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流转管理系统
公文智能交换管理系统
![公文智能交换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415327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8.png)
XX公文智能交换管理系统一、建设背景当前,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已成为整个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
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政府办公中的广泛应用,很多信息可通过电子信息通道传递。
但对于大量存在的机要文件和物件,由于其机要保密和凭证特性等要求,有很多无法通过网络直接传输,而必须以实物的方式进行传递、处理和保存。
长期以来,各级党、政、军、企事业单位的纸质文件收发、流转工作主要是靠手工签收、手工登记(录入)完成的。
手工管理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效率低,容易出错,不易分清责任,对不可避免的错误或者漏洞难以追踪和纠正,甚至还会出现失泄密等重大事故。
且由于文件的收发流转信息一般在登记本上,查询统计很不方便,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无法适应由于信息量的快速膨胀,管理部门对大量信息处理提出的快速、准确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需要分发交换的文件和文件相对应的电子信息是脱节的,经常出现文件的电子信息已经发到领导的电脑上而纸质文件还没有到达,或者领导已经在纸质文件上进行了批阅,秘书还要重新录入电子信息的情况,使纸质公文及电子公文形成“两层皮”现象。
因此,实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政府机关机要文件流转作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已第1页务事业部公文智能交换管理系统即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
二、系统描述公文智能交换管理系统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引入到公文流转过程中,将公文、信件的基本信息生成条码,通过带有条码识读装置的专用设备“智能交换箱”来记录文件的全部流转信息,从而实现了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无法做到的纸质文件数据的自动载入。
“智能交换箱”投件口带有条码扫描装置,可高速准确地识读各类条码标签,动态显示箱内投件存量、各户发件量、误操作、运行状态等信息。
交换箱箱体可根据用户要求改型设计。
在系统中,参及交换流转的各个单位(部门)都设有“智能交换箱”,发件、取件均通过交换箱进行。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解决方案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e86a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a.png)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解决方案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子公文交换已成为现代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达到信息共享、快速传递等目标,政府和企业都在逐步引入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是整个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将从系统的角度,深入探讨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解决方案。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交换平台,其主要以实现公文的电子化、办公自动化、流程优化等为目标。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1.公文签发:签发单位可在系统中通过设定流程和权限,对公文进行在线签发,并定期统计各单位签发情况。
2.公文收文:接收单位在系统中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收到签发单位的公文传输,具有即时交换、快捷方便的特点。
3.公文流转:系统中通过工作流程管理和人员权限设定的专业流程,实现公文的快速流转和处理。
4.公文归档:系统通过设立独立的公文档案,方便归档管理和查询,确保公文归档安全可靠。
解决方案下面我将从以下方面提出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解决方案:1.网络平台架构系统采用三层客户端/服务器网络体系结构,将整个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划分为前端用户、应用服务层和后端数据库管理层。
利用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开放平台技术,使各层次之间实现信息平稳传递和数据互通,从而实现全过程信息化处理和全链条信息交换。
同时,应用技术虽然广泛,但要以明确目标和项目要求为准,融入到整体项目中,避免各项技术之间的冲突和不统一,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系统设计与开发针对城市和县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特点,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应尽可能适应现有的公文管理模式,减少信息重复输入和人工干预。
在流程设计上要精细化、规范化,同时结合每项业务特点,建立对应的模板,方便用户更快捷地使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3.系统建设实施系统建设实施要从系统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角度考虑,从项目立项到验收移交等各个环节之间,确保各项指标按计划达成。
应先对系统的需要和定位以及技术选型和人员组织等方面作准备,构建系统任务书,建立进程控制,严格过程规范和质量检验,在实施中严格按流程推进、排期管理、并行畅通,内部协作,加强沟通,推进系统的落地。
公文管理系统
![公文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e3759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5.png)
公文管理系统公文管理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工具,它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公文的流程。
公文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电子方式处理公文,以便更好地控制公文的流转、审批和归档。
下面,我将对公文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公文管理系统的定义公文管理系统是一种电子化的管理工具,它能够协助管理人员更好地处理公文。
系统主要包括公文发文、收文、处理、审批和归档等环节,以实现管理人员对公文实现更加快速、准确和安全的管理。
二、公文管理系统的优点1. 实现流程自动化公文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自动化流程的方式来实现公文的处理,既省时又省力。
系统能够自动传输公文,节约了传统公文处理的时间和人力。
2. 提高处理效率通过公文管理系统,处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公文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处理可以快速地完成公文的签署、审批、分发和归档等工作,降低了繁琐手续的处理时间,提高了公文处理的效率。
3. 简化管理工作在传统的公文处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手工操作和文件归档等工作。
而公文管理系统可以将这些操作自动完成,从而简化了管理工作,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4. 数据安全保障公文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安全管理,从而避免了公文流转过程中数据泄露的风险。
系统具有高度的审批功能,可以对公文以及相关数据进行保障和防护。
三、公文管理系统的功能1. 电子文档管理公文管理系统实现的重点是对电子文档的处理,可以将公文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了对公文的统一管理和安全保障。
2. 公文审批流程多样化的审批流程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需要进行设置,可以根据公文的不同类型和实际情况进行指定,从而满足不同部门的要求。
3. 辅助管理功能公文管理系统还提供了一些辅助管理的功能,比如协同办公、档案管理等,可以使得公文的处理更加简单和高效。
4. 系统安全与稳定公文管理系统拥有专门的信息安全设备,可以保证系统安全和稳定。
系统采用双重审批原则,确保公文流转过程的安全性和审批流程的公正性。
四、公文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公文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行业。
基于RBAC模型公文流转系统权限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RBAC模型公文流转系统权限管理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fe479dc15022aaea988f0f11.png)
基于RBAC模型公文流转系统权限管理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常岑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年第24期摘要本文阐述了RBAC访问控制模型的基本原理,针对电子政务公文流转系统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BAC的公文流转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本系统采用MVC设计模式,结合RBAC模型保证了权限管理的质量,有效增强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
【关键词】RBAC MVC 公文流转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当代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
政府机构各部门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和办公效率,改善公共服务。
然而,电子政务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机密,随着电子政务信息化的推广,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高。
因此,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电子政务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但具有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电子政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流转系统对于信息安全有极高的敏感度。
无论是机关内部还是部门之间的公文流转过程,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权限体系,简洁、有效、安全的管理用户权限,支持岗位、权限多变的需求,以确保文件信息的安全和职责可追溯。
1 RBAC模型技术简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引入了Role的概念,目的是为了隔离User与Privilege。
RBAC的两大显著特征是:(1)由于角色/权限之间的变化比角色/用户关系之间的变化相对要慢的多,因此减少了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了管理开销。
(2)更加灵活地支持系统安全策略,并对系统用户的变化有很强的伸缩性。
RBAC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权限管理的实现“公文流转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
整个系统内的公文流转,比如收文、发文均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因此采用RBAC这种安全,灵活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以便适应公文流转系统运行时复杂多变的安全需求。
2.1 基本架构系统权限访问控制子系统是公文流转系统的核心之一,是访问控制模型思想的具体实现。
公文流转系统(通用OA)
![公文流转系统(通用OA)](https://img.taocdn.com/s3/m/4c03f27fa26925c52cc5bfbb.png)
通用OA公文流转子系统需求分析第一版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办公自动化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重视,电子公文也应运而生。
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不同,它以计算机电子文档为载体,以计算机为处理和存储工具,以计算机网络及其他数据通信介质为传输渠道的新的公文及公文处理形式。
具有存储体积小、检索速度快、远距离快速传递及同时满足多用户共享等优点,极大提高了办公效率,更能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要求。
本系统是基于.NET平台进行设计开发的,首先讨论了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的相关技术,然后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再通过系统结构、程序结构的设计与开发,构建了一个基于.NET平台,以为实现语言、以SQL server 2005为数据库的系统,实现了公文从拟稿到发文,从收文到承办等的一系列流转过程,具有高效、全面、易用等特点。
关键词:Web;办公自动化;电子公文;.NET;B/S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Office Automation is 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by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emerg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is different to the paper official document. It is a new form for official document management, with carrier by computer electronic document,with processing and storage tools by computer,with transmission channels by computer networks and other data communications medium. The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has excellence of store small, retrieval speed, transmit remotely, and so pare with the paper official document, it enhances office efficiency greatly, can meet the growing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The system is designed by making use of .NET platform. In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d the designment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then design a system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modules, and through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programming process, establish an efficient, comprehensive and usable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system based on .NET platform, language of and SQL Server database, which achieves a series of flow processes such as documents’ drafting,dispatching, receiving, undertaking.Keywords: Web; Office Automation;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 .NET; B/S目录第1章前言 (6)1.1 OA背景 (6)1.2 系统开发的目的及意义 (7)1.3 系统开发的内容 (7)1.4 办公自动化的特点 (8)1.5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8)第2章系统体系结构分析与开发平台简介 (10)2.1 C/S与B/S结构模式 (10)2.1.1 C/S模式在0A应用中的不足 (10)2.1.2 B/S结构模型的优势 (10)2.2 0A系统的开发环境 (12)2.2.1 开发平台 (12)2.2.2 简介 (12)第3章系统需求分析 (14)3.1 系统需求分析的前提 (14)3.2 系统的功能需求 (14)3.2.1 业务流程 (15)3.2.2 功能需求 (16)3.3 系统性能要求 (17)第4章系统总体设计 (18)4.1 系统总体结构 (18)4.1.1 系统结构 (18)4.1.2 网络结构 (19)4.2 公文流转系统功能 (19)4.2.1 发文管理 (19)4.2.2 收文管理 (20)4.3 系统运行环境 (21)第5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22)5.1 系统数据库设计 (22)5.1.1 数据库需求分析 (22)5.1.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24)5.1.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6)5.2 系统开发策略 (29)5.3 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30)5.3.1 发文拟稿 (31)5.3.2 发文核稿 (32)5.3.3 发文审核 (33)5.3.4 发文签发 (34)5.3.5 发送公文 (34)5.3.6 公文签收 (34)5.3.7 收文登记 (35)5.3.8 收文拟办 (35)5.3.9 收文阅批 (36)5.3.10 收文分办 (37)5.3.11 收文承办 (37)5.3.12 收文归档 (37)5.3.13 公文催办 (38)5.3.14 公文查询 (38)5.3.15 归档公文查询 (39)第1章前言1.1 OA背景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oa系统管理规范
![oa系统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281c2a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3.png)
oa系统管理规范OA 系统管理规范一、引言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OA 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企业日常办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 OA 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OA 系统的使用范围OA 系统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日常办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公文流转:包括收文、发文、签报等。
2、流程审批:如请假、报销、采购等各类审批流程。
3、信息发布:公司通知、公告、新闻等的发布。
4、文档管理:各类文档的上传、下载、共享。
5、内部沟通:邮件、即时通讯等功能。
三、用户账号管理1、用户账号的申请新员工入职时,由所在部门提出 OA 系统用户账号申请,填写《OA 系统用户账号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给信息化部门开通账号。
2、用户账号的权限设置根据员工的岗位和工作职责,为其设置相应的 OA 系统操作权限。
权限的变更需由所在部门提出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由信息化部门进行调整。
3、用户账号的密码管理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密码,不得将密码告知他人。
密码应定期更换,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如忘记密码,可通过系统提供的密码找回功能或联系信息化部门进行重置。
四、OA 系统的登录与使用1、登录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在浏览器中输入 OA 系统的网址进行登录。
2、使用规范(1)用户应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使用 OA 系统,不得越权操作。
(2)在使用 OA 系统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得发布违法、违规、不良信息。
(3)对于系统中的公文、流程、文档等信息,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不得拖延、积压。
(4)在填写表单、录入数据时,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OA 系统的流程管理1、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各部门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流程设计或优化的需求,由信息化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并在 OA 系统中进行配置。
2、流程的发起与审批(1)流程的发起者应按照流程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提交给相应的审批人员。
公文传输系统解决方案
![公文传输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1d6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5.png)
公文传输系统解决方案公文传输系统是指在企事业单位中对公文进行传输和管理的一种信息化解决方案。
通过公文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公文的电子化处理、传输、签发、归档等功能,提高公文办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减少传输和存储成本,加强公文安全管理。
下面将从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技术选型、系统实施等方面分析公文传输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1.公文处理:实现公文起草、审核、审批、签发等流程的电子化处理,提高公文的办理效率和准确性。
2.公文传输:支持公文传输的快速、稳定、安全,确保公文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公文归档:实现公文的电子化归档,方便公文的检索和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4.公文查询:提供公文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条件查询公文,提高办事效率。
5.公文统计:提供公文统计功能,可以对公文的数量、类型、处理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功能设计2.公文流转:通过流程管理功能,实现公文的审核、审批、签发等环节的流程控制和跟踪。
3.公文传输:采用安全的加密传输方式,确保公文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
4.公文签发:提供电子签章功能,对公文进行电子签章,确保公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公文归档:对已处理的公文进行电子化归档,便于公文的存储、检索和管理。
6.公文查询:提供多种查询条件,支持对公文的标题、发送人、接收人、时间等进行查询,并且可以根据权限设置查询结果的可见范围。
7.公文统计:根据系统中的公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报表或图表展示公文的数量、类型、处理时间等统计信息。
三、技术选型1. 系统开发:采用Web开发技术,如Java、NET等,以实现跨平台、跨终端的访问和使用。
2. 数据库: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MySQL等,用于存储公文数据和相关信息。
3.传输安全:采用SSL协议进行加密传输,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电子签章:采用数字证书技术实现电子签章,保证公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数据归档:采用文档管理系统或者云存储服务,对公文进行电子化存储和归档。
公文流转系统PPT
![公文流转系统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2b48e4524de518964b7df2.png)
传统的办公模式
网络化办公模式
政府公文流转系统概述
公文就是各部门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 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一般分为内部公文 和外来公文,而公文流转就是指从公文起草、请 办、批办、传阅、签办、办理、催办、会签、 下发、归档、查询、一直到统计这一系列流动 过程。一般的公文流转流程主要分为四个公文 处理过程。它们分别是:收文管理、发文管理、 公文审阅、文件处理统计。而公文流转系统又 主要分为两个版本的,分别是企业版和政府版。
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界面介绍
发文操作流程
核稿(政府办主任) 会稿(部门领导)
拟稿 审稿 登记 转交
签示(政府领导) 修改(拟稿人)
(部门工作人员 (部门领导) (机要秘书) (机要秘书) 或部门领导)
校对
正式发文
(拟稿人) (机要秘书)
结论
公文流转系统的开发从开始的调研、需求分析到后来的总体设计、 详细设计以及调试历经了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是一个不断学习 不断进步的过程。调研期间学习掌握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的相关 知识,结合实际中已经成形的公文流转系统并且对系统需求进行分 析,制定了本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在详细设计中学习了目前软件 开发中流行的开发架构PetShop4.0软件开发架构,在此架构下开发的 系统其优点在于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并 且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降低层与层之 间的依赖,有利于标准化并且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其新的特性大 大提高了开发者的工作效率。在模块详细设计中,开发者依照 PetShop4.0开发架构,逐层进行程序设计,对于各层次的依赖关系以 及数据库存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设计,达到开发目标。最后 经过测试阶段的分析,系统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基本实现了 开题中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
公文管理系统使用场景
![公文管理系统使用场景](https://img.taocdn.com/s3/m/f0cddd1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d.png)
公文管理系统使用场景以公文管理系统使用场景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公文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场景和作用。
公文管理系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等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政府机关中,公文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机关对公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归档,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性。
通过系统中的电子公文流转和审批功能,可以实现公文的快速传递和审核,消除了传统纸质公文传递过程中的繁琐和时效性问题。
公文管理系统在企事业单位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企事业单位中,公文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如会议通知、文件传阅、请示报告等。
传统的纸质公文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公文遗失、传递延误等问题,而公文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系统的电子化管理,可以实现公文的快速查询和传递,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传递准确性。
公文管理系统在学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中的公文涉及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通过公文管理系统,学校可以实现公文的电子化流转和审批,提高办公效率和信息的传递速度。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系统发布课程安排、考试通知等公文,学生和家长可以方便地查阅并了解相关信息,减少了信息传递的障碍和误解。
公文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公文的自动归档和备份,确保公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传统的纸质公文容易受到物理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遗失或被篡改。
而公文管理系统可以将公文以电子形式保存,通过权限管理和审计功能,确保公文的安全可控。
总结来说,公文管理系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机构中的使用场景广泛而且实用。
通过公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公文的电子化流转、审批和归档,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公文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办公和信息查询,也提升了公文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普及,公文管理系统将在更多的领域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文迪公文与档案管理系统简介
![文迪公文与档案管理系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6cf9df8fab069dc502201a6.png)
5、涉密计算机及存储介质管理模块中增加了对光盘的管理;
6、更正基本信息设置录入时排序操作引发的错误;
7、解决了在修改文件登记保管期限为“不归档”后,文件不能清退的bug;
8、其它多处合理化修改。
V2.9
1、完善打印呈阅件功能;
2、修改了文件分发中的一点不足;
2、增加文件收发统计功能;
3、打印预览窗口中,增加了对鼠标滚轮(MouseWheel)的支持;
4、一些小修改。
V1.0
1、发布《文迪公文管理系统》免费测试版。
3、解决了将表格内容输出到Excel后列宽不一致的问题。
V1.3
1、增加了涉密载体管理功能;
2、解决了连续多次双击滚动条时滚动会自动滚动的问题;
3、解决了部分打印机打印对不齐的问题。
V1.2
1、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新增了三种界面风格;(分别是OfficeXP风格、Office2003风格、Studio2005风格);
V3.0
1、增加了文件转发查询和传阅已收回文件查询功能、增强了收发文查询功能;
2、增加了上传附件至Mssql数据库服务器及下载附件功能(针对专业版);
电子公文流转及OA系统运行规则
![电子公文流转及OA系统运行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f8c14fb0975f46527d3e134.png)
电子公文流转及OA系统运行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OA系统)管理,确保电子公文流转规范、精简高效、安全可靠,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等相关法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电子公文是指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公文处理办法,以OA系统公文管理模块为平台,借助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具有规范格式的公文电子数据。
电子公文的种类、格式及行文规则与纸质公文相同,加盖电子印章后视为正式公文,与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三条本规则所指的电子公文流转程序,包括电子公文的传输(收文、发文)、办理、用印和归档等。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局机关及局下属各单位及其使用人员。
第五条涉密文件(含资料)不得在OA系统中进行交换和处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人员及职责第六条局办公室是电子公文处理及OA系统的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机关电子公文管理、培训等工作,指导全市环保系统电子公文管理工作。
市环境信息监控管理中心负责相关技术协调工作,负责OA系统软件调试安装、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凡需要使用OA系统的单位,应向局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由局信息中心负责办理注册手续并取得帐号和密码。
因使用单位名称、公章、用户出现变更、撤销、合并等情况而需要在OA系统中做相应处理的,均应向局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第八条使用人员取得帐号和初始密码后应立即修改密码,妥善保管好帐号和密码,并定期(建议每60天)更改密码。
如忘记密码应由本单位系统管理员报局信息中心进行处理。
如因用户使用初始密码、简单密码或者密码外泄等原因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使用人员的责任。
第九条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日上班第一时间(包括出差)登录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时办理和阅毕电子公文。
第十条各使用单位及个人必须在工作日内不少于四次登录OA系统接收公文,时间分别为每日9时、11时、15时、17时,确保文件得到及时处理。
公文流转管理制度三篇
![公文流转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84e225aa00b52acec7ca2b.png)
公文流转管理制度三篇第 1 条公文流转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公文根据保密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绝密,指极其重要且不允许向物业管理人员透露内容的文件。
(2)机密是指不适合向公司以外的人员披露的文件。
(3)私人是指次要的文件,涉及的内容不能向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物业管理人员披露。
(4)普通是指非机密文件。
如果还有其他重要的项目,如附上问卷,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5)流通,指公司内部传递的文件。
普通公文流转原则 (1)部门经理级以上领导负责审核公文、答案、批量处理及其他必要的处理,或由其指定的下属负责公文的具体处理。
(2)如遇重要或异常情况,及时与上级主管联系,听从上级指示。
(3)各种相关事宜在处置前必须与部门讨论。
保密文件的流通原则(1)保密文件原则上由责任人或当事人自行处理。
(2)指名或亲自开启公文,原则上公文所涉及事项的要点及寄件人姓名应在封面注明,并由寄件人盖章。
(3)抵达的姓名或亲属的正式文件原则上应由信封上指名的人打开,其他任何人不得擅自启封。
如果主管有权替换文件中指定的人员,他不受本条款约束。
公文的阅读原则如下 (1)公文阅读完毕后,读者必须签字表示已经阅读完毕。
如有必要,您可以在阅读后将意见填入正式文件的空白处,并将其转交给或退回给文件主管。
(2)需要在各部门传阅的文件必须附有一份“传阅登记簿”,按照“传阅登记簿”中规定的栏目填写,最后交回文书主管。
公文流转管理系统公文流转管理系统中的两文两文 I 、实时监管。
留痕的整个过程是为了规范文件处理程序。
办公室收到文件后,按照审核、登记、提交批次、监督的程序进行分类传阅。
所有收到的文件在同一天通过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分发。
所有文件从文件发放、登记、领导签字、流通处理开始以电子方式流通,并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流通。
由负责领导交办的公文压缩、具体负责人、明确的处理时限,从交办的部分发送到处理完毕,整个系统都做好标记,并纳入办公室监管,杜绝推诿扯皮现象,使公文处理进一步缩短公文处理时限,提高公文处理效率。
OA公文[OA公文管理系统怎样OA公文管理系统的功能详解]
![OA公文[OA公文管理系统怎样OA公文管理系统的功能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8b7940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3.png)
OA公文[OA公文管理系统怎样OA公文管理系统的功能详解]公文作为一种规范性文书,是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学院组织管理中传递信息、沟通交流、商洽工作的重要工具,是组织内外日常办公不可缺少的重要应用。
为了规范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学院管理,需要对公文的分类、编制、发放、审核、签发、执行、更改、保管等工作实行有效控制,而OA公文管理系统则以电子化的方式实现了公文收发、交换和存档。
接下来我们看看OA公文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了哪些功能?协众OA公文管理系统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公文管理体系,以工作流为基础定义的特殊流程和表单应用,实现了电子公文一体化运转。
由电子行文代替手工行文,支持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电子公文交换,公文流转功能可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单位内外部公文,包括了公文的发文拟稿、发文上报、发问审核、发文签发、收文登记、收文传阅、公文传阅、承办、查询等,解决了公文传递慢,信息不及时、不同步,不易于查阅等问题,系统数据保密安全,适合各行各业的公文档案管理软件,其极高的性价比以及适合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学院使用。
为了确保拟稿公文收发的规范性及高效归档,协众OA公文管理功能借助强大的工作流引擎,实现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学院的公文管理(如收文、发文、申请、呈报等)从起草开始直至办理完毕后自动归档全过程的自动流转管理,提供催办、改发、撤回等流转监控功能。
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安全控制机制,保证文件不被未授权的人处理。
并且可根据需要定制公文类型、种类、表单样式、管理员、字号、收文流水号等等,以满足公文办理中的各种例外处理,利用流程实现公文高效流转,实现核稿、审稿、签发和收文办文的规范操作,同时跟踪流程流转,实现智能化的公文处理。
发文管理:根据政府单位文件审核、批示、流转繁多的特点,采用发文列表自定义,发文流程自定义,满足不同发文管理。
通过流程绑定,灵活组织流转批阅和并发批阅,拟稿、核稿、签发、盖章、发布、存档、查询等处理,并在流转过程中严格进行审批控制,系统对公文的流转过程进行监督,保证了公文流转各个阶段的可控性。
公安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
![公安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41f537a32d7375a4178064.png)
第一章引言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各行各业都把如何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他们提高服务质量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
全国公安系统也在大力发展警务信息化建设。
为此,在论文的开始部分,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中国警务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充分了解开发警务流程管理系统的背景及其意义。
1.1 警务信息化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公安工作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
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我国警务信息化建设有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公安部的统一指导下,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建成了基于IP的部机关、各省级公安机关、市县公安机关和公安派出机构互联的树型拓扑结构公安信息网,实现了各级公安机关的网络互联,同时也为实现我国警务信息化提供了基础网络平台。
同时,在原有公安信息网的基础上,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借助于GSM、GPRS和CDMA移动网络,建立了警务信息无线移动共享和快速反应机制。
各级公安机关纷纷加大对警务信息化的投入,从电脑、网络的硬件设施的购置到专业管理队伍的建立乃至于对干警的信息化业务培训,建立了一整套的警务信息化建设的运作机制。
依托已建成的公安网,在“金盾工程”和“百城联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了以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涉案人员为主要数据源的人口信息库和案件信息库;在“网上追逃”工作开展的同时,建成了全国负案在逃人员信息库;同时还建立了车辆、涉案物品等公安信息库并实现了基于WEB的信息共享和查询。
同时,从公安业务的需求出发,运用了警务办公自动化系统。
信息化手段和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级公安机关的警务活动中,在警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警务信息化存在问题但是,由于警务信息化还刚刚起步,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警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1、软件和硬件发展不平衡不少单位开始信息化时都只注重对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对于软件应用关注较少;还有一些单位则对电脑和网络的方案和硬件选型缺乏长远考虑,往往是脱离软件应用需求和将来的发展来组网和购置设备。
公文管理系统
![公文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7077f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2.png)
公文管理系统一、介绍公文管理系统是一个用于管理和处理组织内部公文的软件系统。
该系统的目标是提高组织公文流转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公文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以及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二、系统架构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以下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用户的注册、登录、权限分配等功能。
2-公文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组织内部的公文,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传阅、归档等功能。
3-通知提醒模块:用于提醒用户有关公文的各种操作和状态变更。
4-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公文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功能:1-用户注册:新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界面注册自己的账号。
2-用户登录:用户可以使用注册的账号登录系统。
3-权限管理:管理员可以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4-用户信息管理:用户可以修改和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
四、公文管理模块公文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功能:1-公文起草:用户可以创建新的公文,并填写相关信息。
2-公文审核:上级用户可以对下级用户提交的公文进行审核。
3-公文签发:审核通过的公文可以由上级用户进行签发。
4-公文传阅:签发后的公文可以通过系统进行传阅给相关人员。
5-公文归档:公文处理完毕后,可以进行归档保存。
五、通知提醒模块通知提醒模块包括以下功能:1-提醒用户有新的公文需要处理。
2-提醒用户公文审核状态的变更。
3-提醒用户公文签发状态的变更。
4-提醒用户公文传阅的信息。
六、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包括以下功能:1-统计公文管理的数量和状态。
2-分析公文处理的效率和时效性。
3-提供图表展示公文管理的情况。
附件:1-用户手册:包含了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系统配置文件:包含了系统的相关配置信息。
法律名词及注释:1-公文:指由机关或其他组织机构发出的正式文件,用于表达和传达公务性事务。
2-归档:指将已处理完毕的公文进行整理和存档,以备查阅和审计等目的。
0A系统中公文流转方案设计
![0A系统中公文流转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2b13fdf90f76c660371a09.png)
0A系统中公文流转方案设计1.1 应用需求分析(1)开发公文流转系统是提高办事效率的需要。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工作量日趋繁重,而且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必须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单位日常业务繁多,每天都产生大量的纸介和磁介公文,修改、分发、存档浪费很大,也急需网上公文流转系统来节约资源和运营成本。
(2)开发公文流转系统是提高企业服务水平的需要。
要想准确、快速地实现信息发布、信息咨询等业务,也需要有一套能够随时在线的业务处理和资源共享的网上办公系统来实现。
1.2 总体技术需求根据办公业务实际,本文所设计的公务流转系统在总体上要满足一般企业的正常公文处理功能,应具有高度的可伸缩性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界面风格要友好实用,要有上下文相关的帮助信息。
系统本身必须能够避免由于单点故障或系统升级而影响正常运行。
归纳起来,本文设计的公文流转系统在技术上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实用性和易用性。
系统要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运行维护界面,易于使用,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2)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充分考虑未来应用发展的趋势,选择成熟的开发技术、平台、产品和模式,要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短期内不致被淘汰。
(3)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要实现应用菜单集成、管理菜单集成以及用户和权限集成,采用的系统应用结构模式要可以非常方便地纳入系统的统一管理体系。
系统必须考虑未来对数据的集成和处理能力,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接口工具,可以实现与其它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
(4)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要采用成熟的安全手段和防护措施,提高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安全,以应用系统安全为主。
要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模块要独立实现,为系统升级、扩展预留标准接口。
要带有符合公安部要求的电子印章,实现电子印章专人管理,与现有实际公章管理方式相同。
(5)基于工具定制开发。
公文流转与审批
![公文流转与审批](https://img.taocdn.com/s3/m/fe74bd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6.png)
公文流转与审批公文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文书形式,广泛应用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
公文的流转与审批过程是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公文的质量、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公文的流转流程、审批程序以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公文的流转流程公文的流转流程是指公文从发文单位到接收部门或个人的传递过程。
具体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发文起草:发文单位根据需要,书写相关公文内容,包括标题、正文、签发人等。
2. 单位内部流转:起草完成后,公文送至相关单位内部进行审核、审定等流程。
这一环节一般包括公文的盖章、编号等操作。
3. 部门间流转:审核完成后,公文由发文单位送达相关部门或个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部门之间的流转需要有明确的接收人和接收时间等要求。
4. 收文确认:接收单位或个人确认收到公文,并进行相关记录。
5. 如有需要,接收单位或个人需要按要求对公文进行办理,并反馈至发文单位。
以上是公文流转的基本步骤,具体流程可能会因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整个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流转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以确保公文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办理。
二、公文的审批程序在公文流转过程中,审批程序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审批程序可以保证公文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决策的科学性。
一般而言,公文的审批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审批:公文在发文单位内部进行查看、审核、修改等环节,保证公文的内容合规、明确。
2. 部门间或层级审批:针对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工作的公文,需要经过各个相关部门或层级的审批,以确保公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3. 领导审批:重要的决策性文件需经相关领导审批,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4. 相关专家评审:对涉及专业性问题的公文,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确保公文的专业性和可行性。
审批程序的严谨性和高效性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在公文的审批过程中,应确保环节清晰、信息畅通,避免因审批环节不明确或延时等问题导致工作滞后或错失最佳时机。
行政公文的公文流转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行政公文的公文流转系统的建设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49db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2.png)
行政公文的公文流转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政公文的处理方式也在逐渐改变。
传统的纸质公文流转方式效率低下、易遗失等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建设和管理一个高效的公文流转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行政公文流转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公文流转系统的建设1.系统架构设计公文流转系统的架构设计是关键,合理的架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个典型的公文流转系统应包括前端用户接口、后端数据库、数据传输通道以及相应的管理控制模块等。
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并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2.电子签章与认证为了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公文流转系统应当引入电子签章和认证机制。
电子签章可以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认证机制则可以验证公文的真实性。
这样既提高了公文的安全性,也方便了公文的流转和查阅。
3.流程管理与优化公文流转系统应当具备灵活的流程管理功能,能够根据不同部门和事务的需求定制流程。
同时,系统应提供流程优化的策略,通过智能化的算法分析和调整流程,减少冗余操作,提高处理效率。
4.权限管理与访问控制为了保护公文的安全性,系统应当具备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功能。
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查阅和处理公文,避免信息泄露和误操作。
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便于后期追溯和管理。
二、公文流转系统的管理1.培训与推广将公文流转系统引入到机关事务管理中,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用户和管理人员。
因此,在系统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推广工作,确保用户能够熟练掌握系统的使用技巧,并理解系统的优势和重要性。
2.数据维护与备份公文流转系统中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进行定期的备份和维护工作。
避免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同时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建立数据备份计划,并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监测与更新随着机关事务的发展和变化,公文流转系统也需要不断进行监测和更新。
OA电子公文系统流转创新模式创建及应用
![OA电子公文系统流转创新模式创建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c48f1a647d27284b735187.png)
OA电子公文系统流转创新模式的创建与应用中国石油**销售油料分公司中国石油**销售油料分公司(以下简称油料公司)成立于2004年底,前身是中国石油**石油管理局物资总公司油料供销公司,2007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品油销售业务整合时,整体划入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销售),主要从事**油气田生产建设油料供应、对外成品油销售和化工产品销售三项业务。
现设有8个机关职能部门、2个直属机构和6个销售片区。
拥有运营加油站22座(含撬装站1座),经营机构和营销网络分布在**、**、**、**、**、**、**等8个地市。
公司有5家独立法人的集体企业,分布在**、**和江油5个地区。
辖区地域分布较广,公司通过OA电子公文消息流转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公文的运转质量和效率。
一、项目实施背景(一)电子公文消息流转系统是完善工作系统的需要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简称,人们对OA的初步认识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把OA称为“无纸化办公”。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大数据时代后,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断加快发展,信息化的企业已经成为地区或行业的一个竞争力要素。
OA电子公文系统(以下简称电子公文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并以网络作支撑,实现了高密度、大容量和文字、图形、数据等各种信息有机组合和一体化处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电子公文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公文流转、审核、签批等行政事务的电子化、规范化处理,使员工方便快捷地共享公文信息,高效、协同工作。
一份公文从签收到办结,流转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但电子公文系统没有流转时间提醒功能,在实际工作中,除文书管理人员外,其余人员一直坐在电脑前不停刷新电子公文系统的可能性很小,特别是处于最末端的执行环节人员,往往通过领导安排接收指令,但任务执行完毕后,又经常忘记要在系统内办结流转过来的公文,造成公文在系统内积压,不能按时归档。
基于电子公文系统条件下,开发一个新系统,增加流转时间提醒功能,十分必要。
公司公文流转系统
![公司公文流转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ae237e34693daef5ef73d5c.png)
某公司公文流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已势在必行,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当前的办公信息或者办公管理系统主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当前先进的办公管理理念与办公管理流程,科学、有效的为企业提供服务。
而公文流转系统是办公信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提高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通过分析公文流转系统的功能特点,从拟文、发文、收文、审批以及用户管理、系统安全性方面,采取基于互联网的公文信息流转方式,能快捷地在企事业单位间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流转,提高企事业单位公文处理速度。
通过分析了某公司的公文管理现状,发现传统的公文管理方式会造成大量纸张浪费、公文传阅速度较慢、管理和利用公文资料比较繁重、员工日常工作效率比较低,基于这些问题,建立合适的公文流转系统将有效节省公文流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利用率。
本文以建设某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为背景,依托现有的企业网环境、应用网络技术、.NET开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软件工程思路为指导,研究了某航空公司公文流转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建设某航空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现状出发,逐层深入介绍了公文流转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
关键词:公文流转;B/S架构;三层体系结构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formation of human society has be imperative, th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 is also like a raging fire to carry out. The office or off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mainly the use of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office concept and office management process management with the advanced, scientific, effective services for enterprises. The document flow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ffice information system, it can improve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the level of modern managem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al features of document flow system, this paper, from the pseudo documents, receiving approval, and user management, system security, take the document information transfer mode based on Internet, can be used in the internal transfer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the document processing speed.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cument management in a company, found that the traditional way of document management will cause a lot of waste paper, document circulation speed,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document data, heavy staff daily work efficiency is low,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establish appropriate public stream transfer system will effectively save the time of document flow,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work efficiency and information.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the background, based on the existing enterpris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NET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technology,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thought as the instruction, studies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ocument circulation system of an airline company,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ircraft the company, depth describ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ocument flow system.Keywords:Document flow ; B/S structure;Three layer architectur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引言 (5)1.1 课题研究背景 (5)1.2 公文流转研究现状 (6)1.3 公文流转发展趋势 (7)1.4本文主要工作 (8)1.5论文结构 (8)2 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10)2.1 框架概述 (10)2.2 B/S架构概述 (11)2.3 系统三层架构体系概述 (11)2.4 技术介绍 (12)2.5 Ajax技术介绍 (14)2.6 数据访问技术介绍 (15)3 系统需求分析 (18)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18)3.2 系统用例分析 (19)3.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20)3.3.1 公文管理功能 (20)3.3.2 流程管理功能 (21)3.3.3 资讯管理功能 (21)3.3.4 日程管理功能 (22)3.3.5 用户管理功能 (22)3.3.6 系统管理功能 (22)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3)3.5 本章小结 (24)4 系统设计 (25)4.1 系统设计原则和目标 (25)4.1.1 系统设计原则 (25)4.1.2 系统设计目标 (26)4.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6)4.2.1 系统层次设计 (26)4.2.2 系统拓扑结构 (27)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8)4.3.1 公文管理模块 (29)4.3.2 流程管理模块 (30)4.3.3 资讯管理模块 (31)4.3.4 日程管理模块 (32)4.3.5 用户管理模块 (33)4.3.6 系统管理模块 (34)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35)4.4.1 概念结构设计 (35)4.4.2 逻辑结构设计 (38)4.5 本章小结 (41)5 系统实现 (42)5.1 公文管理模块 (42)5.1.1 发文拟稿的实现 (42)5.1.2 公文签收的实现 (43)5.1.3 公文管理的实现 (44)5.2 流程管理模块 (45)5.2.1 新建工作流程 (45)5.2.2 工作流程管理 (46)5.3 资讯管理模块 (48)5.3.1 查看资讯的实现 (48)5.3.2 发布资讯的实现 (49)5.3.3 添加滚动公告的实现 (50)5.4 日程管理模块 (51)5.4.1 设定我的日程的实现 (51)5.4.2 查看下属日程的实现 (52)5.5用户管理模块 (53)5.5.1添加用户的实现 (53)5.5.2 编辑角色的实现 (54)5.6系统管理模块 (56)5.7 系统测试 (57)5.7.1 测试方法 (57)5.7.2 测试环境 (58)5.7.3 测试用例 (58)5.7.4 测试结果 (59)6 结论与展望 (61)6.1 总结 (61)6.2 展望 (61)参考文献 (63)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无纸化办公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办公模式,公文流转系统也应运而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流转管理系统
公文流转管理系统主要是指通过在政府部门间建立标准的、统一的公文交换和共享机制,将相关应用系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平级政府部门之间快捷、便利的公文流转、交换和管理。
公文流转管理系统是基于应用层面信息交换的典型应用之一。
信息交换的需求普遍存在于各地区、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
基于应用层面信息共享和交换是指通过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完成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格式转换、路由选择、交换监控、任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目前,与公文流转管理系统类似的信息交换典型应用还包括:应急指挥、政务公开、信用体系建设等。
基于应用层面信息共享和交换系统的建立,对于减少文山会海、提高办公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和职能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公文流转管理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公文管理系统或OA 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公文在多个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流转和管理。
由于原有公文系统大量存在于不同政府部门,并已被广泛使用,因此,系统的建设应本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原则,实现对原有公文系统基本保留前提下的信息共享和交换。
系统实施路线
采用“三横两纵” 集成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公文流转管理系统,提供与现有公文系统的连接、共享信息的采集、转换、路由、存储、传输等服务。
总体采用集中式布局模式。
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
公文流转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
公文流转管理系统分为中心流转系统、前置机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三部分。
中心流转系统采用eStar BPMS 、eStar ESB 和eStar SmartAdaptors 组合应用模式,同时,安装安全系统、管理和监控系统,实现安全的、可路由的公文流转,并提供多种系统连接和公文格式的转换;前置机系统采用应用适配器系统独立应用模式,提供与不同办公系统的连接,同时,前置机系统可以安装内嵌式数据库,作为中间共享库,以减少对公文系统的压力。
业务应用系统建立在中心流转系统之上,实现基于业务流程的应用开发。
基于“三横两纵”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的公文流转管理系统还可通过建立横向和纵向的共享平台体系,支持多个公文流转管理系统的分布式运行。
对于公文流转管理系统的基本单元系统,通常采用集中式布局模式,当公文流转范围和规模较大时,则可以采用分布式部署模式搭建大型综合性的公文流转管理系统。
系统特点:
• “三横两纵”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和各个公文系统之间采用松耦合的连接方式。
即相关公文系统的升级和改变对交换平台和其他公文系统不构成影响。
• 支持多模式下的传输服务。
在发送和接收方式方面,支持“点到点”和“发布/ 订阅”方式。
在传输协议方面,支持多种传输协议以满足不同的网络条件和信息安全的要求。
• 灵活的路由机制。
不但可以根据发文单位、收文单位自动路由,而且还可以根据内容、标题、关键词形成公文的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