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天新 Tianxin ZHANG
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安全
当前工作
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时体绘制关键技术及支撑体系结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D 水墨画效果仿真绘制技术的研究” 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规模网络入侵检测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支持 ERP 的中间件与组件系统”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工业造型设计的关键技术与软件工具” 天津市社会发展计划项目:“特大城市公共危机应急指挥体系及核心技术” 美国 IBM/SUR 项目:“基于计算机集群的图形引擎系统研究”
学术兼职 中国计算机学会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
(1)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包括机器学习,自动推理,草图理解
近年主要研 (2)智能软件与环境:
究方向简介
多 Agent 系统理论与模型,新型计算环境和开发平台
(3)计算机应用和知识工程:
机器视觉检测,基于内容检索,基于知识的系统
当前工作
(1)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2)智能软件与环境
实时计算机应用 核领域计算机应用要求实时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信号形式复杂 多样,既有连续运行方式,也有脉冲运行方式,数据流的脉冲峰 值可达 GB/S 级,且要求系统具有灵活性,能在强干扰条件下可靠 工作.研究内容包括:系统体系结构,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与计 算机网络;系统软件结构,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接口总 线;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变换,特殊要求下的图形,图象(静动)显 示技术以及数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导师基本情况
姓名
舒炎泰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42.9
导师类型 博导,硕导
学 位 研究生毕业 职称/职务 教授,博导
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方向学术型
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方向(学术型)工程力学专业:[导师5名] (080104)李革、方治华、赵学友、顾永强、贾宏玉岩土工程专业:[导师5名] (081401)杨永新、银英姿、冯玉芹、张春梅、王英浩结构工程专业:[导师14名] (081402)组合结构研究方向[导师3名]:李斌、刘香、闻洋钢结构研究方向[导师5名]:赵根田、陈明、万馨、曹芙波、周骥(兼职导师)工程结构动力检测研究方向[导师2名]:薛刚、李奉阁新型建筑材料与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向[导师4名]:杭美艳、蔺石柱、牛建刚、郝润霞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导师5名] (081405)结构减震、耗能及抗震性能研究[导师1名]:田志昌工程结构抗震[导师4名]:李斌、赵根田、刘香、薛刚隧道与桥梁工程专业:[导师2名] (081406)张玥、于景飞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方向(专业学位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组合结构研究方向[导师3名]:李斌、刘香、闻洋钢结构研究方向[导师5名]:赵根田、陈明、万馨、曹芙波、周骥工程结构动力检测研究方向[导师2名]:薛刚、李奉阁新型建筑材料与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向[导师4名]:杭美艳、蔺石柱、牛建刚、郝润霞岩土工程方向[导师5名]:杨永新、银英姿、冯玉芹、张春梅、王英浩道路桥梁方向[导师2名]:张玥、于景飞结构抗震[导师4名]:田志昌、李斌、赵根田、刘香、薛刚工程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导师4名]:蔺石柱、金国辉、徐伟、吴永博(兼职)建筑设计研究方向[导师3名]:马明、孔敬、白胤导师介绍目录李革 (1)方治华 (2)赵学友 (3)顾永强 (4)贾宏玉 (5)李斌 (7)刘香 (9)闻洋 (10)赵根田 (11)陈明 (13)万馨 (14)曹芙波 (15)薛刚 (16)李奉阁 (17)杭美艳 (18)牛建刚 (20)郝润霞 (22)蔺石柱 (23)金国辉 (24)徐伟 (25)杨永新 (27)银英姿 (28)冯玉芹 (29)张春梅 (30)张玥 (31)于景飞 (32)田志昌 (33)马明 (34)孔敬 (36)白胤 (37)李革男,196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立民
90(7):548-559
MinQin
,
PinhuaXie,HangSu,JianweiGu,FuminPeng,SuwenLi,LiminZeng,JianguoLiu,WenqingLiuandYuan
hangZhang.AnobservationalstudyoftheHONO
–
NO2couplingatanurbansiteinGuangzhouCity,SouthChinaAtmosphericEnvironment2009,43(36):I5
hu,LiminZeng,Shaw-ChenLiu,Chih-ChungChang,AntonioAmoroso,andFrancescaCostabile.Evide
nceofReactiveAromaticsAsaMajorSourceofPeroxyAcetylNitrateoverChinaEnviron.Sci.Technol.20
calandphysicalfactorsinfluencingtheirconcentrations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
ATMOSPHERES2010,115
ZhenLiu,YuhangWang,DasaGu,ChunZhao,L.GregoryHuey,RobertStickel,JinLiao,MinShao,TongZ
10,44(18):7017–7022
LiuXG,ZhangYH,WenMT,WangJL,JungJ,ChangSY,HuM,ZengLM,KimYJ.Aclosurestudyofaeroso
lhygroscopicgrowthfactorduringthe2006PearlRiverDeltaCampaignADVANCESINATMOSPHERI
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2021年34卷3期Vol.34No.3西希叙业学掖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641文章编号:1001-4829(2021)3-0641-06DOI:10.16213/ki.scjas.2021.3.026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田欣2,贺嫡:罗玲玲2,吴艳宏1,崔文斌2(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2.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750021,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目的】为保障贺兰山东麓葡萄的安全生产,对葡萄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
【方法】以银川市西夏区典型葡萄园为研究区域,采集表层土壤样品,调查土壤中重金属(Cd、Cr、Cu、Ni、Pb、Zn)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统计方法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厲空间分布及来源进行分析,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综)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结果】表层土壤中Cr、Cu、Ni、Pb、Zn的浓度基本与当地土壤背景水平相当,而Cd的浓度高于背景值。
空间分布上,Cd、Cr、Ni、Ph、Zn均在北部芦花台园林场区域呈现较高浓度,与该区域葡萄种植年限较长,化肥、农药长期施用有关。
综合污染指数表明,除张裕酒庄土壤外(综合污染指数为0.97,厲于未受污染水平),其他区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结论】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地土壤总体上厲于清洁水平,重金属浓度均未超过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但在未来生产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避免重金属(特别是Cd)的过度积累而产生污染,确保葡萄园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重金属;葡萄园土壤;空间分布;污染评价;来源解析;宁夏中图分类号:S19;X142文献标识码:A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Heavy Metals in Vineyard Soil at East Piedmont of Helan MountainsTIAN Xin1'3,HE Jing2*,LUO Ling-ling2,WU Yan-hong1,CUI Wen-bin2(1.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AS,Sichuan Chengdu610041,China;2.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ingxia University,Ningxia Yinchuan750021,China;3.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grape production at the East Piedmont of Helan mountains,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vineyard soil was studied.[Method]In the present study,67samples(depth of0-20cm)of surface soil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ypical vineyard soil at the East Piedmont of Helan Mountains in Xixia district of Yinchuan,Ningxia.Seven heavy metals(Cd,Cr,Cu,Ni,Pb,Zn) were selected as the analyzing indicators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as well.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s well as geostatistic analysis were integrated to identify the polluting sources of soil heavy metals.The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 and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oil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with the soil background values of Ningxia as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Result]The concentration of Cr,Cu,Ni,Pb and Zn in the surface soil was basically at the same level of the local soil background,except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Cd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same level of the background value.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Cd,Cr,Ni,Pb,and Zn all presented a high concentration in the north of Luhuatai garden,which were believed to be related to long-teim planting of grap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showed that all the other areas were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to a different extent,except for the Changyu winery soil(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was0.97,an uncontaminated level).[Conclusion]Generally,the vineyard soil was clean,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all elements remained within the Chinese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Farmland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However,for the purpose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vineyard soil resources,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should be applied reasonably in production processes to avoid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especially of Cd.收稿日期=2020-04-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土壤碳库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机制”(41661050)作者简介:田欣(1993-),男,辽宁抚顺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E-mail:tianxin@,Tel: 156****3579;*为通讯作者:贺E-mail:819848204@qq. com,E-mail:138****3231o Key words:Heavy metals;Vineyard soil;Spatial distribution;Pollution evaluation;Source apportionment;Ningxia【研究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土壤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性问题⑴。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立飞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立飞张立飞Email:lfzhang(at)联系电话:62754162个人主页:/persons/zhanglifei.htm办公室:逸夫二楼3216职称职务:教授/高级职称副院长张立飞,男,1963年生,1984年本科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学院),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博士学位,留校任讲师,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0年当选为美国矿物学会会士(MSA,Fellow)。
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系(10/92-01/93;11/04-2/05),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质学系(03/00-03/01;12/04-1/05)和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01/95-07/95年)等做访问研究。
2001年10月-现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2005年1月-现在: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的学术兼职有:《科学通报》、《岩石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和《地学前缘》杂志编委,《岩石矿物学杂志》和《GeoscienceFrontier》副主编等。
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专家组成员,国际地科联固体地球组成和演化专业委员会委员(SECE)等。
主要从事与造山带形成与演化有关的变质地质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曾主讲的课程包括本科生的《普通岩石学》、《地球科学前沿》,研究生的《高等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等。
张立飞及其团队近年来在我国西部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并确定了新疆西南天山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带,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壳超高压变质带,提出了其形成演化的双变质带构造模式;在柴北缘大陆型超高压变质带中识别出了洋壳超高压变质的残片,提出了柴北缘由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碰撞的演化模式。
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文新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文新首页>师资队伍>刘文新刘文新北京大学城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地理系职称: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地学Tel:62765103(办公室)Fax:62751938Email:wxliu(at)(请将at改为@)个人简历科研课题主要论文教学与指导研究生刘文新(男,1967年09月生于北京市)于1990年07月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3年07月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3年08月毕业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KLEAC,现改名为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固定研究人员。
1994年09月至11月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沉积物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95年成为在职博士研究生,同年通过考核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1997年09月至1998年10月作为联合培养人员赴瑞典律勒欧(Lule?)理工大学(LTU)无机化学分部学习。
1998年10月,通过答辩获得理学Licentiate学位(副博士学位)。
1999年04月,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06月再次前往瑞典律勒欧理工大学无机化学分部继续深造,并在12月10日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瑞典理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在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固定研究人员。
2000年08月至2001年02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担任研究助理。
2000年10月通过答辩晋升为副研究员,并担任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2年07月经考核招聘调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任副教授。
刘文新在工作期间作为主要成员或学术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国际合作项目(CERP计划)、香港研究基金会RGC 项目、科学技术部“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项目延续(环境生物地球化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横向课题各一项。
从美学认知的角度谈学校课堂教学
从美学认知的角度谈学校课堂教学摘要:感受美、认识美、理解美,进而形成属于自我完整的美学认知,在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从当下受教育者的美学认知现状及其原因出发,通过分析“弓箭式”学校教育体系中各要素在培养学生美学认知能力的作用,提出了提升学生美学认知能力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美学认知;课堂教学;“弓箭式”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5-0301-03收稿日期:2019-12-09作者简介:张剑尘(1972—),男,湖南双峰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张力天(2001—),男,湖南双峰人,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
引言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当前社会上所呈现的事物也愈发复杂。
现如今的受教育者早已摆脱了以前知识来源匮乏的局面,但当如此多知识如潮涌般向受教育者袭来,这当中的取舍关乎着受教育者前进道路的塑造,如何能够练就拾金弃砾的慧眼,课堂美学教学活动的介入必不可少。
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时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其实作为人类的自我建造活动,教育更应当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
针对教育美学的定义问题不少学者进行了探索。
叶学良认为,教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学校教育中,人对教育活动的审美体验、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以及学校教育过程本身的审美创造的规律。
[1]何齐宗提出,教育美学是运用美学理论研究存在于教育领域的审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探讨如何使教育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使之达到审美化的境界。
[2]郑钢等学者认为,教育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教育美在教育过程中的发生和发展,教育美的形态及其对受教育者心理结构作用的规律性。
[3]这些观点的具体表述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基本内涵却是相同的。
这一基本内涵就是都将教育中的审美现象和问题作为教育美学的研究对象。
凤凰卫视节目预告:张锦秋院士解读建筑作品,敬请大家收看!
凤凰卫视节目预告:张锦秋院士解读建筑作品,敬请大家收看!2017-11-21赵阳中建西北院首播时间:11.22(周三)下午7:55(圣殿)11.23(周四)下午7:55(长安塔)11.24(周五)下午7:55(大唐芙蓉园)重播时间:11.23(周四)早上9:35,下午4:05(圣殿)11.24(周五)早上9:35,下午4:05(长安塔)11.25(周六)早上9:35,下午4:05(大唐芙蓉园)张锦秋简介:张锦秋,女,教授级高级建筑师,1936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
1954—1960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1961—1966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
1966年至今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现任院总建筑师。
四十多年来,她的设计思想始终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融为一体,多项获国家级金、银、铜奖。
鉴于张锦秋的学术贡献,1991年获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1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2004年获西安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201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获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2015年获国际编号为210232小行星命名为“张锦秋星”。
圣殿简介:黄帝陵祭祀大殿项目是为适应新时代的祭祀要求而建设的,其设计特点可概括为:山水形胜,一脉相承,天园地方,大象无形。
为了创造出宏伟、庄严、古朴的氛围,突出圣地感,工程建设从宏观上处理好与环境山川的关系,格局上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风格上与祖国建筑传统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新时代气息。
祭祀大殿名为轩辕殿,由36根园形石柱围合成40米×40米的方形空间,柱间无墙,上覆巨型覆斗屋顶。
顶中央有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整个轩辕殿形象地反映出“天圆地方”的理念,溶入在山川环抱之中的气势引发人们“大象无形”的体验。
北大考研-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汪芳 Fang WA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汪芳Fang WANG汪芳副教授汪芳,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与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旅游规划与设计》副主编,《地理研究》、《国际城市规划》、JournalofChinaTourismResearch 审稿人。
一、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1990年~1998年—获湖南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专业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2001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2003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系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03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任教至今二、研究方向地理规划与设计,用地理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运用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研究三、主要获奖与荣誉2008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竞赛指导的教学创新探索奖(成果完成人:汪芳,吕斌,宋峰,陈耀华)2006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四、著作成就4.1专著目录汪芳.北京市胡同历史地段旅游产品和业态构建[M]//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09年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333-434.汪芳.北京历史遗产街区的活化与解说的研究[M]//北京市旅游局.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研究(2008年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261-299.汪芳,吴惠良,朱震峻,吴必虎.城市园林规划理念与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汪芳.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之《查尔斯•柯里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2学术论文汪芳,朱以才.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以社会实践调查和规划设计课程为例[J].城市规划,2010,(7):53-61.汪芳,王颖莹,朱震峻.无锡专类园的城市功能研究[J].中国园林,2010,26(6):80-83.殷帆,刘鲁,汪芳(通讯作者).历史地段保护和更新的原真性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3):76-80.汪芳,刘迪,韩光辉.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活态博物馆”理念探讨——以临清中洲运河古城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0,25(5):159-162.Leung,X.,Wu,B.,Wang,F.,Xie,Z.,Bai,B.OverseasTouristMovementPatternsinBeijing:TheImpactoftheOlympicGames.2010TravelandTourismResearchAssociation(TTRA)annualconference.June20-22,SanAntonio,Texas.汪芳,严琳,吴必虎.城市记忆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宣武区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1):71-76,87.汪芳,郁秀峰,严琳.结合自然与文化景观的旅游区建筑设计探讨——以鄂尔多斯昆都伦川旅游区详规为例[J].中国园林,2009,25(11):73-76.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64(10):1267-1277.汪芳,王洁晶,黄潇婷.基于遗产保护的城市线型游憩空间(LRG)评价因子研究.景观设计学,2009(4):60-63.姜明,汪芳.深圳市东部华侨城项目投资收益评估[J].建筑经济,2009(8):37-40.汪芳,严琳,朱震峻.历史地段功能更新中“苑,院,坊”空间形态研究——以无锡惠山古街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09,27(6):133-138.汪芳,刘鲁.工业遗产体验式旅游开发设计思路的探讨[J].华中建筑,2009,27(3):207-211.汪芳,俞曦.城市园林游憩活动评价及“期望差异-体验水平”管理模式——以无锡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5):1059-1070.汪芳,郝小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评价——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8):52-57.汪芳,李文豪,金燕妮.基于遗产保护的城市线型游憩空间(LRG)研究[J].华中建筑,2008(7):170-172.俞曦,汪芳.城市园林游憩活动谱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2007国际风景园林交流大会,中国园林,2008(4):84-88.汪芳,黄潇婷,杨旸.旅游地建成环境的地方感研究[M]//高介华.建筑与文化论集——山水城市学说与中国城市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20-326.汪芳,郝小斐.旅游建筑景观进展研究[M]//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129-137.汪芳.用“活态博物馆”解读历史街区——以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建筑学报,2007(12):82-85.汪芳,侯安扬.对旅游区详细规划的探讨[G].《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及专题会议宣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汪芳,廉华.线型旅游空间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J].华中建筑,2007(8):108-112.黄晓辉,汪芳,陈丹丹.线型旅游空间的形象认知要素与形象设计探讨——以无锡古运河为例[J].华中建筑,2007(8):113-115,121.汪芳,廉华.线型空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华中建筑,2007(7):88-91.党宁,汪芳,吴冬青.城市规划的未实施研究——以北京市大栅栏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07(7):85-87.薛领,汪芳.当代城市演化模型与模拟系统进展[M].中国住区设计研究丛书1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67-71.汪芳.小城镇建设生态技术适宜性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4(2):60-62.汪芳.乡村理想与住宅生长[J].华中建筑,2003(2):56-58.汪芳.小城镇聚居环境的生态措施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3(5):92-95.汪芳.小城镇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外建筑,2003(2):6-10.汪芳.谈乡镇住宅建设持续发展之我见[J].中外建筑,2003(1):8-11.汪芳.查尔斯•柯里亚与低收入者住宅设计[M].中国住区设计研究丛书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94-99.汪芳.认识和创造城市绿地[J].华中建筑,2001,19(1):89-91.汪芳.城市形态•人本价值•社会理想——凯文•林奇的现实与理想[J].建筑师,2000,(2):80-88.汪芳.清水砖建筑表现手法分析[J].南方建筑,2000(3):72-76.汪芳.让人民群众自己买房子[J].中外建筑,1999(5):40-42.汪碧衡,汪芳.生态学在建筑学中运用的发展脉络[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4):108-110.汪芳.浅谈二十——四十年代中国建筑分类[J].南方建筑,1997(3):75-78.汪芳.寻找城市建设的人情环境[J].中外建筑,1997(1):24-25;《建筑与文化论集》第四卷.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汪芳.论居住环境美[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25(1):83-86.五、参与项目2010年—城市记忆研究及其在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9年—地方感研究及其在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中的应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年—软科学研究项目(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合作单位无锡市园林管理局)2009年—做大做强西安市旅游业对策研究(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2009年—北京胡同历史地段的旅游产品和业态构建研究(北京市旅游局科研项目)2009年—西安•灞生态区“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委托单位西安•灞生态区管委会)2008年—河南省唐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19(委托单位唐河县旅游局)2008年—无锡市惠山古街历史文化街区深度策划方案(委托单位无锡市惠山古镇保护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2008年—无锡市惠山古街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规划(委托单位无锡市惠山古镇保护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2008年—北京历史遗产街区活化和解说研究(北京市旅游局科研项目)2008年—北京城市记忆规划的理论模型和空间建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8年—城市老、旧建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除外)改造利用研究(江苏省建设厅科技计划项目,合作单位无锡市园林管理局)2007年—宣武区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规划(竞标第一名)(委托单位北京市宣武区政府)2007年—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单位海口市龙华区规划建设局)2007年—鄂尔多斯哈塔图淖生态农牧养生区详细规划(委托单位鄂尔多斯市巴音孟克集团公司)2006年—鄂尔多斯昆都伦川修建性规划(委托单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旅游局)2006年—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大沟湾修建性规划(委托单位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旅游局)2006年—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总体规划(委托单位海口市龙华区规划建设局)2006年—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策划(委托单位江苏古运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06年—基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的无锡园林发展战略研究(2006年江苏省软科学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无锡市第七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合作单位无锡市园林管理局)2005年—无锡市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策划方案(委托单位无锡市园林管理局)2005年—北京通州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委托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委员会)2002年—民居生态措施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相关新闻汪芳FangWANG。
浅析居住空间中的照明装饰设计
张欣欣(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灯光照明设计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浅析了灯光在不同环境下所达到的效果,以及灯光设计运用的相关原则,并说明了其在室内设计领域的重要作用。
在现在的设计工程环境中,各式各样的灯光主题贯穿于其中,再加以不同的空间环境与装饰材料缔造出不同的气氛及多重的意境。
关键词:居住空间;概念;照明;装饰材料;功能中图分类号:J5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5-0091-01作者简介:张欣欣(1994.2-),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美术史论,西北师范大学。
1现阶段家居空间中照明装饰设计的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室内空间设计上,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能力,审美品味,职业信仰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照明装饰设计亦是如此。
照明在任何空间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是处处有照明,但随着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审美品味的提高,对于美的追求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因此,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照明装饰设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家居空间中照明装饰设计理念照明设计不仅运用在家居环境中的功能分区方面,并且对家居空间中材料质感,展品体积感,色彩等的揭示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根据材料表面质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灯光投射,会使材料表面的质感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或强调。
另外灯光在室内色彩的展示方面可以忠实或强调夸张,削弱甚至通过不同色彩灯光的照射改变色彩适应新的气氛意境的需要。
譬如,明亮的灯光可以营造兴奋喜悦的气氛,黑暗让人恐惧,冷光给人寒冷凉爽的感觉使人冷静,暖光则让人温暖炎热。
照明设计相比室内的其他设计元素较为灵活,也更具有设计趣味,它决定着空间的气氛格调,同时影响着室内空间的焦点与主体装饰的层次感。
光是提供视觉的基本条件,因为没有光就没有明暗和色彩感觉,也看不到一切。
光照不仅是人视觉、物体形状、空间、色彩的生理的需要,而且是美化环境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
宇宙视觉_万物新生——张鹏天体油画的道家宇宙观
宇宙视觉 万物新生——张鹏天体油画的道家宇宙观◆ 吴佳桉(广州华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吴尚君(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目光去仰望星空,为畅想未来提供了巨大机遇,人们对于宇宙天体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此同时,人们对自然世界认识的进步推动了艺术的进步。
在现代美术领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绘画形式——以天体为素材的天体油画。
它的出现,是从艺术视角对宇宙天体进行全新认知和大胆探索,是艺术与科学完美融合的范例,是当下西方艺术在中国大地经过民族化、本土化过程之后,进一步发展而出现的全新的艺术形式。
张鹏作为中国天体油画的代表人物,他的原创科研课题“油彩艺术的宇观架构”是了解中国天体油画的一个重要视觉窗口。
无论是张鹏的艺术理念、美学思想还是课题“油彩艺术的宇观架构”中所提倡的艺术与科学的精神,艺术界都已有较充分的研究。
然而,目前对于张鹏的评价大体是“中国天体油画第一人”这一角色定位,未能深刻研究到他作为中国天体油画的先行者的情怀、情感、思想、艺术语言,以及在其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思想的借鉴吸收。
当代,艺术研究者们需以全域的视角进行观察与探索,而张鹏天体油画中出现的美学新境象、艺术新观念、表现新语言,以及对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中国道家哲学宇宙观也正需要进一步诠释和解读。
一、天体油画与道家哲学自古以来,中国绘画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延续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构成了庞大的艺术和思想体系,这个传张鹏, 辽宁大学书画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文艺学形象思维与表现方向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景观造型艺术委员会副主席、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教育部高校艺术类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非遗培训(国培)项目负责人。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长秋
ositeanditsenvironmentalsignificance,ActaGeologicaSinica,81(2):330-334
张文琦,王长秋*,鲁安怀,陶维东,王武名,2007,利用尾矿砂制备镁铁氢氧化物实验研
究,岩石矿物学杂志,26(6):558-562
杨若晨,王长秋*,柳剑英,鲁安怀,张波,顾建文,马原,2007,脑膜瘤旁巨型矿化灶矿
崔文元,施光海,王长秋,2001,超高压闪石的发现及其成因矿物学意义,现代地质,15(2):
179-183
王丽娟,鲁安怀,王长秋,赵东军,刘瑞,郑喜珅,2005,斜纤蛇纹石的管道水特征研究,
矿物岩石,25(1):25-29(EI)
王丽娟,鲁安怀,王长秋,郑喜珅,赵东军,刘瑞,2005,吸附法对天然斜纤蛇纹石钠米管
士、硕士、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9 年 8 月至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学院,任教
学术或社会职务: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宝石鉴定师考试委员会委员
工作情况及研究文化、宝石学
矿物物理、成因矿物学、应用矿物学
26(4):563-568
王武名,鲁安怀,王长秋,张文琦,2007,金川铜镍尾矿酸浸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有色金属,
59(4):102-107
LiYan,LuAnhuai,WangChangqiu,WuXiaolei,2008,Characterizationofnaturalsphaleriteasanovelvisi
44-53
徐备,刘树文,王长秋,郑海飞,田峰,2000,内蒙西北部宝音图群的 Sm-Nd、Rb-Sr 同位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北大考研-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蕾 Lei ZHA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蕾Lei ZHANG张蕾LeiZHANG时间:2010-11-1616:33:47来源:作者:LeiZHANG张蕾,女,1977年生,苗族,湖南永顺人,博士,注册规划师。
一、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1996年9月~2001年7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设计工学学士2001年9月~2004年7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理学硕士2004年9月~2009年1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理学博士2009年4月—任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设计课程指导教师至今二、主要获奖与荣誉2006年—荷泽市城市绿地水系规划获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2005年—北京市六郎庄安全社区规划获国际景观设计师联合会IFL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学生景观设计竞赛二等奖2005年—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获2005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荣誉奖、规划及分析年度奖2005年—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获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第12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三等奖2003年—德州岔河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获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三、著作成就张蕾.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及其启示[J].人文地理,2010(3):90-95.张蕾.与洪涝共生——黄泛平原古城的传统治水经验[J].景观设计学,2009(2):108-111. KongjianYu,LeiZhang,DihuaLi.TheWaterAdaptiveLandscapesinAncientChineseCities[S].In:Wybe Kuitert(Ed.),TransformingwithWater:Proceedingsofthe45thWorldCongressoftheInternationalFeder 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s,theNetherlands,BlauwdrukTechnePress,2008:72-87. KongjianYu,LeiZhang,DihuaLi.LiveWithWater:FloodAdaptiveLandscapesintheYellowRiverBasin ofChina[J].JournalofLandscapeArchitecture,2008(2):6-17.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区适应性“水城”景观及其保护和建设途径[J].水利学报,2008(6):688-696.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J].城市规划,2007(12):89-92.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2007(05):85-91.周菁,李迪华,张蕾.菏泽市游憩网络的构建——探索整合各类游憩资源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途径[J].中国园林,2006(8):51-56.俞孔坚,刘向军,张蕾.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J].景观设计,2006c:72-76.俞孔坚,张蕾,周菁.新苏州园林:运河工业文化景观廊道[S].首届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2005b.俞孔坚,张蕾,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J].中国园林,2004(5):28-32.俞孔坚,刘向军,张蕾.设计显现地方精神:奥林匹克公园“龙之谷”方案景观构思[J].中国园林,2002(5):30-32.四、参与项目2010年—无锡太湖新城慢行系统规划2010年—北京市沟峪经济发展规划——平谷“十八湾”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准格尔旗薛家湾北山片区详细规划2009年~2010年—六盘水凤凰新区城市设计2009年—廊坊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2009年—西安普华浅水湾社区景观设计2009年—大运河遗产廊道山东省济宁段保护规划2009年—浙江金西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2005年~2006年—菏泽市城市绿地水系规划2005年~2007年—中国土地生态规划设计规范与示范研究(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年~2005年—苏州市运河公园景观规划2004年~2007年—为实现整体保护目的的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2003年~2005年—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2003年—慈溪市新城河两岸风貌景观设计2003年—德州岔河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2003年—北京大环文化产业园多解规划2002年~2003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规划2002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国际竞赛2001年—沈阳市北塔公园规划设计相关新闻张蕾LeiZHANG。
北大考研-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天新 Tianxin ZHANG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天新Tianxin ZHANG张天新TianxinZHANG时间:2010-11-1616:21:19来源:作者:TianxinZHANG副教授张天新,男,工学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CACP)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SLA)会员,中国ICOMOS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日本建筑学会(AIJ)会员,《城市规划》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规划建设》特约编辑、"叶山品鉴"专栏作者,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化资源管理研究会(Web-JournalofTourismandCulturalStudies)国际学术委员、审查委员,加拿大McGillUniversity、ConcordiaUniversity访问学者。
一、教育背景与工作学历2003年担任北京大学副教授至今2002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都市工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1994年在北京大学担任讲师1992年进入北京大学,担任助教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获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风景区规划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二、研究方向城市设计,风景规划,遗产保护三、著作成就3.1专著目录山村高淑,张天新,藤木庸介.世界遗产与地域振兴[M].京都:世界思想社,2007.张天新,山村高淑.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A]//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茶马古道与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41-148.3.2学术论文至2010年,在《北京规划建设》连续发表“北泽流的城市设计”、“乌托邦:名字的意义与声音”、“咖啡味的隧道”等20篇专栏文章TianxinZhang,TakayoshiYamamura.ManagementFrameworkRespectingSpiritualValuesandBiodiv ersity—ACaseStudyoftheWorldHeritageSiteofLijiangOldTown,InternationalConference:WorldHeritagean dTourism:ManagingfortheGlobalandtheLocal[C].Quebec,Canada,2010,June2-4.黄珏,张天新,山村高淑.丽江古城旅游商业人口和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9,25(5):23-26.张天新,谢凝高.楠溪江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的内容与思考[A]//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风景园林师(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0-58. ZhangTianxin,PierreGauthier,YamamuraTakayoshi.UrbanMorphology,HeritagePreservationandthe ControlofTransformations,ISUFInternationalConference[C].Guangzhou,2009Sept4-7.张天新.风景廊道连续性的理论、规划与实践——以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2009.张天新.智慧型中心区的城市设计模式探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及《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委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张天新,山村高淑.世界遗产登录给地域带来了什么:云南省丽江的经验[C]//北海道大学观光学高等研究中心.观光创造研讨会报告要旨集.北海道.2008:53-56.陈明升,李伟,张天新,徐福留.高速公路温州段对楠溪江风景区地貌与植被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144-147.ZhangTianxin.ConservationofWesternStyleHeritagesintheEasternContext[J].SafeguardedCultural Heritage(Proceedingsofthe7thEuropeanConference"SAUVEUR"),Vol.2-Posters,CzechRepublic.Se mily.2007:980-981.张天新.从夏威夷到萨尔茨堡:大城市和小地球的“宜居”[J].北京规划建设,2007,112(1):31-35.张天新.东京的城市与生命美学[J].北京规划建设,2006,109(4):17-24.张天新,山村高淑.从“世界遗产”走向“世间遗产”[J].理想空间,2006,15(4):12-14.张天新,张擎.城镇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溪流景观影响因子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22-29.张天新.从东京的车站看城市空间的“虚”与“实”[J].北京规划建设,2005,102(3):102-107. ZhangTianxin,YamamuraTakayoshi,FujikiYusuke.ConservingtheComprehensiveImageofNaturalS ettingsforWorldHeritageSites:ACaseoftheYulongxueshanSnowMountainastheLandmarkfortheOld TownofLijiang[M]//ProceedingsofICOMOS15thGeneralAssemblyandScientificSymposium,Vol.1, WorldPublishingCorporation,Xi'an,2005:231-237.(ISBN7-5062-7372-1).张天新.从“新城市主义”到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J].中国城市化.2003,(11):19-20.张天新,山村高淑.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467-473.四、参与项目2005年-2008年,高速公路对风景区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主持人)2003年-2004年,楠溪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主持人)2002年-2003年,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菜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主持人)2002年-2003年,陕西省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详细规划(主持人)2003年-2005年,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费辅助金项目“丽江文化遗产的旅游与保护研究”(作为中方合作研究人员)2003-2005,湖北武汉六湖与水质净化相适配的景观建设技术(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相关新闻张天新TianxinZHANG。
新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硕士CDIO培养模式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硕士CDIO培养模式研究
熊星;张清海;张欣雨;魏家星
【期刊名称】《高教学刊》
【年(卷),期】2024(10)18
【摘要】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从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设计模块化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创新教学方法与指导机制和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方面,尝试改革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以全面提升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与工程实践能力。
【总页数】6页(P160-164)
【作者】熊星;张清海;张欣雨;魏家星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农村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61
【相关文献】
1.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理念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整合
2.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基于CDIO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新工科与新文科背景下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4.“新工科”背景下OBE-CDIO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G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
5.新工科背景下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研—创”培养模式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将土木工程学科学术团队介绍如下
现将土木工程学科学术团队介绍如下,供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选择老师:1、张永兴学术团队(1)负责人:张永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
现任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目前承担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7项,已经完成科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与其他专家合著公开出版学术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2)主要研究方向山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整治等成套关键技术锚杆―围岩结构系统智能检测技术高层建筑复杂地基稳定性分析研究山地城市浅埋隧道与地面结构相互作用(3)团队主要成员阴可教授(博士后)、靳晓光副教授、周小平副教授(博士后)、许明副教授(博士)、王桂林副教授(博士)、文海家副教授(博士)、吴曙光讲师(博士生)、张波讲师(博士生)、徐晓核讲师2、李正良学术团队(1)负责人:李正良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工程力学学报编委、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持和主研包括“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1994年获“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称号,199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1997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主要研究方向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及地基基础分析和设计的新方法、新理论结构灾变行为与损伤诊断理论及方法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及维修决策方法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抗震与抗风(3)团队主要成员邓安福教授(博导)、陈朝晖副教授(博士)、干腾君副教授(博士)、李正英讲师、熊辉讲师(博士生)、黄超讲师3、李英民学术团队(1)负责人:李英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高层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世界地震工程》编委、《工程抗震》编委。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显峰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显峰张显峰Email:xfzhang(at)联系电话:个人主页:办公室:遥感楼427职称职务:副教授/副高职称个人简历教育背景:2005年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理系获遥感信息科学博士学位;2000年于中科院遥感所获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获硕士学位;1990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3年—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与副研究员;2000—2005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学习与工作;2006年初至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工作,副教授。
荣誉、获奖情况(省部级及以上):199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或社会职务: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SPRS)GI4D学术委员会成员;国际制图学会(InternationalCartographicAssociation,ICA)卫星影像制图委员会(CMSI)通讯会员;PKU-CSU生态遥感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杂志(IJABE)编委委员;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中科院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四川大学兼职教授;石河子大学“绿洲”学者;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员空间数据中心副主任;第二届国际对地观测与全球变化研究国际大会(EOGC2009)秘书长。
工作情况及研究方向教学与主讲课程:《生态与环境遥感》、《地理科学进展》、《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概论I》、《高光谱遥感》所在专业与主要研究方向: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主要从事生态遥感、高光谱遥感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遥感数据同化模拟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我的研究可以概括为运用多源遥感信息尤其是高光谱遥感手段,结合数据同化策略,研究海岸带、干旱半干旱区以及重大工程群区域的生态与环境敏感参数遥感反演与宏观监测评价方法与模型。
幸福感与城市规划
动物园的留言簿
张天新
【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
【年(卷),期】2009()3
【摘要】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道:"一叶知秋"。
叶,或为妨碍知性的壁垒,或为以小观大的途径。
叶未必小,山未必大;叶未必浅,秋未必深。
叶缀城内、山环城外,堪称佳居。
见"叶"、观"山"、"品"城。
是曰:"叶山品鉴"。
【总页数】3页(P173-175)
【关键词】留言簿;动物园;规划;设计
【作者】张天新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339
【相关文献】
1.浅析城市动物园的景观升级必要性--由广州动物园升级改造工程看城市动物园建设 [J], 王奇
2.现代生态动物园的雏形--哈根贝克动物园 [J],
3.城市动物园的展示与生态化景观设计
——以广州动物园升级改造工程为例 [J], 邵帆
4.动物园绿化及丰容中常见有毒有害植物探讨
——以太原动物园为例 [J], 杨东亮;韩旭莉
5.棕榈科植物在动物园的应用——以南宁市动物园为例 [J], 何建章;玉鹏;潘海洋;梁睿;卢志春;邓冰珊;龚丽君;蒙宁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物园的留言簿
动物园的留言簿
张天新
【期刊名称】《北京规划建设》
【年(卷),期】2009()3
【摘要】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又道:"一叶知秋"。
叶,或为妨碍知性的壁垒,或为以小观大的途径。
叶未必小,山未必大;叶未必浅,秋未必深。
叶缀城内、山环城外,堪称佳居。
见"叶"、观"山"、"品"城。
是曰:"叶山品鉴"。
【总页数】3页(P173-175)
【关键词】留言簿;动物园;规划;设计
【作者】张天新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339
【相关文献】
1.浅析城市动物园的景观升级必要性--由广州动物园升级改造工程看城市动物园建设 [J], 王奇
2.现代生态动物园的雏形--哈根贝克动物园 [J],
3.城市动物园的展示与生态化景观设计
——以广州动物园升级改造工程为例 [J], 邵帆
4.动物园绿化及丰容中常见有毒有害植物探讨
——以太原动物园为例 [J], 杨东亮;韩旭莉
5.棕榈科植物在动物园的应用——以南宁市动物园为例 [J], 何建章;玉鹏;潘海洋;梁睿;卢志春;邓冰珊;龚丽君;蒙宁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天新Tianxin ZHANG
张天新TianxinZHANG时间:2010-11-1616:21:19来源:作者:TianxinZHANG
副教授
张天新,男,工学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CACP)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SLA)会员,中国ICOMOS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日本建筑学会(AIJ)会员,《城市规划》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规划建设》特约编辑、"叶山品鉴"专栏作者,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化资源管理研究会(Web-JournalofTourismandCulturalStudies)国际学术委员、审查委员,加拿大McGillUniversity、ConcordiaUniversity访问学者。
一、教育背景与工作学历
2003年担任北京大学副教授至今
2002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都市工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1994年在北京大学担任讲师
1992年进入北京大学,担任助教
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获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风景区规划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城市设计,风景规划,遗产保护
三、著作成就
3.1专著目录
山村高淑,张天新,藤木庸介.世界遗产与地域振兴[M].京都:世界思想社,2007.
张天新,山村高淑.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A]//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茶马古道与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41-148.
3.2学术论文
至2010年,在《北京规划建设》连续发表“北泽流的城市设计”、“乌托邦:名字的意义与声音”、“咖啡味的隧道”等20篇专栏文章
TianxinZhang,TakayoshiYamamura.ManagementFrameworkRespectingSpiritualValuesandBiodiv ersity—
ACaseStudyoftheWorldHeritageSiteofLijiangOldTown,InternationalConference:WorldHeritagean dTourism:ManagingfortheGlobalandtheLocal[C].Quebec,Canada,2010,June2-4.
黄珏,张天新,山村高淑.丽江古城旅游商业人口和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9,25(5):23-26.
张天新,谢凝高.楠溪江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的内容与思考[A]//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风景园林师(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0-58. ZhangTianxin,PierreGauthier,YamamuraTakayoshi.UrbanMorphology,HeritagePreservationandthe ControlofTransformations,ISUFInternationalConference[C].Guangzhou,2009Sept4-7.
张天新.风景廊道连续性的理论、规划与实践——以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2009.
张天新.智慧型中心区的城市设计模式探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及《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委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
张天新,山村高淑.世界遗产登录给地域带来了什么:云南省丽江的经验[C]//北海道大学观光学高等研究中心.观光创造研讨会报告要旨集.北海道.2008:53-56.
陈明升,李伟,张天新,徐福留.高速公路温州段对楠溪江风景区地貌与植被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144-147.
ZhangTianxin.ConservationofWesternStyleHeritagesintheEasternContext[J].SafeguardedCultural Heritage(Proceedingsofthe7thEuropeanConference"SAUVEUR"),Vol.2-Posters,CzechRepublic.Se mily.2007:980-981.
张天新.从夏威夷到萨尔茨堡:大城市和小地球的“宜居”[J].北京规划建设,2007,112(1):31-35.张天新.东京的城市与生命美学[J].北京规划建设,2006,109(4):17-24.
张天新,山村高淑.从“世界遗产”走向“世间遗产”[J].理想空间,2006,15(4):12-14.
张天新,张擎.城镇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溪流景观影响因子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22-29.
张天新.从东京的车站看城市空间的“虚”与“实”[J].北京规划建设,2005,102(3):102-107. ZhangTianxin,YamamuraTakayoshi,FujikiYusuke.ConservingtheComprehensiveImageofNaturalS ettingsforWorldHeritageSites:ACaseoftheYulongxueshanSnowMountainastheLandmarkfortheOld TownofLijiang[M]//ProceedingsofICOMOS15thGeneralAssemblyandScientificSymposium,Vol.1, WorldPublishingCorporation,Xi'an,2005:231-237.(ISBN7-5062-7372-1).
张天新.从“新城市主义”到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J].中国城市化.2003,(11):19-20.
张天新,山村高淑.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467-473.
四、参与项目
2005年-2008年,高速公路对风景区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主持人)
2003年-2004年,楠溪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主持人)
2002年-2003年,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菜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主持人)
2002年-2003年,陕西省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详细规划(主持人)
2003年-2005年,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费辅助金项目“丽江文化遗产的旅游与保护研究”(作为中方合作研究人员)
2003-2005,湖北武汉六湖与水质净化相适配的景观建设技术(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相关新闻
张天新Tianxin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