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媒体过度解读
自媒体乱象整治的分析与建议
自媒体乱象整治的分析与建议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加速,“自媒体”行业炙手可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行业,一方面带动了社会信息内容的繁荣与多元,推动了社会形态、文化生态的进步与变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乱象问题,诸如虚假报道、自欺欺人、胡编乱造等现象频频出现。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也对公众、政府和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误导。
为了治理“自媒体”乱象,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现状问题(一)钓鱼式标题、夸张的内容炒作。
为了吸引更多点击量,不少自媒体文章使用夸张、煽动性的标题和内容进行炒作,有些文章甚至失实、胡扯、造谣或故意引起社会矛盾和争议,严重损害社会和谐稳定。
(二)抄袭、剽窃现象严重。
由于自媒体不重视版权保护,对自己的文章、图片、视频等自主创造内容的价值缺乏认知,追求快速权益的最大化,导致自媒体圈内抄袭、剽窃现象屡禁不止,许多原创作者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回报。
(三)低俗、粗鄙、虚伪的内容泛滥。
一些自媒体从业者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点击量,常常站在低俗、血腥、暴力和恶意的视角来编写文章,用低俗、粗鄙、恶毒的语言来吸引关注,更有的人涉及到言论和舆情安全问题,虚伪的言辞、表现手法极其不当。
二、自媒体乱象的产生原因(一)自媒体门槛低。
自媒体的诞生,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消息、信息内容的垄断,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学习传统媒体的知识技能,通过平台筛选,即可成为自媒体从业者,频繁发布信息内容。
并且自媒体矩阵的形成,让这些博主得到了方便快捷的转载通道,一些在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内容创作者因缺乏传媒机构背景,不时遭遇了抄袭、篡改而失去了知名度和收益,这加剧了媒介资源向质量较低内容和小众深度内容之间的失衡。
(二)自媒体传播快速。
自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网络信息流量的爆发式增长,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平,信息传播具有快速性和广泛性, 信息宣传效果更为显著,而检查监管管理也无法做到全面、精准,导致自媒体乱象严重。
媒体过度报道整改措施
媒体过度报道整改措施
背景
媒体过度报道是指媒体在报道事件时过度渲染和夸大,导致信息失衡,引发社会恐慌等问题。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目标
本文旨在提出媒体过度报道整改的措施,以促进媒体的报道质量和社会稳定。
主要措施
1.加强行业自律
鼓励媒体行业组织和协会主动制定相应的自律准则和标准,明确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违反准则和标准的行为进行惩处和曝光,以形成良好的行业风气。
2.提升媒体素质
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培养其良好的新闻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引导媒体记者尽量客观、准确地报道事件,避免夸大事实和渲染情绪,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加强信息监管
加强对媒体报道的监管,建立有效的信息审核和发布机制。
严格审查新闻稿件,防止不实信息的传播。
在信息发布时,加强来源核实和事实证明,确保报道的可信度。
4.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媒体报道
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其对媒体报道的辨识能力。
鼓励公众主动获取多方信息、多角度思考,理性评估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结论
媒体过度报道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整改。
通过加强行业自律、提升媒体素质、加强信息监管和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媒体报道,可以有效减少过度报道的现象,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正义。
以上是我们制定的媒体过度报道整改措施,欢迎各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自媒体传播如何应对信息过载和信息泛滥问题
自媒体传播如何应对信息过载和信息泛滥问题自媒体传播如何应对信息过载和信息泛滥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传播方式。
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和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信息过载和信息泛滥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自媒体平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以确保用户能够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自媒体平台需要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
信息过载和信息泛滥的问题主要源自于大量的信息涌入到平台中,而其中许多信息往往质量较低或者存在不实信息。
因此,自媒体平台应该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平台还应该加强对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惩罚力度,以降低虚假信息的传播。
其次,自媒体平台需要加强用户教育和引导。
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自媒体平台有责任向用户传达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传播理念。
平台可以通过推送高质量的内容、组织专题论坛等方式,引导用户学习正确的信息获取和判断方法,让用户具备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
此外,平台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布行业标准等方式,提升自媒体从业者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传播质量。
第三,自媒体平台需要加强用户反馈和互动机制。
用户反馈是改善自媒体平台的重要途径,平台应该鼓励用户提供意见和建议,并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内容推荐和推送策略。
平台还可以开展用户调查,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意见,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同时,平台还应该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对于虚假信息的投诉和举报,为用户提供一个健康和可信的信息环境。
第四,自媒体平台需要加强跨界合作和交流。
信息过载和信息泛滥问题不仅是自媒体平台的问题,也是整个传媒行业的问题。
在应对这些问题时,自媒体平台应该与传统媒体、网络公司等其他机构加强合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平台可以借助传统媒体的资源和经验,提升内容质量和可信度;可以借助网络公司的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优化推荐和推送策略。
自媒体盛行现象分析报告
自媒体盛行现象分析报告自媒体盛行现象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从事自媒体行业,以达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经济收益的增长。
本文将对自媒体盛行现象进行分析,包括原因、影响和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自媒体盛行现象的原因1. 技术进步推动了自媒体盛行现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达,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进行传播。
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发布信息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这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从事自媒体的潜在机遇。
2. 对传统媒体的不满促使了自媒体的兴起部分人对传统媒体的内容和方式表达方式感到不满,认为它们存在信息过滤和审查等问题。
而自媒体则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开放的表达空间,使人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满足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需求。
3. 经济利益是自媒体盛行现象的重要驱动力自媒体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
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内容,可以吸引粉丝和流量,进而实现经济利益的增长。
这种经济利益的诱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自媒体行业。
二、自媒体盛行现象的影响1. 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自媒体的盛行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不再依赖于传统媒体的选择和判断。
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将自己的观点传播给更多的人。
这为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2. 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改变过去,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渠道。
而现在,随着自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自媒体平台获取感兴趣的信息。
这种方式的改变对传统媒体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3.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长自媒体行业的盛行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自媒体平台的运营、内容创作到运营策划等方面,都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
这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同时也促进了创业精神的发展。
三、自媒体盛行现象的趋势1. 内容的质量成为自媒体发展的关键随着自媒体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内容的质量成为自媒体发展的关键。
探析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
探析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自媒体新闻传播是指由个人或小团体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传播和推广信息的方式。
相比传统新闻传播方式,自媒体新闻传播以其快速、直接、互动的特点,给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自媒体新闻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
在过去,传统新闻传播主要由大型传媒机构掌控,他们以自己的编辑判断选择新闻内容,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发布。
而自媒体新闻传播由个人或小团体进行,没有中央控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有权决定发布什么内容。
这样一来,个人与机构的新闻传播渠道更为平等,不再受到传统媒体的限制。
自媒体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通常需要经过编辑整理加工,然后经过媒体传播渠道再传递给受众。
而自媒体新闻传播直接面向受众,信息发布更加直接快捷。
通过自媒体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或关注感兴趣的主页,获取自己关注的领域的最新动态。
自媒体新闻传播涵盖了更加广泛的领域和主题,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更加精准地获取信息。
自媒体新闻传播更加注重用户参与和互动。
传统新闻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信息的发布者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而受众不能对新闻内容进行修改或者反馈。
而自媒体新闻传播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方式,更加强调用户参与和互动。
自媒体新闻传播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如短视频、直播等,使信息传播更加生动有趣。
自媒体新闻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自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低质量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容易误导受众。
自媒体新闻传播容易陷入“信息过载”的问题。
用户面临着大量的信息选择,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筛选,容易造成信息过载和认知困难。
自媒体新闻传播容易导致信息碎片化。
由于信息的即时性和快速性,用户对信息的吸纳和理解可能不够深入和全面。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提供了更加广泛和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更加注重用户参与和互动。
我国自媒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自媒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自媒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自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自我创作、表达和传播的一种新兴媒体形式。
从诞生至今,自媒体在我国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关注。
然而,与发展的迅猛相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虚假信息传播、低质量内容泛滥等,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自媒体发展的现状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首先,自媒体的发展现状。
自媒体兴起于社交网络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创造了更多的话语权。
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可以发布各种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这无疑拉近了传统媒体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推动了传媒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然而,随着自媒体行业的火热,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
首先是内容质量的不稳定。
许多自媒体从业者为了迎合热点事件,出于追求浏览量和转发量的目的,制造各种标题党和点击率。
虚假、夸大和低俗的内容不仅误导了受众,也严重损害了自媒体行业的形象。
其次是版权保护问题。
由于自媒体内容的普及,盗取和转载成为常态,许多原创作者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造成了创作者权益的侵害。
再者是自媒体职业化的问题。
尽管许多自媒体从业者热衷于创作,但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更多系统化的培训和支持。
针对自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自媒体的管理和监管。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审查和管理,严厉打击虚假信息传播和低质量内容。
自媒体从业者要自觉遵守相关法规和道德规范,提高内容质量,不做标题党和低俗内容。
其次,加强版权保护。
相关机构要建立版权保护制度,加强对自媒体内容的监测和追责,鼓励原创作者的创作,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此外,我们要倡导自媒体职业化发展。
自媒体从业者要提升自身素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创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媒体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浅谈媒介的过度娱乐化及应对
浅谈媒介的过度娱乐化及应对作者:徐珍珍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10期【摘要】娱乐是大众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其的过度娱乐化带来了一些问题,应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寻找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众传媒过度娱乐应对措施一、娱乐的合理性晨起,我们用看广告时经过比较而选择的牙膏牙刷洗面奶进行洗漱,热爱音乐的人们或许会在这个时候放一段轻柔或激昂的音乐。
边看报纸电视边吃早餐,了解最新信息,如天气预报。
上班的途中会看到无数的路牌广告,甚至我们所坐的公交车座椅上都贴了治疗脱发的小广告。
到了公司,我们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中途会接到电话并打出电话。
晚上回到家,打开电视电脑,看电视剧电影,逛论坛聊QQ。
夜深了,我们入睡。
这是一个媒介时代,我们的衣食住行从媒介中获取信息又依靠媒介进行。
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关系从泾渭分明到融为一体。
这意味着在新媒体的作用下,“第二媒介时代”到来了,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提出的。
本质特征在于传播过程中的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
因此,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成了媒介公民。
媒介对世界的影响之大。
早些年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预言已经实现,李普曼所提出的“拟态环境”在媒介时代已成为默认的真实环境。
当社会被媒介以及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所包围时,学者们提出了担忧和警示。
1985年波兹曼发表了《娱乐至死》一文,一经面世便引起轩然大波。
近些年,学者纷纷引用《娱乐至死》的观点,针砭当今中国社会的娱乐化现象。
不可否认,娱乐化确实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但波兹曼《娱乐至死》的写作背景是美国社会,引用它的论点批判中国的社会现象,有颇多不合理之处。
波兹曼指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是通过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
纵观全书,可以看出“娱乐”在波兹曼的观点里是美国社会问题的源头。
然而在这个由媒介操纵的社会里,媒介制造的拟态环境成了真实环境,那么真实环境中的“娱乐”一词在拟态的真实环境中就需要改进定义。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分析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分析自媒体新闻传播是指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的新闻信息传播,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抖音等,它具有快速、直接、自由等特点,在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内容等方面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冲击,并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自媒体新闻传播冲击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垄断地位。
传统新闻传播主要由媒体机构控制,而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使得个人、组织也可以参与新闻传播,减少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使得传播权更加平等化。
自媒体传播不仅打破了传统传媒对信息的管控,还使传统媒体面临着从众、同质化的竞争,需要与自媒体平台进行互动,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改革创新。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速度产生了冲击。
自媒体平台的特点是信息发布速度快,传统新闻传播机构往往需要经过采编、审查等环节才能发布新闻,而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不经过这些环节,可以实时发布。
这使得自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更加快速,使传统新闻媒体在速度上处于劣势,需要加快自身的转型速度。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内容产生了冲击。
传统新闻媒体在信息选择和报道上往往有一定的设限和控制,而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相对自由,容易涌现出更多的观点和声音。
这使得自媒体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细分化的特点,满足了大众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并且通过用户点赞、评论等互动功能,使传统新闻传播更加交互性,更加个性化。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舆论引导的影响。
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发布不受传统媒体机构的约束,容易出现谣言、不实消息等,给社会治理造成不利影响。
大量的自媒体账号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容易产生低俗、泛滥的内容,对社会价值观产生影响。
自媒体新闻传播需要更多的监管和引导,保持传播内容的正面向上。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冲击,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使传播速度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传统新闻传播需要从中吸取经验,加快转型与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关于自媒体时代下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的研究
关于自媒体时代下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的研究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信息的爆炸和个性化推荐的大行其道。
个性化推荐可以帮助用户高效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随着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智能化,过度个性化推荐现象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对自媒体时代下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的表现1. 过度同质化个性化推荐算法会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推荐与其喜好相符的内容。
如果用户只接触到与自己喜好相符的内容,就会造成过度同质化的现象。
用户只接触到自己熟悉的内容,而不会接触到更广泛的信息,影响了用户的信息获取和知识深度。
2. 观点闭环个性化推荐会根据用户行为推荐相似的内容,导致用户陷入一个观点的闭环之中。
用户只会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信息,很难接触到不同观点的内容,导致用户的认知范围受限。
1. 算法优化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不断优化,导致用户越来越容易接触到与自己兴趣相符的内容,而忽视了其他信息。
算法的优化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然而过度优化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2. 商业考量许多互联网平台会根据用户的行为推荐广告内容,以获取更多的点击率和广告费用。
为了实现商业利益,平台会优先为用户推荐与其兴趣相符的内容,而忽视了内容的多样性和广度。
1. 信息获取不均衡个性化推荐过度会导致用户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信息。
这会导致信息获取的不均衡,用户只接触到狭窄的信息范围,而缺乏对其他领域的了解。
2. 社会交流受阻个性化推荐过度会导致用户陷入信息茧房和观点闭环之中,很难接触到不同观点和信息。
这会影响用户的社会交流,导致认知结构狭窄,难以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和交流。
3. 消费偏好过敏个性化推荐过度会使用户的消费偏好过于敏感,容易受到推荐算法的影响而产生盲目的消费行为。
用户只会接触到与自己喜好相符的内容,而忽视了内容的品质和多样性。
1. 加强内容多样性互联网平台应加大对内容多样性的推荐力度,不仅根据用户兴趣推荐内容,还应该推荐一定比例的其他领域的内容,丰富用户的信息获取。
自媒体时代的媒体过度解读
自媒体时代的媒体过度解读-新闻学自媒体时代的媒体过度解读【摘要】当今时代自媒体高速发展,自媒体自身的特性和表达方式,极易导致媒体对某些事件过度解读,而两级传播中舆论领袖又容易使新闻事实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偏差,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坚守“让事实说话”的原则。
同时,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更应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借鉴。
关键词自媒体过度解读媒介融合鲁迅先生曾在《小杂感》中这样写道:“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私生子。
”这句话在当时本是用来比喻国人的想象力的,但如今用在新兴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过度解读也比较合适。
一、媒体的过度解读解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主要有:1、阅读解释2、分析;研究;3、理解;体会。
笔者认为,解读就是指对某件事、某个现象、某个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理解体会。
过度解读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某件事、某个现象、某个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理解体会,偏离了正确的范围。
2014 年12 月27 日,原新浪网总编辑、现小米公司副总裁陈彤(微博名为@老沉)发表微博“40000 斤黄金,20 吨”。
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之后的几小时内由于媒体的过度解读不断升温,最后演变成了“赵本山涉黑被抓,从其家中搜出40000 斤黄金”的闹剧,后经当事人陈彤解释,那条引发如此轩然大波的微博只是近期热映电影《智取威虎山》里的一句台词。
事情的发展过程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媒体的过度解读实在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陷入迷惘。
二、导致过度解读的原因通过对过度解读的案例加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自媒体在对新闻事件的过度解读上“功不可没”。
大多数过度解读的新闻都是在自媒体的平台上升温发酵,进而演变成为舆论闹剧,使得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引发信任危机。
我们对频发过度解读的自媒体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以下两个原因:1、自媒体的特性与表达方式自媒体在当今时代的定义,已远远跳过web2.0 时代:以博客为代表,进入到web3.0 时代:以微博、微信、朋友圈为代表。
浅谈自媒体乱象
浅谈自媒体乱象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一些小视频、公众号也应运而生,在这个“人人都是演说家”的时代,发表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变得越来越方便。
自媒体,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进入大众视野。
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信息的同时,自媒体涌现出各种乱象。
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各种信息、各种观点、各种分析,还有谣言、攻击、谩骂,以及鱼龙混杂的信息。
一些自媒体从业者为了吸引眼球,追求访问量,有的使用过分夸张的标题,有的编造内容,抄袭原创,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自媒体乱象主要表现在:一、低俗色情,有些视频、直播内容不堪入目,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二、一味追求劲爆标题,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道德绑架的方式来获取较高的转发和阅读量;三、散布谣言。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往往大量转发。
四、黑公关。
有的媒体人为了赚取高额的利益,因为一些报道为企业站边,从来不管青红皂白善恶美丑,为了利益歪曲事实。
五、抄袭原创。
有的人对于一些好的优质进行后期改良,再坠上自己的名字。
针对这些乱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
自媒体是一种新兴产业,促进其良好运行的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抓紧时间积极探索,对于自媒体从业者进行监督,让自媒体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第二:加强网信部门的监管。
对于有些网站上面低俗色情的内容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于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处理,私法部门对于内容涉嫌违法犯罪的媒体人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三:对广大网民进行正能量宣传,让其有维护纯净安全网络环境的意识。
此项工作非一朝一夕,需要广大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中国的自媒体行业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自媒体从业者、相关管理部门、网络平台共同努力。
我们必须各负其责、各尽其职,让自媒体行业的乱象无处遁形,更好地服务广大的网民朋友。
浅谈媒体的过度解读
浅谈媒体的过度解读作者:周培源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5期【摘要】媒体对个案的追逐已经造成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
个案往往不具备普遍代表性,而对个案的过分解读有悖媒体的社会责任,更容易引发又一轮的媒体示范效应。
本文从新闻实务操作、新闻价值扭曲和新闻存在的哲学基础解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从“新闻三态”和认知、符号化以及传播的流程给出建议。
【关键词】新闻价值社会责任示范效应近来因为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呈现裂变式的增长,往往能够形成网络舆论风暴,对现实产生重要的影响。
面对这样巨大的舆论影响力,新闻工作者必须高度警惕,只有担起社会责任,正确研判舆论走势,才能防止被舆论所误导。
这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对个案的过度关注,导致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不符,让错误的舆论和片面的舆情占了上风,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一、对个案过度解读的批评1、个案往往不具备代表性西方对于新闻有一个经典的定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编辑主任约翰·伯加特有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①这种新闻把关标准指导下的新闻实践很容易让一些看似新奇事物成为大众新闻消费的对象,但我们能够说这些奇异的事件是生活的常态吗?比如我们每到年关总会碰到诸如有人丢钱有人捡钱的新闻,有些新闻报道称农民工丢钱遭到哄抢,辛苦一年血汗钱几乎被抢光。
这些新闻一经报道,很容易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的媒体也被读者情绪干扰,或者为了迎合受众心理进行评论解析,动辄上升到社会信任、国民素质、教育水平、制度缺失等层面,这就属于过度解读了。
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丢钱遭到“哄抢”的事件经过报道后失主不仅找回了丢失的钱物,还有的个案中失主收到的钱款比丢失的还多;另外通过百度搜索简单搜索“丢钱归还”的结果就高达近200万条。
虽然不是很科学严谨的调查数据,但至少可以说明,丢了钱,不是只有哄抢的情况,还有拾金不昧的情况。
过分关注极端个案,就难以让受众感触真实的社会脉搏。
浅谈自媒体乱象
浅谈自媒体乱象自媒体,简单来说就是个人或小团队自主创作并发布的媒体形式。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移动端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更是呈现出了快速膨胀的趋势。
虽然自媒体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发挥了好处,比如促进独立思考、提高公众关注度等等,但也不可忽视自媒体的负面影响。
自媒体乱象自媒体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自媒体乱象。
为了吸引眼球、赚取利益,许多自媒体刻意夸大和歪曲信息,以戳人争议点或者被误导群众,这种现象就是自媒体的“标题党”和“内容党”;同时,自媒体也面临着异常严重的版权问题。
由于管理过程不严,自媒体创作者往往随意抄袭、盗用知名媒体的内容,以及过度依赖炫酷科技,破坏了信息生态环境。
另外,关于自媒体的商业化问题,也算是一项重要的自媒体乱象。
对于自媒体来说,作为一股强有力的替代传统媒体的力量,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流量”,但这使得不道德的商业合作成了一个利益之争。
自媒体的创作者往往会过度依赖广告或者新品宣传,在利益面前放弃道德原则,甚至于违规操作,这种做法是对自媒体的毁灭性打击。
自媒体纠偏与其让自媒体持续的像个没有“自觉”的“疯狂舞台”,不如我们就理性调整一下,在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的同时,保障公共利益和信息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攸关其性质,自媒体乱象的处置也应该给出相应的做法。
首先,应大力开展有关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减少重复的内容创作和广告冲击。
制定自媒体的标准化工作,让其与传统媒体同步之间,所要坚守和遵守的标准与义务得到保证。
其次,要加大管理力度。
对自媒体平台的管理应该要具有审批、许可和监管的权限与机构,通过行政手段、自律机制等多重手段,完善自媒体平台的管理机制,消除负面媒体,维护媒体健康。
结论自媒体既提供了独立的信息发布平台,又在某些方面扮演了解读、入门和服务传统媒体的功能,所带来的价值和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但在繁荣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所带来的负面和危机往往被人忽略了。
如果我们要真正掌握“信息查核”权利的话,就应该对自媒体的权力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和监管,不让个别自媒体引起社会不明不白的误解,不让新兴媒体的发展受到冲击和妨碍。
关于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思考
关于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思考关于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思考近年来,我国影视传媒行业呈现出明显的过度娱乐化现象。
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娱乐产业蓬勃发展,大量的影视作品涌现出来,但其中不乏低俗化、庸俗化的作品,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思考。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影视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审美取向。
娱乐化的影视作品往往以轻松、愉快、消遣为主题,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然而,这种过度娱乐化的作品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使得影视作品的类型趋于单一,逐渐丧失了对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关注。
其次,过度娱乐化的影视作品无疑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是无形的。
随着大量低俗、庸俗作品的涌现,审美标准逐渐歪曲,观众的能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有所下降。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作品中散发出的消极情绪和价值观常常蔓延到现实生活中,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
年轻观众是影视作品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种娱乐化的作品无疑将对他们的价值取向产生深远影响。
再次,过度娱乐化的影视作品也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于追逐商业利益和短期收益,导演和制片人往往选择商业化、低成本的娱乐化作品,而忽视了对优质影视作品的投资。
这不仅浪费了艺术创作的机会,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缺乏多元化的创作和审美,使得一些具有潜力和文化内涵的作品无法得到展示和推广。
对于这种过度娱乐化的现象,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努力,以推动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影视产业的监管,制定相应政策和规范,引导和推动创作者们创作出更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其次,应提高观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强辨识影视作品的能力,以减少对过度娱乐化作品的依赖。
教育和媒体也应在文化产品的培养和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引导观众去欣赏那些更具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此外,投资人和制片人也应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给予优质作品更多机会。
解读自媒体领域突出的五大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和信息溯源手段,虚假信息和谣言在自媒体平台上得以 迅速传播,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02 自媒体平台的监管问题
平台审核机制不完善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自媒体平台的审核机制不完善, 导致平台上出现大量低质量、虚假甚 至有害的内容。
03 自媒体行业的盈利模式困 境
广告收入依赖严重
许多自媒体创作者主要依赖广告收入来维持运营,导致内容 创作受到广告主需求的影响,缺乏独立性和原创性。
广告收入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增加了自媒体运营的风险 ,使得自媒体创作者难以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
付费内容模式难以推广
尽管付费内容模式被认为是自媒体创作者实现盈利的一种 方式,但由于用户习惯和认知度的问题,付费内容的推广 面临较大困难。
详细描述
自媒体用户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参与信息传播,形成强大的舆论场。自媒体的舆论影响力逐渐超过传统媒体, 成为引导公众观点的重要力量。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自媒体舆论场的监管和引导,避免有害信息的传播和 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05 自媒体行业的人才发展问 题
缺乏专业培训与教育体系
当前自媒体行业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体系,导致自媒体人在创作、运营等方面缺 乏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02
由于缺乏原创能力或创作意愿, 许多自媒体内容存在复制粘贴现 象,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
内容同质化严重
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许多自媒体 创作者盲目跟风和追逐热点,导致内 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同质化内容缺乏创新和独特性,无法 满足用户对信息多样化的需求,也影 响了自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虚假信息与谣言传播
解读自媒体领域突出的五大问题
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自媒体现象解读
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自媒体现象解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自媒体是指个人或小团体通过互联网平台,以自己的创作内容为主要形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推广,吸引粉丝并获取收益的一种媒体形式。
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现象愈发盛行,对于传统媒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自媒体现象进行解读。
一、自媒体的兴起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自媒体的兴起提供了基础条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上网,获取信息和娱乐。
这为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使得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自己的创作内容,与粉丝进行互动。
另外,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也是自媒体兴起的原因之一。
传统媒体的内容受到编辑和审查的限制,很难满足个人多样化的需求。
而自媒体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个人观点和创作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二、自媒体的特点1. 低门槛相比传统媒体,自媒体的门槛较低。
只要有一台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轻松创建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并开始发布内容。
这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成为自媒体从业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观点。
2. 多样性自媒体的内容形式多样,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这使得自媒体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吸引更多的粉丝。
3. 互动性自媒体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是自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
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功能,粉丝可以与自媒体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加了粉丝的参与感,也使得自媒体更加活跃。
三、自媒体的影响1. 媒体格局的变革自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自媒体成为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自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媒体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内容质量,以保持竞争力。
2. 信息传播的多元化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自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
关于自媒体时代下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的研究
关于自媒体时代下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的研究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被互联网上的自媒体所取代,自媒体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内容。
随着个性化推荐的普及和深入,过度个性化推荐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个性化推荐的本质是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来预测其可能的兴趣和需求,并为其推荐相应的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对信息的获取效率,增加了其精神生活的多样性。
但是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核心是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了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
用户的个人信息被大规模地收集和使用,使得个人隐私受到了侵犯。
而且,个性化推荐的过程中,算法会进一步强化用户的兴趣偏好,形成用户信息的"过滤泡沫",使用户更加倾向于接触与自身观点一致的信息。
这可能会使用户陷入信息孤岛和信息封闭的状态,限制了用户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过度个性化推荐还会对用户的选择自由和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
个性化推荐算法往往更多地关注用户的长期兴趣,而忽视了用户的新奇和探索需要。
这使得用户倾向于接收与自己相似或习惯的信息,减少了用户的信息多样性和信息广度。
用户在个性化推荐的"舒适区"中无法得到充分的刺激和新的观点,导致用户的思维方式趋同化,缺乏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过度个性化推荐还会加剧信息的过度商业化倾向。
个性化推荐算法更多地关注用户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推荐相关的商品和服务。
这导致个性化推荐过程中的内容往往更多地偏向于商业广告,而不是公共信息和知识普及。
用户可能会过度暴露在商业广告的包围中,受到虚假宣传和误导的影响,造成信息的失衡和贫乏。
针对个性化推荐过度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算法和数据的监管,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需要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内容审核和管理,提高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
用户也应该自觉提高对个性化推荐的警惕性,主动拓宽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增加对多样化观点的接触,培养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能力。
关于自媒体时代下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的研究
关于自媒体时代下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的研究在自媒体时代,个性化推荐已成为社交媒体平台的重要特征。
通过算法和数据分析,社交媒体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和行为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平台流量。
个性化推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度现象,对用户信息泄露、信息过滤和用户选择等方面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研究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对于理解自媒体时代用户行为和平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推荐在满足用户兴趣的可能也会导致信息的过滤。
由于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算法和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内容,这种个性化推荐往往会依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向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的内容。
这种个性化推荐可能会过滤掉用户不感兴趣的内容,从而降低了用户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甚至导致信息的过度同质化。
在长期的使用中,个性化推荐可能使用户逐渐沉迷于自己已有的兴趣和观点,缺乏对其他观点的接触和了解,进而限制了用户的视野和思维发展。
个性化推荐可能会引发用户信息隐私的泄露。
为了实现个性化推荐,社交媒体平台需要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大量数据,包括搜索历史、点击行为、浏览记录等。
这些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可能会引发用户隐私的泄露风险。
在一些情况下,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个人隐私被泄露、身份被盗用等问题。
个性化推荐的过程中,社交媒体平台也可能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传输给第三方媒体或广告公司,从而导致用户被定向广告的骚扰和追踪。
加强对个性化推荐算法的研究和改进。
尽管个性化推荐能够提高用户体验,但是过度的个性化推荐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研究者可以通过改进推荐算法,考虑到用户的多样性和多元化需求,避免过度的个性化推荐。
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和监管。
个性化推荐的实现需要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大量个人信息,这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和监管。
研究者可以探索安全的数据收集和使用方式,以及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从而降低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浅谈媒体的过度解读
学子论文选登 NEWS WORLD
案追逐的原因谈起。 二、媒体追逐个案的原因
对个案的过分关注的现象由来已久, 显然并非是孤立个案,必定会有一定社会 环境的支持,因此,接下来笔者拟从行业 竞争现状、新闻价值论说和新闻产生的哲 学背景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2、新闻价值的偏离加剧了过度报道的
倾向
我们传统上认为的新闻价值,一般来 说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 及趣味性等几个属性。不少新闻从业者通 过打新闻价值的擦边球,刻意选择那些极 端反常的、骇人听闻的事实进行报道,这 就是新闻从业者本身的素质问题了。
3、新闻产生的哲学基础是这一现象的
本原
陈作平教授曾经指出,认识新闻需要 认清一些矛盾,其中之一就是客观世界的 平淡无奇与新闻世界的求新求异之间的 矛盾。⑤新闻来源于生活,新闻是对事实的 选择,而新闻世界的运行标准和客观世界 不一样,就总体而言,前者求新求异,后者
【关键词】新闻价值 社会责任 示范效应
近来因为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变 化,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呈现裂变式的增 长,往往能够形成网络舆论风暴,对现实 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这样巨大的舆论影
. 响A力ll,新R闻i工g作ht者s必须Re高s度e警rv惕e,d只.有担 起社会责任,正确研判舆论走势,才能防 止被舆论所误导。这其中,一个突出的现 象就是对个案的过度关注,导致媒体塑造 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不符,让错误的舆 论和片面的舆情占了上风,产生负面的社 会影响。 一、对个案过度解读的批评
2、过度解读与媒体社会责任格格不入
我们说,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 的报道。传统的硬新闻也许在现代的传媒 行业竞争中受到冲击,但新闻真实、客观 的基本要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得 到尊重、遵守。上面提到的普通个案上纲 上线,为了迎合舆论而成为偏颇的舆情的 助推器,显然有悖媒体的社会责任。拉斯 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中 提出了传播的三个社会功能,包括:监测 环境、协调社会和传递遗产。②赖特增加了 第四个功能,即娱乐功能。如果从最原始 的三功能上看,我们对于个案的过分解 读,不仅会提供错误的虚拟环境,无法让 受众通过间接经验获知真实社会环境,还 会通过给予偏颇的解读破坏社会的凝聚 力,使得很多优秀的文化无法弘扬。强调 媒体的社会责任不是一味压制媒体的自 由,自由与责任并非完全对立,恰恰相反,
关于自媒体时代下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的研究
关于自媒体时代下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自媒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自媒体是指个人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获得用户关注和认可,从而形成自己的粉丝群体。
自媒体时代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推荐算法的兴起,它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
个性化推荐过度的现象也逐渐显现出来,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个性化推荐是基于用户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的算法,通过预测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其推荐相关内容。
这种推荐方式旨在提高用户体验,让用户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息茧房”问题。
由于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存在,用户往往只能接触到与自己兴趣相似的内容,容易形成信息的局限性,缺乏对不同观点和意见的接触和了解。
这可能加剧用户的偏见和狭隘性,使用户更加难以接收新鲜事物和不同观点,从而影响到用户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
其次是“信息泡沫”问题。
个性化推荐会将用户分成不同的兴趣群体,使得用户不容易接触到与自己兴趣爱好不同的群体的信息。
这种情况下,用户容易只接触到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了其他观点和意见。
这种信息泡沫现象不利于社会交流和多元文化的传播,容易加剧社会的分裂和对立。
个性化推荐也带来了信息过度筛选的问题。
个性化推荐会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进行内容过滤和排序,只向用户展示其感兴趣的内容,这使得用户只接触到热门和流行的信息,往往忽视了一些重要但不受欢迎的内容。
这种信息过度筛选可能导致用户知识的片面性和偏颇性,影响到用户的信息获取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针对个性化推荐过度现象,有一些改善的措施可以采取。
推荐算法可以考虑将用户的兴趣范围扩大一些,引导用户接触更多不同的内容和观点,减少信息茧房和信息泡沫的问题。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社交化的推荐机制,让用户可以看到朋友或者社交圈中的推荐内容,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用户自己也可以主动拓宽自己的兴趣范围,主动寻找和接触不同的内容和观点,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媒体时代的媒体过度解读-新闻学
自媒体时代的媒体过度解读
【摘要】当今时代自媒体高速发展,自媒体自身的特性和表达方式,极易导致媒体对某些事件过度解读,而两级传播中舆论领袖又容易使新闻事实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偏差,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坚守“让事实说话”的原则。
同时,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更应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借鉴。
关键词自媒体过度解读媒介融合
鲁迅先生曾在《小杂感》中这样写道:“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私生子。
”这句话在当时本是用来比喻国人的想象力的,但如今用在新兴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过度解读也比较合适。
一、媒体的过度解读
解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主要有:1、阅读解释2、分析;研究;3、理解;体会。
笔者认为,解读就是指对某件事、某个现象、某个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理解体会。
过度解读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某件事、某个现象、某个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理解体会,偏离了正确的范围。
2014 年12 月27 日,原新浪网总编辑、现小米公司副总裁陈彤(微博名为@老沉)发表微博“40000 斤黄金,20 吨”。
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之后的几小时内由于媒体的过度解读不断升温,最后演变成了“赵本山涉黑被抓,从其家中搜出40000 斤黄金”的闹剧,后经当事人陈彤解释,那条引发如此轩然大波的微博只是近期热映电影《智取威虎山》里的一句台词。
事情的发展过程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媒体的过度解读实在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陷入迷惘。
二、导致过度解读的原因
通过对过度解读的案例加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自媒体在对新闻事件的过度解读上“功不可没”。
大多数过度解读的新闻都是在自媒体的平台上升温发酵,进而演变成为舆论闹剧,使得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引发信任危机。
我们对频发过度解读的自媒体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以下两个原因:
1、自媒体的特性与表达方式
自媒体在当今时代的定义,已远远跳过web2.0 时代:以博客为代表,进入到web3.0 时代:以微博、微信、朋友圈为代表。
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是自媒体传播时代最为突出的特点,因此也导致了自媒体具有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特性。
自媒体注重具有新奇、刺激、趣味、离奇、怪异等内容的新闻,强调吸引受众的眼球,新闻报道的泛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并且呈现出从八卦新闻、明星绯闻向社会新闻蔓延,从娱乐版面向新闻版面扩张,从街头小报、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渗透的趋势。
我们不难发现,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泛滥的各种过度解读的事件中,自媒体的表达方式都呈现出随意化、平民化的倾向。
没有对事件背景进行深入的调查,仅凭个人的想象就对事件进行“剖析解读”;没有对相关当事人、知情者、参与者进行采访,仅通过同样不确定来源真实性的所谓“真相爆料者”的言语就进行“深入报道”;或是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便对一些专业要求极高的新闻事件评头论足、发表意见,做所谓“深度解读”,这些都会导致媒体对新闻事件过度解读的频频发生。
2、两级传播的作用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于1940 年提出“两级传播理论”。
该理
论认为大众传播过程是“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而并非大众传媒直接作用于受众。
因此,在这个理论假设下,传播的关键便是舆论领袖。
他们上通媒介,下连公众,其传播更具针对性、灵活性,更易为受众接受。
在新媒体时代,两级传播的作用发挥更加显著,舆论领袖的功能也愈发强大。
“40000斤黄金,20 吨”这件事情的发酵过程就非常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
正是因为刚开始发布微博的@老沉其身份是原新浪网总编辑,现任小米公司副总裁,其舆论影响力十分大,虽不是他对这个微博进行过度解读,但却是因为他舆论领袖这个身份,使得后期跟风的人们对事件的可信度不做怀疑。
同样能体现两级传播作用的还有闹得沸沸扬扬的“手术室自拍”事件,如若不是@都市快报、@人民网、@华商网等众多具有较高认可度的博主进行转发、评论以及过度解读,那么这件事情也许并不会引发一场舆论风波,也不会使得本就矛盾重重的医患关系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因此,“两级传播”在自媒体时代的运用要求舆论领袖们时刻注意言论,解读时事固然是舆论领袖的权利,但需要把握解读的分寸,过度解读的做法断然不可取。
三、改进媒体过度解读的思路
过度解读导致舆论风波不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新闻事件尤其是一些涉及社会敏感问题事件的报道及解读要特别慎重,把握好度。
要求媒体从业人员践行职业操守与道德的同时,熟悉新闻法规,积极推动媒介融合,尤其新兴媒介借鉴传统媒体报道、解读事件的扎实沉稳,化“过度解读”为深度报道,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熟悉新闻法规
2014 年10 月10 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
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发布并实行。
其中司法解释第一条对“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做了详细规定,尤其有一项针对网络环境下何为“情节严重”的细化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是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属于情节严重。
由此,新媒体平台不再是法律的空白区,在自媒体上传播、发表言论不再毫无忌惮,这也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更加熟悉相关新闻法规,不触碰法律的雷区,对新闻事件尤其是涉及社会敏感问题的事件的报道评论上,不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故意夸张、模糊事实重点,而是依法、客观、公正地报道,以事实为基础,规范报道活动,不对事件做过度解读。
2、坚守职业道德
媒体作为客观的记录者和公正的旁观者,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应在客观、公正、全面的基础上,弘扬社会的真善美。
同一件事,如果媒体的切入点是从正面去报道,像“路人扶摔倒老人反成被告”的标题,改成“邪不压正,路人善举期待昭雪”,相信对大众心理肯定是另一种影响。
媒体应该做到不对社会敏感问题刻意渲染放大,不为了博头条、抢阅读量对新闻事件做过度解读,而是积极践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将新闻真实性原则放在心中,将社会责任摆在首位,时刻牢记传播正能量。
例如,媒体在对“医患关系”的报道上,少数报道缺乏客观、平衡的原则,事件发生后,往往向受众“一边倒”,而对于医学知识的缺乏,也使记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深入事件详尽调查的难度,一些记者往往忽略对医方的报道,医患双方的信息无法平衡,缺乏客观性。
一些媒体对医务人员的做法、语言进行过度解读,这样一来就使本来就是社会敏感话题的医患矛盾升温。
相反,如果新闻从业人员能够挖掘出新闻的正面效应,如“手术室自拍”事件不是关注医生们的自拍,而是医生们不吃不
喝七小时,终于成功为受了重伤的农民工保下了双腿的话,那么针对这一事件的社会舆论就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因此,为了避免过度解读事件的发生,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更好地践行职业道德。
3、推动媒介融合
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相对而言都比较谨慎,言辞有律,因此在事件报道和解读上都有理有节有度,较少出现过度解读的现象。
但也正是因为更多地考虑到媒体自身的身份,因而传统媒体在对很多新问题的阐释、新观点的提出都不会进行充分的解读,往往顾左右而言其他,不会把话说满;而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则更喜欢直截了当、不加遮拦地一吐为快,无论是报道新闻事件,还是对事件进行解读都直言不讳,但往往也是因为如此易造成意见过于偏激,或是为了寻求具象刺激,给人心跳的感觉而对事件解读过度,追求读者阅读量多于报道真相的现象。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两者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推动媒介融合,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以适当的方式加强沟通和交流,互通不同媒体的特性和表达方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平衡好深入报道与过度解读的杠杆,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营造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① 李思洁,《新闻报道呼唤“ 正能量”——谈媒体过度报道及其消极心理暗示的影响》[J]《. 新闻研究导刊》,2014(8)
②赵璐、韦路,《从道德监督报道看媒体社会责任缺失》[J].《青年记者》,2011(11)
③张心阳,《浅谈新兴媒体过度解读现象》[J]《. 军事记者》,2014(6)(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