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力与形变》优质课件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复习课件(全册)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复习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93b84c89eb172dec63b740.png)
单元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推拉
“推手”与 “拔河”游戏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游戏
认识常见的推 力与拉力
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
力与形
改变橡皮泥的 形状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变
奇妙的形变 两种形变的不同
重点知识回顾
• 1.推拉游戏
• 推——是使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 • 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 • 推力与拉力是常见的力。 • 生活中的推力与拉力 ➢ 打开抽屉需要向外拉; ➢ 关上抽屉需要向里推; ➢ 拉灯;拉窗帘;马拉车; ➢ 推手掌;拉手腕; ➢ 拔河赛;推铅球;引体向上;拔钉子等
有的物体( 不能恢复,关门时用到的是推力。( ✔ )
• 2.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形状。( ✔ )
• 3.橡皮泥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
能恢复。( ✘ )
• 4.硬的物体受力后形状也会变,只是不容易观察到。
• 答案:妈妈和面做饭,面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三、写一写
• 3.选一选下面哪些物体形状改变后能恢复,哪些 不能恢复? 弹簧、橡皮泥、皮筋、海绵
• 答案:弹簧、皮筋、海绵形状改变后能恢复,橡皮泥形状 改变后不能恢复。
三、写一写
• 4.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可以恢复形状的物体?
• 答案:射箭、弹簧称、拍球、撑杆跳。(答案不唯一,言 之有理即可)
认识植物角中 的植物
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我来照顾植物 制定照顾植物的计划
植物在 观察和记录植 植物在不断生长;
生长
物的生长 记录植物的生长
单元知识梳理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教学设计4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4a483d3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0.png)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力与形变》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形变的概念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教材还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了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生活中的力的现象。
但是,他们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2.难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力的现象,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弹簧、小车、球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力的作用效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力与形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力的现象,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力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力的作用效果,还有哪些因素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让学生了解除了力,还有其他因素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小学科学力与变形课件ppt
![小学科学力与变形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7342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2.png)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力的基本概念 • 变形的基本概念 • 力与变形的关系 • 实验探究:力与变形 • 生活中的力与变形 • 课堂小结与拓展
01
引言
课题背景与意义
课题背景
小学科学课程中,力与变形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通过学 习力与变形,学生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形态变化 的过程。
力的表示方法
可以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也可以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规定正方向后,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相反 的力为负。
03
变形的基本概念
变形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变形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形状、大小或体积发生改变的现象。
分类
根据变形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大类。弹性变形是指物体在去除外力后 能恢复原状的变形;塑性变形则是指物体在去除外力后无法完全恢复原状的变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科学 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 学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 习、交流分享和反思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力与变形现象的好奇心和 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 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环保 意识。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变形的原因、分类和表现形式,以及力与变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内容。
。
弹性模量
表示物体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越大,物体在相同外力 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变形量越小。
塑性变形与力的关系
塑性变形定义
当外力超过物体的弹性限度时, 物体产生的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说课稿6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说课稿6](https://img.taocdn.com/s3/m/27caa79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3.png)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力与形变》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的改变可以反映力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存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的力的现象。
但他们对力的理解还比较表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和理解力的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难点:对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科学的解释,理解力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发现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概念。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力的作用效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引发学生对力的思考。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力的作用效果,讨论力的概念。
3.展示: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讨论心得,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4.讲解: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5.巩固:学生进行一些力的小游戏,加深对力的理解。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力的作用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形状–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发言、课堂练习等方面进行。
新冀人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力与形变《推力和拉力》优质课件
![新冀人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力与形变《推力和拉力》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6d97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e.png)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 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12
谢谢观看 !
2024/3/1213 Nhomakorabea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中的一门有趣的副课,其中的科学实验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科学实验包含的内 容很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说说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一、备课方面 虽然小学科学不是主课,但是老师应该对小学科学实验充分重视,在备课方面要精心准备。确定好教学内容和 方向,明确教学目的,对一学期的科学实验都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二、学生准备工作 有的实验课是实验室里本来就有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的,但是有的实验课是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工具的,老 师应该在上课前,让学生们准备好相关实验工具,并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三、提升学生兴趣 小学生刚开始对科学实验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孩子们年纪比较小,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对科学实验失去兴趣。 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动手做科学实验,并及时予以一定的奖励。 四、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有的是让学生一个个的操作过关,有的是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然后互相 合作完成实验。不管什么教学方式,一定要学生们写下详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考核方面 小学科学实验一般不做考试要求,但是老师们可以自己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做实验的态度、实验操作过 程、实验结果进行评分,作为小学生的平时成绩,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重视。
会发现纸蝙蝠的耳朵跟着张或合。这是因为它 的耳朵受到拉力和推力的原因。
7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8
哪些地方还用到了推力与拉力?
9
使用推力的有____2_3__5_______ 使用拉力的有____1_4__6_______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力与形变》_学习评价
![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力与形变》_学习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8a939c251e79b896902263f.png)
《力与形变》学习评价表
班级:姓名:
项目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科学知识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科学探究通过对球形、方形、柱形等多种形状橡皮泥的挤压、拉伸,比较施力前后橡皮泥形状的变化,发现力有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的作用效果;
通过对弹簧、海绵等更多材料的研究,分析归纳出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通过对橡皮泥和弹簧等材料撤销力前后形状变化的比较,初步感知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的不同。
科学态度、
STSE 激发学生探究力与物体形变关系的兴趣,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活动中,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力与形变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并尝试解释。
老师给我的评价:
注: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相应的栏目内画“√”,教师在最下面的一行中给出评价,用、、的符号表示。
新冀人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力与形变《可伸缩的橡皮筋》优质课件
![新冀人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力与形变《可伸缩的橡皮筋》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d704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8.png)
5
6
想一想
哪些物体像橡皮筋一样,用力后 形状会改变,不用力时形状还能恢复?
7
√
√
×
√
×
√
有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 能恢复。
8
想一想 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 形变后可以恢复形状的物体?
9
拉力弹簧秤
衣服袖口
线头剪刀
弹弓
弹簧高跷 电脑键盘
10
新冀人版科学二年级下册
3.可伸缩的橡皮筋
第一单元 力与形变
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经常见到, 用到橡皮筋。
2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常 用橡皮筋捆扎东西吗?
橡皮筋有 什么特点呢?
3
玩
先拉长橡皮筋,然
橡
后松手,观察橡皮 筋的形状变化。
皮
筋
注意安全
1.适当用力不松手 2.左右拉动莫对人
4
橡皮筋的特点: 橡皮筋受力后形状会
小测试
1.( 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有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形状 )会发生 改变,去掉力后( 形状 )还能恢复。
11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2
谢谢观看 !
2024/3/12
13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中的一门有趣的副课,其中的科学实验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科学实验包含的内 容很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说说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一、备课方面 虽然小学科学不是主课,但是老师应该对小学科学实验充分重视,在备课方面要精心准备。确定好教学内容和 方向,明确教学目的,对一学期的科学实验都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二、学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教学设计5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96bd386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6.png)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力与形变》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体验力作用的神奇。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不够系统。
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基本概念。
2.难点:力的作用原理,力的作用与形变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力的作用实验,如拉力、压力等。
2.准备一些图片和实例,用于讲解力的作用效果。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引发学生对力的好奇心。
如展示一张图片,一个小朋友用力拉扯一个弹簧,让学生观察弹簧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讲解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了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如拉力、压力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讲解力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通过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讲解力的作用原理,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与形变的关系。
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力与形变》说课稿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力与形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c2c84d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c.png)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力与形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力与形变》这一课是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形变的概念以及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教材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力的作用效果和形变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学生能够了解形变的概念,知道物体由于受到力而发生的形状改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的趣味性,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学生能够了解形变的概念,知道物体由于受到力而发生的形状改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形变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拍打篮球,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讲解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实验:学生进行实验,如拉伸弹簧、挤压海绵等,让学生观察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4.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说课稿5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说课稿5](https://img.taocdn.com/s3/m/825c485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8.png)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力与形变》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一些简单的形变现象。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感受力的存在,探索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践操作的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力的作用效果和形变现象,他们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力的作用和形变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一些简单的形变现象,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增强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形变现象,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观察和描述,形变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拍打气球,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引发他们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形变现象,如弹簧被压缩后的恢复、铁丝被拉伸后的形状变化等,引导学生认识形变现象。
4.实验探究: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拉伸弹簧、挤压海绵等,观察和记录力的作用效果,探讨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大象版二年级科学下册 (形状变了)新课件
![大象版二年级科学下册 (形状变了)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e41d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c.png)
请画出弓箭,并标出名称。
材料超市
弓弦:棉线 弓臂:冰糕棍、塑料片、竹片; 箭:塑料棉签
活动一:
小组合作,每人做出一把小弓 箭。
活动二:
分小组试射弓箭,每组推选出一名优 秀射手。
活动三:
进行优秀射手对抗赛,分别记录拉弓 1格射程,拉弓2格射程,评选出冠军射 手。
活动二:
分小组试射弓箭,每组推选出一名优 秀射手。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力和形变
形状变了
wán biàn liǎn yóu xì
玩 变 脸 游戏
wán biàn liǎn yóu xì
玩变 脸 游戏
gǎi biàn wù tǐ de xíng zhuàng
改变物体的形 状
tan huang biàn le
弹簧变 了
wo men yi qi lai shi yan
我们一起来实验
用力挤压,观察两个瓶子中的水有什么变化?
kē jì gǎi biàn shēng huó
科技改 变 生 活
制作小弓箭
小知识:
弓箭是中国古代军队的重要武器 之一。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技术的一 大进步,说明人们已经懂得合理请你试一试。
活动三:
进行优秀射手对抗赛,分别记录拉 弓1格射程,拉弓2格射程,评选出冠军 射手。
拉弓1格射程与拉弓2格射程那个更远, 说明了什么?
A
哪种材料制作的小弓箭最好? 你还想到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小弓箭?
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2课 《力与形变》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2课 《力与形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ba69d5f7ec4afe05a1df1d.png)
第一单元第2课《力与形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橡皮泥、弹簧、海绵荨材料的挤压与拉伸,发现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撤销力后,发现櫲皮泥荨材料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弹簧海绵等材料还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三、教学难点:在比较与分析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的不同。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谈话;物体的形状是可以发生变化的,那么,物体是怎样变形的呢?你能举例说一说吗?(二)新课讲授活动1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1.改变球形橡皮泥的形状教师:我这有一块球形的橡皮泥,挤压或拉伸这垬橡皮泥,观察它的形状会有变化吗?教师板图,球形橡皮泥,挤压或拉伸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呢?你可以先预测下,并说说你的理由。
小组合作,两人挤压,另外两人拉伸同一块橡皮泥,说一说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哪些变化。
汇报并记录2.改变更多形状橡皮泥的形状老师这还有很多的方形和柱形的橡皮泥,如果挤压或拉伸这些橡皮泥,它们的形状会怎样变化呢?小组内先说一说。
到底会不会像你想象的这样呢?选择一个形状试一试。
你还能把它变成原来的样子吗?怎样做?你能用一块橡皮泥完成这些操作吗?我们一起来见证橡皮泥的变形记。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橡皮泥是怎样变形的?看来,力可以改变櫲橡皮泥的形状。
(板书)3.制作橡皮泥造型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力可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
下面每个人挑选一种色的橡皮泥,试着捏出你喜爱的造型。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
不要大复杂,可以简単一点儿哦!通过我们灵巧的小手,可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捏出可爱的造型。
力能够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并能让橡皮泥一直保持这样的形状。
力能不能改变其他物体的形状呢?其他物体会不会像橡皮泥一样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形状呢?接下来我们进入对更多物体的研究。
活动2 奇妙的形变1.探究弹簧的形变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材料,有认识的吗?它叫什么?——弹簧挤压或拉伸一下弹簧,弹簧的形状会有怎样的变化,把弹簧的变化记录下来。
二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 力与形变 复习课件
![二年级下册科学第1单元 力与形变 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1d4b70581b6bd97e19ea74.png)
复习课件
单元知识梳理
板块
知识点
推力和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 拉力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改变物 体的形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状
可伸缩 有 些 物 体 在 力 的 作 用 下 的橡皮 形 状 会 发 生 改 变 , 去 掉
筋 力后形状还能恢复
重点知识回顾
• 1.推力和拉力 •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
• 4.硬的物体受力后形状也会变,只是不容易观察到。
(✔ )
• 5.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
恢复。( ✔ )
三、写一写
• 1.
• 使用推力的有_____2__3_5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用拉力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一写
• 4.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可以恢复形状的物体?
• 答案:射箭、弹簧称、拍球、撑杆跳。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谢谢!
是常见的力。 • 推车、拔河、提水、启动电灯开关
等都需要用到推力与拉力。
重点知识回顾 • 2.改变物体的形状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重点知识回顾
• 3.可伸缩的橡皮筋
有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 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
弹性
橡皮筋Βιβλιοθήκη 弹簧一、填一填• 1.推拉物体时需要用( 力 ),(推力 )和(拉力 ) 是常见的力。
• 2.( 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3.有些物体在( 力 )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
掉力后形状还能( 恢复 )。
二、辨一辨
• 1.开门时用到的是拉力,关门时用到的是推力。( ✔ )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教学设计3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8832fc4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9.png)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力与形变》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感知到力的作用效果,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并能够用力的语言进行简单描述。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到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力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描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2.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到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
2.操作法: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力的理解。
3.描述法:通过描述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弹簧、小球、桌子等。
2.操作材料:力的作用效果图片、力的作用效果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比如用力挤压弹簧,让学生观察到弹簧的形变,引出力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图片和卡片,让学生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用力的语言进行描述,比如“用力挤压弹簧,弹簧变短了”。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操练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并用力的语言进行描述。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力的作用效果的图片和卡片,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观察和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的关系。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力的作用效果。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说课稿4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18febc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2.png)
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力与形变》是湘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实验、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知识。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身边的物体和现象充满好奇。
但学生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理解尚浅,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之间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概念。
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学挂图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作用实验,引发学生对力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3.讲解力的概念:教师讲解力的概念,强调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4.实验设计与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并进行操作,验证实验结果。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力的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二年级科学下册 第1单元 力与形变课件小学二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二年级科学下册 第1单元 力与形变课件小学二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794ec867ec102de3bd8927.png)
重点知识(zhī shi) 回顾
• 2.改变物体(wùtǐ)பைடு நூலகம்形状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第四页,共十三页。
重点知识(zhī shi) 回顾
弹性
橡皮筋
第五页,共十三页。
弹簧
• 1.推拉物体(wùtǐ)时需要用( 力 ),( 推力)和( 拉)力是常见 的力。
•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第1单元(dānyuán) 力与形变
第一页,共十三页。
单元知识(zhī shi) 梳理
板块
知识点
推力和拉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 力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改变物体 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可伸缩的 有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 橡皮筋 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
第二页,共十三页。
重点 知 (zhòngdiǎn) 识回顾
提水、启动电灯开关等都需要用到推力与拉力。1.推拉物体时需要用( ),( )和( )是常见的力。2.
(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有些物体在( )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qù diào)力后形状还能
( )。1.开门时用到的是拉力,关门时用到的是推力。1 4 6
Image
12/6/2021
第十三页,共十三页。
• 2.举一例,说明力使物体形状发生(fāshēng)了改变?
• 答案:妈妈和面做饭,面团的形状发生(fāshēng)了改变。
第九页,共十三页。
• 3.选一选下面哪些物体(wùtǐ)形状改变后能恢复,哪些不
能恢复?
弹簧、橡皮泥、塑料尺、塑料瓶、回形针、皮筋、 海绵
• 答案:弹簧、塑料尺、皮筋形状改变(gǎibiàn)后能恢复,橡皮泥、塑 料瓶、回形针形状改变(gǎibiàn)后不能恢复。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课件
![湘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1.2《力与形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b70e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7.png)
2.新课教学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挤压和拉伸橡皮泥, 观察形状的变化。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橡皮泥用拉的方 法会变成长条形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橡皮泥用搓的方法会 变成圆形或长条形
新课导入
生活中的形变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蹦蹦床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生活中的形变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拉弓射箭
谢谢观看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奇妙的形变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力是不是可以改变其他物体的形状呢?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奇妙的形变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拿出一根橡皮筋,拉长橡皮筋,然 后松手,观察橡皮筋的形状变化。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奇妙的形变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当我们用手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的形状会 发生改变,橡皮筋有一股力把手往中间拉, 当松开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力与形变
湘科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01 新课导入
目 02 新课教学 03 典型习题
录 04 课堂小结
05 课外延伸
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我们都玩过橡皮泥
这些形象都是用橡皮泥捏成的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典型习题
课堂小结 课外延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ì yú xíng biàn
力与形变
温馨提示
小朋友们: 在听课的过程中,如遇到需要
思考和动手操作的地方,可以按 下暂停键。
课前准备
橡皮泥、弹簧、橡皮筋、气球、海绵
lì yú xíng biàn
力与形 变
挤压和拉伸橡皮泥,会 有什么变化?
挤压和拉伸这些橡皮泥, 它们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吗?
拓展应用
真 棒!
实验要求:
1.自己动手挤压和拉伸 橡皮 泥。 2.边操作边观察实验现象。 3.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发现:力 可以改变橡皮泥的 形状 。
橡 皮泥百变 秀
! 猜想:挤压和拉伸弹簧,
拉伸或挤压弹簧时,
会有什么变化?
小心伤到手。
挤
拉伸
压
松手后,形状会 有什么变化?
发现:力 可以改变弹簧的 形状
受力和去掉力后的现 象会和弹簧一样吗?
! 挤压和
拉伸气球时, 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力过 猛。
! 不要将
皮筋拉伸过 长,松手时 要缓慢松开。
橡皮泥 弹簧 海绵 皮筋 气球
力
受力后
去掉力后
可以改变形状吗? 能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改变了
不能恢复
改变了
能恢复
改变了 改变了 改变了
能恢复 能恢复 能恢复
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去掉力后
有的物体 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 有的物体 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