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的疾病
淀粉样变性
rar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Electrocardiography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 better characterizes myocardial involvement,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and amyloid deposition due to its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Nuclear imaging has a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SSA Cardiac biomarkers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6)特征性超声心动图: 心室壁和室间隔明显 对称性肥厚,左室心腔正常或缩小,左室舒张 功能减退;合并有心肌特征性回声增强(颗粒 状闪烁样表现);此外还可有心房扩大;瓣膜增厚或 反 流;心包积液;晚期有充盈压增高的限制性表现。 7)心肌锝99m焦磷酸盐(Tc-99m-PYP)闪烁照相表 现为同位素浓集阳性影像,因锝99m焦磷酸盐可以结 合 到与淀粉样纤维相关的钙分子上。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淀粉样变性
amyloidosis
2014-02-25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
由于蛋白折叠异常而导致不可溶的纤维性淀粉 样物质沉积于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外区所引起的 一组疾病。
淀粉样物质-因其接触碘与硫酸 时出现与淀粉 相似的反应而得名。
The organs involved are typically the liver, kidney, gastrointestinal tract, nervous tissue and heart.
淀粉样变
主要的淀粉样变前体蛋白
淀粉样载脂蛋白AI(amyloid-apolipoprotein AI, A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目前已知有10 种该蛋白淀粉样变的前体蛋白,其中7种为单碱基替换, 其他变异方式有插入或缺失。所致疾病是一种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临床突出表现内脏淀粉样变,主要为 心肌病变以及多神经病变,肝脏的病变也较为广泛但 肝功能良好,肾脏损害明显,大部分最终发展为肾衰 竭。
发病机制
4.由于淀粉样沉积的可能媒介的部分突变和分解,在 β2-M沉积中所涉及的蛋白质比正常的β2-M更偏酸性 和高级糖基化的特征,糖基化β2-M可引起TNF-α、IL1和单核细胞趋化呈短暂性升高
发病机制
5.确实所有的淀粉样蛋白常与氨基多糖和淀粉样P物质 (即SAP蛋白)一起沉积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分子机制 仍在研究中。
淀粉样变
定义
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全身或局部的血管 壁和细胞外组织,引起全身或局部器官与组织的病理 变化,从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其中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肾脏引起的肾脏病变称之为肾 淀粉样变,肾淀粉样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和肾功能衰竭。
流行病学
国外报告肾淀粉样变性占住院患者的比例为0.09%~ 0.8%,尸检报告为0.4%-0.5%,肾活检报告为0.2%1.25%,有个别报告达3.42%。老年(>60岁)肾病综 合征中10%-20%的病因为肾淀粉样变,是老年继发性 肾病综合征中最主要的病因之一。肾淀粉样变性所致 慢性肾衰竭需要透析的患者占透析人群的0.6%~6.0%。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男性多于 女性,比例约2:1,亦有报告为5∶2,男性发病年龄的 中位数为63岁,而女性为59岁,40岁以前者甚少。继 发性肾淀粉样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完全康复:致病因素作用已经停止,疾病全部症状已经消失,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损伤完全恢复正常充血:某些组织器官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
一般分为动脉型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是由小动脉多张引起的局部组织器官血液含量增多。
淤血:静脉性充血。
由于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的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又称被动性充血。
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槟榔肝:(见后)心力衰竭细胞:慢性肺淤血时,常在肺泡腔中见到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因为这种细胞多见于心力衰竭病例中,因此又称心力衰竭细胞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现象为出血,流出体外为外出血。
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为内出血血肿:破裂性初学时,流出的血液宁挤在组织内,并挤压周围组织形成的局限性血凝块瘀点:渗出性初学时。
出血灶呈针头大的点状积血:外出的血液流入体腔或官腔内溢血:外出的血液进入组织内出血性浸润:由于毛细血管壁同柔性增高,红细胞弥漫性浸润于组织间隙,使出血的局部组织呈大片暗红色出血性素质:机体有全身性渗出性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粘膜、各脏器可见出血点血栓形成: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并凝集形成固体团块的过程。
血栓: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并凝集形成的固体团块白色血栓:血小板粘集堆扩大,形成血小板血栓,此为血栓的起点。
眼观呈灰白色,质地坚实的小丘状,与心瓣膜血血管壁紧密相连,故称混合血栓:白色血栓进一步发展,形成血小板梁,挂有不溶性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网罗有白细胞和红细胞,形成红白相间的层状结构。
红色血栓:血栓增大,血管完全被阻塞后,局部血流停止,血液发生凝固,形成条索状血凝块透明血栓/微血栓:在微循环血管内形成的一种均质无结构并有玻璃样光泽的微型血栓血栓机化:较大而未完全溶解的血栓,通常在血栓形成后的1-2天内从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肉芽组织,逐渐取代血栓,这一过程称为机化再通:血栓机化过程中,由于血栓干燥收缩或血栓自溶,血栓内部或血栓与血管壁之间出现裂隙,裂隙表面由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覆盖,最后形成与原血管相同的一个或数个小血管,并有血液重新通过,此现象称为再通栓塞:循环血液中不溶于血液的物质随血液运行引起血管阻塞的过程。
《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诊断和治疗指南》要点
《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诊断和治疗指南》要点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是由于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细胞外基质,造成沉积部位组织和器官损伤的一组疾病,可累及包括肾、心脏、肝、皮肤软组织、外周神经、肺、腺体等多种器官及组织。
其中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环境致病因素的加剧,AL型淀粉样变性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此类患者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受累,病情重,进展快,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的AL型淀粉样变性诊断和治疗方案。
一、疾病定义及分类1. 定义:AL型淀粉样变性是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错误折叠形成淀粉样蛋白,并沉积于组织器官,造成组织结构破坏、器官功能障碍并进行性进展的疾病,主要与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有关,少部分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有关。
2. 分类:淀粉样蛋白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的淀粉样蛋白由30余种。
依照淀粉样纤维丝形成的前体蛋白类型,可将淀粉样变性分为AL型淀粉样变性、淀粉样A蛋白(AA)型淀粉样变性、遗传性淀粉样变性等主要类型(表1)。
二、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如有下述情况临床应注意AL型淀粉样变性的可能:⑴中老年患者;⑵出现大量蛋白尿或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以白蛋白尿为其特点;⑶多不伴有血尿;⑷易出现低血压尤其是体位性低血压,或既往高血压而近期血压正常或偏低;⑸严重肾功能衰竭时仍存在肾病综合征;⑹肾体积增大,即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体积也无明显缩小;⑺左心室肥厚,不伴高血压或左心室高电压;⑻不明原因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
此外,非缺血性心肌病变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肝增大伴碱性磷酸酶的显著升高、膀⑥胱或倡导功能不全的自主神经病变、假性肠梗阻和腹泻与便秘交替、眶周紫癜、舌体和腺体增大等表现也应高度怀疑淀粉样变性。
2. 组织学诊断标准:AL型淀粉样变性组织病理诊断如下:活检部位的选择:可以从出现症状的组织(如肾)中或容易取得的组织(如皮下脂肪、骨髓、唾液腺)中取得诊断性活检样本。
肾脏淀粉样变参考-2023年学习资料
肾脏淀粉样变参考
肾脏淀粉样变参考
Congo red stain
病理改变(三)-免疫荧光检查:-IgG、IgA、IgM、C3、C1q可呈阳性,-但无特殊诊断价值-抗AA、 K或λ、抗B2微球蛋白抗血-清与其相应的淀粉样蛋白反应呈阳性,-具有诊断和鉴别意义-常规-或背景染色-抗轻 蛋白K,入阳性,以入阳性率高-13
发病机制-淀粉样变发生在有过量抗原刺激时,或免-疫系统有某种成分发生恶变时。淀粉样蛋白-通过毛细血管时,部 沉积于血管壁,其余-厕际散到组织间隙,蓄积子细胞外,在局部-引起组织增生、肥大、萎缩等变化,造成组-织损伤 功能障碍。在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有关炎-症介质可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7
一肾外表现-1.原发病的表现-2.肾外淀粉样变的表现-心脏受累可致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胃肠受累可 现便秘、腹泻、吸收不良、巨舌、肝脾-肿大-皮肤受累则出现瘀点、瘀斑、色素沉着及皮肤增厚等-改变-侵及神经系 可致感觉异常、肌力减退及腕管综合征-23
诊断-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肾脏淀粉样变的可能:-①既往健康40岁以上的患者 近发生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尤其是同时出现其他器官受累时-②慢性感染性疾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发生蛋白或肾病综合征-③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大量蛋白尿-24
A:glomeruli入+-B:arteriole入+
病理改变(四)-电镜检查:-淀粉样蛋白呈僵直的、无分支的细纤维-紊乱分布,部分区域呈束状,纤维直径-9-1 nm,分布05肾脏淀粉样变参考
肾脏淀粉样变参考
肾脏淀粉样变参考
临床表现-肾脏表现-■肾外表现-19
淀粉样变性肾损害-1
兽医病理学复习确定版答案
《兽医病理学》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兽医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形态(眼观、镜检)、机能和代谢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结局的科学。
2.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这个斗争过程中,动物的生产力下降、适应能力降低。
3.变性——是机体发生物质代谢障碍时的形态学表现,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增多、部位改变。
4.脂肪变性——指在变性的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小滴。
5.玻璃样变性——在某些慢性病理过程中,在间质或细胞内出现均匀一致的、半透明的、无结构的蛋白质样红染物质,这种现象称为玻璃样变6.淀粉样变性——指淀粉样物质沉着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和组织间的病理过程。
7.坏死——指活的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或器官的病理性死亡。
8.干酪样坏死——死组织变成松软易碎、灰白色或灰黄色、似干酪或豆腐渣样物质。
如乳房结核、肺结核。
9.坏疽——坏死组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继发不同程度的腐败杆菌的感染,外观为灰褐色或黑色色彩的坏死灶,称为坏疽(gangrene)。
10.充血——是指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动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简称充血(hyperemia)。
又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
11.淤血——当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简称淤血(congestion)。
12.发绀——可视粘膜呈蓝紫色的现象。
13.槟榔肝(豆蔻肝)——肝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同时伴发淤血,这样肝脏切面形成暗红色的淤血区与黄褐色的脂变区相交错,好似槟榔或豆蔻样的花纹,故称“槟榔肝 (豆蔻肝)”。
14.虎斑心——心肌脂变时,有时在左心室乳头肌处心内膜下,出现整齐排列的黄色条纹,与未发生变性的红色心肌相间,形成虎斑样的花纹,故称“虎斑心”。
兽医临床病理学复习资料
兽医临床病理学复习资料槟榔肝:是指肝脏由于慢性淤血发生脂肪变性时,淤血处明显成暗红色,而变性处为黄色,肝脏表面和切面形成红黄相间的眼观类似槟榔切面的纹理,故称之为槟榔肝。
虎斑心:心脏发生脂肪变性时,在心外内膜下和心肌切面可见灰黄色条纹斑点,与正常红色的心肌相间,呈虎斑纹,故称为虎斑心绒毛心:因心搏动而摩擦牵引,使沉积于心外膜的纤维素呈绒毛状,故称为绒毛心。
西米脾:局灶型的淀粉样变,淀粉样物质沉着于白髓部位的中央动脉壁与淋巴滤泡的网状纤维上,此时脾脏的切面出现半透明灰白色颗粒状病灶,外观如煮熟的西米,俗称西米脾。
火腿脾:眼观脾脏切面出现不规则的灰白色区,与残留的固有暗红色脾髓互相交织呈火腿样花纹,故称火腿脾。
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器官或组织动脉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分为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分为神经性充血、侧枝性充血和贫血性充血)】淤血:指小静脉和静脉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缓慢,使局部组织含静脉血量增多的现象,又称为被动性充血,简称为淤血【分为全身性淤血和局部性淤血】全身性淤血: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和胸内压升高。
常见于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气胸、胸水等。
局部性淤血:主要原因是局部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梗死:指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含血量少而呈灰白色,又称为白色梗死出血性梗死:梗死灶含血量多而呈暗红色,又称为红色梗死血栓形成: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份析出并凝集成固体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物质称为血栓【血栓形成的三个条: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3、血液性质的改变】【血栓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形态1、血小板粘集和白色血栓形成(头部)2、血液旋涡和形成混合血栓(体部)3、血液凝固和形成红色血栓(尾部)】栓塞:指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物质,随血液运行,并引起血管阻塞的过程。
【常见的栓子种类:1、血栓2、组织碎片和细胞3、细菌团块、寄生虫如:肺、肾小球、淋巴结的细菌栓塞。
心肌淀粉样变性
2014-3-17
1、概念
• 淀粉样变性是一组蛋白质折叠异常而导致 不可溶的纤维性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器官或 组织的细胞之间,造成组织器官结构与功 能改变引起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 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是获得性的,沉积 可以是局部的,也可是全身的,临床表现 也可多样化。常见受累器官为:心、肾、 肝、外周神经
基础病治疗
• MP方案:美法仑联合强的松,其剂量为:美法 仑0. 15 mg/ (kg · d) , 泼尼松20 mg,Tid 连续 使用1周,每6 周重复1 次;或者美法仑9 mg/ m2 、泼尼松100 mg,连用4 d,每4 周1 次。开始治疗后每3 周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 ,并调整美法仑的剂量,使治疗期间无显著血 细胞减少。 • MD方案 :马法兰4mg,连续使用12天,地塞 米松20mg,连续使用14天。
4、心脏淀粉样变者心脏内血栓及抗凝治疗:美国
明尼苏达州一家心血管研究所研究显示:TEE(食道 超声)检查 AL型者心脏血栓形成率35%,其他类型 淀粉样变心脏血栓形成率18%,合并AF心脏内血栓形 成率可达72%。本研究表明抗凝可显著降低心脏内血 栓形成风险,但此类患者淀粉样蛋白沉积可继发血管 壁脆弱及凝血功能障碍,抗凝加重出血,因此抗凝前 应权衡
确定淀粉样物质沉积可用HE、龙胆紫、结晶紫和硫磺素染色,但刚果红染色在偏光下 产生苹果绿样折射是淀粉样变性最特异的染色。也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淀粉样物质 沉积。
7 心脏淀粉样变性治疗
心脏淀粉样变性治疗包括基础病治疗和心脏对症治 疗。 心脏对症治疗只缓解症状,并不能明显改善预后。 1、对于限制性心肌病舒张功能障碍,右心衰竭患 者可小心应用ACEI,长效硝酸盐,其他血管扩张 剂和利尿剂。 2、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由于负性肌力作用 而慎用。地高辛通过淀粉样纤维与细胞外膜结合, 敏感性和毒性增加,应禁用或慎用。 3、伊布利特和胺碘酮可治疗心房纤颤,对有症状 的心动过缓和高度传导阻止,应安装起搏器治疗。
淀粉样变性描述
05
淀粉样变性的预后和预防
淀粉样变性的预后情况
预后不良
淀粉样变性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生存时间因疾病类型、病变部位、治疗方式等因素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控制慢性病
淀粉样变性的预防措施
淀粉样变性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并进行干预。
xx年xx月xx日
淀粉样变性描述
淀粉样变性的基本信息淀粉样变性的病理生理机制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淀粉样变性的治疗和管理淀粉样变性的预后和预防
contents
目录
01
淀粉样变性的基本信息
淀粉样变性是指体内蛋白质和多肽过度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淀粉样变性主要涉及皮肤、结膜、舌、喉和肺等组织,以及关节、肾、神经和消化道等器官。
淀粉样变性的定义
根据病因分类
分为遗传性淀粉样变、获得性淀粉样变和老年性淀粉样变。
根据病变部位分类
分为器官特异性淀粉样变和非器官特异性淀粉样变。
淀粉样变性的分类
皮肤表现
皮肤出现灰色或蜡白色斑块,表面光滑,可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
结膜出现灰白色斑块,可伴有眼球转动受限、视力下降等表现。
舌、喉出现白色斑块,可影响语言和吞咽功能,导致呼吸困难。
免疫学特征
04
淀粉样变性的,可减轻炎症和抑制免疫反应。
糖皮质激素
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
用于治疗进展性淀粉样变性,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细胞毒药物
淀粉样变性的药物治疗
免疫调节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免疫反应,如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
皮肤淀粉样变饮食禁忌有哪些?
皮肤淀粉样变饮食禁忌有哪些?皮肤对于每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皮肤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皮肤淀粉样变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病,它对于饮食有着极高的要求,患者不光需要服用药物治疗,还需要注意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禁止饮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只有这样才可以快速恢复。
★一、皮肤淀粉样变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又称苔薛样和斑疹形淀粉样变,属淀粉样变性病的一型,系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正常的皮肤组织中而不累及其它器官的一种慢性皮肤病。
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的疾病实际与淀粉无关。
一般认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与代谢障碍有关.因累及的器官不同而分为系统性或皮肤淀粉样变此两种类型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之分.根据皮损的不同皮肤淀粉样变有分:1.苔藓样淀粉样变2.斑状淀粉样变★二、临床表现1.青壮年多见,慢性经过,自觉剧痒;2.皮损为粟粒样角化性圆顶丘疹,顶部有黑色角质栓。
呈半球形或多角形,肤色或褐色,表面粗糙,剥去角栓见脐形凹陷;3.好发于小腿伸侧,其次为背部、耳后、臂外侧;4.发生于背部者,常呈网状色素斑。
★三、饮食1、宜多吃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2、蛋白质的选择:选择优良的蛋白质来源,应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一半以上。
植物性蛋白质则以分离萃取的黄豆蛋白粉末,效果会比较好,因为少了阻碍吸收的植物纤维。
3、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四、饮食禁忌;★1、禁止饮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
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3、戒烟戒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病理学题库
病理学题库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一、单项选择题1、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D )A 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B 组织器官重量增加C 局部呈暗红色D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E 局部温度升高2、心力衰竭细胞见于(B )A 心肌间B 肺泡腔C 血液中D 心包液E 窦状隙3、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E)A、脑B、肝C、肾D、肺E、脾4、槟榔肝是指(D)A、脂肪变性B、肝细胞肿胀C、肝细胞萎缩D、慢性肝淤血E、肝硬变5、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份是(B)A、红细胞B、血小板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纤维蛋白6、脂肪栓塞易发生于(C)A、静脉注射时B、分娩时C、骨折时D、输液时E、出血时7、后腔静脉内的栓子会引起下列哪个部位的栓塞?(E )A、后腔静脉属支B、门静脉属支C、脑D、肾E、肺8、下列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D )A、血管内皮损伤B、血流缓慢C、血小板数量增多D、纤维蛋白溶酶增加E、涡流产生9、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C)A、溶解B、吸收C、机化D、再通E、钙化10、气体性栓塞常见于(A )A、右心B、左心C、静脉D、动脉E、肝脏11、左心的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B )A、肺动脉栓塞B、脑动脉栓塞C、股静脉栓塞D、门静脉栓塞E、肝静脉栓塞12、来自门静脉的栓子随血流运行,首先栓塞于(C )A、脑B、肺C、肝D、肾E、肠13、出血性梗死可发生于(D)A、脑B、肝C、心D、肺E、肾14、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C)A、脾、肾、肠B、肺、肾、脑C、肾、心脑肝D、脾、肝、肠E、肠、脑、心15、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形状常为(B)A、楔形B、不规则形C、锥体形D、节段性E、点灶状16、肝水肿时,水肿液蓄积于(B )A、汇管区B、狄氏腔C、肝细胞间D、肝小叶间E、窦状隙17、动脉性充血常见于:( C) A、血栓中B、梗死灶中C、炎症的早期D、血肿内E、肿瘤中18、缺血和梗死发生的条件(B )A、小动脉扩张B、小动脉阻塞C、小静脉阻塞D、侧枝循环能建立E、小动脉炎19、在一些陈旧病灶中若发现有吞噬含铁血黄色的巨噬细胞,说明该处曾发生过:(E )A、充血B、淤血C、缺血D、血栓形成E、出血20、肝水肿时镜下的主要变化是:(D )A、肝细胞肿大B、窦状隙扩张C、肝细胞变性D、狄氐腔显现E、汇管区增宽21、引起肝淤血的主要原因是:(A )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C、门脉循环障碍D、肝静脉血栓形成E、肺淤血22、引起肺淤血的主要原因是:( B)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C、门脉循环障碍D、肝淤血E、胸腔积液二、双项选择题1、根据梗死灶的性质和特点,将梗死分为:(A) (C )A、贫血性梗死B、凝固性梗死C、出血性梗死D、腐败性梗死E、液化性梗死2、动脉性充血的发生机理是:(AC ) ( )A、机械性因素的作用B、神经反射的作用C、理化性因素的作用D、体液因素的作用E、生物性因素3、白色梗死常见于:( BC) ( )A、肺B、肾C、心D、肠E、尾4、红色梗死常见于:( AD) ( )A、脾B、肾C、心D、肺E、尾5、慢性肝淤血时的镜检变化主要有:(AC ) ( )A、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和窦状隙扩张充满红细胞B、肝细胞坏死C、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萎缩D、间质结缔组织增生E、小胆管增生6、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时表现为血管壁通透性改变的病理过程有:(CD ) ( )A、动脉性充血B、缺血和梗死C、出血D、水肿E、血栓形成7、按照充血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充血分为(AD )()A、动脉性充血B、减压后充血C、炎性充血D、静脉性充血E、侧枝性充血8、根据出血的发生机理,出血分为(CE )()A、内出血B、外出血C、破裂性出血D、中毒性出血E、渗出性出血9、在肺动脉及其分支形成栓塞,其栓子来自于(CD )A、左心B、右心C、大循环动脉D、大循环静脉E、门静系统10、水肿发生的机理主要有两方面,它们是(BD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细胞间液成过多C、肾小管重吸收增加D、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E、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三、多项选择题1、可以成为栓子的物质有:(ABDE)A、血栓B、脂肪C、坏死组织D、空气E、瘤细胞2、引起缺血和梗死的原因有:(ABE )A、小动脉痉挛B、小动脉阻塞C、小静脉受压迫D、小静脉阻塞E、小动脉受压迫3、动脉性充血常见的形式有(ABC )A、炎性充血B、贫血后充血C、侧枝性充血D、压迫性充血E、阻塞性充血4、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有:(ABCDE)A、感染B、缺氧C、中毒D、淤血E、过敏或炎症反应5、根据出血的原因,一般将出血分为:(BD )A、病毒性出血B、破裂性出血C、中毒性出血D、渗出性出血E、寄生虫性出血6、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包括:(BCE )A、心血管外膜损伤B、心血管内膜损伤C、血流状态改变D、血液粘稠E、血液凝固性升高7、来自肺静脉,左心的栓子,可能形成栓塞的器官是:(BCDE )A、肺B、肾C、肝D、心肌E、脑8、血栓形成的结局有:(BCD )A、阻塞血管管腔B、溶解软化C、机化再通D、钙化E、引起远端栓塞9、透明血栓可见于:(ABC )A、微动脉B、微静脉C、毛细血管D、小动脉E、小静脉四、填空题1、动脉性充血发生的机理是(_外界因素_)和(_机体反应增高_)。
心肌淀粉样变性 (2)
呼吸系统淀粉样变
• 分三种类型: 1)静止、无症状(除非可能咯血) 2)在气管支气管树出现多发性结节,肺
实质没有明显受累,可没症状 3)弥漫性肺淀粉样变性:病情严重出现
无法控制的呼吸困难、呼衰死亡
• 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咯血、 声嘶、干湿罗音、阻塞性肺炎、肺不 张等
学分类: 淀粉样蛋白A
临床分类:急性反应期出现的唯一蛋白,继发性(反应 性全身性淀粉样变性与获得或遗传性慢性炎 性疾病有关),继发慢性炎性疾病如类风湿 性关节炎 、结核、麻风、地中海热
AF(家族性) 生物化学分类:前白 蛋白 临床分类:家族性,与遗传 及老年淀粉样变性有关
合并心衰者不宜用洋地黄 • 心脏淀粉样变传导系统多有淀粉样物沉积β
受体阻断剂慎用 • 有出血倾向者阿司匹林慎用
原发病治疗
• MP方案:美法仑联合强的松,其剂量为: 美法仑0. 15 mg/ (kg ·d) , 泼尼松20 mg,3/d,d1~7(第1~7 天),每6 周重复1 次;或者美法仑9 mg/ m2 、泼尼松100 mg,连用4 d,每4 周1 次。开始治疗后每 3 周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并调整美法 仑的剂量,使治疗期间无显著血细胞减 少。
• MD方案 :马法兰4mg d1-12,地塞米松 20mg d1-14
• MPC方案: 美法仑0. 15~0. 25 mg/ (kg·d) 、 泼尼松1.5 mg/ (kg·d) ,每6 周用4 d (美法仑总 量600 mg) 和秋水仙碱0.6 mg,2/d 。
• 其他治疗:地塞米松+α干扰素 氯沙坦治疗继发性淀粉样变性伴 蛋白尿者
Aβ2M(淀粉样物型) 生物化学分 类:β2微球蛋白 临床分类:关节周的偶发 性全身性淀粉样变性,与 肾衰、 长期透析有关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西医综合》预测试题21(答案解析)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西医综合》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女性,38岁,双侧乳房周期性胀痛三年,自检可触及直径1.5cm不规则包块,伴触痛,月经后疼痛有所减轻,包块略缩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癌B.乳腺纤维腺瘤C.乳腺囊性增生病D.乳管内乳头状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由病例可知,女性,38岁,双侧乳房周期性胀痛三年,自检可触及直径1.5cm不规则包块,伴触痛,月经后疼痛有所减轻,包块略缩小。
依据病史及查体易得出最可能的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主要表现是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和肿块,部分病人具有周期性。
乳房胀痛一般于月经前明显,月经后减轻,严重者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
体检发现一侧或双侧乳房内可有大小不一,质韧的单个或为多个的结节,可有触痛,与周围分界不清,亦可表现为弥漫性增厚。
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液体。
乳腺囊性增生病病程较长,发展缓慢。
因此答案选C。
2.男性45岁,突发右上腹痛伴寒战高热,1天入院,既往有胃病史,查体:T39.2℃,BP 100/60mmhg,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腹部B超:胆囊8×4cm厚0.2cm,腔内未见结石,胆总管上段1.2cm,下段不清,血常规:WBC 15×109/L,血液淀粉酶234IU/L,TBil 68μmol/L,DBil 45μmol/L。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最简单最准确的检查是()。
A.腹部X线摄片B.MRCPC.ERCPD.PTC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ERCP是纤维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将导管插入胆管和(或)胰管内进行造影的方法。
经纤维十二指肠镜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及乳头部的情况,发现病变后可取材活检;ERCP可显示胆管和胰管,帮助了解有无解剖变异、病变,必要时可收集十二指肠液、胆汁及胰液。
通过这项技术,还可以对有些疾病进行治疗,如肝外胆管及胆总管结石可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取石;对不明原因梗阻性黄疸可经内镜行鼻胆管引流术等。
兽医病理学名词解释
家畜病理学:是一门通过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和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使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淤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发绀:在可视黏膜和皮肤发生淤血时,由于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使得淤血部位呈蓝紫色的一种表现。
心力衰竭细胞:在肺淤血时,可吞噬肺泡腔中的红细胞,将血红蛋白分解为含铁血黄素的一种巨噬细胞。
肺褐色硬化: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使肺间质结蹄组织增生,肺组织被结蹄组织取代而硬化,加上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使硬化的肺组织呈棕褐色,故称肺褐色硬化。
槟榔肝:慢性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和窦状隙淤血呈暗红色,肝小叶周边区肝细胞因淤血性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呈现灰黄色,所以在肝脏切面形成暗红淤血区和灰黄色脂变区相间的纹理,眼观形似槟榔花纹,故称“槟榔肝”。
破裂性出血:是指因心脏或血管壁破裂引起的出血。
渗出性出血(漏出性出血):是指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漏出到血管外。
出血性浸润:是指漏出性出血时,在组织器官出现的弥漫性出血。
血栓形成:是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血栓:是指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或血液中某些成分析出凝固成的固体质块。
血栓的机化:是指血栓形成后1~2d,开始从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由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并逐渐取代血栓的过程。
血栓的钙化:是指血栓形成后,如没有被溶解吸收或完全机化,在其中可发生钙盐沉积使血栓变为坚硬的钙化团块的过程。
栓塞:是指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淀粉样变性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目前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一 种与免疫球蛋白轻链性质相似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脏、舌、皮肤、神经及胃肠道组织。继发的 淀粉样变性主要是在原发的基础之上发生的,比如慢性炎症、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等疾病,这 类疾病以肝脏、肾脏、脾脏、肾上腺等受累明显。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淀粉样变性,有家族遗传 倾向。但是目前是何种因素引起的淀粉样物质沉积在脏器目前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这个情况 可能与身体免疫相关,生成一种可溶性蛋白或不可溶性蛋白A,这些物质沉积后产生了物理变化, 还有人认为体内存在淀粉强化因子,使淀粉类物质生成和积累。
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是本病的特点之一,淀粉样物质可沉积在粘膜下,并沿着血管壁侵润, 久而久之影响呼吸道、循环系统、消化道等。淀粉样变性心肌病是本病常出现的情况。是由不可 溶性淀粉样蛋白沉积于心肌组织间隙导致的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继发性限制性心 肌病。消化道受累严重可出现类似缺血性肠病的表现,比如腹痛、消化道出血等。
病变累及肠道,造影可见受累部位小颗粒状、小结节状或息肉样充盈缺损,大小不一,分 布广泛,可见不规则多发糜烂。肠壁间断增厚,蠕动不良,内镜下可见粘膜苍白、肿胀,结肠袋 变浅或消失。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针对继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的发 作,包括对症治疗,如抗感染治疗,就诊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针对淀粉样改变目前无有效药 物可以缓解及治疗。
淀粉样变性
十分秀气
基本介绍
淀粉样变是一组由遗传、变性和感染等不同因素引起的,因蛋白质分子折叠异常所致的淀粉 样物质的沉积综合征,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聚集成低聚物沉积在组织细胞外,往往导致组织损伤和 器官功能障碍。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比较常见的是沉积在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引起 这些脏器的功能减退、衰竭,严重者危及生命,淀粉样变性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本病也是可以侵 犯肠道的疾病。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1、充血:机体的某器官或组织血管扩张、含血量增多的现象2、动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小动脉扩张、输入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3、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导致局部组织中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4、缺血:局部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5、出血:血液逸出心脏、血管之外6、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份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7、栓塞:血流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的血管而不能通过,导致血管阻塞的过程,称为栓塞。
引起栓塞的异常物质8、萎缩:已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9、变性:是指细胞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类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显著增多10、细胞肿胀:是指细胞内水分增多,细胞体积增大,胞体内出现伊红着染的微细颗粒或大小不一的水泡。
11、脂肪变性:实质细胞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小滴蓄积12、透明变性:是指某些慢性病理过程中,间质或细胞内出现伊红着染的同质、半透明、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
透明变性又称玻璃样变13、粘液样变性:是指结缔组织代谢障碍,出现类粘液积聚。
14、淀粉样变性:淀粉样物质沉着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的病理过程15、坏死: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16、液化性坏死:组织坏死后在蛋白分解酶作用下,迅速分解液化17、水肿:等渗性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蓄积过多18、水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渗性体液在细胞内、外蓄积过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出现脑水肿,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19、脱水:由于水分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造成水的负平衡20、高渗性脱水:此时,失水大于失钠,故又称缺水性脱水。
病理复习题
名词解释1、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静脉端血液流出量正常,动脉端血液流入量增多,从而使得动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
又叫主动充血。
2、淤血:局部组织器官内动脉端血液流入量正常,静脉端血液流出受阻,使静脉血蓄积的病理现象。
又叫被动充血,简称淤血(congestion)。
3、出血:血液全部成分流出到心脏或血管外,称为出血。
4、血栓: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凝结成块或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
5、槟榔肝:肝脏发生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肝”。
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和郁血的肝组织呈红黄相间的结构,似中药槟榔故称“槟榔肝”。
(1)心衰细胞:心衰引起慢性肺淤血时,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颗粒,称为心衰细胞。
6、虎斑心:心肌发生脂肪变性时,病变的心肌与正常的心肌相间,形成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似虎斑,故称“虎斑心”。
(2)栓塞:血液中不易溶解的物质,随血液运行至其它血管,而阻塞其它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
阻塞管腔的物质称为“栓子”。
(3)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常发生于肾、心、脑等脏器,梗死灶内组织缺血,坏死,呈苍白色,由于血管树枝状分布,病灶呈椎体形。
梗死灶中央细胞坏死,周边有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构成炎症反应带。
脑梗死时,局部脑组织坏死,液化,甚至形成囊腔。
(4)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常发生于有双重血液供应或有丰富动静脉吻合支或结构疏松的器官,如肺和肠。
发生出血性梗死的条件是高度淤血和动脉阻塞,血液断流后组织中的血液不能排出,甚至因局部血压低而发生逆流,损伤血管,造成出血。
(5)DIC: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致病因子作用下,机体凝血机制被激活,在微循环中有大量微血栓形成,随后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大量消耗,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引起出血,最后由于激活纤溶系统和其他抗凝机制,导致机体弥漫性的微小出血。
DIC 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休克、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一、名词解释1.充血:指某器官或局部组织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种。
P612.变质:指炎症局部细胞、组织发生变性或坏死的过程。
在变质部位,除有形态改变外,还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P1253.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为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
P424.淀粉样变性:简称淀粉样变,指淀粉样物质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隙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
P1005.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测定1L动物全血或血浆至PH为时,所用酸或碱的量。
P416.增生:指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引起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是在各种原因作用下细胞分裂增殖的结果,是细胞对增高了的功能需要的应答。
P1117.热限: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8.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性的死亡过程,故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或基因调控的细胞自杀。
P1049.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又称为肿瘤抑制基因,是在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遗传损害时提出的,是一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潜在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
P18810.病理性钙化:11.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机体实际的CO2分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糖HCO3- 的浓度。
P4112.凋亡小体:中后期凋亡细胞胞核逐渐碎裂成小片状,由核膜包裹胞体进一步凝缩,并从“发芽”根部或从胞膜深陷处断离下来大小不等的胞体片块形成凋亡小体。
P10513.败血症: 动物机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后,如不能抵御微生物的侵袭,致使其迅速突破机体的防御系统,大量侵入血液并在内繁殖,在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作用下,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临床上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这种全身性病理过程称为败血症。
P16214.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的继续和终结,其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结缔组织的成熟过程。
皮肤淀粉样变的病因是什么【健康小知识】
皮肤淀粉样变的病因是什么
文章导读
皮肤淀粉样变其实是一种,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的疾病,如果
得不到有效治疗,后面可继发慢性炎症疾病,如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病等,所
以必须了解病理科学治疗。
1、皮肤淀粉样变: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的疾病,均匀无结
构的淀粉样蛋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导致所沉积的组织及器官有不同程度机能障碍的疾患。
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球蛋白和粘多糖的复合物,由于其化学反应类似淀粉(如与碘反应)故名,但实际与淀粉无关。
本病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前者淀粉样蛋白主要沉积在间质
组织,又可分为局限性及系统性。
后者常继发于慢性炎症性疾患如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炎等。
2、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的疾病,实际与淀粉无关。
一般认
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与代谢障碍有关。
因累及的器官不同,而分为系统性
或皮肤淀粉样变,此两种类型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之分。
3、根据皮损的不同,皮肤淀粉样变有分:苔藓样淀粉样变、斑状淀粉样变、混合型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的疾病,实际与淀粉无关。
一般认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与代谢障碍有关。
因累及的器官不同,而分为系统性或皮肤淀粉样变,此两种类型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之分。
根据皮损的不同,皮肤淀粉样变有分:苔藓样淀粉样变、斑状淀粉样变、混合型淀粉样变、结节状淀粉样变,还有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等。
可以考虑去做个食物过敏检测(又称”食物不耐受检测”),很多大医院现在都有开设的.
据现在医学界的一个观点说,就是那些人们常吃的食物会引发一些人的慢性症状(譬如您的皮肤淀粉样变),还不容易找到原因.举个简单例子,牛奶对身体有好处吧?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的,可就是有些孩子喝了牛奶后过两天上吐下泻的,这就是对牛奶不耐受造成的.
在食物不耐受检测里,你会看到这些绝对意想不到的项目:西红柿、鸡蛋、大米、大豆、猪肉……这些都是我们最常见的食物,一般人谁也想不到它们能引发身体的疾病来,可就是它们,可能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口臭、哮喘、关节炎等等,其中就包括皮肤淀粉样变!!而且由于病因十分隐蔽,症状发作都有延迟(吃了食物后一两天甚至一两年才开始发作或显现),用一般的检测方法基本找不到原因。
做个检测是非常简单的,抽几毫升血就成,有四项、七项、十四项等组合。
如果有查出重度不耐受的食物,治疗也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忌食一段时间就成,少则一周,多则半年,如果是由食物引起的,基本可以根治,不会再犯。
具体治疗方案医生会给出建议。
您不妨试试。
17
|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