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第2课《回延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为今日延安街景)
鲜明的地方色彩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 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色 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 式,是陕北民歌;诗中“登 时”‘莫要”“几根根”等, 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 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 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 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 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 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 一。
革命万里起高潮
——从延安向全 国扩展的大好的 革命形势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枣园毛泽东旧居
——回顾延安历史, 延安人民前赴后继, 似滚滚延河水不断 向前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夸张的手法,再次抒发 了对延安母亲的眷念之情
五、颂延安: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 史,展望美好的明天
写作借鉴
1.着眼于抒情。
诗人始终抓住自己对延安的亲情来写,反复咏 叹。如“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 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一 声声反复呼唤,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作品按照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 延安”的顺序层层递进,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课文中的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 下了革命的足迹。
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 装组织。
几回回: 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 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 “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 又一……”的意思。
整体感知
结构梳理
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忆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话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回 延 安
看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状元成才路
祝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
热 爱 之 情
续革命的征程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堂小结
《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 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 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及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 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 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 射源外,还有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 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祝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 续革命的征程
深入探究
1.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乡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
线索。
2.概括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 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在抒情方式上,既 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 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踏上 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 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 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 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 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 了巅峰。
——臧克家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比兴手法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养育之恩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起也;取譬引类, 起发己心。 兴——先从别的事物引起所咏 之物,以为寄托。委婉含蓄, 寓意深远,文已尽而意有余。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火热的战斗和学习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的生活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别用一两 句话概括这5个小节的主要内容。
思路结构
(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3)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4)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5)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无法控制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内心的激动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借代
把诗歌的内容表现得形象、生动, 而且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得亲切、热烈
夸张手法的运用
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 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 逢说话之多。又如:“双手接定 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等等,夸张的写法淋漓尽致地表 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 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 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党的培育之恩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对母亲延安的 怀念和感激
二、忆延安:追忆当年在延 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与延 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感激,怀念)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选择有陕北地方特 色的事物,渲染气氛
拟人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欢迎场面 的热烈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迎过延河来
一、回延安:
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 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 的兴奋和喜悦
一开头,兴奋快乐的情感就像 强有利的大手把人 牢牢抓住!接 下去,那些具体而带有强烈特征性 的句子,把眼前的景色和人物带到 我们的跟前、心上来!真象一个久 客他乡的游子一旦回到了故乡。延 安啊,这革命的摇篮,这伟大的 “母亲”,诗人带着多少情意倒入 了你的怀抱!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
——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
亲人欢聚的热烈 场面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字词学习
◆生难字
ɡāo 羊羔
méi 糜子
pù 柳林铺
zhǎn 盏
dǔ 白羊肚毛巾
yáo 窑
chuǎn 喘
pàn 畔
shǔ 黍类 lǒu
搂
kuànɡ 眶
◆词语集注
糜子:一种果实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鸡毛信:
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 留脚印: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欢聚一堂,共叙 新旧岁月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比喻、夸张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滔滔不绝、唾 沫横飞的热烈
娃白 娃生 们生 争的 抢窗 来纸 把红 手窗 拉花 (渲染)
三、话延安:
描绘与亲人团聚 的场面,表达了相互 间深厚的情谊。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夸张
比喻 排比、拟人
拟人、比喻
延安旧貌换新颜
四、看延安:
描绘了延安新貌, 赞美10年来党领导下 延安的巨大变化。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的红旗啊 高高的飘
延安旧貌换新颜
看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五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从延安向全国扩展的大 好革命形势
杨家岭革命旧址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枣园毛泽东旧居
——回顾延安历史,延 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 滚延河水不断向前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夸张的手法,再次抒发了对延 安母亲的眷念之情。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对母亲延 安的眷念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夙愿已偿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 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登 山凭眺,可纵观圣地全貌。 “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 真正到了延安”。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回 延 安
贺 敬 之
贺敬之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 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 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 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 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 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 集有《朝阳花开》、《乡 村的夜》、《放歌集》、 《雷锋之歌》、《贺敬之 诗选》等。
背景链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从北京重回阔别 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 大会后写的。在大会期间,作者受到延安人民的 热烈欢迎,也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起昂扬的 诗情,萌生了创作冲动,写下了诗作《回延安》 和散文《重回母亲的怀抱——回延安》。
鲜明的地方色彩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 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色 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 式,是陕北民歌;诗中“登 时”‘莫要”“几根根”等, 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 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所以 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 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 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 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 一。
革命万里起高潮
——从延安向全 国扩展的大好的 革命形势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枣园毛泽东旧居
——回顾延安历史, 延安人民前赴后继, 似滚滚延河水不断 向前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夸张的手法,再次抒发 了对延安母亲的眷念之情
五、颂延安: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 史,展望美好的明天
写作借鉴
1.着眼于抒情。
诗人始终抓住自己对延安的亲情来写,反复咏 叹。如“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 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一 声声反复呼唤,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作品按照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 延安”的顺序层层递进,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课文中的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 下了革命的足迹。
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 装组织。
几回回: 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 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 “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 又一……”的意思。
整体感知
结构梳理
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忆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话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回 延 安
看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状元成才路
祝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
热 爱 之 情
续革命的征程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堂小结
《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 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 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及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 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 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 射源外,还有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 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祝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 续革命的征程
深入探究
1.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乡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
线索。
2.概括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 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在抒情方式上,既 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 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踏上 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 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 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 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 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 了巅峰。
——臧克家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比兴手法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养育之恩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起也;取譬引类, 起发己心。 兴——先从别的事物引起所咏 之物,以为寄托。委婉含蓄, 寓意深远,文已尽而意有余。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火热的战斗和学习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的生活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别用一两 句话概括这5个小节的主要内容。
思路结构
(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3)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4)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5)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无法控制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内心的激动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对偶、借代
把诗歌的内容表现得形象、生动, 而且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得亲切、热烈
夸张手法的运用
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 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 逢说话之多。又如:“双手接定 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等等,夸张的写法淋漓尽致地表 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 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 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党的培育之恩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对母亲延安的 怀念和感激
二、忆延安:追忆当年在延 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与延 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感激,怀念)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选择有陕北地方特 色的事物,渲染气氛
拟人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欢迎场面 的热烈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迎过延河来
一、回延安:
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 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 的兴奋和喜悦
一开头,兴奋快乐的情感就像 强有利的大手把人 牢牢抓住!接 下去,那些具体而带有强烈特征性 的句子,把眼前的景色和人物带到 我们的跟前、心上来!真象一个久 客他乡的游子一旦回到了故乡。延 安啊,这革命的摇篮,这伟大的 “母亲”,诗人带着多少情意倒入 了你的怀抱!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
——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
亲人欢聚的热烈 场面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字词学习
◆生难字
ɡāo 羊羔
méi 糜子
pù 柳林铺
zhǎn 盏
dǔ 白羊肚毛巾
yáo 窑
chuǎn 喘
pàn 畔
shǔ 黍类 lǒu
搂
kuànɡ 眶
◆词语集注
糜子:一种果实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鸡毛信:
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 留脚印: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欢聚一堂,共叙 新旧岁月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比喻、夸张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滔滔不绝、唾 沫横飞的热烈
娃白 娃生 们生 争的 抢窗 来纸 把红 手窗 拉花 (渲染)
三、话延安:
描绘与亲人团聚 的场面,表达了相互 间深厚的情谊。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夸张
比喻 排比、拟人
拟人、比喻
延安旧貌换新颜
四、看延安:
描绘了延安新貌, 赞美10年来党领导下 延安的巨大变化。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的红旗啊 高高的飘
延安旧貌换新颜
看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五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从延安向全国扩展的大 好革命形势
杨家岭革命旧址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枣园毛泽东旧居
——回顾延安历史,延 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 滚延河水不断向前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夸张的手法,再次抒发了对延 安母亲的眷念之情。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对母亲延 安的眷念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夙愿已偿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 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登 山凭眺,可纵观圣地全貌。 “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 真正到了延安”。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回 延 安
贺 敬 之
贺敬之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山 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 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 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 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 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 集有《朝阳花开》、《乡 村的夜》、《放歌集》、 《雷锋之歌》、《贺敬之 诗选》等。
背景链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从北京重回阔别 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 大会后写的。在大会期间,作者受到延安人民的 热烈欢迎,也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起昂扬的 诗情,萌生了创作冲动,写下了诗作《回延安》 和散文《重回母亲的怀抱——回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