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勃朗宁诗歌中的不完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勃朗宁诗歌中的不完美观
作者:钱蓓慧程永艳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06期
[摘要] 罗伯特·勃朗宁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诗人,凭借戏剧独白这一诗体独步诗坛数十载,对英美现代派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其诗歌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追求艺术、爱情和人生的真谛,然而却始终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由此传达出万事万物不完美的本质。
在勃朗宁看来,不完美也是美的一种形态,它是残缺的,是动态发展的,其美学价值在于与完美的拉锯过程中存在的张力。
勃朗宁的这一美学观打破了十九世纪浪漫派追求完美的桎梏,以不完美入诗,拓宽了诗歌的题材,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
[关键词] 勃朗宁;诗歌;不完美观;
19世纪以前的文学往往歌颂真善美,将恶等不完美形式视为洪水猛兽,仅仅用来反衬极致的完美。
而在19世纪末,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让浪漫派追求完美的理想越来越像是一种空想之后,勃朗宁等人率先歌颂不完美,将不完美作为审美对象纳入艺术领域,大胆提出了不完美美学观。
不完美是与完美相比较而存在的,完美一般意义上是针对感性认识而言,它把概念放在第一位,要求美的形象符合预定的概念和目的,而不完美则是对预定概念的偏离。
[1]相对于完满无缺、始终如一的完美来说,勃朗宁认为不完美也是美的一种形态,它是残缺的,是动态发展的,其美学价值在于同完美拉锯之间存在的张力。
不完美作为审美对象的出现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勃朗宁在诗歌《莱凡》中直接传达了不完美美学观,而在其他以爱情,艺术,宗教等为主题的诗篇中也体现着这一美学观点。
一、不完美是美的一种形态
早在18世纪,法国大文豪雨果就已经将丑这种极端的不完美形式引入高雅的文学殿堂,但他的“丑”是作为文学写作原则,并未纳入审美对象的领域。
勃朗宁则率先将不完美作为审美对象纳入艺术领域,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完美美学观。
在勃朗宁一系列诗作中,爱情不圆满主题占据了重要位置。
亲身经历的婚姻生活以及屡见不鲜的家族利益缔结的婚姻和婚外情使得他不得不质疑爱情的完美性。
不完美的爱情在他笔下大多以悲剧收场,但是悲剧美往往更震撼人心。
例如在《青春和艺术》一诗中,诗人通过一个女歌唱家的独白,讲述她和雕塑家为了追求艺术,在爱情面前止步不前,众多现实因素阻碍了他们追求爱情幸福的脚步,最后“我嫁了个富有的老贵族,/你被授予爵士和院士衔头”,“可是我们的生活都不满足,/这生活平静、残缺、拼凑、应付,/我们没有尽情地叹、尽情地笑,/没有挨饿、狂欢、绝望——没有幸福”。
[2]这段错过的不完美的爱情发人深省,引起许多读者的共鸣。
勃朗宁将不完美作为审美对象,丰富了美的形式,打破了完美在审美领域的垄断局面。
二、不完美是动态发展的美
不完美,不仅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深层次,更有内涵,动态发展中的美。
在勃朗宁看来,“不完美——进化——是活/完美——停滞——是死——不好”。
[4]
在《安德烈,裁缝之子》中,诗人塑造了一个追求完美的画家形象。
画家安德烈渴望画出杰作,他追求完美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不仅因为自己创造中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就觉得如鲠在喉,更具象征性的是,他笔下的人物露克蕾吉亚为戴珠宝而“扎穿如此美好的耳朵”[5],在他看来,一个小小的针眼也是完美的破坏者。
身为完美的信徒,安德烈的每一幅作品都“宁静而完美”,人们可能会惊叹于他的画工,但却不会被它感动,因为他笔下的人物无一具备蒙娜丽莎般的神韵。
由此,勃朗宁传达出完美静止,空洞,缺乏灵魂,毫无生气的属性。
三、不完美美在张力
不完美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美学形式,其美学价值在于同完美之间存在的张力。
张力从美学角度来讲,是指“审美对象内部各要素之间所形成既彼此依存又相互冲突的关系”。
[6]在勃朗宁看来,不完美与完美之间存在着冲突和摩擦,世间万物的本质是不完美的,如果有什么堪称完美的话,那就是朝着理想的不断追求和逼近,[7]这一动态拉锯的过程是其“美”所在。
在诗歌作品中,勃朗宁描绘了充满张力美的奋斗过程。
例如《语法家的葬礼》中,语法家“追求的是伟大的事业——而至死未穷其理”,他“察觉衰老,却更傲然前行”,“当死神的手已扼住他的喉咙,——他仍为语法刻苦”。
[8]尽管穷尽一生仍未登上艺术高峰,但他朝着理想不断奋斗前进的过程无时不刻不在散发着美丽的光芒,引人驻足赞叹。
相反,如果安于不完美的现状,不去奋力改变,那样的不完美则毫无意义可言。
四、结语
勃朗宁的不完美观揭示了芸芸众生不完美的本质,它刺激着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从这一点上来说,它具有重要的现世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83页。
[2][3]罗伯特·勃朗宁:《勃朗宁诗选》,汪晴、飞白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384页。
[4]罗伯特·勃朗宁:《勃朗宁诗选》,汪晴、飞白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5]罗伯特·勃朗宁:《勃朗宁诗选》,汪晴、飞白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292页。
[6]简德彬:《张力论美学》,《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第84页。
[7]罗伯特·勃朗宁:《勃朗宁诗选》,汪晴、飞白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293页。
[8]罗伯特·勃朗宁:《勃朗宁诗选》,汪晴、飞白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第328、331页。
作者简介:钱蓓慧(1991—),女,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学生,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程永艳(1965—),女,浙江科技学院语言文学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