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一、词人名片
国破家亡与个人生活经历的迅速逆转,使李清照的词比较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主要描写她青少年时代生活的欢快和爱情相思的情怀,风格清丽秀雅。其写闺阁之情,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为传统的恋情词吹进一股清新之风。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有着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她把个人的遭遇和时代的不幸交织在一起,因而更具深度和力度。
李清照词确实是“别具一家”。她善于“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张瑞义《贵耳集》),语句从口语提炼而来,明白省净、不求雕饰而富于表现力;音律和谐,富于音乐美;构思精巧细密,意境深邃。尤其是她以女性的身份写自我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浓厚的女性自觉意识,人称之为“易安体”,说明她在词的创作上有很大的独创性。李清照是两宋之交著名的词人,也是整个文学史上不让须眉的杰出女作家。著有《李易安集》十二卷,失传。今有辑本《漱玉词》。
二、诗词故事
夫妻赓和
赵明诚在外地时,收到了李清照寄给他的《醉花阴·重阳》相思词。先为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赵自叹不如。
三、文题背景
这首词作于南渡以前,各本分别题为“九日”、“重阳”、“重九”等。内容是逢佳节、思爱人,借词以抒情遣怀。重阳,为秋季登高游赏的节日。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而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
。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提示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它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全词诉说闺中重阳佳节的相思,却不曾用一字道破,而是“物皆着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了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二、悟读,诗情画境
黄花开在东篱,一朵一朵,是彼岸里的烟火,是秋色中的独
白。这样的一片轻寒,有人瘦了下来。渐渐爱上黄昏,爱上菊花
酒,鲜艳开满香腮。风这样急,天这样宽,渴望和一个人把一生
看完,齐飞在舞台。细品“人似黄花瘦”,与易安交游,会“有
暗香盈袖”。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作者为什么说“薄雾浓云愁永昼”?
答案“永昼”当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作者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之感。
2.词的上片写了一系列美好的景物,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目的何在?
答案这正是李清照、赵明诚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3.人们评价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为神来之笔,试说说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答案《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结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里,“人似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是词眼。这首词没有明写相思,而以深婉含蓄笔墨出之。词一开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愁”字,就已点出离愁。由于爱人不在身边,她白天是焚香闷坐,黄昏后把酒对菊,独自一人,更添惆怅,更觉销魂。最后用“人似黄花瘦”结
束全篇,“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人似黄花瘦”五字,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含义,自在其中。在诗词中,作为警句,一般是不轻易拿出来的。这句“人似黄花瘦”之所以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带有动宕语气的“莫道不销魂”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似黄花瘦”这一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
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境,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
阅读下面一首《临江仙》,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并序)
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1)“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李清照与赵明诚曾有过一段“感月吟风”、富有诗意的幸福生活;“多少事”,表示很多,记也记不清了。可如今孤身一人,年老飘零,心情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表现了词人对今非昔比、家破人亡的无限感喟。
(2)李清照本对“试灯”、“踏雪”这两件事都很感兴趣,可如今,却认为“无意思”、“没心情”,为什么?
答案此处进一步表露了词人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李清照初到建康,踏雪登石头城,北望中原,今则大势已去,恢复无望,哪里还有心情去欣赏花灯,踏雪寻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