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理论幼小衔接在幼小双向互动中实施幼小衔接

幼教理论幼小衔接在幼小双向互动中实施幼小衔接
幼教理论幼小衔接在幼小双向互动中实施幼小衔接

幼教理论幼小衔接《在幼小双向互动中实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能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有能力、有自信、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那么如何让幼小衔接真正"衔接"起来呢?2009年9月起,我们红梅幼儿园与一路之隔的红梅实验小学展开了互动合作式的"幼小衔接"探究。

一、为什么要做

2009年9月初,我园就"幼小衔接"话题通过问卷调查家长、调查小学的一贯做法,了解目前在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面的衔接意识与现状。结果发现,各方做"衔接"都有误区:

1.来自幼儿园

(1)提前学小学课程

有的幼儿园认为小学生要学的东西提前都会了就行了,如拼音、写字、口算等。结果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提前学习的孩子,入

学之初确实感到轻松,于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做作业不认真,形

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以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储备"用完,其优势逐渐消失,劣势日益突出。可以说,提前学习是一种短视

行为。

另外,由于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学课

程的教师,因此即使在做衔接教学时,也会出现许多偏差与错误,如拼音拼读方法错误、写字笔顺颠倒。往往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到

的知识到小学后却要花双倍甚至三倍的时间精力去纠正,得不偿失。

(2)入学准备形式化

不少幼儿园只是在大班末期按小学教学方式上课,或带幼儿去参

观小学。这些做法是必要的,但是老师是否心里清楚要引导孩子

看什么,去了解什么呢?不清楚。

(3)思考"想当然"

一些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小衔接的理解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缺乏倾听小学反应的习惯,也不会对小学的反馈信息做出价值判断。

2.来自家庭

现在的家长,他们以孩子能认多少字、会算多少题、会说几句英语来评价孩子发展。重智商、轻情商是他们最大的误区。还有一部分家长存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到了小学自然就适应了,另有一些家长则很盲目,不知道该怎样做,幼儿园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

3.来自小学

当前小学虽已经意识到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能积极地接纳幼儿园的参观活动,但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积极配合,很少考虑针对初入校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调整教学形式,安排有意义的活动等。有些学校还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所谓的摸底测试,并以此

来编排班级。此举也误导了家长评判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

二、做什么

我们就衔接的"断层"与"接口",双方进行了数次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分析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通过彼此对对方的发展目标与课程的

调查了解,发现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低年级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第一,教育方式不同。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内容、学习习惯

渗透在游戏之中进行;小学课堂板书式规范化,学生以掌握多少

知识量为教学目标。第二,评价手段不同。幼儿园对孩子的评价

是发展性评价,它注重孩子的能力、情感的发展;而小学是以书

面考核为主要评价手段,分数第一。

在分析比较差异后,我们明确了幼小衔接的方向,要从心理、物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准备。对问题揭示分析后,我园从"整合、自

主、快乐"的新理念出发,与红梅小学签订了"共建协议书",两所学校教师共同建构"幼小衔接合作共同体"。

三、怎么做

围绕着幼小衔接的一个个活动在大家的思考中应运而生,我们确立了实施原则过程小步化、细节化、有效化。

1.衔接过程小步化

本着小步推进、稳扎稳打的研究思路,改变衔接形式方法上的"突变"现象,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借鉴《上海市幼小衔接指导意见》,将幼儿的培养目标及教育内容细化到大班两学期的每个月,并能根据课程要求,每月做好一至两个主题,使过程有系统、有重点。

2.互动过程细节化

(1)师师互动,达成共识

①认真倾听小学教师对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反馈

在倾听中发现主要问题,例如学习习惯、课程衔接的要求、历年来新入学的孩子能力分析等。小学教师建议我们,在大班一定要重点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因为倾听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在语文上阅读相当重要,阅读为孩子一生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在大班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小学教师一再强调,幼儿园老师千万不要教写字,现在很多字的写法都与我们小学时代不同,笔顺一旦错误,孩子要花双倍甚至三倍时间精力纠正,得不偿失。

②邀请小学教师来幼儿园参观班级环境创设

幼儿园温馨、舒适而富有童趣的学习环境让小学教师惊叹不已,来园参观的教师纷纷认为,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每天接触新鲜、有挑战性的玩具教具,他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在小学里,整天面对书本、作业,四面光秃秃的墙壁,孩子已不见了笑容。因此,他们觉得回去要思考,让教室也充满阳光。

⑤互动交流教学活动,感受授课模式的差异

两所学校的老师相互听随堂课,同样都是数学、语言(语文)课,让两边的教师身临其境了解各自教学风格与学习方式,共同探究衔

接的"点"。幼儿园教师在哪些知识、能力培养上要把握得比较准确,小学教师怎样在孩子心理与年龄特点上改进教学形式,形成较完

整的"教学链"。比如我们在进行故事教学时,目标一般会定位于"

理解故事内容,会讲故事主要情节",但是进入大班,目标可以提高,"学会倾听他人表述,发表与他人不同意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幼儿听他人的回答并能做出反馈评价。

(2)生生互动,发挥衔接主体性作用

①深入小学参观,以丰富幼儿实际感知经验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有计划地向幼儿介绍

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环境。参与小学的升

旗仪式,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如美术课、

科学课、音乐课等副科课,提高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兴趣。参加小

学生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如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小学生们会自主来我园带一个大班幼儿去他们学校,穿梭于学校的各个角落,参加校园游艺活动,让大班幼儿全面体验小学的丰富课外生活,

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②设计"小记者采访"活动,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前心理过渡

邀请小学优秀班干部来我园为大班孩子介绍学习心得体会与入小

学后要做好的各项事情,让大班幼儿学做"小记者"采访哥哥姐姐有关小学生活的问题,如"几点上学,几点放学""中午饭在哪里吃"等。了解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各种行动规则,使之克服紧张、压抑和

焦虑的情绪,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前的心理过渡,从而树立正确的

入学动机和良好的学习心态。

3.实施过程有效化

作为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适应性与学习适

应性教育,让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各方面坡度减小。我们根据幼儿

年龄特征与认知结构,从环境入手,从活动入手,有效地展开实

施过程。

(1)调整作息时间

以孩子的一日作息为切入点,将一日活动常规微调后梳理成新的

作息时间,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入学生活习惯。从大班下学期起,确保一天上两节集体教学活动,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应当稳定,加

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逐渐缩短每天的午睡时间。让

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2)重组活动内容

紧密结合主题课程,根据主题《准备上小学啦》《再见了幼儿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将习惯、能力培养渗透其中。

(3)关注活动载体

①主题环境

教师们将《准备上小学啦》主题墙网络归纳为"情感""知识""能力"等几个版块,分别以照片、文字、图画、记录表、棋谱等不同形式让孩子可读、可认知、可操作。同时还收集幼儿在园三年活动的各种资料、照片等,布置成"幼儿园里乐事多"的主题,使幼儿感受曾经的快乐。

②活动区域设置

数学活动区:

"和时间赛跑"认识时钟并了解幼儿园、小学一日活动作息时间,知道要珍惜时间;

"左和右"指定"小朋友"行进目标,幼儿操作时边行进边表述,是什么样的路线,向左还是向右,有哪些景物。

语言区

"汉字拼读乐"让幼儿在对偏旁部首的兴趣中找出相同偏旁的汉字;

"文具找朋友"以蒙氏理念设置文具三段卡,引导幼儿图文配对,认识常见文具名称及相应汉字。

自理区:

"我和文具做朋友"引导幼儿逐步学会背书包,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

益智区:

"我要上小学啦"通过玩墙面大型棋类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有关数学、语言、学习行为常规、自理能力等综合经验。

③一日生活中贯穿

每天利用餐前半小时开展"倾听一刻",培养幼儿仔细倾听的习惯,养成"每天记一记"的好习惯,在集体活动之后,利用5分钟主动

回忆内容要点,在离园前,利用lO分钟回忆一天发生的事或感受,培养孩子提炼记忆问题的能力。

(4)注重能力培养

①阅读能力的培养

创设温馨开放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在班级图书角,安置可供幼儿自由

拿取图书的矮书架。布置一些小沙发、靠垫等,让幼儿拥有一个

光线充足、相对安静的阅读区。根据他们的阅读需要选择阅读材料,如《东方娃娃》《幼儿画报》和名种绘本等。同时将阅读贯

穿一日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可能,让幼儿在"听、说、读"中学习,不强求一致,注意个体差异。

②知识经验的积累

注重前认读、前书写能力的培养,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形象生动的有关认读方面材料

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培养幼儿对认读感兴趣。数学方面的渗透:通过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教幼儿认识时钟、

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等,培养幼儿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每个班级设置小组长、值日生、领队、上课提醒员等岗位,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每周评选一次,并根据幼儿的进步情况适时调整岗位人员的数量,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

另外,从本学期开始,我们为已经升入小学的幼儿建立了"跟踪调查档案",对新入学孩子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反馈,进一步完善衔接工作中的不足,让每个孩子都能顺利进入小学。

原载《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4.73~74原标题为《在幼小双向互动中谈幼小衔接教育》

幼小衔接专题讲稿

做好幼小衔接,给孩子飞翔的翅膀 ——庄行幼儿园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因为孩子这一共同的话题我们坐到了一起。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将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大的转变,小学与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也许有不少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能不能赢在新的起跑线上。因此,今天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来一起谈谈孩子的成长。我相信,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配合下,孩子会走好这一步,逐步喜欢小学生活、适应小学生活的。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做好幼小衔接,给孩子飞翔的翅膀》。 首先,要和各位家长交流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什么是幼小衔接? 人的一生有许多的过渡和衔接,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其中最大的不适应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请各位家长来看一组调查: 瑞士:4——8岁,大班,玩、学融合,实施启蒙; 法国:2——11岁,分三段,无低幼的明显划分; 荷兰:4——7岁,完成幼儿阶段的学习; 中国:3——6岁半,完成幼儿阶段的学习。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咱们中国的孩子学前准备时间是最短的,咱们中国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因此,咱们中国的孩子更需要老师们、家长们的引导和帮助。再看一组入学后学生状态对比: ▲适应良好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强;听课习惯好,注意力比较集中,发言积极;作业工整、漂亮;情绪稳定,努力执行老师发出的各个指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这类孩子接受老师反馈回来的正面信息就会比较多。比如:作业本上小星星多;老师经常给大拇指,看到他们就点头、微笑;同学经常投来羡慕、佩服的目光,都喜欢找他们玩,喜欢和他们做朋友。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学校,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学习,开始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期。 ▲适应一般的: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能按老师的指令行事,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情绪比较稳定。但是,他们一般都比较淡漠,比较被动,表现不够积极,把学习当成迫不得已的任务。 ▲不适应的: 1、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少数孩子会通过哭闹的方式调节这种不稳定情绪,也有少数孩子试图通过哭闹以达到不上学的目的,甚至有孩子会找老师的毛病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2、依赖性太强,离开了幼儿园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离开了家长全方位的关注,出现入学焦虑倾向,少数孩子甚至会胡搅蛮缠,要求家长陪读。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再过一个月,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经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将尝试通过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活动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幼小衔接课题

幼小衔接课题 幼升小,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方面,如师生关系不一样了,生活制度也不一样了;幼儿园以动静强弱搭配为主,而小学以听为主,没有玩具、游戏;要求也不同了,幼儿园里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给孩子的身心两方面带来许多的不适应,还会使儿童感到陌生和恐惧,从而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将持续一个学期左右。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无所适从。学校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幼儿园、家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将使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中“社会适应能力强”,“我要独立”,“自主性强”十分重要。 幼小衔接”研究的目的,是确保幼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衔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幼儿在幼儿时期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及早适应小学生活。 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幼儿园与小学要统一思想,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环境设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避免幼儿园单方面的向小学靠拢、关注知识的提前储备等错误倾向,为孩子平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整体和谐发展。 讨论与分析: 通过平日教学,我们体会到“幼小衔接”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我们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使幼儿在入学的衔接上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仍然不够 这主要是指在教育观念上的沟通不够。我们曾组织了听小学教师的课,但由于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在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等方面还没有很好的沟通与研讨,而且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是对待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而小学教师多是以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为中心,找孩子和家长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幼儿入学后不适应的主要问题。 2.幼儿对学校了解不深入,情绪情感落差较大 幼儿在幼儿园中可随意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探究,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教师给予每名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并教给幼儿调控的方法,在这种宽松、轻快的环境中,幼儿情绪愉悦。这与上学后的比较紧张、较有压力的环境形成了对比,造成了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较重的现象。 3.家长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多读几首诗歌、认几个汉字、做几道题比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态来的实惠,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技能。对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各种习惯的培养不很重视,包办代替,冷暖呵护,是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4.合作交往能力培养不够 交往能力培养不够,是主动与别人交流方面不够,这些与幼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有关,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5.规则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足

幼小衔接的具体措施 (1) (1) (1)

一、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参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

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的重要衔接工作,从小中班开始,我就非常重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幼儿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听、看、讲述、讲座,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语言、词汇、了解作品,再通过看图说话、情景表演、木偶剧、小话剧等表演出来,使幼儿得了更多锻练语言的机会。在语

幼小衔接研究文献综述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是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行为规范及社会期望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幼儿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幼小衔接问题成为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同时也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更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幼小衔接的问题及对策,他们认为幼小衔接这一主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果在幼儿阶段开始关注幼小衔接问题,就会使得更多的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受到更小的影响,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早在1979年,布鲁芬布伦纳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上的过渡。”布鲁芬布伦纳纳的生态学理论为有效衔接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使得幼小衔接有据可依。从出现至今,幼小衔接问题始终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最初的只关注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到现在的小学、幼儿园、家长三方互相协作,使得幼小衔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进步,更为现实情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古语说得好“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教育要关注幼儿,为幼儿提供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持,是的幼儿教育进行得更加顺利,更有利于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小衔接这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进过大量的资料查阅,拟从幼小环境差异、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协调、幼儿园与小学的管理工作、幼儿社会适应等方面做具体的梳理综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国外研究 布鲁芬布伦纳早在1979年就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他指出:“当个体在生态环境的的位置改变时,他会经历生态学生上的过渡①。”布鲁芬布伦纳的系统理论能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加强微观系统的联系来实现最优的发展。登洛浦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伦纳在1979年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来研究幼小衔接问题,他认为幼儿所处的生态系统包括四个系统:第一层是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第二层是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中的个体通过与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成为其中一部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所学课程以及教学活动都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第三层是外观系统,包括主动权和事件。尽管当地的教育政策、方案、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以及这些方面的重整,幼儿可能不直接经理,但都有可能对保育中心里的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之广泛的影响,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更广泛的文化等,这些方面会对幼儿产生间接地影响②。 (一)国外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看法 家长对于幼小衔接过程的关注和担忧是国外研究内容的一个重点。麦金泰尔等人的研究发现,家长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儿童的安全(独自乘坐校车)和学业方面(知识!学习兴趣); ①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②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主张: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幼小衔接班 语文(拼音,阅读,识字)

幼小衔接班语文(拼音,阅读,识字) ——参考人教版语文教材 第一周 学习拼音(认识拼音字母,会读写) a o e i u ü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第二周 巩固学习拼音并加上声调一起再次学习汉语拼音 声调āáǎà 学习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单韵母a o e i u ü 第三周 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第四周

能够拼写汉语拼音,并学习书本上的生字 1.一(yī) 二(èr) 三(sān) 四(sì) 五(wǔ) 六(liù) 七(qī) 八(bā) 九(jiǔ) 十(shí) / 烟亭台座枝yān tínɡ tái zuò zhī 第五周 巩固学习:回顾之前学习的汉语拼音和汉字,对学习不够透彻的拼音和汉字加强学习 继续学习新的生字 2.太(tài) 小(xiǎo) 鸟(niǎo) 下(xià) 早(zǎo) 牙(yá) 上(shàng) /阳钟穿床餐yánɡ zhōnɡ chuān chuánɡ cān 3.水(shuǐ) 火(huǒ) 山(shān) 木(mù) 马(mǎ) /园绿红花桥洞荡yuán lǜ hónɡ huā qiáo dònɡ dànɡ 第六周 继续学习新的生字 第七周 继续学习新的生字

第八周 继续学习新的生字 对以上两个月的学习进行测试巩固(拼音,分清韵母声母,识字)教学反馈:课程结束时能与每位学生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状况 yīèr sān 一二三 shí mù hé 十木禾 shànɡ xià tǔɡè 上下土个 bá rù dà tiān 八入大天 rén huǒ wén liù 人火文六 qīér jiǔ wú 七儿九无 kǒu rì zhōnɡ 口日中 le zǐ mén yuè 了子门月 bù kāi sì wǔ 不开四五

分享幼小衔接经验 家校共育助力新生 【精选】

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是形成合力的重要因素。昆明莲华小学贺校长认为做好家长培训是形成合力的有效方法。 5月18日,莲华小学于五华区青少年宫为新一年级家长举办了两场不同角度、不同要素的培训活动。18日上午的“莲华论坛——专家讲堂”邀请了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法学博士B a 先生进行了主题为《和未来对话——培养放眼世界的中国公民》的讲座。B a 先生认为面向未来,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关注“我”的行为会对他人、对周围产生什么影响,还要关注世界。这也就有了责任的培养。作为家长我们还应该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团队的合作、适应的能力、知识的迁移与链接能力和领导力,领导力中最关键的是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怎样培养这些能力呢?B a 先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家长们以参与和引导的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批判性探索、同理心、团队协作的培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实现。 在最后的致谢发言中贺校长说到:“我们要培养这些能力,没有家长的参与和引导是做不到的。希望我们家校有效合作,共同学习、思考探索、一起改变,为孩子们做最好的自己携手共融,为孩子们面向未来打好基础。 18日下午“莲华论坛——家长分享”,以“幼小衔接从容应对”为主题,围绕刚入学孩子存在的共性问题,为莲华小学2019级新生家长开设了又一个实操性的培训。这个培训为家长们创造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为新生家长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对于一年级新生家长来说,在这个幼小衔接关键的时刻许多家长是茫然的,不知该做什么;是焦虑的,生怕落在别人的后面;是恐慌的,被前辈家长们的各种“遭遇”吓到。因此抓住这个时机对新生家长培训尤为重要。论坛邀请一年级的学生家长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以“过来人”的身份,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从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以及幼儿入学的身体、心理上准备等方面进行生动详细的讲解,让家长明确了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应该做什么,进一步认识了入学前准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第一环节:一年级年级组长董嫄教师从孩子入学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发思考,通过案例,引导家长们认识到,作为新生家长要建立对学校对老师的信任,积极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家校共育才能让孩子快速适应,为今后的学习走好第一步。 第二环节:一年级三位家长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做法。第一位分享的是双胞姐妹——俞昕言、俞昕彤的妈妈,以两个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和家长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的例子,分享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还分享了家长如何扮演好几方面的角色,助力孩子能力及习惯的培养。让参加培训的家长体会了她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位分享的家长是李浩白妈妈。李浩白妈妈分享了怎样在父母平时工作很忙,缺乏陪伴孩子时间情况下,用好有限时间走进孩子的内心,培养他养成好习惯。 第三位分享的家长是李旭宸妈妈。李旭宸妈妈分享了怎样配合老师让孩子从学前零基础步步提升达到理想状态。让新生家长们明白了,不怕孩子是零基础,只要你尊重、遵循老师

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摘要幼小衔接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在国内外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就其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综述。 关键词幼小衔接;适应;课程 幼儿园与小学作为不同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如何衔接的问题。而能否衔接好关系到以后儿童的长远发展,并且作为第一个教育衔接环节,关系到以后整个教育的连贯性。因此,幼小衔接历来都是教育领域内一个研究的重点。 一、概念界定 适应原属生物学命题,意指生物有机体调整自身生存形态以顺应已改变的生存环境的活动形式。在心理雪中以此概念来表征个体在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顺应这种改变的过程。很多心理学家对这一过程作了研究,适应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教育大词典》(教育心理学卷)中对“适应”的解释是:(1)泛指机体对环境的顺应。个体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改变自身,达到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过程。(2)生理学中指感觉的适应。感受性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提高或降低的现象。除痛觉适应不明显外,各种感觉都有明显的适应现象,但速度和变化程度不完全相同。(3)皮亚杰术语。指主体对环境的作用(同化)与环境对主体的作用(顺应)间的平衡。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适应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从生物学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分析。他认为“个体每一个心理的反映,不管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个是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主体将外界的元素整合到一个有机体已经形成的结构之内。当主体获得新经验时,他总是在联系和校正这一经验,也即同化这一经验,使其符合已有的图式。通过同化,主体当期的认知结构和理解水平会改变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方式。另一个顺应,即改变主体

幼小衔接课程内容

幼小衔接课程内容

下格,碰左线再折右碰线。第二笔从右上角附近下去,到下面的当中碰线) 认识数字5,并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数字5。(书写要领:从上线不到一半的地方起笔,向左下到中格角,再向上超过中线画一个大半圆碰右线,下线到左线为止。最后,在上面画一横线。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拼音) 一个萝卜 b b b 一座山坡 p p p 小蘑菇 m m m 大肚佛 f f f 小马快跑 d d d 伞柄朝下 t t t 一个门洞 n n n 生日快乐 l l l 2015年10月21日星期四(书写拼音) 正确书写声母:b p m f 2015年10月22日星期四(数学) 正确书写数字6(书写要求: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底线,向上碰右线画一个小圆) 7(书写要求:从左上角到右上角画一横线,在折线向下,到底线中间偏左的地方碰线。8(数学要求:从右上碰线到左线成半圆,拐向右下面成圆碰右线,下线,左线,在向上,在横中线以上和原线相交,最后,线到右上角附近为止。 2015年10月27日周二(拼音) 正确书学并认读声母: d t n l 2015年10月28日星期三(数学) 认识数字9、10,并在田字格内正确数学9(书学要领:在上格画一个四面碰线的附近向下角附近向左下面画一道斜线到底线中间)10(书写要领:10占两个日格,左边一格写1.右格画一个碰上、下、左、右线的椭圆) 2015年10月29日星期四(拼音) 声母儿歌中部分: 小白鸽ɡ ɡ ɡ小蝌蚪 k k k 宝宝喝水 h h h 一架飞机 j j j

企鹅企鹅 q q q 喜鹊报喜 x x x 蜘蛛织网 zh zh zh 洁白牙齿 ch ch ch 好老师 sh sh sh 2015年11月2日星期一(拼音) 声母跟单韵母的拼读练习 2015年11月3日星期二(数学) 认识数学符号,学习5以内数的分解。并能够背诵分解口诀。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语言) 认识汉字一至五,并能够在田字格本内正确书写汉字一至五。书学要领: 一:一笔横 二:一笔横,二笔横 三: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横 四:一笔竖,二笔横折,三笔撇,四笔竖弯,五笔横 五: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横折,四笔横 2015年11月5日星期四(拼音) 学习声母跟单韵母的拼写,拼读。能够正确标出声调符号。知道不是所有的声母跟韵母都能拼在一起。 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数学) 5以内的减法。 2015年11月9日星期一(数学) 5以内书的组成,认识组成符号。理解组成的意义。 2015年11月10日星期二(拼音) 认识声母g k h j q x 并能够在拼音格内正确书写。

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

“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园大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 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因而使得幼儿园与小学在形成和坚持各自的教育教学特点与模式。大量的幼儿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 经验准备或过渡经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他们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 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因此,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上的" 脱节 " 现象,我们幼儿园大班组让幼儿在大班阶段,开 展一些相适宜的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良好的过渡,同时也让家长积极参与活动,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真正通过家园配合,帮助孩子完成人生中关键的过程。 1、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 1)适当延长集体活动的时间。 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 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 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上学期集体活动时 间不变,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五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方法:做一些手工或阅读作业,请家长辅导幼儿按时完成,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等。 (3)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方法:坚持开展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相应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 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 能力的发展。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 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 的起点高。幼儿坚持每天都带一本图书到园和小朋友进行分享阅读,晚上带回家。 ( 4)增加识字量 方法:大班幼儿对认读文字感兴趣,喜欢在故事的文字中主动认读自己认识汉字。因此我们利用电教活动播放识字动画增加幼儿的识字量。还通过“字宝宝”等来认识汉字等。 ( 5)养成自我管理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方法:通过展开专门的教育活动(漂亮的文具盒、我的好朋友——书包等),让幼儿学 会使用学习用具以及怎样保护学习用具,重要的方面是让幼儿使用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具来管理自己的物品。让幼儿了解学具在书包里的摆放顺序,教幼儿掌握整理书包的一般技巧, 教幼儿懂得爱护书本是小学生的责任的道理。。 ( 6)看书、写字姿势正确的好习惯。

幼小衔接讲座稿91946知识分享

幼小衔接讲座稿 91946

尊敬的幼儿园的老师、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今天能参加幼儿园的这次活动,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这个话题与各位家长做一次交流。同时我也感到压力非常大,因为同为幼儿的家长的我,不知道今天我的讲解是不是能给大家在幼小衔接方面的一些问题或者是困惑有所帮助。在此,我首先感谢园方对我的信任,也感谢各位家长的倾听! 六七岁的孩子上小学了,可能家长们都非常的激动,同时也或许有各种担心和紧张,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和转折点,作为即将踏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如何过好入学关,作为家长,我们要帮助孩子做好这之间的衔接。今天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 为什么需要幼小衔接? ?“一年级新生适应问题”,统计资料表明: ?开学二个月后,60%-70%的学生适应小学生 ?活,30%-40%的学生不适应。不适应的情况普 ?遍反映为: ?1、规则意识差,听课的习惯差. ?2、任务意识差,做作业完成意识差. ?3、生活自理能力上的不适应. ?4、与伙伴的合作、谦让、社交意识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因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有些非常大 的不同 儿童进入小学将发生的变化 1.校园环境的改变,生活上的不一样,生理上的不一样,心理上的不一样,学习引领人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改变。 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小学是一个班几位科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课间往往无教师跟随孩子,一旦有了困难,只有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必担忧的小事,如:出汗衣服湿了怎么办?口渴了怎么办? 2.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习上的不一样,教学形式不同,教学载体不同,学习方法不同,检测方法不同。 幼儿园: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为主。 小学:有正规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分科学习。 有作业,受教师支配,四十分钟一节课。有测试,有测验成绩。老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的关心会相对较小。

论述题。幼小衔接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孩子正规学习的起点,但许多孩子存在由幼儿园转入小学后的适应困难,请结合所学知识,试论述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并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中的问题。 1.小学化。 ①小学化的第一个弊端,就是易使孩子养成不专心上课的不良习惯。他们认为自己什么 都学会了,对教学内容没兴趣,在下面做小动作。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专心听课的习惯,而这些不良习惯会成为这些孩子学习的主要障碍。 ②小学化的第二个弊端第二,教会儿童死记硬背,不善思考。过早学拼音识字算术,只 能够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自以为懂了而不愿去探索和思考,失去了探究欲。儿童在读写算方面容易形成错误的或不规范的做法,并且养成了习惯。幼儿一开始兴趣浓厚,但一旦小学失去了神秘感,几经挫折后,就开始怕学厌学,开始怀念幼儿园的美好时光。 说明仅仅让儿童熟悉和向往小学生活是不够的。 ③儿童学习是先入为主,纠错比从头学难得多。有点孩子读音不准、做题马虎、字迹潦 草、笔画不合规范,这些毛病一旦形成,就会给小学教育“帮倒忙”。 2.表面化。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和听课、让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相互听课、让大班的生活学习制度与要求逐步靠近小学、赠送文具欢送幼儿入小学等活动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但是,长期效应有限。 3.片面化。有的以为学的知识多、智商高,进入小学就没有问题。有的幼儿园为了提高学业适应力,不惜花费大量精力进行智育,而将德育、体育、美育完全抛弃。致使孩子身心素质发展不平衡。不少儿童在知识和智力上能够适应小学学习,但是,体质弱、精力匮乏、易生病、社交能力差、个性不佳、自理能力弱、审美能力不强。 二: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教师该做的准备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 1.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①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②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③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④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阅读

以阅读为主的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 一、对阅读活动的认识 1、幼儿阅读的重要性 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通过阅读能开拓幼儿心灵空间,促进其认知能力,增加幼儿的好奇心,加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建立正确价值观。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纲要》也对幼儿阅读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阅读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幼儿阅读特点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阅读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图画,但未形成连贯故事。 在阅读活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们对大班部幼儿的阅读情况进行了测查。结果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书中的图画、色彩感兴趣,不能按顺序翻看图书,对阅读缺乏有续性、追求视觉感。 第二阶段:看图画形成故事。 在阅读活动中,一般来说我们会让幼儿自己阅读一个故事,并在自己看不懂的地方用书签标注出来,并按自己的理解将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 第三阶段:看图画并也看文字。 在幼儿按自己理解自由讲述故事后,我们会在第二次阅读活动时请幼儿欣赏原文,有的幼儿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边听边指文字,有的幼儿则只看图,缺乏对文字的敏

感性。 二、确立大班幼儿阅读目标及方法 大班幼儿阅读目标: 1)引导幼儿专心阅读,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表达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2)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干扰他人,爱护图书书。 3)引导幼儿喜欢阅读各类能理解的图书及其他图文信息。 4)知道书写和阅读时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此外,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进行图书阅读,还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前: 1)展示此书的封面给幼儿看,鼓励幼儿预测此书的内容。 2)和幼儿讨论此书内容和幼儿自己相关的经验。 阅读中: 1)鼓励幼儿认真倾听。 2)问一些问题,以了解幼儿对此故事的理解程度。 3)若发现幼儿对其中某一内容不太理解时,重说一遍。 4)在适当的情节时,让幼儿预测下面将发生何事,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 阅读后: 1)协助幼儿连接主角和事件,回忆生活中类似事件。 2)鼓励幼儿在延伸活动中,思考和此故事有关的内容。 三、以阅读为主的大班幼小衔接。 在阅读活动前我们要求幼儿自前向后的传书,自后向前的收书,阅读中能安静

幼小衔接的心得体会

幼小衔接的心得体会 1、第一,为孩子营造学习的环境,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学习并不是只有小孩子要做,爸爸妈妈也是要学习,学习是一件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是一件持之以恒,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我们作为父母也是在家多看书,陪孩子一起学习,通过良好的氛围,将学习这件事情融入到孩子的日常中。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告诉孩子学习、吃饭、睡觉一样,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情,强化孩子学习的意识。 2、第二,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和孩子的交流中,通过孩子的兴趣,找准切入点,让孩子意识到学习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识字以后,可以自己读书,不需要爸爸妈妈有时间才能给他讲故事,想看故事书,自己在家随时可以看,让孩子意识到通过学习他可以获得很多东西,让他更有动力去学习。当孩子意识到了学习的好处时,自然学习不会成为他的敌人,就会从被动你要他学,成为我想学,至少现在哆哆对于识字这件事情是没有任何的抗拒,会经常主动问这个字怎么读,因为他爱看书,想看书,就要识字,自然看的书多了,识字也就会更多,还会引以为豪的说爸爸妈妈的书上面的字他也认识。其实,这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识字是很重要一件事情,因为只有不断的多识字,他才能看更多的书。 3、第三,习惯的养成,这是最难做的一件事情,需要你和孩子一起为之努力的。因为人都有惰性,更不提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玩具与书本之间,孩子肯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就像我们大人在手机

与书本之间,大部分人会选择手机一样,因为毕竟书本是枯燥的。那么习惯的养成更显的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习惯的养成来让孩子更加自律,前提是你也要自律,这是我们家长必须明白的一件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何况是对自己的孩子呢。在这事情上,我也并没有做的很好,尤其是在哆哆四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让他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毕竟初为人母,自己也需要学习,在坚持和孩子学习沟通上,都没有做的很好,尤其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的态度也不是很好,因为内心的焦急,总是看重孩子学习的结果,在无形中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后来也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学习是需要细水长流,不能急于一时,放平心态,学会享受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陪孩子一起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让你的陪伴帮助孩子渡过一个个枯燥难熬的前期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大约会持续一个月,当我们顺利的渡过这个一个月,虽然孩子有时候也会有不爱学习的时候,但是学习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对于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会有太多的抗拒。 4、第四,增加学习的趣味,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孩子的天性还是玩,我们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和孩子的互动,让孩子知道学习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看到学习的多面性,激发孩子探索学习的奥秘。还拿识字为例,我会和哆哆玩识字比赛,看谁认识的字多,互换角色,我们虽然作为家长,但是在学习面前我们是平等的,我会让哆哆当提问人,我来回答,然后我故意答错,然后他很有

幼 小 衔 接 的 重 要 性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意义重大。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这个重大的转折过渡期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那么作为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顺利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过渡期,为孩子的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1、鼓励孩子上小学,激发他们的向往之情 其实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他们会羡慕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渴望新的书包,新的铅笔盒,新的衣服,时时刻刻都流露出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孩子上小学,时常以鼓励的口语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例如家长可以这样说:“宝宝真棒,宝宝长大了要上小学了!”,让孩子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充满期待,也感到光荣和自豪。 家长也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带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面逛一逛,走一走,让孩子提前感受和熟悉小学的校园和氛围,见到校园里的小学生,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激励他们:“以后你也会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在小学的校园里面认字,数数,学很多知识,你也会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棒!”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面孩子过的是一种被照顾着的集体生活,幼儿园的老师整天都跟着,吃饭、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老师都会看护周到,及时给予帮助。但是进入小学后,则是相对独立的生活,孩子必须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自己系鞋带、穿衣服、上厕所。这时候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小学也有很多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孩子需要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过几个月,孩子们即将告别幼儿园生活,成为一位小学生了,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孩子,心里都充满了兴奋,期待和憧憬,但也不乏担忧和困惑。在这关键的时刻,老师和我们家长都觉得及早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入学学习的愿望和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孩子们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因此,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望,并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的确是值得我们家长需要预先知道的。所以,今天我要和家长们一同来探讨该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一、小学与幼儿园到底有哪些不同? 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既可以帮助我们预防问题的发生,又准备着引领孩子应对困惑。 1.校园环境的改变,生活上的不一样,生理上的不一样,心理上的不一样,学习引领人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改变。 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小学是一个班几位科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课间往往无教师跟随孩子,一旦有了困难,只有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必担忧的小事,如:出汗衣服湿了怎么办?口渴了怎么办? 2.行为规范的改变 要学习和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孩子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3.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习上的不一样,教学形式不同,教学载体不同,学习方法不同,检测方法不同。 幼儿园: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为主。 小学:有正规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分科学习。 有作业,受教师支配,四十分钟一节课。有测试,有测验成绩。老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的关心会相对较小。 4.期望水平的改变

【从早期阅读入手更好实现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从早期阅读入手更好实现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幼小衔接实施的重要性“幼小衔接”中的“幼”与“小”分别指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校;“衔接”指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从一个较基础的学习场所转到另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场所。通俗的说是指幼儿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学习阶段的转换过程,做好幼小衔接对于孩子医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幼小衔接有助于儿童顺利渡过行为要求的变化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因此,加强幼小衔接,注意在行为规范方面的逐渐渗透,使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适应小学生活是极为重要的。(二)有助于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不仅在行为上由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从学习活动上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转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而且也是心理上的一个转折。因此,关注幼小衔接,使幼儿入学前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是极为必要的。要培养孩子求知的需要,发展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孩子的意志发展水平,控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小平稳过渡,可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三)有助于幼小阶段教育目标的更好实现。只有真正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才能切实完成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任务。一方面,幼儿园要做自己该做的事,避免小学化;另一方面,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只有让他们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才有利于小学教育任务的实现。二、早期阅读是做好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帮孩子做哪些入学衔接?学者Reynlds和BeZruCZko指出学校适应主要包括: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来说,早期适应指标包括前阅读成绩、一年级的阅读成绩和教师对儿童适应情况,评定四年级时的学校适应主要包括阅读成绩、教师评定和儿童对其学校能力的认知。主要针对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四年级的儿童,以儿童的学业成就,尤其是阅读成绩为重点。在90年代初期,由联合国儿童基

幼小衔接图书

数学: 1、《小学一年级预备班——幼小衔接数学必知必会》 目录 第一章幼小目标对照,鸿沟如何顺利跨越——千里之行赢于幼小链接 第一节幼儿数学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目标对照 第二节数学学前家长准备 第三节各地名牌小学入学考题精选与解析 第二章幼小衔接数学重难点精讲——数与计算 第1讲0-5小综合 第2讲6-10小综合 第3讲十几的认识 第4讲10加几 第5讲9加几(进位加法) 第6讲十几减几(退位减法) 第7讲20以内加减法小综合 第三章幼小衔接数学面试专题突破 第1讲分类整理 第2讲学会比较 第3讲方位常识 第4讲几何初步 第5讲长度常识 第6讲认识时钟 第7讲认识人民币 幼小衔接综合测试题 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最新课程标准编写,深入剖析幼小衔接的重点和难点,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培养幼儿聊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错误,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2、数字描红 描红是儿童初学写字的最好方法之一。儿童在描摹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集中注意力,能够快速掌握笔画的写法。本套书内容涵盖20个常用的笔画及20个笔画的下笔顺序,书写规范,达到认知、描红、练习,一书三用。而且本书重在反复练习,重复书写,让孩子写好每一笔,为孩子入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编写易于读者理解,突出了重复和实用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本套书是教材的一种延伸。根据一些家长反应,孩子的书写不够标准,而且现有的描红本,练习量不大,没写几个就写完了。本书弥补了市场空白,反复练习书写,重复描红。解决了家长的难题,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3、口算心算 这一系列的图书旨在突出严谨的逻辑思维,帮助孩子建立对数的加减法的空间结构。这一系列包含两块,一是口算心算,所针对的人群为5-6岁的学龄前孩子,编写趣味化,图形与贴纸奖励版块,题型更多变;二是全横式题卡,所针对人群为6-7入学前及小学一年级孩子,编写逻辑性强,建立数的加减法的空间结构。 20以内加减法:编写20以内加减法,全横式,插入益智版面。严格的逻辑,3以内、4以内、5以内、10以内、20以内等加、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严格的编写逻辑,科学的题量分布,既锻炼孩子的运算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甚至还加入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