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义词辨析
一、导入
新闻标题的用词不当
1、央视文艺频道改版推迟出笼。这是一则消息的标题。消息说: “为确保新版文艺频道有个强势开头, 也为了维护中央台自身形象,台领导决定推迟改版计划。”
“出笼”就是一个感情色彩很浓的贬义词。它的词义是指不好的东西或坏人的谋划出来了。很显然,这里用“出笼”是很不确切的, 应该用褒义词“亮相”, 或者用中性词“出台”。虽然, “亮相”和“出笼”都含有出台的意义,但褒贬分明。
2、丈夫两度私奔弱女索赔十万。这是一则社会新闻的标题。什么叫“私奔”? 私奔是指“女子私自出走, 投奔所爱的男子, 或与男子一起出走”。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出走”和“私奔"是近义词,“私奔”是一种出走, 但它是有着特定意义的出走。报道中的丈夫两度弃家外出,只能叫“私自出走”, 而不能叫“私奔”。特定意义的近义词乱用, 还容易造成标题的矛盾。
二、明确考纲要求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 级(应用)。“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熟语等。
考查内容: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考题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使用。
三、实词
实词考查大多选取近义词,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考生必须了解常见近义实词的词义、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等。此外,还需要考生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实词的辨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看词义的轻重大小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表示的程度深,语义重;有的程度浅,语义轻。词义的轻重一般是同义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一种意义上的差别。如“请求”“恳求”,二者都是“请求对方”的意思,但“恳求”表现了态度的诚恳,词义较重。
1、岳飞被秦桧________(诬蔑,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诬蔑”和“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名誉,词义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此句语境要用词义较重的“诬陷”。
2、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________(妨碍、妨害)人们的健康。
“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妨碍别人休息的。“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此句选妨害。
3、在休斯敦火箭队________(效劳、效力)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
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效劳、效力都有出力服务的意思,但“效劳”程度要重一些。姚明是中国人,休斯敦火箭队是美国的一支球队,用“效力”更符合实际情况。
4、他的做法(违反、违犯)了操作规程,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等)
(二)看词语的搭配对象
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如“改进”“改善”,都有“改变”的意思,但与“改进”搭配的主要是工作、方法、技术等,与“改善”搭配的则是生活、关系、条件等。
1、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________ (理念、观念)、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理念”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现常用作“经营理念”;“观念”指思想意识,常作“传统观念”。故选用“理念”。
2、________(侵占侵犯)别国领土就是____ (侵占、侵犯)他国主权。
“侵占”多与“土地、财产、领土、公款”相搭配,而“侵犯”多与“主权、利益、领空、人权”相搭配。根据搭配关系,第一空应填“侵占”,第二空应填“侵犯”。3、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体恤、体察)民情。
体察:体验、观察。体恤:同情、照顾可搭配“百姓”
4、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屯聚、囤聚)大量兵力,伺机大规模侵犯巴勒斯坦控制区。
屯聚:聚集(人马)。囤聚:储存聚集(货物)
5、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勾画、勾勒)出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勾画:指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描写,常与“蓝图”搭配。勾勒:用简洁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常与“远景”搭配。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交流——思想、经验、物资;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三)看词语的适用范围
在一组近义词中,有的词语适用范围大些,有的则小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辨别。如“熟悉”“熟习”,二者都有“了解清楚、详细”的意思,但“熟悉”的对象是具体的人、事或抽象的事理,而“熟习”的对象是技艺、语言、学问、知识等。
1、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___(监测、监控)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监测”多用于数据,“监控”则多针对情势发展。应该使用“监测”。
2、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祛除)疾病。
祛除:除去(疾病、邪魔);驱除:赶走,除掉。选“祛除”
3、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_(国事、国是)。
“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国事”与“国是”是近义同音词,二者都是名词,都指国家的政务、政事。但二者同中有异: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3)语体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4)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国是”就无此用法。
4、在江南,虽然刚刚经历过一场罕见的大雪,但还是可以感觉到有春天温和的(气味、气息)。
“气味”指具体的可以闻到的气味或多用作贬义的人的性格和志趣,“气息”意为“气味”时,既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所以选“气息”。
5、为加快滨海新区的建设步伐,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构建、修建)特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更多更好的特区建设者。
构建:指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修建:指土木工程施工,指具体事物。
(四)看词性和语法功能
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如“诞生”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再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副词兼形容词,能在句中充当谓语,如“这事早已公开了”;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态”;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1、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填补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公共开支,导致通货膨胀(加剧、急剧)的现象在拉美国家间蔓延。
加剧:动词。急剧:形容词
2、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________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浅薄的心灵安慰。(内涵、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