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自我效能感培养的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自我效能感培养的教学策略
在日常数学教学生活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而这种“热情”也为这些学生带来了优异的成绩;有些学生却对数学学习感到不堪重负,甚至产生厌恶感,由此他们的数学成绩也令人堪忧。
这份学习的“热情”也就是自我效能感。
怎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标签:初中数学自我效能感教学策略
在琐碎的日常数学教学生活中,我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而这种“热情”也为这些学生带来了优异的成绩;有些学生却对数学学习感到不堪重负,甚至产生厌恶感,由此他们的数学成绩也令人堪忧。
这份“热情”也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水平下学习或完成某一项活动的潜在能力的信念,它是由自我能力知觉决定的[1]。
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越倾向于在学业活动中努力坚持克服困难;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其学业成绩和发展水平也往往较高[2]。
所以,为了学生能更优秀,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十分重要。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得到下面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现代研究表明,情绪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比较大[3],如焦虑、抑郁、应激等情绪状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这些不良影响的原因很多,但是营造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就有利于排除这些负面影响。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效率。
(二)教学目标简单而直接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设置得太复杂,只需要一两点,让学生不要因为课堂的复杂难懂而降低对学习的兴趣。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需要把握好度,不能太过。
让每一堂数学课都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越学越有劲才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成绩反馈,合理的奖励机制
每次考试或测验结束后,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里不单单要关注学习成绩好的、中等的,也要关注落后的学生。
努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合理的奖励和鼓励很大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
如下面这个例子。
金紫怡是班长。
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瘦瘦的、文静内向。
我对她印象不错。
可进入初中之后,不知是什么问题,根本没有表现出“女一号”的样子来。
初一第一个期中考试中,总分130分的卷子才考八九十分。
我找她谈话,发现她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自我效能感缺乏。
用俗话说,就是极度没自信。
在老师面前胆子很小,碰到问题时,也经常藏在心里。
我找她和她的家长谈话,也提示她母亲:内向的女孩感情都比较细腻,平时在家里要多关心她的生活,给她灌输些开朗的想法。
在课堂上,我也经常会提问她,答对后给予表扬,帮助她树立自信。
在她进步后,我也用学习上的小奖品激励她。
渐渐地,她不再怕我,常常在放学后找我问些她没搞懂的数学问题。
看得出来,她的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强,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这位班里的“女一号”在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中考到了129分的好成绩。
三、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整
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因此,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我从优秀学生与后进生身上得出了两点看法。
(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自身的心理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我效能感的强弱,而一种健康的心理就容易产生很强的自我效能感。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朱彦成是数学科代表,小学进入初中的分班考试中,数学成绩独占鳌头。
可是这位优等生,在初一的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也就考到了118分、120分,一般班级里的中等生都能考到的成绩,没有预期中的那么优秀,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分析了上个学期他的表现,原因如下:从小学到初中,他在数学上堪称学霸,自我效能感没有不足的问题,只有满到爆棚的问题。
一向都拿捏得当的他进入初中之后仍保有这样的心态。
然而,太满的自信心,使他在遇到题目时总觉得可以轻松拿到分数,自己做得都是正确的,没有其他同学在做题时的小心翼翼,从而导致了在考试时不会仔细看题和解答,因此丢了不少分数,数学成绩也就不那么冒尖了。
我在初一下半学期找他谈了几次话。
一次阶段性考试后,我又一次喊他到我跟前。
我对他说:要把心态放平稳,大家都在同样的环境下做题考试,对任何人都一样,你不需要怀疑自己,也不要太自满地认为这種问题是小问题,对待任何一个题目,不管是基础题还是难题,都应该按照要求认认真真地做好,对于自己的错误,不要给自己找理由,错了就重新做,不管多少遍直到掌握为止。
经过那一次谈话,我发现他渐渐改变了。
渐渐收敛了自大的毛病,遇到问题也会请教班里其他的同学,和他们一起讨论。
做题目时很认真看题,无论什么题目都仔细地验算。
在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考到了满分的好成绩。
从朱彦成的学习中,让我看到了不是自我效能感强就能获得优异绩的。
必要的挫折会让学生看清楚自己。
当学生看不清楚时,老师需要提醒学生,这样才能让他们成长得更优秀。
(二)榜样教学与竞争教学
很多情况下都认为树立正面的榜样,榜样示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学习成果[4]。
事实上,很多榜样在学生眼中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并跟随的。
因此,我提出竞争教学的方式。
也就是为需要争取的对象明确选择一个和他们本身水平差不多的竞争对手,以此来激励他们的学习。
例如下面这个案例。
邹心瑜是我班里的一位学生。
刚进初一的第一次考试她就考砸了,当我找她谈话时,她的回答和态度让我很气愤。
她很冷漠地对待自己的成绩,还说小学里数学就不好,考不好也是正常。
找她谈过几次后,又观察了一段时间,分析了她的学习情况。
我总结出几个原因。
1.她的智力确实比一般人差些。
比如一般的孩子基础性的计算问题,老师讲过几遍之后总能依样画葫芦验算出来。
可是她呢,一道计算问题,分解成几步讲解给她听,讲了几遍后,她还是算不出来。
一步步讲解后,重新连起来又成了问题。
2.正因为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学习数学也就更没有动力,没有兴趣。
甚至在心里对数学学习存在着抵触情绪,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看到数学就厌烦。
3.小学里老师长期的批评让她一点自信都没有。
做数学题目不是做的,而是猜的,根本没有用脑子想。
我给她指定了一个竞争的对象。
希望通过竞争教学的方法,拯救她濒临灭绝的自我效能感。
班里正好有一位和她有相同问题的男生,我把他们作为互相比较的对象,谁做得更好就积极地表扬谁,而对另一个说你努力一点就可以超过前者了。
不仅在学习上如此,在生活上也如此。
渐渐地,我发现邹心瑜变了,变得很上进,很努力地学习数学,在初一下学期的考试中,原来只考二十多分,到期末考到五十多分了,这对她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成绩反馈的有效激励机制和学生的心理状态三方面来影响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当然,上面的结论只是本人浅显的感悟,还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学民,林崇德,申继亮,郭德俊.动机定向、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7(03).
[2]杜承.国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方法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5(02).
[3]王建侠.近十年国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01):27.
[4] 强海燕.中、美、加、英四国基础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