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制度93104

合集下载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是指通过规范、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过程的整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和评估,以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公正性、公平性和法律性。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以患者安全和满意度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六条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水平。

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应坚持科学的方法,强调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及时反馈、改进和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第八条医疗质量管理的任务是:(一)遵守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二)建立健全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推行患者安全文化;(三)加强医疗管理创新,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四)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推行终身学习和持续教育;(五)建立和实施医院质量管理规范和流程;(六)加强协作与合作,推动地区医疗质量管理的协调发展。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第九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十条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工作;(三)开展医疗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四)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和知识普及;(五)建立和维护医疗质量信息系统;(六)参与医疗检查和监督工作;(七)组织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作与合作。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组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二条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审议和批准医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二)组织医疗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工作的展开;(三)研究和决定医疗质量改进的措施和计划;(四)审议和处理医疗质量事故;(五)评估和决策医疗装备和设施的质量标准;(六)审议和批准医疗质量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指南;(七)提出医疗质量管理建议,并向医务委员会报告。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共五则范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共五则范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医院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3.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定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4.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目标、任务、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5.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

6.严格质量管理工作资料的收集、归档和管理工作。

7.质量检查结果与评优、奖惩相结合,纳入医院考核。

第二篇: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各科专家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医院必须将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并将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医院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在质量管理方面,应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力求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同时,应以控制预防为主,实行系统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并将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起来。

此外,新招聘来院人员也应接受严格的岗位教育,研究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医院还应开展全院性质教育,定期组织各科研究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对于质量观念较弱的人员,应进行强化教育。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应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同时,应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制度应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财务科。

同时,应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并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医疗质量主要标准包括诊断质量标准、疗效评判标准、护理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

在诊断质量方面,应确保诊断正确、全面和及时,治疗有效。

在疗效评判方面,应根据病人症状、器官功能和外伤创口愈合情况,评判治愈或好转。

在护理质量方面,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评定,确保护理质量的高水平。

在技术操作规程方面,应按照规程执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通过实行这些标准和规程,医院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根据XXX、XXX和高等医学院校的规定,XXX执行技术操作常规与规程。

病历书写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病历书写规范》执行。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十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十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门诊各部门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并纳入门诊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二、门诊部建立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各科室设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对医疗、护理、病历、药事、设备,医疗事故,预防保健,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按要求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加强质控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三、门诊部设立门诊、科室两极质量管理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医疗制度,护理制度,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并切实执行,严格要求,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四、门诊、科室两级质量管理组织须定出全年质量控制计划,每月召开例会,通报情况,反馈信息,完善制度,定出提高医疗质量的措施及质检方案,每季度进行全院性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及评价,按门诊部有关规定进行奖惩,不断改进工作;五、搞好标准化管理,包括技术质量的标准化,管理考评的标准化,医疗设备的标准化及工作方法程序的标准化;六、每月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病历检查及医疗安全情况及奖惩意见,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七、坚持开展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全员“三基”“三严”训练,坚持进行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八、门诊、科室两级的质控工作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资料,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定期写出分析报告,半年有小结,全年有总结,定期逐级上报;九、加强医疗质量情报工作和信息的流转反馈,质量情报工作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作到信息发送及时,流转迅速,返回准确率高,处理及时,效果好;十、质量检查结果作为评优,奖惩,晋升等的参考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二)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样本(3篇)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样本(3篇)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样本1. 初诊医疗服务(3)确保门诊病历记录详尽、合规、准确。

(4)合理安排检查,检查申请单填写规范。

(5)详细记载病历中的用药情况。

(6)药物使用方法、剂量、疗程及配伍需合理。

(7)开具的处方应符合合格标准。

(8)第二次就诊若诊断未明,接诊医生应:a.推荐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生诊治;c.安排住院。

(9)第三次就诊仍无法明确诊断,接诊医生应:a.安排住院;b.若患者拒绝住院,需执行签字程序。

(10)根据专科需求收治病人。

(11)根据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如救护车接送或陪护入院。

2. 病房住院医师(1)病人入院后____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对急、危、重病人立即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____小时内、危重病人____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日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无遗漏项。

(5)____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常规检查,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及其它专科检查。

(6)根据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治疗方案。

(7)对所负责的病人,每天至少早晚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包括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所有医疗活动的详细记录。

(9)对所负责病人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中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如有医院感染病例,需及时填写表格报告。

(11)病人出院需经上级医师批准,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3. 病房主治医师(1)及时审阅下级医师开具的医嘱,对下级医师的操作给予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应在____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

查房内容除补充病史和查体外,还需包括: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病情。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六篇)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六篇)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一、医疗质量构成了医院管理的核心要素和持久焦点,医院必须将医疗质量置于首要位置。

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应融入医院的各个运营环节。

二、需构建完善的医疗质量保障体系,即设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结构,确保职责明确,并配置专职或兼职的质量管理人员,以执行质量管理任务。

1. 设立的质量管理与改进机构应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管理委员会。

这些机构应与医院的职能任务相匹配,人员构成合理,职责和权限明确,定期召开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 院长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需充分履行质量管理与改进的领导和决策职责。

其他医院领导应积极参与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制定和监控过程。

3. 医疗、护理、医技的职能管理部门承担指导、检查、考核、评估和监督的职能。

4. 临床和医技科室的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是本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5. 各级责任人应清晰了解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能力。

三、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结构需依据上级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1.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应是全面、系统的书面计划,能有效监督各部门,特别是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日常质量管理与危机管理。

2. 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定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估及信息反馈等,强化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四、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 核心制度涵盖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2. 对病历质量管理,应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充分保障患者的权益与安全,本医疗机构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以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医疗过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1. 提供专业、准确、高效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2. 实施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3. 改进医疗过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4.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与评估,规范医疗行为和提高医疗质量的水平。

三、医疗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力1. 医疗机构管理层应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政策,并组织实施;2.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和监督;3. 医务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4. 患者和家属有权对医疗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医疗机构应及时处理和回复。

四、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与实施1. 制定和贯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2. 完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3. 建立医疗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4.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5. 加强医疗信息管理,确保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6. 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7. 加强医患沟通和共同决策,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五、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 管理层应定期对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进行评估和监督;2. 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医疗质量管理的培训和督导;3. 患者和家属有权向监管部门举报和投诉医疗质量问题;4. 定期向患者公布医疗质量的评估结果和改进措施。

六、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适用于本医疗机构;2.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3. 本制度经管理层批准后可进行修改和补充;4.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和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以上是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范文,旨在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范文1. 目的与应用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并规范医疗机构的运作。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2. 职责和义务2.1 医疗机构负责设立医疗质量管理机构,并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确保医务人员熟悉和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2.2 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参与医疗质量管理的活动。

2.3 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规定,确保医疗活动的质量和安全。

2.4 医务人员应主动参与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并及时报告医疗质量管理机构。

3. 管理要求3.1 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评估、过程改进、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2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3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3.4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5 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物品管理、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6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 质量目标和指标4.1 医疗机构应设定相应的质量目标,包括医疗事故发生率、满意度、病患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4.2 医疗机构应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质量目标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 质量认证和监督5.1 医疗机构可以主动申请质量认证,或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5.2 医疗机构应根据监督和检查结果,及时整改问题,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6. 处罚与奖励6.1 医疗机构应建立违规行为的处罚机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处罚。

6.2 医疗机构应对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进行奖励,以激励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7. 文档管理7.1 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实施文档管理制度,确保相关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中医疗质量的管理。

第三条本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个体化治疗、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

第四条本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实施,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当由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业务负责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临床科室负责人、药学部门负责人、护理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第五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质量控制指标、质量改进措施等内容。

第六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效率。

第七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第八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总结,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九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激励。

第十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与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二、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第十一条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

第十二条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

第十四条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五条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程序,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确保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疗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水平和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公正、公平和透明,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社会信誉。

二、范围和制度制定程序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应包括医疗机构内部所有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各类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医疗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医疗设备和用品。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应严格遵守以下程序:明确编制制度的责任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制定制度名称、范围、目的、内容、执行程序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草案;征求相关意见,进行论证;正式发布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的收集、整理在编写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之前,需要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卫生部关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关于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合同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四、制定各项制度的内容1.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领导责任和下级机构的职责,并规定医疗机构内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以及质量管理的考核方式。

2.病案管理制度规定医疗机构的病案管理规定和要求,包括病案填写、存储、保密和病案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3.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医疗服务质量的监测、评估、反馈和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4.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医疗机构安全设备和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5.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确立医疗设备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设备的采购、检测、维护、使用和报废等方面的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_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定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_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定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_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体系、质量管理过程和质量评价等,以提高医疗机构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以下是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一些规定。

一、质量政策二、质量目标医疗机构需要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目标。

同时,质量目标应定量化、可衡量,并且需要与医疗机构的质量政策相一致。

三、质量体系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包括质量文件管理、质量责任与权限、质量岗位职责、质量培训和质量纪录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质量文件管理是指医疗机构要制定、执行和维护一系列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南等。

四、质量管理过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对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包括医疗设备管理、药品管理、医疗器械管理、感染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与患者的沟通与协商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对于医疗风险的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评估和控制。

五、质量评价六、质量持续改进以上是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一些规定。

医疗机构要全面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以适应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需求和发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使质量管理成为医疗机构的共识和共同责任,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优秀5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优秀5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优秀5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里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收集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优秀5篇,欢迎阅读。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篇(作者☆)一一、严格执行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制度和医疗器械入库验收程序,负责医疗器械入库验收工作。

二、验收人员凭到货通知单或随货同行逐批进行验收,在入库凭证上签字,与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

验收人员对医疗器械的漏检、错检负具体质量责任。

三、对验收不符合验收内容、不符合相关法定标准和质量条款或其他怀疑质量异常的医疗器械,填写拒收报告单,并通知质管部处理。

四、验收时应对医疗器械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逐一检查,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五、验收首营品种,应查看首批到货医疗器械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检验合格证明。

六、验收进口医疗器械,应检查包装的标签是否有中文注明的医疗器械名称、主要成份以及进口注册证号,检查中文说明书及合法的相关证明文件。

七、及时填写有关报表和验收记录,并签字负责,按规定保存备查。

八、自觉学习医疗器械质量专业知识,努力提高验收工作水平。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篇二一、目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范围适用于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全部工作。

三、内容1、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医院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

2、医院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1)医院设置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组织(例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要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人员组成合理,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质量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医学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种综合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为了有效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要素和实施步骤。

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要素1. 目标与策略: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明确的目标和策略。

医疗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长远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与计划。

2. 组织结构与职责: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应该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级领导应该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将其融入到日常管理中。

3. 管理流程与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和规范。

从医疗服务的需求调查、医疗操作的规范到后期评估的执行,各环节的工作需要有详细的标准操作规范。

同时,制度还需要设置相应的反馈、监控和改进机制。

4. 人员培训与意识提升: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地需要医务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医疗机构应该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

5. 设备与设施保障: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需要保证医疗设备和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与管理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制度方案: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详细方案。

方案应包括目标、流程、责任和要求等内容。

2. 建立档案管理:建立医疗质量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记录和归档。

档案应包括投诉、意见反馈、质量检查等信息,以便后期分析和改进。

3. 开展质量评估和监控:医疗机构应该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监控活动,针对不同环节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和流程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加强患者安全管理: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1. 引言1.1 背景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保障医疗质量,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的医疗服务而制定的一套制度和管理模式。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1.2 目的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操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同时,本制度还旨在促进医疗机构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2. 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和摆脱。

下面了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所依据的质量管理原则:•患者至上: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是医疗机构工作的核心和首要任务。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评估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多元参与:医疗机构应充分调动和利用各方资源,形成多元的参与机制。

•综合管理:通过适当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提升医疗机构整体的综合管理能力。

2.2 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职责是指医疗机构内各级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

是质量管理职责的主要内容:•配置和管理质量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指导和监督医务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培训,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的质量评估机制,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医疗质量管理流程3.1 临床质量管理流程临床质量管理流程是指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从患者接待到出院的全过程。

是临床质量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1.患者接待:医疗机构首先要对患者进行接待和登记,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历资料。

2.诊断和治疗: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适当的检查和治疗。

3.护理管理: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照顾,保障患者的生活和安全。

4.医嘱管理:医生负责对患者制定医嘱,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变更。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5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5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5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一、组织本部门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有关方针政策和质量管理制度。

二、负责搞好库容、库貌、环境卫生,注意防火、防盗、防鼠、防虫、防霉变。

三、监督医疗器械分类储存,坚持“近期先出”、“先产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根据季节变化,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

四、督促指导养护、保管员严把入库、在库养护、出库关,对把关不严造成的`后果负具体领导责任。

五、指导养护员、保管员日常的工作。

协助对本部门员工的岗位培训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一、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坚持每日两次(上午9:00-10:00,下午2:00-3:00)按时观察库内温、湿度的变化,认真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疗器械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保证医疗器械贮存质量。

温度控制:常温库为10—30℃,阴凉库为温度≤20℃,冷库温度为2—10℃;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

二、养护人员应对在库医疗器械每季度至少养护检查一次,可以按照“三三四”循环养护检查,(所谓三三四指一个季度为库存循环的'一个周期,第一个月循环库存的30%,第二个月循环库存的30%,第三个月循环库存的40%)并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应挂黄牌停止发货并及时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交质管部门处理。

四、养护员对近效期商品挂牌标示、按月填报医疗器械近效期催销报表表,督促业务部门及时催销,以防过期失效。

六、做好货贺的清洁卫生,做好防火、防尘、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防鸟、防污染等工作。

七、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一、目的:建立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采用PDCA循环原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保障患者得到优质、合理、高效得康复服务。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岗位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质量第一、患者至上、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本单位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长负责制,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分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六条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 制定和修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 审议和监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3. 组织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价;4. 研究和解决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5. 向院长报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

第七条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八条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 负责制定和修订医疗质量管理实施细则;2. 负责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价的组织、协调、实施;3. 负责医疗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4. 负责医疗质量改进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跟踪;5. 负责医疗质量培训和教育。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内容第九条医疗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安全;2. 医疗服务流程;3. 医疗服务内容;4. 医疗服务效果;5. 医疗服务满意度。

第十条医疗安全管理:1.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养;2.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3. 完善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的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安全;4. 加强医疗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医疗应急预案;5. 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医疗服务流程管理:1.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2. 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规范,规范医务人员行为;3. 加强医疗信息管理,提高医疗信息质量;4. 完善医疗服务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特制定以下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及职责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负责人为委员。

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计划和措施,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疗质量相关问题。

2、设立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监测、评估和反馈。

3、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科室骨干医护人员。

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的自我管理和控制。

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首诊负责制度(1)患者首次就诊的医师为首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会诊。

(3)因病情复杂或危重,需要转到上级医院或其他科室治疗的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联系转诊事宜,并做好病情交接。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住院医师每天至少对所管患者查房2 次,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2)主治医师每天至少查房 1 次,对新入院患者、疑难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重点查房,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

(3)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 1-2 次,重点解决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指导下级医师的诊疗工作。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对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复杂的病例,应及时组织疑难病例讨论。

(2)疑难病例讨论由科室负责人或主治医师主持,本科室医师、相关科室医师参加。

讨论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

(3)讨论中应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一、总则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应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安全为底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2. 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3. 医院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工作,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提升。

二、医疗质量管理组织1. 医院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医疗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工作。

2.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由院长担任主任,副院长、医务部门负责人、护理部门负责人、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等组成。

3.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三、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病历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护理管理制度等。

2. 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应明确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周期和评估结果应用等。

3.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制度应包括改进目标、改进措施、改进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落实等。

4.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事件处理制度、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5. 病历管理制度应包括病历书写规范、病历保存和归档、病历查阅和复印等。

6. 处方管理制度应包括处方书写规范、处方审核、处方调剂等。

7. 护理管理制度应包括护理工作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护理质量评估等。

四、医疗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1. 医院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医疗费用等方面。

2. 医疗质量评估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估结果应作为医院改进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

3. 医院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明确改进目标、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精选20篇)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篇1一、建立分级制度,级数不定,级与级之间以工资奖金为区分。

模仿国外的医师制度,病人先由一线医生接诊,若一线医生无法治疗,再转由更高级别的医生诊疗。

二、建立医师考核制度,每个病人建立专门档案,应包括身份证号及联系电话等;对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发给问卷,询问病人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症状消失且三月内不再复发为治愈一例;若病人不满意效果而中止治疗,则为治疗失败一例;以“治愈例数”÷“总治疗例数”为治愈率,每年考核一次,要求治愈率为80%以上。

三、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升降制度。

1.新毕业医师为见习医师,无独立处方权,随高级别医师学习三年后晋级为一级医师,此期间拿固定工资;此后每连续三年治愈率高于80%则升一级,低于80%则降一级,若降入见习医师则为见习医师待遇;2.若发现医师做假,如与人窜通假冒治愈以提高治愈率等,一次发现即降入见习医师。

说明:这种考核及升降制度直接面对病人,以实际治疗效果为依据,鼓励医师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多接诊病人,多劳多得。

病人先由一线医师接诊,可避免高级医师人才浪费,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诊疗更复杂的病例及进一步学习;高级别医师的技术水平及付出的脑力劳动都多于低级别医师,理应有更高的报酬,若档次不拉开难以有足够的激励。

建立以治愈率为准的升降制度可以避免医师乱接病人,遇到没把握的病人可以推荐给更高级别的医师就诊。

医师做假直接与医德相关,故而处罚严厉。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篇2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一、医务部工作制度二、护理部工作制度三、病历管理制度四、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五、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六、处方点评制度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八、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管理制度九、整形美容外科工作制度十、美容皮肤科工作制度十一、激光室工作制度十二、微创注射室工作制度十三、口腔科工作制度十四、麻醉科工作制度十五、检验室工作制度十六、药房工作制度十七、药品采购工作制度十八、药品验收和保管制度十九、药品质量监控制度二十、档案室工作制度一、医务部工作制度、根据医院工作计划的相关要求,具体组织实施。

、组织各医疗、医技科室进行正常的医疗业务工作,协调各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联系,组织重大手术和危重病人会诊抢救,督促和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采购、供应及管理。

、具体实施技术管理:定期分析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措施,加强技术培训,改善设备条件,大力开展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保证专科技术建设的不断发展。

、加强基础医疗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严格督促检查。

、督促检查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和各级各类业务人员职责的贯彻执行。

、积极做好医疗事故与差错的防范工作,对已发生的医疗事故要及时调查,组织讨论,并向院长提出处理意见,不断改进医疗工作和医疗作风。

、制定培训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业务水平,定期进行医疗业务考核,并建立好医疗人员技术档案。

、经常深入医疗业务科室,及时了解医疗工作情况,向院长汇报,提供改进医疗业务活动的建议,保证以医疗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负责处理院内外医政工作的联系,邀请专家会诊。

、接待医疗业务方面的来信来访和参观访问事宜。

、领导所属部门的工作。

、管理医疗业务委员会的工作、发挥委员会的业务管理、技术监督和业务检查、评定、考核工作。

定期召开委员会研究、讨论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对临床、医疗科室的医疗质量工作按即定考核方案定期给以考核,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护理部工作制度护理部实行院科二级管理,对科护士长进行垂直领导。

 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调配、奖惩等有关事宜。

护理部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护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护理部按照年计划认真组织落实各项护理,年终有总结。

 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及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 健全护理考核标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全面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

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工作:( )年有工作计划,月有检查重点,有记录,并有改进措施及奖惩制度。

( )深入科室查房,协助临床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 )每季度进行住院顾客、出院顾客、门诊顾客满意度调查。

(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体系,以促进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质量管理活动,将护理质量控制的信息传达到科室、传递至各级各类护士。

组织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如护理部例会、护士长例会、全院护士大会等。

 制定护理培训计划,组织业务学习、护士技能培训、新护士岗前培训等活动,有考核,有总结;定期对护理人员岗位技术能力评价工作。

三、病历管理制度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病历归档以后形成病案。

、按照病历记录形式不同,可区分为纸质病历和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具有同等效力。

、病案管理员负责病历和病案管理工作,应当对病历质量定期检查、评估与反馈。

医务部负责病历的质量管理。

、医院所有人员应当严格保护患者隐私,禁止以非医疗、教学、研究目的泄露患者的病历资料。

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编号为同一患者建立唯一的标识号码。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书写病历。

、住院病历应当按照以下顺序排序: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会诊记录、病危(重)通知书、病理资料、辅助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病历归档时病案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装订保存: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会诊记录、病危(重)通知书、病理资料、辅助检查报告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体温单、医嘱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 门诊病历原则上由患者负责保管,也可由医院病案室管理;住院病历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

、患者出院后,住院病历经科主任签名后由科室护士长按照归档病案顺序整理,与病案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做好登记双签字,交由病案管理员统一保存、管理。

住院病历归档时限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后 日归档。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病历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随意涂改病历,严禁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除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务人员,以及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或者医院授权的负责病案管理、医疗管理的部门或者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病历。

、其他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借阅病历的 应当向医院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并办理相应手续后方可查阅、借阅。

查阅后应当立即归还,借阅病历应当在 个工作日内归还。

查阅的病历资料不得带离医院。

 医院应当受理下列人员和机构复制或者查阅病历资料的申请,并依规定提供病历复制或者查阅服务:(一)患者本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二)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或者其代理人。

 医院病案室受理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在规定时间内将需要复制的病历资料送至指定地点,并在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复制;复制的病历资料经申请人和医疗机构双方确认无误后,加盖医疗机构证明印记。

门诊病历由医院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 年;住院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住院出院之日起不少于 年。

四、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费用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 由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对不能完全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应由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

医院需要列出对患者执行书面❽知情同意❾的目录,由主管医师告知患者,履行签字同意手续。

 对急诊、危重需实施抢救性时,在患者无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又无法与家属联系或无法在短时间内到达,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时,应紧急请示报告科主任、医务部,院领导批准。

 临床医师在对病人初步诊断后要向病人进行告知疾病特点及检查、治疗方法、治疗的后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应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实施。

如果病人对检查、治疗有疑虑,拒绝接受医嘱或处理,主管医师应在病程录中作详细记录,向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解释,病人仍拒绝接受处理等情况,也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

如果病人执意不同意接受应该施行的检查或治疗,则不可实行,但应告知可能产生的后果,由病人或委托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手术、麻醉前必须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

主管医师应告知病人拟施手术、麻醉的相关情况,由病人或家属签署同意手术、麻醉的意见并签全名。

五、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一)本制度以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各项临床诊疗规范的标准为依据,凡违反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和诊疗规范所规定的标准,所发生的不良医疗行为造成的后果均属医疗质量追究的范围。

(二)医疗质量的不良行为包括医疗过失(含差错、缺陷、医疗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依其性质和程度分别参照医院奖惩规定、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及预案所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三)凡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医疗纠纷时,相关科室和部门按报告制度的规定及时将发生不良事件、纠纷的原因经过和责任人认定及处理意见在不超过 个工作日中上报医务部,医务部经查实后,即向主管院领导报告,并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作出处理决定。

(四)坚持加强医疗不良事件管理报告制度,各科室填报《医疗不良事件登记表》,医院每月要发出医疗安全月报通报,对医院及科室预防医疗不良事件的措施落实情况及处理情况,对消除医疗安全隐患情况均要通报全院。

(五)凡发生了医疗不良事件的,要坚持查清事实经过,所出现医疗质量过失的个人及科室要以书面形式报告医务部,医务部在收到报告后立即前往科室查清和落实事实经过,并立即向医院院长汇报,按研究决定的结果进行处理。

(六)对所发生的医疗质量的过失,要查清责任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清主次责任人,分别按医疗质量过失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以便确定性质。

(七)按医疗质量所产生的后果及严重程度,可按医疗差错、医疗缺陷、医疗过失、医疗事故的规定分别确定其性质,一旦确定其性质,分别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其职能部门,在履行职责和例行的检查中发现了医疗质量责任问题,有权直接介入调查、询问有关科室和人员,相关科室和人员不得推诿、回避、甚至拒绝,应积极配合,实事求是的接受询问和回答问题。

六、处方点评制度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医院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一)处方点评目的: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二)处方点评工作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三)药剂科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四)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五)处方点评的实施: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 ‰,且每月点评处方数不少于 张;病房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 ,最少 张。

(六)处方点评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七)处方点评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应当及时通知医务部和药剂科。

(八)处方点评的结果: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九)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

、不规范处方判定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 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 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