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十五讲课后答案

十五讲课后答案

1、中国崛起靠什么?坚持硬实力(军事和经济)和软实力(思想文化)并举的战略(1)对外制定整体的大国外交战略:军事力量和经济文化力量协同发展(2)对内确立新的发展观: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举,即把国家制度建设纳入大国崛起战略,把单纯的经济建设转变为国家制度建设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1、政治与公共性是什么关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于政治概念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类解释就是“管理性解释”。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的两个特性是公共性与管理性,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的两重性。

(1)从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讲:政治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2)从公共管理协调的角度讲:政治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3)从公共管理参与的角度讲:政治是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途径2、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区别。

(1)政治哲学(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主要运用哲学思辨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以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2)政治科学(现实政治生活是什么样,及为什么是这样的):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如对选举、投票、民意调查、政策绩效的分析与评估等。

第二讲: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结合儒家思想特点,说明孔子“政者,正也”的含义。

“政者,正也”,即:政治具有教导、指正之意。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通知,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治国之道为核心,其特点是“伦理与政治不分”,即“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治人在儒家看来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即:治人必之修己,修己必归结于治人。

孔子认为,“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即:“政者,正也”。

第二章:政治学

第二章:政治学
(2)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其他一切研究方法 的基础
2、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出发点 (也就是政治学研究的途径)
(1)历史分析方法 (2)经济分析方法
①从经济关系出发来分析政治现象
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治现象 (3)阶级分析方法 (4)利益分析方法 (5)社会(学)分析方法 (6)心理(学)分析方法
1、人类有着共同的基本政治价值(承 认普世价值的存在):人类的自由、公 正、尊严和平等,已得到多数人和多数 国家的确认,具体表现为普遍的人权。
2、良好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人类普遍价 值和根本利益的保证。
3、民主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政治制度, 是抑制独裁和暴政的最合适工具。
三、政治学的内容构成(分类)
文章所占比例稍微下降,但总的来说大致稳 定在50%左右。
2、定性分析
相反,定性分析基本上不依赖于数据和 统计工具。其主要特点是:“选择一个 或少数几个研究对象;论据经常来源于 深入面谈或者对历史材料的深入分析; 在方法上比较松散;对某一事件或分析 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描述。”
中文核心期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至2007年发表的460篇文章进行统计, 发现,其中有102篇使用了数据,54篇 文章有表格,28篇文章包含有图,而运 用回归分析的文章仅有2篇(回归分析 是定量分析最重要的工具)。
(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思想 :神权、宗法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儒家、法家 3、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学说:儒家 4、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学说 (1)三大政治学说斗争 (2)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政治学的形成 (3)抗日战争爆发后直到1949年国民党垮台,政
第一,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静止不变旳权力关系是不存在旳,伴随力量对比旳变 化,新旳权力关系会取代旧旳权力关系。
3. 权力主体能否到达目旳取决于政治力量旳对比。 作为一种力量,政治权力是能够计量旳。在政治关系 中,谁旳力量大,谁就能控制、统治、命令和影响权力客体 。 而权力客体会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必然要影响和变化权力 作用旳方向和强度,形成复杂旳政治格局。 另外,权力旳力量还取决于权力主体内部旳意志旳统 一程度。
在理论上流行两个流派:自由主义旳公民身份理论和共和主义旳公民 身份理论
何谓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旳主要内容:自由主义是近代后来西方最主要旳政治思潮之 一。自由主义旳出发点是自我和个人,它强调个人权利旳优先性,尤 其是个人旳自由和平等权利。它以为,个人旳自由选择权以及确保这 种自由选择权在公正旳环境得以实现,是自由主义旳根本价值。在自 由主义者看来,一旦个人能够充分自由地实现其个人旳价值,那么个 人所在旳全体和社会,也必然能最终实现其公共利益。
共和主义。源自古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政治家关注政治道德问题。罗 马人采用旳方法是在完善各项政治与法律制度旳同步,强调一种被以 为是基于自然法旳、属于罗马老式贵族和公民旳美德。这么一种基本 思绪被称为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
在自由与强制旳关系上:以公民制定旳法律为中介,把自由与强制统 一起来。他们以为,假如一种国家旳律是由人民自己参加制定旳, 是他们本身意志旳体现,那么这些法律对他们就不构成强制,因为他 们服从自己制定旳法律,意味着服从旳并非别人,而是他们自己。所 以,正如公民们在制定法律旳时候是自由旳一样,他们在服从法律旳 时候也是自由旳。
公民身份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必须在民主政治下 才有所谓旳“公民”,第二,必须存在最低程度旳开放社 会。
2、公民旳权利与义务 基本权利分为六类: 1、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干扰旳权利,思想自由,平等权利以及 少数民族和妇女旳权利等; 2、争取社会进步和幸福旳权利 ; 3、接受公正审判旳权利 ; 4、言论自由和了解情况旳权利; 5、参加选举旳权利 ; 6、为集体要求而自由结社旳权利。 享有权利旳同步要负有相应旳义务。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1.政治与“公共性”是什么关系?答:公共性是用于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和行为归宿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

一般情况下,公共性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

政治具有公共性,公共性是政治的特性之一,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政治的公共性意味着权力的公共性政治权力是各种力量对比的结果,在本质上是人民的权利,在常态下是公共权力,具有公共性,是政治具有公共性的表现之一。

(2)政治的公用性意味着政府的开放性和政治参与的普遍性政治是人民的事业,政治的公共性要求政治运行具有透明性,这不仅要求统治者政治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同时要求公民政治参与的普遍性,政治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

2.为什么说政治是不可避免的?政治会“终结”吗?答:政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政治,我们处在政治生活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政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政治是一种权力学说,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成员权利,实现自身利益。

所以我们研究政治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具体如下:(1)确立基本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人是政治动物”,我们生活在政治共同体内,过一种集体生活。

能够将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了利益因素之外,还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认识和理念。

“人是理性动物”。

我们要为世界赋予意义和价值,要对周围的世界做出合理的解释,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恰当的理由。

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而研究的目的是要确立最基本的政治理念,识别各种既有观念的本质,尽可能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使社会成员在社会“正义”观念上达成最广泛的共识。

(2)探索合理的制度安排,合理地规划政治生活人要组成社会生活,会有许多不同的组织方式和方法。

“公平”和“效率”是组织和安排社会生活时最为根本的问题。

不同的解决方案又反映不同的“公平”观和“效率”观。

政治研究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合理的制度安排,以便合理地规划政治生活。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圣才出品】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圣才出品】
2.探索合理的制度安排,合理地规划政治生活 人要组成社会生活,会有许多不同的组织方式和方法。而政治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寻找一 种合理、持久、能够为条件变化而做出调整留有余地、能够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实现 适度平衡的制度安排。 3.寻求文明的政治规则,文明地解决政治冲突 人是文明的动物,所以,在人类社会,冲突是难免的,但野蛮的流血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寻求不同团体和平、有效地实现自己目标的条件。 4.了解他人,学会与别人打交道 从国际的角度讲,全球化的浪潮将各民族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 频繁。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各国的政治理念、政治组织安排和政治游戏规则各不相 同。因此,要学会和别人打交道,首先就需要研究别人的政治。
4 / 4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理论研究的作用在于为人们全面、深入认识政治及其发展规律提供理论、观点、原则和 方法,并且为政治学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政治原则。它主要包括政治学原理、政治哲 学、政治思想、政治学研究方法、比较政治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政治也随着阶级斗
争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特点。
5.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之下,各种组织、团体和
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
政治的主体多种多样,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国家和国际社会。
1 / 47
圣才电子书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其具有
如下特点:

政治学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运作B. 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C. 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 政治行为的规范与引导2.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A. 固定的领土B. 稳定的政权C. 单一的民族构成D. 确定的国际地位3. 政治参与的扩大化是()。

A. 民主政治的必然结果B. 专制政治的体现C. 政治腐败的标志D. 社会不稳定的根源4. 政治文化的核心是()。

A. 政治信仰B. 政治价值观C. 政治行为模式D. 政治知识体系5.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A. 教育系统B. 家庭影响C. 政治宣传D. 个人经验6. 政治制度的变迁通常是由()引起的。

A. 经济发展B. 科技进步C. 个人意愿D. 社会革命7.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

A. 法律规范B. 道德规范C. 强制力量D. 传统习俗8. 在政治体系中,利益集团的主要作用是()。

A. 维护社会秩序B. 影响政策制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监督政府行为9.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实现()。

A. 经济增长B. 社会公正C. 政治稳定D. 国际地位提升10. 下列哪项不属于政治决策的特点?()A. 权威性B. 程序性C. 随意性D. 目的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

12. 描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对政治体系的意义。

13. 阐述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表现。

15. 分析政治制度对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考研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C3. A4. B5. D6. D7. B8. B9. B10. C二、简答题11. 政治权力是指在社会关系中,个人或集团通过各种手段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政治权威则是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上,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政治权力。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配套题库-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配套题库-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政治权力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对此概念应作如下理解:(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但这并不排除半强制力量和非强制力量的作用,因为政治权力的本质包含着生物的因素、经济的因素和心理的因素。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所述,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2.政治权力是如何实施的?答:(1)强制性权力强制性权力是存在最为普遍的权力形式。

在强制性权力中,“可信性”是至关重要的。

强制性的威胁一旦发出,一定要让受威胁方感到,这种威胁是可信的,是实际存在的。

这样才能保持政治权力的威力。

在现代国际政治中,一种强制性权力往往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相互威胁。

威胁的目的是改变对方的行为,因而使用威胁必须审慎、适度和可信。

行使强制性权力的目标是通过威胁来达到预期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为了实行威胁,如派遣军队。

然而,由于可信性对成功运用强制性权力极为重要,有时确实有必要实施强力的威胁。

强力和权力不是同义词,但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

(2)功利性权力功利性权力基本上与强制性权力相反,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

作为功利性的政治奖励,主要包括财富、职位、雇佣、荣誉及权力(权力既可以作为手段,也可以作为目的)。

政治的本质就是给予与索取的关系。

这并不是说权力是平等地分配的,相反,政治权力从未被平等地分配过。

权力存在的本身就说明一个集体组织中的不平等关系,把统治(管理)他人的权力赋予某些人,并强迫被统治(管理)者必须服从。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本章知识点政治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政治现象的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争夺和掌握国家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但是,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因此,各种政治学说都是各个阶级特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学注定不同于一般的实证科学,而是一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

本章主要介绍学习政治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首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于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关于政治的观点的比较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学作了系统的解释和说明,同时,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等内容也作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本节概述: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

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

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背诵版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背诵版

政治学基础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1、政治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05年/非马克思的政治观,07年/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08年)答:A、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1)政治是一种对于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理想主义的政治观(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现实主义政治观(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6)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

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概括出:(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在阶级社会: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消灭了剥削阶级后:主要是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C、政治的定义。

(1)确定政治的内涵的三个必要条件:①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②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③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2)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3)定义的三个基本点:①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通过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从而力图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特征。

②强调一切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

③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是特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关系。

政治学原理各章练习与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各章练习与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各章练习与参考答案导论、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填空题1、中国__________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___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韩非指出,政治就是____________,“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4、直到___________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__。

6、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_________和有意识两个方面。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______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________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对于政治的价值形态、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制度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

9、政治行为研究属于_______政治研究。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_______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二、选择题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A 封建B 奴隶C 资本主义D 原始2、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苏哥拉底D 西塞罗3、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 法家B 杂家C 兵家D 儒家4、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

A孔子 B 韩非C庄子D 荀子5、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法 B势C术D 变6、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联盟理论模式 B 博弈对策模式 C 制度变迁模式 D 理性选择模式7、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政治学原理(含政治学基础)考研题库-课后习题(政治的性质)【圣才出品】

政治学原理(含政治学基础)考研题库-课后习题(政治的性质)【圣才出品】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包罗万象,其基本线条是:(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是派生的事物,受到更深层的经济结构的制约。

这一论断分析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内容的规定。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和政治规律似乎又是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这门科学,因而它又是一门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答:(1)政治系统就是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的。

在系统的要件中,其中一项的变化会引起其他项的变化。

①把政治看成系统的目的,是让人们知道政治并不是存在于它自己的独立的世界里。

②把政治看成一个系统有助于理解政治过程的关联性。

政治活动不是在与世隔绝的场所进行的,而是与文化、法律、意识形态和经济等系统相互作用的,它们又为政治活动提供某些规则。

更重要的是,把政治看做系统使人们明白政府是“谁得到什么”的主要决定者。

(2)政治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调节利益冲突的艺术。

①政治博弈的要素:首先,博弈要有局中人。

其次,目标和结果。

最后,博弈的策略。

②政治博弈的类型:第一,零和博弈。

是一种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

第二,非零和博弈。

是指一方参与者的所得不再恰好是另一方的所失,他们不再是完全敌对的,而且有可能一致认为博弈的某一结局比另一结局更佳。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答:在社会大系统中,最为重要和最为基本的要素是政治和经济,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1)政治权力的首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

政治是以权力为核心而展开的,而权力的产生本身是社会的需要。

在阶级社会,政治权力就是用以维护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途径与方法总结

第二章政治学研究途径与方法总结

1、若取“a”、“b”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b);乙(b>a);丙(a>b);社会次序偏好为(a>b)
2、若取“b”、“c”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b>c);乙(b>c);丙(c>b);社会次序偏好为(b>c) 3、若取“a”、“c”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c);乙(c>a);丙(c>a);社会次序偏好为(c>a)



(一)唐斯的理性选择理论

政治学家的批判:该理论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难以进行测定
(选民难以清楚地衡量和知道某项政策的社会成本费用对自己有 利或无利,以及真正获得的效益收入为多少)

研究表明:测定选民投票的过程中,选民的投票行为并非是合 理的,投票决定也并非经过对个人利益的精确计算。

理性选择理论对政治学的意义:研究方法的改变,从经济性的 利益期待效用视角去分析人的政治行为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补)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行为主义政治学受到 广泛批判。美国政治学家认为过多的以选举为中心的 行为主义实证研究忽视了政治学研究中的价值规范性 特征。

70年代后,“后行为主义”兴起。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补)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以现象学认识论为基础,认为意识形态、价值 观念客观存在于人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 祛除”不过是掩盖其保守主义倾向。政治学不应该也不可能在评 价问题上持中立态度,不能将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政治学研究 应着重“关于统治目标的系统的考察”,注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肯定“规范”在经验政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政治学导论重点整理●第一篇政治的性质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的含义第二节政治学第三节政治学方法论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权力与权利第二节法治与民主●第二篇政治意识第三章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第一节政治文化第二节政治社会化第四章意识形态第一节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第二节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第三节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第三篇政治体系第五章国家第一节国家起源与国家目的第二节现代国家建设第三节国家类型与国家形态第六章政府第一节政府体制理论第二节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机关第三节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第四节国家内政府间关系第七章政党第一节政党理论第二节政党制度第八章政治社会第一节利益集团第二节新兴社会组织第三节新闻媒体第九章政治人第一节政治人与公民第二节政治家●第四篇政治行为第十章政治统治第一节政治统治理论第二节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第三节政治统治的类型与规律第十一章公共治理第一节公共治理的概念与原则第二节公共治理的模式第三节公共治理的实践第十二章政治参与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第二节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第三节政治参与的作用●第五篇政治发展第十三章政治现代化第一节政治现代化理论第二节现代化进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第三节现代化的问题第十四章政治民主第一节政治民主理论第二节政治民主的制度化类型第十五章人权第一节人权的含义第二节人权的基本内容第一篇政治的性质导论:1)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016 填空题1)2)政治研究的对象是(权威性的分配)。

(2017 填空题1)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对政治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4)政治学总是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因此不仅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是政治学要涉及的内容,而且经济学途径与社会学途径也仍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5)要弄清政治的性质,必须研究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以及由此而展开的法治与民主问题。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重点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共27页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共27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莎士 比

《政治学基础》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解读

《政治学基础》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解读


LOGO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时间:476年--15世纪。 (1)研究主题:关于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 (2)理论内容:中世纪的主导力量来自罗马教会。期间, 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只能被置于神学架构之下。中世 纪人们对政治问题的神学性解释形成了神学政治学。 (3)理论贡献:基督教神学是中世纪时代欧洲的主导思 想。基督教神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圣· 奥古斯丁;后期 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托马斯· 阿奎那。他们作为神学家, 都为天主教辩护,主张神权至上。他们所阐述的神学政 治观念被认为是当时的正统思想。另外,中世纪也存在 着教派斗争(为争夺正统)和教权与君权的斗争。这种 斗争在政治领域的反映,就是“经院哲学”与“异端邪 说”的斗争。 (4)时代转变: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

LOGO
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
(1)行为主义的定义 “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 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其二,注重政治研究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注重定量研究 而不是定性研究; 其三,强调实证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 的; 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客观科学的方法得 出结论; 其五,吸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 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 等大量边缘学科; 其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状态,而 在于政治的“实然”状态。

LOGO
二、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在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 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 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即所谓“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 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 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 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 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 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 学”; 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 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

《政治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国家与阶级的关系B. 权力与权利的关系C.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D.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政治学的基本范畴?()A. 国家B. 政府与政治制度C. 政治文化D. 生物学答案:D3. 以下哪个国家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的发源地?()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A4. 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 政治体制B. 政治结构C. 政治制度D. 政治文化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素?()A. 政治价值观B. 政治意识形态C. 政治制度D. 政治行为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学科。

答案:政治行为、政治制度、政治发展7. 政治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政治现象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本质、规律、功能8. 政治制度的分类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民主制度、专制制度、混合制度9. 政治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社会整合、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10.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政治______、政治______和政治______。

答案:民主、稳定、发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行为:研究政治行为主体的行为规律,包括政治个体、政治团体和政治组织。

(2)政治制度:研究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功能及其变迁。

(3)政治发展:研究政治发展的规律、动力和目标。

12. 简述政治制度的功能。

答案:政治制度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政治行为:政治制度为政治行为主体提供了一套行为规范,保证了政治活动的有序进行。

(2)整合政治资源:政治制度通过分配政治权力和资源,实现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上,统治者为了减少权力运用的成本, 往往综合运用以上各种类型权力。功利性 权力与强制性权力是两种直接相对的权力 类型。合法性权力与操纵性权力的关系相 当密切。操纵性权力能导致合法化,合法 化有利于运用操纵性权力。但操纵性权力 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合法性的降低。
四、权利




权利的主体是公民或人民,国家权力存在的终结价值不在其自身,而 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其疆域内人民或公民的基本权利。 1、公民身份问题 社会学家马歇尔首先于1949提出“公民身份”,这一概念的要素是公 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马歇尔的“公民身份”是指共同体所 有成员都享有一种在权利上和义务上平等的地位。 公民权利,包括自由、财产权和司法权等到个人自由所必需的基础性 权利,与之相对应的是法院。 政治权利,是公民作为政治权力实体的成员或这个实体的选举者参与 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与其相对应的机构是国会和地方议会。 社会权利,主要包括公民享有的经济福利、社会安全以及依据社会通 行标准享受文明生活的权利等一系列权利,教育育体制和社会公共服 务体系与之相对应。


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共和主义的公民观具有强
烈的道德主义色彩。在公民资格的目的上,共和主义公民 资格追求有是个人在共和国中的自由;在表现形式上,共 和主义公民资格强调在个人之间建立健全友谊、和睦和兄 弟般的爱,把美德置于公民资格的核心位置,表现出明显 的道德色彩;在公民的角色活动方面,共和主义公民资格 把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看做是理想公民的表 现;在理想公民的培养方面,共和主义公民强调严格教育 措施、宗教教化和军事训练来形成公民的美德。 ——(积极公民形象)
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引言:政治学是做什么的?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解决资 源配置最大化的方式问题。 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实现 国家的正义,以及为实现正 义而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
政治的核心概念
权力与权利 法治与民主 自由与平等

本章重点
1、政治权力的基本内涵 2、政治权力的类型划分 3、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 4、民主的含义与本质 5、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第一节 权力与权利
一、政治权力的概念
现代政治学的权力定义受到马克斯·韦伯的影响。 韦伯的国家概念:如果行政官员在一个特定领域内持续贯 彻其命令的过程中,成功地支持了独掌合法使用权力的权 力,那么这个带有连续组织的强制性政治社团就是国家。 韦伯的权力概念: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 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在韦伯影响之下,现代政治学中存在不同的权力观。例 如:影响力说:一个或更多行动者的需要、愿望、倾向或 意图影响另一个或其他更多行动者的行动或行动倾向。决 策参与说权力类型中,权 力主体与权力客体存在明显 的沟通关系,操纵性权力不 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上, 而是通过隐蔽的方式改变态 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权力 主体的目标。操纵性权力形 成于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如 作为宣传手段的“洗脑”。 “操纵性说服”
4. 人格型权力: 人格型权力又称克里斯马 型权力,是通过自身的个人 品质、个人魅力等人格力量 而达到目的的权力类型,马 克斯·韦伯将这一类型引入 政治学研究。


何为共和主义?
源自古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政治家关注政治道德问题。罗 马人采用的办法是在完善各项政治与法律制度的同时,强 调一种被认为是基于自然法的、属于罗马传统贵族和公民 的美德。这样一种基本思路被称为共和主义( republicanism)。 在自由与强制的关系上:以公民制定的法律为中介,把自 由与强制统一起来。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是由 人民自己参与制定的,是他们自身意志的体现,那么这些 法律对他们就不构成强制,因为他们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 ,意味着服从的并非他人,而是他们自己。因此,正如公 民们在制定法律的时候是自由的一样,他们在服从法律的 时候也是自由的。
三、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1. 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 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 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 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 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 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 2. 合法性权力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和有限政府 来实现。 所谓信仰体系,就是说明为什么某人或某些人应该服从 某种统治的理论或意识形态,它为统治的合法性提供理论 依据。 有限政府就是政府的权力是有限度的,任何政治势力不 得超越于法律。

在理论上流行两个流派: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和共和 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


何谓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自由主义是近代以后西方最重要的 政治思潮之一。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自我和个人,它强调 个人权利的优先性,特别是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它认 为,个人的自由选择权以及保证这种自由选择权在公正的 环境得以实现,是自由主义的根本价值。在自由主义者看 来,一旦个人能够充分自由地实现其个人的价值,那么个 人所在的全体和社会,也必然能最终实现其公共利益。

与法律密不可分的概念就是制度
制度:是规范或定型化的举止、行动或为原则的载体,长期演化而
成。它是支配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关键性领域。制度可以被理解为 社会中个人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而一套行为规则又可以理解为制度 安排 制度: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和习惯法有很多交集。 宏观上,制度结构。社会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 中观上,制度安排。可以说是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微观上,程序。
好制度的三项准则:一是制度应具有一般性;二是有效规则 必须
在两种意义上具有确定性:它必是可认识的(显明的),它必须就未 来的环境提供可靠的指南;三是制度应当具有开放性,以便宜允许行 为者通过创新行动对新环境作出反应。
二、法治

法治也称“法的统治”(rule of law), 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 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 织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依法组织和治理 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机关、 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第二节 法治与民主
在日常政治中,人们往往习惯性的说“民主 与法制”(或“民主与法治),虽然听上去没有 什么问题,但是有违二者的事实性先后顺序,或 者说不符合历史进程中的次序。就大多数国家而 言,都是先有法制或法治,后有民主。需要澄清 习惯性说法,因为语言代表着权利关系,会塑造 观念,也是思维方式的体现。 第二讲视频\0001.凤凰宽频-郑浩:泰国的“无法制 民主”是对民主的侮辱.mp4
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宪法至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保护公民权利 依法治国 司法独立
三、民主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被视为专制的对立政体。 民主是公民表达利益,分配权力和 分享福利的过程,以民主为工具企 图最大化实现平等权。

民主的几种含义
1、由全体公民按多数裁决程序直接行使政治决定权的 政府形式,通常称为直接民主。 2、公民不是亲自而是通过由他们选举并向他们负责的 代表行使政治决定权的政府形式,称为代议制民主。 3、在以保障全体公民享有某些个人或集体权利(如言 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为目的的宪法约束范围内,行 使多数人权力的政府形式(通常也称为代议制民主),称 为自由民主或立宪民主。 4、任何一种旨在缩小社会经济差别(特别是由于私人 财产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差别)的政治或社会 体制。——共和民主
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 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 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1. 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 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 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如 国家、政党、政治社团及政治个人。 权力客体是接受权力作用的团体或个人。权力 主体与权力客体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因时因地 而转换。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 是政治强制力。

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以个人主义为基础,把公民资 格看做一系列公民权利的获得和保障。权利的目标在于保 障个人自由。公民资格是通往个人自由的一种手段,而不 是自由本身。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导之间的关系上,认为 私人领域优先于公共领域,后者的存在公在于保证个人在 私人领域中的自由,个人权利优先于公共的善。理想的好 公民不在于是否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或者是否具有公共美 德,而在于是否纳税、是否为经济做出贡献、是否守法、 是否不侵害他人权利,以及是否不违反公共法律规范等。 ——(消极公民形象)
二、政治权力的类型
根据政治权力的 作用方式,可以将政 治权力划分为五种类 型:强制性权力、功 利性权力、操纵性权 力、人格型权力、合 法性权力。
1. 强制性权力: 强制性权力是普 遍存在的权力形式, 它是以威胁为基础、 如果无法达到目标就 是以制裁的权力类型。 “可信性”至关重要。
2. 功利性权力: 功利性权力与强制 性权力相反,权力主 体通过提供某种好处 而达到自身目的。


公民身份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 第一,必须在民主政治下才有所谓的“ 公民”; 第二,必须存在最低限度的开放社会。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基本权利分为六类: 1、保障个人自由不受干扰的权利,思想自由,平等权利以及 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权利等; 2、争取社会进步和幸福的权利 ; 3、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 ; 4、言论自由和了解情况的权利; 5、参加选举的权利 ; 6、为集体要求而自由结社的权利。 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有相应的义务。 基本义务有: 1、热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安全; 2、守法; 3、沿承道德。
2. 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利益既有物质 利益,也有意识形态利益等。 静止不变的权力关系是不存在的,随着力量对比的变 化,新的权力关系会取代旧的权力关系。 3. 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作为一种力量,政治权力是可以计量的。在政治关系 中,谁的力量大,谁就能控制、统治、命令和影响权力客体。 而权力客体会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必然要影响和改变权力 作用的方向和强度,形成复杂的政治格局。 另外,权力的力量还取决于权力主体内部的意志的统 一程度。 综上,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权力主体、权力 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