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设计实例
催化剂制备方法PPT课件
![催化剂制备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2e5b95336c1eb91b375d31.png)
过 滤
干燥
洗 涤
Na型 丝光
沸石
18
浸渍法
将载体放进含有活性物质的液体中浸渍
载体(如Al2O3)的沉淀 洗涤干燥 载体的成型 用活性组份浸渍 干燥
焙烧分解
活化还原
2021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19
浸渍法的原理
活性组份在载体表面上的吸附 毛细管压力使液体渗透到载体空隙内部 提高浸渍量(可抽真空或提高浸渍液温度) 活性组份在载体上的不均匀分布
粉末细,成型后机械强度高,但成球困难 加入粘合剂(水),量少成球时间长,量
大时造成多胞,难成球 加大转盘转数和倾斜度,粒度下降;转盘
深,粒度大
2021
47
固体催化剂制备方法进展
超细粒度催化剂
– 超细粒子在纳米尺度时的表面效应
– 反应中的扩散行为
– 催化剂活性增强
溶胶凝胶法
– 多组分在胶体中分布均匀
加热到90-100 0C尿素, 同时释放出OH-
2021
11
导晶沉淀法
借助晶化导向剂引导非晶型沉淀转化为 晶型沉淀
X,Y分子筛 合成
分子筛合 成原料
加晶种 晶化
2021
无定型物 转
X,Y晶体 化
高结晶度
12
沉淀时金属盐类的选择
一般选用硝酸盐(大都溶于水) 贵金属为氯化物的浓盐酸溶液 铼选用高铼酸(H2Re2O7)
金属盐溶液
NaOH(Na2CO3)
沉淀
活
洗涤 干燥 焙烧 研磨 成型
化
催化剂
2021
8
单组分沉淀法
制备非贵金属的单组分催化剂或载体
Al3+ + OH-
载体Al2O3
催化剂制备方法
![催化剂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e0da2dee06eff9aef80745.png)
关于浸渍时间的几种情况:
1)活性组分在孔壁的吸附速率快于扩散速率,导致活 性组分吸附在孔口(时间或活性组分浓度不够);
2)浸渍后过滤,静臵,吸附的活性成分重新解吸,通
过再分配实现均匀分布(不立刻干燥); 3)浸渍后不过滤,载体外活性成分不断扩散至孔道内, 实现均匀分布(增加浸渍时间)。
3)浸渍前载体的状态 载体状态不同使组分在载体内部 的分布不均匀,且当浸渍液浓度愈 大,不均匀性愈显著。在同样浓度 的浸渍液条件下,干燥载体内浸渍 组分的分布比湿载体时均匀。
匀 pH稳定 多组分同时 沉淀 沉淀均 匀
(5)pH值 沉淀法中常用碱性物质作沉淀剂,沉 淀物的生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溶液的 pH值得影响
沉淀方法的分离 1)单组分沉淀法 单组份沉淀法是通过沉淀剂与一种特 殊组分溶液作用以制备单一组分沉淀物 的方法。 例:氧化铝的制备 碱法:Al3+ + OH- Al2O3· nH2O 酸法:AlO2- + H3O+ Al2O3· nH2O
浸渍法的影响因素: 1)盐浓度盐、铵盐、有 机酸盐(乙酸盐、乳酸盐)
浸渍液浓度:
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以氧化物计)
a
VpC 1 VpC
100%
浸渍液浓度(以氧化物计),g/ml
载体比孔容,ml/g
2)浸渍时间: t=2η/δx x2/r 渗透时间与粘度系数、表面张力、孔径 和粒度有关 在氧化铝上浸渍含Ni化合物
2.分子筛的制备 制备分子筛主要通过混合液成胶、晶化、洗 涤、成型及活化等步骤。以下介绍影响分子筛 制备的几个因素。 (1)硅铝比。不同型号的分子筛有其固定的硅铝 比,如A型为2.0左右。 (2)基数。基数是指反应物料中氧化铝的摩尔浓 度。A型为0.2-0.3mol/L. (3)碱度。指晶化过程中,反应液中所含碱的浓 度,一般以Na2O的摩尔度表示。 (4)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一般规律是,高温晶 化需时短,低温晶化需时长。 (5)成胶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越易成胶。
催化剂工程导论3典型工业催化剂制备方法实例
![催化剂工程导论3典型工业催化剂制备方法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c76f8f29f121dd36a32d82e4.png)
电熔炉
Fe+Al2O3+KNO3+CaCO3….
废水
冷却槽
蒸汽 水
颗
外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破碎机
滚筒筛
中破碎机
粒
度
颗
斗式提升机
粒
度
小破碎机
∨9.4mm ∧2.2mm
抽风机
振动筛 磨角机 振动筛
煤气 鼓风机
包装桶
国产SO2氧化钒系 催化剂工艺制备
精制硅藻土
水 硫磺
V2O5 +K2SO4 混 合 浆 液
混合碾料
熟料
挤条
干燥
过筛
焙烧
粉碎
过筛
包装
成品催化剂
湿混法制备SO2氧化钒系催化剂工艺流程图
例3
氧化银 研磨 乳酸 助催化剂+乙二醇
浸余液
乳酸银浸渍液
载 体 预 热 到 90 ~ 95℃ ,
浸渍
抽真空后加乳酸银溶液, 80~90℃浸30min
沥干
干 燥 氮气中50~70℃,5h
热分解 氮气中350℃,1.5h
活 化 空气中280℃,12h
催化剂工程导论
Catalyst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典型工业催化剂制备方法实例
工业合成氨铁系催化剂的制备
尾矿、废水 抽风机
粗矿贮斗 球磨机
螺旋分级机 湿式磁选机 螺旋加料器 滚筒干燥器 气流输送管
精矿贮斗 混合器
粗磁铁矿 水 水 水
煤气 鼓风机
Al2O3+KNO3+CaCO3….
热处理 空气中320℃,6h
成品催化剂 浸渍法制备环氧乙烷银催化剂工艺流程图
光催化剂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光催化剂的原理和应用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855c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9.png)
光催化剂的原理和应用实例1. 光催化剂的原理介绍光催化剂是一种利用光照下产生的电子和空穴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环境净化、能源转换、有机合成等领域。
其原理主要基于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和催化反应。
光催化剂一般由半导体材料构建,例如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等。
这些半导体材料具有宽能隙,能够吸收可见光或紫外光进行电子激发。
当光照射到半导体表面时,光子能量被吸收,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
其中,电子具有还原性,可以参与氧化反应;空穴具有氧化性,可以参与还原反应。
在光催化过程中,半导体表面吸附的污染物或有机物会被电子和空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物质。
同时,光催化剂通过吸附光照,还可以产生活性氧物种,如羟基自由基(•OH),其具有高度氧化性,可以进一步降解有机污染物。
2. 光催化剂的应用实例2.1 环境净化光催化剂在环境净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光催化剂的性质,可以高效地降解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甲醛、苯系物质等,净化空气,改善室内和室外环境。
以二氧化钛(TiO2)为例,可以将其制备成薄膜、纳米球、纳米棒等形式,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器、车内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中。
在光照下,TiO2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为无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2.2 水处理光催化剂在水处理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光催化剂的光电解和光氧化作用,可以高效地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色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例如,光催化剂可以用于太阳能光催化水分解产氢。
在光照下,光催化剂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参与水分子的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实现清洁能源的生产。
2.3 有机合成光催化剂也可以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通过光催化剂的激发效应,可以实现有机物的氧化、还原、打断键合等反应,实现高效、绿色的有机合成。
光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例子有很多,例如光催化羟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光催化醛类化合物的还原等。
通过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减少副反应产物的生成。
催化-多相催化原理与实践
![催化-多相催化原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5d5931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3.png)
多相催化的实践方法
催化剂设计
通过设计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催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实现高效催化反应。
反应条件优化
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压力、溶剂和反应物浓度等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多相催化反应的效率。
工艺流程改进
优化反应体系和工艺流程,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废物产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多相催化反应的催化剂选择
催化-多相催化原理与实 践
催化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的关键 技术。本演示将深入Biblioteka 讨多相催化的原理、应用和实践方法。
催化的基本概念
催化是指通过添加物质,能够使反应速率显著提高,而不参与反应本身。催化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副产物、提 高产率,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
多相催化与其原理
多相催化是指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不同的相态,常见的多相催化反应包括固 液相、固气相和液气相反应。多相催化的原理涉及表面反应、吸附和扩散等 过程。
多相催化的应用领域
多相催化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能源转化、环境保护和化学工业等领域。它在合成有机化合物、制备新型材料 和清除有害气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实例和案例
• 石油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 • 光催化剂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 •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金属催化剂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
催化剂的选择对多相催化反应的效果至关重要。合适的催化剂应具有高活性、 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通过优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组成,可以获得高效 的催化反应。
多相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多相催化反应的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条件、反应物质和表面吸附等。 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实现多相催化反应的优化和控制。
rh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全合成
![rh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全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b0942f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e.png)
rh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全合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在现代有机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铑(rhodium)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性合成方法,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全合成和医药化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rh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全合成的原理、反应条件、机理以及一些代表性实例。
1. 催化原理不对称氢酰化是一种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碳-碳双键处催化加成的反应,实现对手性酮或羧酸的构造。
在这一反应中,铑催化剂能够催化烯烃与甲酰氯在氢气的存在下发生对映选择性的氢化反应,生成手性醇或羧酸衍生物。
铑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反应不仅选择性高,而且反应底物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2. 反应条件(1)催化剂:铑(Rh)催化剂通常采用手性的膦配体配合物,如TPPTS、Josiphos等,以提高对映选择性。
(2)底物:反应底物通常是不对称的烯烃或烷酮,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和反应条件,可以获得高对映选择性的产物。
(3)氢源:气相氢气或溶解的氢气是不对称氢酰化反应的氢源,通过调节氢气的压力和反应温度,可以有效地控制反应的进行。
3. 反应机理铑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反应机理复杂,通常包括氢气的活化、氢化加成和脱氢等多个步骤。
在手性膦配体的配合下,铑催化剂可与底物形成配合物,然后活化氢气,催化底物与甲酰氯的反应进行,最终得到手性醇或羧酸产物。
4. 代表性实例铑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对马来酸八肽的全合成中,通过铑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反应成功合成了手性醇中间体,从而实现了对马来酸八肽的高效合成;在重要的抗癌药物诺维拉宁的全合成过程中,也采用了铑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反应,有效地实现了手性酮中间体的合成。
铑催化的不对称氢酰化全合成是一种重要的手性合成方法,具有高对映选择性、底物范围广、产物结构多样等优点,对于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医药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兼容)课件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兼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a2bd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2.png)
混合与溶解 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 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原料充分溶 解。
聚合反应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反 应,使钛酸四丁酯与三氯化铝发 生反应,生成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
催化剂的合成条件
温度
催化剂的合成需要在一定 的温度下进行,温度的高 低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 选择性。
电气等领域。
纤维制造
通过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还可以生 产聚乙烯纤维,用于纺织、服装、 航空航天等领域。
涂料与粘合剂
聚合物合成过程中使用的齐格勒-纳 塔催化剂生成的聚合物也可以应用 于涂料和粘合剂的生产。
02
CATALOGUE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反应机制
催化剂的反应过程
01
02
03
起始反应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烯烃 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 成烷烃。
Cu/ZnO/Al2O3催化剂的纳米结构…
通过精确控制Cu/ZnO/Al2O3催化剂的纳米结构,提高了其在乙炔氢 化反应中的活性与稳定性。
05
CATALOGUE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发展前景
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目前,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烯烃聚合、
定向聚合
聚合物性能优良
通过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的聚合物 具有较高的分子量、规整度和结晶度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 化学稳定性。
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定向聚合,生成具 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聚合物,满足不 同领域的需求。
催化剂的应用领域
塑料生产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主要用于塑料 生产,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广 泛应用于包装、建筑材料、电子
钯碳催化剂
![钯碳催化剂](https://img.taocdn.com/s3/m/aea4004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a.png)
钯碳催化剂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医药、化工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机理以及应用实例。
一、制备方法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还原法和物理吸附法。
化学还原法是将钯盐与还原剂在碳载体表面还原成钯颗粒的方法。
常用的还原剂有氢气、氢氧化钠、甲醇等。
该方法制备的钯碳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还原剂的使用量较大,制备成本较高。
物理吸附法是将钯盐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固定在碳载体表面,然后通过热处理使其转化为钯颗粒。
该方法制备的钯碳催化剂制备成本较低,但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较差。
二、催化机理钯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主要有两种: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
氧化加成是指钯碳催化剂能够将氧化剂与底物加成反应,生成氧化物。
例如,钯碳催化剂可以将苯乙烯和氧气加成反应,生成苯乙醛。
还原消除是指钯碳催化剂能够将还原剂与底物消除反应,生成还原物。
例如,钯碳催化剂可以将苯甲醇和氢气消除反应,生成苯乙烯。
三、应用实例钯碳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医药、化工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应用实例:1. 合成芳香酮芳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和化工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钯碳催化剂可以将苯酚和酰氯反应,合成芳香酮。
2. 合成芳香胺芳香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和化工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钯碳催化剂可以将苯胺和氯代烷反应,合成芳香胺。
3. 合成芳香烃芳香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和化工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钯碳催化剂可以将苯和溴代烷反应,合成芳香烃。
综上所述,钯碳催化剂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医药、化工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钯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催化机理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工业催化原理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和成型
![工业催化原理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和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3ac47b43a45177232e60a21c.png)
4、流化喷洒浸渍法
对于流化床反应器所使用的细粉状催化剂,可在流化床中使载 体在流化状态下直接喷洒浸渍液进行浸渍操作,然后进行干燥 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备出催化剂。可见,这种方法可使浸渍、 干燥、分解、活化等操作在流化床中一次完成,因此具有工艺 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8
浸渍法的最大优点是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利用率高,用 量少。因为活性组分大多仅分布在载体的表面,这对 贵金属催化剂有为重要。同时,浸渍法的操作工艺相 对较为简单,制备步骤也较少。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第二节 浸渍法
一、浸渍法的工艺流程
催化剂载体 催化剂活性组分浸渍 干燥
焙烧
负载型催化剂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2)催化剂的制备 用预定量的铂化合物(如氯铂酸或氯铂酸铵),铼化合物(如高铼酸或 高铼酸铵),盐酸,去离子水混合成浸渍液,浸渍液与载体 γ-Al2O3的体 积比为1.0-2.5,在室温下浸渍12-24 h,然后过滤,60-80℃干燥6-10 h, 100-130℃干燥12-24 h,干空气中450-550℃,气剂比为500-1200的条件系 活化2-12 h,H2中400-500℃还原4 h,即得铂铼重整催化剂制备。
1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一节 沉淀法
制备 γ-Al2O3实例:工艺流程示意图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第一节 沉淀法
制备 γ-Al2O3实例:具体过程
将工业硫酸产品粉碎,于 60-70℃温水中溶解,制成相对密度为 1.21-
1.23的Al2(SO4)3溶液,同时配制质量含量为20%的Na2CO3溶液。将此
第一节 沉淀法
催化剂设计
![催化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8d46670b1c59eef8c7b4a0.png)
金属间的相互作用 (五)晶体场、配位场理论
七、助催化剂的设计
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及其原因
结构性助催化剂
要有较高的熔点,工作条件稳定 无催化活性 和主组分不发生化学变化
调变性助催化剂
碱金属、碱土金属起电子给予作用 与主组分起化学反应形成新化合物
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
Pd用于乙烯氧化制乙醛中加入惰性的Au,双中心变成单中心, 减少裂解为深度氧化 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一)、活性模型(续)
3、固体酸-碱性与催化性质
裂化、异构化、烷基化、聚合、岐化、水合和脱水等反应为 酸催化的反应(正碳离子反应) 某些聚合反应、异构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缩合、加成和脱 卤化反应可以被碱催化,如甲醛的高聚合反应,碱金属和碱 土金属的氧化物就有活性 芳烃环上的烷基化发生在酸催化剂上,而侧链烷基化主要发 生在碱催化剂上 催化剂的酸性有利于积炭,碱性有利于抑制积炭 酸部位的类型和催化活性有关 裂化、聚合和异构化通常需要中强酸和强酸;醇脱水、酯化 和烷基化需要中强酸和弱酸
催化剂知识库是关键 利用计算机计算催化剂所固有的试验数据 计算物理化学性质数据或者模型函数等
2、专家系统
内容
具有灵活性,能解释或辅助一个反应体系中所有类型的反应 知识库在学习、预测及验证过程中自动得到补充和改正 一个用于预测目的反映催化剂功能和催化反应特性的知识库 也应该能同时预测出不利于副反应的催化剂 在选择催化剂时能自动地从知识库中找出哪些是有用的、哪 些是没有用的、哪些是有害的 用户能够修正、组织系统优化给出各个分过程的解 专家系统能够解释所有的结论和试验现象 具有友好的界面、使用简便,不能只有设计者才明白系统的 繁杂使用
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
结论
主催化剂:Ni 助催化剂:Li,Na,K;Mg,Ca,Ba;Ce, La;Cu,Zr,Ti 载体:r-Al2O3,SiO2,CaO,MgO,ZrO2, TiO2,HZSM-5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PPT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eb27b0bb4cf7ec4bfed048.png)
第一节 沉淀法
二、各类沉淀法
(三)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先将带沉淀的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 预先造成十分均匀的体系,然后调节温度和pH值,或在体系中 逐渐生成沉淀剂等方式,创造形成沉淀的条件,使沉淀缓慢的形 成,以制得颗粒十分均匀且比较纯净的的沉淀。
第一节 沉淀法
三、沉淀操作的原理与技术要点
(一)金属盐和沉淀剂的选择 1、盐的选择
首选硝酸盐;原因:硝酸盐的大多溶解于水,并可方便地由其 对应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等与硝酸反应制备。 2、沉淀剂: ①NH3•H2O、(NH4)2CO3等,因为它们在沉淀后的洗涤和热处理时易 于除去而不留残留; ②若用KOH、NaOH,要考虑Na+、K+的残留,且KOH较昂贵; ③NaOH、Na2CO3也是较好的选择,特别是Na2CO3,不但价格低廉, 而却常易于形成晶体沉淀,易于洗净。
对于晶形沉淀,沉淀应在较热的溶液中进行,这样可使沉淀的 溶解度略有增加,过饱和度相对降低,有利于晶体成长增大。同 时,温度越高,吸附的杂志越少。对与非晶形沉淀,在较热的溶 液中沉淀也可以使离子的水合程度较小,获得比较紧密凝聚的沉 淀,防止胶体溶液的形成。
第一节 沉淀法
三、沉淀操作的原理与技术
(二)沉淀形成的影响因素 3、pH值 由于沉淀用碱作为沉淀剂,因此沉淀物的生成在相当程度上
第一节 沉淀法
三、沉淀操作的原理与技术
(一)金属盐和沉淀剂的选择 2、沉淀剂 选择原则: ①尽可能使用易于溶解易分解的沉淀剂。
NH4OH、 (NH4 )2 CO3 、草酸铵、尿素等,在沉淀反应完成后, 经洗涤、干燥、焙烧,大多可以除去,为制备纯度高的催化剂创 造了条件。
催化剂降低反应速率的例子(二)
![催化剂降低反应速率的例子(二)](https://img.taocdn.com/s3/m/be88a8d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6.png)
催化剂降低反应速率的例子(二)催化剂降低反应速率的例子1. 催化剂简介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反应结束后能够恢复其原始状态。
催化剂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同时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不同的反应路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能够更快地进行。
2. 催化剂降低反应速率的例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催化剂降低反应速率的例子:•铁催化的Haber-Bosch合成反应 Haber-Bosch合成反应是一种用于合成氨的重要工业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氨气和氢气通过催化剂铁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铁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并使合成氨的产率更高。
•酶催化的生物反应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类催化剂,能够加速多种生物反应的速率。
例如,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加速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酶。
在没有酶存在的情况下,淀粉分解的速率将非常缓慢,而酶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反应速率。
•贵金属催化的汽车尾气净化反应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这些气体可以通过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来转化为无害物质。
催化剂能够降低这些反应的活化能,促使有害气体以更快的速率转化为无害物质。
•酸催化的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能够合成酯化合物。
酸催化剂(如硫酸)能够加速酯化反应的速率,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酸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更快的反应路径,使酯化反应的速率大大提高。
结论催化剂是一种能够降低反应速率的物质,它们能够加速反应的进行,并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通过实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在各种化学和生物反应中的应用。
催化剂的广泛应用对于化学工业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9f5b0b02020740be1e9bc2.png)
• • •
•
• •
• 超临界技术 • 超临界: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上的状态。超临界态 兼有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用于干燥、萃取、气凝胶制备。 • 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几乎有半 数以上的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里都采用催化剂。例如,合成氨生产 采用铁催化剂,硫酸生产采用钒催化剂,乙烯的聚合以及用丁二烯制 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中,都采用不同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还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 • 微乳液法 • 微乳液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它是由Hoar和Schulman于1943 年发现的,并于1959年将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均 相体系正式定名为微乳液(microemulsion)根据表面活性剂性质和 微乳液组成的不同,微乳液可呈现为水包油和油包水两种类型。 • 特点: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尺寸在10-100nm之间;透明或 半透明
3.滚涂法
• 将活性组分粘浆置于可摇动的容器中,无孔载体小球布于其上,经过 一段时间的滚动,活性组分便逐渐粘附在载体表面。为了提高涂布效 果,有时还要添加粘结剂。由于活性组分容易剥离,滚涂法已不常用
4.喷雾蒸干法
• 用于制颗粒直径为数十微米至数百微米的流化床用催化剂。如间二 甲苯流化床氨化氧化制间二甲腈催化剂的制造,先将给定浓度和体积 的偏钒酸盐和铬盐水溶液充分混合,再与定量新制的硅凝胶混合,泵入 喷雾干燥器内,经喷头雾化后,水分在热气流作用下蒸干,物料形成 微球催化剂,从喷雾干燥器底部连续引出。
• 沉淀法有:
• ①共沉淀法,将催化剂所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同时沉淀的一种方 法。其特点是一次操作可以同时得到几个组分,而且各个组分的分布比较均 匀。如果组分之间形成固体溶液,那么分散度更为理想。为了避免各个组分 的分步沉淀,各金属盐的浓度、沉淀剂的浓度、介质的pH值及其他条件都须满 足各个组分一起沉淀的要求。 ②均匀沉淀法,首先使待沉淀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造成一个十 分均匀的体系,然后调节温度,逐渐提高pH值,或在体系中逐渐生成沉淀剂 等,创造形成沉淀的条件,使沉淀缓慢地进行,以制取颗粒十分均匀而比较 纯净的固体。例如,在铝盐溶液中加入尿素,混合均匀后加热升温至90~ 100℃,此时体系中各处的尿素同时水解,放出OH-离子:
多种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实例
![多种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488dd9db0c22590102029da3.png)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修饰 TiO2/WO3 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 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光
碳修饰 TiO2/WO3 CN20161
复合纳米纤维光催 0169182.
化剂、制备方法及 4
应用
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钨酸铵、 张鹏;
钛酸四丁酯加入乙醇与乙酸的混合液中,混匀后静电纺 宋安
贵金属纳米粒子组装在超薄 ZnIn2S4 纳米片的正反表面,
从而分级构筑的贵金属/ZnIn2S4/TiO2 纳米异质结构;其
张振 制备方法主要是:将冰醋酸、钛酸丁酯与聚乙烯吡咯烷酮
贵金属
CN20151 翼;董 加入无水乙醇中,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钛酸丁酯/聚乙
/ZnIn2S4/TiO2 纳
0212970. 斌;刘 烯吡咯烷酮复合纳米纤维,高温煅烧获得 TiO2 纳米纤维;
发;胡 光催化剂,其中复合光催化剂是将 CuO-TiO2 复合半导体
一种 CuO-TiO2/导
伟;徐 通过化学键络合的形式负载分散于导电聚合物纤维膜的
CN20121
电聚合物纤维复合
卫兵; 表面后得到的复合光催化剂。所述导电聚合物纤维膜是将
0243376.
光催化剂及其制备
杨洁; 聚合物和纳米石墨混合后高压静电纺丝得到的纤维直径
川民; 和 38%-46%的冰乙酸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聚乙烯吡咯
Ag0.35V2O5/TiO2 CN20141 操秀 烷酮/钛酸盐溶液,记为 A 溶液;(2)按质量百分比将 3-6%
纳米复合光催化剂 0175706. 霞;黄 的双乙酰丙酮钒氧、0.5-1%的硝酸银、12-16%的平均分
的制备方法
1
元杰; 子量为 1300000 的聚乙烯吡咯烷酮、79-84%的二甲基乙
工业催化--第十一章 催化剂工业应用开发实例
![工业催化--第十一章 催化剂工业应用开发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f5ef31bed5b9f3f80f1c25.png)
第一条途径是甲醇银催化氧化法。
– 将甲醇催化脱氢与生成氢的部分燃烧结合起来:
–它保证良好的三相接触:
一方面通过氢气在液相中的鼓泡,另一方面借助于催化 剂悬浮液在交换器-反应器的管路中强制流动。
苯加氢工艺方框图如图1-9所示。
精制反应器是加氢过程的第二个创新点。
– 在理想搅拌反应器中(图1-9中反应器1)反应生成 物通过转移到气相中与催化剂分离;
– 然后进入固定床反应器2,其催化剂为镍负载在惰 性载体上。
1.3.4 装置流程图 装置的流程图如图下图所示
–包括反应部分 –稳定化部分 –热交换和循环系统
剩 才有余意气义体。循环只有当进料H2足够纯 (>90%)时
– 循环可以使氢气的利用率达到98%。
CO和H2O在不同程度上是催化剂的毒物。
– 当粗氢中的CO含量过高时,氢气就应进行预甲烷 化,接着进行干燥以除去甲烷化的水。
• 过程第一步中应用的催化剂是以银为基础的。
– 在这种情况下,甲醇比空气过量,也就是在燃烧混合 物的爆炸上限之上操作,一次通过的转化率是不完全的 (85~90%),这样就需要将未反应的甲醇循环。
• 第二条途径是甲醇铁钼催化氧化法。
1.1.2 化学反应分析
除了主反应是强烈放热的反应之外,还必须考 虑到其它一些副反应,其中包括甲醇和甲醛的 完全燃烧以及甲醛的各种降解反应。
苯和氢气经预热注入反应器。
–操作压力在20~30bar之间,它取决于应用气体中 的氢含量。
催化剂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及其应用
![催化剂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ed09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0.png)
催化剂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概述催化剂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能够促进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选择性和效率。
因此,在催化剂设计和优化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催化剂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入手,探讨其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催化剂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催化剂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从理论出发,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进行研究,另一个是从实验出发,通过相关的合成和表征手段进行研究。
从理论出发,主要有以下的优化方法: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物理学原理,通过计算分子结构的电子结构、能量和电磁响应等参数,预测催化剂在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找到最优的催化剂结构。
2. 机器学习方法。
该方法主要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想,通过训练数据集和算法,建立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之间的关系,预测最佳的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以提高反应效率。
3. 光学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光学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获得催化剂的光吸收、激发、发射等光学参数,从而优化合适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结构,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从实验出发,则主要有以下的优化方法:1. 合成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比例和添加不同的物质,合成改良和优化的催化剂结构,从而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2. 表征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各种表征手段,包括X射线晶体学、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分子吸附和排布等性质,在此基础上对催化剂进行优化。
3. 性能测试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在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掺杂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性能测试,从而进一步优化催化剂的反应选择性和效率。
催化剂设计和优化的应用催化剂设计和优化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实例。
1. 有机合成。
在有机化学合成中,催化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用于催化合成反应、Pd-Catalyzed交叉耦合反应等。
2. 化学催化。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优化也非常关键,例如,钯催化的C?H键活化和合成;铜催化的锌原子化反应等。
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
![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a5f95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a.png)
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催化剂是一种用于化学反应加速的物质。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方法,以应对不同化学反应的需求。
一、引言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是化学工程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开发高效、环保的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新型催化剂设计与优化的方法和应用。
二、催化剂设计的基本原理1.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吸附、解离、表面扩散和表面反应等过程。
2. 催化剂的特性:催化剂应具备催化活性、稳定性、选择性和可再生性等特性,以实现高效催化反应。
三、催化剂设计的方法与策略1. 传统催化剂的改进:通过调节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改善催化性能。
例如,添加助剂、分散改性和改变晶体结构等方法。
2. 合成新型催化剂:通过设计新型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和结构,实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高效催化。
如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纳米催化剂等。
3. 计算模拟与理论研究:通过计算模拟和理论研究,预测催化剂的结构、动力学和催化机制,为实验提供指导。
四、催化剂优化的方法与策略1. 表面修饰: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引入修饰剂,改变其表面性质,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2. 结构调控:通过调节催化剂的晶格结构和孔道结构,优化其催化性能。
3. 合成工艺优化:改进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提高催化剂的纯度和分散性,进一步提升催化活性。
五、实例和应用1. 新型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例如,纳米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表现出色,具有强大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2. 新型催化剂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应用:例如,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在氢能储存和CO2捕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新型催化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例如,钙钛矿类催化剂在VOCs污染物的降解中具有高效和选择性。
六、结论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优化是当前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lewis酸碱协同催化
![lewis酸碱协同催化](https://img.taocdn.com/s3/m/c11e6d4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d.png)
lewis酸碱协同催化Lewis酸碱协同催化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反应体系,其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Lewis酸碱的定义、协同催化的原理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Lewis酸碱的定义Lewis酸是指能够接受电子对的化合物或离子,它具有空轨道或空位能够容纳电子对。
常见的Lewis酸包括金属离子、铝烷、硼烷等。
而Lewis碱则是指能够提供电子对的化合物或离子,它具有孤对电子或共轭π电子体系。
常见的Lewis碱包括醇、胺、腈等。
二、Lewis酸碱协同催化的原理在有机合成中,许多反应需要通过酸碱催化才能实现。
传统的酸碱催化往往需要较强的酸或碱作为催化剂,但这些催化剂往往具有剧毒、难回收等缺点。
而Lewis酸碱协同催化则是通过将一个Lewis 酸和一个Lewis碱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催化剂对反应进行协同催化。
Lewis酸碱协同催化的原理可以解释为:Lewis酸具有较强的电子亲和力,可以吸引Lewis碱中的孤对电子,形成酸碱配对。
这种配对使得反应底物与催化剂发生作用,形成中间体,从而改变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Lewis酸碱协同催化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通道,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
三、Lewis酸碱协同催化的应用实例1. Lewis酸碱协同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1)芳香化反应:芳香化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传统的芳香化反应需要使用强酸催化剂,如氢氟酸。
而通过Lewis酸碱协同催化可以实现对底物的选择性芳香化反应。
(2)羰基化反应:羰基化反应是将羰基化合物转化为醇或胺的反应。
传统的羰基化反应需要使用钯或铂等贵金属催化剂,而Lewis酸碱协同催化可以使用相对便宜的催化剂,如铝烷和硼烷。
(3)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将两个或多个底物加成在一起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传统的加成反应需要使用强酸或碱催化剂,如硫酸或氢氧化钠。
而通过Lewis酸碱协同催化可以实现对底物的选择性加成反应。
2. Lewis酸碱协同催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废水处理:传统的废水处理往往需要使用昂贵的催化剂或高能耗的工艺。
催化剂制备原理典型工业催化剂制备催化剂制备专利创新实例
![催化剂制备原理典型工业催化剂制备催化剂制备专利创新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689a08f20722192e4436f666.png)
11
2021/3/7
8
与并流法物性对比
support SA /m2·g-1 θ /ml·g-1
A
272
0.65
G
283
0.40
d /nm
6.23 5.16
pore size distribution/ %
< 4 nm 4 ~ 10 nm > 10 nm
8.9
79.3
12.0
4.2
68.7
7.1
易成型、孔径大、中孔含量高
2021/3/7
9
例4. ZSM-5分子筛的新合成工艺
ZSM-5,美Mobile公司专利,1972,有机法
2021/3/7
10
无机法
1. 降低成本 2. 避免有机胺污染环境 3. 受混合物胶体粘稠度限制,单釜产率低 4. 创新思路:提高原料水玻璃温度,降低胶
体粘稠度,减少水量,提高单釜收率
2021/3/7
2021/3/7
5
湿混法制备流程
2021/3/7
6
相关反应
1. V2O5 + 2KOH = 2KVO3 + H2O 2. V2O5 + 6KOH = 2K3VO4 + 3H2O 3. Fe3+ + 3OH- = Fe(OH)3 (s) 4. 2KVO3 + H2SO4 = V2O5(s) + K2SO4 + H2O 5. 2K3VO4 + 3H2SO4 = V2O5(s) + 3K2SO4 + 3H2O 6. 2KOH + H2SO4 = K2SO4 + 2H2O
2021/3/7
7
催化剂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催化剂的原理和应用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acf377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5.png)
催化剂的原理和应用实例催化剂的原理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来加速反应进程的物质。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中不参与化学变化,因此可以反复使用。
催化剂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活化能降低: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不同于反应物之间能量屏障的反应途径,使反应物能够以更低的能量获得所需的反应活化能。
这样一来,反应物可以更容易地转化为产物,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2.形成中间物种:催化剂能够与反应物发生吸附,形成活化复合物或中间物种。
中间物种的结构和性质不同于反应物和产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中间物种可以通过吸附、分解、重新组合或解离等方式参与反应,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3.提供活性位点:催化剂表面通常存在多种活性位点,可以吸附反应物,使其分子键变化,从而促进反应的发生。
这些活性位点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容易地打破反应物中的键,形成新的键和产物。
催化剂的应用实例1. 精炼工业中的催化剂使用•催化裂化:在石油精炼过程中,通过催化剂将重质石油馏分转化为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和柴油。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固体酸类催化剂和多孔催化剂等。
•脱氢:催化剂在烷烃脱氢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钼、铬等金属催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需要催化剂的作用才能发生反应。
例如,在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常使用铂、钯等金属催化剂。
2. 化学合成中的催化剂应用•合成氨:催化剂在氨的合成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哈伯-博仑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氨的工艺,该过程需要使用铁-铁氮化物作为催化剂。
•合成甲醇:甲醇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催化剂在甲醇的合成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是铜-锌氧化物。
3. 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催化剂应用•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在有机废气净化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产物。
例如,将苯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设备中,能够将有害气体转变为无害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档日期:存档编号: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提高中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材料效率的半导体异质结型催化剂CaFe2O4–PbBi2Nb1.9W0.1O9设计一、设想的描述1、光催化水分解的目的及应用价值。
氢能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其燃烧值高且燃烧后唯一的产物是水,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因此,氢能开发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
在众多氢能开发的手段和途径中,通过光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最为理想和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而开发高效、廉价的实用光催化剂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也成为当前国际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2、光催化分解水反应机理像其他的催化反应一样,光催化水的分解开始当一个半导体催化剂开始吸收比它的带隙能量强的光子。
这些吸收使得处于导带的电子被激发并且在半导体的价电子带产生了空穴就像图1展示的那样。
[1]光电子和空穴氧化和还原水,产生了2:1混合着的氢气和氧气通过以下的反应。
氧化反应:H2O + 2h+→ 2H+ + 1/2O2(1)还原反应:2H+ + 2e−→ H2 (2)总的反应方程式:H2O → H2 + 1/2O2 (3) 总的反应方程包括四个电子转移(每生成摩尔氧气)通常是通过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助催化剂(在图中用cat1和cat2表示)附着在半导体表面。
这些助催化剂为催化反应提供电子和反应的活性中心。
[2]这个反应包括标准Gibbs自由能变化△G=237KJ/mol(1.23eV每转移一个电子)。
实际上,一些超电势可以加速反应,所以半导体能承受的电压应该大于等于1.6-1.8eV在水的分解中。
为了吸收更多的可见光的照射,半导体的电压应该小于2.2eV。
除此之外,为了还原和氧化水,导带应该位于一个比水的还原电势更负的位置(0V NHE),然而价电子带应该比水的氧化态更正(1.23V NHE)如图1。
因此,可见光下水分解的催化材料应该满足这两个关于带隙能量(1.6-1.8eV<Eg<2.2eV)和能带的位置。
图1 关于催化水分解原理的一种模型3 光催化分解水的热力学H2O(l)→H2(g)+1/2O2(g)ΔG0=237 KJ/mol (4)从理论上分析,分解水的能量转化系统,必须满足以下的热力学要求:1)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从水分子中转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即1.23 eV;2)催化剂必须能同时满足水的氧化半反应电势,Eox>1.23 V(pH=0,NHE)和水的还原半反应电势,Ered<0 V(pH=0,NHE),图2所示。
图2各种半导体化合物的能带结构同水分解电位的对应关系(pH=0)图2 各种半导体化合物的能带结构同水分解电位的对应关系4 光催化分解水的动力学在满足了热力学的要求之后,还有来自动力学方面的要求[3]:1)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对H2O的氧化途径采用4电子转移机制,即两个H2O分子酶催化剂上连续释放4个电子一步生成O2,波长不大于680nm的光子就能诱放O2反应,且无能量浪费的中间步骤,这是对太阳能最为合理和经济的利用式但当今研究的人工产O2多相催化体系,不管是利用紫外光的TiO2、SrTi或利用可见光的WO3、Cd S等,都是采用的单电或双电子转移机制,因此量有很大的损失。
2)用光还原H2O生成H2不可能经过H·中间自由基,因为这一步骤的还原电位负:H++e-→H·→1/2 E0(H+/H·)=-2.1V(pH7,NHE) (5)因此,它只能经过双电子转移机制一步生成H2:2H++2e-+M→H·→H2 E0(H+/H2)=-0.41V(pH7,NHE)(6)3)反应4-6具有较高的超电势,一般要用助催化剂来降低氢的超电势。
Pd、PtRh 等为低超电势金属(0.1~0.3 V),催化活性最高[4-6]。
第二类为中超电势属,如Fe、Ni、Co,活性次之[7][8][9]。
4)光激发的电子空穴对会发生复合,这在人工太阳能转化中难以避免的。
在多相光催化中,当催化剂的颗粒小到一定程度时,体相的电子空穴复合可以忽略,而只考虑在颗粒表面再结合的损失。
电子和空穴的表面复合比较复杂,它与固体表面的组成和结构、溶液性质、光照条件等因素都有关系。
当前研究的光催化效率一般都较低,只有当表面复合得到了有效地抑制,氧化还原效率才能显著提高。
5)材料稳定性的问题。
窄禁带半导体如CdSe、CdS、Si等,虽然与太阳光有较好的匹配,但在水溶液中极易受到光腐蚀。
还有一些光敏有机络合材料,如Ru(bpy)32+的稳定性问题更为严重。
二、结构与催化剂组分设计1 设计p-n结是在一块半导体中用掺杂的办法做成两个导电类型不同的部分。
一般p-n结的两边是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也称为“同质结”。
广义上说,如果结两边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就称为“异质结”,但一般所说的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的接触构成的半导体异质结。
它构成了所有的半导体原件基本的单元结构例如二极管,晶体管,太阳能电池以及LED。
当p-n型半导体被连接起来的时候,电子靠近p-n界面趋向于扩散到p区域。
当电子扩散,使得n区域带正电。
同样在靠近p-n 界面处,空穴开始扩散到n型区域,使的离子带负电。
靠近p-n界区域面附近失去电中性,形成了带电区域和过渡层。
然后电子区域形成,为了防止重新组合电子和空穴向相反的方向扩散。
由于含铁化合物的禁带宽度一般都比较窄, 在1. 9 ~2. 3 eV 之间[ 10 ] ,能吸收更多的可见光,因此在光催化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CaFe2O4 和S r7 Fe10O22作为电极, 能够光电催化分解水制取氢气[ 11, 12 ]。
具有尖晶石结构的ZnFe2O4具有较高的光催化分解。
水制氢能力,并且对可见光敏感[ 13 ]。
因为CaFe2O4带隙能量大概为1.9eV,且能够做为光电催化水分解中的电极所以我们选取CaFe2O4作为我们p-n型半导体中p型的半导体。
钙铁矿型或层状钙钦矿型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层状钙钦矿型氧化物的光催化能力更强, 因为它们具有较大的层间距离, 层间成为产生H2和O2及逸出的通道, 当光照射到层状钙钦矿型氧化物上时, 在层内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 电子与水在层间生成H2, 空穴与水在另层间生成O2。
H2和O2分别在不同的层间生成,避免了由于反应点太近造成的氢氧复合,提高H2生成。
PbBi2Nb2O9是一种Aurivillius-phase层状结构的钙钛矿,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氧化形式的(WO3, TiO2)加入到了前体当中,形成了更高催化性能的PbBi2Nb1.9W0.1O9。
两种半导体颗粒组合在一起形成p-n形成了CaFe2O4–PbBi2Nb1.9W0.1O9异质结型的催化粒子。
这种催化剂工作原理是,光产生的空穴和电子分离在电子区域的影响下,空穴移动到了p-CaFe2O4一侧,电子移动到了n-PbBi2Nb1.9W0.1O9一侧。
为了完成电荷的移动,两个半导体带的位置应该交错开,使得p型半导体处于一个更负的趋势。
这种p-n二极管形成是一个有效的分离电子空穴对的方法通过物理的分离氧化和还原的接触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电子空穴重新组合的能量浪费降到最低。
通过介绍半导体不同的能带间隙,外形能拓展半导体材料吸收太阳能光谱的范围。
这些影响最终导致高的催化活性。
2 催化剂制备基本的催化剂PbBi2Nb2O9合成采用的是传统的固态的合成法,所以用水泥把纯度为99.999%PbO,Bi2O3(99.99%)Nb2粘合在一起.这些球形的粉末在在静态空气中1123K下煅烧24h。
氧化形式的(WO3, TiO2)加入到了前体当中目的是为了合成混合型的光催化剂。
溶胶凝胶路线被采用为了合成CaFe2O4纳米粒子. 按一定的化学比例把纯度为99.999%的Ca(NO3)2·4H2O 和Fe(NO3)3·9H2O在30%的NH3溶液中,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 CaFe2O4/PbBi2Nb2−x W x O9是由PbBi2Nb1.9W0.1O9和CaFe2O4在150◦C下通过七天的热水处理得到的,目的是使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CaFe2O4负载在PbBi2Nb1.9W0.1O9体系上.PbB i2Nb2−x T ix O9表面的W通过使用有喷头的气相冷壁化学沉积系统沉淀下来.反应器的基本的压力是在10-3托,操作压力在0.1-1托这个范围之内在W的沉淀过程中。
白色的钨盐即W(CO)6又高的气相分压被用来被用来做金属氧化物的气相沉积.固体的六羰基钨被放在一个不锈钢的鼓泡器中.在钨的沉积过程中,鼓泡器的温度始终维持在80摄氏度,导出管道也得被加热到110摄氏度为了防止原料凝结.氩被用来做运载气体流量为1.5mol/s.沉积的温度在450到500摄氏度之间.产生的金属钨负载在PbBi2Nb2−x TixO9催化剂重新在空气被氧化以25μmol/s 在473K的温度下1h。
3 催化剂的表征催化剂的表征是任何一项催化研究、开发不可或缺的内容。
通过表征能够给出几种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信息,即化学组成、结构、形貌等,对于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原理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剂,表征的意义更为重要,因为光催化活性受光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很大,晶型、缺陷浓度、杂质浓度、杂质分布等的微小改变就能造成光催化活性的很大差异。
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实验条件的很小偏差就可能造成光催化剂制备的难以重复现象。
半导体催化剂的表征是通过以TGA,DTA,XRD,UV-Vis DRS,XPS,SEM,TEM以确定催化剂合适的焙烧温度,了解催化剂的性质,探讨其可见光响应的原因和光催化机理。
(1)热分析(TGA,DTA)热重分析(TGA)是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测量试样的重量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
热天平连续、自动的纪录试样重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而得到TG谱图,分解、升华、还原、氧化、吸附和解吸附等伴有质量改变的热变化都可用TG来测量。
(2) 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XRD)是表征催化剂结构的一种有力工具,通过XRD技术可以用于催化剂物相的鉴定、物相的分析及结晶参数的测定以及测定催化剂晶体的晶型、晶粒大小。
催化剂的制备条件的不同,例如,反应温度、还原条件等都会影响催化剂的晶型以及晶粒的大小等结构。
(3)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漫反射是将一束光射到一定厚度的不透明不光滑固体表面上,光被部分吸收和部分散射后,向各个方向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