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第五章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运动格局
景观格局与物种运动: 与景观组成要素有关; 与物种的生态行为有关。
Q: 两种景观格局对于物种运动模式的影响
1)连续运动和间歇运动
(1).动植物在景观中的运动模式:连续运动和间 歇运动。前者包括加速、减速和匀速运动;后者包 括一次或几次的停歇。 (2).近于同质景观利于物种进行相对匀速运动; 当动物穿行异质性景观,其运动速度将发生变化。 (3).物种在景观中运动模式更多属于间歇运动, 如动物在运动时的停歇、觅食,植物种子在风或水 流作用下的跳跃式传播等。 (4).连续穿越景观的动物对景观影响较小,而间 歇停留会啃食嫩草、践踏场地、排泄、修筑巢穴或 被捕食。
2. 水流
地表径流在景观中既属物质运动,又属地质营力,具 侵蚀、搬运和沉积功能 。所以,地表径流是景观要素间 极重要的联系方式。 水流方向向下,流速取决于地形地势变化特点。 相邻景观要素间水流速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a. 水输入量及其时间; b. 土壤结构; c. 土壤对水携带物质的过滤作用,包括土粒对物 质的吸附。
4).动物生存与景观结构的关系
动物生存需要异质景观,要求异质景观要素的组合分 布且具有一定的面积。 如草食动物需在森林斑块中育雏,到草地斑块觅 食、去湖泊斑块或溪流廊道饮水;更高营养级的异养 动物则需要更为复杂的、面积更大的异质景观。
5. 植物流
植物通过繁殖体散布完成扩散过程。植物常见的 繁殖体类型有种子、果实、孢子或幼苗等。 植物繁殖体的传播过程需借助于外界的物质流和 运动力等而完成。
1) 植物运动的方式
(1).基于媒介传播方式,将植物分为: 风播植物 以风力作用作为传播的动力; 水播植物 以水流作为传播动力的植物类型; 动物传播植物 多具浆果、肉质果或带有可黏附的结 构; 重力传播植物 主要是坚果类植物。坡度较陡,重力 势能较大。 自传播植物 例果实成熟后爆裂将种子弹出,某些植 物依靠根茎在土壤中延伸生长而向前扩散。
高地输入河流廊道的矿质养分的途径:
a. 直接穿越廊道进入河流; b. 养分被机械阻挡,淤积在谷地; c. 养分被河流廊道植被吸收,成为生物量的一部分。
.
景观中水分和养分的移动与景观空间格局关系密切,改 变景观格局可调节水分、养分在空间上的分布。
图 5-3
农田景观中不同树篱和溪沟在物质、养分流失中的作用 (Burel et al., 1993)
引出问题
a. 应该怎样认识景观的过程? b. 景观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 c. 景观的总体功能及其构成?
本章主要内容
一. 景观过程 二. 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 三. 景观的一般功能
第一节 景观过程
景观过程本质即景观流的发生发展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 作用。 一. 景观过程的动力与运动机制 1. 景观过程的基本动力 驱动力影响物质、能量在景观中的运动方向和距离, 主要有:扩散、重力和运动。 1 )扩散(diffusion)
2) 重力模型 景观中网络的结点均具差异性。基于物理学万有引力 定律的重力模型,提出测量两结点间相互作用的修正式: Iij=KPi*Pj/d2 式中: Iij---结点i和j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 Pi—结点i的种群大小或物体量; Pj --结点j的种群大小或物体量; d--两结点间的距离; k一联系方程与特定研究对象(如热能、水分子)的常 数。
斑块对于物流影响在 于其空间方向与物流方向 关系:即相互作用角。具 体以斑块长轴与物流方向 的交角(平行或垂直,如 盛行风向、种子传播方 向)。 斑块形状与物流方向 生态意义重要。
2)运动距离
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距离。研究两点间的物流 时,往往关注运动速度最快的路径。 一般直线距离属最快路径,但沿途常障碍,物流需绕 道而行。 两点间运动速度最快路径所需的最短运动时间称为 时间距离。 由一地到另一地间最短时距与反向行进的最短路线往 往不一致。如城市单行道,及鸟类顺风与逆风飞行路 径,均具方向特性。
2)扩张散布
扩张散布是指物体在继续占据原位置的基础上 扩大其分布面积。 晴天大型停车场的热能向周围地区的散布,萌 生树种在母树周围的扩张性散布等;而移位散 布则是物种离开某一地区移到另一地区,如暴 雨雨水从雨林流向平原,一对袋鼠从一块草地 斑块到另一块草地斑块。
4. 运动方向与距离
1) 运动方向
第二节 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
表现:景观要素影响景观生态流,借助景观流景 观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 一. 景观要素对流的影响 1. 廊道对流的影响 1) 廊道是某些物种的栖息地 在树丛很少的景观中,树篱常常是许多林地 物种生存和传播的“庇护所”。
2)廊道是物种迁移的通道
各种类型廊道都可成为物种迁移的通道。 道路除供人类通行,还可作为其他物种穿越旷 野的通道;小哺乳动物可沿高速公路边缘迁 移;植物主要沿堤坝迁移。树篱亦是动、植物 在农业景观中迁移的重要通道;一些鸟类和大、 中型哺乳动物却经常利用树篱穿越景观。
4. 动物流
1) 巢域活动 巢域指动物进行繁殖、取食及其 他日常活动的场所,一般以“家”(如巢、窝)为活动 中心。
随季节更替动物巢域扩大、缩小或改变形状、位置。
2) 疏散 疏散指接近成年的动物个体从其出生 地向新巢域扩散的单向运动,可扩大物种的分布范 围,属于物种扩散的重要方式。 3) 迁徙 迁徙指动物于不同季节在相隔地区间 进行的周期性运动,如水平迁徙,跨越若干个景 观,适应气候的季节变化;高山动物在高低海拔间 的垂直迁徙。
2. 斑块对流的影响
1) 斑块对廊道流的影响
通常斑块位于廊道交会点或附近,属廊道的结点。结 点对流的作用:即作为廊道的交接区和流动物体的源或汇。 结点:生态流的中继站,而不是迁移的最终目的地。 中继站常出现对物流的某种控制:a. 扩大或加速物流; b. 降低流中的“噪声”或“不相关性”;c. 提供临时贮存地。 孤立湖泊作为水鸟在景观迁移的重要中继站,可提供 食物(扩大)、淘汰弱鸟(降低噪声)和使鸟类聚集以等待有 利天气的到来(临时贮存地)。 结点彼此相对位置对物流或结点的利用至关重要。
相邻景观要素如河流与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 就是通过无机流而实现,在景观中最为活跃。
河流质量与陆地状况关系密切。河水水质受流 域植被和人为活动强度与方式的影响。如河水 滋养植被的生长,影响植被分布格局;河流廊 道植被通过遮荫、枯落物和种子的输入、固持 河岸,减缓无机物的输入进程,起到缓冲过滤 作用。
3)廊道是景观中的屏障和过滤器
遇到屏障时,物流通过景 观的速度减缓,所携带物 质便出现堆积。 如山地沿等 高线种植的水土保持林、 农田防护林、高速公路和 河流等功能。 断开是物种沿廊道迁移的 障碍。一般,廊道的宽度 和断开长度共同影响物种 沿廊道的迁移状况。
4)廊道影响基质环境和生物源
(1)廊道影响周围基质的景观流。如树篱网 络在湿润季节阻止地面水流和洪流,而旱季 开阔景观中风速较大会加速蒸发蒸腾。 (2)与廊道相连的大斑块或结点可作为廊道 的重要物种源 。
扩散是溶质或空气中的悬浮物质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移 动,物质通过自身的布朗运动作不规则运动。如香水的气味、水 体中的污水等; 随机运动:低能耗过程,与异质性相关联; 扩散作用主要取决于不同景观斑块间的温度或密度差
2) 物质流(mass flow)
物质流是物质沿能量梯度的移动。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空 气中的污染物质、植物繁殖体、叶片、昆虫、尘埃和沙砾随空气 的流动产生的物质流。 重力;气压差 水流和风的生态学效应——输送热量;溶解和夹带其他物质一起 流动。
3)
运动(locomotion)
运动是指物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一处的移动。如:动物、 人、交通工具。运动最重要的生态特征是高度聚集性格局。 能量源于自身。 具有方向性
4). 重力作用
重力作用为地心引力所致。在陡坡地段,重力搬运的作用相 当大;水流影响景观中无机物的传输和再分配过程。 (1).崩塌:斜坡上的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移动,如山崩、 塌岸等; (2).滑坡:由于水和重力的影响,斜坡上大块土体沿坡面的滑 动; (3).土层蠕动:指重力驱动下,斜坡上土壤颗粒缓慢的移 动; (4).融冻土溜:由于下层冻结,上层解冻形成的土层移动。 结论:扩散形成的聚集格局最少,重力作用居中,而动物运动在 景观中形成最显著的聚集格局。
水流携带的物质包括颗粒物质和溶解质。 水流中颗粒物质输出量与雨量呈指数关系。雨量增加1 倍,颗粒流增加4倍。暴雨出现后,会形成大量颗粒物质 流,甚至山体滑坡。 溶解物质的流动方式 浓度与水流速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总搬运量与水流量 呈正比。 水蚀即通过流水冲走土壤表面颗粒物质的过程。侵蚀严重 时可冲走全部土壤,同时可溶性物质随径流输出景观要素。 此外,侵蚀导致土壤种子库消失。结果侵蚀过程将沉积物 堆积在坡下,覆盖汇景观要素。
侵蚀易发生的区域: a. 耕作类和过量使用除草剂的农田; b. 践踏区和过牧区; c. 采伐、筑路等干扰方式影响的陡坡; 原因在于植被稀疏或消失,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被清 除,植物根系枯死。所以土壤流失量(A)受下列侵蚀因 素影响: A=f (R,K,L,S,C)
3. 养分流
养分流主要以溶解质的形式随水流而迁移,属 土流的一部分。 养分来源:岩石分化、土壤无机物分化与溶解、 有机质分解。
2. 媒介物
景观中能量、物质和物种的输送、传播和 迁移或散布取决于 5 种媒介物:风、水、飞 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 如借助风输送热能、水汽、尘埃、烟、污染物、
雪、种子、孢子和小昆虫;水输送矿质养分、种子、 昆虫、污泥、肥料和有毒物质;鸟类、蝙蝠、蜜蜂等 动物,通过体表和体内携带种子、孢子、昆虫等。
3).下列植物运动形式基本不受传播机制影响
其一植物种的分布边界在短期发生波动(即周期性环 境变化),如草原地区年际降水量的差异,引起植物 分布范围在局部扩张或收缩。 其二由于长期的环境变化导致植物种类趋向灭绝、适 应或迁移,如我国北方史前广泛分布的一些热带物种 在冰期后大部分消失。 其三当一物种到达一个新的地区,便广泛传播扩散, 结果出现生物入侵,对本土种形成生态胁迫。
直线距离与时间距离图示
二. 景观生态流
概述
生态流包括空气流、水流、养分流、动物流和植物流。 其中,水流、养分流和空气流属无机流 ,而水流又分为 地下水流和地表水流,二者都影响养分流动过程。 研究表明施用化肥、使用农药、采伐森林、开发矿山 以及城市发展均可导致水体中悬移物质和化学物质的增加。 全球范围的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均 与区域景观结构失调相关。
2). 传播距离
植物传播机制的不同,引起物种传播距离上的差异。 ( 1 )短距离传播 植物果实或果肉传播的距离较短; ( 2 )长距离传播 植物孢粉传播距离很远。 ( 3 )动物对植物的传播距离 动物传播植物的距离,取决于动物活动的空间 范围,一般限制在动物活动的领域之内。 ( 4 )人类对植物的传播距离 人类对植物的传播,在空间上不受限制。人类将植物 种携带至太空。
第五章 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
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
生态过程涉及内容:如种子或生物体传播、 种群动态、捕食者-猎物互作、群落演替、能量 流动、物质循环、自然与人为干扰过程、景观空 间格局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过程等。 ∴ 一个景观过程往往伴随许多种流的发生。
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解析 a. 景观生态流是指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间 的流动过程,即空气流、水流、养分流、动物流和 植物流 。 在景观层面,需关注生态流的动力、媒介物、 运动方向和距离以及运动格局;具体的,如植物繁 殖体传播散布方式及其分布区变化,动物的运动方式 及其分布格局。 b. 景观功能:景观内能量和物质的流动所引起景观 要素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表现的生态效应。
1. 空气流
风系指不同地段或区域气压差驱动下的空气流动。 风的格局:a. 层流;b.湍流:气流运动不规则。 在一定范围内,由于地貌形态和下垫面性质差异,会出 现局地环流,如山风、谷风、海岸带的海陆风和热岛环 流等。 空气环流的功能:输送水分和热量,传播花粉、孢子、 小昆虫、种子,输送空气成分、烟尘、沙尘和各种气态 污染物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