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学概论

第一章世界电视广播发展史论

第一节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背景:传播技术的进步轨迹

一.产生于人类本能需要:克服空间限制的需要

1.图像传播

2.语言传播第一种职业的传播者:吟游诗人

3.文字传播最早被使用的文字:象形文字

4.印刷传播

5.电子传播

二.真实地模仿、复制客观现实的需要

1.模仿行为的功能:模仿是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的融洽;模仿有“善”的指向;

模仿可以给人带来快感。

2.媒介技术的进步与模仿行为的进化“仿拟”

第二节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轨迹(填空或选择)

一.广播技术的发展

1.远距离传播信息的电子技术——无线电的发明

2.声音录制,存储技术的发展

3.收音机技术的发展

二.电视技术的发展:图像和传播能力的双重进步

1.光电效应和荧光效应:图像制作和显示的理论基础

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英国工程师史密斯,他们发现金属物质硒是一种发电体,法国科学家白克勤尔发现,给某种化学物质充电以使其发光,就可以把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2.图像分解和扫描技术

1875年,美国人凯瑞发明了图像分解技术,最早的摄像头

1880年,法国人勤布朗发现了眼睛扫描事物的原理——是将图像分解成许多像素以完成的

1884年,德国工程师尼善普可夫用一个满螺旋状小洞的圆盘成功地传送了波动的图像,20世纪真正的电视发明。

3.机械电视和电子电视的发明

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机,公认是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贝尔德发明的(P6)

电子电视的核心技术是显像管

4.电视记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对电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还包括图像

技术和传播技术)

(1).电视录像技术的发展

70年代末盒式磁带录像机正式进入家庭,1947年“电视录像机问世”。(2).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

微波无线传播到卫星传播再到光缆传播

第三节广播的黄金岁月

一.“大萧条”对广播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社会动员作用的发挥(“炉边谈话”)

2.流动人口造成的广播伴随性收听优势的发挥(广播优点:感染力强,伴随性收听)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广播媒介发展的促进作用

1.社会动员作用的继续发挥

2.广播伴随性收听优势的发挥

第四节电视的黄金岁月和广播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媒介的飞速发展

1.电视新闻显示了自己极强的生命力;

2.电视的文艺、娱乐类节目获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

二.广播媒介的应对策略和持续发展

1.调整节目结构,发展广播音乐的潜力(汽车音乐)

2.广播继续发挥“伴随性收听”优势

第二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与社会功能(167页)

第一节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

一.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力

二.广播电视的特点:

1.大众传媒通常由媒介机构组织来运作,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专业训练背景的从业者;

2.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所面对的受众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和匿名性;

3.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具有公开性、传递迅速,但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耐久性;

4.与传统的纸质媒介不同,广电是通过声音和画面将远方的世界带到受众身边;

5.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技术密不可分。

从一般意义的传播方式上看,广播电视的特点:

1.传播对象的广泛性;

2.传播速度迅速及时;

3.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4.接收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

5.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强烈的“现在进行时”的视听感受;

6.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三.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1.传播突破时空限制;

2.抗灾害能力强;

3.普及率高,群众性强;

4.除了上述优势外也存在一些弱点:不易保留、选择性差、难以二次使用。

电视新闻传播特点:

1.信息损耗小,真实可信;

2.受众参与性强,形象生动;

3.电视在传播上同样有着广播所具备的弱点:选择性差,不易保留,电视图像的多意性和浅显性。

注: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P168—173)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一.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P174—180)

1.和其他大众传媒一样,广播电视具有传递信息,监测环境的功能;

2.广播电视具有连接、协调、整合社会的功能;

3.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过程的重要基本元素;

4.具有重要的娱乐功能;

5.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

6.服务功能。

二.广播电视社会功能的研究

《火星人入侵地球》

“涵化理论”(小孩的模仿)

第三节电视的负功能:真相还是偏见(P181)

英国学着古德温与惠内尔编著的《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判入门》

1.公共电视广播政策的初衷;

2.充满“偏见”的电视报道;

3.电视对受众认知的“构建”;

4.“偏见”的源头:阴谋还是不自觉。

第三章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技术的发展是广播电视媒介发展的基础

首先,广播电视媒介的诞生得益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每一次新的技术进步都会给广播电视媒介提供关键的发展机遇;

其次,技术的革新可以直接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乃至飞跃;

再次,技术不仅是节目创意的源泉,有时还是媒介变革的力量。

第二节体制的类型决定广电媒介运作的基本理念

一.国家经营型的广电体制

国家经营型的广电体制的特色:

1.不追求商业目的

图像出资、任命人员、追求权力最大化

2.宣传色彩严重

是指有一个国家的政府独家经营的广播电视台,政府拥有所有的对广电媒介的管理权和控制。

3.受众地位不高

二.公共机构型的广电运营体制

1.经费:广电执照费+国家财政拨款+民间私人、企业赞助,指广电作为一种公

共的社会组织而存在运行的媒介运营体制,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

私人。

三.商业型的广电体制

1.首要目标:巨额商业利润,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

2.经费:广告费+节目费

3.特点:市场经济、消费市场、片面追求高收视率

四.国营和商业并行不悖的中国当代广播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