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三)第17课《宋词四首》

合集下载

2013年粤教语文必修3课件:第四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

2013年粤教语文必修3课件:第四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

二、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尊”同“樽”,酒杯。 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一词多义
③大江东去 ______ . 流淌 (1)去 离开 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______ . 铲除 ⑤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______ . ⑥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距离 ____ .
2.资料链接
词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 齐,称诗余,也称长短句。根据词的字数的 多少,词又分为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 在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阕,59-90 字)、长调(90字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 限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词的流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
孙仲谋:孙权的字,三国时吴主,曾在京口建都,赤 壁之战中大破曹操的军队。作者认为南宋的政权
①赢得仓皇北顾 _____ . 回头 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
四、词类活用 ①强虏灰飞烟灭 . . 灰、烟,名词作状语,像灰、像烟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尚能饭否 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动词,设帐幕 ③都门帐饮无绪 ___________________ .
第17课 宋词四首
诗海探珠 浣溪沙 晏 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赏析】 本词是晏殊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 非一时所感,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 的一个侧面:悲年华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在 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 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华的一部分,慨叹空间 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 追寻总是徒劳,在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 的探索。词人幡然感悟,认识到要立足现实,牢 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此词慨叹人生有限,抒写 离情别绪,所表现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17 宋词四首粤教版(共32张PPT)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17 宋词四首粤教版(共32张PPT)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 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 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 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
柳 ——留
灞水折柳
• “杨柳”意象——优美动人,情意绵绵 • 柳——留 • 折柳送别
明月千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生生之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虚写
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
3、赏析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这幅画面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 ——“酒醒”之后
意象——酒
“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2.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
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意象—— 风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 意象——杨柳和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 院锁清秋。”——李煜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 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 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 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 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 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 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 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 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粤教版语文必修3课件:第4单元 17 宋词四首

粤教版语文必修3课件:第4单元 17 宋词四首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识作者]
[常识·速览]
才子词人——柳永 柳永(约 987-105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原名柳三 变,字耆卿,宋代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 人称他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他出身书香仕宦之家,但 个人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魄,长期出入歌楼 舞馆,与歌伎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指英雄的流风余韵。 今义: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 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④轻浮放荡。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情形,光景。 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宾语前置句) 译文:无处寻觅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 (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主谓倒装句) 译文:可笑我多愁善感,以至于过早地生出了白发。 (3)故国神游。(宾语前置句) 译文:神游于当年三国的古战场。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赢得仓皇北顾.(动词,视,看) (4)顾三 顾 人.顾 野 之.臣 有 立于 麦 志草 场 ,庐 ( 顾.之 动 不中 词 如( , 蜀动 鄙转词 之头僧, 看哉看 ,望 这, 里拜 指访 往) 旁边看)
(表反问的副词,难道,反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宋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宋词四首》课件

等。
答案
(4)辛弃疾(1140—1207),幼字安 ,自号“稼轩居士”,济南
历南城人。豪放宋
派词人。在宋词史上,辛弃疾苏在轼文学上与
齐名,李号清称照“苏辛”济;南与二安 并称“
”。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
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
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而
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其代表人物有 辛弃疾 、苏轼 、
(3)《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的名篇之一,是其晚年之作。李清 照南渡以后,志趣相投的丈夫死了,这当然是对她最沉重的打击; 在杭州、金华一带,她又遭遇金兵的侵扰,所积存的金石字画, 一切荡尽,这对她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命运的残酷而消极绝 望,对那时的一个封建妇女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这首词就是在 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词人在镇江知府任上时。当 时南宋正积极筹划北伐,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他认为 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行事,否则难免再次遭到失败。 他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可惜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 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远眺,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杰作。
答案
重点突 破
1.阅读《雨霖铃》,回答问题。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答案 渲染了秋天凄凉阴冷的气氛:“寒蝉”在凄厉悲鸣; “骤雨”刚停,寒气袭来;悲冷弥漫。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 答案 用精练传神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和典型心理:一边是 留恋情深,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是何其尖锐,更加 强化了感情的发展。

粤教必修三课件:第17课《宋词四首》 (共88张PPT)

粤教必修三课件:第17课《宋词四首》 (共88张PPT)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离别之前
寒蝉 长亭晚
勾勒环境 融情于景
骤雨歇
渲染气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 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 别
帐饮 无绪
细腻的 动作暗示 无限的依
时 执手 恋,无限
刻 相看 的酸楚








千 里 烟 波
无 绝 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7 宋词四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1、 了解并体会四首作品中词人所呈现的内心情感。 2、 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重点: 充分利用课本信息(文本、注释),引导学生发现这四
篇作品各自的形意兼备之美。 难点: 让学生了解这四篇作品所表达的“感伤”主题的源头和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 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 第一全才。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 贬黄州充团练副使。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 他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 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表达了 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价值,并进而初步了解词“缘情”的基本特点。


柳 永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近柳永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 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因曾任屯田 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 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 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 词”的说法。词风婉约,被称为婉约派的 代表,《雨霖铃》是他的代表作。有《乐 章集》传世。

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17课宋词四首Word版含解析

语文粤教版必修3学案:第17课宋词四首Word版含解析
(《肩膀》)
示例二:
辛弃疾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的,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是他唯一的武
他是被一颗赤诚之心推向南方的。南方,那个叫作 “南宋”的国 度,当他豪放的栖居被入侵者的铁骑恣意践踏时, 他选择了 “南飞”, 去做一只梦想收复失地的带着乡愁的鸟儿, 他相信,他满腔的热血可 以燎原,终有一日,山河收复,失雁北归。
(l n)
(m )
D
(i)
(y )
(j )
u
2
A
B
C
D
B
3
A
B
C
D
B
4
A.
温馨晨读

















赏美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
佚名
波浪汹涌,惊涛拍岸,东去无归,逝者如斯。赤壁之地,众军纷
mp3
写作延伸能力提升
E!谏内桧掘
[ ]
E3棵仲运用
首千百年来被人传诵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苏
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对亡妻的思念。
他是数着步子踏上那块宫台紫殿的, 他站得笔直,两眼急切地望 向北方。
他不知道,他曾经魂牵梦绕的家乡只是空中楼阁; 他梦中千千万 万次的奔跑,只沉睡在那个唤作幻梦的地方; 他絮絮念叨的战场容不 了他闪着金光的铁戟。
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 他倒下,又爬起来,再倒 下,他的戟被折弯,背弓得生疼,他被压在人群中,压在故乡厚重的 泥土下,无法行走。
不是走不动,而是不愿意走,他没想过离开吗?可他分明在浓得 化不开的笔墨里追随季鹰的鲈鱼而去,他不愿走,因为他爱着这土地, 因为他的戟没有断,他北飞的信念已经深深植入土地, 他明白,他和 许汜不是一辈,他是一只孤独的鸟儿。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案:17 宋词四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案:17 宋词四首 Word版含答案

3、分析两阙词。
⑴分析上阙。
①【 寒蝉凄切:蝉凄凉急促地叫着, 凄切: 形作动。 对:面对
着 。 骤雨初歇:急雨刚刚停歇。
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
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酿造出足
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
②【都门 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在京城门外设帐饯
别没有心思依依不舍 时候(船家却)催着船儿出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作者作品介绍 二、 朗读全词,疏通文字。 三、讨论分析课文
1、教师范读以及听读课文的录音。 2、讲读上片。 ( 1 )一、二、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有谁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
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
“骤雨”是“留恋”的短暂时机;而“初歇”是“催发”的缘由;同
时,“留恋”表明不得不别,一个“处”字既点明关节,又揭示出比较微
妙的心理活动。
③“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拉着手互相看着饱含泪水的双
眼 竟喉咙哽噎(连半句话也)没有说。 这时,纵有千言万语也因喉咙
噎住而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执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情,尽在不 言中。这是柔情蜜意的流露,是情感集中的表现。】
“ 浪 ”怎能冲洗手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
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
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想象,非常自然。】
( 2 )四、五句点明什么,写赤壁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
【第四句引出历史上的 “风流人物 ”,这一句进一步提出“ 三国周郎
赤壁 ”作为一篇主脑,文章由此生发开去。

高中语文必修三粤教版检测:第四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粤教版检测:第四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含答案

第 17宋四首多情自古离,更那堪冷淡清秋。

今宵酒醒何?柳岸残月。

离,是人生免的一件事情。

朋挚友游异地,是离;故友知音背井离,是离⋯⋯凡此各种,人有一番味道在心,情就密的人情之,人抛不开、扯不停、不脱。

无富、地位高低,无愚拙、身份何异,都有英豪气短、子女情,都有离合的悲、聚散的苦。

不也正因有了离的苦楚,才有了再次重逢的愉悦。

在期望着人生再次重逢的候,离也会成一种寄望,一种情、友谊、情再次相遇的寄望。

美大江去,浪淘尽,千古流人物。

字体美文大江去浪淘尽波涛汹涌,惊涛拍岸,去无,逝者如斯。

赤壁之地,众争,几度得失,今天仍旧。

江逝水,万千气象尽收于胸,此各种在目。

在波壮的江眼前,全部都得微小而雅致;在史遗迹的眼前,往烟云忧如昨日重。

人生如梦,一樽酹江月。

字字句句,蘸深情,感着多少先人的崇拜之意!全部尽在不言中。

我感遇到你的豪,懂了你的隽永。

,一蓑烟雨任一生。

,他的人生就是一首,一首壮烈开的,一首遒深刻的,一首酣淋漓的。

他用面崎岖,用豪迈苦,用他那高亢的文字写了一段永不退色的篇章!我,懂了,懂了他不平庸的人生。

房的后有几幅许久从前自己用笔瞎画的画,此中一幅是的《木石》,当我第一次看到幅画,就深深的被震惊了,此刻我懂了。

那霜、沟壑横的巨石;那棵雨、歪七扭八的老。

你看,你看,巨石依旧深邃;你看,你看,枝依旧刺向天空!它是有活生命的,此刻犹如穿越空,坡先生正与我促膝交,我笑了。

曾了许多古今中外的籍,认识了许多思想人物,但唯有坡先生是我的最,与他的思想是共通的。

是正直的。

因政相左,不一样意王安石的法举措,被黄州,等到自己那一派复起,又反司光尽新法的做法,再遭外,种持自己主,不当,不屈膝,不献媚的精神,有几人?是有情的。

“十年存亡两茫茫,不思索,自忘。

千里孤,无悲凉⋯⋯夜来幽梦忽。

小窗,正梳。

相无言,唯有泪千行⋯⋯”能自己逝世十年的老婆有这样真实的感情,是真性情也。

是豪迈的。

“且夫天地之,物各有主,苟非吾之全部,一毫而莫取。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Word含答案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三讲义第四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Word含答案

◎第14课《唐诗五首》◎第15课《蜀道难》◎第16课《琵琶行(并序)》◎第17课《宋词四首》◎第18课《诗词三首》◎第19课《元曲三首》第17课宋词四首本课话题——志向一、从课本中积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小乔初嫁”写周瑜的年轻,更有美女衬英雄,写其春风得意。

而面对八十万曹军从容迎战,倏忽间敌舰灰飞烟灭,这是何等的英霸之气呀!而这正凸现了作者的内心秘密:多么想像周瑜一样来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志向。

二、从历史中积累布特列洛夫(1928-1986),俄国著名化学家,少年时代在学校读书时,就对化学特别痴迷,经常私自在宿舍里动手做实验。

在一次,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严厉的学监把他关进了禁闭室,还在他胸前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伟大的化学家”。

讥讽和惩罚丝毫动摇不了布特列洛夫从事化学研究的伟大志向。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他终于在33岁的时候,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结构问题的创见,被人们誉为“伟大的化学家”。

他幽默地说:“这个称号在20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实现了。

”立志是重要的,坚定自己的志向,不管是讥讽、惩罚还是困难、挫折,都不动摇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念,这样的人才容易成功。

三、从名言中积累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2.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冯梦龙3.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文天祥4.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李世民5.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刘过一、作者简介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柳永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

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宋代崇安(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

其词多是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善于抒写离情别绪。

创作慢词,铺叙白描,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

他的词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著有《乐章集》。

豪放词派开创者——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粤教版语文必修3课件:17宋词四首

粤教版语文必修3课件:17宋词四首

• 【答案】(1)用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事
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 热情。(2)引用宋文帝刘义隆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3)
以廉颇事作结,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
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
• 3.《声声慢》
• 这首词是作者的名篇之一,是其晚年之作。李清照 南渡以后,志趣相投的丈夫死了,这对她来说是最 严重的打击;在杭州、金华一带,她又遭遇金兵的 侵扰,所收藏的金石字画,一切荡尽,这对她又是 一个很大的打击。命运的残酷使她消极绝望,这对 那时的一个封建妇女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这首词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 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 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轶无多,固不能不 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课本中的《声声慢》是李清照 后期最著名的代表作。
相关链接
• 关于词
• 词是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 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有很多 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曲子 词”“曲词”“乐府”“乐章”“歌词”等。
• 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 字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大类。按词的段落的 多少又分成:全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两段的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这首词写于词人在镇江知府任上时。当时南宋正积 极筹划北伐,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他认 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行事,否则难免 再次遭到失败。他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可惜没有 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 登高远眺,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 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杰作。

高中语文 第17课《宋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17课《宋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
前急后缓,前高后低,声音变化表现二
人的反差,重读划线部分。
结合课下注释和补充 注释,疏通文意,大 声诵读,初步感知。
注释链接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 “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 嫁给周瑜。 初嫁了:就是刚嫁过去。“了”字是衬词,并没有 实在意义。 强虏:强大的敌人,指曹操的军队。有的本子作 “樯橹”,樯是船上桅杆,橹是摇船工具,这里是以 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 再引申整个水军。 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 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酒”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曹操说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成消忧解愁 的最好办法,“酒醒”即“愁醒”,曾经 被麻醉的“愁”一经复苏,更是无以排解。
2、关于“杨柳”:古典诗词中“杨柳”是有特定的内涵 的,”柳”——“留”,杨柳和离别是联系在一起的。 “杨柳岸一词”在词中,则浸透着一种伤离别的凄清冷 落之情。 3、关于风: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 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 的感觉。
寻找意象,体会意境
清代诗人朱日浚《赤壁怀古》说 得明白:“赤壁何须问出处,东 坡本是借山川。”苏轼只不过是 借题发挥,借景凭吊古代英雄人 物及其功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
分析形象,把握情感
人物 年龄 婚姻 外貌 职位 成就
周 24 美满 英俊 建威 功成

儒雅 中郎将 名就
苏 46 不幸 早生 团练 功业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 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 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 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 了 。”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语文必修3粤教版省优课件:第4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

语文必修3粤教版省优课件:第4单元第17课宋词四首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第 17 课 宋词四首
学国学
1.巧言令色,鲜仁矣。 ——选自《论语》 【译文】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
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2.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 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选自《菜根谭》
【译文】 当别人犯过错时,要像他没犯过错一样原谅他,这样才能 使他心平气和地改正过错。要求自己要严格,应在自己无 过错时, 设法找出自己的过错, 如此才能使自己德业进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 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 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 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 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 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 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 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 等。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 《东坡乐府》等传世。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选自《楚辞》 【译文】 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
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选自《诗经》 【译文】 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 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呢?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柳三变,字耆卿, 福建崇安人。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 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因性格傲岸不羁而屡 次落榜。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祐元年(1034 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 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粤教版语文必修3第十七课《宋词四首》课件(77张)

粤教版语文必修3第十七课《宋词四首》课件(77张)

古典诗歌(2)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当时,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黄游玩之地。苏轼被贬黄州以后,也经常来赤壁
矶或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绍兴二年(1132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 异。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亡 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 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
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1.字音 雨霖 铃 (lí n) . 那堪 (kān) . 骤 雨(zhò u) . 纶 巾(ɡuān) . 凝噎 (yē) . 酹 (lè i) .
乍暖还 寒(huá n) 舞榭 歌台(xiè ) 封狼居胥 (xū) . . . 佛狸祠 (cí ) .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17
宋词四首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出人头地的来历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 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
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
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 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
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这篇名作。
栏目 导引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必修3课件 4.17 宋词四首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必修3课件 4.17 宋词四首
-21-
17.宋词四首
3.请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对比手法。 提示: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 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是以历史 上英主与庸才之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 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是抒发 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 都冲得淡淡的了;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 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 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令人仰慕
刘义隆
草仓草皇出北师顾警告当朝,咏史抒怀
下片诗人
烽 神火 鸦扬 社州 鼓路 愤斥偏安, 借古讽今 尚廉能颇饭老否矣壮志未酬
-26-
17.宋词四首
提升你的素质
-27-
17.宋词四首
点染铺陈 景深情长
《雨霖铃》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此词善用点染、铺叙,景深情长 。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全词 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 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18-
17.宋词四首
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点评:词句的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 气象的象征。孙权处在群雄纷争的时代,而吴国能出现承平气象,是因为他 能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 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 京口一带屡遭兵燹,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 存。词人慨叹眼前的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的时局担 忧,忠义之心耿如日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 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 自熙宁四年(1071)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 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 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 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 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 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 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 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 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 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 第一全才。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 贬黄州充团练副使。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 他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 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表达了 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一、描绘壮丽之景
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 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 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 联想。
上片,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大江峭壁 乱石惊涛
所想
淘尽风流人物 涌现多少豪杰
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 壁战场所在,再写其险要地势,并称颂 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
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 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 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 叮嘱友人 “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 也 ”。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 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 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 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 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 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宋四家 宋代书画的代表人物:苏轼、蔡 襄、黄庭坚、米芾
苏轼《赤壁赋》墨迹
简介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 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 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 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 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 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 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 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离别之前
寒蝉 长亭晚
勾勒环境 融情于景
骤雨歇
渲染气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 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 别
帐饮 无绪
细腻的 动作暗示 无限的依
时 执手 恋,无限
刻 相看 的酸楚








千 里 烟 波
无 绝 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赤壁三文:
《赤壁赋》、《后赤壁赋》——散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苏轼所游的赤壁,并不是真正的赤 壁古战场,但词题又是“赤壁怀古”, 怎样理解?
苏轼只是借题发挥,“借古人酒杯,浇 胸中块垒”,借凭吊古代英雄人物及其 业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
整体感知
•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公认的 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 现在哪些方面?
转化自然,不着痕迹。


人西
三 国
道 是
边 ,
周,




岸乱 ,石 卷穿 起空 千, 堆惊 雪涛 。拍
赤壁壮景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感情

险怪
穿
高峭
形 夸张
向 往


汹涌


声 比拟 水石相击

卷 狂澜奔腾 形

比喻 澎
雪 水色纯白 色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总束上文,带起下文,由描景过 渡到写人,非常自然。
点明主旨,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意义。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真切、冷清、凄惨的画面。
此去经年,应是 良辰美景虚设.便纵 有千种风情,更与何 人说!
进一步设想离别后 惨不成欢的情景,将 离情推到高潮。
雨霖铃
情景交融 虚实相济
眼前之境:寒蝉 长亭 骤雨 兰舟 联想之境:烟波 暮霭 楚天 想象之境:杨柳 晓风 残月
1、 了解并体会四首作品中词人所呈现的内心 情感。
2、 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 处。
重点:
充分利用课本信息(文本、注释),引导学生 发现这四篇作品各自的形意兼备之美。
难点:
让学生了解这四篇作品所表达的“感伤”主题 的源头和价值,并进而初步了解词“缘情”的 基本特点。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三句,有种纵观古今、横看天下 的气度,融历史与现在,时间与空间于一 体,大气磅礴、气势非凡,组成了开阔、
悠久的时空背景。
把时间拉到了三国, 把地点锁定在赤壁,把人
物定格在周瑜身上。在广 阔的时空背景中凸现特定 的“这一个”,为下东坡。 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 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 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 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 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旧党当权, 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 惠州,再贬儋(dān)州(今海南儋县), 后死于常州。
柳 永

走近柳永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 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 世称柳七;因曾任屯田员外 郎,又称“柳屯田”、“柳 郎中”。他精通音律,创作 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 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 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的说法。词风婉约,被称为 婉约派的代表,《雨霖铃》 是他的代表作。有《乐章集》 传世。
“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 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这样,便将 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与千 谁种 人风 说情
凄清、伤感、落寞、悲凉、离愁别恨
7 念 奴 娇 ·赤 壁 怀 古
苏 轼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 “ 唐宋八大家 ”
诗—— “苏
黄”
词—— “苏
辛”
书画—— “宋 四 家”
苏欧 宋代散文的代表人物:欧阳修、 苏轼
苏黄 宋诗的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
苏辛 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 辛弃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