山区再经过________年左右其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大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演替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________(“不发生变化”、提前”或“推后”)【答案】样方, 数学, 垂直【解析】调查植物的数量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构建数学模型该模型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答案】增加, 竞争【解析】由退耕的土地演替到森林的过程中乔木的丰富度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它在与灌木、草本的竞争过程中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答案】6, 次生, 提前【解析】分析曲线图经过了一年退耕还林的类似山区再经过6年左右其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大该过程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因为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提前22.(1)图中由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22.(2)在选择湿地的植物的种类时应考虑不同鸟类________和________的差异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水岸高地的植物应选择________(填“草本植物”“低矮灌木”“高大乔木”)22.(3)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________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2.(4)湿地通常有鸟类天堂的美誉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其适合鸟类生存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22.(5)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建成公园后作为旅游景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答案】水平【解析】图中由深水区到水岸高地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食物条件, 栖息空间, 高大乔木【解析】在选择湿地的植物的种类时应考虑不同鸟类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的差异为适合不同鸟类筑巢【答案】消费,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播花粉、种子等【解析】鸟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作为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种子等【答案】水源充足水中有丰富的食物陆生鸟类和水生鸟类均适合生存【解析】湿地通常有鸟类天堂的美誉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中有丰富的食物【答案】基因, 生态系统, 直接【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3.(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23.(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23.(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________23.(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答案】(1)J【解析】解(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答案】(2)迁出率【解析】(2)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率【答案】(2)引入鼠的天敌【解析】(3)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鼠的天敌【答案】(4)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解析】(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24.(1)该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演替物种b最可能是________阶段的优势物种24.(2)从第10年开始物种a的种群密度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24.(3)表中第30年时物种c的年龄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练习(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
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练)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导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答案】D【解析】解: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性信息素的传递来实现的.所谓性信息素是指雌虫分泌到体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即性引诱剂,制成对同种异性个体有较大吸引力的诱芯,结合诱捕器(水盆式、粘胶式)配套使用.在田间释放后,形成“假姑娘”(性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的雄虫),从而使得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出生率),达到防治害虫目的.2.在对某地的麻雀种群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将这些麻雀腿上套好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5只.则该地的麻雀大约有()A.2 000 只 B.400 只 C.200 只 D.500 只【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干分析,麻雀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40:5,解得N=400只.3.某学生进行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甲图是某天显微镜镜检结果,乙图是7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血细胞计数板内酵母菌数目清晰,需加水稀释B.乙图中第4-7天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D.酵母菌自身代谢产物如CO2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图中酵母菌数量较多,不方便计数,可以对样液进行适当稀释后再计数,A正确。
乙图中4-7天酵母菌数量处于相对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大致相等的,B错误。
2020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4章水平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③每隔10米种植一棵杨树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某些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⑦C.②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答案 D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内蒙古草原上有多种牛,可能包含不止一个种群,所以①不正确;每隔10米种植一棵杨树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所以③不正确。
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是同一物种B.卧龙保护区和北京动物园中的大熊猫属于同一种群C.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种群的集合D.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受食物种类的影响答案 B解析一个种群中的所有个体属于同一物种,而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卧龙保护区和北京动物园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B错误;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中所有的生物的总和,C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D正确。
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种群密度是一个准确值答案 C解析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难于辨别个体数目,双子叶植物易于辨别个体数目,故一般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A错误;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B错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等调查种群密度都只是估算而不是准确值,D 错误。
4.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表示年龄组成,b表示性别比例,b可以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若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答案 B解析图中a是性别比例,b是年龄组成,c是种群密度。
2020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节群落的结构1.下列有关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捕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构成的种间关系C.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D.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 B解析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 正确;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吸收其养分以维持生活,B错误;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C正确;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为镶嵌式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2.如图表示从南极经过赤道到北极,在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小B.该现象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光照条件C.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变小D.如果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很可能升高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丰富度变大,A错误;由图示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B错误;如果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会降低,D错误。
3.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该种鱼与其它生物的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 D解析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故与浮游动物具有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滤食浮游藻类,故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关系,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种鱼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可能会发生改变,B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D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共4套32页】
本套资源目录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群落的演替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种群的特征[A组·基础达标练]1.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和大葱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包含不同年龄的个体。
A、B、C三项中都包括了许多物种,不能叫一个种群。
答案:D2.目前我国实行“全面二孩”的政策,该政策直接影响的种群数量特征有( )①出生率②种群密度③迁入率④年龄组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目前我国实行“全面二孩”的政策,该政策直接影响的种群数量特征有①出生率、②种群密度、④年龄组成。
答案:B3.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B.种群的年龄结构C.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解析: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B4.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原野生马铃薯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B.需要多次取样C.对获得的数据取其平均值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A错误;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需要多次取样,取其平均值,以减少误差,B、C正确;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D正确。
答案:A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个体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所得到的种群密度数值偏大B.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与标志状况、年龄和性别有关C.计数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解析: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个体身上的标志物脱落,会导致重捕时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因此计算所得到的种群密度数值偏大。
高中种群和群落试题及答案
高中种群和群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以下哪项不是种群的特征?A. 密度B. 出生率和死亡率C. 性比率D. 物种多样性答案:D2. 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相互关联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以下哪项不是群落的特征?A. 物种组成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优势度D. 物种多样性答案:D3. 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是由于以下哪个因素引起的?A. 食物供应不足B. 空间限制C. 捕食者压力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A. 标记-重捕法B. 样方法C. 直接计数法D. 间接计数法答案:C5. 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通常是什么?A. 先锋阶段B. 稳定阶段C. 衰退阶段D. 灭绝阶段答案:B二、填空题6. 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答案:增长型、稳定型7. 群落演替的类型包括____和____。
答案:初生演替、次生演替8. 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的____有重要影响。
答案:繁殖能力9. 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竞争、共生、____和捕食。
答案:寄生10. 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环境阻力的限制,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这个平衡状态称为____。
答案:承载力三、简答题11. 简述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
答案:J型曲线是指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S型曲线则是指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承载力后,增长速度减缓,最终趋于稳定。
12. 描述群落演替的过程。
答案: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
通常从先锋阶段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逐渐丰富,最终达到稳定阶段,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对高中生物中的种群和群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训练(完成时间30分钟)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1.(2019·江苏七市三模)科研人员调查了白天气温与八角金盘花丛中昆虫数、昆虫体温的关系,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八角金盘和各种昆虫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花丛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C.气温属于物理信息,可影响昆虫的代谢水平和活动频率D.昆虫体温和气温差异越大,飞到花丛中的昆虫数越多2.(2019·镇江一模)下表是对不同栖息地中美洲大树莓种群数量调查统计结果(单位: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B.选取多个样方进行调查,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美洲大树莓与森林中其他树种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D.调查结果表明美洲大树莓适宜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3.(2019·南师附中模拟)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
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蜜,其身体不接触到花的柱头。
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密林熊蜂不给角蒿传粉,不影响角蒿的进化C.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4.(2019·江苏卷,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5.(2019·无锡梅村中学模拟)(多选)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一般用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C.太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狮与羚羊根据气味猎捕和躲避,说明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6.(2019·北京卷,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7.(2019·全国卷Ⅲ,31)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
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若在 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时训练解析和答案1.(2019·江苏七市三模)科研人员调查了白天气温与八角金盘花丛中昆虫数、昆虫体温的关系,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八角金盘和各种昆虫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花丛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C.气温属于物理信息,可影响昆虫的代谢水平和活动频率D.昆虫体温和气温差异越大,飞到花丛中的昆虫数越多解析这个区域的八角金盘、各种昆虫和其他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用样方法调查花丛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通过题图分析可知,气温属于物理信息,可影响昆虫的代谢水平和活动频率;通过题图分析可知,中午昆虫体温和气温差异不大,飞到花丛中的昆虫数也较多。
答案C2.(2019·镇江一模)下表是对不同栖息地中美洲大树莓种群数量调查统计结果(单位: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B.选取多个样方进行调查,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美洲大树莓与森林中其他树种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D.调查结果表明美洲大树莓适宜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解析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美洲大树莓种群数量在森林边缘和小溪岸边较多,说明其适宜生存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答案D3.(2019·南师附中模拟)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
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蜜,其身体不接触到花的柱头。
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密林熊蜂不给角蒿传粉,不影响角蒿的进化C.该盗蜜行为可能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D.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解析密林熊蜂和正常传粉者均能采蜜,存在竞争关系;密林熊蜂的行为影响了结实率,进而影响被盗蜜的某基因型植株子代数量,改变角蒿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的比例,影响基因频率,进而影响进化;盗蜜行为影响结实率,会使角蒿子代数量减少,影响种群密度;样方法可调查活动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而盗蜜频率是单位时间盗蜜行为的次数,若某时间段测出的密林熊蜂种群密度大,代表该时间段盗蜜频率高。
答案B4.(2019·江苏卷,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解析根据题意,锁阳的叶已经退化,说明其光合作用较弱或不进行光合作用,且其需要依附在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并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可推知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寄生,A错误;该地区为沙漠地区,物种多样性较低,生物种类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低,B错误;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小果白刺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即生态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锁阳在繁殖过程中出现了耐旱突变,干旱的沙漠环境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D错误。
答案C5.(2019·无锡梅村中学模拟)(多选)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一般用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C.太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狮与羚羊根据气味猎捕和躲避,说明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解析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答案BCD6.(2019·北京卷,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解析植物作为生产者,能吸收水体中的N、P,分析表格内容可知,浮水植物a吸收N的能力最强,吸收P的能力居中,沉水植物c吸收P的能力最强、吸收N的能力居中,综合来看,投放这两种植物降低水体中N、P的效果较好,排除A、B项;投放植物后,植物吸收N、P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其种群密度将会增加,C正确;结合题中信息可知,植物a、c均为当地原有水生植物,故而投放后能量流动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
答案C7.(2019·全国卷Ⅲ,31)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
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若在 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可知,试管中该种群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a(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不再增加,因此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
当种群数量为a/2(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2)该种菌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改变空间和营养条件等会使其K值发生变化,培养基的体积变小,该种菌的K 值也减小。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若在5 mL培养基M 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不变。
答案(1)S a/2(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