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文学意境(文本层面处理)文学意境是抒情性文学追求的艺术至境形态。
一、意境论的形成和意境的界说
(一)意境论的形成
盛唐之后,意境开始全面形成。
王昌龄《诗格》
诗僧皎然:‚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
刘禹锡:‚境生于象外‛
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宋人严羽的‚别材‛、‚别趣‛
明人陆时雍:意境的韵味问题;
清人王夫之:情与景的关系问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他指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境‛。这个‚境‛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象‛和‚象外之象‛,也就是实境和虚境。
(二)意境的界说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二、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一)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
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
杜甫绝句《漫兴》:
糁径扬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
李白《月下独酌》之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第三是情景并茂式。
李白的《南陵别儿童人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
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二)虚实相生
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
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刘禹锡《乌衣巷》为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般来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
(三)生命律动
何谓生命律动?即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宗白华认为,意境中‚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这与中国人的诗化宇宙观、哲学观有联系。他又说:
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我们宇宙既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
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着的生动气韵。哲人、诗人、画家,对于这世界是‚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庄子语)。‚体尽无穷‛是已经证入生命的无穷节奏,画面上表出一片无尽的律动,如空中的乐奏。‚而游无朕‛,即是在中国画的底层……里(按,即虚境里)表达着本体‚道‛。宗白华在这里剖析了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混然为一,试图说明艺术意境与宇宙境界的同构关系。
具有三个特点:
其一是表诚挚之情。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二是状飞动之趣。
杜甫名句云: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李白名句云: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其三是传万物之灵趣。
意象派诗人哈尔姆的《秋天》这样写道:
秋夜里一丝寒冷
我向外走去,
看见血色好的月亮停在篱笆上
像一个红脸的农夫。
我没有止步说话,只点了点头;
周遭是渴望的星星
带着白色的脸庞像城里的孩子们。
(四)韵味无穷
这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
相传为李白所作《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三、意境的分类
关于意境的分类,理论上尚待深入。
(一)刘熙载分类法
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提出的分类方法。他说:
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
所谓‚花鸟缠绵‛,是指一种明丽鲜艳的美;‚云雷奋发‛是指一种热烈崇高的美;‚弦泉幽咽‛是一种悲凉凄清的美;‚雪月空明‛乃是一种和平静穆的美。这四种都是中国抒情文学意境美的表现,哪一种写好了都能出上乘之作。一般来说,风格不应有高低偏正之分。
(二)王国维分类法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本不含泪,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而惊心,只因诗人痛苦不堪,所描写的景物都带上了人的情感色彩,这就是‚有我之境‛。
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