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导论题库 (1)

自然科学导论题库 (1)
自然科学导论题库 (1)

自然科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光热转换技术

2.黑洞

3.赤潮

4.收缩压

5.富集原理

6. 非晶态金属

7.营养素

8.常染色体病

9. 星系 10.生物安全 11.生命科学 12.转基因食品

二、判断题

1、家养动物的人工驯化是自然选择的有力佐证。()

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材料的变化直接影响社会的变

革。()

3、农业生态系统兼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复杂属性

4、二氧化碳是引起地球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5、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6、黑洞能吞噬宇宙中靠近它的所有物质,连光线也不能幸免。

7、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也有有利的影响。()

8、紫外线辐射增加会提高农作物产量。()

9、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是2009年12月7日开幕的,就被冠以“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

10、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

11、全球温暖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会使一些岛屿国家淹没。()

12、臭氧洞的形成将会使人类患皮肤癌的比例增加。()

13、新能源能再生,对环境影响小,但对开发的技术要求高。()

14、超导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磁性极强的超导磁铁。()

15、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水中生物的生存。()

16、平均预期寿命是指指在一定年龄组的死亡率水平下,该年龄组的一批人从出生到死亡平

均可能生存的年(岁)数。()

17、膳食指南给出的标准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食盐不超过6克。

18、白洞是一切物质包括光都不能进入。

19、水汽不是温室气体,而二氧化碳是典型的温室气体。()

20、全球变暖使热带干旱区土壤变干,作物产量下降。()

三、选择题

1、关于人类的起源正确的说法是()。

A.神学的创造论

B.佛学的下凡论

C.外星人复制论

D.生物进化论

1、基因工程的实质是()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产生新的蛋白质

D.产生新的基因

2、骨质疏松是由于体内缺乏哪种矿物质?

A 铁

B 钙 C碘 D 钾

3.影响菌体蛋白质的合成的抗生素。()

A.磷霉素

B.红霉素

C.异烟肼

D.多粘菌素

4、()被称为人类的第二面包。

A、土豆

B、小麦

C、水稻

D、玉米

5、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哪种元素?

A 铁

B 钙 C碘 D 钾

6. 以下不属于工业“三废”的是()

A 废垃圾

B 废水

C 废渣

D 废气

7. 以下不属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A 涤纶 B光导纤维 C 芳纶 D 合成橡胶

8. 以下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陶瓷材料

B 锗材料

C 硅材料

D 生物化学水泥

9、下列对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协调、合理种养

B、资源高效开发、无需人类管理

C、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内部良性循环

10、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人类社会已进入以()为特点的第三次污染时期。

A、空气环境

B、室内空气污染

C、光污染

D、噪音污染

11、()食品中有大量的丙烯酰胺。

A、馒头

B、苹果

C、汉堡包

D、米饭

12、在有关生命起源的众多假说中,目前关于生命起源的主流观点是()。

A.神创论

B.自然发生论

C.化学演化论

D.灾变论

1 3、火星极冠是有由组成, 随季节消长。

A. 水冰

B. 干冰

C. 冰雪

D. 水冰+干冰

14、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营养不平衡造成的?

A 高血压

B 高血脂

C 急性肾炎

D 糖尿病

15、()标准是国家食品卫生质量强制性标准,保证人们对食品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基本的市场

准入条件。

A、无公害食品

B、绿色食品

C、有机食品

D、生态食品

16、可以限制性的使用化学产品,用于农业生产的是()。

A 绿色食品

B AA级农产品 C有机食品 D A级农产品

17、血友病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下列关于血友病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血友病为伴性遗传病

B.血友病基因可能与红绿色盲基因连锁

C.血友病是单基因遗传病

D.血友病是多基因遗传病

18、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次重组DNA获得成功.因此获得1980

年诺贝尔化学奖。

A、沙伊贝尔

B、普斯陶

C、伯格

D、约翰.罗西

19、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下列关于农作物秸秆处

理方式中,不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A、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

B、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

C、就地焚烧

D、用于生产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塑料

20、全球种植量最多的转基因农作物是()

A.玉米和棉花 B.油菜和棉花 C.大豆和玉米 D.大豆和油菜

四、简答题

1、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哪些危机?

2、室内污染源主要有几种?(答出其中5种即可)

3、简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4、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

5、染色体数目畸变的类型

6、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7、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8、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9、简述狂犬疫苗的注射

10、列出5种对我国造成生物入侵的生物。

11、简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2、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精心整理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 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姓 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和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自然科学的特点有:1 ,2 ,3 ,4 。 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 4、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科学、科学、科学所构成。 5、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 和。 6、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 - - 四个阶段。 7.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 1、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 A、金 B、银 C、铜 D、铁 2、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维勒 3、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维勒 4、研究无穷维抽象空间及其分析的数学理论() A、数理统计 B、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数理逻辑 5、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亦称符号逻辑的是() A、数理统计 B、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数理逻辑 6、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 A、球形 B、椭球体 C、梨状体 D、苹果形

7、“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这句话违背了( ) A、牛顿第一定律 B、机械能守恒定律 C、热力学第一定律 D、分子运动论 8、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A.BB BB B.BB Bb C.Bb Bb D.BB bb 9、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 A.适者生存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 10、环境科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A、生态学 B、物理学 C、化学 D、生物学 三、判断(在题号前括号内填“√”或“╳”) ()1、从猿到人的转变关键是劳动 ()2、原始时代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创造是石器的制造和发明。 ()3、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它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4、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 ()5、我国的种茶养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 ()6、我国的天文学不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生产国。 ()8、很轻的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下非常接近时会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叫核的聚变。 ()9、南北大运河以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闻名于世。 ()10、“绝对时空观”把时间和物质运动分割开来,认为空间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绝对空间”,时间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匀速地”“流逝着”的“绝对时间”。 四、简答题 1、简述塞尔维特血液小循环的主要内容:

自然科学基础考前模拟试卷1

自然科学基础考前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 加速度是指()。 A. 几个速度相加得到的结果 B. 速度的变化 C. 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D. 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现象 2.物体的内能是指()。 A. 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 B. 分子之间的势能 C. 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D.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3.水的硬度是指()。 A. 变成了冰的水很硬 B. 水中含有铁、石头等硬物 C. 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盐类 D. 水中含有的木头、泥沙等杂物 4.生物多样性是指( ) A.生物的多种色彩 B.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C. 生物分布年代的久远性 D.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 5.关于基因的正确说法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C.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 D.基因是决定人遗传特征的基本物质 6.关于土壤的正确说法是() A.地球表层的总称 B.在农林牧业生产中作为天然植物或栽培植物的立地条件 C.居民的活动场所 D.养育国民的基础 (二)判断题 1. 观测与实验是对于个体事物准确性的研究方法。 ( )

2. 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 ( ) 3.下雪天比融雪天暖和,是由于融雪要吸热。() 4.光速在任何介质当中均为3亿米/秒。( ) 5.交流是电流在交叉导线中的流动。( ) 6.K金是一类合金。( ) 7.有机物是一类以碳元素为主组成的化合物。 ( ) 8. 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 ) 9.生物的离体保存的主要工具是基因库。 10.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主要由体液和神经进行调节。( ) 11. 亲子鉴定主要是进行DNA分析。( ) 12.太阳的主要成分是空气和二氧化碳。 ( ) (三)填空题 1.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调查与统计 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2.从杠杆原理可知杠杆包含三点:、重点、力点。 4.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光线射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 14.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三酸是、硫酸、硝酸。 18.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指、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0.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主要由和神经进行调节。23.生物生殖方式的主要类型有和有性生殖两大类。 26.清洁能源主要有、地热能、流水能、风能等。 (四)计算题 弹簧振子的振幅是4 cm,完成一次全振动,小球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如果频率是5 Hz,小球每秒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五)简答题(四个小题: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各一个题目,可以任选其 中的2个题目完成。) 1.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什么? 2.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它们所占空气的体积分数各是多少? 3.核酸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4.什么是矿物的特征? (六)论述题 试述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方式。(如果身处自然保护区可结合自己的感受谈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式的必要性)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自然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 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的假说。 3、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古陆和南部的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洋(1.8亿年前)。 4、板块构造理论是说: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是地幔深处的作用。 5、英国的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6、以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7、地质学把地球历史大致分为:。 8、地球所经历了3次大冰期,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石炭一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亿年一周期,其原因可能是太阳最绕银心的公转 9、距今约5.7-5.1亿年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而海洋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出现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 10、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11、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05亿年开始,延续了5500万年之久,出现了鱼,是所有高等动物(脊锥动物)的祖先。鱼类一出现则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的时代”。 12、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13、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 14、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晚期,出现了。 15、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鸟类,著名的就生活在白垩纪,它是当时最强悍的食肉动物;也是全球发生大陆漂移,又一次出现生物大绝灭的时期。在,恐龙、菊石、箭石类等完全绝灭。 16、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动物就显示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其中,的进化速度更快,除陆地外,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海洋(如鲸类)和向空中(如蝙蝠类)的辐射发展。无胎盘类在等地也获得了生存空间,有袋类成了那里的主人。 17、哺乳动物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生代后,有胎盘类成为哺乳动物大家族的主流。身体,具有(单孔类除外),,发达有利于延续后代等等。 18、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约占海洋总面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 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4.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 __________ 科学.—科学. 成。 5.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 6、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四个阶段。 两大类。 二、选择 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厲是() B 、银 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一、填空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1、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 ________和 ______ 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 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 自然科学的特点有:1 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 .三大阶段。 科学所构 7?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O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核酸可分为 D 、 波义耳 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 、 维勒 3、 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 波义耳 B 、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 、 维勒

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这句话违背了() B 、机械能守恒定律 10、环境科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 三、判断(在题号前括号内填“V ?或“XT ()1.从猿到人的转变关键是劳动 ()2.原始时代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创造是石器的制造和发明。 ()3.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它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4.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 A. 数理统计 B 、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 、数理逻辑 5、 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 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亦称符号逻辑的 数理统计 B 、运筹学 C.泛函分析 D 、数理逻辑 6、 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 球形 B 、椭球体 C 、梨状体 D 、苹果形 C 、 热力学第一定律 D.分子运动论 8、 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 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只 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 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 9、 BB BB B ? BB Bb C ? Bb Bb D ? BB bb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 适者生存 B ?遗传和变异 D.自然选择 牛顿第一定律 A.生态学 B 、物理学 D.生物学

自然科学概论 练习题

自然科学概论形成性作业姓名:学号: 请在第十六周上课时上交 一、选择题 1、近代科学革命的标志是()。 A、至大论 B、天体运行论 C、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D、物理学 2、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后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代表著作是()。 A、论自然 B、物理学 C、论天球 D、论事物的本性 3、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是古希腊后期著名哲学家,是古典()的创始人。 A、化学 B、物理学 C、天文学 D、数学 4、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建立了庞大的理念论体系,成为()思想的创始人。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实用主义 D、神秘主义 5、托勒密在《天文大全》中设想出描绘宇宙图景的几何结构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 A、太阳 B、银河系中心 C、地球 D、火星 6、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确立了“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7、古代中国关注疑难杂症的研究,这些成果在唐代孙思邈的《()》中得到反映。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8、北宋时期,沈括所著的《()》记载了我国在十一世纪中叶以前的许多科技成果。 A、梦溪笔谈 B、山海经 C、水经注 D、天工开物 9、战国时期的医学巨著《》分别从腑脏、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现象和诊断治疗方法作了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10、英国化学家()于1661年在其《怀疑派的化学家》一书中,抨击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理论和帕拉塞尔苏斯的三元素理论,提出了科学的“元素”概念。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11、牛顿的()将天文学革命和力学革命综合起来,完成了近代科学的大综合。 A、力学第一定律 B、力学第二定律 C、力学第三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12、“如果力学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是成立的,那么在相对于这一参考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都是等效的”,这就是相对性原理。该定理由()首先提出。 A、爱因斯坦 B、笛卡尔 C、牛顿 D、伽利略 13、1686年,牛顿牛顿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书中详细阐述了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力学的基本原理。 A、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B、力学 C、运动学 D、物理学 14、1543年,维萨里发表了(),对“心室中具有带孔洞的中膈结构”率先提出了质疑。 A、论血液循环 B、论心脏和血液的运动 C、人体结构 D、心脏结构 15、19世纪四十年代发现的(),揭示了机械、热、电磁、化学等领域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使物理学达到空前的综合与统一,这是牛顿建立力学体系以来物理学的又一伟大成就。 A、能量守恒原理 B、麦克斯韦理论 C、热力学第二定律 D、电磁场理论 16、1811年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明确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认为原子虽然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但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才是物质稳定存在的独立单位。 A、波义耳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自然科学基础》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等师范院校《自然科学基础》试卷 年级县姓名得分 一、填充题(每空格1分) 1、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倍。外部太阳大气的底层称为。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它的通式是 ------------------------- 。 3、两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若在某段时间内,它们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 以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是静止的;若以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 动的。 4、绵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 头白色的公羊与一头黑色的母羊交配,生产出一头黑色的小绵羊。那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应 该分别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 分) 1、沿海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称为………………………………( )。 (A)沿海平原(B)大陆架(C)大陆坡(D)大洋盆地 2、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释放是发生在……………………………( )。 (A)光反应阶段(B)暗反应阶段(C)CO2固定时(D) CO2还原时 3、下表为电磁波谱序列: 以下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波长及频率由右至左递增;(B)波长及频率由右至左递减; (C)波长由左至右渐减,频率则渐增; (D)波长由左至右渐增,频率则渐减。 4、要想使一棵月季上开出两种不同颜色的花,应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A)扦插繁殖(B)分根繁殖(C)嫁接繁殖(D)种子繁殖 三、简答题(每题4 分) 1、宇宙包括哪些主要天体类型。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区别在哪里? 3、举例说明食物消化的两种方式。简述口腔、胃、小肠的消化作用。 4、用短线把下列4 种光学仪器与其对应的成像情况彼此连接起来。 A.照相机(1)倒立放大实像 B.幻灯机(2)放大倒立虚像 C.显微镜(3)正立放大的虚像 D.放大镜(4)倒立缩小的实像 四、计算题 1、(5 分)实验测得某水溶液[H+]=1×10-3 mol/l,求溶液的PH 值,说明溶液的酸碱性. 2、(5 分)有一电吹风,其线圈电阻为44 欧姆,当接上220 伏电压时,通电10 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一、填空 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 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 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 一类题: 1、加速度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 (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要点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要点 蓝澈violet整理 物理部分 填空题 1、静止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符合_库仑定律____________,电荷产生的电场用___电场强度 __________(简称场强)来描述。 2、通常的物质,按其导电性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导体和_绝缘体____________,导体体内存在可运动的自由电荷,绝缘体又称为___电介质_________________,体内只有串缚电荷。 3、18世纪出现过_____热质说________________,把热看成一种不生不灭的流质。 4、根据____麦克斯韦方程组_____________导出一个重要结果是存在电磁场,变化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___光速(3.0x10^8m/s) _______________。 5、力是物质间的一种__相互作用_______________,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这种相互运动引起的。 6、温度的本质:______(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量度)热源向外辐射电磁波_______。 7、牛顿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开普勒的___行星运动三大定律_(天体运动定律)___________),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8、统计物理是热学微观描述方法,通过物理简化模型,用统计方法找出______微观物理量 ___________与_____宏观物理量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9、二十世纪初建立及发展起来的物理理论称为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础是_量子力学_____________和___相对论_______________。 10、光具有二象性,即具有__波动_______性和__粒子________性。 11、人们发现了许多不能用光直接解释的现象,例如_ 干涉____________和___衍射 _____________等,用光的波动性就很好解释。 问答题 1、哥白尼的“日心说”有何重要意义?

(完整版)《自然科学基础》试卷及答案.doc

高等师范院校《自然科学基础》试卷 年姓名得分 一、填充(每空格1分) 1、太阳的体是地球的__________ 倍。外部太阳大气的底称_________。 2、成蛋白的基本位是-------------- ,它的通式是------------------------。 3、两在公路上行的汽,若在某段内,它的距离保持不,在段内, 以___________ 参照物,两汽是静止的;若以 ____________参照物,它都是运的。 4、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白色由性基因 (B)控制,黑色由性基因 (b) 控制。有一白色的公羊与一黑色的母羊交配,生出一黑色的小羊。那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分是 ________和 _______。 二、(每 2 分) 1、沿海地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称????????????()。 (A) 沿海平原(B) 大架(C)大坡(D) 大洋盆地 2、光合作用程中,氧气放是生在???????????()。 (A) 光反段(B) 暗反段(C)CO 2固定(D) CO 2原 3、下表磁波序列: 紫外 无波外可光X 射射 以下各中正确的是????????????????()。 (A) 波及率由右至左增;(B) 波及率由右至左减; (C)波由左至右减,率增; (D)波由左至右增,率减。 4、要想使一棵月季上开出两种不同色的花,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A) 扦插繁殖(B) 分根繁殖(C) 嫁接繁殖(D) 种子繁殖 三、简答题(每题 4 分) 1、宇宙包括哪些主要天体类型。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区别在哪里? 3、举例说明食物消化的两种方式。简述口腔、胃、小肠的消化作用。 4、用短线把下列 4 种光学仪器与其对应的成像情况彼此连接起来。 A .照相机(1) 倒立放大实像 B.幻灯机(2) 放大倒立虚像 C.显微镜(3) 正立放大的虚像 D.放大镜(4) 倒立缩小的实像 四、计算题 1、( 5 分)实验测得某水溶液[H +]=1 × 10-3 mol/l, 求溶液的 PH 值 ,说明溶液的酸碱性 . 2、( 5 分)有一电吹风,其线圈电阻为44 欧姆,当接上220 伏电压时,通电10 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草稿) {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 {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 {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 {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 {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 {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 {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 {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 {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 一、名词解释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 1.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 2.惯性 [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4]

(完整版)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 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 2.克拉克值和丰度:地壳中50余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 宇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丰度。 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条痕:矿物在 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状颜色。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演要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正常的条件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利用地层 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 6.变质作用:原岩处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在固态 下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7.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 8.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 9.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矿物按结晶温度不同而先后分离出来。 10.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而又 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但并未形成新矿物。 11.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叫地震,地表以下始发震动的位置叫震源,地表 上任一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叫震中距,震源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叫震源距,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1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 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13.土壤:风化壳的表层,它是由各种风化作用的产物再经过生物风化作用改造 而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富含腐殖质。(分为表层、淋积层、淀积层) 14.风化壳:残积物和土壤在地表形成的一个不连续薄层称为风化壳。 15.准平原化:当一个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地壳保持稳定或处于缓慢的沉 降状态,由于高地受到剥蚀,低地接受沉积,在此双重作用下,地形可能达到最小限度的波状起伏。 16.河流的平衡剖面:由河口向上河床逐渐抬高,如果河流的下蚀使河床的每一 段都降低到仅能维持水体流动所需的最小斜度时,此即河流的平衡剖面。17.枢纽:组成褶皱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褶皱:岩层受力变形后产 生的一系列弯曲。轴面:连接褶皱各层的枢纽构成的面。 18.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南北流 向的河流,北半球侵蚀流向的右岸,南半球侵蚀流向的左岸。 19.标准化石:在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显著的生物所 形成的化石,为某一时代的地层所特有。 20.层理构造:岩石性质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层状构造,是由于沉积物成分、结构、 颜色等突变或渐变而显示出来的。

自然科学概论网络本科

1798年,伦福德(B.T.Runford 1753-1814)以摩擦生热的事实否定热是一种实物。1799年,戴维(H.Davy 1778-1829)以冰块在真空中的摩擦实验表明,热质是不存在的。这些事实冲击了() B.热质说 1819年,奥斯特(H.C.Oersted 1777-1851)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实现了() 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 C.工业废气 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是() A.3—5、5—3反向平行的 1896年,柏克勒尔发现铀盐使包在黑纸中的底片感光,这说明铀盐发出了一种射线,这种射线是() C.天然放射性 X射线、天然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表明() B.元素是可变的 经验证据与理论的关系是() A.经验证据可以证伪一个理论 在哈维之前,人体中的血液流动被看做是往复式的,这个观点来自() A.盖伦 理论词是指称()的词 C.理论实体 因为宣传哥白尼学说而被教会判处火刑的是() B.布鲁诺 下面的学科哪一门属于应用科学() B.计算机科学 提出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者是() B.马克思 伽利略关于日心说的主要著作是() A.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被誉为现代实验科学之父的是() C.伽利略 用望远镜发现银河系是由众多恒心组成的,这是() C.伽利略的发现 牛顿精简原则的意思是() B.不用不必要的概念 达尔文的独特贡献在于他提出了() B.自然选择学说 一个物种可获得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这个学说是()提出的 C.马尔萨斯 当相同的两种元素可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时,若其中一种元素的重量恒定,则其余一元素在各化合物中之相对重量有简单的倍数关系。这是() B.倍比定律 纽兰兹把元素按照原子量排列,每8个元素一行,发现在化学性质上呈现周期变化。这被叫做()

自然科学基础试卷B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试卷(练习卷B ) 2013– 2014 学年度第 1 期 考试班级 2012学前教育 完 卷 时 间 90分钟 考试科目 自然科学基础 命 题 人 孙洪超 使用教材 自然科学基础(张民生主编) 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0分) 1.北方的寒冬季节,教室常常紧闭,时间一长,学生常常发困,头晕,听课不专心,这是由于室内空气污秽,——浓度上升,负离子浓度降低,危害大脑神经系统而造成的。 2.拿一个玩具气球,吹鼓后用手捏紧球嘴,然后突然松手。这时气球会向——方向飞去。这是由于吹胀了的气球收缩,对球内空气产生压力,使它们形成一股气流从球嘴喷出。同时空气就会给气球——,推着气球运动。 3.生米煮成熟饭是——变化。 4.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可吸人颗粒物、氮氧化合物及——等。 5.近年报道了“吊白块”问题,吊白块的化学名称是甲醛次(亚)硫酸氢钠,有强还还原性,同常在工业上用作漂白剂。违法分子将其用于——漂白,它在加工过程中分解产生的甲醛,是细胞原浆毒,能使蛋白质凝固,对人体肝肾有严重损害,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6.公交车上的青年乘客都把座位让给老、幼、孕、残、病的乘客,从物 理学上看,这是由于————使这些体弱者易受伤害。 7.许多运动员在激烈运动后,常感浑身酸痛,是由于————————导致体内代谢产生乳酸等物质的积聚。 8.铁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缺乏它,人体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将发生缺铁性贫血,智力和体力均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克服这种世界性缺铁现象,许多国家都提出了补铁措施。如欧、美各国因面包供应较多,故采用面粉为供铁载体。我国政府于2002年论证左——中加铁,是因为它是一种遍及城乡及全国普遍受欢迎的调料,便于质量监控,便于大 规模生产,易于实现渐进式营养补充。 9.地球上的化学能源主要有煤、——、天然气及——· 10.核酸是生命的遗传物质,主要有二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 11.物质在火炉旁被烤热主要是由于热的—— 。 12.卫星是环绕行星公转的天体。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13.回声是由于——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只有最后两题是多选,多选题的正确选项不 超过两项。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生物学家群体于20世纪90年代成功实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小麦的DNA 分子中,并成功表达,该项生物技术属于( )。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答………………题………………不………………要………………过………………此………………………

自然科学概论考题[1]

《自然科学概论》部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生命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3.光合作用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它能将转变为_______。 4.根据细胞核和细胞器的不同,细胞分为两大类,即____和____细胞。 5.病毒通常是由和构成。 6.细胞的周期包括_____和_____期。 7.五界系统的划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界。 8.反射弧通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所组成。 9.通常将植物根尖分为四个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10.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四种成分,即:____、____、____、_____。 11.人体全身共有骨骼________块。 二、名词解释,举例说明(每小题2分,共30分) 1. 繁殖 2. 春化作用 3. 细胞的新概念 4. 呼吸运动 5. 突触 6. 气体交换 7. 异花传粉 8. 复等位基因 9. 单倍体 10. 基因工程 11. 世代交替 12. 性染色体 13. 生态因素 14. 食物链 15. 生殖 三、判断题,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或错误答案的符号填在括号内。)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2.减数分裂是一次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3.病毒具备细胞结构。() 4.光合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5.光周期即指在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6.食物的消化主要是在胃中完成的。() 7.果皮单纯由于房壁发育而成的,称为真果。() 8.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9.在性状的遗传中,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个体上显现出来,这种遗传现象称为共并显性,() 10.种群指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群。() 四、问答题(本题16分) 1. 病毒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基本形态?(4分)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1、 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 、银 C 、铜 2、 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波义耳 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 维勒 3、 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 波义耳 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 维勒 4、 研究无穷维抽象空间及其分析的数学理论( 数理统计 B 、运筹学 C 、泛函分析 、数理逻辑 5、 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 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 亦称符号逻辑的是() 6、 数理统计 B 、运筹学 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 球形 、椭球体 、泛函分析 D 、数理逻辑 、梨状体 D 、苹果形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填空 1、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 _____ 和 ____ 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过程 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 自然科学的特点有: 1 _____ ,2 _____ ,3 _____ ,4 ______ 。 3、 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 _____ 、 ____ 、 _____ 三大阶段。 4、 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 ______ 科学、_科学、 ____________ 科学所构成。 5、 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 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6、 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阶段。 7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 ,核酸可分为 禾廿 __________________ 两大类。 二、选择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本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此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乙车 B.甲车 C.站台 D.无法判断 2.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半程的速度是4m/s,后半程的速度是8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5.9m/s C.5.1m/s D.5.3m/s 3.沿着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滑到底面时() 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作匀速直线运动 C.作匀速直线运动 D.静止 4.一个静止的弹簧秤读数是G,现在弹簧秤匀减速上升,此时弹簧秤的示数()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不知道 5.一根电阻为R的铜丝,拉长为原来2倍后的电阻为() A.4R B.2R C.0.5R D.0.25R 6.以下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A.电热——瓦特 B.电压——伏特 C.电流——安培 D.电荷量——库仑 7.一个电阻通过的电流为1A时阻值为4Ω,问通过电流为2A时,电阻大小为()Ω A.2 B.4 C.8 D.1 8.两电阻并联时电功率之比为1:2,则串联时的电功率之比是() A.1:2 B.1:4 C.2:1 D.4:1 9.做正功还是负功,决定于() A.力的大小 B.位移的大小 C.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 D.力和位移的夹角 10.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下哪个选项机械能守恒() A.刹车后,汽车逐渐变慢 B.铅球在空中滑落 C.打气筒打气 D.足球在草地滚动 11.以下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花香四溢 B.柳絮纷飞 C.樟脑变小 D.开水加糖变甜 12.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A.金星 B.木星 C.土星 D.天王星 13.日食发生在()

自然科学概论作业(DOC)

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及其哲学论争 摘要:古典物理学在19世纪已经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力学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一般物理现象似乎都可以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说明,于是人们乐观地认为物理学已经具备了十分完备的原理和方法,足以去理解整个自然界。但是,19世纪后几年至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完全打破了这种盲目的乐观。X 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同时也使得物理学基本观念发生了根本变革,并对一系列物理学哲学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此时的物理学处在一个充满了怀疑、困惑和争论的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物理学领域中真正出现的“危机”,并不在于物理学本身,而在物理学的哲学层面。 关键词:相对论,量子力学,测不准关系,形而上学,唯心主义,马赫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 1、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电子、X射线、放射性现象,预示着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方向,即向微观领域方向发展。189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偶然发现从阴极射线管中还能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他在不断改换方式方法作了一系列检验性实验之后,证实了他的看法。他的结论是,一些物质在受到阴极射线的冲击时发出另一种射线,它同阴极射线有本质的区别,能或多或少的透过许多物质。伦琴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伦琴在研究X射线时曾观察到X射线照射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幕上能使其发光,X射线与荧光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引起了物理学家的兴趣。法国物理学家贝克贝克雷尔发现了铀盐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没有发出荧光的情况下,却使底片强烈地感光了,针对这个发现,他对铀进行了多次实验,肯定了铀能放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射线,这种射线就是现在人们时常说的X射线。通过居里和玛丽的研究发现,能放出这种射线的不止铀。1881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提出了阴极射线粒子带负电,速度极高并沿直线运行。1895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证实了阴极射线粒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