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剧场二人转现状研究长春市和平大戏院个案剖析

合集下载

浅议当代二人转发展的不良倾向

浅议当代二人转发展的不良倾向

浅议当代二人转发展的不良倾向作者:孟俊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5期摘要:通过对二人转这种曲艺形式、发展概况及现代二人转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种种不良倾向的阐述,旨在呼吁人们关注二人转、自觉抵制当代不健康的二人转表演,让二人转以一种高雅的姿态重回舞台,为我们的社会多传播一些正能量。

关键词:二人转;发展;不良倾向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168-01二人转是流行于东北各地的一种曲艺艺术,属于走唱类,是以民歌、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等演变而成,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二人转的名称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叫法不同,它曾有过对口戏、对口唱、双玩艺儿、棒棒戏、蹦蹦戏、悠喝腔、秧歌、莲花落等等叫法,解放后通称二人转。

传统二人转多是民间的草台班子挨村儿挨店儿一顺遛儿走下去的流动演出,演出规模小型多样、演出简便。

”一、当代二人转发展概况二人转不仅早为广大观众所喜爱,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有遍及全国各地的趋势。

在演出中开创了“万人围着二人转,二人转给万人看”的从未有过的生动火爆局面。

自《刘老根》、《乡村爱情》、《闯关东》、等电视连续剧的热播,更是让全国人民了解了二人转。

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几乎都有数量不等的、不同档次的二人转演绎场所,二人转可谓遍地开花。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

但就其演出的内容及社会反应来说,二人转现状并不乐观。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大批民间艺人涌入城市表演二人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二人转演员们为了满足一些非主流审美取向的观众的搞笑放松要求,演出的内容很少有传统的二人转剧目,更多是一些搞笑题材的所谓的“二人转小品”等内容,且被称之为“发展”了的二人转。

目前各地方的大小型二人转剧场及娱乐场所上演的二人转现状大同小异,生动火爆的同时让人看到其发展的不良倾向。

二、当代二人转发展的不良倾向(一)当代二人转的发展与二人转审美规律相悖离二人转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说唱性是其主要特征。

浅谈二人转艺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谈二人转艺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谈二人转艺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作者:姜成双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1期摘要:二人转产生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近年来,随着赵本山及其作品《刘老根》的走红,二人转更是迅速为全国观众所熟知。

作为东北的地方戏曲,二人转大多喜庆活泼,往往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进行表演,歌词一般都充满乡土气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近年来,二人转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识之士对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和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但在二人转表面繁荣的背后,我们不能忽略其存在的诸多问题。

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使这门地方艺术,真正冲出东北,走向全国。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二人转艺术发展的现状,接着对二人转艺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二人转;现状;发展前景;民间艺术一、前言二人转起源于东北一带,是一种包含说唱、歌舞的,土生土长的,深受东北人民群众喜爱的走唱类曲艺艺术,历经几百年的变革,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欢迎的民间歌舞小戏。

在东北民间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由此可见老百姓对二人转的痴迷程度。

二人转作为东北黑土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形式,带有浓郁的乡野气息,是最有代表性的东北民间艺术形式。

近年来,二人转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雅俗共赏的二人转艺术已然成为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二人转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必然会出现问题。

二、二人转发展面临的局限(一)演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有待提高近年来,对于二人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界定“雅”与“俗”。

必须承认,二人转不能够太雅,它本身就不是大雅的艺术。

二人转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品格与品性,是充满乡土味道的。

即便进入都市舞台,也不会变得“阳春白雪”起来。

但是二人转的通俗并不意味着庸俗甚至低俗。

当下,有些二人转演员甚至把“脏口”当作吸引观众的最大亮点,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大多数二人转演员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文化素质较低。

二人转城市剧场现状

二人转城市剧场现状

二人转城市剧场现状作者:聂晓微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3期摘要:目前,沈阳有专业的二人转剧场不下十家,每天有二人转演出的娱乐场所数以百计,而以二人转为职业的演员更是多得难以估量。

仅从专业二人转剧场而言,初期二人转因为没有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仅仅在一些条件简陋的小剧场舞台上演出,有的甚至在露天街头表演。

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它的接受和认知,动辄几百万的剧场硬件投资也绝非虚言。

位于沈阳北陵军人俱乐部的“东北浪”二人转剧场就是个例子,本文将从东北浪剧场简介、演员及乐队配置、市场竞争模式等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关键词:二人转;剧场;现状;竞争模式作者简介:聂晓微,汉族,1985年生人,文学硕士,现工作单位: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文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202-02一、“北浪”二人转剧场简介东北浪二人转剧场于2007年2月7日建成,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7号(原北陵军人俱乐部),距离北陵公园东门约500米.剧场共分两层,可容纳观众500—600人.二人转演员(固定+流动)约120人。

剧场目前共计投入二百万元的舞台音响设备,按现代化剧场设计,做到全新阵容、超大屏幕、全彩激光、升降舞台。

为二人转真正走上大雅之堂、提高舞台和演出的视听效果做了一次大胆尝试。

在定价上,东北浪真正做到了让二人转回归大众,10元、20元、30元、60元、80元、100元,不同的价位满足不同观众的消费需求,让更多的人可以走进东北浪二人转这个精彩的大舞台。

二、“东北浪”里讲“四化”去过东北浪二人转剧场的人都知道,这里也讲“四化”——编导专业化、内容健康化、形式多样化、观众家庭化。

先说这第一“化”,东北浪二人转聘请的艺术总监是国家一级导演、沈阳电视台春节晚会导演、沈阳电视台品牌栏目《逗你乐翻天》栏目制片人、总导演纪琢媛女士。

第二“化”更是四化中的重中之重。

东北“二人转”研究

东北“二人转”研究

东北“二人转”研究
作为一种流行的东北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二人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通常由两个表演者配合演出,其中一个扮演“说唱”角色,另一个演奏各种乐器协调配合。

二人转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强烈的地方特色,其歌词和表演形式大多以东北方言为主。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东北地区的二人转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关注的重点主要涉及其历史演变、文化内涵、表演技巧和市场现状等方面。

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二人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主要源于东北地区的民间唱腔以及清代宫廷音乐。

2. 二人转在演化的过程中,受到了东北地区历史、文化和民俗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东北民间文化特色。

3. 二人转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人情味。

4. 二人转的表演技巧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演员们通常通过对唱和对答来增强表演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5. 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全球化影响,对东北二人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同时东北二人转艺术的魅力也在不断被发掘和传承。

总之,东北“二人转”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二人转文化也不断发展和更新,其价值和意义得到了不断的体现和传承。

浅析二人转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

浅析二人转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

浅析二人转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作者:陈景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2期摘要:二人转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它的特点是:伴着舞蹈的说唱联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根植于民间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着民间广为流传的“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奥妙说法。

二人转艺术的危机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地区文化的局限性,使其面临着诸多的显示困境,同时,二人转在大众传媒的压力下无奈地被边沿化。

本文就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了二人转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二人转;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生存现状;发展态势[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2--02一、二人转的概述1.何为二人转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又称东北地方戏、春歌、风柳等。

其变现形式为一男一女,穿戴鲜艳的服饰。

手拿扇子和手绢,边走边唱编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粗犷高亢,唱词诙谐风趣。

二人转属于唱类曲艺,主要流行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

2.二人转的主要影响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艺术。

近年来,二人转担负着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孔子学院/国家汉办等相关部门组织了大量的国际化演出。

电视剧推动了二人转的发展,地方电视台甚至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量综艺晚会、影视剧和访谈节目进一步扩大了二人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崛起的势头非常强劲。

娱乐、文化产业正在替代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成为潜力最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优质产业,突显出成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主导角色的趋势。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扩大文化产业的规模,提高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相信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不断为中国经济腾飞续写新的篇章。

在此可喜的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的背景下,二人转艺术又表现出如何的生存状况,其在未来又会如何发展?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大体分析了二人转这门文化艺术现如今的状况及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探讨吉林省地方戏二人转的艺术特质及其发展

探讨吉林省地方戏二人转的艺术特质及其发展

《戏剧之家》2018年第17期 总第281期37戏剧研讨东北大地的白山黑水,非凡的魅力孕育了二人转,这种具有说唱结合特点的民间艺术,它的表演形式丰富,大多伴随有舞蹈,演唱也是诙谐幽默。

带着东北大地的独特气息,成为了东北的象征性艺术。

一、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一)参与性与娱乐性。

东北二人转本身是一种带有轻松幽默,欢乐搞笑的艺术,二人重要的两点莫过于它本身兼具了参与性与娱乐性两大特点。

东北二人转中有着很多幽默色彩,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欢笑及丰富的玩耍表演,而且体现出了东北人的热情豪迈,蕴含着一定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更重要的是它的表演处处透露着人们心中的内心感受,将人物感受全面体现,很大程度上将表演与内心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二)现场感染力强。

二人转演出形式多为现场型,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能够根据现场,结合实际情况即兴表演、现场发挥,为了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还可以在表演中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随学随用。

这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烘托表演现场的气氛,更加可以实现与现场观众的共鸣,让观众可以融入到现场表演中。

(三)自由度较高。

民间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自主性,其尊重思想自由、意识自由,在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对艺术进行加工与诠释,进而实现对自身情感的生化,二人转就是一个典型。

二、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点二人转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充分渗透的民间艺术形式,虽然只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但其历经了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在艺术形式及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

可以淋漓表现的艺术特点,也说明了其巨大的艺术潜力。

(一)风格独特。

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二人转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不论是唱、扮、说都是各具特点。

二人转在表现“说”这一艺术时,往往穿插了许多民间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幽默风趣,观众能被逗得哈哈大笑。

从“扮”这一艺术特征来看,二人转所刻画的人物角色十分逼真,丰富圆润,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另外,目前,二人转表演还具有四功一绝的说法,其主要反映的是二人转在艺术方面呈现出的风格与形式。

二人转演出市场调查与思考集哭戏2看

二人转演出市场调查与思考集哭戏2看

二人转演出市场调查与思考集哭戏2看二人转演出市场调查与思考_二人转正戏全集哭戏2看自2021年电视剧《刘老根》上演以来,全国掀起了一阵“东北二人转热”,全国许多城市的二人转演出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耐人寻味的是,二人转演出现状况真如人们想像的那么乐观?其演出境况究竟如何?这种热潮还能持续多久?它的明天是否依然灿烂?着实值得我们深思。

一、二人转的昨天作为有近300年历史的东北民间小戏,二人转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旧名以“蹦蹦”流传最广,1952年末改名为二人转,1959年吉林省以二人转为基础,发展具有东北艺术特点的地方戏曲剧种――吉剧。

二人转的起源传说有多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二人转就是在东北特定的文化土壤上,东北民众喜爱的民间歌舞秧歌、民歌和民间说唱莲花落合流,在此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多种成分,发展成至今仍有旺盛生命力的独特的艺术形态。

”在长期的发展中二人转在不断地吸收着东北大鼓、西河大鼓、太平鼓、凤阳花鼓、东北秧歌、河北梆子、河南坠子、皮影戏、评戏、民间笑话、杂剧、相声以及在东北流传的诸多音乐和表现技巧的营养。

逐渐形成的表演形式有七种:小调、单出头、二人转、双人戏、群舞、拉场戏、坐唱,其中二人转为主要表演形式,多表现为彩扮的“上装”(女角)、“下装”(男角)两个演员既说又唱,既扮又舞,跳进跳出地表演一个叙事兼代言的诗体故事。

二人转曲目丰富,整理出来有300多种,比较著名的有:单出头(独角戏)《红月娥做梦》,二人转《大西厢》、《包公赔情》,拉场戏《回杯记》等等。

二人转的具体表现手段为“唱、说、扮、舞、绝”,五功以“唱”为首,讲究昧、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

老艺人们始终追求“好词要有实惠嗑、骨头话、扎心段、喜兴词、活泼篇、优美词、扒短唱”这样的信条,一直以来二人转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地方色彩浓郁,语言通俗幽默,充满生活气息,在东北的农民中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

东北二人转发展问题探究

东北二人转发展问题探究

东北二人转发展问题探究
东北二人转是指以二人合唱、弹唱演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音乐艺术,主要流传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地。

这种艺术形式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在当今社会,东北二人转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传承困难。

东北二人转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形成,是东北地区民间音乐艺术瑰宝之一。

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的快捷流传已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方向。

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对于西方音乐风格的追慕,目前在东北地区,二人转传承面临很大的困难。

也就是说,有关于东北二人转的演唱和承传人员供不应求的问题。

二、市场散落。

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音乐市场及相关经济的变动使得东北二人转的市场散落问题愈发显著。

演出市场分散,表演场所逐渐减少,导致了演员的消费力不断降低。

这就减弱了该艺术较大的生命活力,甚至背负着被淘汰的压力。

三、文化环境的改变。

除了市场方面的问题,生长环境对于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及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落地广泛,生活节奏急促,使得年轻人不再像以前一样向往、青睐这些传统
艺术形式。

这个问题导致了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承担二人转承传的使命,无法满足文化的转移和推广的需求。

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东北二人转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推动它前行。

在吸取其他地区民间音乐的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市场需求让传统的东北二人转更具有现代音乐的感觉;同时,也可以在学校里实行文艺课程,加强文化素质培养,提高职业素养。

这样东北二人转就会逐渐适应社会变革,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浅析二人转作品的艺术特征

浅析二人转作品的艺术特征

浅析二人转作品的艺术特征1. 引言1.1 二人转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二人转作品中,艺术特征是关键的方面,它们反映了该戏曲形式的独特魅力和魅力。

二人转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对当地生活、人情世故的真实描绘。

角色扮演细致生动,能够深刻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幽默诙谐的对白常常令人忍俊不禁,给人带来愉悦和轻松的心情。

舞台布景简约朴实,注重情景的展现而非繁复的道具,使人更加专注于演员的表演和故事情节。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多样化,既有单口相声的幽默搞笑,也有歌舞和小品等形式的表现。

音乐与舞蹈的搭配和谐,为整个作品增添了无限魅力。

二人转作品的艺术特征丰富多彩,展现了北方地区独特的民间文化魅力。

在今后的发展中,二人转作品应该保持本土特色的适度吸收现代元素,创新发展。

2. 正文2.1 角色扮演细致生动角色扮演在二人转作品中具有细致生动的特点。

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细腻的情绪把握,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使观众仿佛看到了真实的人物。

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整个作品的观赏效果。

在二人转作品中,角色扮演的细致生动表现在演员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刻画上。

他们不仅要对角色的性格、情绪、经历等方面进行透彻分析,还要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表情和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设身处地地理解角色,演员能够更好地将角色演绎出来,使其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角色扮演的细致生动也需要演员有良好的身体表现能力。

他们需要通过动作、姿态等方式来展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只有在细致生动的表演下,角色才能真正“活”起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角色扮演细致生动是二人转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特征之一。

它既展现了演员的才华和功底,也体现了二人转作品的魅力和韵味。

观众在欣赏二人转作品时,往往会被演员精湛的演技所感染,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2.2 幽默诙谐的对白对于二人转作品中的幽默诙谐的对白,可以说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之一。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

“二人转”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大卫视的综艺节目、国内播出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二人转”演员的身影。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二人转”的发展实际上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

例如,姜昆就指出了“二人转”的“涉黄”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二人转”仍以其亲民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东北人的喜爱,它就像车轱辘菜一样在乡间的泥土之中踩不死、压不败,生生不息。

一、“二人转”民间艺术及其发展历史“二人转”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属于汉族走唱类曲艺曲种。

如果说,江南有昆曲,陕西有秦腔,那么“二人转”就应该是东北的“昆曲”和“秦腔”。

“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在多年的传承中,吸收了很多姊妹艺术的精华,例如东北大秧歌、莲花落、话剧、相声、河北梆子、杂耍,甚至京剧、声乐等等都被“二人转”的艺人们在表演中以“拿来主义”的态度,糅合到“二人转”中,并广为流传。

“二人转”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

最早关于“二人转”的记录是: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普济寺)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当时称作“小秧歌”、“双玩艺”。

“二人转”的叫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以流传。

建国后,四平、辽源、吉林等地为演出“二人转”,相继成立地方戏队;六十年代,“二人转”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改革开放后,“二人转”曲牌又不断出新;进入新世纪后,演员赵本山将“二人转”民间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二人转”民间艺术发展现状在漫长的历史时光里,黑山曾有过最多的“二人转”艺人群。

这些艺人以黑山为起点,将创作出的丰富的“二人转”剧目,逐渐带入吉林、黑龙江直至覆盖整个东北地区。

当前“二人转”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演员素质和发展限制三个方面。

第一,内容需要净化。

2021传承和发展“二人转”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对策范文2

2021传承和发展“二人转”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对策范文2

2021传承和发展“二人转”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对策范文 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在注重新文化的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把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关。

然而,当前我国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巨大的风险,这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整体的上升。

因此,消除这种风险是我们当下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必须立足现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力的做好我国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工作。

1浅谈“ 二人转”民间艺术形式的基本认识集说 、唱、跳舞与一体的东北“二人转”起源于古老的东北民间艺术,凝聚着东北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无数的心血,是他们根据自己长期的生产耕作和日常的家庭生活创造出的一种载歌载舞的高超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东北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吸取了东北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以及东北语言的精髓,同时,它也广泛学习和借鉴了其他很多类似的独特的艺术表演。

“二人转”最大的特点是说、唱、舞一应俱全,其语言形式主要是一些通俗易懂的东北方言,充满了浓浓的东北情调。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在热闹沸腾的气氛中,演员通过借助手绢、扇子、竹板等一些演出所必需的道具幽默搞笑的向大家展示着“二人转”特有的艺术魅力。

因为源于农村,二人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和青睐,有着相当数额的粉丝,尤其是在东北人民心里更是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因此就有了“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广为流传的说法。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二人转”是东北人民心中的灵魂,是一种力量支撑,是一方富裕的地域传统文化。

[2] 2传承和发展“ 二人转”民间艺术形式的必要性探析 “二人转”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对于我国现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深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可以参照传统的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汲取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开拓创新,逐步引进和发展新文化。

我国二人转的发展状况与发展困境研究-戏剧论文-艺术论文

我国二人转的发展状况与发展困境研究-戏剧论文-艺术论文

我国二人转的发展状况与发展困境研究-戏剧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二人转是民间表演形式的一种,是我国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是我国东北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代表,研究二人转的发展历史对把握民间文化走向,研究民间文化发展脉络,传承中华文明,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人转的良好发展和其文化的传承对发展我国国家民间传统文化也有着实际意义。

本研究就目前我国二人转的发展状况和遇到的发展问题做出具体说明,对二人转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做出具体建议。

1二人转的发展历史1.1 二人转的由来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又称过口、东北民间地方戏。

主要源于东北地方大秧歌和河北莲花落,东北有句俗语叫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说的就是二人转。

二人转是富有走唱形式的民间艺术,其兴起时期主要在清朝末年和初年,其形成原因是由于清朝末年清政府国力日渐削弱,对东北三省的控制减弱,奉行的封关政策也名存实亡,在内地饥荒和战乱的的情况下,关内百姓出现闯关东的浪潮,大量的关内文化进入了关外地区,与关内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富有特色的新的文化形式,二人转也就是在这种关内和关外的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诞生的文化形式之一。

1.2 二人转歌舞演绎形式二人转作为民间传统文化其主要特色就是其演绎形式多样,不局限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有一男一女分包赶场和进出变换的说法,其主要形式为说唱形式、载歌载舞,有舞蹈、身段和走场等特点。

也有单双群戏等演绎形式。

其中单讲的是单出头就是一个人的舞台,一个人在舞台上通过说辞、唱腔、动作等形式来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

所谓双是目前二人转表演的主要形式,也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经常是一男一女二人搭配,互捧互演,利用歌舞结合形式达到演绎目的,同时其中常常混有杂技绝活等内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群叫群活儿是一群人在一起说唱、坐唱、群舞,也是目前东北民间地区的表演方式,众多的东北民间百姓在聚在一起,大家互相取乐,消磨时间。

二人转传播中的重要媒介——剧场

二人转传播中的重要媒介——剧场

二人转传播中的重要媒介——剧场作者:吕梦莹来源:《大观》2020年第02期摘要:中国东北民间文化二人转,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在二人转的传播过程中,剧场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它在扩大二人转影响力的同时也给二人转的演出形态和表演方式带来巨大变化。

关键词:二人转;剧场;演出形态;表演方式二人转起源于东北的田间地头,本身是一种民间艺术、田间艺术,因此在最初的表演形态中并没有形成对比鲜明的观演关系。

与我国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一样,二人转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草根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加入了不少被“正统”艺术形态所摒弃的“糟粕”,但在发展过程中二人转的影响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走向全国,开拓了广阔的演出市场。

二人转剧场的兴起更是将原本分散的艺术力量集中起来,以更加强劲的势头席卷全国。

剧场成为二人转这门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

一、二人转剧场的发展初期二人转剧场的发展相对分散,基本上是以地区为中心进行划分,每个地区的二人转都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催生出各具特点的表演形式。

这一时期二人转剧场的发展特点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散”字。

二人转由“散”走向“合”的变化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赵本山文化现象”,正是由于他的出现,东北二人转中许多经典的说口、小帽和表演程式被推向全国的电视观众,也将东北二人转从传统的地方戏曲一下子变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艺术形式,二人转中的《小拜年》《月牙五更》等小帽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同一时期的潘长江、于小飞、闫学晶等演员通过小品、曲艺节目、音乐电视、电视剧等艺术方式多角度地宣传了二人转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完成了二人转由地方小戏向全民狂欢艺术样式的转变。

目前吉林省各个县市都有专业的二人转剧场,以长春市为例,比较出名的有和平大戏院、东北风二人转剧场、刘老根大舞台、大众剧场、桃李梅剧场等,这些剧场规模大、演员多,舞台布景和服装道具高端、入时。

全国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国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国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标题:全国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对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对剧场数量、规模、经营状况、投资状况、演出内容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专业剧场发展情况的总体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全国专业剧场的发展现状,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二、专业剧场数量和规模根据统计数据,全国范围内开设的专业剧场数量大致稳定,但是存在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专业剧场数量相对较多,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则相对较少。

专业剧场的规模也有差异,大型剧场多见于一线城市,而小型剧场则分布较广泛。

三、经营状况和投资状况多数专业剧场的经营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剧场面临运营困难的问题。

经营状况好的剧场往往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演出内容,并且通过票房收入和品牌合作等方式获得稳定的收益。

而经营状况不佳的剧场在演出内容、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不足。

投资状况方面,专业剧场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包括设备采购、场馆租赁、聘请演出团队等费用。

一些剧场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票房收入等方式获得投资支持,但仍有部分剧场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演出内容和观众反馈调研结果显示,专业剧场的演出内容多样化,包括话剧、音乐剧、舞蹈、戏曲等不同形式的艺术表演,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观众对剧场的评价也比较积极,认为剧场提供了高质量的演出,并且能够提供文化艺术的熏陶和娱乐享受。

然而,也有部分观众反馈对剧场演出内容的多样性和质量存在一定的不满。

他们希望剧场能够更贴近生活、更具创新性,并针对不同年龄和兴趣群体提供更丰富的演出内容。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全国专业剧场的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地区分布不均、经营困难、资金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剧场的扶持力度,促进地区间发展平衡。

对东北二人转展演方案分析

对东北二人转展演方案分析
方案分析:刨根问底儿 方案分析:刨根问底儿——传统 传统 二人转艺术展演
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罗芳 方芳
1.分析标题:刨根问底儿——传统二人转艺术展演; 分析标题:刨根问底儿 传统二人转艺术展演; 分析标题 传统二人转艺术展演 主题词:传统 绿色 健康 乡土 低俗 主题词 传统 优点:标题和主题词:简明扼要、清晰具体, 优点:标题和主题词:简明扼要、清晰具体, 强调了方案刨根问底的特点,三个主题词:传统、 强调了方案刨根问底的特点,三个主题词:传统、 绿色、乡土、健康、低俗简明扼要的概括了传统 绿色、乡土、健康、 二人转的特点, 二人转的特点,又表达了文案刨根问底所追求的 效果。从文化方面来说, 效果。从文化方面来说,传统的文化有助于大众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保护中国传统文 促进文化底蕴的积累, 化,促进文化底蕴的积累,利于文化长远可持续 的发展;从经济方面来说,健康低俗的传统文化 的发展;从经济方面来说, 接近群众的生活, 接近群众的生活,有助于乡土低俗文化产业获得 更大的经济收益;从政治方面来说, 更大的经济收益;从政治方面来说,传统绿色的 文化有助于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 文化有助于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
Hale Waihona Puke 2.分析知识背景 分析知识背景
知识背景: 知识背景:具体充分清楚 采用介绍传统二人转的市场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 采用介绍传统二人转的市场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项 目自身状况、项目社会状况)、项目市场分析、 )、项目市场分析 目自身状况、项目社会状况)、项目市场分析、目标受众 优劣势分析、 群、SWOT优劣势分析、项目可行性、问卷调查、分析报 优劣势分析 项目可行性、问卷调查、 告及参考资料(网站、书刊、东北二人转传统剧目) 告及参考资料(网站、书刊、东北二人转传统剧目)等知 识背景。材料较充分,条理清晰。 识背景。材料较充分,条理清晰。发现传统二人转的市场 潜力巨大; 潜力巨大;从项目背景分析出传统二人转展演具有可行性 和重要性; 和重要性;从项目市场分析传统二人转展演市场利润潜力 丰厚;从目标受众群得知传统二人转得受众稳定, 丰厚;从目标受众群得知传统二人转得受众稳定,范围较 优劣势分析传统二人装展演兼并挑战与机遇; 大;从SWOT优劣势分析传统二人装展演兼并挑战与机遇; 优劣势分析传统二人装展演兼并挑战与机遇 调查了群众对传统二人转的认识, 调查了群众对传统二人转的认识,又再一次证明项目可行 性的空间较大。 性的空间较大。

传统二人转遭遇尴尬

传统二人转遭遇尴尬

传统二人转遭遇尴尬作者:刘心印来源:《人民文摘》2009年第08期和很多地方戏曲日渐消亡不同,东北二人转正经历着空前的繁荣,东三省每个县城几乎都有二人转剧场,随着赵本山、小沈阳等曾经的二人转演员走红全国,二人转的演出市场日渐广阔:北京前门的刘老根大舞台外,常能看到苦苦守候的购票人;央视《梦想剧场》的舞台上,各地精英穿着花布褂子模仿着小沈阳的一举一动……巨大的经济效益将更多人带上了二人转的舞台,但“传统二人转日趋衰落”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老艺人:落寞的人,忧虑的心韩子平曾是东北二人转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

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和搭档董玮一起被观众加冕二人转“皇帝”、“皇后”,然而,在二人转空前繁荣的今天,他却因坚守二人转的传统技法,无法完全迎合观众而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韩子平现为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虽已离开农村40年,但年逾花甲的他仍有着农民的淳朴,说话直来直去,没有派头。

韩子平算学艺较晚的,干过农活、当过教员,20岁才正式开始唱二人转。

靠着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模式,韩子平学会了《冯奎卖妻》、《马前泼水》等传统唱段,也有了自己的成名作《回杯记》。

韩子平曾经的辉煌是现在的二人转演员没法比的。

他录过100多盘磁带、70多盘录像带,在传统二人转的戏迷中,“韩子平”仍然是最有号召力的名字。

1998年,随着和平大戏院等地方团体的红火,艺术团逐渐式微。

为节省财政开支,他们只给演职员开38%的工资。

为了保护韩子平,1999年,省文化厅将他从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调到能开出全额工资的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干到退休。

目前,韩子平依然演出不断,只不过他的舞台更多的在县城和农村。

韩子平说:“出场费不足千元,按三天一场计算,其收入和当红二人转演员没法比。

他们有房有车,一对搭档一年下来赚二三十万没问题,我也就三五万。

”韩子平算得上老一代二人转演员的代表。

他和搭档也尝试过演小品。

“演了半小时,一下台,观众不干了,‘韩老师,你还没唱呢!’白演了!观众看我们,就是来听唱的,不唱不行。

新形态二人转戏剧内容研究

新形态二人转戏剧内容研究

新形态二人转戏剧内容研究
宁国利
【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当下形态的二人转,在戏剧内容上不再崇尚高尚,甚至不再以隽永的主
题为价值取向,大胆地走向综艺化、说口化、戏耍化、娱乐化,致使二人转在说口、唱、绝活、小品等戏剧内容方面具有了“全新”的构成。

崇高的文化意义开始变成消费的狂欢快感,传统戏剧精神的神圣性与严肃性开始逐渐淡去。

【总页数】4页(P109-112)
【作者】宁国利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二人转"剧本创作与古代戏剧作品关系研究
2.大胆超越传统与渗透电影元素的戏剧新形态——从成功范例《延安保育院》看戏剧前景
3."狂欢"的二人转——浅析
二人转的戏剧精神4.黑龙江地方戏剧——二人转服饰研究5.二人转小帽曲调的说
唱性戏剧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剧场二人转现状研究长春市和平大戏院个案剖析
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而该市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其中,二人转作为浓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长春市的城市剧场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以长春市和平大戏院为个案,对城市剧场二人转的现状进行研究。

一、和平大戏院的历史与现状
和平大戏院位于长春市中心地带,创建时间可追溯至20世纪
60年代。

该场馆建筑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主剧场座位数超
过1500个,是长春市规模较大的城市剧场之一。

经营方也十
分重视二人转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长期与当地的二人转演员保持合作关系,并不断推出相关节目。

不过,和平大戏院的现状并不乐观。

由于各种原因,该剧场的观众数量已经明显下滑,有时候晚场甚至难以达到半满的状态。

据了解,这主要与社会文化变化、娱乐市场竞争增加等因素有关。

二、城市剧场二人转的现状
由于二人转作为传统艺术形式,难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消费习惯,故城市剧场二人转的现状普遍较为萎靡。

有些演员年龄较高,较难吸引年轻观众;有些演出内容则过于老套,缺少新鲜感和创新点。

此外,娱乐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二人转等传统艺术形式难以与其他更加流行的文化形式竞争。

不过,在一些地区,城市剧场二人转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观众基础和活力。

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剧场,二人转节目仍然是主要的演出内容之一。

此外,一些新晋的年轻艺人和团队也通过自主创作和改良,为二人转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三、二人转的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二人转等传统文化形式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但事实上,随着文化消费的日益升级和多元化,二人转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一些年轻观众对传统艺术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二人转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消费市场和机会。

因此,二人转在创新和保持传承中,应秉持着开放、多元的态度,切实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