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特点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

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文;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

狭义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文。

古代汉语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单音节词为主:古代汉语的词汇多为单音节词,这是因为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一个音节通常只对应一个汉字。

2. 词汇丰富:古代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包括实词、虚词、代词、量词、副词等多种词性。

其中,实词是最基本的词汇单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语序灵活:古代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句子成分的位置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谓语可以放在主语之前,宾语可以放在动词之前等。

4. 语法简单:古代汉语的语法比较简单,没有现代汉语中的时态、语态、语气等复杂的语法形式。

但是,古代汉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5. 语义丰富:古代汉语的语义非常丰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在阅读古代汉语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6. 修辞手法多样:古代汉语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总之,古代汉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学科,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基础。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第一篇:《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代汉语分为:远古汉语(殷商甲骨文时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代以后至五四运动前期)-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注:近古汉语,宋元至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4、清废除科举制后设立小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隋唐以后分此三类。

二、汉字的构造(一)汉字的历史1、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卜辞)-金文(钟鼎文)-战国文字—大篆(籀文)—小篆(秦篆)—隶书—草书、楷书(真书、正书)行书(1)汉字起源于图画。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卜辞、殷墟卜辞,是我们发现最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

它是殷商王朝用来记载占卜吉凶之事的文字,已具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结构,也有一些借用表义的假借字,是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

(3)金石文字:较甲骨文,字形比较稳定,传达的文字信息更丰富,展示的社会面更开阔。

①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本是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后来主要用来祭祀、宴请上面以记载典祀、歌颂战功、订立盟约等。

②石文:可在石头上的文字。

(4)篆:①大篆,又叫籀文、篆籀,秦代建立以前秦地区使用的文字。

②小篆,被成为中国汉字的第一次革命,基本上脱离了图画抽象,较规范;笔画趋向简单,圆润。

(5)隶书:又叫八分书,有美感,很舒展,据说是秦朝狱隶陈邈发明,有古隶在(或叫秦隶)和今隶(或叫汉隶)之分,向方块字迈进了一大步,笔画简单,明了,是中国汉字的第二次革命。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绪论和工具书第一节绪论讲授主要容: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掌握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古代汉语的概念1、广义的古代汉语:广义的古代汉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是指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大致说来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以先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是唐宋以来以北白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2、狭义的古代汉语:狭义的古代汉语即指“文言”。

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主要对象,即上古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模仿它的典作品。

重点是先的典作品。

二、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目的1、工具性古代汉语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获得打开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2、基础性古代汉语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乃传统国学,又被称为“小学”、“朴学”,也是就其基础地位而言的。

3、综合性古代汉语课以古代文献典籍为学习对象,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面面。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1、是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是提高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需要。

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博古通今、古为今用”四、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为了研究的需要,罗常培先生把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上古汉语(两汉)2、中古汉语(唐宋)3、近古汉语(明清)五、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面)的能力。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没有今人注释和标点的文言作品,并且能解决中学文言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面的问题。

本课程主要由文选及通论两部分组成,文选以先两汉散文为主,适当兼顾唐宋散文,常用词不单讲,要结合文选学习。

六、古代汉语的学习法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2、系统掌握通论知识,精读文选,积累常用词;3、大量阅读古代文献典籍,记诵、熟读一定数量的文选。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古代汉语?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2、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要什么?第二节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1、编排式:(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部首的概念,部首的数目);(2)按音序排列:平水韵106韵,古汉语声母,注音字母与拼音字母;(3)按排列:通常使用的是四角。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本体意义上的古代汉语1 、定义古代汉民族共同语。

1 )时间范围。

古代。

下限:五四时期。

上限:远古。

语例。

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向熹):远古至夏代——远古汉语商周至两汉——上古汉语魏晋至唐宋——中古汉语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近古汉语2 )民族范围汉民族3 )语体范围共同语:雅言、通语、官话书面语: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世作家仿古作品所用的语言。

如儒家经典、诸子散文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等。

(二)古白话:六朝以后,随着民间文学的发展,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与口语相应的书面语。

如白话小说等。

(二)学科意义上的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三)课程意义上的古代汉语1 、性质古代汉语是文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说它是基础课,因为它所讲授的知识和技能,是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部分,是今后在学业上进行深造所必备的文化功底。

说它是工具课,是由它的教学目的决定的,它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籍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如同掌握一种工具,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就能用它去进行处理,去发掘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藏。

2 、古汉语教学的目的尽可能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我国古籍的能力。

3 、古汉语教学的内容教学对象:本体意义上的古代汉语,侧重其中上古时期的文言。

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基本理论,即语言知识部分。

二是客观材料,即文选部分。

三是常用词。

4 、教材参考教材: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许嘉璐《古代汉语》5 、时间及内容安排6 、教学方法。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一)满足精神上文化需求好奇心——认知需求。

熊猫-猫熊人;婚(二)满足现实语言生活的需要1 、言语交际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其基本建构与古汉语一脉相承。

学习古汉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减少语病。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古代汉语基础必学知识点
1.古代汉字:掌握古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汉字的
构造原理和基本字形。

2.古代汉语的发音:掌握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了解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等发音规则。

3.古代汉语的词汇:学习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词义,了解古代汉语
的词法特点。

4.古代汉语的语法: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式,了解古代
汉语的六艺、八股等句法体系。

5.古代汉语的文体:学习古代汉语的各种文体,包括骈文、楚辞、诗
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6.古代汉语的修辞:了解古代汉语的修辞方法和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技巧。

7.古代汉语的典籍:熟悉古代汉语的各类典籍,包括《论语》、《史记》、《诗经》等,了解古代汉语的思想和文化。

8.古代汉语的句读:掌握古代汉语的句读方法和节奏,了解古代汉语
的韵律和韵律调式。

9.古代汉语的语言变化: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
变化,掌握古代汉语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10.古代汉语的语用:了解古代汉语的语用学原理和方法,包括语体、语用、语境等,掌握古代汉语的语用特点和应用技巧。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

小篆:小篆是相对于大篆而言的,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丞相李斯建议对 当时的所谓六国文字进行整理和规范后的文字。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 规
范,淘汰异体,使文字结构定型,简化 了一些字的结构和笔画,规范了偏旁的 写法,并使之固定下来。小篆的字数, 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所收,有九千三 百五十三个。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 , 武信是也。” 特点 第一、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偏旁都是形符, 即都表义。 第二、字义是组成偏旁的意义的会合,记录了一个新词。 分类 第一、同体会意。即用相同的形体构造新字,如: 步 、 林 、从 、比 等字。 第二、异体会意。即用不同的形体构造新字,如: 逐 、 莫 、牧 、取 、休 等字。
(2)《尔雅》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作者说法不一。全书共3卷,20篇。 编排体例: 按所释词的内容分为19类 解说体例: 对词采取同义归类、总括解释的方法。 局限: 对总括性的解释往往流于粗疏简略。 (3)《康熙字典》 编排体例: 用214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将各部首 分别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 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注音方法: 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 不足: 错误较多。 (4)《汉语大字典》 字形: 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等形体。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特点 第一、是独体字。 第二、有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 分类 第一、纯符号性的,如: 上 、下 、一、二、三、亖、 五。 第二、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事性的符号表示意义所在。如: 本 、末 、亦 、刃 、甘 、寸 等字,分别表 示树根、树梢、腋窝、刀刃、香甜和寸口等意义。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

狭义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

二、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三、工具书: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1)《康熙字典》:成书于清朝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共收47035字,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流传两百多年,影响很大,至今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体例是先音后义。

2)《中华大字典》是继康熙字典后的第二部大字典。

3)《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出版于1915年,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词语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辞书。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编纂的体例格局。

《辞海》是中华书局编印的,出版于1936,是一部综合性辞书,所收对象除了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4)《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是二十世纪末由国家组织编写的两部大型语文工具书。

《汉语大字典》偏重收集古今汉字,1500多万字。

《汉语大辞典》偏重收集汉语的古今复音词语,全书五千余万字,共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

后来又《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5)《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的训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义词义必备的工具书,贡献:1.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古代的篆文、籀文、古文及其说解,是认识先秦两汉时的碑刻、铭文,进而研究金文、甲骨文的桥梁。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前言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词典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方便查阅古代常用词语的工具书,力求词条解释准确、简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

收词原则1. 以《论语》、《诗经》、《尚书》、《周易》等经典著作为主要词源。

2. 参考其他重要古代文献,如《左传》、《史记》、《hanshu》等。

3. 收录常用的古代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

4. 对于同音异义词,分别列出。

词条示例1. 仁【读音】rén【义项】1.好善、有爱心。

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礼记·大学》)2.爱护、怜惜。

如"老老孰能无仁心。

"(《诗经·小雅·白华之什》) 2. 义【读音】yì【义项】1.正当、正义。

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礼记·曲礼》)2.应该做的事。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卫灵公》)3. 礼【读音】lǐ【义项】1.礼节、规矩。

如"礼之用,和为贵。

"(《礼记·曲礼》)2.祭祀、祭品。

如"礼云礼云,玉帛云之。

"(《诗经·小雅·白华之什》) 4. 智【读音】zhì【义项】1.聪明智慧。

如"智者乐天知命,小人昧于天命。

"(《论语·尧曰》)2.有学问、有知识。

如"其曲有至词,其民好是纪。

"(《诗经·小雅·都人士》)5. 勇【读音】yǒng【义项】1.勇敢、勇猛。

如"勇往无惧,无恐于物。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2.力量、力气。

如"有虞氏,无勇力。

古代汉语书

古代汉语书

古代汉语书
古代汉语书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汉语书籍:
1. 《说文解字》:这是一本古代的文字学著作,由许慎所著,对汉字的形状和意义进行了详细解释和分类。

2. 《庄子》:这是一部由庄子所著的哲学著作,主要探讨了人的本性、自由、道德等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3. 《史记》:这是一部由司马迁所撰的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 《孙子兵法》:这是一本古代兵法著作,由孙武所著,介绍了战争策略、军事思想和指挥战斗的方法,被誉为古代兵器学的经典之一。

5. 《论语》:这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学生记录下来的语录集,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文献。

6. 《诗经》:这是一部由众多诗人所撰写的古代诗歌集合,收录了民间民谣和贵族宴会的赋诗等,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之一。

7. 《红楼梦》:这是一部由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和家族兴衰的风云变幻,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以上只是一些古代汉语书籍的代表,还有很多其他的古代汉语书籍,每一本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什么是古代汉语

什么是古代汉语

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汉语,都是指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古代汉语属于历史语言,一般把汉语的历史发展分成四期:第一期,上古汉语:秦汉以前的汉语第二期,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代的汉语第三期,近古汉语:宋代至民国第四期,现代汉语:民国以来(确切定为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古代汉语作为历史语言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既然现代汉语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所形成的、汉民族通用的、口语与书面基本一致的语言,古代汉语应当囊括第一期到第三期的汉语。

一般认为,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文书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另—是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这种语言的词汇、语法与现代汉语接近。

前一种,我们称作文言;后一种,我们称作古白话.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是文言而不包括古白话。

这是由文言的特点决定的。

文言是与先秦口语—致的书面语,人类的口头语言,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们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过了几百年、上千年或更长的—段时间,汉语的口头语不论在语法上还是词汇上、语音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在长期的吉代社会里,口语虽然发生了变化,书面语却一直在模仿儒家经典使用的先秦文献语言。

把这种模仿的语言规定为正统的书面语言,在政治领域和传统教育中,凡提笔属文,仍要保持先秦文献语言的语法和词汇,这便形成了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叫做言文脱节。

这样,我们便可以认识文言的两大特点:第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

不论是哪个方言区的人,都不可能把自己的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带进这种文言;而且,文言既是目治的书面语,汉字又不是拼音文字,那么,方音的差异就更不会影响人们用文言来交流思想。

古代汉语文言文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文言文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文言文名词解释古代汉语是指在历史上特定时期,中国人所使用的汉语形式。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社会制度和语言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我将解释一些常见的古代汉语文言文名词。

1. 君子(jūnzǐ)君子在古代汉语中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人格,即充满仁德、孝顺、礼仪等美德的人。

在古代的士人中,君子是最受尊重和推崇的人。

君子的行为和品德常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贤与否。

2. 志士(zhìshì)志士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人。

志士常常追求的是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

他们通常在文学、政治、军事等方面有着出色的才能和贡献。

3. 尚书(shàngshū)尚书在古代是指职位和书籍。

在政治上,尚书是一个重要的官职,负责国家政务的管理和记录。

在文学上,尚书是指古代的文学作品集,记录了国家重要的历史事件、法律和政策等。

4. 公卿(gōngqīng)公卿是指古代官员的等级和地位。

在古代,官员根据职位高低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其中公卿指的是最高级别的官员,包括丞相、太尉等。

公卿们通常参与重要的决策和国家事务。

5. 仕宦(shìhuàn)仕宦是指古代士人从事政治官职的行为和状态。

士人将自己的才能和学问投身于政治事务中,希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仕宦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6. 绅士(shēnshì)绅士在古代代表有地位和财富的士人。

绅士通常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文化修养,是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

绅士们常常从事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活动,也对社会公益事业有着敏锐的关注。

7. 文人(wénrén)文人在古代汉语中指代才华出众、善于写作和创作的人。

他们经常在文学、艺术和哲学方面表现出才华横溢。

文人们常常以作诗、写文章、论述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这些古代汉语文言文名词仅仅是古代汉语中的一小部分。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的名词解释古代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名词词汇。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名词的解释。

1. 天子:指古代中国的皇帝,被认为是天地之间的主宰者。

天子一词源自儒家思想中的“天命”,代表着君权神授的合法性。

2. 臣子:古代中国的官员,是皇帝的下属,负责国家政务。

臣子要效忠天子,尽职尽责,维护国家安宁与繁荣。

3. 士人: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通常从事文学、教育或官方工作。

士人讲究礼仪、学问和忠诚,被视为社会的支柱和道德典范。

4. 子弟:古代士人的子孙后代,通常以读书求学为主要任务。

子弟要遵循家族的传统和士人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英雄:指勇敢而具有杰出才干的人,古代汉语中常用于形容有杰出成就的武将、政治家或文学家等。

6. 圣人:在孔子的思想中,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的人,对人类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

圣人的理想是实现天下大同,使人民安居乐业。

7. 仁者:在儒家思想中,指具备慈悲、善良和谦虚等美德的人。

仁者应以爱人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关心社会福祉。

8. 国家:古代汉语中称为“国”的社会组织,指一个疆域内有行政组织、政权和统治者的地方。

国家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发展人民福祉。

9. 社稷:古代汉语中指国家的神灵,也泛指国家的岁稼和繁荣。

君王或统治者常常举行祭祀仪式来祈求社稷的保佑。

10. 祖先:指某人的先辈或家族的创始人,是人们对自己家族渊源的最高敬意。

古代汉语中注重祖先崇拜,尊重祖先并且传承祖先的美德和文化。

以上是一些古代汉语名词的简要解释。

这些词汇代表着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概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

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和智慧传统。

《古代汉语》课件

《古代汉语》课件

动宾结构
探索古代汉语动宾关系的灵 活运用,研究动宾结构在古 代文学中的重要作用。
倒装句
深入研究古代汉语的倒装句 结构,探讨其在修辞和表达 情感中的独特魅力。
词序变化
了解古代汉语词序的变化情 况,分析其影响和演变规律。
古代汉语的文字和文化
象形文字 文化内涵 书法艺术
介绍古代汉字的象形部分,理解形状和意义 的关系。
古代汉语的主要方言
1 晋语
2 吴语
了解晋语在古代汉语中的卓越地位,探索 其特点和影响。
研究吴语的历史渊源和地理分布,掌握其 特殊音韵和词汇特点。
3 粤语
4 官话
了解粤语的地位和方言特点,在古代汉语 中的影响和地域性特色。
介绍官话的兴起和发展,探究其在现代汉 语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古代汉语》PPT课件
了解古代汉语的重要性,探索其基本特点,追溯其发展历程,了解主要方言, 掌握其独特的语法特点,探究汉字与文化的联系,并探索古代汉语在现代的 运用。
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了解古代汉语的重要性和影响,探索古文学、古典文化和文明观念,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根源。
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
1
音韵规律
探究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了解声母韵母的演变和变异。
探究古代汉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分析其与 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研究古代汉字的书写规范和艺术表现,了解 中国书法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古代汉语的现代运用
1
文学创作
探索古代汉语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了解古文在当代作家中的影响。
2
文化传承
了解古代汉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探索其在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中 的使用。
3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的发展

古代汉语的发展

古代汉语的发展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汉语也经历了不少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汉语的起源、传播及演变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古代汉语的起源古代汉语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最早出现于商代末期和西周初期的甲骨文中。

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用来记录贡品、祭祀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汉语逐渐演变为一种书面和口语语言,同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典籍,如《诗经》、《论语》、《道德经》等。

这些典籍成为了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化、思想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古代汉语的传播古代汉语的传播主要是由汉族的迁徙和交往所带来的。

在秦汉时期,中国的疆域逐渐扩大,同时大量各民族迁徙来华,这些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相应地与古代汉语融合。

此外,中国与周边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古代汉语的传播。

例如与印度交流,汉语与梵语之间产生了许多交流,而且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和注释也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古代汉语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汉语也经历了许多的演变。

首先是汉字的变化,由于人们的使用和书写习惯的不同,汉字在形状、书写方式上也发生了变化,例如文化大革命时期新发现的“楷书汉简”就记录了古代的游牧民族所用的大篆书法。

其次是汉字的发音,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的发音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唐宋以后,南方方言的影响使得北方话和南方话的差异更为明显。

例如南方讲的“吃饭”发音为“chǐfàn”,而北方则为“chīfàn”。

最后是汉语的词汇和语法。

随着历史的进程,汉语的词汇和语法也越来越丰富。

例如在唐宋时期,汉语的文学风格达到了顶峰,创造了许多著名的诗歌和文言文,而到了明清时期,白话文的运用,则成为了时代的特色。

总之,古代汉语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和变革后,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汉语。

汉语不仅是中国广大民众使用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各国学习和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

名词解释古代汉语

名词解释古代汉语
2. 词汇和语法: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古代汉语的词汇中有 更多的古代词汇和文言词,而且语法结构更加复杂,使用了更多的古代文法。
名词解语受到了古代文学的影响,使用了更多的文言文表达方式,较 为庄重和正式。
古代汉语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古代文献、经典和古代作品都 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研究古代汉语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名词解释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指汉语在古代时期的形式和用法。它包括了从古汉语早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 元6世纪)到古汉语晚期(公元6世纪至14世纪)的语言变体。
古代汉语具有以下特点: 1. 音韵系统: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受到了 梵语、阿拉伯语等外来语言的影响,有更多的声母和韵母,并且有六声调。

古汉语

古汉语

古汉语广义的说,凡五〃四运动前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都是古汉语。

古汉语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形式。

由于古代人民的口头语言,现在已经无法听到,我们常说的古代汉语只指的书面语言。

古代的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一般可以把古汉语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个时期。

远古指的是从殷商时期,上古指的是周秦两汉时期,中古指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近古指的是元明清时期。

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以这种书面写成的作品。

一般认为上古的时候,口语与书面语十分接近。

《诗》、《论语》等与上古的口语较为接近。

秦汉以后,书面语与口语逐渐脱离。

上古书面语定型以后,各代一直使用这种语言书写,唐宋明清的散文家就是用这种文言写作的古白话: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

魏晋以后,某些作品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文字,例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古白话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

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古白话的正式形成。

这些古白话是现在汉语的源头。

此外,吴语、闽南语以及粤语〃、客家话素有语言化石之称。

甚至现今都保留着很多与古语相同的语法和发音。

古汉语语法文言句式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
一、词语解释
1. 阿谀奉承(ē yú fèng chǒng)
解释:过分地奉承、谄媚。

2. 操戈持盾(cāo gē chí dùn)
解释:持戈执盾,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3. 循规蹈矩(xún guī dǎo jǔ)
解释:按照规矩、遵循成规。

4. 独孤求败(dú gū qiú bài)
解释:形容自己力量太弱小,独自寻求失败。

5. 含辛茹苦(hán xīn rú kǔ)
解释:吃尽了苦头,忍受艰辛。

二、成语典故
1.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典故:羊已经丢了,只好补牢以防将来再丢羊。

后比喻事后防范,补救遗漏。

2.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典故:据说有个人对着牛弹奏琴曲,牛当然听不懂。

比喻向不懂之人解
释,是徒劳无益的。

3. 穷凶极恶(qióng xiōng jí è)
典故:形容行为极其凶恶,罪行极其严重。

4.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典故:古代君臣有失,下臣背负荆棘请罪以示诚意。

后比喻谦卑认错。

5. 不遗余力(bù yí yú lì)
典故:指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地付出全部力量。

以上是一些古代汉语常用词语和成语的解释及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古代汉语的认识

对古代汉语的认识

对古代汉语的认识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时期使用的汉语,时间跨度非常广泛,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末年都可以归为古代汉语的范畴。

古代汉语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变化。

下面我将详细展开对古代汉语的认识。

1. 演变历程:古代汉语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主要包括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

古汉语是指先秦时期的汉语,其特点是古朴简练、语法结构相对简单。

中古汉语是指唐宋元明时期的汉语,已经接近现代汉语,语法变得更加复杂,词汇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近代汉语是指明清以后的汉语,更接近现代汉语的形式。

2. 文字形式:古代汉语的文字形式主要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使用的是古代的字形和字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字形发生了变化,有些字的用法和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见到许多古代汉字的形式和用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正确理解。

3. 语法特点: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区别。

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常使用主谓宾的基本句式。

句子的语序较为自由,通常通过词序和上下文来表达句子的意思。

古代汉语的动词形式和语气助词的使用也有一些特点,比如使用古汉语的"者"、"乎"、"耳"等语气助词。

4. 词汇和表达方式: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

古代汉语中存在许多古词古义,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或者意义发生了变化。

古代汉语中也有许多典故和成语,这些成语在古代文献和作品中被广泛使用。

5. 文学价值:古代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在古代文献、诗词、古代小说和历史记录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代汉语的美妙表达和丰富的意境。

古代文人通过运用古代汉语的技巧和特点,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化贡献了宝贵的遗产。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古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面貌。

大学语文-古代汉语概述

大学语文-古代汉语概述

一、古汉语部分(一)概述什么是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古代汉语就是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它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中国是古代语言文字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是从有了记录语言的文字开始的,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是从甲骨文开始的,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自从有了文字以后,我们才得以认识古代汉语的历史面貌。

当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古代汉语是从形成汉民族时候就开始了,但是,史前时期的语言,我们已经无从认识,更谈不上学习和研究了,目前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言。

汉语的书面语言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例如唐宋禅宗语录、唐五代变文、宋元话本等。

关于古代汉语的下限,目前学界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

一种看法认为,古代汉语的下限是“五四”以前,在“五四”以前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见郭锡良《古代汉语·序论》)另一种看法认为,古代汉语的下限应该在晚唐五代。

吕叔湘先生认为,古代汉语应该和近代汉语相衔接,而现代汉语应属近代汉语的一部分。

他说:“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期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

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

”(见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序》)汉语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

古代汉语研究的分期问题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过程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目前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

现在目前大多数学者能够接受的看法是:以先秦、两汉书面语为代表的上古汉语;以东汉到隋末含较多口语成分的典籍语言为近代汉语;以晚唐五代至清代初年古白话为代表的近代汉语。

西汉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的过渡阶段;初唐、中唐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的过渡时期;清代中晚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
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
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
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
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布帛长短同,
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