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歌剧院-案例分析
广州大剧院分析
从景观的角度看,草坡是形成山丘的 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利用草坡下的空 间用作部分公共配套设施用房,并使 之成为大、小石头与城市公共空间之 间有机联系的过渡元素。西侧草坡及 大台阶下的架空层空间设置咖啡厅。 架空层中部设置售票中心。东侧草坡 下为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三部分功 能交织、形态流畅。
在地下室的设计中,按规划 设计条件要求设置了260个停 车位,功能配套用房及主要 设备用房。为使跑场线路比 较便捷,部分化妆间也设在 地下室。另外,部分停车库 也是战时人员掩蔽所及物资 库。东侧则设置了珠江新城 中央广场地下一层的港湾式 落客区,在这里营造了一个 流动的空间,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到达的游客可以通过楼 梯、扶梯或电梯到达架空层, 然后进入剧场。
建筑由上百个立面构成,每个立 面都不一样,且都以不同角度连 接,柱子也没有一个是垂直的。 因此建筑结构特立独行采用“铸 钢结构”,每一个钢件都是分段铸 造再运到现场拼接,每一个节点 从制造、安装均要在空中准确三 维定位。
广州歌剧院的构思独特巧妙的
外帷幕表皮:三角形石材、玻璃 幕墙系统;国内首创的结构体系: 三向斜交网格组合折板式单层网 壳;浑然一体的室内表面连续曲 面装饰;颠覆传统形式的非对称 观众厅声学设计等都是其结构的 创新。
——扎哈·哈迪德(英国)
它有着颠覆常规的梦幻空间, 它将成为一座承载梦想的先锋 建筑, 这座造型奇异的歌剧院, 出自一位伊拉克裔女建筑师之 手。 她被称为建筑界的时尚女魔头, 她的设计常常因惊世骇俗而难 以实现。 她是世界上唯一获得建筑界诺 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女建 筑师!
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 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 解构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 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 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 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 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后现代性是 一种思想风格,它置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 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置疑普遍进步或人类解放, 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 释。
广州歌剧院-建筑-案例-分析
交通流线
Page 10
室内流线
连贯而充满动感的流线配合亮丽的光线让身处其中的人身心愉悦。
Page 11
复杂与干净
Page 12
复杂的背后
哈迪德复杂多变的建筑作品不仅是一种追新 求异的形式游戏,而是在时代背景、技术条件 以及建筑功能、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产生 的结果,并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基础。 哈迪德充分利用简洁形式之间的非线性组 合形成复杂的关联,以此来诠释现实世界的 复杂性。她将建筑“解构”后重组,使各要 素形成一种多义、不确定的复杂关系。
Page 4
功能布局(一)
整个歌剧院分为两大板块,“大石头”作为主要 功能体;“小石头”承担辅助功能。
Page 5
功能布局(二)
内部功能分区采用沿建筑边界线分割的手法, 逐步变得规整理性,体现设计师的收放自如 的控制力。
Page 6
立面分析
从歌剧院的 立面图可以看出, 建筑的外部设计 不再是由尖锐的 线条,而是用更 加圆润温和的曲 线构造形体。
Page 8
建筑结构
歌剧院外围护钢结构 为空间组合折板式三向 斜交网格结构,钢结构 外壳落地处设置收边钢 环梁,梁下设球型钢支 座,其中多数为固定铰 支座,支承主粱的支座 处为了释放水平力采用 水平滑动球型钢支座。
现场安装施工重点在于连接主、次梁的铸钢节点空 间位置的精确定位。多向斜交网格结构中的铸钢节 点为多维空间异形构件,如何将设计给出的空问虚 拟点位转换为实际可操作的控制坐标,并进行准确 定位是本工程难点之一。
Page 13
本源 后都是简单清晰的元素。干净意味着简单, 简单容易体现概念,而概念则支撑庞大的系 统。 扎哈也许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大师, 但是从哪些动态的、非常规的线与面中, 建筑师想要倾注的哲学理念像雾霭一样, 淡淡地裹挟着作品,等待着有心人去感受。
广州大剧院建筑分析
建筑采用几何形态及钢材结构,阳刚之美呼之 欲出,建筑及其广场由外缘向中心下倾的连续 变化,加之地面微妙的起伏,柔化了都市界面, 实现了与自然界面轻柔的接触。而两块石头一 样的建筑与周围造型相对规矩的高楼大厦形成 鲜明对比,从繁华的摩天大楼过渡到宁静的歌 剧院,再到缓缓的珠江,布局和谐。
构建分析
• 其外形犹如大小两块历经江水冲刷的石头,被 放置在珠江北岸一个平缓的山丘上。“双砾” 都采用了屋盖、幕墙一体化的结构,整体性外 壳最大长度约120米,高43米
• 广州大剧院的设计突破了以往建筑的结构特点, 外形似砾石,一大一小,一黑一白,形成鲜明 对比。
• 外围护结构强烈的凹进凸出的不规则几何形体 和内部大跨度、大悬挑、倾斜的剪力墙柱形成 复杂的不规则建筑空间。也正因为此,室内的 光影效果也极好。
位于两块“石头”之间的首层部分为架空 层,与相邻的水面和草坡共同构成一个可供公 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开放空间。弱化了室内 与室外的隔阂,周围的草坡,架空层中得咖啡 厅及周围文化广场成为大、小石头与城市公共 空间之间有机联系的过渡元素。
总平面分析
1.建筑四面环路,交通便利, 地下车库入口设在北面和东 面。主入口层在地下,从四 面都有入口进入建筑。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 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已完成项目概述(文字可以编辑)
主题一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主题二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 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 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而广州大剧院它的设计者,正是世界顶级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这位有着建筑界女魔头之称的英国建筑大师,其设计一向以大胆的造型出名, 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
参数化建筑设计国外研究案例
参数化建筑设计国外研究案例一、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广州歌剧院。
1. 背景和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那可是建筑界的大神级人物啊。
她设计广州歌剧院的时候,就把参数化设计玩得贼溜。
这个歌剧院的设计灵感呢,有点像是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石头。
她想要创造出一种流动、动感的建筑形态,就像水一样灵动。
2. 参数化设计的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他们用参数化软件来控制建筑的曲面。
你想啊,要做出那种复杂又自然的曲面,靠传统方法可太难了。
通过设定各种参数,比如不同点的坐标、曲线的曲率啥的,就能精确地塑造出歌剧院那独特的外形。
就像是给建筑做了一个超级精细的3D模型,每个细节都能通过参数来调整。
而且这个参数化设计还能让建筑在不同的视角下都呈现出独特的美感,从远处看像两块大石头,走近了又能看到那些精致的曲面线条。
3. 成果和影响。
广州歌剧院建成后啊,那可成了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不仅在建筑外观上非常惊艳,而且内部的声学效果也很棒。
这个案例也让很多中国的建筑师开始关注参数化设计,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大家看到原来建筑还能这么玩。
二、福斯特事务所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小黄瓜”)1. 背景和设计理念。
这栋楼在伦敦可是相当有名,大家都亲切地叫它“小黄瓜”。
福斯特事务所的想法呢,是要打造一个既环保又具有独特造型的办公大楼。
他们想要让建筑与周围的城市环境和谐共处,同时又能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标。
2. 参数化设计的应用。
在设计“小黄瓜”的时候,参数化设计起到了关键作用。
建筑的外形是那种流线型的,就像一个巨大的黄瓜(哈哈,所以才有这个昵称)。
为了实现这个外形,设计师们通过参数来优化建筑的结构。
比如说,根据不同高度的风力荷载、采光需求等因素来调整建筑的形状。
他们用参数化软件计算出最合理的结构形式,这样既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又能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
而且这个建筑的表皮也是通过参数化设计的,那些菱形的玻璃幕墙单元,它们的大小和角度都是根据采光和视野等参数来确定的。
广州歌剧院建筑解析
交响乐演出的要求。
弧形体量在三层高度与观演区脱开,与观众厅主体建筑共同围合
成一个连续室外空间,并从广场引入台阶和绿化,加强了这个空间与
广场的视觉联系。弧形体量三层平面主要布置有艺术展廊、艺术商店、
艺术书店、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和空中咖啡廊等高品位的文化艺术休
闲设施,两侧庭院成为良好的露天展示及交流活动的场所。广场活动
璃和金色的格栅,把歌剧院高雅而热烈的气氛传达给城市的人们,与
珠江夜景相互映衬,浪漫且富于诗意。
10
11
建筑三大观点
观点一:外形设计采用非几何形体 对此,广州歌剧院国际邀请 建筑设计竞赛的技术评审委员组组长、剧院设计专家、广州黄花岗剧 院设计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赵伯仁强调,模仿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传统的三段式歌剧院如友谊剧院,肯定不行;而北京国家大剧院 已经采用规则的几何形体———“鹅蛋形”设计理念,因此采用非几 何形体、非规则的外形设计,不失为一个好思路,这次绝大多数方案 都体现了这一特征,2号、4号方案更是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线的中心。观演区主要包括舞台、三层观众厅与通高的共享休息大厅。
三个空间形成斜贯基地的轴线序列,主入口面向中心广场,歌剧院的
主要附属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均布置于环形体量之中。地下车库与其
他设备用房布置在基地的地下一层并与东侧广场地下空间贯通。歌剧
院观众厅拥有1800个观众席,可满足世界一流水准的歌剧、芭蕾舞、
3
圆润双砾
既像两块被水冲击的砾石,又像孩子们
玩累了、置于一角的两块灰色橡皮泥。但它的
封闭造型,却提供了绝佳的音响效果。它以看
似圆润的造型,表达了内心的纯真。
广州歌剧院敲定国际顶尖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作品“圆润
广州大剧院分析
从景观的角度看,草坡是形成山丘的 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利用草坡下的空 间用作部分公共配套设施用房,并使 之成为大、小石头与城市公共空间之 间有机联系的过渡元素。西侧草坡及 大台阶下的架空层空间设置咖啡厅。 架空层中部设置售票中心。东侧草坡 下为表演艺术研究交流部。三部分功 能交织、形态流畅。
在地下室的设计中,按规划 设计条件要求设置了260个停 车位,功能配套用房及主要 设备用房。为使跑场线路比 较便捷,部分化妆间也设在 地下室。另外,部分停车库 也是战时人员掩蔽所及物资 库。东侧则设置了珠江新城 中央广场地下一层的港湾式 落客区,在这里营造了一个 流动的空间,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到达的游客可以通过楼 梯、扶梯或电梯到达架空层, 然后进入剧场。
建筑由上百个立面构成,每个立 面都不一样,且都以不同角度连 接,柱子也没有一个是垂直的。 因此建筑结构特立独行采用“铸 钢结构”,每一个钢件都是分段铸 造再运到现场拼接,每一个节点 从制造、安装均要在空中准确三 维定位。
广州歌剧院的构思独特巧妙的
外帷幕表皮:三角形石材、玻璃 幕墙系统;国内首创的结构体系: 三向斜交网格组合折板式单层网 壳;浑然一体的室内表面连续曲 面装饰;颠覆传统形式的非对称 观众厅声学设计等都是其结构的 创新。
在结构上面是三项斜壳网格,组合折被成中间有 14个支撑点,形成了不是以轴力为主的。歌剧院 的造型是大小两个石头,因为两个结构是基本相 似,由64个折面形成的网壳解构,棱线是两条面 的角平分线,所以就是因为这样的变化,导致所 有交线的节点,不同的方向交汇在节点处。用了 很多的角支柱,所有的都是箱形断面。这个节点 解构非常复杂பைடு நூலகம்就采用了铸钢节点,就是每一个 铸钢节点形象各异,最长达到82米,最重达到 39.6吨,最长达到18米,宽12米,所以要现场组 装,造型非常复杂。其次还因为工程采用的是薄 壁箱型的截面,主梁和次梁有牛腿,有很多的牛 腿,这也是我们制作上的难点,共设155个球铰支 座。因为构建比较复杂,而且69个铸钢节点都不 完全相同,制模和木模的工具,选用的型是二氧 化碳和水玻璃,采用的电弧炉氧化法,假如一些 微量元素,提高热人性和延伸性。铸造完以后进 行热处理。
建筑大跨度结构案例分析
折板网格结构由双层正交正放网格结构构成,厚度为2.5m,采用焊接空心球 节点。管桁架与折板网格桁架之间的连接单元,与管桁架相连一端采用相贯 焊形式,另一端为焊接空心球节点
10.1张弦梁结构:延安车站雨棚
安车站站台雨棚张弦梁钢结构跨度54米,共60榀,截至11月16日, 已成功吊装14榀。
10.2张弦梁结构:张弦梁采光顶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型公共民用建筑的大量兴 建,建筑物的跨度越来越大, 通过门窗、幕墙玻璃进入室 内的光线越来越不能,遇到不少 技术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 是结构支撑体系。常规的桁 架、网架、网壳等与玻璃配 合时,往往显得杆件比较粗 笨和凌乱。因此,研究开发 能与玻璃协调配合的现代张 拉结构,充分利用钢材的抗 拉强度,从而做到杆件纤细、 结构通透和造型美观,这成 为解决玻璃采光顶支撑结构 时的一个重要课题。
7.1悬索结构:北卡罗来纳州雷里
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悬索结构是1953年建成体育馆 屋盖采用以两个斜放抛物线拱为边缘构件的马鞍 形正交索网,其平面尺寸92*97.该索网被公认为 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大跨度索网屋盖结构
7.2:悬索结构:张家口通泰大桥
张家口通泰大桥是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 下承式钢结构悬索 拱桥,也是国内第 一例主梁为下承式 钢结构悬索拱桥
悉尼歌剧院
6.2:薄壳结构:黄石新体育馆
该体育馆造型 具有不规则、 多面、薄壳结 构的特点,是 全国第二座薄 壳结构设计建 筑——第一座 是广州歌剧院。 该体育馆的最 大跨度为111 米
6.3薄壳结构:广州歌剧院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建筑——广州歌剧院简介扎哈·哈迪德建筑——广州歌剧院简介一、扎哈·哈迪德背景简介扎哈·哈迪德是一位不停拓展建筑和城市设计边界的建筑师。
她的作品尝试以新的空间概念来强化既有的都市地景,围绕着从城市尺度直到产品、室内和家具的一切设计领域,追求梦幻美学。
她因开创性的作品而享有盛名,如维特拉消防站、园艺博览会展览馆、伯金斯滑雪台、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终端站和停车场、辛辛那提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莱比锡宝马汽车公司中央大楼、马德里普埃塔·阿梅里卡酒店室内设计、哥本哈根奥德鲁普戈德博物馆扩建工程、沃尔夫斯堡斐诺科学中心等。
她的核心作品都是在实践、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
扎哈·哈迪德,出生在1950年的巴格达,从小她就接受着伊斯兰民族的熏陶,这是一个坚强、刚毅的民族,曾经是世界最发达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所在地,两河流域曾经给过这快土地以无限的荣誉和骄傲。
继承有东方民族心理的他在1972年进入了代表西方建筑高水平的AA建筑学院,使她又幸运的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文化的教育。
这样的经历在时间趋同的一体化年代显得是异常宝贵,这也为她的设计思想的双面性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
简历:1977 从伦敦AA毕业并获得特许证书奖,之后成为OMA的合伙人1980 开始自己的实践1982 伦敦59伊顿广场获英国建筑设计金奖,获“香港山顶俱乐部”竞赛一等奖1992 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苏俄先锋设计展1993 德国莱茵威尔城的维特拉消防站建成。
获威尔士的加的夫湾歌剧院竞赛一等奖、伦敦“泰晤士河适居桥梁竞赛”并列一等奖1998 德国威尔城Landesgartenschau建成。
成为德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1999 伦敦千年穹思维区竞赛A奖;获罗马当代艺术中心一等奖;德国沃尔夫斯堡斐诺科学中心一等奖2000 伦敦蛇形线画廊临时建筑;意大利罗马美第奇别墅装置。
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荣誉会员,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伦敦千年穹思维区获RIBA奖。
精典案例材料分析
场地简介
广州大剧院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珠江新
城花城广场旁,中轴线的东边是广州图书馆和广东省博物馆, 北面是广州市 第二少年宫,与南处的 广州塔遥相呼应。与广 省博物馆之间的林荫大 道和滨海绿化带为广州 文化艺术广场,经常能 引来很多人驻足欣赏。
·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塔
广东博物馆
创新结构运用曲线和悬臂形式词汇量。
• 沙里宁曾在父亲创办的美国著名设计学院–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学习, 这个学院把欧州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和体系有计划的引入美国高等教育 体系,重视设计观念的形成,重视功能问题的解决,学院的重点是建筑 和家具设计。受到这个教育思想的影响,沙里宁成为美国新一代有机 功能主义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 • 沙里宁喜好雕塑,他一生没有形成自己定型的建筑风格,而是在不断
设计理念
“是谁驱石到江心,天为阳城镇古会”诗中说的是屹立珠 江中的海珠石。扎哈的方案构思为“圆润双砾”,立意变 来自于海珠石之说,寓意一对被江水冲刷形成的“砾石”, 生根与动感十足的城市空间。起伏的线条、引人入胜的轮 廓与珠江水交相呼应,充满了生命力。
特点
剧院采用屋面、墙体一体化结构呈现不规则的折面组合形
施放第一波五彩花束烟火,营造 101烟花表演 富贵花开的缤纷艳丽。 追龙逐凤:烟火秀的精彩高潮,运用电脑系统控制,以0.2秒的间隔依序点 燃1280发烟火,从34楼开始施放的烟火宛如蟠龙戏凤,环绕著台北101后直 窜上天,以盘旋而上方式逐层向上点燃,亮出不同的七彩绚烂花束烟火。 光耀寰宇:以皇冠式向外扩张的施放方式为大楼“加冕”。 圆满如意:户外观景台的银色烟火。 万紫千红:以四个方向、四种花色向外击发。 雷霆万钧:90楼高楼施放的金色霹雳虎尾烟火。 孔雀开屏:大而圆、带金色尾曳闪光。 烟花表演 众星拱月:闪菊花束烟火+亮片,环绕整栋大楼。 风起云涌:银色拉手烟火“风起云涌”展现两段式的烟火。 步步高升:由下而上施放银色烟火,在空中连贯成一条近500米的距离巨龙。 一柱擎天:34楼以上楼斗同时击发860发霹雳虎尾烟火。 世界第一:在前烟火还没落下前又紧接著再同时发出860发霹雳花束烟火, 以画下烟火灯光秀句点。 烟火秀结束后,整栋大楼全亮,配合台北市政府“城开不夜”的主题,一 直到凌晨5时。
广州歌剧院案例分析
⼴州歌剧院案例分析⼴州歌剧院案例分析作者:扎哈?哈迪德李慧萍室内设计1241403010⽬录简介外部环境建筑形体造型及艺术效果建筑整体布局结构概况单层刚架结构的受⼒特点单层刚架结构的型式单层刚架结构的⽀撑系统单层刚架结构的选型及布置简介⼴州歌剧院是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源⾃“被江⽔冲刷形成的圆润双砾”的理念。
扎哈作为当今建筑界最杰出的解构主义⼤师,是⼀位极其具有争议性的⼈物。
她的思想超越现实,曾经被称为“纸上建筑师”。
⼴州歌剧院总占地⾯积约42000m2,总建筑⾯积约70,781m2,包括⼤剧场36400m2,多功能剧场7400m2,其他配套建筑26100m2。
外部环境⼴州歌剧院位于珠江新城J4地块,新城轴线起点的两侧,与中央⼴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化艺术⼴场,成为⼀个开放、⾃信的国际都市展⽰⾃⾝魅⼒的舞台。
艺术⼴场的设计秉承了⼴州珠江新城城市设计的精神与理念,在三个⽅⾯丰富并深化了城市设计的成果。
其外部形态独特,就像被珠江冲上沙滩上的两颗宝⽯,被形象地称为“圆润双砾”。
建筑形体造型及艺术效果建筑造型⼒图体现歌剧院建筑的开放、浪漫和雍容华贵。
其形态上,是由⼀个舒展的弯⽉形的体形、围绕着由5个花瓣形的墙体组成的歌剧院主体。
钻⽯形屋⾯天窗有利于将室内灯光折射向夜空,同时照明设计着重于对整体造型的烘托。
夜晚⼤厅内的灯光透过透明的玻璃和⾦⾊的格栅,把歌剧院⾼雅⽽热烈的⽓氛传达给城市的⼈们,与珠江夜景相互映衬,浪漫且富于诗意。
剧院由两部分组成,像是⼀个贝含珍珠的圆润造型。
⼀⼤⼀⼩,⼀⿊⼀⽩。
它紧贴着南⾯的珠江,西边⼤贝含着的珍珠是演出⼤厅,⽽东⾯⼩贝含着的珍珠则是多功能厅。
为了突破它过于圆润的造型,两个贝壳中间设计了⼀注百⽶喷泉冲天⽽起。
建筑整体布局⼴州歌剧院外部形态犹如⼀座平缓的⼭丘上放置的⼤⼩不同的两块“砾⽯”。
“⼤⽯头”为1800座的歌剧场及其配套设备⽤房、剧务⽤房、演出⽤房、⾏政⽤房、录⾳棚及排练厅;“⼩⽯头”为400座的多功能厅及西餐厅。
广州大剧院-室内设计案例分析
主入口
Add your text here and write down your opinion here
内部结构
Add your text here and write down your opinion here
Five Part
5 绿化
Part
草坡室外结合景观,建筑设计仍保持独特、 恣意发挥的鲜明个性,衬托一大一小,一黑 一白的“石头”,草坡的设计概念不仅仅是 回归自然,同时巧妙地利用草坡下的空间安 排了咖啡厅、售票中心、表演艺术研究交流 中心以及一些辅助用房。由于草坡下空间的 地面与市政道路相连,所以开放的、实用的, 又景观化的这一区域,超越了目前其他同类 项目常见的生硬的大广场的做法,为市民、 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实现了人与建筑、人与景观的对话,建筑设 计已超越了常规意义上的实用功能。
大堂照明
大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空间,由不同方向的倾斜曲面组成, 平面形状和剖面形状都略呈月牙形。 内侧墙面悬挑出两层连廊,其曲线形态构成了空间内重要的视觉元素。大堂的照明完全采用间 接照明形式。我们用三部分间接照明构成了大堂主要的照明方案,即:利用内外墙上部交汇处 的楔形空间设置投光灯具向上照射外墙面上部(实际上是屋顶) ;在两层连廊的底部随连廊底曲线 走向设置间接照明灯槽;幕墙三角形钢结构照明(同时也是室外照明的一部分) 。
观众厅照明
大剧场观众厅是另一个十分复杂的室内空间,这也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空间。在观众厅里,除 了地面以外,其他部分就是一个绵延起伏的曲面。灯光室被巧妙地安排在曲面的凹陷处,而两 层楼座则像是曲面上的褶皱一样,融合在整体之中。
Part FOUR
4 室内摆设与平面
Part
大堂石头摆设
建筑设计-广州歌剧院的魅力
建筑设计--广州歌剧院的魅力
由Zaha Hadid Architect设计的广州歌剧院已经在广州对外开放了。
建筑造型象是珠江河畔的两块鹅卵石,其内部包括一个1800座的剧院以及400座的多功能厅、排练室及入口大厅等。
主观众厅表面衬有增强石膏玻璃纤维模板(GFRC),形成一种折线且流动的表面。
让我们进入这梦幻般的殿堂!
以下叙述内容来自设计师:
就像河流中被冲刷平滑的鹅卵石,广州歌剧院十分完美和谐的座落在河畔的基地上。
歌剧院是广州文化发展的中心。
其独一无二的双鹅卵石设计坐落于珠江畔,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化艺术水平,同时与临近的位于珠江新城的国际金融塔交相辉映。
歌剧院的1800座剧场拥有最先进的声学技术,小一些的400座多功能厅用于艺术表演,歌剧和演唱会。
设计理念来源于自然景观的概念以及建筑与自然之间有趣的相互作用;运用了侵蚀和模拟地形与地貌的手法。
设计主要受到了河谷概念以及卵石在水中受到侵蚀过程的影响。
河谷的折线限定了歌剧院的轮廓及区域,切割强烈的内部和外部峡谷,便形成了交通,大堂和咖啡馆空间,并将自然光线引入到建筑的内部。
圆滑的过度贯穿在不同的元素和不同的楼层间,使得流动的感觉在空间内得以延续。
定制的增强石膏玻璃纤维模板(GFRC)用在建筑内部和观众厅里,这使得流畅动感的建筑语言可以无缝衔接,很好的统一在一起。
广州歌剧院是Zaha Hadid Architects最新完工的实际工程,是一种对城市文脉的独特探索,对未来充满了雄心壮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项目建筑面积70000㎡;占地面积42393㎡摘自:灵感日报。
part8新世界——扎哈·哈迪德与广州歌剧院
part8:新世界——扎哈·哈迪德与广州歌剧院它有着颠覆常规的梦幻空间,它将成为一座承载梦想的先锋建筑,这座造型奇异的歌剧院,出自一位伊拉克裔女建筑师之手,她被称为建筑界的时尚女魔头,她的设计常常因惊世骇俗而难以实现,她是世界唯一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
广州,作为中国华南最大中心城市,最早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自古以来,广州以其开放、自由、包容的姿态公众于世.在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百舸争流的今天,广州如何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
广州歌剧院被寄予了重任.广州歌剧院选址定于珠江新城这一文化汇聚点和中轴线的节点。
基于歌剧院要求具有独特的现代感,并要求成为广东的地方文化基地,设计方案如果只是忠实地表现歌剧院的功能性和逻辑性,但外观和造型平淡中庸缺乏动感,此类方案必会淘汰.广州歌剧院方案设计的挑战是明确的。
2002年11月底,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开始公示。
来自国内外的9个设计方案参与角逐。
经过甄选,评审从九大方案中初定三大方案,分别是奥地利Coop Himmel blau事务所的“激情火焰”、英国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的“圆润双砾”和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方案“贵妇面纱”。
最终扎哈的“圆润双砾”方案中标。
广州歌剧院外部地形设计成跌宕起伏的“沙漠”形状,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
主体建筑——造型自然、粗野,为灰黑色调的“双砾”,它隐喻由珠江河畔的流水冲来两块漂亮的石头,这两块原始的、非几何形体的建筑物就像砾石一般置于开敞的场地之上。
设计既融合了勒·柯布西耶的粗犷主义风格和后现代建筑的隐喻理论又发挥了自己的动态构成设计手法。
虽然扎哈把歌剧院比做两块宁静的石头,但极具动感的流线造型仍然可以让人们联想到石头被冲刷的过程和流动的珠江。
广州歌剧院设计师扎哈是一位来自伊拉克的女人。
她在建筑界的顶峰与男人们高谈阔论.她出生于巴格达,阿拉伯血统刚劲热烈,童年接受伊斯兰文化教育背景.在伦敦生活了20年的扎哈,却未有一件作品在英国问世。
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
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1.引言广州歌剧院作为一座艺术文化场所,其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广州歌剧院的设计理念与具体方案。
2.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广州歌剧院的设计将注重古典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以展示广州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城市的繁荣。
建筑外立面将采用流线型的现代设计,融入传统华南建筑的元素,如琉璃瓦、檐角飞檐等,以唤起人们对广州历史文化的回忆。
3.空间布局与功能划分广州歌剧院的内部空间将充分考虑观众的舒适度和音响效果。
大厅设计宽敞明亮,以提供观众良好的休息和交流空间。
剧院内部将设置多个观众席区,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此外,剧院还将配备先进的音响设备和舞台灯光,以确保演出的声音和视觉效果达到极致。
4.可持续发展考量在广州歌剧院的设计方案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建筑将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如利用太阳能光伏板提供部分能源,回收利用雨水等。
同时,剧院的绿化设计将注重生态保护,营造舒适的室内外环境。
5.艺术氛围的营造广州歌剧院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文化场所,其设计需要能够营造艺术氛围,以吸引观众和艺术家。
剧院内部将采用雅致的装饰,如艺术品展览、雕塑等,以展示广州丰富的艺术资源。
此外,剧院周边将规划艺术广场和雕塑园等公共空间,为艺术家和观众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场所。
6.社区共享与开放性广州歌剧院将注重与周边社区的共享和开放性。
剧院将定期举办社区活动,如音乐会、表演艺术工作坊等,与社区居民共同体验艺术的魅力。
此外,剧院还将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艺术兴趣。
7.结语广州歌剧院的设计方案将以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为基础,注重观众舒适度和音响效果,兼顾可持续发展和艺术氛围的营造。
与此同时,剧院将与社区共享和开放,为广州市民和游客带来艺术的享受与体验。
相信这一设计方案能够使广州歌剧院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艺术殿堂。
广州大剧院案例分析
实验剧场
内设443个座位(其中包括2楼对称分布的44个座位)的小型剧场。 实验剧场建筑平面为矩形,内部宽18米,长26米。实验剧场可满足会议厅、尽端式舞台、伸出式舞台、中心 式舞台、T型台等多种演出形式的需要。 实验剧场内部可由舞台机械实现舞台和观众厅形式的改变,台下设置了两种形式的升降台,多种舞台形式的 变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所有座椅固定在气垫台车上,可以随着舞台形式的变换改变观众座椅的排布方式。
设计特点
其立意来自于传说中屹立于珠江中的海珠石 — 广州 的镇城之石。 一大一小,一黑一白的两块奇石安然坐落于珠江江畔, 源自被江水冲刷形成的“圆润双砾”的设计构思,建 筑造型组合成为一个有视觉冲击力的形体,为广州市 建立一个新的文化焦点。
结构外形与立面设计
与国家大剧院不同,他外形的不是单纯的由网 壳构成。建筑外形由上百个平面构成,每个平面的 大小形状和角度都不一样。单个平面由三向网架构 成,类似折板一样以不同的角度链接,最终构成壳 体。(三向斜交网格组成折板式单层网壳)
立面主要由花岗岩、混凝土和钢化玻璃幕墙来 构成空间上的虚实关系。
总体布局
后勤 入口
演员 入口
后勤 入口
车库 入口
“大石头”
“小石头” 湖
草坡
广场
草坡
车库 入口
1F
贵宾 入口
VIP 休息室
咖啡厅
大厅 架空层
大厅
厨房 餐厅
2F
广场
3F
4F
4F
5F
5F
歌剧厅
共设1804个坐席(包括乐池117个坐席) 三层观众席呈“双手环抱形”
案例汇报
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
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坐落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旁,毗邻中 国新的金融中心城市、CBD总部基地,与广州塔隔江相望。
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
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
广州歌剧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是一座集演艺表演、音乐会、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
它不仅是广州市的文化地标,也是国内外艺术家和观众的交流平台。
为了满足演出需求,我设计了一种创新的歌剧院方案。
首先,我将歌剧院设计成了一个标志性建筑。
建筑外立面采用现代简约风格,运用大量玻璃幕墙,使整个建筑具有透明感和流动感。
外立面设计了独特的曲线造型,突出了建筑的个性,同时也给人一种艺术的美感。
建筑上还设置了能源节能设施,如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实现对环境的友好。
其次,我在内部设计上注重了观众的舒适感。
大厅设有宽敞明亮的休息区,观众可以在演出前后休闲放松。
其它设施如洗手间、扶手电梯、无障碍设施等,也都一应俱全,方便观众的日常使用。
此外,大厅内部还设置了音乐展览区和艺术品展示区,让观众在演出之外也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第三,我在舞台和音响灯光方面做了一些创新设计。
舞台采用可升降的机械设计,可以根据演出需要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类型演出的要求。
音响灯光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能够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声音和灯光效果,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享受演出。
最后,我还在歌剧院周围设计了广场和绿化带。
广场可以用于举办户外演出和活动,为城市注入更多的文化氛围。
绿化带提供了观众休闲的场所,也增加了城市的绿色元素。
综上所述,我的歌剧院设计方案既具有标志性的外观,又注重观众的舒适感,同时也借助先进的技术设施提升了演出效果。
希望这个方案能够为广州歌剧院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