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第十章

基础护理第十章
基础护理第十章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的重要热量来源( )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2下列哪种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出现( )

A、碳、氢、氧、氮B、钾、钠、铁C、钙、镁、磷D、铁、锌、铜

3钾、钠、钙、镁的作用( )

A、构成机体重要材料B、维持肌肉、神经细胞兴奋性C、促进生长发育D、酶系统的激活剂

4脂溶性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DB、维生素A、BC、维生素D、CD、维生素PP,.M

5根据体重公式计算。属于正常范围的体象:

A、±10% B、10-20%C、10-20% D、>10%

6为增加组织修补能力应多给予( )

A、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7为成人进行管喂饮食插入胃管深度( )

A、35-40cm, B、40-45cm C、45-55cm D、50-55cm

8.鼻饲插管过程中,病人发生呛咳,呼吸困难时应()

A、嘱病员作深呼吸B、将病员头部抬高C、拨管重插D、停止片刻,嘱深呼吸,再轻轻插入

9插胃管时反复插管可致()

A、胃粘膜损伤B、声带损伤C、食管损伤D、口腔粘膜损伤

10.为提高昏迷病人鼻饲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应采取的措施()

A、使病人头向后仰B、使病人头向前仰C、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再插D、使病人下颌向前仰

11.鼻饲法操作错误的做法是()

A、鼻饲量在刚开始灌注时不超200ml B、应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C、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可注少量温开水D、如灌入药物,先将药片研碎溶解

12.禁忌使用管喂饮食的病人是()

A、昏迷病人B、口腔手术病人C、食管狭窄的病人D、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病人13.给昏迷病人插胃管时,当插入咽喉部将下颌贴近胸骨柄是为了()

A、增大咽喉部通道弧度B、顺利通过气管分叉处C、顺利通过膈肌D、减少胃道粘膜损伤

14.对病人的饮食护理工作中,以下哪种做法不妥()A、双目失明者可帮助他进食B需停止治疗,保证进食

C、尊重病人对饮食选择D需喂食者,可按其习惯行事

15.为病人管喂饮食后,再灌入少量温开水,其目的是()

A、使病人温暖、舒适B、便于测量、记录准确C、防止呕吐D、便于冲净胃管,避免食物存积

16.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每日所有鼻饲用物应消毒一次B、每次灌食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C、鼻饲间隔时间不少于2h D、鼻饲胃管应每日更换消毒

17.拨出管喂饮食时应做到()

A、嘱病员头后仰

B、嘱病员深呼吸

C、慢慢向外拨管

D、捏紧胃管末端,轻快拨出胃

18.医院的饮食种类分三种,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A、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要素饮食B、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

C、基本饮食,试验饮食,要素饮食D、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19.流质饮食要求()

A、每日3-4次,每次300-500ml B、每日4-5次,每次300-400ml

C、每日5-6次,每次200-250ml D、每日6-7次,每次200-250ml

20.禁用高蛋饮食的病人是()

A、严重贫血的病人B、肾病结合症病人C、肝昏迷病人D、大手术后病人

21.低盐饮食是指每天限用食盐量为()

A、1g B、2g。C、3g D、4g

22.要素饮食的描述不妥的是()

A、是天然合成的营养饮食B、不需消化液也能吸收

C、适用于胃肠道瘘、急性胰腺炎等病人D、可口服,鼻饲或造瘘管滴入

23.伤寒病人膳食宜选择()

A、软质饮食B、高热量饮食C、高蛋白饮食D、低渣饮食

24.给危重病人喂食时哪项不妥()

A、宜小口喂食,以便咀嚼和吞咽B、进流质者可用吸管或水壶吸吹

C、应先喂固态食物,后喂液态食物D、卧床者应使其头转向一侧

25.一般手术后病人最理想的营养补充途径是()

A、静脉输入蛋白质,脂肪乳剂B、瘘管喂食高价营养C、肠道吸收营养物质D、全静脉营养

26.要素饮食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可口服,鼻饲、造瘘处滴入B、必须新鲜配制

C、当日未用完须放在冰箱内D、灌喂时保持一定温度与速度

27.急性胰腺炎禁食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胃液分泌B、减少腹胀C、防止呕吐D、减轻胰腺负担

28.不属于流质饮食的食物是()

A、肉汁B、豆腐C、豆浆D、冲蛋

29.做便隐血试验的病员应选择的菜谱是()

A、蔬菜、炒猪肝B、大白菜、五香牛肉C、花菜、炒鸡蛋D、红烧鱼、菠菜汤30.下列哪项不符合胆囊造影的饮食要求()

A造影前晚给低脂饮食B当天早晨禁食C摄片后立即服高脂肪饮食D脂肪总量低于50g 31.属于治疗饮食的是()

A、流质饮食B、面条C高蛋白饮食D、试验脂肪餐

32.行胃肠外静脉营养的病员发热,首先应()

A、检查穿刺处有无红肿B、拨导管作细菌培养C、取液体作细菌培养D、检查室温是否过高

33.哪项不符合半流质饮食原则()

A、易于咀嚼及吞咽B、以软烂易消化为主C、少食多餐D、膳食纤维含量少34.下列哪项不是忌碘饮食的禁忌()

A、绿色蔬菜B、海带C、紫菜D、禁止用碘消毒皮肤

35.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宜进()

A、低脂肪,低盐饮食B低脂肪,少渣饮食C低盐,少渣打饮食D高蛋白,低胆固醇

36.冠心病病人进食过饱可诱发()

A、胃液分泌增加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C、呼吸困难D、心绞痛

37.低蛋白饮食适用于哪种患者()

A、贫血B、尿毒症C、肾病综合症D、糖尿病

38.关于疾病与饮食的关系,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糖尿病禁食碳水化合物B、肝昏迷和肝炎病员禁食蛋白质

C、水肿病员禁食盐D、溃疡病员宜少食多餐,给易消化食物

39.进食前护理程序为()

A、停止治疗→整理环境→协助解大小便B、协助洗手→停止治疗→整理环境→协助解大小便

C、整理环境→停止治疗→协助洗手→协助解大小便

D、停止治疗→协助洗手→整理环境→协助解大小便。

40.产气的食物是()

A、菠菜B、牛奶C、瘦肉D、猪肝

41.为增加维生素B1病员日常最好食用()

A、粗制米菜B、精制米菜C、蛋类D、水果

42.记录每日进水量不包括()

A、饮水量

B、食物中的含水量

C、输液量

D、肌肉注射药量

43.下列哪项不是每日排出液量()

A、腹水B、抽出的胸水C、排尿量D、呕吐物

44.以下几种病员中哪位不需要记录液体出入量()

A、烧伤B、休克C、大出血D、发热

45.记录每日排出量不包括()

A、每日尿量B、汗液排出量C、粪便量D、胃肠减压抽出量

46.某农药中毒昏迷病人,其进出液量记录项目不包括()

A、输液量B、尿量C、洗胃溶液量D、鼻饲流质量

二、名词:

1 管喂饮食

2 治疗膳食3基本饮食

4试验饮食5要素饮食

三、填空

1营养物质的种类包括()()()()()()()。2基本饮食有四种,即()()()()。

3对出入量的测量与记录是护士的工作内容之一,应准确无误。每日的入量记录内容包括()()()()等。对口服的液体应先()后()。每日排出量记录包括()()()()等,排出后()记录。

4鼻饲液温度宜为()℃。

5鼻饲插胃管的深度为(成人)()cm,相当于病人()到()的长度。

6插鼻饲管过程中病人()持续,可用手电筒、()检视(),有无管子()卡住;如有呛咳()、()等误入气管征象,应立即()稍事休息后()。7每次灌食前或每隔()小时即应抽出胃内容物,以便检查()的量。

8插鼻饲管时当插入咽喉部时,大约深度为()cm,嘱病人做(),()将胃管送下。

9隐血试验饮食,试验期为()。此期间禁食造成隐血()的食物,()及

(),如()、()、()、()等。可进食()()()等。

四、简答:

1如何增进病人的食欲?

2 插鼻饲管应注意什么?

3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有几种?

4低蛋白饮食适用于哪些病人?每日蛋白质应给多少?

5一个理想的进餐环境对病人来说是否可有可无?为什么?

6管喂饮食的目的和适应症有哪些?

7简述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完整word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 “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 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 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 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 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 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 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 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煎药加水方法 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 2、中草药中毒 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 2)尽快清除毒物 3)解毒:催吐:口服有毒药物2-3h;洗胃;导泻中毒超过6h 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中医护理学基础100题

五禽戏的创立者华佗 被称为刚脏的是肝 下列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足阙阴与足少阳经 五化中,属于火的是长 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 恢复其相对平衡 失眠兼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阳胜则阴病”,用下列那种理论解释为宜阴阳消长平衡 下列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痰饮 脾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 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补肾法 七情致病的特点有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 机/情志变化与病势相关 经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 目睛斜视多为肝风内动 与血液正常运行有关的因素有脉管的完整性/气的推动/气 的固摄/心肝脾等脏的功能/ 血液自身清浊 诊寸口脉,右寸候肺 与血液生成无关的是自然界清气 期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 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脾 在液为唾的脏是肾 属于六腑的有胆/胃/三焦/膀胱 数脉的主病是热证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

滞,主用/其性收引 湿证患者面色多表现为黄色 格阴的本质是真热假寒 过度安逸易导致的病理变化是气血运行不畅 均属于肝系统的是胆/筋/目/爪 脾在体合肉 下列哪项症状属于假神面赤如妆 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称为谵语 行气利水并用治水肿的依据是气能行津 与肺相表里的六腑是大肠 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六淫邪气是风邪 呕吐清水痰涎,多属痰饮 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血 具有主决断的脏腑是胆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主病是痰饮证 五行制化关系中,异常的是相乘/相侮 宗气的盛衰可诊察虚里穴 潮热多见于阳明实证/湿温病/阴虚 证 卫气的生理功能是防御、温煦、调控 人体组织结构中,属于阳的是六腑 大实有羸状是指真实假虚 望络脉通用的年龄是3岁内 灰黑苔主病是热极或寒极 瘀血疼痛的性质多是刺痛 肝主流泄的功能体現在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 行/调解情志/促进肠胃 运化 性质精纯, 灌注于脉中之气是营气 水火既济概括的是哪两个脏腑的关系心与肾

基础护理学第十章饮食与营养习题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1.人体得重要热量来源 (A)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2.下列哪种元素以化合物得形式出现(A) A、碳、氢、氧、氮B、钾、钠、铁 C、钙、镁、磷D、铁、锌、铜 3.钾、钠、钙、镁得作用 (B) A、构成机体重要材料B、维持肌肉、神经细胞兴奋性 C、促进生长发育D、酶系统得激活剂 4.脂溶性维生素就是 (A) A、维生素A、DB、维生素A、B C、维生素D、CD、维生素PP,、M 5.根据体重公式计算。属于正常范围得体象:(A) A、±10% B、10-20%C、 10-20% D、>10% 6.为增加组织修补能力应多给予(B) A、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7.为成人进行管喂饮食插入胃管深度(C) A、35-40cm, B、40-45cm C、45-55cm D、50-55cm 8.鼻饲插管过程中,病人发生呛咳,呼吸困难时应(D) A、嘱病员作深呼吸B、将病员头部抬高 C、拨管重插D、停止片刻,嘱深呼吸,再轻轻插入 9.插胃管时反复插管可致(C)

A、胃粘膜损伤B、声带损伤 C、食管损伤D、口腔粘膜损伤 10.为提高昏迷病人鼻饲插管得成功率,在插管前应采取得措施(A)A、使病人头向后仰B、使病人头向前仰 C、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再插D、使病人下颌向前仰 11、鼻饲法操作错误得做法就是(C) A、鼻饲量在刚开始灌注时不超200ml B、应检查胃管就是否通畅 C、检查胃管就是否在胃内可注少量温开水 D、如灌入药物,先将药片研碎溶解 12.禁忌使用管喂饮食得病人就是(D) A、昏迷病人B、口腔手术病人 C、食管狭窄得病人D、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病人 13.给昏迷病人插胃管时,当插入咽喉部将下颌贴近胸骨柄就是为了 (A) A、增大咽喉部通道弧度B、顺利通过气管分叉处 C、顺利通过膈肌D、减少胃道粘膜损伤 14.对病人得饮食护理工作中,以下哪种做法不妥(B) A、双目失明者可帮助她进食B需停止治疗,保证进食 C、尊重病人对饮食选择D需喂食者,可按其习惯行事 15.为病人管喂饮食后,再灌入少量温开水,其目得就是(D) A、使病人温暖、舒适B、便于测量、记录准确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 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 1.课程的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非师范类)专业必修课,它包含护理学导论部分与基础护理学部分,该课程是一门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2. 课程定位 本课程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课程。在护理学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链接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的桥梁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其前导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其后续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3.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课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运用整体护理观和护理基本理论,评判性分析临床基础护理有关问题和患者的身心需要,学会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护理理

念、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基础护理技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实现护理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最终目标。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充分认识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意义,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2.能系统全面地描述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 3.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 4.全面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5.了解国内外护理学最新发展状况及有关知识获取途径。 能力目标 1. 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对操作 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2.能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提供适合患者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 3. 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心理护理的能力; 4.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具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能力; 5. 运用所学知识,发展独立思考、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 1. 确立积极的专业态度、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级职业情感; 2.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吃苦耐劳、严谨慎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3. 培养较高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素养及良好的护士职业礼仪; 4.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与同情心,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 5.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 6.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理念。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1.课程结构 模块一:总论部分(即护理学导论),建议理论讲授33h,见习及病案讨论3h。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篇调理概说 本章摘引古籍原文,重点阐述对病人的饮食起居,七情,劳逸,房室,寒温等调护方法。使只和适而不乱,顺应病情而不悖。调护者若能帮助和督促病人做好上述各项调理,则有助于病人康复。 第一节调七情 七情为多种疾病的发病内因,在疾病过程中影响尤重。古代医家不惟重药疗尤重疗人之心,认为不知疗人之心,是尤舍本逐末,不穷其源而攻其流,与求疾病,安可得乎。又认为精神衰退,服药无益。调护者须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尽力设法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烦脑等精神刺激使之安心治疗,以助药力。 一、疗心须知 【原文】恬憺虚无①真气从之,精神内宁,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注释】①恬憺(dàn淡)虚无:恬淡,安静的意思。虚无,张景岳说:漠然无所动于中。 【释义】思想上要保持安静,不为贪欲所动,真气就能够顺从人体的机能,精神要守护在内,不要过多好散,疾病还能从何处产生呢?

【原文】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①忧,恐。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注释】①悲:按〈〈天元纪论〉〉``悲``作``思``。 【释义】人有五脏之气化为五志,形成喜怒悲思恐等不同的情志。 怒能上肝,悲哀能抑制怒气。喜能伤心,恐能抑制喜气。嘶能伤脾,怒能抑制思虑。忧能伤肺,喜能抑制忧愁。恐能伤肾,思虑能抑制恐惧。 【按语】古籍中灵活应用五行配五脏,五志,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治疗因七情刺激的疾病,其病例屡见不鲜。 【原文】故凡思虑伤心,忧悲伤肺,忿怒伤肝,饮食伤脾,淫乱伤肾。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一半则全不系药力,唯要在心药也。何为心药?予引林鉴堂诗曰: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哪有病来时,此之谓心药。以心药治七情内起之病,此之谓疗心。(〈〈寿世青编卷上勿药须知〉〉) 【按语】心病还须心药治,以情治情,虽靠病人自克,尤须调护人员予以开导劝解。 【原文】谚有之曰①:药补不如食补,我则曰:食补不如精补②,精补不如神补,节饮食,习精神,用药得宜,病有不痊焉者寡矣。(〈〈医学切要全集论补法〉〉)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10章(饮食与营养)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A1 型题 1. 下列物质中能够保护细胞膜,防治坏血病的是 A. Vit A B. VitB C.VitC D.Vit D E. Vit E 2. 正常成人每日需水量是 A. 200 - 500ml B. 500 ~ 1000ml C. 1500 - 2000ml D. 2000 - 3000ml E. 3000 ~ 4000ml 3. 下列矿物质中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是 A. 钙 B. 碘 C. 锌 D. 铁 E. 镁 4. 为适应不同病情需要, 医院饮食分为 A. 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B. 基本饮食、普通饮食、试验饮食 C. 治疗饮食、普通饮食、试验饮食 D. 普通饮食、流质饮食、软质饮食 E. 普通饮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 (二)A2 型题 5. 女性,26 岁, 生长在山区,因长期甲状腺素合成不足而乏困、情绪低落,对 这个患者应该注意补充 A. 钙 B. 碘 C. 锌 D. 铁 E. 镁 6. 男性,9 岁,诊断为贫血,考虑该患儿可能缺乏的微量元素为 A. 钙 B. 碘 C. 锌 D. 铁 E. 镁 7. 男性,56 岁心脏病患者需要低盐饮食。护士应告诉患者其每日食盐不可超过 A.1g B.2g C. 3g D. 4g E.5 g 8. 女性,63 岁冠心病患者需要无盐饮食。护士应告诉患者其每日饮食中钠含量 应低于 P125 A.0.5g B. 0.7g C l.Og D. l.5g E.2. Og 9. 女性,49 岁心衰患者需要低钠饮食。护士应告诉患者其毎日饮食中钠含量应 低于 A.0.5g B. 0. 7g C. l.Og D l.5g C. 2.Og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护理学基础》课程说明

《护理学基础》课程说明 护理学基础是电大护理学专业一门必修课,6学分。 护理学基础课程特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专业理论课及相关理论、执行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以满足整体化护理的需要。 护理学基础分为两大部分: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包括:护理学概论;护理实践的中相关理论与概念;护患关系与沟通;护理理论与模式;护理程序;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第7~18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医院环境;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病人舒适的需要;病人清洁卫生的需要;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病人饮食与营养的需要;胃肠及排尿活动的观察与护理;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给药;输液与输血;一般急救技术;临终病人的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护理人员应能做到: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护理学基础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师介绍 主讲教师: 赵秀萍 电话:67247564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一门必修课,是中央电大护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本课内容特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专业理论课及相关理论、执行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以满足整体化护理的需要。 本课程6学分,108学时,电视课18学时,复习课2学时。 二、课程简介 护理学基础包括两大部分: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第7~18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帮助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持病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获得健康状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将能够: 1、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2、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 3、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 4、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 5、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 6、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本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明确教学的具体要求,本课程以行为目标 的形式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目标以外的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四、课程衔接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完整word版)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护理系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中医护理学基础

1.《内经》与中医护理学基础大概内容(空) 2.《金贵要略.杂疗方》记载主要内容(空) 3.特殊药物煎法 ①先煎:是将质地坚硬的介壳或矿物类的药物打碎后煎煮一定时间再下其他中药的煎煮方法。 1.难溶于水的药物,如贝壳类(珍珠、牡蛎等)、矿石类(生石膏、磁石等)和角、骨、甲类药物,因质坚而难煎出味,故应打碎后先煎煮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 2.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半夏、商路等,需先煎60-90分钟,以消除或降低毒性。 3.泥沙多的药物(灶心土)和质轻量大的药物(如芦根、茅根等)应先煎,澄清后取汁,以其药汁代水再煎其他药。②后下:是将气味芳香借挥发油取效的药物,为防其有效成分挥发,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前5-10分钟放入再与其他药同煎的煎煮方法。如薄荷、藿香、砂仁、豆蔻、沉香等。③包煎:是将药物装进纱布内与其他药物同煎的煎煮方法。 1.质地比较轻或容易浮在上面,或容易成糊状的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等。 2.含淀粉粘液质多、易粘锅煳化或焦化的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3.带毛的药材,对咽喉有刺激性易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如旋覆花、砂仁、枇杷叶等。④另炖或另煎:是将某些贵重药材单独煎煮,减少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以保存其有效成分的煎煮方法。将药物切成小片,单味煎煮60-120分钟不等,煎好后,单独服用或兑入汤药中同服,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⑤烊化:是将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单独加温溶化或臵于刚煎好的去渣的药汁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熔解的煎煮方法。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时易粘锅煮糊,且附着他药,影响药效,因此需要烊化。如阿胶、龟甲胶、鹿角胶等。⑥冲服:是将某些不耐高温且又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先研成粉末,再用开水或用煎好的药液调匀后服用的方法。如三七、琥珀、珍珠、羚羊角等。 ⑦泡服:是将某些易出味、不宜煎煮、挥发性较强的药物加沸水泡10-15分钟,出味后服用的方法。如番泻叶、胖大海、菊花等。也可将药物放入刚煎煮好的药液中泡服。 ⑧兑服:液体中药如放臵于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其成分。因此,往往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兑入而服用,比如,黄酒、竹沥水、新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4.针刺疗法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①晕针: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指掐或针刺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或灸百会、气海、关元。若仍不缓解,应立即配合其他治疗及抢救措施。 ②滞针: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尽量使肌肉放松,或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弹击针柄,或在附近再刺1~2针,以宣散气血,待肌肉松弛后再起针。因单向捻针造成的,应反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松解,即可消除滞针。 ③弯针:针身轻微弯曲,将针缓慢拔出;弯曲角度较大时,应顺着弯曲的方向顺势将针退出。若针身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慢慢拔出。由体位改变引起者,应协助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拔针,以防折针。

基础护理学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1、热能(energy):就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与生长发育及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能量,由食物内的化学潜能转化而来。 2、营养素(nutrient):就是能够在生物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机体及调节与维持生理功能作用的物质。 七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维生素与水、膳食纤维 3、蛋白质:就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含有碳、氢、氧、氮及少量的硫与磷,正常人体内约占蛋白质16%-19%。 4、碳水化物:又称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矿物质:又称无机盐,包括除碳、氢、氧、氮以外的体内各种元素。 6、维生素:就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脂溶性与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Vit A/D/E/K 水溶性:Vit B1/B2/B6/B12及叶酸/C 7、医院饮食的类别与每类饮食的主要种类。 (1)基本饮食: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三高:高热量、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饮食 (2)治疗饮食四低:低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一少:少渣 一无:无盐、低钠饮食 (3)试验饮食:潜血试验饮食、胆囊造影饮食、肌酐试验饮食、尿浓缩试验饮食、甲状腺碘13I试验饮食 (4)基本饮食:适合于一般病人,对营养素的种类、摄入量不做限定性调整的一种饮食。 (5)治疗饮食:就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调节热能与营养素,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6)试验饮食:亦称诊断饮食,就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来协助诊断疾病与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8、各类饮食的适用范围 (1)普通饮食:消化功能正常;无饮食限制;体温正常;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患者 (2)软质饮食:消化功能差,咀嚼不便者;低热;消化道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3)半流质饮食:口腔及消化道疾病;中等发热;体弱;手术后患者 (4)流质饮食:口腔疾患、各种大手术后;急性消化道疾患;高热;病情危重、全身衰竭患者 (5)高热能饮食:热能消耗较高者,如甲亢、大面积烧伤、结核、肝炎、胆道疾患、体重不足患者及产妇等 (6)高蛋白饮食:高代谢性疾病,如烧伤、结核、恶性肿瘤、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大手术后等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低蛋白血症患者;孕妇、乳母等 (7)高纤维素饮食:便秘、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患者 (8)低蛋白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者,如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昏迷等。蛋白质供给不超过40g/d (9)低脂肪饮食:肝、胆、胰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及腹泻等病人。每日脂肪量<50g ,肝胆胰病人<40g/d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刖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 础,也是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 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 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 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 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 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 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 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 病人的护理需求。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 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 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护理学基础课程作业

护理学基础课程作业_A 最终成绩:76.0 一单选题 1. 患者,男,71岁,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为该病人实施口腔护理时应选用的溶液是( ) A.生理盐水 B.复方硼酸溶液 C.0.02%呋喃西林溶液 D.1%过氧化氢溶液 E.2%碳酸氢钠溶液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D.1%过氧化氢溶液 标准答案: E.2%碳酸氢钠溶液 2. 门诊护士接诊的首要工作是() A.预检分诊 B.卫生指导 C.健康教育 D.心理安慰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A.预检分诊 标准答案: C.健康教育 3. 程某因腹部包块住院手术,病区护士实施入院,护理时哪项不妥( ) A.将备用创改为麻醉床 B.测量生命体征 C.通知医生协助体检 D.介绍医院规章制度 E.评估病人收集资料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D.介绍医院规章制度 标准答案: A.将备用创改为麻醉床

4. 造成压疮发生的物理因素是() A.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 B.垂直压力、重力、摩擦力、潮湿 C.垂直压力、剪切力、重力、潮湿 D.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重力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A.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 标准答案: A.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 5. 刘先生,58 岁,住院期间护士为其测量脉搏发现心率76 次/分,脉率50 次/分,强弱不等,极不规则,此脉搏称为( ) A.间歇脉 B.二联律 C.丝脉 D.绌脉 E.缓脉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D.绌脉 标准答案: D.绌脉 6. 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创建于( ) 1854年,意大利,佛罗伦斯 1860年,英国,伦敦 1888年,中国,福州 1920年,德国,开塞维慈 1921年,法国,巴黎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1860年,英国,伦敦 标准答案: 1860年,英国,伦敦 7. 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时,借助于病人向床尾蹬踩后产生的力是( )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 *1中医护理学的概念: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人群施以健康照顾与服务,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医护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服务对象:研究领域:(1)在研究对象对方面,既涉及患者的疾病护理,病后调摄与康复,又涉及人群的养身保健与防未病;(2)在临床实践方面,既涉及医院的专科护理,又涉及社区护理,(3)在学科任务方面及包括临床护理,还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服务对象:既包括患者,又包括健康人群。 3中医护理学的两个基本点:(1)整体观念—即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及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中医护理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体五脏六腑的完整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运用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2)辩证施护—辩证施运用中医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有关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施护施在辩证的基础上,从疾病的证候定性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辩证施决定护理的前提与依据,施护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中医整体护理:施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时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护理计划。 5证、症、病三者的关系与区别:“病”是疾病的总称,概括疾病的全部病理过程,因此,“病”可以概括“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施指症状,而“证”施证候,是辩证所得到的结果,概括了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6八纲辩证的概念: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证将疾病的病位深浅、病位性质、邪正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辩证。 7扶正祛邪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 8护病求本的概念:护病求本就是在护理患者时必须先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这是辩证施护的根本原则。 9三因制宜的概念:三因制宜护理施指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的差异性,区别对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10治未病的概念: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即被称为“治未病”。 11阴阳:(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寒证、里证、虚证属于因证热证、表证、实证属于阳证 (1)阴证:多因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所致。临床可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润滑,脉沉迟等。 (2)阳证:多因体内热邪炽盛或阳气亢盛所致。临床可见面赤身热,神烦,烦躁不安,声高气粗,口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降,苔黄黑起芒刺,脉象浮数、洪大等。 (3)阴虚证:病理机制是阴液亏损,阴部制阳表现:阴液亏损,阳气相对偏盛而生虚热(4)阳虚证:病理机制施阳气亏损,阳不制阴表现:机体功能减退的气虚证候,阴气相对偏盛而生虚寒 (5)亡阳证:指由于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所表现出阴液衰竭的证候。阴虚而阳亢,表现出一

基护第十章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十章试卷 一、填空题 1.人体的六大营养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人体的主要热能来源是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些物质又称为热能营养素。 3、肾功能不全者摄入动物性蛋白,忌用___________,肝性脑病患者应以____________为主。 4、鼻饲流食量每次不超过___________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___________。 5. 医院饮食分为基本饮食,_________,__________。 6.基本膳食包括普通饮食、__________ 、半流质饮食、____________四种。 7、影响饮食与营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社会因素。 8、隐血试验饮食用于隐血试验的准备,以协助诊断()。 9、鼻饲时成人胃管插入深度为(),鼻饲液的温度为()。 10、要素饮食原则 ____ 、 _____ 、____开始,逐渐增加。 11、无盐饮食一般用于___________ 患者。 12、营养状况的评估包括影响因素的评估、_______________的评估和_________________ 的评估。 13、胃肠内营养是采用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能量及营养素的支持方式。 14、要素饮食主要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供给患者。 15、管喂滴注要素饮食的方式有____________、间歇滴注和____________。 16、间歇滴注方式注入要素饮食时,每日____________次,每次____________ml,每次输注持续时间约____________。 17、配置好的要素饮食溶液应放在___________以下冰箱保存。防止被细菌污染。 18、要素饮食不能用于幼小婴儿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胰腺疾病患者慎用。 19、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____________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____________更换一次,归集硅胶胃管____________更换一次。 20、胃肠外营养时输液导管及输液袋应______小时更换一次。 二、单选题 1.夜盲症是由于哪种营养素缺乏引起的:() A、维生素B B、维生素D C、维生素A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2.脚气病是由于哪种维生素缺乏引起的:()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 E、维生素PP 3.鼻饲的适宜温度是:() A、34℃ B、35℃ C、38℃ D、41℃ E、45℃ 4.错误的插鼻饲管的方法:() A、先用清水擦净一侧鼻孔 B、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 C、插管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粘膜 D、插管时病人如恶心,嘱其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E、若病人呛咳、发绀,嘱其做吞咽动作以帮助插管 5、第七营养素是指() A、维生素 B、膳食纤维 C、微量元素 D、常量元素 6.关于鼻饲错误的是:()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护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本课程为致力于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现代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员能运用科学的临床决策方法进行患者管理。课程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介绍护理专业概况、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护理学理论、护患沟通等内容为主,强调以护理程序作为进行临床决策和护理实践的思维方法。第二部分以介绍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学基础知识及技术内容为主。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护理学基础》是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的重要课程。其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后期课为护理专业课。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 1.描述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护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2.正确理解护患关系,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护患沟通。 3.阐述满足患者需要的基本护理知识。 4.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在严格的制度保障和较好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特别是对教学环节的实施和学习过程的指导,需要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共同努力来完成。同时也要求学习者与各级教师积极互动,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各地教学点,应根据自己教学点辅导教师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安排本教学点的课程实施。要使学习者了解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组织要求,对学习者上网学习、

参加集中辅导、参加小组讨论、参加见习、完成形成性作业应有具体的要求、组织和检查措施;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对外聘辅导教师的资格应把关,特别是对每年新聘任的辅导教师应使其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和辅导要求。 五、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提供文字、录像和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说明 一、文字教材 主教材《护理学基础》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文字教材融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点提示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二、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配合主教材,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演示、图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