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态城市是创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生态城市是创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发表时间:2018-08-13T11:17:47.8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张晨[导读] 摘要:从原始的居民点到当今的大都市,人类不断探索城市发展模式,使其成为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身份证号:33010219851019xxxx 摘要:从原始的居民点到当今的大都市,人类不断探索城市发展模式,使其成为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对国外传入的城市发展模式、我国主要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部分案例开展分析研究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趋向智慧生态城市,智慧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创新城市;城市发展模式 1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概述

1.1生态城市内涵及其理念

生态城市主要是以生态学原理作为基础,同时拥有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和谐的生态系统,属于社会、经济、自然三者高度协同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人们对生态学寄予厚望,希望能以生态学的智慧去拯救病重的城市和处于危机中的人类。用生态学来指导城市的发展,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生态城市的建设注重生态意识的孕育和培植。意识在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是最脆弱、而又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文化力量。人以自然为本,城以意识为生。意识创新对城市转型具有根本性意义。意识是城市的灵魂,意识转型是城市社会发展转换的先导和标志。纠正“征服自然”观,确立“适应自然”观。人类对自然不适当地施加影响,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结构。这种所谓的“征服自然”实际上并未驾驮、掌握自然规律,而是扰乱了自然运行的秩序,对自然造成损毁和破坏,使自然变得更难适应和利用。纠正“放任自然”观,确立“完善自然”观。自然并非完美无缺,自然界也会产生不利于生态的力量。人是生态的一部分,不能做大自然的旁观者。虽然人类应主动防止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但人类也不能在自然面前袖手旁观,而应积极参与,主动干预自然灾变,防止自然的消极变化,促成自然的积极变化。

1.2智慧城市概述

当前智慧城市的概念分成多种,主要是由于站在不同角度提出的,最主要的有三种概念:从技术角度来说,强调将新型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服务、管理工作领域而形成的概念;从应用角度来说,强调以技术为基础,解决城市核心问题,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管理工作体系而形成的概念;从系统角度来说,强调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是一种城市的“进化”过程,需要通过认知、学习、成长的环节进行城市“培育”才能形成自身的城市智慧的概念。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规范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都可以简单概括为:融合城市化、信息化背景,围绕民生改善、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要点,利用新型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运营服务成效,形成深度覆盖的互联、互通的城市网络,并借此对城市环境、资源、设施、产业等多种因素进行获取,并将其构建、整合到城市共享信息平台,经智能处理后,为城市运营、资源调整提供智能化控制基础信息,同时辅助政府机构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个人、企业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应用平台。 2我国智慧生态城市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资金难题有待突破

资金问题是我国构建智慧生态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智慧生态城市项目投资价值有待凸显,社会资本投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显然属于投资大、回报时间长的项目,无法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因此融资困难、资金难题是现下我国构建智慧生态城市主要面临的重难点问题。

2.2技术障碍有待破解

智慧生态城市是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的,因此在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人才技术方面的制约,而在我国构建智慧生态城市则体现更为突出。第一技术人才短缺,在INM《智慧生态城市红皮书》数据调查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智慧生态城市产业人才缺口大约达到800万以上,这样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智慧生态城市构建人才极具缺乏,严重影响了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脚步[1]。此外,技术规范并未建立,如在知识产权方面,并没有完善的技术规范作为支持,同时在数据收集、发布、使用等多个环节也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技术规范的不健全,对我国智慧生态城市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3服务创新有待加强

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没有明确终极状态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计划作为支持,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服务,这样才能让智慧生态城市沿着持久的现代化之路继续发展。但是很显然,现下的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者,在构建智慧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建设目光并不长远,并未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同时服务创新能力仍旧薄弱。 3我国智慧生态城市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的策略 3.1创新融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

首先,制定可持续的筹资计划。成熟的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者应该对金融期权限范围作出长远的考虑,这样才能保障有足够充足的资金为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实现提供保障,因此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者能够制定可持续的筹资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建立多元的融资渠道。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因此,必须要实现融资渠道的拓宽,尤其是推动社会资本的参与,政府应该将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价值信息准确无漏的传达给社会资本投资者,然后通过节能债券、绿色债券等形式,加快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融资,这是推动我国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可行策略。

3.2提升技术水平,破解技术障碍

首先,明确技术标准。“信息”与“通信”是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中两大关键技术,因此不能按照一个特定的技术术语来衡量,而是应该从价值功能出发做出判断,如在明确加水标准的过程中,要对网络速度、覆盖范围、参透率、时间线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在明确的技术标准下,更好的满足智慧生态城市建设中功能参数的需要[2]。其次,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促进生态城市建设。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智慧生态城市建设的行列,使得技术人才缺口不断拉大,为此笔者认为今后我国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人才培养,从教育专业入手,增设智慧生态城市技术建设专业学科,从而通过人才的培养与更新,为我国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3.3完善战略规划,推动服务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