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三项的意义ppt课件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66861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66861](https://img.taocdn.com/s3/m/9529a05ec5da50e2524d7fc5.png)
心梗三项快速检测试验的临床意义心梗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急性心梗(AMI)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心梗发作2h后的血清Myo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CTn 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金标准。
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12-24小时出现。
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100-300ng/ml。
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心肌缺血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判断再灌注效果。
CK-MB:是多年前临床医生AMI检测“金标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渐渐被肌钙蛋白取代,。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
三种标志物Myo、cTnI、CK-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较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
肌红蛋白MYO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2-3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小时达到最高,24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
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分钟-2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bbee9c7eff9aef8951e064f.png)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心梗三项快速检测试验的临床意义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急性心梗(AMI)发作2h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后的血清Myo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
肌钙蛋白I(CTn 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12-24小时出现。
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100-300ng/ml。
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判断再灌注效果。
CK-MB:是目前临床医生最信赖的AMI检测“金标准”,特异性较高。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
三种标志物Myo、cTnI、CK-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较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
肌红蛋白MYO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2-3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小时达到最高,24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
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分钟-2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全解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9c13aa220740be1e650e9a36.png)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2010年10月25日阅读次数:674 默认字体肌钙蛋白T (Troponin T,TnT)心肌来源的肌钙蛋白T(cTnT,分子量39.7KD)是心肌损伤特异的、灵敏的标志。
较cTnI有统一的cutoff值;无交叉反应。
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特异性>98%,在AMI发病后3-4小时,血清cTnT含量升高,并可持续14天之久。
2、用于当怀疑心肌细胞损伤的患者。
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现或者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和亚急性心肌梗塞,用来评估梗塞的严重程度,通过发现微小面积心梗来对不稳定心绞痛进行危险程度分级)。
在心肌的感染中(例如心肌炎)以及由机械,电和化学原因诱导的心肌损伤(冠状动脉支架成型术 PTCA)等,心脏手术,心脏移植,心脏换瓣,心肌毒素,等原因均可以造成TNT升高。
cTNT在心肌损伤2-8小时释放入血。
cTNT有2小时-14天的诊断窗口。
3、检测血清cTnT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如:AMI和心肌炎的诊断,以及监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程和危险性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在30%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血清中,cTnT可升高。
临床资料表明:该类病人患继发性心血管病发症的危险性升高。
4、灵敏度较低,结合Myo和CK-MB对早期胸痛病人的评估起决定性作用。
5、还可作为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成功与否的灵敏特异指标。
正常参考值:0.01-0.03 ng/ml肌红蛋白(Myoglobin)肌红蛋白是一种细胞浆蛋白质,存在于心脏和骨骼的横纹肌中,具有转运氧气和储存氧气的功能,分子量17.8KD,由于分子量较小,当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很快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
1、检测及红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度梗死以及观察溶栓治疗后成功再灌注的重要指标。
急性心梗后最早(1-2h)出现升高,梗死发生后4-12小时,肌红蛋白的血浓度达到最高值。
24小时后恢复到正常值水平成“多峰”现象,灵敏度优于CK-MB。
2、灵敏度高,最早排除AMI;阴性预测率为99%。
心梗三项 ppt课件
![心梗三项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8d28b884868762cbaed520.png)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主要存在于心、肾中。
由分布及含量可以看出,这些心肌酶的心肌特异性不高。在利 用心肌酶谱判定患者是否心肌损伤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骨骼肌是 否存在异常表现。
ppt课件
7
临床应用
更加频繁的早期检测肌钙蛋白和/或CK-MB, 尤其是联合检测肌红蛋白,可以帮助尽早诊 断出心肌梗死并且有利于尽早启动治疗;
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危险分 层;
检测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损伤;
各种胸痛原因的鉴别诊断。
心肌梗死面积预估,AMI后溶栓和介入治疗的 指示物
剂量反应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0.950 精密度:CV批内<15%,CV批间<20% 准确度(回实验室):平均回收率(CK-MB)=96%,平均
回收率(cTnI)=95%,平均回收率(Myo)=95%
ppt课件
16
适用仪器
南京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FIA8000系 列免疫定量分析仪及升级系列
的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层析技术,检测人血 中CK-MB、cTnI及Myo的含量。
ppt课件
14
运行要求
ppt课件
15
本公司产品优点/性能指标
检测试剂盒结合了三种标志物的优势,具有更好的灵 敏度和特异性
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cTnI不高于1.0ng/ml,CK-MB 不高于5.0ng/ml,Myo不高于50ng/ml
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I、T、C三亚基构成,当心肌损伤后, 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8小时后,开始在 血液中升高,升高的cTn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 (5~10天),这样就提供了较长的检测期。cTnI具有心 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志物。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7d899420b4e767f5acfceef.png)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2010年10月25日阅读次数:674肌钙蛋白T (Troponin T,TnT)心肌来源的肌钙蛋白T(cTnT,分子量39.7KD)是心肌损伤特异的、灵敏的标志。
较cTnI 有统一的cutoff值;无交叉反应。
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特异性>98%,在AMI发病后3-4小时,血清cTnT含量升高,并可持续14天之久。
2、用于当怀疑心肌细胞损伤的患者。
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现或者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和亚急性心肌梗塞,用来评估梗塞的严重程度,通过发现微小面积心梗来对不稳定心绞痛进行危险程度分级)。
在心肌的感染中(例如心肌炎)以及由机械,电和化学原因诱导的心肌损伤(冠状动脉支架成型术 PTCA)等,心脏手术,心脏移植,心脏换瓣,心肌毒素,等原因均可以造成TNT升高。
cTNT在心肌损伤2-8小时释放入血。
cTNT有2小时-14天的诊断窗口。
3、检测血清cTnT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如:AMI和心肌炎的诊断,以及监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程和危险性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在30%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血清中,cTnT可升高。
临床资料表明:该类病人患继发性心血管病发症的危险性升高。
4、灵敏度较低,结合Myo和CK-MB对早期胸痛病人的评估起决定性作用。
5、还可作为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成功与否的灵敏特异指标。
正常参考值:0.01-0.03 ng/ml肌红蛋白(Myoglobin)肌红蛋白是一种细胞浆蛋白质,存在于心脏和骨骼的横纹肌中,具有转运氧气和储存氧气的功能,分子量17.8KD,由于分子量较小,当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很快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
1、检测及红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度梗死以及观察溶栓治疗后成功再灌注的重要指标。
急性心梗后最早(1-2h)出现升高,梗死发生后4-12小时,肌红蛋白的血浓度达到最高值。
24小时后恢复到正常值水平成“多峰”现象,灵敏度优于CK-MB。
2、灵敏度高,最早排除AMI;阴性预测率为99%。
心梗标志物PPT课件
![心梗标志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4061208e9951e79b89278c.png)
135
+++ +++ 不
是
是
否
4-6
4-6
8-12
10-14d 5-7d 6-10d
.
23
各种心肌梗死生化标记物的特点
肌钙蛋白:
特异性最好,但在非AMI的病例中也可升高,因此只能相对而 言特异性最好;
对发病4h内的AMI敏感性低; 窗口期太长,不利于再梗死的判断。
CK-MB:
对发病4h内的AMI敏感性低;心肌特异性逊于肌钙蛋白。
(ACS)。
.
4
心肌梗死动态图解
正常血管状态
血管内壁开始形成斑块
导致血管闭塞,血流中断
心肌缺血,开始局部坏死
缺血持续,心肌扩大坏死面积
.
继续恶化,严重心肌梗死
5
什么是冠状动脉? 什么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分哪几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
急性心肌梗死(AMI) 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HP083/4-II免疫分析系统
三维双散射比浊传感器设计 有效收集散射光,具有更高的解 析度、更好的特异性和更高的灵 敏度
4通道模式 以HsCRP为例,可以实现120个 测试/小时
两个微电脑实时控制 自动读取IC卡数据、自动侦测反 应杯位置、自动测试、自动显示 ,操作简便快捷。
智能气泡识别技术 降低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影响,确保了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
22
心肌梗死标志物
分子 质量
心肌 特异性
受肾功能 影响
Myo 17.8
不 是
H-FABP CK-MB
15
85
++
++
是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7e38f7fc850ad02de804172.png)
心梗三项检查意义肌钙蛋白T (Troponin T,TnT)心肌来源的肌钙蛋白T(cTnT,分子量39.7KD)是心肌损伤特异的、灵敏的标志。
较cTnI有统一的cutoff值;无交叉反应。
1、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特异性>98%,在AMI发病后3-4小时,血清cTnT含量升高,并可持续14天之久。
2、用于当怀疑心肌细胞损伤的患者。
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现或者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和亚急性心肌梗塞,用来评估梗塞的严重程度,通过发现微小面积心梗来对不稳定心绞痛进行危险程度分级)。
在心肌的感染中(例如心肌炎)以及由机械,电和化学原因诱导的心肌损伤(冠状动脉支架成型术 PTCA)等,心脏手术,心脏移植,心脏换瓣,心肌毒素,等原因均可以造成TNT升高。
cTNT在心肌损伤2-8小时释放入血。
cTNT有2小时-14天的诊断窗口。
3、检测血清cTnT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如:AMI和心肌炎的诊断,以及监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程和危险性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在30%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血清中,cTnT可升高。
临床资料表明:该类病人患继发性心血管病发症的危险性升高。
4、灵敏度较低,结合Myo和CK-MB对早期胸痛病人的评估起决定性作用。
5、还可作为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成功与否的灵敏特异指标。
正常参考值:0.01-0.03 ng/ml肌红蛋白(Myoglobin)肌红蛋白是一种细胞浆蛋白质,存在于心脏和骨骼的横纹肌中,具有转运氧气和储存氧气的功能,分子量17.8KD,由于分子量较小,当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很快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
1、检测及红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度梗死以及观察溶栓治疗后成功再灌注的重要指标。
急性心梗后最早(1-2h)出现升高,梗死发生后4-12小时,肌红蛋白的血浓度达到最高值。
24小时后恢复到正常值水平成“多峰”现象,灵敏度优于CK-MB。
2、灵敏度高,最早排除AMI;阴性预测率为99%。
3、多种肌病(如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等)升高。
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a8bf67804d2b160b4ec0bd.png)
心肌蛋白检测
不足之处:
由于窗口期长,诊断近期发生的再梗死效果较差
心肌蛋白检测
C反应蛋白(CRP):
CPR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肝脏是其主要的合 成器官,最近研究表明,人体其他部位如冠状动脉平滑肌细 胞、神经元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脂肪细胞、肾小管上皮 细胞等在炎症刺激或病理状态下都能合成和分泌CRP。
心肌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CRP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即可出现异常增高。 CRP能预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缺血和 死亡的危险性。 心衰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破裂CRP升高。 CRP升高还见于发热、肿瘤、细菌感染、组织损伤、风 湿、外周血管病、移植排斥等多种疾病急性时,是全身炎 症反应的一部分。特异性差。
心肌标志物
心肌标志物(cardiac biomarkers):
是指在循环血液中可测出的生物化学物质,能够 敏感、特异地反映心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因而可以用 作心肌损伤的筛查、诊断、评定预后和随访治疗效果的 标志。心脏标志物正常情况下,主要或仅存在于心脏, 在心脏或心血管异常情况下由心脏大量释放。
心肌酶谱检测
心肌蛋白检测
肌钙蛋白(CTn):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由结构和功能各不同的3个亚单位 (CTnT、CTnI、CTnC)组成,参与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钙离子 激活的调节蛋白。CTnT的作用是将肌钙蛋白复合物与原肌球 蛋白结合在一起;CTnI是肌钙蛋白与肌凝蛋白横桥之间结合的 有效抑制物。 CTnT和CTnI为心肌细胞特有,分游离和结合两 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当心肌细胞缺血受损时,游离型CTn 迅速透过细胞膜释放入血,出现一个偏低的峰,所以CTn的早期 阳性率较高。当发生持续性或不可逆损伤时,心肌细胞坏死, 肌丝降解,引起结合型CTn释放,出现第2个峰且在血中持续时 间长 。
心梗三项(Myo、CK—MB和cTnI)检测心肌梗死的意义
![心梗三项(Myo、CK—MB和cTnI)检测心肌梗死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4bb41ee580216fc710afd0a.png)
心梗三项(Myo、CK—MB和cTnI)检测心肌梗死的意义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联合检测,对早期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意义。
方法分析74例疑似AMI的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联合检测数值。
结果Myo,CK-MB,cTnI三合一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7.5%,特异性为96.6%。
结论三者有效结合,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排除提供了更确凿的指标支持,为胸痛发作或临床可疑为AMI的患者做出正确和及时的诊断,进而为临床医师及时抢救和诊治患者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依据。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
血清中有关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对于隐匿性AMI 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具有特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胸痛发作或临床可疑为AMI的门诊和住院患者74例,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
临床确诊AMI的有41例,男性27例,女性14例。
1.2试剂Myo、CK-MB、cTnI快速测试板,由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QMT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
1.3方法74例疑似AMI的患者均在接诊24 h内急查,抽取3 mL血液,30 min 后离心,取血清80 uL到反应区,15 min后判读结果。
2结果三项检测结果按不同组合统计,见表1。
心梗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0/41=97.5%,特异性为29/30=96.6%。
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常见且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脏疾病[1],在AMI 发展过程中,冠状动脉有急性血栓形成,如能及时发现,对AMI诊断处理及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CtnI是横纹肌收缩调节蛋白的复合物,该复合物位于横纹肌丝的外周,由抑制性亚单位(TNI),钙结合亚单位(TNC),和一个将复合物结合到肌丝上的原肌球蛋白的亚单位(TNT)组成。
心梗三项临床应用高飞PPT课件
![心梗三项临床应用高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e5e4a5dd88d0d233d46a3a.png)
在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
NT-proBNP的水平可以灵敏地反映PTE患者的栓塞
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反映其预后,可用于指导治疗的一项
简便、灵敏的工具。 升高的 NT-proBNP是 PTE患者近期死亡和发生不 良临床事件的危险因素, 是提示 PTE患者发生右心功能不 全的指标。高危和中危 PTE 患者多有血浆中 NT-proBNP 的水平升高, NT-pro BNP的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正常 NT-proBNP的水平提示患者预后良好, NT-proBNP在 PTE
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
技术支持
高飞
心脏标志物临床应用
1、 NT-proBNP
2、心肌肌钙蛋白
3、肌酸激酶同工酶 4、肌红蛋白
1、 NT-proBNP 生物学基础
心肌细胞受到刺激
前BNP前体
心肌细胞所受容量 负荷和压力负荷
BNP与NT-proBNP比较
特征
生物活性 激素原片段 半衰期(分钟) 血中浓度
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房室收 缩不同步 ,造成室壁张力增高 ,促进心肌分泌的 NT-proBNP 。研究发现 ,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 的的 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者 ,而伴有器 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其的 NT-proBNP浓度又明 显高于特发性房颤患者。
术前 NYHA 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在 植入永久起搏器后 ,采用不同的起搏模式 (AA I、 VV I、DDD)会影响的 NT-proBNP的分泌 ,采用生 理性的 AA I模式时的 NT-proBNP水平最低 ,非生 理性的 VV I模式时最高 ,而 DDD模式时的的 NTproBNP水平介于两者之间。
心梗三项的意义课件
![心梗三项的意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d60cc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0.png)
心梗三项检查的必要性
心梗三项检查是指肌钙蛋白、肌红蛋 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查,对诊断 心梗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心梗三项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心 肌缺血或心肌坏死的情况,有助于判 断心梗的病情和预后,为医生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02
心梗三项检查的内容
心肌酶学检查
总结词
心肌酶学检查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特异性,是确诊心肌梗死的指标之一。
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快速检测心梗三项等 生物标志物的方法逐渐得到应用。这些方法通常采用 试剂盒或仪器自动完成检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提高了诊断效率。
THANK YOU
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
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其水平升高可反映心肌损伤范围。
辅助诊断心梗类型
CK-MB
在心肌梗死发生后3小时内即可升高 ,有助于早期诊断心梗。
cTnI和cTnT
在心肌梗死发生后数小时至数天才会 升高,可反映心肌梗死类型。
判断心梗预后和转归
CK-MB
其水平下降速度可反映梗死心肌的再灌注情况,指导溶栓治 疗。
详细描述
BNP和NT-proBNP是心脏分泌的神经激素,当心脏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水平 会升高。通过检测BNP和NT-proBNP水平可以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3
心梗三项检查的意义
确定心肌损伤程度和范围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作为心肌特异性抗原,CK-MB在心肌损伤时释放入血,其水平升高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
综合评估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心 电图等检查结果以及心梗三项等生物标志物的结果进行 综合评估,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心梗三项
![心梗三项](https://img.taocdn.com/s3/m/1859ed552e3f5727a5e9628c.png)
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是组成横纹肌细丝的调控蛋白,包括3 个亚单位I、T和C,共同作用参于肌肉收缩活动。
肌钙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横纹肌肌动蛋白和肌
球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肌钙蛋白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形式,肌钙蛋白I仅仅 存在于心肌组织 cTnI 作为心肌梗塞的标准诊断方法,特别是当心 电图检测无异常时,可以用cTnI指标作为诊断手 段。
类似的。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检测心肌障碍时cTnI指标 比CK-MB更有效。
参考值 <1ng/ml 不同厂家试剂的参考范围有所差异
肌钙蛋白(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指标,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 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天),cTnI ( 4~ 10天)。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增高的幅度要比 CK-MB高5~10倍。 由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因此也可用 于MMD(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这是以前酶学指标所难 以做到的。 cTn还具有判断预后的价值,对任何冠状动脉疾患病人, 即便ECG或其他检查(如运动试验)阴性,只要cTn增高, 应视为具有高危险性。
AMI诊断“金标准” AMI判断梗死面积并进
要指标
险分层 非ST段抬高的MI最具 AMI复发检测﹑再灌注 价值的标志物 治疗检测最灵敏指标
行危险分层
检测范围
检测指标 检测范围(原倍 稀释后检测 血清) 上限
CK-MB 5~150 ng/ml 350 ng/ml
最低检测限
≤ 5 ng/ml ≤1 ng/ml ≤50 ng/ml
检验原理
该三合一试剂含有被预先包被在聚酯膜上的
金标记的人CK-MB单克隆抗体、金标记的人 cTnI单克隆抗体、金标记的人Myo单克隆抗 体以及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1)的人CK-MB 单克隆抗体、测试区(T2)的人cTnI单克隆 抗体、测试区(T3)的人Myo单克隆抗体和 质控区(C)的相应抗体,采用高度特异性 的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层析技术,检测人血 中CK-MB、cTnI及Myo的含量。
心肌梗死PPT【完整版文档】
![心肌梗死PPT【完整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35daf3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d.png)
了解室壁活动(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室功能 诊断室壁瘤 / 乳头肌功能不全
放射性核素
心肌显象/血池扫描
超声心动图
放射性核素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从3:2模式转变为1+1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3:2模式
1.缺血性胸痛的病史 2.心肌缺血及坏死的心电图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生化标志物浓度的动 态改变 三条中两条符合急性心梗诊断成立
----心绞痛 (3)血清(心1)肌多酶为活心性前基区本刀正割常样。或针刺样锐痛,咳嗽、深呼吸和 变动体位时加重
----急性心包炎 (2)心脏叩诊心界扩大,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3)心电图除avR外,广泛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下的ST段
----急性肺栓塞 抬高、T波倒置、QRS波低电压、无病理性Q波 (4)心脏B超可发现心包积液
----主动脉夹层
CK-MB 正常
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峰,3-4天恢复
TnI / TnT 3-4小时升高,11-24小时及24-48小时达峰, 7-10天,10-14天恢复正常
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
CK AST/GOT
天,1-2周恢复正常
LDH 6-10小时升高12、24、48小时达峰,3-4,3-6
其他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
• 1+1诊断模式1+1模式
• 第一个1: 有典型的心肌坏死标记物(TnI,TnT或CK-MB)的升降回落
• 第二个1: 下述4条中1条存在时 ① 心肌缺血的症状 ②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 ③ ST段抬高或压低 ④ 出现病理性Q波
AMI诊断标准对照
1979年WHO标准
2/3: 缺血症状 ECG演变 心肌酶学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08950精编版
![心梗三项临床意义08950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ad355fa417866fb84a8eaf.png)
心梗三项快速检测试验的临床意义全网发布:2011-07-29 16:25 发表者:郭瑞林15773人已访问心梗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急性心梗(AMI)心梗三项(CTNI,CKMBmass,MYO)检测的临床意义发作2h后的血清Myo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CTn I):是目前公认的、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最高值在12-24小时出现。
在心肌损伤后7-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100-300ng/ml。
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心肌缺血的可靠指标,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判断再灌注效果。
CK-MB:是目前临床医生最信赖的AMI检测“金标准”,特异性较高。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
三种标志物Myo、cTnI、CK-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较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
肌红蛋白MYO主要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在骨骼肌及心肌受损(急性心肌梗塞)、过度运动及肌肉疾病时,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组织障碍导致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在心痛初期2-3小时内脱离正常值,6-9小时达到最高,24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值。
血液中肌红蛋白浓度对监视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效的,并且,也可以作为血栓溶解疗法的冠脉再疏通情况的指标,在疏通30分钟-2小时后肌红蛋白浓度达到最高。
心梗三项-BNPPPT课件
![心梗三项-BNP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9a4be03968011ca2009178.png)
4
.
❖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 CK) (ATP: Creatine Nphosphotransferase EC 2.7.3.2)通常存在于动物的 心脏、肌肉以及脑等组织的细胞浆和线粒体中,是 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 接关系的重要激酶1,2,它可逆地催化肌酸与ATP 之间的转磷酰基反应。肌酸激酶有四种同功酶形式: 肌肉型(MM)、脑型(BB)、杂化型(MB)和线粒体型 (MiMi)。MM型主要存在于各种肌肉细胞中,BB型 主要存在于脑细胞中,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 中,MiMi型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中。
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衰代偿期等。
10
.
NT-proBNP
是BNP激素原分裂后没有活性的N-末端 片段,与BNP相比,半衰期更长,更稳 定,其浓度可反映短暂时间内新合成的 而不是贮存的BNP释放,因此更能反映 BNP通路的激活。
正常人血浆BNP和NT-proBNP的浓度 相似。
11
.
NT-proBNP的临床意义 -心功能变化疾病的最佳指标
心梗三项,BNP
褚瑜光
1
❖ 心梗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
❖ 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红蛋白(Myo)。
2
.
❖ 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目前心肌 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 急性心梗(AMI)发作2h后的血清Myo即开始 升高,4-6h达高峰。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 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使用 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 和灵敏度以排除心肌梗死。
15
.
根据年龄分层的“诊断”界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冠脉介入治疗术后
uST段抬高或压低 u出现病理性Q波
反映心肌组织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Ø主要是cTnT、cTnI ØCK-MB不再是诊断AMI的金标准
心梗三项的内容
Ø肌钙蛋白(cTn)
Ø肌红蛋白(MYO)
Ø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肌钙蛋白的正常值
ØcTnT<0.06ng/ml,cTnI<3.1ng/ml,超敏肌钙蛋
Ø常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大小。
Ø用于心梗后临床溶栓治疗效果判断。
肌红蛋白的正常值
Ø正常值:28-72ng/ml
Ø起病于1-2小时内升高,12小时达高峰,24-48
小时Hale Waihona Puke 恢复正常。肌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Ø有助于排除心梗的诊断,是筛查心梗的很好指标。
Ø有助于在心梗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塞或者梗塞再 扩展。
心梗三项的意义
主要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梗三项的内容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
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
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即心肌缺血性坏
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新模式
1+1诊断模式
Ø第一个1
有典型的心肌坏死标记物(cTnI、cTnT或CK-MB)的升降回落 Ø第二个1 下述4条中1条存在时 u心肌缺血的症状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的正常值
Ø正常值: 0.1-4.94ng/ml
Ø起病后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日 恢复正常。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的临床意义
Ø对心梗诊断贡献卓越,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
心肌损伤标志。
Ø增高的程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梗死的范围。
Ø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
否成功。
心梗三项对于诊断心肌梗死、评价溶栓治疗
的效果、评价再栓塞或栓塞范围及危险程度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
谢 谢!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白T:0-14pg/ml。
Ø2-4h后升高,cTnT于24-48h达高峰,持续10-14日 cTnI于11-24h达高峰,持续7-10日。 ØcTnT和cTnI是诊断心肌梗死最特异性和敏感性的 标志物。
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
Ø主要用于心肌梗死与其他胸痛的诊断,用于
ACS的临床诊断、危险性估计和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