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概论鹤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的都是客,酒香伴您眠
——试论鹰城平顶山酒文化和风俗习惯
09编导四班姓名:程鹏学号:091500421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鹰城平顶山,这里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要说当中比较适合男人的风俗,必数宝丰县的宝丰酒。
宝丰酒来源的传说
传说隋唐时代,宝丰城内有一家大户,在仓巷街开了一家酒馆。
由于他酿的酒好生意兴隆,几年内产业大发,便成为名诏全县的大富翁,这富翁非常得意便和家人挂出了个知足牌上写:凡在来馆喝酒者,不论贫富分文不要喝足为止。
一天,吕洞宾和铁拐李二位大仙驾着云头从宝丰上空经过,看到了这个知足牌,便想弄出个究竟,于是落下了云头化做要饭的叫花子要到酒馆喝酒,主人说快请进来,二仙进去后,主人便拿出酒让他们痛饮,他们喝了三天三夜还没醉意,家人赶快报告主人,这时主人已经知道了他俩不是凡人,便吩咐家人把酒全部拿出来,家人怕酒不够,便把院里的井水打上来兑在酒里,他俩喝到中午起身要走,主人忙随后相送。
二仙走到院中被风一吹,酒力大作,吕洞宾身子一晃便倒在井边,满腹的酒便涌了出来吐在了井中,主人这时看到一朵莲花盖在了井口,后来这口井被称为莲花井。
传说用这口井里的水酿酒,燃着后有莲花出现。
后来宝丰酒的名气越来越大,竟惊却了皇王天子,于是宝丰酒便成了朝廷的御用酒。
后来这家酒馆光给朝廷进贡酒,就是得不到钱,后来就逐渐破产,富翁一气之下把莲花井填住了,从此停业不再造酒了。
另据史书记载,北魏时一位有名的酒客,名叫房法寿,早年为官,晚年居住在洛阳,房老先生闻龙山(今宝丰)酒美,便慕名而去,看到远近池塘莲花,捣碎,让酒家搀入酿料中一起发酵,酿出来的酒果然清香味美,甘润爽口。
这种酿制法很快在龙山各酿酒出坊传开,这就是今天宝丰莲花酒的前身。
宝丰酒的历史文化
宝丰酒属于清香型白酒。
始酿于隋唐,盛名于北宋。
“酒务春风”的传世佳话为宝丰酒增添了引人的光彩。
宝丰酒的原料是高粱,用大麦、小麦和豌豆制曲,采用传统工艺。
宝丰酒具有清澈透明,甘美爽口,柔润纯正等特点。
宝丰古称龙兴、龙山属汝州辖,酿酒历史悠久。
这里出土的大量陶制酿酒器、饮酒器,系商周时期应国遗物。
战国时秦魏两次会盟于此地。
唐代李白游龙兴赋诗曰:“元子合逸趣,而我饮清芳。
”宋代酒业,呈现“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的繁荣景象,据《宝丰县志》载,宋神宗时,著名的道学家程明道曾监酒于宝丰,并留下了“酒务春风”的佳话。
元代诗人元好问写下了“春风着人不觉醉,快卷还需三百杯”的诗句,盛赞宝丰美酒。
“大金正大元年(1224),每年酒税四万五千贯”,居当时河南之首。
1948年在民间作坊基础上建成宝丰酒厂,沿用传统工艺继续生产此酒。
历史名人的推崇,是宝丰酒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酒这种产品与其它产品不同,它具有极浓的文化色彩。
某种酒的兴旺与否与名人的是否推崇关系极为密切。
宝丰酒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上乘的质量,赢得了历代名人的赞誉。
唐代著名诗人刘希夷是汝州人,上元年间他登进士后,与宋之问、沈伦期结伴游三峡,归至故园,以家乡汝州龙兴美酒(宝丰酒的前身)盛情款待友人,赋诗《故园置酒》,畅言“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诗人劝朋友畅饮龙兴美酒,以缓解百年忧愁,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家乡美酒的赞誉。
唐宋时代,洛阳长期处于陪都的重要地位。
汝州是洛阳的南部门户,属京畿之地,加上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名人游历求官的胜地。
凡是在汝州游历和任职者无不对宝丰酒喜爱有加,留下美好的回忆。
唐代号称“酒仙”的李白,二十五岁出川以后,曾数度游经汝州龙兴县(即宝丰县)。
他在《夏日诸从弟登龙兴阁序》(龙兴阁在宝丰西北龙兴寺,有吴道子壁画)中称:“当挥尔凤藻、挹予霞觞,与白去老史,俱莫负古人也”。
“霞觞”,就是诗人对龙兴佳酿的美称。
在他遍饮天下名酒写成的“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的千古绝唱中就饱含着对龙兴佳酿的美好感受。
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畅饮宝丰酒后写下了“春风着人不觉醉,快卷更须三百杯”的佳句,赞美宝丰酒。
建国后,宝丰酒倍受各界名人的推崇。
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著名书法艺术家溥杰作诗赞宝丰酒云:“每爱衔杯醉宝丰,香飞白堕绍遗风。
开往继来传佳酿,誉溢旗帘到处同”。
历代名人的推崇,不断扩大宝丰酒的知名度。
宝丰酒知名度的扩大,既吸引更多的知名人士喜爱宝丰酒,又促进宝丰酒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1947年11月,宝丰解放。
驻宝某部队排长陈宏达和县城仓巷街的教师傅惠中,在仓巷街逃亡地主宋乃修私人酒馆的基础上,筹办建立了“第五军分区酒局”。
1948年6月,宝丰第二次解放。
县人民政府再次恢复历史名酒宝丰酒的生产,起名为地方国营宝丰县裕昌源酒厂,成为河南省建厂最早的白酒厂家。
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参观访问,在所设国宴上,周总理提出“喝河南的名酒宝丰大曲嘛!
鹰城平顶山的酒礼仪和风俗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
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在鹰城平顶山,大家都会在乎的是喝酒和劝酒,喝足为止,不能过量,但是一定要喝的带劲(河南方言:意指美,满足),所以说平顶山人对于酒文化的理解更多的表现为酒场上的规矩和礼仪。
在平顶山,小到街边大排档,大到高级酒店,处处都有觥筹交错的景象,作为增进感情的调剂品,酒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亦是这个道理。
在平顶山,人们都延续了河南人应该有的粗犷和实在,所以在酒场上经常出现大碗喝酒的景象,在平顶山居住的人们都对喝酒有着独特的见解。
首先是——接风酒,一般是“敬一个、端两个”的风俗,客人,要接受敬酒。
敬酒以见底为敬,但在向客人敬酒之前, 你先得把酒杯中已有的酒喝完,然后由敬酒的人倒满,两人碰杯一饮而尽,也就是敬酒的人喝一杯,客人喝两杯,但敬
的酒一定要喝完,这是对敬酒者的尊重。
其次是端酒,敬酒者恭恭敬敬地双手捧酒,走到客人座位边,站立在客人的座位旁,向客人表达祝福或感激之意后,再将酒高高奉上,等客人喝完放下酒杯后再离开,当然并不意味着要喝一满杯,也同样不意味着要干完。
还有送行酒, 先上一条鱼,鱼头三杯酒,鱼尾四杯酒、鱼背五杯酒,鱼肚六杯酒,也就是通常所说“头三尾四背五肚六”的规则。
平顶山人爱喝酒,虽说酒量不大,但也有太多的人喜欢喝上两口,有时候没有菜,就着两个醋蒜,或者煮上两个鸡蛋,几个人就能把几斤撂进肚里去。
有的人喝多了爱说话,这是全国的酒民共有的性格,但更多的平顶山人是喝了酒以后不像其它省的人爱发酒疯,而是无论在哪儿喝多了,都要努力的回家,并且大部分人都能够自己回到家里,然后一头栽到床上呼呼大睡,至到酒醒。
这说明河南人的酒风还是好的。
平顶山人喝酒爱划拳,土话叫做来枚,很有河南的酒文化,这一点在全国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请客的喝一杯被请的最少就得喝三杯这就是河南人喝酒的习惯。
所以平顶山这个“新生”的老城市在酒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