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健康生态课堂,营造新型师生关系》课题结题报告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新林二中课题组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新林二中课题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善师生关系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
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校于2006年10月申报立项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XHG115—338龙教学会字[2006]1号)为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
2006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验研究。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近一年来课题组成员按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将课题活动与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许多事实告诉我们,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确实不尽如人意。
校园内管理主义盛行,缺乏精神的感召力。
学生几乎成了教师的附庸,教师处理学生问题简单粗放,伤害了学生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矛盾冲突和对立之中。
再加之学校生活和教育活动机械重复、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学校日常生活难以在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留下积极的深刻印迹。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师生之间紧张对立的现状,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先从教师着手。
二、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认识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在当前,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育目的。
因此,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变化和发展,力图寻找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同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是我校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情况(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通过对师生关系问卷调查,反思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现状及产生师生关系不和谐因素的原因,从教师方面入手,提出改善师生关系建议,寻找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
优化师生关系 构建“生态”课堂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生态”课堂——浅谈新课改下的课堂构设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继而又带来师生关系和课堂结构的变革。
新课改所强调的探究性学习对课堂环境和氛围提出了更高要求,师生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教与被教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科学处理、课堂的合理构设便是深思熟虑的课题。
以下我们便从如何建立民主和谐、合作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如何从教学目标、方法、内容、过程来构建“生态课堂”两个角度予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开放、生态课堂传统教育中教师在知识传授者角色的支配下,实施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重教轻学、以讲代学、重讲轻管、一刀切,不能因材施教,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枯燥无味,昏昏欲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被磨蚀殆尽,情感、态度、价值观无从体现。
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课堂气氛也必然陷入僵局,师生之间一代又一代的教学活动好比工业大生产的流水作业,不断地复制、批量生产,失去了教育的自然本真。
由此看来新课改算是给枯燥课堂降了一场及时雨了。
我们也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雨去优化师生关系,构建“生态”课堂:一、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开放的师生关系不同于老师以德才高居管制学生学习的传统,要求老师敞开心扉与学生教学相长,润物无声,建立开放的关系。
这样才能实现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虽然教师与学生相比,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占有优势,在思想和心理上更加成熟,但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却绝不能一厢情愿。
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求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体,师生关系不是“培养接班人”型的“阶级之爱”,而是生命亲近生命,人性提升人性的本体之爱。
这样,师生在没有专制、压力、戒备、怀疑、阻抗的情绪中交往和沟通,可以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畅所欲言。
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曾说: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健康课堂课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健康课堂课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利川一中是恩施州高中学校唯一一所承担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健康课堂的研究与实验》研究与实验的学校。
我校承担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是“构建多种健康课堂的基本流程和模式框架”。
实施该课题三年多来,得到了省教育厅主管部门的热情关怀和省课题组专家的大力支持。
经过以毛昌文校长为首的课题成员的努力探索和全校广大教师的积极行动,我们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了健康课堂研究与实验的精神实质,并为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标签:健康课堂课题研究利川一中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人文积淀深厚。
校园面积较小,但布局紧凑合理。
现在七十个班级,师生人数近5000人。
她是湖北省省级示范学校,也是鄂西南的窗口学校。
校训是见贤思齐,求是创新。
学校领导始终秉持这样的治校理念:凝聚人心、人文治校;完善制度,章程治校;集思广益,民主治校。
多年的办学历史呈现出“营造人文氛围、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质,创建人文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校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州各级先进单位。
各种有分量的奖牌有20多块。
最近几年为北大、清华输送了近20名优秀学生。
这是我校坚持“课改兴校,质量强校”的结果。
一、选题的背景及原因改革创新的时代呼唤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教育。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党和国家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近十多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
全国涌现出了一批非常好的、影响巨大的、典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段力佩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模式,目前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总结,至今仍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杨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预习、展示、反馈;讨论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检测),它们倡导的崭新的教学观、师生观,使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和谐师生关系个人 中期结题报告
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王影2006年9月我校得到批准加入了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和谐普惠教育发展研究》子课题――――《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课题。
我在何曼丽校长、谢宏辉校长、杨丽伟主任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相关的国内外资料,积极地探索影响师生关系的各种因素,并和课题组的同志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阶段性成果。
现总结如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与任务。
也是我校一直倡导“贵诚信、乐参与、善协作、肯负责”的校园文化。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创造出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很好地塑造学生的品行、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理论均认为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路人。
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理念―――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引导、指导教师快速转变教育理念,使教师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先行者。
通过班级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家长学校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
使学生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力军。
我以2004级3班和2007级12班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积极主动的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与研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案例研究法:在学校中找出典型的师生典型,进行个案研究,找出规律。
通过问卷我发现教师与学生看待问题时存在明显的分歧,缺乏良好的沟通,致使双方产生误会和矛盾。
而且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地师生观念,总把师生放在对立面上。
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不能适应新改的要求。
通过学习专家、校长报告、研讨交流优秀教师汇报等多种方式转变教育观念。
搞好师生关系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提升我校师生关系,特此进行本次师生关系总结报告。
二、报告目的1. 分析我校师生关系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总结我校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的成功经验。
3. 提出改进师生关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三、师生关系现状分析1. 师生关系总体良好我校师生关系总体上呈现出和谐、稳定、发展的态势。
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双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2. 存在的问题(1)部分教师对学生关爱不够,缺乏耐心和细心,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2)部分学生纪律观念不强,对教师的管理存在抵触情绪,影响师生关系。
(3)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师生互动不足。
(4)家校沟通不畅,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不足,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成功经验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开展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五、改进师生关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1. 加强教师培训(1)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造和谐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传 统 的教 育 中 ,教 学 成 绩 这 一 关键 因素 制 约 了学 习全 面 发展 , 为 了提 高成 绩 , 学 生 都 在 努 力 奋 斗拼 搏 , 综 合素 质 能 力 的 提 高局 限很 大 , 没有 完 全适 合 全 面发 展 的 条 件 , 学 生 和 教 师 的 沟 通 就 会 显 的 尤 其 重要 ,新 型 的 师 生 关 系是 时代 发 展 的 需 要, 是 教 育 改革 的必 然。 二、 学生的全面成长需要新型的师生关 系 ( 一) 对 学 生 学 习 习惯 的 影响 有 相 关调 查 表 明 , 学 生 对 一 门学 科 的评 价 是 和 对 任 课 教 师 的评 价 成 正 比 的 , 他 喜 欢 某 一位 老师 , 对 他 的课 必 然 是 喜 欢 的, 这 一 门 学科 也 相 对 是 成 绩 提 高显 著 的。学 生对 学 习 的积 极 性是 需要老师 感情 的培养 , 只有从 内心去 关爱、 理解学 生, 才
为 的心 理 关 系等 。
的滋润 , 不但 会使学生爱其所教的学科 , 相信 老师 , 喜欢老师 ,
关爱 老 师 , 而且 会 促 使 他 们 形 成 良好 的 品质 健 全 的人 格 和 高 尚 的情 操 。 ( 二) 给 学 生 以 尊 重 和 谐 的师 生 关 系是 以尊 重 为 前提 的 , 每 个 人 生 下 来 就 有
( 二) 打 造 和 谐 课 堂 的 新 型 师 生 关 系 是 现代 教 育 的潮 流 现代教 育思想更 注重培养和 开发学 生的智力 和能力 , 在 教 育 的过 程 中 , 师 生是 互动 、 促 进 和 提 高 的过 程 。 然 而 现 在 的 教 学效 果评价 还’ 不能完全脱 离开成绩这一主要要 素 ,师 生为 了分 数 进 行 拼 搏 , 师 生 关 系 又 是 学校 关 系 中的 重 要 部 分 , 因 此 师 生 关 系处 理 的好 与 坏 , 会 直 接 影 响 学 生 的 学 习成 绩 , 能力 的 提升 , 制 约教 师 的教 学效 果。 ( 三) 传 统的教育 中 , 成绩至上 的评价 方式造成师 生 关系
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我们在素质教育面前摒弃了“应试教育”之后,似乎开始有些不安和骚动了。
“狠抓质量”的呼声越发的高涨。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最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有些教师在“狠抓质量”的同时已经渐渐忽视了真正的素质教育。
开始走进了“变相素质教育”的怪圈,教师由“狠抓质量”而引发出来的“自然权利”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好奇心、求知欲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为了考出好成绩,教师们在面对如此多的后进生、在几经努力而学生进步仍然不明显时失去了耐心,产生了焦躁的情绪,再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课堂教学氛围呆板、沉闷,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机械、拘谨、盲目迷信权威、缺乏自信心和独立自主意识,师生之间的沟通明显减少,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面重新出现,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同时,2007年5月,我们对全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师生关系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深感不满和失望,其中,“心里有话最想找谁说”,只有4%的人找教师说。
只有21%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习生活很快乐,只有32%的学生对师生关系很满意。
鉴于以上背景和本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我们决定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二、理论思考(一)概念界定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是从音乐中呈现的强与弱、密与疏、急与缓的差异和变化中而产生的,渐而延伸到社会的和谐、人的和谐、教育的和谐。
从心理学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全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一)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关系》课题研究结题⼯作报告(⼀)烟台第⼆⼗⼀中学在课程改⾰中,全体教师以学⽣全⾯发展和持续发展为⽬标,⽴⾜实践、坚持研究、强化管理;认真学习、更新观念,提⾼理论⽔平。
突出“如何构建和谐的师⽣关系”课题的实施,全校上下服从课题组管理,依靠良好的研究条件,分阶段有⽬的的实施课题研究,使该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标。
现将主要⼯作汇报如下:⼀、课题前期⼯作:(⼀)课题来源: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师⽣关系制约了教育教学的⾼速发展,教师不良的教育⼿段和“架⼦⾼”等不良观念,导致师⽣在教育教学的互动关系上产⽣了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关系。
这种不良师⽣关系⼤⼤妨碍了教育质量的全⾯提⾼。
因此,构建新型的师⽣关系已成为新课程改⾰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校领导⾼瞻远瞩,适时提出“构建和谐师⽣关系”的课题研究,提倡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关系,努⼒探索现⾏的师⽣关系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法,努⼒构建和谐的师⽣关系。
经报福⼭教体局审批通过,确⽴并开展“如何构建和谐的师⽣关系的实验研究”,组织教学⾻⼲和相关⼈员确⽴课题主要内容、⽬的与意义,并针对课题研究的重难点进⾏了分析,确⽴了研究的⽅法与途径,制定了研究计划与具体步骤。
(⼆)成⽴课题组:在王永胜校长的领导下,召开课题研究动员⼤会,成⽴了由业务校长--负责,--等⽼师组成的课题组。
烟台市福⼭教体局教研室--⽼师长期指导课题⼯作。
1、举⾏开题会议,把握研究⼯作总体思路。
2007年3⽉举⾏了开题仪式,宣读了课题研究⽅案,布置了实验⼯作,从2007年3⽉开始,该课题实验正式启动。
2、研究的组织管理本课题由区教研室督导,学校负责牵头、保障制度、经费落实,全体教师通⼒协作,共同参与。
采取定期会议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
课题负责⼈:赵永强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撰写实施⽅案、档案管理;王传强负责研究后勤保障配给;王盛章、黄⼤通负责拟写研究⽅案、研究报告、搜集资料。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三)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三)一、摘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校园人文教育的发展。
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充分挖掘并发展每个孩子独特的禀赋与潜能,唤起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激情,产生出强烈的自信和自尊。
课题组成立以来,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从调查入手,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跟踪调查、各种活动等多种方式,调查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负担、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并进行了细致的跟踪教育,探讨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和谐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的实际影响,以及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研究和对学生的教育反馈,我们认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自于教师热爱学生的真诚,以“爱”感人,以“爱”化人;二是尊重、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
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会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三是赏识学生。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它说明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四是主动了解学生。
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从了解学生个体出发,以“熟悉”形象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五是不断改变自己。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
同时,课题组还对影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有益的尝试。
《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课题实施进展情况报告
《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课题实施进展情况报告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和体会,我感到十分荣幸。
下面,我就把我们周良庄中学课题组所承担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实施进展情况向大家做一简单的汇报,有不妥之处敬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教。
一、课题的总体把握1、课题的选定。
2002年九月,宝坻区教研室推出了一系列的“十·五”规划研究课题项目,我们对此十分重视,立即成立了7 人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并着手课题进行甄选工作。
我们认为《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这一综合课题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而且可操作性强,为此,我们对课题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我们发现,旧有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迫切希望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研究出适合于现代教育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模式,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推动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发展。
通过论证,我们还发现,当前对新型师生关系这方面内容的研究,零碎的文章较多,但系统性的研究很少,这就为我们进行广泛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课题中的7人中有4人为中学一级教师,有2人为小学高级教师,1人为小学一级教师,中级职称教师占了86%。
7人中有5 人为大学本科学历,有4人是班主任,还有1人是政工师。
我们课题组既有研究上的便利条件,又有研究的基础,再加上学校领导的鼎立支持作保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一课题的研究。
基于以上的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我们选定了《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2、课题设计的思路。
我们课题组采用分组研究,统筹协作;分阶段研究,总结阶段成果;以班级为实验点,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积注重实验研究,又注重理论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方法进行研究。
以实践活动记录、个案分析、阶段性总结、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来反映我们的研究成果,确保三年内结题,争取以我们翔实的记录和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争取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广泛推广。
课题小结
“构建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研究小结(2011—2012年第一学期)王贵和谐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师获得学生的喜爱成为可能,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展示心灵,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使教学更有效。
为此,本期我对“构建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做了较多研究,现在把工作总结如下:研究内容及观点:分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找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探索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途径和评价的策略,从而提高有效教学。
具体研究内容为:1、教学的成功关键必须从学生的心开始。
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师生之间互相热爱之上,师生之间的爱是否融洽和谐,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教师要塑造自己的教育魅力,课堂上教师的课幽默风趣,知识讲授宽泛,学生自然会深深地吸引到其中,教学自然产生实效性。
2、分析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
已有的事实证明,对学生了如指掌,是教师施教成功,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之一。
研究对象和做法:1、对象主要以六年级(2)班为主。
2、在课堂上,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
主体性学习,应有“质”的规定,主体性学习的实质是要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小学生其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经验都处于发展之中,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状态。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教他们学会做人,二者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4、使课题成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二是教学内容既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教师的知识的视野,三是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四是教学方法不能局限和满足课本。
5、强调教学过程中形成民主氛围,教师要爱每个学生,学生要珍重,也要学会热爱老师;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必须彻底改变满足于满堂灌的弊病。
6、利用成功激励术,从而增强学生创新的动机,热情和信心,坚持表扬和激励,对学生的不足要宽容,以此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它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差生的转化以及师生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益处。
尤其是对实施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当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任何的教学改革要有成效,首先必须改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显得更为重要。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区教育局结合我区的教育实际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在此要求下,解决师生间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我校思想品德课题组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力求从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入手,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观,努力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师生之间不和谐的因素,发现影响课堂效率和师生关系的共性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总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规律,形成“和谐师生关系”和高效课堂的基本范式,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效率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共同发展,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人生的家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和目的通过调查问卷研究显示师生关系现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校和老师是学生所处的最主要环境,学生总是力求适应,被老师接受、喜欢和欣赏。
当处于和教师和谐的关系之中时,他们会感到对外部环境的胜任,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反之,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卑、消极,无疑会降低学生的知识加工能力,造成学习成绩低下。
另外,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处于安全环境下,能够踏实地将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健康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健康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作者:来源:《新智慧·下旬刊》2017年第01期一、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作用和意义(一)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健康课堂的研究和实验”是湖北省教育厅主持实施的重大研究课题。
《健康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健康课堂研究总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是整个健康课堂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孝昌一中是一所重点高中,社会、家长、学生评判学校办学质量的直接标准就是高考过线人数。
毋庸讳言,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学校和教师背负着高考备考的压力,不可避免的要把升学率放在重要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健康的课堂生态,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期既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满足学生应试答题的选拔需要,又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平衡发展,是我们这个子课题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元素,教师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朝夕相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是人际关系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因而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偏重应试方法技能的培养,教师大包大揽,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厌其烦地灌输知识,几乎没有时间和学生形成互动,致使学生参与不够,知识获取的效果不佳,并进而导致恶性循环,最后彻底厌学;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忙于知识和应试技能的获取,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教师也知道问题的存在,却苦于找不到积极有效的应对之策,有些教师甚至也会产生厌恶教学的情绪。
要解决以上问题,构建和谐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我们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题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第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推广价值的课堂教学模式。
促使师生、生生亲密合作,以期营造健康、积极、融洽的课堂氛围,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激情似火,学生兴趣盎然,在互动、交流、合作中教;在积极、快乐、轻松中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善学乐学、高效学习,教师善教乐教、科学施教,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四)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四)(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课题组针对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认真研究了相关策略。
教师策略:(1)、尊重——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一种朋友的关系。
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人,我们都应该称他为小朋友。
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也要学生做我的朋友。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健康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朋友,敞开心扉,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真诚和理解,多给学生一份尊重和爱护,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的头脑思索。
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因为只有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
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也只有尊重,才能在师生间真正架起一座通往美好心灵的桥梁。
(2)、爱心——师生关系的溶解剂教育夏丏尊先生说的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
学生非常需要教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引导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创设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赏识——师生关系的催化剂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智能、听觉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
因此我们的教育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教育关注的不是哪个学生更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哪些方面更聪明。
《打造健康生态课堂,营造新型师生关系》课题结题报告
《打造健康生态课堂,营造新型师生关系》课题结题报告人不学,不知义。
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
所以,我们确立了“打造健康生态课堂,营造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把“德道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落实到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
标签:健康生态课堂新型师生关系课题一、课堂研究的背景、内容、目标和选聘参研教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内容和目标1.核心价值观引领生态课堂建设“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
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我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她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建设健康生态课堂、营造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来实现,从而彰显学科健康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
例如,高一语文教师左小山《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离不开语文》一文中,说明了老师自觉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他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将“教学”升华为“教育”,用学生核心素养指导语文课堂改革创新,通过语文健康课堂的建设营造了新型师生关系,落实了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他通过核心价值观引领健康课堂建设的理念,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这是我们承担《健康课堂师生关系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
2.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价值观的途径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也是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主阵地。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所以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改革课堂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学科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基体途径,从而在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实施德育美育的教育。
老师和学生在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共同经历了“价值体每系”到“教学体系”再到“成长体系”的转化,这是我们确立新型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打造健康课堂的真正体现。
《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结题报告
124学习版一、课题的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以及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也早已成为教师们谈论的热点话题。
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它对师生良好素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师生对立关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无组织的自由关系等,这些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禁忌。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每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此研究对广大师生关系的更友好建立有所帮助。
二、课题的界定:人们普遍认为: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
师生关系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这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力的基本途径,它也是学校教育中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组关系,它反映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质量和特点,决定着学校的面貌。
经过大量实践研究总结:师生人格平等,互动民主,和睦相处。
其核心是师生之间的心理兼容,心灵的相互接受,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挚爱而真诚的情感关系。
要通过沟通,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好、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同时受到鼓励、督促、影响、引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在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论述,得到了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的认同。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下列理论为依据:拉伯雷的民主思想,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类关系而再生,暂时不再疏远,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愉快的。
卢家楣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中,系统阐述利用情感因素优化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为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并茂,以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教学。
新课程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结题报告
“英语教学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中期报告曾明芳开放、民主、和谐生活教育模式研究能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因为开放、民主、和谐生活教育改变了原来封闭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发散的、开放的、多向的教育模式,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超前的教育观念,具有在开放的教育中培养现代人、在民主的教育中培养自主人、在和谐的教育中培养健康人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以此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忌。
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师生交注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而学生成为客体和附庸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无助,人们称这种关系为“操纵—依附式”的关系,导致的后果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
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朋友式关,使学生体验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
因此,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于是我们提出了这一课题。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研究:1、调查科学课程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并加以分析。
2、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实现“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和谐转变。
3、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自动探索为基础的新型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
4、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模式。
所用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问卷法、理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
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1、实现了“教”的方式的转变(1)指导教师把教学和学习观念的转变作为首要的因素,在做中学,在做中转变。
关于课题“新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研究”的结题报告
关于课题“新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研究”的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 *** ***一、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中的师生关系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师生关系决定着一所学校的面貌。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这段话摘自朱慕菊主编、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走进新课程》一书。
师生关系被如此看重,以致于在网上的地址栏中只要输入“师生关系”四个字,便可搜集到好几万条与之相关的信息。
不过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师生关系当前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流传很广的童谣“炸学校”:“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
一垃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再如童谣:“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
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
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
”从教师的层面,有如下描述:“作为老师来说,要承受诸多的无奈。
如让你管理孩子你又无权管理孩子的无奈。
对那些无法无天的自己不学还上让别人学的‘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只有爱的规定,没有“治”的权利。
”……以上种种现象,仅仅二十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发、科技迅速发展对传统教育挑战的局部叙述而已。
基于现代新生师生关系的课题研究,由此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与之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问题一:一般来说,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善恶的理性分析水平,但为什么偏偏对学校有如此的“深仇大恨”呢?问题二:为什么关于改善、提升师生关系的学习资料那么多,但当一位老师真的想改善师生关系时,似乎还是束手无策?问题三:面对学校教育现状,为什么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难以突破空洞式的说教,对普通教师来说,师爱真有那么伟大的力量吗?问题四:“.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
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2023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构建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与师生关系
2023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构建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与师生关系2023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构建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与师生关系引言:2023学期已经过去了,回顾过去的日子,我们不禁对这一学期开展的教研工作心生感慨。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不仅致力于传授知识,更注重构建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与师生关系,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下面是我们对这一学期教研工作的总结。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此,我们在2023学期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1. 增加培训机会:我们举办了多场教育教学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2. 注重教师个人发展: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教育研讨会,提供展示和分享经验的平台,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
二、构建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
为了构建这样的氛围,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课堂活动丰富多样:我们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平等尊重每个学生:我们鼓励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和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注重课堂纪律和环境的建设,提供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习。
三、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情感纽带,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 鼓励师生交流:我们建立了师生座谈会、交流沟通的渠道,为学生提供表达意见与建议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
2. 导师制度的实施:我们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专门的班主任,他们负责管理和指导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进行调解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健康生态课堂,营造新型师生关系》课题结题报告作者:来源:《新智慧·下旬刊》2017年第01期【摘要】人不学,不知义。
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
所以,我们确立了“打造健康生态课堂,营造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把“德道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落实到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健康生态课堂新型师生关系课题一、课堂研究的背景、内容、目标和选聘参研教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内容和目标1.核心价值观引领生态课堂建设“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
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我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她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建设健康生态课堂、营造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来实现,从而彰显学科健康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
例如,高一语文教师左小山《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离不开语文》一文中,说明了老师自觉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他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将“教学”升华为“教育”,用学生核心素养指导语文课堂改革创新,通过语文健康课堂的建设营造了新型师生关系,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他通过核心价值观引领健康课堂建设的理念,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这是我们承担《健康课堂师生关系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
2.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价值观的途径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也是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主阵地。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所以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改革课堂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学科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基体途径,从而在英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实施德育美育的教育。
老师和学生在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共同经历了“价值体每系”到“教学体系”再到“成长体系”的转化,这是我们确立新型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打造健康课堂的真正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是外在价值观的积极引领与学生内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的自主构建的有机统一和契合。
因此,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必须凸显学生的全体性。
如张霞老师的《健康课堂德育先生》一文中深刻阐释了“核心素养要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位置上”;学生核心素养建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核心素养的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价值观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
通过健康课堂师生关系的研究,我们进一步明确,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全过程的关键是在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实施上,将核心价值观细化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并使之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各门学科努力打造生态课堂,彰显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健康课堂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3.健康生态课堂是新型师生关系确立的标志我们知道:《人民教育》首届编委会成员叶圣淘说:“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够格的成员,做国家够格的公民”。
既然是做人,那就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堆积,而应该把人类最广泛的文化积淀以及它们不断充实和扩大的那部分化为自身的血肉,然后旺盛地把它“活”出来。
叶老还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是种子,不是瓶子。
”是农业就应该精耕细作,顺自然生命的成长规律,不可能多快好省,一蹴而就;是种子,就应该种下施肥、浇水,长时间等待,等待种子用生命的节奏,向世界开出自己的花来。
为此,我们遵照“教育生态”理论,使“生态学的方法与模式的要点在于指明教育情境的范围和复杂性,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动态观来考察教育问题,达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健康成长的目的。
4.打造健康课堂必须尊重师生平等互重的情谊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中,可以把课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相互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生态关系。
这些生态关系就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
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对话、融合、和谐、共生发展,课堂生态就得到一个平衡,这种平衡会促进每一个生态因子的优化和健康发展。
反之,如果哪一个生态因子出现问题,就会打破整个生态圈的平衡,所有的生态因子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
这样一种健康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超越了传统课堂教学理论中对于质量、效率等单一、固化追求,将课堂引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合理运用学习资源、恰当协调相互关系、有效促进均衡发展的新境界。
所以我们在研究的实际中摸索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健康课堂教学模式。
正如何静老师在《新型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亲如兄妹》一文中阐述:健康课程就是营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环境。
在这种生态化的环境里,师生之间通过合作,交往,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循环,这也是我们对子课题研究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
5.师生关系的确立需要关注课堂生命和学生的需求高中教育无论是从学生的思维方式或是从政策方面来看,确立新型师生关系都必须关注课堂生命,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
我国基础教育实验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叶澜教授曾讲道:“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命。
”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中常常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本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程教学中师生生命活动的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
只有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才能激励教师从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方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何静老师在一次参研教师的研究讨论会上说:“我们只有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目标定在探索、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我们教师的劳动才会显现出创造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总之,我们课题组在校长刘林海的带领下对子题《健康课堂师生关系研究》历经三年多的实际研究,探索“健康课堂”的生命力的设想,在共同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理念上是相契合的。
以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为目标,我们的课堂氛围轻松了,教师教得愉快,学生也乐于学习,这样的课堂就是一种更加健康、更加理想的课堂。
正如高三(8)班学生王雪玲《我的实际获得》一文中所写:“有些知识当老师讲解听懂后自己再细细啄磨,在健康课堂里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讨论,强化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二)选聘参研教师首先,课题组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大力宣传该项课题的研究内容、背景和意义,使大家明确课堂教学模式健康,就能营造和谐共生的氛围,为健康且常态化的课堂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揭示课堂教学规律,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质量;探讨新理念、新技能和新方法、新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助推教师师德和业务的新发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明确我们研究的子课题,确定六个班为实验班,每个年级两个班学生共300多人,老师可志愿报名,写出书面申请,年级组审核,由学校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最后确定参研各科教师名单如下: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董明华1970.2中学高级生物本科老河口市第一中学何静1969.2中学高级英语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广阳1982.5中学一级数学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胡军龙1968.9中学高级化学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司念鉴1973.12中学高级语文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龚文毅1979.6中学一级数学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向冰玲1975.7中学高级英语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孙新颜1976.7中学一级物理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严华1983.2中学二级物理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李军1964.7中学高级化学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朱庆军1982.10中学一级生物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黄虎1974.4中学一级政治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熊艳1978.9中学一级历史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李俊1978.7中学一级地理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唐小巍1967.7中学高级心理学本科老河口市第一中学蒋承良1957.3中学高级心理学本科老河口市第一中学张霞1971.02中学高级英语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周延红1970.12中学高级英语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张向红1969.6中学高级英语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左小山1978.12中学一级语文本科学士老河口市第一中学二、课题研究的原则和理论依据课堂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发展和个体生命的生长。
基于这一认识,三年来,我们在子课题《健康课堂的师生关系研究》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教育生态性,营造了新型师生关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在健康课堂里,通过课程建设、评价改革、教育管理及德育实践等学校教育体系的协调,整体而综合地实现“学为中心”的生态性,呈现了师生互动、和谐共生的局面。
我们还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考察课堂中的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相互碰撞,对话、融合、和谐,共生发展时,课堂生态就会显现,并且得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会促进每一个因子的优化和发展,使其创造一种师生和谐共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这也就是我们对这个子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体验。
我们关注课堂,聚焦课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在建设健康课堂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应遵循的五大原则,即整合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1.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设疑”与“质疑”的整合。
教师首先要设置巧妙的问题,在问题的深度上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其次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质疑”,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要及时恰当地提出反问设疑,由问题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创新。
这样的整合过程,使教师的“设疑”与学生的“质疑”相互依托与碰撞,从而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师生互动双赢的团队学习局面,也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是在思维方式上,课堂上要呈现“聚合”与“发散”的整合。
聚合性思维是人在解决问题时,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据,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去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容易使学生受旧的经验束缚,造成学生简单的机械复制教师的教学内容或板书提纲,呆板记忆,失去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但这种思维方式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