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九章-清热药教学讲义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品入胃经能清胃泻火。治胃火上攻,牙龈肿痛, 常配黄连(10g)升麻(10g)等,如清胃散。
治胃热阴虚,牙痛烦渴,常配知母、牛膝,如 玉女煎知母(10g)、牛膝(10g)麦冬10g、 生地黄12g、生石膏30g 4.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治疮疡溃后不敛,常与升药配伍,如九一丹; 治湿疹,常与黄柏、枯矾等同用; 治水火烫伤,常配青黛、黄柏等。 用法用量:煎服,15~60g。打碎先煎。外用适 量,研末撒敷患处。 必要时亦可用到120g,但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应“热退即撤”否则常致呕逆,食欲不振,大 便稀溏、腹痛。
3.药理作用 本品内服对内毒素引起发热的动物有解热作用,并 可减轻其口渴状态。能增强家兔肺泡巨噬细胞对白 色葡萄球菌及胶体金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吞噬细 胞成熟。能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胆汁排泄,并有利 尿及降血糖作用。能抑制神经应激能力,减轻骨骼 肌兴奋性。小剂量可使心率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量 增加;大剂量则呈抑制状态,血流量反而减少。此 外,还能加速骨缺损的愈合。 4.临床报道 现代以本品研粉内服,治大骨接病;以生石膏配桐 油外用,治单纯性阑尾炎;石膏配知母煎服,治急 性肺炎、支气管炎等有良效。用竹叶石膏汤治疗流 行性出血热有效。
实热——面红、目赤、口干、高热、舌红、 里热 苔黄、脉数有力。
虚热—面色潮热、五心烦热、盗汗、 失眠、脉细数
Baidu Nhomakorabea
3.清热解毒药—清解热毒,用于热毒壅盛证, 如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金银花、 连翘)
4.清热凉血药—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用于吐 衄、发斑等血分实热证。(牡丹皮、生地黄)
5.清虚热药—清虚热,退骨蒸,用于阴虚发热、 骨蒸潮热等。(地骨皮、银柴胡)
里热兼有积滞—当清热、泻下同用
3.本类药药性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 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 热者忌用。
苦燥容易伤阴,阴虚者慎用,或与养阴生 津药同用
4.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过,以伤正气。
5.夏天用量宜大,冬天用量应少。
寒凉伤阳—寒凉药物易损伤阳气 甘寒助湿—甘寒药物易助湿邪 副作用 苦寒败胃—苦寒药物易损伤脾胃 苦燥伤津—苦燥药物易损伤津液 诸药性能,均能清热 或善泻火,或善凉血 或善解毒,用各有别 夏月剂量宜强,冬月剂量宜弱 脾胃虚寒者慎用,真寒假热者应戒。
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治温热病邪在气分之壮热、烦渴、汗出、脉 洪大,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生石膏30~60g,知母9~15g、炙甘草3~9g、 粳米15~30g。水煎至米熟汤成,分两次服。 病重一日可服2~3剂。 兼气阴虚者,加人参(党参)如人参白虎汤。 若温邪渐入血分,气血两燔而见高热不退、 发斑疹,常与玄参、丹皮、栀子清热凉血药 同用,共奏气血两清之效,如清瘟败毒饮、 化斑汤。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大寒入肺胃,生用内清肺 胃之火,外解肌肤高热,并除烦止渴,为清 热泻火之首药,温病气分实热非此不能除; 且善清肺热,又泻胃中之火为治肺热咳嗽、 胃火牙痛之良药。煅后外用,又能清热收湿 敛疮生肌,常用于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 伤等。 2.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0),尚含 有机物、硫化物及微量元素钛、铝、硅等。
分析:
性寒清热
入气分—清气分实热
入肺胃 走肌表—解肌退热
味辛发散
入肺胃—清肺胃热邪
性寒清热泻火——热去火消,津液自生 甘寒相合
滋阴清热
味甘滋补阴液——阴液得补,火热自消 生津止渴
热清渴止,心烦可除——除烦止渴
煅用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收敛生肌
应用
1.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
本品善解肌退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泻肺
五.注意事项:
1.首先应辨证准确。
因里热病证既有气分、血分之别,湿热、热毒 之异,又有实热、虚热之分。故应辨别里热症属 气分、还是血分;是实热还是虚热;是一般的火 热,还是湿热以及里热所在的部位(肝热、肺热、 胃热)
2.根据病情适当配伍。
里热兼表证—与解表药同用,以表里双解。
热在气分兼血热(气血两燔)—清热泻火 药与清热凉血药同用(气血两清)。
第九章-清热药
第九章 清热药
概述
1.热的含义: 热与寒相对而言。“热”是从症状上来说的。 不仅指身体发热,而且也指体温不高的热象。 凡口干、咽燥、面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黄 赤、舌质红,苔黄,脉数、五心烦热等,均属 “热”的范畴。
2.热的分类 表热—发热、恶风、头痛、口渴、脉浮数。 里热—发热、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脉数。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性能特点:
性味:苦寒或甘寒。归经: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清泄气分邪热
适应范围:
(1)热病邪入气分证。见高热、口渴、汗出、 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脉洪大等气分实热证。
(2)脏腑火热证。如肺热咳嗽、胃火牙痛、 心火烦躁、肝火目赤等。
注意事项:
(1)体虚有里热证时,应注意顾护正气, 当配伍补虚药同用。
治疗急性热性传染病(热性病亢进期之高烧稽留,如 急性肺炎、伤寒、乙脑、流脑、猩红热、腮腺炎等。 并可减退因热证而致昏谵狂妄及头痛烦躁、大渴引饮。 生石膏配生地黄、黄连、栀子、黄芩、赤芍、玄参、 连翘、丹皮、竹叶、大青叶等)。 2.肺热喘咳。
本品辛寒入肺经,有清泄肺热作用。(但无止咳平 喘作用) 治邪热袭肺的发热、咳嗽、气急鼻煽,常配麻黄、杏 仁、甘草,以清宣肺热而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胃火牙痛。
(2)根据各药作用部位的不同,有针对 性地选择使用。
重点药物: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熟悉药:芦根、天花粉、竹叶、决明子
石膏
药材石膏
煅石膏
石膏Shigao《神农本草经》 要点: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临床证明石 膏在用于治疗“乙脑”“流脑”等热性传染病方面取 得良好效果。
命名:本品为矿石入药,其煅研醋调,固密甚于脂膏, 故名。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CaSO4.2H20)。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多用于热病气分证 煅用—清热力逊,收敛生肌力专。(多外用) 处方用名:石膏、生石膏、煅石膏(熟石膏) 性味:辛、甘,大寒。 归经:肺、胃。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煅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