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监测协和

合集下载

PCUM方案在诊断ICU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中的应用价值

PCUM方案在诊断ICU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中的应用价值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1 年 第 19 卷 第 13 期 144P CUM方案在诊断ICU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中的应用价值李 荷(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重庆 400080)[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协和医院重症超声管理(PCUM)方案在诊断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病因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ICU收治的61例发生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PCUM方案对导致这些患者发生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病因进行诊断,然后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采用PCUM方案进行诊断发现,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和急性肺水肿是导致重症患者发生急性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出现心源性休克和分布性休克是导致其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出现分布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是导致其发生急性呼吸困难合并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采用PCUM方案诊断这61例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病因的准确率为86.89%。

采用该方案对其病因进行初步诊断和确诊诊断的平均用时分别为(16.3±4.6)min和(62.5±16.8)min。

结论:采用PCUM方案诊断ICU的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病因的准确性较高,且用时较短。

[关键词]北京协和医院重症超声管理方案;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病因[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13-0144-02急性呼吸困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是重症患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

重症患者在发生急性呼吸困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后可大大增加其死亡率。

因此,找出导致重症患者发生急性呼吸困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病因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至关重要[1]。

血流动力学监测完整版本

血流动力学监测完整版本

• (二) 途径:桡动脉:易于穿刺和管理,首选。穿刺前的Allen’s test: 手部转红时间,正常<5~7s,如>7s为试验阳性,不宜选用该桡动脉。 可选其它动脉如:尺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等
• (三)测定方法

1 器材与仪器:套管针,测压管道系统,冲洗用肝素液,以及压
力监测仪。

2 动脉穿刺术:可在麻醉后或麻醉前在局麻下进行。局部消毒后,
RVSWI={1.36(MAP–CVP)×SI}/100;正常值:5~10 g·m/m2

8 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MAP–CVP)
×8}/CO; 正常值:90~150kPa·s/L

9 肺循环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PAP–PCWP)
• 由于每一种参数可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应单凭一项结果下 结论,必须进行综合评估.
注意:•1 分析数值的连续性变化; • 2 结合症状、体征综合判断; •3 用多项指标数值综合评估某一功能状态。
.
主要内容
• 动脉血压 • 中心静脉压 • 右心功能 • 肺动脉压 • 心排血量 • 食管超声心动图 • 周围循环监测
• 3 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有:心律失常;气 囊破裂;肺动脉撕裂和出血;感染;肺栓 塞;导管打结等。 .
四、心排出量监测

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是指心室每分钟排出的总血量,正常
时左、右心室基负荷、心率等因素影响。此外,通过CO可以计算出多种血流动力
• PAP的正常值为:15~20/6~12(9~17)mmHg • PCWP为:5~12mmHg。 • (一)适应症:1、危重病人;2、各种心脏手术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 禁忌证
凝血功能障碍——锁骨下静脉穿刺 局部皮肤感染 血气胸患者——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 插管途径
前路
颈内静脉
中路
后路
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
其他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等
颈内静脉途径(中路)
• 插管技术
体位 暴露穿刺部位 消毒 拟定穿刺点 进针 连接导管
颈内静脉途径(中路)穿刺点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途径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变化

窦性心动过速——a.c波融合

心房纤颤——v波消失

右心房排空受阻——a波

三尖瓣返流——v波

右心室顺应性下降——a.v波

急性心包填塞——x波陡峭,y波平坦
中心静脉压压力变化
正常值:4-12cmH20
中心静 脉压
低 低


正常
动脉压 原因

血容量不足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构成:a,c,x,v,y
影响中心静脉压旳原因
• 导管位置:13-15cm • 原则零点:腋中线第4肋间 • 胸内压 • 测定系统旳通畅度
动脉压波形
肺动脉导管压力波形变化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 正常值 • 异常值 • 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NIBP) • 自动化连续测压法
血流动力学旳创伤性监测
• 有创性操作:

测定中心静脉压

测定周围动脉压

自深静脉插管入肺动脉
测定中心静脉压
• 适应证
休克、脱水、血容量不足 颅内较大、较复杂手术 术中需大量输血、血液稀释旳患者 控制性降压、低温 心血管功能不全、手术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明显变化 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1.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基础知识血流动力学监测?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的感觉?其实这就像是给你心脏和血管的“健康体检”,而且它不仅仅是拿个听诊器听听心跳那么简单。

我们平常说的“健康无小事”,这就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核心意思。

说白了,它就是通过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来实时监控我们血液的流动情况,确保你的心脏和血管都能正常运转。

想象一下,你开车的时候需要检查车速、油量和发动机状态,这些监测就是为了防止你的车在半路抛锚。

同样,血流动力学监测就是为了确保你的身体在“运行”时不会出现问题。

2. 为什么血流动力学监测如此重要那么,这些监测到底有啥用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把血流动力学监测想象成是医院里的“超级侦探”,它能帮助医生发现各种潜在的“敌人”。

例如,当你的血压忽高忽低,或者心跳变得不规律时,监测设备就像是发出警报的雷达,及时把这些信号传递给医生。

医生通过这些数据,就可以知道你的身体在“干嘛”,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治疗方案。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好处就像是你在做数学题时,有个超强的计算器,不仅能帮你检查答案,还能告诉你解题过程中的小错误。

这种精准和实时的监测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2.1 具体监测指标的意义说到具体的指标,血流动力学监测其实涵盖了不少内容,像是心率、血压、心排出量等等。

这些指标就像是你身体的“数据报表”,可以反映你身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心率就是你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这个数据可以告诉医生你心脏的工作强度是否正常。

血压则是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这个指标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显示你的血管是否有压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而心排出量,就是你心脏每分钟能泵出的血量,这个数字能帮助医生判断你的心脏是否在正常“工作”。

所以说,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你的身体健康“身份证”,每个指标都是一个重要的“身份证明”。

3. 监测在不同医疗情境中的应用那这些监测在实际医疗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比如说,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时刻了解你的心脏和血管状况,这时候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医生的“眼睛”,可以让他们实时掌握手术的安全情况。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2011.11.30 血流动力学 ← 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一系列物理学问题,即流量、阻力、压力之间的关系 ← 依据物理学定律,结合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概念,对循环中血液运动的规律进行定量的、动态的、连续的测量分析,用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 随着对疾病理解的深入和治疗要求的提高,临床上需要更多的参数来精确的反映病情的变化 ← 重症患者的治疗离开了监测会变的盲目;而监测方法离开了对治疗的反馈指导将变得无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常规内容 ← 体循环: 心率、血压、CVP、CO、SVR← 肺循环: PAP、PAWP、PVR← 氧动力学参数: 氧输送(DO2)、氧消耗(VO2) ← 氧代谢参数: 血乳酸、SaO2、SvO2、ScvO2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 ← 容量评估及容量反应性 ← 细化体循环血压监测及指导治疗 ← 体循环氧动力学监测 ← 微循环监测 ← 线粒体功能的监测 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核心内容 ← 评价体循环:容量复苏和药物治疗效果 ← 监测、评估微循环:组织灌注与氧代谢状况 容量评估及容量反应性 ← 容量治疗是重症患者治疗的基础措施,通常在临床治疗的最初阶段就已经开始 ← 合理的容量治疗取决于对患者容量状态的评估 ← 容量评估是临床治疗的基石,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关键 容量评估的指标 ← 静态前负荷指标压力负荷指标---CVP、PAWP心脏容积负荷指标---RVEDVI、GEDVI、ITBVI← 心肺相互作用相关的动态前负荷指标---SVV、SPV、PPV ← 容量负荷试验← 被动抬腿试验静态压力负荷指标----CVP、PAWP← 根据心室压力-容积曲线,由心腔压力间接反应前负荷← CVP近似右房压,PAWP反映左心舒张末压,是目前最常用的容量评估指标← 但其评估容量的临床价值存在争议心室顺应性正常 心室顺应性下降 心室顺应性增强 静态压力负荷指标----CVP、PAWP ← 压力负荷受到测量、胸腔内压、心率、心肌顺应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对前负荷的评估上有局限性← 静态或基础CVP和PAWP难以准确预测容量反应性← 将CVP8 -12mmHg、PAWP12 -15mmHg作为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早期治疗的液体复苏目标,尚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存在争议← CVP的价值体现在动态的变化和观察中,而不是仅仅某一孤立的数值心脏容积负荷指标 ← RVEDVI、GEDVI、ITBVI在压力变化过程中保持相对独立,不受胸腔内压或腹腔内压变化的影响← 能更准确的反应心脏容量负荷← 临床可通过PiCCO经肺热稀释技术测量得到 多个研究表明RVEDVI、GEDVI、ITBVI数值在正常范围低限时数值越低,液体反应性越好;数值越高,则液体反应性越差;中间数值不能预测液体反应性 心肺相互作用相关的动态前负荷指标← SVV、SPV、PPV是动态前负荷指标← SVV可以通过PiCCO或NICOM技术动态监测获得← 更准确的反应心室SV的变化← 机械通气时动脉压的波形和压力值随吸气、呼气相应发生升高、降低的周期性改变;血容量不足时,这种变化尤为显著← 机械通气时SV的变化幅度大,提示左、右心室均处于心功能曲线的上升支,此时容量反应性好;反之,提示至少一个心室处于心功能曲线的平台支,容量反应性差← 大量研究证实SVV、PPV、SPV预测容量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优于静态前负荷← SVV、PPV、SPV是目前容量评估的重点 机械通气患者SVV正常值<10-15%SVV、PPV、SPV的临床使用受下列条件限制:容量控制通气潮气量恒定(8 -12ml/kg)窦性心律、无心律失常 对于非机械通气或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 如何评估容量? 容量负荷试验或被动抬腿试验Frank-Starling定律 ← 只有在左、右心室均处于心功能曲线上升支时,增加心脏前负荷才能显著提高心排量,即容量反应性好 ← 心室处于心功能曲线平台支时,即使增加心脏前负荷也难以进一步增加心排量,即容量反应性差,且可导致肺水肿等容量过度的危害 ← A:收缩力正常← B:收缩力增加← C:收缩力下降容量反应性 ← 目前无法评估机体的绝对容量值,主要通过容量治疗后机体反应,间接评估容量的需求← 容量反应性好是容量治疗的基本前提← 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容量治疗后CO或SV较前增加≥12-15%,被认为是容量治疗有效容量负荷试验 ← 方法:在30分钟内输入晶体液500-1000ml或胶体液300-500ml,判断容量反应性及耐受性,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容量治疗← 可通过监测CVP的动态变化,遵循“2-5”法则指导容量负荷试验← 容量负荷试验特点:要求加快输液速度! 被动抬腿试验(PLRT) ← PLRT相当于自体模拟的容量负荷试验,但受自身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一般维持10分钟左右← 对于前负荷有反应的患者,通常在30-90秒内能见到最大反应,SV增加可达到10% -15%← 如果PLRT能够引起SV增加明显超过10%,那么容量负荷治疗可引起SV增加明显超过15%PLRTPLRT1. 患者位于半坐位(头抬高呈45度)或仰卧位2. 观察T1时间SV的数值3. 同时放平头部和/或升高脚的位置(脚抬高呈45度)4. 等待1分钟5. 观察T2时间SV的数值6. SV%增加>10-15%=前负荷有反应7. SV%增加<10-15%=前负荷无反应8. 必要时可重复上述操作← 可食道心脏超声同步监测PLRT期间主动脉流速的变化来预测容量反应性← PLRT后主动脉流速增加≥10-13%,预测容量治疗有反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80%← 近年PLRT的趋势,儿童可经胸超声获得主动脉流速的变化、成人经外周动脉流速来预测容量反应性 容量挑衅 对于非机械通气或存在心律失常的患儿,没有CVP和超声,如何评估容量反应? ← 容量负荷试验以20ml/kg晶体液在30分钟内输入← 或PLRT← 评估容量治疗后CO或SV较前是否增加≥12 -15% ← 是,前负荷有反应,可继续容量挑衅← 否,前负荷无反应,停止输液 体循环血压监测 ← MAP=舒张压+1/3脉压差MAP=CO*SVR=SV*HR*SVR← MAP是2001、2005版EGDT的主要治疗目标← 在NICOM或PiCCO指导下,动态监测SV和SVR有助于指导容量复苏,合理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体循环氧动力学监测 ← 氧供(DO2)← 氧耗(VO2)← 氧债DO2← 氧供是每分钟内转运供应到组织的氧量,由血氧含量和心排量组成 ← 合适的氧供依赖于有效的肺气体交换、血红蛋白水平、足够的血氧饱和度和心排量 DO2------呼吸循环殊途同归← DaO2=[ (CO)×动脉氧含量(CaO2)] ← CO=SV×HR← CaO2=(1.38×Hgb×SaO2)+(0.0031×PaO2)← DaO2=SV×HR×[(1.38×Hgb×SaO2)+(0.0031×PaO2)]VO2← 氧耗是指组织所消耗的氧量,例如系统的气体交换 ← 此参数不能直接测得,可以通过动脉和静脉的氧供差值计算得出 ← VO2=DaO2-DvO2← VO2=CO×(CaO2-CvO2)×10← VO2=CO×Hgb×13.8×(SaO2-SvO2) ← VO2=5×15×13.8×(0.99-0.75)← 正常值=200-250ml O2/minVO2/DO2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氧供大约为氧耗的四倍,所以氧需求量并不依赖于氧供,即曲线上的氧供非依赖区;此时如果氧供减少,细胞可以摄取更多的氧以维持氧耗的正常水平 ← 一旦这种代偿机制被耗竭,氧耗量就开始依赖于氧供,这段曲线被称为氧供依赖区 氧债 ← 当氧供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求时,则出现氧债 ← 一旦氧债出现,必须提供额外的氧供以偿还氧的欠缺 ← 氧需>氧耗=氧债 ← 影响氧债积蓄的因素: 氧供减少 细胞氧摄取减少 氧需求增加 微循环监测 ← 微循环障碍---严重全身性感染的早期事件 ← 微循环障碍意味着随之而来的细胞氧摄取障碍和微循环窘迫 微循环监测 ← SvO2/ScvO2← 血乳酸← Pcv-aCO2← 侧流暗视野视频显微镜技术(SDF)SvO2← VO2=C(a-v)O2×CO×10← 若SaO2=1.0 SvO2=1-[VO2/(CO×10×CaO2)] ← SvO2与氧供、氧耗有关SvO2与容量复苏← SvO2>65%、ScvO2>70%是2001、2005版EGDT 的治疗目标← 2009年哈佛医学院牵头的急诊医学休克协作组研究结果表明,SvO2<70%或>90%均导致死亡率增加,以SvO2达标或过高作为复苏目标存在片面性← SvO2异常升高提示组织氧利用障碍,此时需要观察微循环功能以及线粒体功能← SaO2↓← SvO2↓← CaO2-CvO2 —← SaO2—← SvO2↓← CaO2-CvO2↑← SaO2↓← SvO2↓← CaO2-CvO2↑← SaO2↑← SvO2—/↑← CaO2-CvO2—← SaO2—← SvO2↑← CaO2-CvO2↓← 肺氧合功能障碍 ← 周围组织循环不良 ← 组织代谢增加 ← 肺氧合功能下降伴心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对循环的抑制) ← 吸氧或MV使肺氧合功能改善 ← 组织氧耗量降低(低温、镇静、肌松) ← 组织摄氧功能下降 (败血症、氰化物中毒、硝普钠应用) ← 肺外分流 不能单纯将高SvO2水平作为容量复苏的目标 乳 酸 ← 血乳酸是评价危重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血乳酸持续升高与APACHEII密切相关,感染性休克血乳酸>4mmol/L,病死率达80%← 目前多采用乳酸清除率和高乳酸(>2mmol/L)时间来作为评估指标 血乳酸水平与组织灌注、细胞缺氧,以及肝脏糖异生能力有关 Pcv-aCO2← 理论上,组织缺氧状态下组织PO2将下降,组织PCO2将升高,但实际并非如此← 内毒素血症组织PO2可能并不低---细胞病性缺氧← 低氧性缺氧时,组织PCO2没有升高;仅在缺血性缺氧时组织PCO2才明显升高← PCO2的上升与组织的灌注不足密切相关Pcv-aCO2← 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即休克存在时,组织PO2将降低,组织PCO2将升高,反映的本质是组织局部DO2减少和缺氧代谢增加← 更高的组织PO2和更低的组织PCO2可能才是休克复苏的理想目标。

危重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治疗-协和 杜斌

危重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治疗-协和 杜斌

0%
为何需要扩容治疗?
CO (L/min)
CVP (mmHg)
根据临床表现判断容量状态
容量状态评价
静态指标
动态指标
脱水表现 皮肤充盈下降 口渴 口干 腋窝干燥 高血钠 高蛋白血症 高血红蛋白 高血球压积
低容量表现 心动过速 低血压(严重者) 高乳酸(严重者) 肢端温度降低
肾脏灌注减少 浓缩尿 (低尿钠, 高尿渗) BUN升高 (与肌酐升高不 成比例) 持续性代谢性 酸中毒
前负荷的维持: 指南建议
• • • • 复苏目标 (1C) 中心静脉压(CVP) 8 – 12 mmHg* 平均动脉压 65 mmHg 尿量 0.5 ml/kg/hr 中心静脉(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 70%,或混 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65%
Dellinger RP, Levy MM, Carlet JM,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08. Crit Care Med 2008; 36(1): 296-327. Erratum in: Crit Care Med 2008; 36(4): 1394-1396.
白蛋白 vs. 晶体液: SAFE研究
• • • • • •
多中心, 随机, 双盲, 对照试验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6个ICU的7000名患者 2001/11至2003/6 入选标准: 需要输液治疗 + 1项低血容量的客观指标 排除标准: 肝脏移植, 心脏手术, 烧伤 4%白蛋白(n = 3499) vs. 生理盐水(n = 3501)

血流动力学监测ppt课件.ppt

血流动力学监测ppt课件.ppt
用物准备
深静脉穿刺针:BD、ARROW单、双腔 消毒用物、一次性穿刺包、手术衣 冲洗装置:肝素冲洗盐水、5-10单位/毫升、一次性压力传感器(BD、益心达) 压力模块、数据线、监护仪
测量部位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影响因素
(1).病理因素:CVP升高鉴于心力衰竭,房颤,肺梗死,支气管痉挛,输血输液多,纵隔压迫,张力性气胸及血胸,慢性肺部疾患,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腹内压增高的各种疾病及先天和后天心脏病。CVP降低见于失血和脱水及周围血管扩张如过敏性休克。 (2).神经体液因素:交感神经兴奋时CVP增高。 (3).药物因素:用血管活性药都影响CVP。 (4).其他:缺氧、肺血管收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挣扎、控制呼吸时胸内压增加、腹内压增高的手术等均使CVP升高。麻醉过深或椎管内麻醉是血管扩张,CVP降低。
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变化的处理原则
中心静脉压
动脉压
原因
处理原则


血容量严重不足
快速补液

正常
血容量轻度不足
适当补液


心功能不全
强心输氧利尿

正常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肺循环阻力升高
扩张血管
正常

血容量轻度不足或
心功能不全
快速补液实验
区别原因后处理
1、Allen’s试验阳性禁穿桡动脉 2、严格无菌操作 3、减少动脉损伤 4、排尽空气 5、有血块及时抽出 6、及时更换测压部位 7、妥善固定,避免移动 8、定时肝素盐水冲洗
动脉测压管护理
加压、密闭:无血及气泡,三通仅在归零或采血时打开 固定:薄膜湿、松动、渗血时及时更换 无菌操作:尽早拔除导管,留置一般3-5天,不超过7天 观察:灌注不良(温度改变,有色斑)立即拔除测压管 更换测压系统:压力传感器BIW,冲管液QD

外科手术中的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

外科手术中的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

外科手术中的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外科手术是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保障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旨在实时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循环情况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循环系统异常,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

一、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性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药物使用: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循环功能状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内,预防术中发生心血管事件。

2.提高手术安全性: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帮助医生及时监测手术过程中的循环状态,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性的循环系统异常,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优化手术效果:通过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评估手术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时调整手术操作方式,保证手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二、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指标及方法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等,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有创和无创监测两种。

1.有创监测:包括心脏导管监测、动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等。

这些方法能够直接测量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但是操作复杂、有一定的损伤性,适用于较重症患者。

2.无创监测:包括血压计、脉搏波分析仪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无创伤,但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对监测数据精度要求不高的患者。

三、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中,特别是对于心脏、血管等重要脏器手术更为重要。

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实时掌握患者的循环状态,还可以为手术操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在心脏手术中,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指导手术操作,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协和二届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专家报告总结精品PPT课件

协和二届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专家报告总结精品PPT课件
2、压力不是容量;压力不代表容积;压力 与流量有关;
3、与心输出量有关;与回心血量有关 心输出量=回心血量?!通常情况下是。
1、为什么应该保持较低的中心静
脉压?-刘大为
4、循环充盈压力-CVP决定了回心流量;
5、现在研究证实CVP/PAWP不能反映患者 全身容量状态,更不能反映心脏的前负荷;
6、右房压反映心脏的前(压力)负荷;影 响静脉回流;由心功能和回流功能共同决 定
2、表现为缺血后心功不全,为全心心肌收缩功能障 碍,但这种障碍是完全可逆,不管病情如何或病 程如何;
3、检测办法:a、Tei指数;b、心肌应变率成像技 术;c、肌钙蛋白(严重感染时74%上升);d、 BNP。
8、急性肺动脉高压-康焰
1、成人急性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主要为: 大面积肺栓塞、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5、出研现究肺发动现脉平高台压压,>增3加5cm80H%2O的,死5亡0%率患;者
2、呼吸支持在休克治疗时的地位
邱海波
6、左室前负荷下降原因同右室,但左
室后负荷与跨壁压有关,而正压通 气降低跨壁压,从而降低后负荷;
7、
C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O2 平 衡 CaO2 ↑
正压通气
3、SVV对危重患者容量负荷的监 测意义-王大龙
4、临床容量负荷试验(5-2法则)判断前负荷被证 明有条件性:心肌顺应性在一定范围-收缩力正 常、负荷容量保持良好;而更多研究揭示证实 CVP/PAWP不能反映患者全身容量状态,更不 能反映心脏的前负荷。——Wanger.Chest 1998、 Kumer,CCM.2004、 Osman ,CCM.2007。
2、慢性肺高压急性加重者代偿能力差, 复苏成功率低,生存率<6%;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每个参数都有他的临床意义,怎样结合其它参数或临床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掌握和经常思考的,而且只有在临床中不断运用、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参数;本文介绍了直接测量所得指标:上肢动脉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右心室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心输出量;由直接测量指标所派生的指标:心脏排血指数、心脏搏出量、肺血管阻力、心室做功指数和PICCO参数:血管外肺水、胸内血容量;介绍了临床应用于判断左心功能、疾病的鉴别、心功能状态的治疗原则、指导疾病的治疗等;供大家参考;1、主要监测指标直接测量所得指标1.1.1上肢动脉血压AP 正常值: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心排量、全身血管阻力、大动脉壁弹性、循环容量及血液粘度等均可影响动脉血压;一般用袖带血压计测量;在休克或体循环直视心脏手术时,应以桡动脉穿刺直接测量为准1;血压是反应心排量水平和保证器官有效灌注的基础,过高时增大左室后负荷和心肌耗氧,过低不能保证重要器官有效灌注;当MAP低于75mmHg时,心肌供血曲线变陡下降,因此,MAP75~80mmHg,是保证心肌供血大致正常的最低限度2;对原有高血压病人,合理的MAP应略高于此;1.1.2心率HR 正常值:60~100次/min;反映心泵对代谢改变、应激反应、容量改变、心功能改变的代偿能力;心率适当加快有助于心输出量的增加,<50次/min或>160次/min,心输出量会明显下降3;1.1.3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5~12cmH20;体循环血容量改变、右心室射血功能异常或静脉回流障碍均可使CVP发生变化,胸腔、腹腔内压变化亦可影响CVP测定结果;在无条件测定PCWP时,CVP对血容量的估计及输液的监测有一定价值;一般CVP增高见于右心衰,严重三尖瓣返流,心包填塞;CVP低反映血容量不足,但补液时需考虑左心功能LVEDP4;1.1.4右心房压RAP 正常值:0~0~8mmHg;反映循环容量负荷或右心室前负荷变化,比CVP更为准确;心包积液及右心衰竭时可造成相对性右室前负荷增加,右室流入道狭窄如三尖瓣狭窄时右房压不能完全代表右室前负荷;超过10mmHg 升高,升高见于右心衰竭包括右心室梗死、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肌病、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口狭窄;当血容量不足时,降低;1.1.5右心室压RVP 正常值:收缩压~15~25mmHg,舒张压0~0~8mmHg;异常: 收缩压>30mmHg,舒张压>10mmHg;收缩压一般反映肺血管阻力及右心室后负荷、右室心肌收缩状态,舒张压意义同RAP;1.1.6肺动脉压PAP 正常值:收缩压~15~25mmHg,舒张压~8~14mmHg,平均压~10~20mmHg;异常:收缩压>30mmHg,舒张压>20mmHg;反映右心室后负荷及肺血管阻力的大小,肺动脉平均压超过时称肺动脉高压症;在肺实质及肺血管无病变情况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左心室前负荷;在左心衰竭、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肺心病、肺栓塞、限制型心肌病、左向右分流得先天性心脏病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时,增高;肺动脉收缩压降低见于:低血容量,肺动脉狭窄,瓣上或瓣下狭窄,Ebstein畸形,三尖瓣狭窄,三尖瓣闭锁;1.1.7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 正常值:~6~12mmHg;反映肺静脉压状况,一般情况下肺循环毛细血管床阻力较低,故PCWP能较准确地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从而反映了左心室前负荷大小;要注意在下列情况下PCWP 可能高于LVEDP5:①二尖瓣狭窄或左心房粘液瘤梗阻左室流入道;②肺静脉阻塞;③肺泡内压增高如持续正压通气;在左心室壁病变僵硬时,PCWP可能低于LVEDP;PCWP升高见于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顺应性下降和血容量过多时;当血容量不足时,则降低;监测的目的在于,给左心室以一个最适宜的前负荷,使之保持在不足以引起肺充血的范围内,同时又要根据原理,用足够的前负荷使心肌纤维适当的伸长以达到最大的心排血量;临床上对心脏病病人,一般以PCWP略高即14~18mmHg为正常值,这样可充分发挥Frank—Starling定律的代偿机制,维持心输出量的要求,又不至于发生肺郁血;急性心肌梗死时,监测尤为重要,因为能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程度、射血功能及左心室壁心肌的顺应性;研究证明6,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室长度-张力曲线的顶峰发生在范围内;若大于此值,心功能极少改善,甚至有害;不同程度升高于肺充血、肺水肿;发生关系如下7:<18mmHg无肺充血现象:在18-24mmHg开始出现肺充血,肺片可见肺门血管阴影扩大;在25-30mmHg呈轻度至中度肺充血,胸片可见肺周围模糊和腺泡周围呈花瓣状阴影的融合;>30mmHg可发生急性肺水肿,胸片呈“蝴蝶状”肺泡性肺水肿的表现;1.1.8心输出量CO CO正常值:4~6L/min;用温度稀释法所得的结果实际上是右室输出量;输出量大小受心肌收缩力、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心率等4个因素影响;表示为:CO=SV心室每搏量×HR心率;由直接测量指标所派生的指标1.2.1心脏排血指数 CI正常值:~4.0L/min/ m2;CI低于2.50l/min/m2时可出现心衰,低于1.8l/min/m2并伴有微循环障碍时为心源性休克8;1.2.2心脏搏出量SV 正常值:60~90ml;SV反映心脏每搏泵血能力,影响因素有:心肌收缩力、前负荷、后负荷,一些作用于心肌细胞膜内β-受体及能改变心肌浆网钙离子释放的药物能明显增加SV;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的前负荷或后负荷亦可适当增加SV,但在心肌有严重损伤时心肌耗氧量会增加;1.2.3肺血管阻力PVR及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 PVR正常值:100~250 dyn·s·cm-5;PVRI 220~320 dyn·s·m2·cm-5;反映右心室后负荷大小,肺血管及肺实质病变时亦可影响结果;1.2.4全身血管阻力SVR及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 SVR正常值:600~112 dyn·s·cm-5;SVRI2000~2400 dyn·s·m2·cm-5;反映左心室后负荷大小;体循环中小动脉病变,或因神经体液等因素所致的血管收缩与舒张状态,均可影响结果;体循环总阻力增加,见于高血压及休克伴有小动脉痉挛低排高阻型;但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亦可引起体循环阻力的增加或降低9;1.2.5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I 正常值:40~60 Kg/min. m2;反映左心室肌收缩能力,如果LVSWI低于正常,说明左室收缩无力,高于正常则反映左室收缩力加强,但此时心肌耗氧量亦增加;1.2.6右心室做功指数RVSWl 正常值:5~10 Kg/min. m2;反映右心室肌收缩能力;参数1.3.1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 总的肺水量=肺血含水量+血管外肺水量EVLW-分布于血管外的液体;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毛细血管滤出过多或液体排除受阻都会导致EVLW增加,>2倍的EVLW影响气体弥散和肺的功能;正常EVLW<500ml;意义为反映肺渗透性损伤的定量指标,帮助了解肺循环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改变及气体弥散功能10;指导肺水肿的液体治疗,判断利尿疗效11;预示疾病严重程度12;评价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炎以及机械通气对其影响13;1.3.2胸内血容量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ITBVTBV-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敏感指标,优于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嵌顿压,不受机械通气及通气时相的影响14;2.临床应用判断左心功能15:描绘左心功能曲线是衡量心泵功能的适用指标,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均有意义;以测得的肺小动脉楔嵌压与左心室舒张末压大致相同为横坐标,其对应的心脏指数或每博作功指数为纵坐标来描绘;正常左心室功能曲线很陡,左心功能受损害时曲线变平坦;有两种情况:2.1.1PCWP<14mmHg,可用增加血容量办法如短时间内快速补液使PCWP升至20mmHg,在左心功能座标图上描出前后两点,可连一线图3有三种情况:连线向上,示心功能好;连线平坦,示心功能较差;连线向下,示心功能差;2.1.2如PCWP>20mmHg,可交替结扎四肢或快速利尿来减少回心血量和降低前负荷,然后测出PCWP下降值,亦取前后两点连一线图4;若原来CI>2.5L/min/M2,而且PCWP下降后连线向下A,为心功能好;若原来CI<2.5L/min/M2,而且PCWP下降后连线平坦B,为心功能差;疾病的鉴别2.2.1右心室梗死16: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右心室舒张末压升高,而肺小动脉楔嵌压代表左心室舒张末压正常;室间隔穿孔: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右心室压力明显升高、右心室血氧增高,以及出现高大波;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肺水肿的鉴别,在排除影响PCWP因素后,可用PCWP指标来鉴别,PCWP>18mmHg时心源性可能性大,>25mmHg时则心源性水肿可以肯定,<14mmHg则基本排除心源性肺水肿;2.2.3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类似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均可表现为PAP、PVR升高,MAP、CI降低,但前者PCWP偏低,后者PCWP偏高17;2.2.4急性心脏压塞与缩窄性心包炎时均可出现SV、CI、MAP下降,RAP与PCWP升高值相近,但后者RAP监测波形呈“平方根号”样特征性改变;2.2.5血流动力学监测对区别不同类型休克亦有鉴别意义18;心源性休克常出现CI下降、心脏前负荷增加;低血容量休克表现为心脏前负荷下降、CI降低、SVRI增加;过敏性休克时全身血管扩张而阻力降低、心脏前负荷下降、CI减少;感染性休克按血流动力学可分为高心排低阻力型和低心排高阻力型休克;不同心功能状态的治疗原则19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是确定输液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种类和剂量、以及利尿药的应用,以便维持有效的血液灌注,保证充足的氧供,同时又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心肌氧耗量,故应根据监测指标综合分析,及时解决主要矛盾;1.一般型 CI>2.5 l/min/m2,PCWP<,本组病人无需特殊处理,当HR>100次/分,动脉收缩压>140mmHg,可考虑应用镇静剂或小剂量B阻滞剂;2.肺瘀血型 CI>2.5 l/min/m2,PCWP>15mmHg,治疗目标为降低PCWP,可应用利尿剂、静脉扩张药;3.低血容量型 CI<2.5 l/min/m2,PCWP<15mmHg,治疗目标为适当静脉输液,增加心脏前负荷,提高心排量;4.左心功能不全型 CI<2.5L l/min/m2,PCWP>15mmHg,治疗目标为提高CI、降低PCWP,使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必要时加用正性肌力药物;5.心源性休克型 CI<1.8 l/min/m2,PCWP>30mmHg,治疗目标为提高CI、降低PCWP,以正性肌力药及血管扩张药为主,同时可采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6.右心室梗死型 CI<2.5 l/min/m2,CVP或RAP升高,PCWP下降;血流动力学分型表1 不同心功能状态的治疗原则CI PCWP治疗原则Ⅰ——需要治疗Ⅱ—↑荷利尿、扩静脉药Ⅲ↓↓容量及正性肌力药Ⅳ↓—荷及正性肌力药Ⅴ↓↑施Ⅱ+Ⅳ右室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及治疗参数变化:RA平均压>10mmHg,RA/PAWP>,右心房压力曲线呈“W”或“M”型,右心室压力曲线呈“平方根号”改变,如合并左室梗死,PAWP亦可增加;治疗:PAWP<15mmHg时应扩容;PAWP>18mmHg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心衰合并血容量不足20PAWP=18mmHg.严密监测下扩容,如PAWP上升达18-20mmHg,CI上升,则维持补液,根据PAWP调整;如补液后CI无升高或出现肺淤血征象,则停止补液.血流动力学指导血管活性药物应用21血管扩张剂对血压影响随CO变化:如果周围循环阻力降低,CO上升,BP上升,PAWP下降不明显在15-18MMHG,则允许;如果血压下降,PAWP明显下降,则加用血管收缩剂如多巴胺;低血压状态CI<, PAWP<12处理步骤及治疗选择22首先给予容量负荷250ML,然后分三种情况:2.7.1CI<, PAWP<12,则重复容量负荷.2.7.2CI>, 12<PAWP<18,则继续补液,观察CI和PAWP变化.2.7.3PAWP>18时,如CI<,则为心原性,则用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如CI>则用利尿剂和硝酸盐.了解肺换气功能及全身氧动力学状况:根据动脉和混合静脉血血气结果、吸入氧浓度等,可经有关公式计算出肺的换气功能和全身氧动力学指标,从而指导临床诊治23;Svo2数值正常60-80%:反应氧供等于氧需,等于89-95%时为氧耗小或氧释放大,体温过低,麻醉,高氧血症,左向右分流;小于60%时为寒战,高热,焦虑;低灌注,贫血,低氧血症;参考文献1.刘大为. 血流动力学监测常用参数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杂志,4:2862.沈洪.急危重症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临床应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53:190-192.3.崔乃杰,刘兵主编.实用危重病急救医学.天津:天津科技盘仪出版公司.1993,168-1903.4.钱学贤主编.现代冠心病监护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40-2455.崔巍,王艳冰,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中国医药指南杂志,2004,9:7306.张文武主编.急诊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7-12917.邵孝主编.现代急诊医学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831-1839,1922-19288.管向东,吴健锋. Swan-Ganz肺动脉导管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中常规应用是必要的.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6:259、9.陆国平,张灵恩.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 228:56810.曾元英,宋建平. 血管外肺水在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2:37511.车晋伟.血管外肺水量能反映脓毒症时肺损伤严重程度.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6:32612.杨从山,邱海波,刘松桥.血管外肺水指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价.中华内科杂志,2006 ,453:19213.徐向辉,常业恬. PICCO与Swan-Ganz导管监测的比较与思考.医学与哲学,2007,284:5214.刘松桥,邱海波,杨毅.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对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的评价.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121615.卢中秋,吴斌,邱俏檬.漂浮导管术在急诊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 34:137016.宋青,尹明. 外科危重症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新进展.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6, 84:20417.卢中秋,吴斌,邱俏檬.漂浮导管术在急诊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 34:137018.秦桂玺,阎明.急危重症病与急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1086—1089.19.苏鸿熙主编.重病加强监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8-24120.刘大为.高级医师案头从书:危重病医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0-96.21.蒋健主编.现代急诊内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01-2062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4—278.23.王忠勇,赵宏胜,缪爱风等.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氧监测在心脏术后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28—29.。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一、血流动力学的基础理论二、有创肺动脉压监测三、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四、中心静脉压监测五、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六、心阻抗血流图七、超声多普勒技术八、肺水测定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通过对作用力、流量和容积三方面因素的分析,观察并研究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血流动力学监测(hemodynamics monitoring)是指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地、动态地、连续地测量和分析,并将这些数据反馈性用于对病情发展的了解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

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于临床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

可以说,从根据血压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变化就已经开始了应用血流动力学的原理对病情的变化进行监测。

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危重患者的存活时间也逐渐延长。

对于这些危重患者的临床评估,越来越需要定量的、可在短时间内重复的监测方法。

1929年,一位名叫Forssman的住院医师对着镜子经自己的左肘前静脉插入导管,测量右心房压力。

之后,右心导管的技术逐步发展。

临床上开展了中心静脉压力及心内压力的测定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测定。

应用Fick法测量心输出量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在血流动力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应用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的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 catheter)的出现,从而使得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系统化和具有对治疗的反馈指导性。

近年来,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正在向无创性监测发展。

虽然,目前绝大多数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尚欠成熟,但随着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增强,无创性的监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所接受。

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越来越准确地反映心室功能的变化,并可提供动态的监测性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应用肺动脉飘浮导管在容积监测方面上的不足。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危重病学医师实施临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血流动力学监测。

别担心,虽然听上去像是医学专业的术语,但其实它的核心概念并不难理解。

想象一下,你在开车,而你的车上装了一个小仪表,它不仅告诉你车速,还能监测油量、发动机温度等一系列指标。

这些信息能帮助你知道车子的健康状况,也让你在驾驶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也类似,它就是这样一个“车速表”,不过它监测的是你身体里血液的流动和压力。

1.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什么?1.1 基本概念:简单来说,血流动力学监测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测量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情况。

它可以告诉我们心脏的“打卡情况”,即心脏每分钟泵出多少血,血压是多少,血管的压力如何。

就像在车里查看仪表盘上的速度表和油表,我们通过这些监测工具,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工作状态。

1.2 常见方法: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导管直接测量血压,或者使用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活动。

这些方法就像是车上的各种仪器一样,有的专注于速度,有的则关注油量。

2.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2.1 及时发现问题:想象你在路上开车,突然油表灯亮了,这时候你知道需要加油了。

如果没有这些监测工具,可能你已经在干渴的路上推车了。

血流动力学监测就是这样的“油表”,它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心脏或血管的问题,防止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2.2 个性化治疗: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就像每辆车的使用情况各异。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医生可以了解到你身体的具体状况,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就像为你的车量身定做一个维修计划,让它保持在最佳状态。

3. 实际应用中的意义3.1 术后监测:手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病人恢复的“看护员”。

它可以帮忙实时跟踪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确保心脏和血管在正常的轨道上。

比如在重症监护室,医生通过这些监测数据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人能够顺利恢复。

3.2 慢性疾病管理: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或心脏病,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一个长期的“健康教练”。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
点选不合格数据,则 非选取数据变为红色
“保存C.O.校准CCO”
“血液动力计算”
PICCO测量
• 点击“进行计算”键→记录测量值
记录测量值
PICCO护理注意 事项
• 注意: ① 操作手勿触碰冰盐水 ② 勿将感温装置支撑于床面用作注
射时支撑点,会损坏感温探头
③ 固定手勿触碰蓝色感温装置
④ 操作时勿触碰注射器前端及QSyte附近,以免污染
触及冰盐水以免温度 上升 ②操作时勿触碰针头及 穿刺点附近,以免污 染 ③如若出现可疑污染立 即更换注射器及盐水
注意无菌操作!!
PICCO测量
• 注射器连接Q-Syte→ 打开三通至“注射端 与中心静脉端相通” 位置→将盐水于3秒内 快速注射入中心静脉 腔
注意无菌操作!!
PICCO测量
• 连续测量≥3次,选取≥2个误差±0.5以内数据,剔 除不合格数据→点击“保存C.O.校准CCO”→点击 “血液动力计算”
中心静脉压与血压同时监测
CVP
BP
意义
措施
-
-
血容量不足
快速补液
-
N
血容量轻度不足
适当补液
+
-
心功能不全
强心,扩血管
+
N
容量血管收缩
扩血管
N
-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 强心,扩血管,
足伴容量血管收缩
适当补液
协和重症医学科的最新推荐:在保持循环 稳定的情况下。CVP越低越好!
有创动脉压监测
何时需要有创动脉压监测?
(GEDI) 625
压力电缆
温度测量电缆
动脉热稀释导管
PULSION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5、测压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时间过长易发生静脉炎 或血栓性静脉炎。
6、定期消毒换药,穿刺点保持清洁干燥,如有渗液、渗血及时 更换。
19
整理课件
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是用以判断危重病人心血管功能状况 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应用气囊漂浮导管行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而实现的。
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全长110cm,每 10cm有一刻度,气囊距导管 顶端约lmm,可用0.8~lml 的空气或二氧化碳气充胀,充
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血气胸患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14
整理课件
临床意义:
1.中心静脉压及血压均低,血容量不足。
2.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示心收缩功能良好,血 容量相对不足。
3.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示心输出量降低,(常见 于心衰),而血容量相对过多。
4.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或高,示容量血管过度收 缩,循环阻力增加 。
患者上臂平腋中线第四肋间,调节监护显示屏
幕,显示动脉压曲线后,进行校零,校零时传
感器内压力与大气相通,校零成功后将传感器
旋钮调至与动脉相通,显示正常压力波形和数 值。
10
整理课件
护理要点:
1、压力传感器的各个接头连接处应旋紧,防止脱开和渗漏,并置于无 菌治疗巾中。
2、换能器零点校正应保证与心脏水平位置一致,保持测量数值的准确, 变换体位时也应保证换能器与心脏水平一致。
4
整理课件
分类: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率、 呼吸、脉搏、血压、氧饱和度、
心电图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5
整理课件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常用参数
IBP 动脉压
CVP 中心静脉压
RAP 右房压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2. 与 RVEDV相反, 得到 GEDV并不需要 PAC
3. 与 LVEDA 相反, 得到 GEDV • 并不是操作者依赖 • 需要时即可得到 4. GEDV 用来得到血管外肺水指标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EVLW)
治疗前 GEDV index (mL/m2)
800 780 760 740 720 700 680 660 640 620 600
7.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缺氧 8.严重出血倾向 9.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 10.疑有室壁瘤且不具备手术条件者
严重并发症:
心律失常 导管打结 肺动脉破裂 肺栓塞 感染 瓣膜损伤 诱发心内膜炎 空气栓塞
S-G导管的不足
压力代容量 创伤大、并发症多、应用受到限制 操作复杂 不能连续测量CO
PiCCO技术
• 提高氧输送,维持组织有效灌注 • 目标指导性治疗 • 循环支持的链条 前负荷——心功能——后负荷——氧代 谢——反馈指导再调整
绝对禁忌症
• 在导管经过的通道上有严重的解剖畸形, 导管无法通过或导管本身即可使原发疾 病加重
–右室流出道梗阻 –肺动脉瓣或三间瓣狭窄 –肺动脉严重畸形等
相对禁忌症
1.急性感染性疾病 2.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 3.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4.近期频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 5.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6.活动性风湿病
经压力传感器接床边监护仪 测PAP,WP
1ml注射器 经压力传感器接床边监护仪 测CVP
温度感受器
接CO测定插件
7F 全长110cm
漂浮导管测肺动脉楔入压
(PAWP)
A B
肺毛细血管 PA PV LA 管道通畅 内有流体 没有流动 压力相等 LV PAWP=PVP=LAP=LVEDP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的调控
心排血量组成
心率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 cardiography) TEE优点:
清晰显示离胸壁较深远的结构(如心房和大血管)的图像;不影响心血管手术而行连续监测;因角度不同,能更容易看到一些重要结构,如心耳、肺静脉、全部房间隔、胸主动脉、左冠状动脉等;和心脏之间无肺组织,可用更高频率的探头。
拟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食道超声心动图显示中度主动脉瓣反流,随后采用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
2
腔、壁、瓣、流、功
A
B
C
外周血管阻力(SVR)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体温尿量
反映人体外周组织的灌流状态。
周围循环监测
指心室收缩期射血进入体循环或者肺循环时心肌纤维的压力或阻力。
后负荷的概念
后负荷的测定?
01
03
05
02
04
优点:
创伤性血压监测
预防桡动脉血栓形成的措施
01
做Allen’s试验;
02
注意无菌操作;
03
减少动脉损伤;
04
经常肝素盐水冲洗;
05
导管针不宜太粗;
06
末梢循环欠佳时,拔除动脉导管。
07
创伤性血压监测
手动测压法:听诊法,触诊法。
震荡技术
Penaz技术
动脉张力测定仪
无创伤性血压监测
前负荷
维持满意的负荷状态
维持满意的后负何(Anrep) 也重要 前负荷与CO:Frank-Starling定律 为什么Starling不研究后负荷与CO 后负荷急剧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 主动脉压突然升高,1~2分内出现变力效应 等长自主调节 心肌牵张受体 Na+/Ca2+交换 阻力表示 SVR PVR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进行实时、连续地监测和评估。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流状态,包括心脏泵血功能、血压、血液容积和组织灌注等指标,从而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治疗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科等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提供重要的生理参数,例如心率、心律、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等指标。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循环代谢状态非常关键。

通过监测心输出量,可以了解心脏泵血功能是否正常,评估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

另外,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测心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电图异常和心律不齐等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血压监测也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血压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趋势和水平,评估血管阻力和容量状态。

这对于高血压、低血压和休克等情况的患者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血压,可以及时调整药物治疗,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避免高血压和低血压对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血液容积监测是指监测患者的血容量情况,包括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和循环血容量。

对于严重失血、感染和体液失衡等情况的患者,血液容积监测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循环血量,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量,避免血液循环不稳定和器官灌注不足的发生。

组织灌注监测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监测患者器官组织的灌注情况。

这是评估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组织灌注监测技术包括局部组织氧分压、皮肤温度、尿量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氧供需平衡情况,评估组织灌注是否充足。

通过监测组织灌注,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避免器官功能受损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总之,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手术和急诊等临床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血压、血液容积和组织灌注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做出相应的治疗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维持最佳氧输送,保证组织灌注是血流动力学 监测的主要目的。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把循环系统分为阻力血 管、毛细血管、容量血管、血容量和心脏五个 部分。 在这五个部分当中,心脏作为动力源,维持着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所以,血流动力学 的基本原理多是从心脏的角度出发,观察并研 究五个部分的相互影响。
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对血过装满液体的管道将血管腔与外部压 力换能器相连接而测得。多选择上腔静脉与右 心房连接处血管内腔隙进行监测。代表上、下 腔静脉胸腔段和右心房的压力。 CVP波形包含3个正向波,分别代表心房收缩、 收缩期心脏形状改变和右房充盈。反映右心室 充盈压、静脉张力和静脉容量的变化,是反映 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
血流动力学主要参数监测
动脉压监测:动脉血压是维持各组织、 器官血流灌注的基本条件。分为无创血 压、有创血压
无创血压监测
有创血压监测:是最常用的直接测压方法。
有创血压监测
临床适应证:
需严格控制血压者(如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需频繁采集动脉血标本者。
一次性换能器与装有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的 加压袋相连接。此通路以3ml/h的速度维持输 液,以避免套管尖端凝血块形成。
肺动脉飘浮导管
S-G导管一般由优质软塑料(PVC)制成,成 人常用7F导管全长110cm,管壁每10cm有一 黑色条纹做长度标记,导管顶端有一可充气的 小气囊,充气后能顺血流携带导管通过右心进 入肺动脉。 适应症:S-G导管适用于对血流动力学指标、 肺脏和机体组织氧合功能的监测。所以,对任 何原因引起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氧合功能改 变,或存在可能引起这些改变的危险因素的情 况,都有指征应用S-G导管。
间接测定指标:
通过计算得出SVI、CI、SVRI、PVRI、LVSWI、 PVSWI、DO2、VO2
谢 谢!
急性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 心脏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 阻滞 近期频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活动性风湿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缺氧 严重出血倾向 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 疑有室壁瘤且不具备手术条件者
监测参数:
直接测定指标:
MAP 、CVP 、RAP 、RVP 、PASP 、PADP 、 PAP 、PAWP 、CO 、HR 、Hb
正常值:6~12cmH2O 生理意义:CVP本身并不能表明病人的 容量状态,但CVP包含一些有关心脏功 能状态并以此进行评价。
CVP降低
CVP升高
临床意义 :
CVP过高而血压正常提示容量过重,应考 虑存在右心功能衰竭,给予强心、利尿药 可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并应控制和暂停补 液 CVP过低,血压低提示血容量不足,应考 虑补充血容量、补液。 CVP的测量有助于休克的鉴别诊断。 CVP可作为输液的控制指标。
禁忌症:随着临床对血流动力学监测需 求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应用S-G 导管的禁忌症也在不断改变,因此,应 用S-G导管时更重要的是明确应用目的,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权衡利弊,全面分 析。
绝对禁忌症 :是在导管经过的通道上有严 重的解剖畸形,导管无法通过或导管本身 既可使原发病加重。
相对禁忌症:
准备好的换能器设置应可输出低于20Hz 的相对平稳频率反应的信号,因此可准 确提供所有生理心率下压力显示。 管道应有一定硬度,且应尽量短以保证 压力波形正确传递,整个装置应严格排 空气泡。
当换能器与大气相通时进行电压调零, 换能器在任何高度均可进行。当测压时, 应根据病人位置将换能器保持在稳定高 度,通常选择冠状窦水平高度。在实际 工作中,可选择第4肋间隙腋中线水平。
血流动力学监测
北京协和医院ICU
概念
血流动力学:或称血液动力学,是血液在循环 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通过对作用力、流量和 容积三方面因素的分析,观察并研究血液在循 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 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 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地、动态的测量和分析, 并将这些数据反馈性用于对病情发展的了解和 对临床治疗的指导。
肺动脉压监测:
PAP是通过装满液体的管道将血管腔与外部压 力换能器相连接而测得。 PAP可代表右心室收缩期压力,反映肺小动脉 和肺毛细血管床的流量与梗阻情况。 正常值:15~30/6~12mmHg,平均压为 10~20mmHg。 临床意义: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升高可见于 左心室衰竭、肺动脉高压、肺血流量增加、二 尖瓣狭窄。PAP下降可见于肺动脉瓣狭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