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财阀制度
韩国财阀:披着民主外衣的“皇权”财阀韩国
韩国财阀:披着民主外衣的“皇权”财阀韩国朝鲜战争中,韩国被打成一片废墟,但短短几十年,韩国GDP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也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
这个经济数据亮眼的“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但是在光鲜亮丽的外衣下,却有着不可见人的阴暗面。
韩国财阀韩国财阀在英文里有个“Chaebol”,是由韩文音译而来的,意思是“拥有巨额财富的宗族”,中文含义就是“垄断资本家”或者“金融寡头”。
韩国经济命脉掌控在几大财阀手中,其排名前十的企业经济总量,占据了全国GDP的40%以上,远超一般国家的比例。
韩国现在有三星、现代、大宇、乐金及鲜京等五大财阀,以三星最为显赫,有不少人把韩国戏称为“三星共和国”,形容韩国人一生逃不过三件事:死亡、交税和三星,三星几乎承包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衣、食、住、行、用的所有产业。
“财阀”是韩国人既爱又恨的名词,一方面他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创造奇迹的第一大功臣;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既得利益者,享受着无穷无尽的特权。
根据已有的资料,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这个阶层的由来、发展和演变。
韩国财阀初代财阀韩国财阀在日据时期已经出现端倪,深受日本经济模式的影响。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一些商人逮准了时机,进行了“政治豪赌”,大力投资新政府的倒幕运动。
这一部分人,被研究者称为“商人幕府”或者“政商”,不仅以赚钱为目的,还深度介入政治,其中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最为典型,这些企业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日本占领朝鲜后,客观上促进了当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韩国的一些企业,也在这一时期起家,对着日本公司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
例如三星,就是在1938年成立的商会,创始人李秉哲通过中韩贸易赚了第一桶金。
总体而言,日本对当时的韩国企业主要采取了打压的态势,但以韩国三洋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产业,还是幸存了下来。
李秉哲二战胜利后,日本留下来的工厂、企业被全盘接收,并被低价转让给国内资本家,摇身一变成为了民族企业。
法律为财阀让步的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财阀,作为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长期在韩国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财阀的权力过大,往往导致法律为其让步,引发社会不满。
本文将以韩国三星电子为例,探讨法律为财阀让步的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二、案例背景1. 三星电子简介三星电子,成立于1938年,是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之一,业务涵盖电子、金融、医疗、建筑等多个领域。
三星电子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是韩国经济的象征。
2. 韩国财阀制度韩国财阀制度是指由家族企业控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核心企业往往具有极高的市场地位。
财阀在韩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权力过大、垄断市场、逃避社会责任等问题。
三、案例经过1. 三星电子违反环保法规2015年,三星电子位于中国的天津工厂因违反环保法规被当地政府查处。
根据调查,三星电子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超标排放、隐瞒排放等违法行为。
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三星电子凭借其在韩国经济中的地位,获得了法律上的让步。
2. 三星电子涉嫌贿赂2016年,三星电子被指控涉嫌贿赂韩国总统朴槿惠及其亲信。
经过调查,三星电子确实存在向朴槿惠亲信提供巨额贿赂的行为。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三星电子再次凭借其在韩国经济中的地位,获得了法律上的让步。
3. 三星电子内部腐败近年来,三星电子内部腐败问题频发,涉及高管、员工等多个层面。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三星电子同样凭借其在韩国经济中的地位,获得了法律上的让步。
四、原因分析1. 财阀地位特殊三星电子作为韩国最大的企业之一,其地位特殊,对韩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法律在审理案件时,不得不考虑到财阀的稳定性和对经济的影响。
2. 法律制度不完善韩国现行法律制度在处理财阀问题时存在不足,如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执法力度不够等。
这使得财阀在面临法律问题时,往往能够通过法律漏洞获得让步。
3. 社会舆论压力尽管法律为财阀让步引发了社会不满,但韩国民众对财阀的依赖使得舆论压力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在审理案件时不得不考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韩国大财阀都可以干什么?
在韩国,大财阀是指拥有巨额财产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它们在韩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大财阀包括三星、现代、LG等知名企业集团,它们在韩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那么,在韩国大财阀都可以干什么呢?大财阀可以在经济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它们是韩国经济的支柱,在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三星、现代等大财阀在电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都有着强大的实力,它们的产品不仅在韩国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大财阀还可以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大财阀可以在政治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它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可以通过政治捐款、游说等方式影响政治决策。
在韩国,大财阀与政治家之间的关系密切,它们可以通过政治关系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利益。
大财阀还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政治组织和参与政治活动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第三,大财阀可以在文化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它们拥有巨大的文化产业,可以通过自己的媒体、文化活动等方式影响社会文化风气。
三星、LG等大财阀都有自己的文化产业,它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产品和活动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大财阀还可以通过赞助文化活动、艺术家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地位。
在韩国大财阀可以干的事情很多,它们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大财阀可以通过自己的财富和影响力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政治捐款、游说等方式影响政治决策,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大财阀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文化产业和活动来影响社会文化风气,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地位。
总结一下,在韩国大财阀可以干的事情很多,它们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大财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政治捐款、游说等方式影响政治决策,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韩国家族财阀企业的启示
韩国家族财阀企业的启示韩国政府通过给不同产业和企业的信贷、利率、财政补贴及贸易补贴宏观调控着产业结构,这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韩国不同家族企业的命运。
承继上一次“日本家族财阀”的话题??家族企业如何通过“机构化管理”成为现代跨国企业。
这一期把目光转向我们的另一个文化后裔?韩国。
没错,韩国家族企业也叫做“财阀”。
不仅如此,连韩文里代表“财阀”的汉字都与日文里的一样。
中央化的企业管理从历史上看,日本深刻地影响了韩国工商业的发展,但韩国并未跟随日本?微调儒家文化、借助中介于家庭与国家间的社会组织、实现企业“机构化管理”的工业发展轨迹。
韩国家族财阀企业除了“财阀”二字和企业规模与日本相像外,其发展历程靠的竟是文化与企业组织之外的第三因素。
首先,韩国的家族结构其实更像我国的家族结构。
在韩国社会,人们重家重于对组织机构企业的忠诚,没有“过继”的传统,强烈的宗族渊源(而非日本的社会团体)构成家族外的社会纽带。
有趣的是,日本的姓氏比中国多,中国的姓氏又比韩国多得多。
将近40%的韩国人姓金,另外18%的韩国人姓朴。
在我国,整个人群都同姓的地方常常是南方曾经偏僻的农村。
而人们很难期望,只由同属一宗族的员工组成的“乡镇企业”能成为全球性企业。
因为现实里很难只在一个宗族里找到足够多称职的贤人智者?职业经理人。
直至今天,韩国企业的管理依然可以说是层次化而非扁平、中央化而非分布、权威而非放权的。
这依然是韩国影视剧里经常的场景,当一位公司首脑走进会议室里,不管是与会的年长者,还是视频电话会议另一端的人员,一律都要立正致敬,哪怕徐徐步来者是一位30来岁的继任者。
联想起韩国巨型跨国集团的规模,似乎他们早该触到了人才和管理的“玻璃房顶”。
在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方面,韩国企业也屡屡受制于家族因素。
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将管理权分别交给了号称“七太子”的7个年轻儿子。
而当三星创始人李秉?试图跳过长子、次子,将公司交给三儿子李健熙时,这在日本企业界不难完成的事情,李秉?却需要绕大弯子。
从“大宇”到“SK”:韩国财阀走上制度转型之路
From Daewoo to SK:A Discussion on the System Transition of the Korean Chaebol 作者: 刘洪钟[1]
作者机构: [1]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出版物刊名: 东北亚论坛
页码: 73-76页
主题词: 财阀;公司治理结构;大宇集团;SK集团
摘要:韩国财阀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韩国大宇汽车公司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收购以及SK集团领导人崔泰源被判入狱在韩国乃至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激烈的争论.大宇和SK 集团事件的象征意义在于,前者代表了韩国政企风险伙伴关系的真正解体,后者则代表了彻底改变财阀内部治理制度的真正开始.。
韩国民主化进程中财阀的政治作用分析
韩国民主化进程中财阀的政治作用分析摘要财阀在韩国的民主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兼而有之的政治效用。
在权威政权以及经济尚未获得长足发晨的时期,财阀一方面对民主化进程起到了提供经济基础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其对市民社会力量的压制、造成的政治腐败。
又对政治民主化发生了消极的影响。
在民主化以及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之后的时期,财阀造成的政治腐败成为韩国政治民主化的最大阻碍,而其促成的权力多元化格局客观上又是对韩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积极促进。
关键词:韩国财阀;民主化进程;政治效用;市民社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随着国内外民主化力量的日益滋长,1987年韩国爆发了民主化运动。
之后,韩国的政治体制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型,民主政体取代权威政体成为韩国新的政治体制。
在这一民主化转型的过程中,作为韩国重要经济角色的财阀在政治层面发挥了什么样的政治作用?本文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韩国财阀的内涵与特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财阀被解释为“垄断资本家,一般指金融寡头”,财团则指“资本主义社会里控制许多公司、银行和企业的垄断资本家或其集团”。
在韩国,财阀亦称财团,二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国际上对韩国财阀的专业用语为“ChaeboI(BusmessConglomerate)”。
有学者将韩国财阀定义为:“由家族控制的、具有相当大规模的企业集团,或者说是由家族控制的独立企业的联合体。
”也有学者把韩国财阀定义为:“由一个家族成员或亲戚共同所有并管理的,由多个公司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
”不管如何定义,从本质上说,韩国财阀是指一种大型企业集团。
在韩国,每个财阀都拥有数量不等的下属系列企业,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
今天韩国主要的财阀有三星集团、LG集团、SK集团、现代汽车集团、韩进集团、乐天集团、现代重工业集团等等。
韩国属于后发外生型的工业化国家,韩国财阀脱胎于韩国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南朝鲜财阀所支配的企业集团。
韩国财阀的发家史 -回复
韩国财阀的发家史-回复韩国财阀的发家史,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韩国财阀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著称,这些财阀家族积累了巨额财富,对韩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的历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在全球竞争中不断巩固优势的挑战。
首先,我们来看看韩国财阀的起源。
在20世纪初的韩国,许多财阀家族的创始人都是从事农业、手工业和贸易业务的人。
这些家族通过积累财富,逐渐开始扩大经营规模,并将业务拓展到工业领域。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技术和市场趋势的及时把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现代集团。
成立于1947年的现代集团,始于其创始人郑周永的小型修理店。
通过他对市场的积极观察,郑周永发现了韩国市场对于汽车的需求潜力,并迅速转型开办了一家汽车制造厂。
在他的领导下,现代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韩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如今,现代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多个子公司和股权的跨国企业。
另一个例子是三星集团。
成立于1938年的三星,最初是一家贸易公司。
然而,三星创始人李秉喆渴望将其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于是他开始投资制造业,并陆续进入了电子、化工和航天等多个领域。
李秉喆的决策眼光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三星逐渐崛起,并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消费品制造商。
在韩国财阀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韩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以支持财阀的扩张。
这些政策为财阀提供了丰富的资金和资源,使他们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并进入国际市场。
然而,财阀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民众对财阀垄断经济的不满。
财阀家族经营范围的过度集中,导致了韩国经济的不平等,使得财富流向有限的少数人手中。
这引发了公众的抗议和社会不满,迫使政府采取措施限制财阀的权力。
此外,国际竞争也对财阀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韩国经济的开放,来自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进入了韩国市场,给财阀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韩国大企业模式的功与过
韩国大企业模式(财阀或财团)的功与过韩国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迅速完成了工业化,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江汉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兴的样板”。
韩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和迅速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关键的因素就是其大企业财阀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中发挥了堪称中流砥柱的作用。
韩国学者林炳润曾指出:“财团就是韩国经济之全部的比喻,并非夸大其辞。
由于财团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如此巨大,故可以说,没有对财团的理解,就不能理解韩国的经济。
”[1]然而,同样令世界震惊的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席卷下,一批过去被称为韩国经济支柱或中坚的大企业集团纷纷倒闭、破产或陷入经营危机中,使韩国经济遭受重创。
近来发生的几件事更让世界震惊不已:“大宇帝国”的雪崩、“三星集团”的重组和“现代王国”郑氏父子的淡出,似乎都在预示着韩国的大企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本文在此对韩国大企业发展模式的利弊得失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韩国大企业发展模式的缘起韩国财阀及大企业发展模式,是以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民族工商业为起点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萌芽期(30年代—40年代中期)。
当时韩国一批年轻人利用日本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所带来的“军需景气”和日本财阀向朝鲜半岛转移部分产业的有利时机,开始涉足实业界,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夹缝中从事商业和服务业。
他们通过掠夺土地和从事大商业经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逐步扩大经营范围,从而建立起大的企业集团,如“三养”、“和信”和“开丰”等财阀。
这批战前就形成的财阀规模较小,一般都以小型工商业为经营主体,直到50、60年代以后才发展成为垄断财阀,所以也被称为“原始型财阀”。
2.成长期(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
它们主要借助于韩国经济复兴的良机,依靠“归属财产”、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政府的“特惠扶持”发展起来的。
1947年,美国占领当局将没收日本殖民所有(包括2575家企业、库存物品、不动产及相当于朝鲜半岛15%的土地,相当于韩国总资产的80%)的所谓“归属财产”,经李承晚政府之手几乎无偿地“处理”给私人企业。
韩国三大财阀是哪三家
韩国三大财阀是哪三家
NO.1、三星集团
驰名全球的三星集团,是韩国实力最强的企业集团,下设26个分公司,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遍布全球仅70个国家和地区,员工人数高达19.6万,业务范围涵盖电子、金融、机械和化学等诸多领域。
NO.2、韩国SK集团
韩国SK集团,于1953年成立,由韩国地方的一个小织物工厂,逐渐发展成了今天韩国经济生长的命脉,总部位于首尔,是一家以能源化工、信息通信为主的跨国企业。
SK集团遍布全球的101家公司,拥有9.3万名员工,总收入可达1400亿美元。
其中有16家属于自主经营,但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每月都会召开一次例会。
NO.3、韩国现代
韩国现代,作为第三大财团,最风光的时候销售额能够达到“韩国国民总收入”的16%,出口额占韩国全国总出口额的12%,位列本土十大财团之首。
出门后随处可见的“北京现代”汽车,就是中韩合作的典范。
韩国现代集团,目前的业务除涉及汽车制造以外,在钢铁、贸易、机械、运输和水泥生产等行业同样实力出众,是家非常典型的综合企业。
韩国财阀的发家史 -回复
韩国财阀的发家史-回复"韩国财阀的发家史"韩国财阀,也被称为"财阀家族",是指韩国具有集团经营特征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些财阀家族从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崛起,并对韩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韩国财阀的发家史为主题,以详细解析财阀家族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第一步:起源韩国财阀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韩国的日治时期。
当时,韩国受到日本的殖民统治,经济被严重剥削。
然而,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韩国人开始开展各种生意,尤其是与日本合作经营工厂。
这些早期的企业家们是韩国财阀家族的起源。
第二步:家族组织最早的财阀家族是松下家族,它由松下幸之助创建于1917年。
这个家族以创办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基础,随后发展成为跨国企业集团。
松下家族的成功激励了其他韩国企业家,他们开始模仿这样的家族组织结构。
财阀家族在家族成员之间建立了强烈的相互支持网络,这种家族主义文化有助于弥合他们与外界的差距,并促进了家族企业的发展。
第三步:政治关系在韩国人民解放后,1953年签署的停战协定解除了朝鲜战争的紧张局势。
但战争对韩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政府意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将财阀家族视为国家经济复兴的关键力量。
因此,政府通过许可证制度、税收优惠和财政援助等方式来支持财阀家族的发展。
这种互惠关系促使财阀家族成为政治和经济中的核心力量。
第四步:多元化经营财阀家族在发家初期主要经营制造业,包括电子、钢铁、汽车和纺织等行业。
然而,韩国财阀家族意识到单一产业的风险,并开始追求多元化经营策略。
通过收购、兼并和重组等方式,财阀家族扩展到金融、房地产、媒体和化学工业等领域。
这一战略使得财阀家族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第五步:家族继承韩国财阀家族的传统是由家族成员进行继承。
家族成员通过继承家族企业的控制权和财富来保持家族的权力和地位。
这种继承制度经常引发争议和冲突,因为有些家族成员可能并不具备经营企业所需的能力。
关于韩国财阀的书籍
关于韩国财阀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韩国财阀的书籍:
1. 《韩国财阀研究》:这本书由韩国学者撰写,对韩国财阀的历史、结构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2. 《财阀帝国:韩国家族企业的权力、财富和复杂网络》(The Chaebol Empire: Power, Wealth, and Complex Networks of Korea's Family Conglomerates):这本书由韩国经济学家撰写,探讨了韩国财阀的兴起、发展和运作机制。
3. 《财阀:韩国财阀财富的剥夺者》(The Chaebol: Korea’s New Sorcerers of Wealth):这本书由美国记者撰写,剖析了
韩国财阀的权力与财富积累方式,同时也涉及韩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一些问题。
4. 《财阀掌控:韩国企业家族之路》(Chaebol: The South Korean Family Business Dynasties):这本书讲述了韩国财阀
家族的历史和企业发展策略,以及这些家族对韩国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5. 《韩国财阀之道》(The Way of Chaebol):这本书对韩国
财阀的兴起、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财阀家族的角度探讨了韩国企业家精神与成功之道等相关话题。
这些书籍都可以帮助读者更加了解韩国财阀的历史、运作方式以及对韩国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韩国总统为什么都没有好下场
韩国总统为什么都没有好下场韩国从建国以来已经经历12位总统:李承晚、尹潽善、朴正熙、崔圭夏、全斗焕、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和文在寅。
除了现任总统文在寅之外,其他总统均不得善终:有的流亡国外,比如李承晚;有的被杀身亡,比如朴正熙;有的跳崖自杀,比如卢武铉;有的身陷囹圄,比如全斗焕、卢泰愚、李明博和朴槿惠。
由此,外界将韩国总统不能善终称作“青瓦台魔咒”。
那么,韩国总统怎样才能善终,怎样才能跳出“青瓦台魔咒”呢?韩国总统不能善终,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财阀制度。
韩国政客竞选总统,必须有大企业大财团的支持,没有大企业大财团的支持,竞选资金从哪儿来?谁竞选上了韩国总统,当然要投桃报李,“回扣”大企业大财团,尽可能给大企业大财团好处。
因此,在韩国,政商不分、官商勾结非常严重,必然导致腐败问题产生。
不得善终的韩国总统,哪个与韩国大企业大财团没有关系?比如李明博,本身就在韩国财阀现代集团旗下的现代建设工作长达27年,担任过现代集团多家下属企业的领导人;朴槿惠被韩国检方指控的20多项罪名中,不少罪名与韩国财阀三星集团有关。
第二,派系派之争。
美国是共和、民主两派系轮流执政,不管谁执政,在野派系必须攻击执政派系及其总统。
时下的共和派系人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一直不安宁,“通俄门”“通乌门”“弹劾门”等,全是民主派系人、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之流攻击特朗普的伎俩。
韩国继承了美国这一传统,虽然韩国派系派较多,但几乎是共同民主派系和自由韩国派系轮流执政。
不管谁执政,都要搞政治清算:朴槿惠与李明博属于同一派系派——自由韩国派系,朴槿惠当总统不可能对李明博进行政治清算,李明博因此当了几年善终总统;共同民主派系人文在寅当总统后,就同时对朴槿惠和李明博进行政治清算。
所以,可以预言,文在寅下台后,如果还是共同民主派系人当总统,文在寅可以高枕无忧,至少五年没问题;而如果是自由韩国派系人当总统,朴槿惠的今天可能就是文在寅的明天。
韩国最大的财阀是哪一个
韩国最大的财阀是哪一个【整理】韩国当地最大的财阀是三星集团。
一、韩国现代集团现代是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在其中的排名比较高。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关于现代认可度最高的是现代的汽车,但实际上现代作为财阀,旗下还有各式各样的重工公司。
二、三星集团三星称得上是全世界范围内韩国最有名的财阀了。
除了控制韩国的经济命脉之外,三星家族内部的八卦纠纷也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集团的产业链非常长。
三、LG集团LG集团成立较早,并且其成立之初就以国际市场为主打。
其自身的定位也是韩国境内知名的国际企业,LG集团的势力涉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鲜京(SK)集团鲜京集团的定位同样也是跨国企业。
其近几年的资产总额高达几百亿美元,由此可见,鲜京集团的财力雄厚。
鲜京集团不仅在信息通信行业拥有极大的市场,同时还掌握着一些尖端技术。
五、斗山集团斗山集团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材料,并且直接与国外市场相衔接。
其在韩国境内的规模非常大,并且一度成为韩国经济的中枢。
斗山集团旗下的产品质量很高,几乎可以跻身相关行业的一线。
六、乐天集团乐天集团的销售总额很高,并且其旗下产品丰富,不仅有食物,还有与金融有关的产品。
乐天集团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并且在九个国家内部都有分公司。
七、锦湖韩亚集团锦湖韩亚集团在韩国境内有多家子公司,并且其业务范围非常广,不仅包括航空领域,甚至还涉足休闲产业。
锦湖韩亚集团的王牌产品为轮胎,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八、韩华集团韩华集团是发明火药起家的,其距今已经有接近七十多年的历史了。
韩华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有多家分公司,可见其市场广阔,同时业务范围极为广泛。
韩华集团的海外市场发达,同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很高。
九、浦项制铁公司浦项制铁公司虽然主营业务以钢铁为主,但是其所经营的与钢铁有关的各项产品都代表了韩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顶尖技术,其所占据的全球市场份额很高。
十、韩进集团韩进集团主要经营物流业务,它几乎垄断了整个韩国的物流市场,同时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也深受韩国国民的欢迎。
韩国财阀产生的制度环境
Vo .1 o 3 1 0N .
J n .20 08 u
文章 编号 : 0 3 1 (0 8 0 0 5— 2 1 8— 82 20 )3— 4 0 0
韩 国财 阀产 生 的制度 环境
张 静 103 ) ຫໍສະໝຸດ 0 6 ( 辽宁大学 , 辽宁沈阳
摘
要
财 阀的发展 并不是孤立 的, 而是与 当时的韩 国经济环境存在 着密切 的联 系。而 当时的韩 国市场结
大 并 实现 韩 国经 济赶 超 的 。 关键词 财 阀发展 寡 头 垄 断 市 场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 分 类 号 : 11 F2 1 财 阀 及 其 发展 历 程
关 于财阀 , 存在着许多不 同定义 , 有关这 一问题 的探讨 可参见 K n (9 6 。在本文 , 阀被定义为“ ag 19 ) 财 被一个人或者 他 的家人所控制拥有 的商业组织。 由在许多 商业领域 中 占 优势的垄断公 司组成。 。需 要指 出的 是, 阀本 身并不 是 ” 财 个 法人 , 正 行使 法 人 权 利 和义 务 的是 组 成 财 阀集 团 的 一 真
构 是 一种 寡 头 垄断 市 场 , 它 不是 自发 产 生 的 , 但 而是 一种 人 为创 造 的 。本 文将 从 揭 示传 统 的寡 头 垄 断 市 场 的 共 同
特点着手, 分析政府在其发展 过程 中所担任的角 色, 以及 因为政府 的插 入而给财 阀的产生带来的一 系列与众不同 的特征 , 表明财阀在这样的条件 下是如何通过资本、 劳动 力、 术进 步和企 业家才能四个经 济增 长要 素来发展壮 技
G P和就 业 人 口的 比重 分 别 占到 9 和 3 ; 大 3 D % % 最 0家 财 阀 的相应 比率分别为 1%和 5 ( o m,99 。 6 % K m 19 )
韩国财阀生活
韩国财阀生活
韩国财阀,作为韩国经济的支柱和代表性企业集团,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他们拥有着庞大的财富和权力,生活方式也与普通人有着天壤之别。
首先,韩国财阀的生活无疑是奢华的。
他们住在高档社区的豪宅里,拥有私人花园、游泳池和健身房,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他们的孩子通常会就读于国际学校,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同时还有私人教练和家庭教师的辅导。
其次,韩国财阀的生活充满了社交和娱乐活动。
他们经常参加各种高端聚会和派对,与政商名流亲密往来。
此外,他们还会参与慈善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出资捐款,展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然而,韩国财阀生活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需要面对家族企业的发展和传承问题,承担着重大的商业责任。
同时,他们也需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
总的来说,韩国财阀的生活既充满了奢华和享受,又充满了责任和挑战。
他们不仅代表着韩国的商业精英,也承载着家族企业的传承和发展使命。
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为韩国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韩国财阀的发家史
韩国财阀的发家史韩国财阀,又称韩国大企业家族或财团,是韩国经济中的关键力量。
这些家族企业起源于韩国战后经济重建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韩国财阀的发家史。
在韩国财阀的发展史上,三星集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喆创业于1938年,最初以贩卖李秉喆家族所拥有的食盐和食醋为业。
随着韩国战争的爆发,三星开始涉足工业领域。
通过与美国合作生产毛巾、衣物等产品,三星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1953年,三星进军电子领域,推出了韩国第一台电视机。
随后,三星不断推出新产品,包括家电、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
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扩张,三星集团逐渐崭露头角,成长为世界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及供应商之一。
另一个韩国财阀代表性企业是现代集团。
现代集团由朴亨煥创办于1947年,最初以经销食品和家居用品为主。
随着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集团开始进军制造业。
1956年,现代集团成立了韩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现代品牌汽车。
现代汽车的质量和技术不断提高,销量也在迅速增长。
如今,现代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并涉足了船舶、钢铁、石油化工和金融等多个行业。
另外一个著名的韩国财阀是LG集团。
LG集团起源于1947年的"Lak Hui Chemical Industrial Corp.",最初是一家化学品公司。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战略扩张,LG集团逐渐涉足电子、家电、化工等多个领域。
尤其是在电子领域,LG通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平板电视、智能手机等,迅速成长为世界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
除了三星、现代和LG,韩国财阀还包括SK集团、乐天集团、大宇集团等。
这些财阀企业都通过技术创新、战略投资和国际竞争等方式,在韩国和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韩国财阀并不是没有争议的存在。
一些人认为,财阀企业的垄断地位和过度集中的经济力量威胁了市场竞争,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韩国财阀企业社会责任(CSR)发展及启示
韩国财阀企业社会责任(CSR)发展及启示【摘要】韩国财阀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逐渐重视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本文从韩国财阀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活动、启示、挑战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韩国财阀企业在这方面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韩国财阀企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可以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韩国财阀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有着积极的趋势,并且在未来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启示,不断完善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韩国财阀企业, 社会责任, 发展, 启示, 活动, 挑战, 未来, 总结, 展望, 建议, 社会责任的现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韩国财阀企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曾受到一些负面评价,如环境污染、劳工问题等,这些问题引发了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和呼吁。
在这种背景下,韩国财阀企业开始加大对社会责任的投入,并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以改善自身形象。
韩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本文将对韩国财阀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现状、活动、启示、挑战及未来发展,并总结概括其发展轨迹,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为韩国财阀企业社会责任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韩国财阀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韩国是一个以家族控制的财阀企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财阀企业在韩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不断增加,韩国的财阀企业也开始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
韩国财阀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表现可以说是有喜有忧。
一方面,一些财阀企业通过开展慈善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责任项目,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星集团通过“三星社会责任委员会”支持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韩国财阀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阶级”的前世今生
“阶级”的前世今生一、为什么西方社会对阶级这么痴迷?西方社会对阶级的关注来源于其生活中的秩序。
与中国社会的现实不同,英国等欧洲社会,有一套自成体系的阶级划分,即贵族、教士、平民和奴隶等制度的划分体系。
这种体系将人分属到不同的阶级中,承担不同的义务,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
各个阶级有着明显的社会区别,贵族假发华服,听古典音乐,而平民阶级只能粗布麻衣,唱些乡间小调。
彼时的差异与其说是一种区隔,更像是一种客观存在。
及至工业革命带来了资产阶级的崛起,一个不同于传统商人阶级和传统工人阶级的崛起,脱嵌的他们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之声。
如何将他们纳入社会常轨,如何协调他们的地位和权利义务,成为早期社会学家思考的问题。
新生资产阶级也开始了自身的表达,他们利用自身的财富主动参与原先贵族的活动,部分享受贵族的特权,生而有别的秩序被打破,阶级的向上流动成为一种积极的追求。
与之相伴的无产阶级也开始追求自我,试图获得社会对自身价值的劳动,试图洗刷自身文化的污名化。
这个问题不仅被社会学家所关注,更成为很多社会运动家手中的武器。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先后联合或各自发动了阶级革命,试图建立一个可以包容他们存在的社会。
风起云涌的阶级革命,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于社会主义运动,这些革命的背后都有不同的阶级诉求,展现了不同阶级的运动纲领,并逐渐形成了政党。
阶级与政治密切联系在了一起,人们要求改换身份,实现阶级向上流动从社会实践领域走向政治领域。
在这种情况下,明确谁属于什么阶级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
西方关于阶级的研究中,马克思较早地提出了以是否占有生产资料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比较温和的韦伯了提出职业、声望和财富的三分法。
这些分类体系无一列外地都关注到了财富这个重要变量,导致经济决定论一时煊赫。
及至葛兰西提出文化霸权、布迪厄提出文化资本等概念,人们才正视财富与文化、与话语权等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新思考文化和阶级形象之间的关系,文化与阶级传承之间的关系。
韩国年轻人梦想的财阀企业其实薪资比国企还少那为何还想去
韩国年轻人梦想的财阀企业其实薪资比国企还少那为何还想去?
有相关统计说,韩国国有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一年接近40万人民币,而排名在前面的大财阀集团的员工的平均工资只有35万人民币,也就是说韩国年轻人最向往的还没有人家神赐的职业高呢。
既然国企待遇这么好,没有压力不被人打骂,为什么韩国年轻人不削尖了脑袋要钻到国企中去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削尖了脑袋也钻不进去。
韩国大财阀集团人家起码还搞个公平的考试有遴选制度,只要你想进来我就给你机会让你考试,考得好面试的棒你就可以进来工作。
韩国国企不是这样,韩国国企有多年的世袭制。
什么意思?你爸爸在这个国企中干活,你爸爸退休的时候可以说:我让我儿子来顶班,让我儿子顶替我在国企中的位置,或者你爸爸因什么原因不能在这国企干了也可以让儿子过来顶班。
也就是说多年以来,韩国国企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招聘制度,完全靠世袭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mercial loans: Export bill rate : Overdraft Promotion loans for Machine Industry: 15 % Year 1975 : LIBOR +2% 7-9% Year 1978 : LIBOR +7/8% 17-19% 1980s : at premium rate less than 1% above LIBOR 12% Foreign commercial loans rate
The heavy dependency on foreign capital remained in the subsequent period
The heavy dependency on foreign capital remained in the subsequent period
Low rate of foreign loan guaranted by goverment
Thanks!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Through Subsidiaries
Advantage: · small amount of capital A · Low-risk · Retain leadership Case (Daewoo LG)
Stock Ownership Relations of Daewoo Group,1976 and 1980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of Lucky-Goldstar Group ,1982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Through Subsidiaries
Joint Ventures
Advantage: 1. Economized initial investment 2. Freed for interest payments 3. Transfer managerial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Heavy dependency on foreign capital
Foreign capital represented in Korea investment
First Five Year Plan Textile industry: More than 60% Cement industry : 76% Others industry : 60% Second Five Year Plan Listed Project : 2/3 Unlisted Project : more than 1/2
The advantage of foreign commercial loans was definite
Leveraged buyout
The procedure of obtaining a commercial loans
Leveraged buyout cases
Company percent of capital needed Dong-il Textile Co. 1% Korea Cement Mfg. Co. Ltd 11% Hyundai Cement Co. Ltd 14% Union Steel Mfg. 17%
Information channel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South Korea's GDP 1960-1997 Billion
Why did this Korean-styl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formation emerge?
Business elites from former high ranking official
Conclusion
This interg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world, and a portion of private business into a single system was the key to Ko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anding business cases
Begin:“three white”
Begin: Construction Company
1950S:Insurance & finance
1967Y:split off car-Mfg
1969Y:Samsung Electronis
1970S:chemical industry
Later1975:Samsung S&T
Early 1980S:Electronics
—Why they diversified their business lines? —Why they “chaeboliz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ubsidiaries? —How they were able to obtain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government’s industrial promotion policis?
4. Foreign investor not easily withdraw
5 .Easily control the company by …..
Information channel
Personal connec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Ssangyong Cement Industrial Co.Ltd. · Chief at the Division of Foreign Capital Inducement of the Economic Planning Board · Director of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Bureau · Director of the electricity Board, · Director of Mining Bureau of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Objective Conditions :
1 .Heavy dependency on foreign capital
2 .Low rate of foreign loan guaranted by government
3. Leveraged buyout
Hale Waihona Puke 4 .Expanding business case
Macroeconomics Presentation
Chaebol-styl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Korea
何 磊 张帅虎 张帅虎
何 磊
Agenda
Introduction Objective Conditions Diversification Through Subsidi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