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南京南站地区概念规划

合集下载

南京铁路南站综合规划

南京铁路南站综合规划

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11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项目组成员主编单位: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倪桂明交通部副董事专家咨询组:Mark Harrison 首席城市规划师陈海潮资深顾问Jacky Yueng 首席交通工程师C. MacDonald 行人设施专家项目主管人:赵童主任交通规划师Andrew Lee 主任交通工程师项目组成员:李晓东 主任规划师邱嘉宁 高级城市规划师荀扬 规划师历宏威交通工程师、规划师洪于亮交通工程师杜学松交通工程师廖建宁 高级咨询顾问洪维 高级咨询顾问参编单位: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杨涛董事长、教授项目组成员:何宁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孙俊副总工、高工诰俊成交通工程师施小静交通工程师施泉交通工程师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负责人:段进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总规划师、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第二负责人:季松注册规划师、讲师、博士项目组成员:李亮规划师胡旭明建筑师戴国雯助理规划师杨杰助理规划师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前言 (1)1项目概述 (2)1.1 规划范围 (2)1.2 主要工作 (3)1.3 规划依据 (3)1.4 报告简介 (4)1.4.1 报告分册 (4)1.4.2 第一册 综合规划报告主要内容 (4)2基本背景 (6)2.1 铁路南京南站 (6)2.2 铁路南京南站站房规划设计 (6)2.2.1 南京南站主要设计内容 (6)2.2.2 南京南站站房设计方案 (7)2.2.3 南京南站站房经济技术指标 (9)2.3 宏观区域发展背景研究 (9)2.3.1 城市群层面 –– 环渤海与长三角的战略节点 (9)2.3.2 长三角层面–– 长三角层面促进沪宁杭一体化..10 2.3.3 城市圈层面 –– 提高南京都市圈竞争力 (11)2.4 南京南站区位研究及相关规划回顾 (11)2.4.1 南京市区域格局及功能结构 (11)2.4.2 南京南站周边地区现状与规划分析 (13)2.5 基地现状分析 (18)2.5.1 地形及地质条件 (18)2.5.2 土地利用现状 (18)2.5.3 现状建设状况 (19)2.5.4 现状道路分析 (20)2.5.5 绿化及水体条件分析 (22)2.5.6 基础设施现状 (23)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5.7 基地现状分析总结 (24)2.6 SWOT分析 (24)3关键问题与工作框架 (26)3.1 关键问题 (26)3.2 工作框架 (26)4定位与目标 (28)4.1 发展定位 (28)4.2 规划目标 (28)4.2.1 近期目标: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 (29)4.2.2 中期目标:综合型商业商务中心“南站商圈”.294.2.3 远期目标:南部城市副中心 (30)4.3 规划理念 (31)4.3.1 交通高效理念 (31)4.3.2 TOD 发展模式 (31)4.3.3 多元功能理念 (32)4.3.4 混合用地理念 (32)4.3.5 生态网络理念 (33)5功能策划 (34)5.1 南京南站地区四大功能板块 (34)5.2 功能发展策略 (34)5.3 功能板块发展规模建议 (35)5.3.1 居住板块规模建议 (35)5.3.2 商务功能板块规模建议 (35)5.3.3 商业商贸功能板块规模建议 (36)5.4 产业发展建议 (39)5.4.1 产业的选择原则 (39)5.4.2 产业合适度分析 (39)5.5 项目建议 (41)5.5.1 商务功能板块可考虑项目 (41)5.5.2 商业商贸功能板块可考虑项目 (42)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5.3 居住功能板块可考虑项目 (42)5.5.4 旅游文化功能板块可考虑项目 (43)6土地利用规划 (44)6.1 空间结构 (44)6.2 规划要素 (45)6.3 功能分区 (46)6.4 土地利用 (47)6.4.1 土地利用方案推导程序解析 (47)6.4.2 用地布局原则 (47)6.4.3 土地利用方案 (49)6.4.4 用地平衡表 (49)6.5 开发强度 (49)6.6 用地编号 (50)6.7 用地细则 (51)7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52)7.1 综合交通规划的总体结论 (52)7.2 南站地区的交通发展战略 (53)7.3 未来交通需求 (53)7.4 枢纽核心区及周边区域道路系统调整 (54)7.5 枢纽核心区内轨道交通系统的调整 (54)7.6 公共交通调整和规划 (54)7.7 停车规划 (55)7.8 枢纽体综合交通设计 (55)7.9 地区道路系统、枢纽体设施布局及站前高架方案 (56)8城市设计 (58)8.1 目标与愿景 (58)8.2 城市空间意向 (58)8.3 问题与对策 (59)8.4 城市设计总平面 (59)8.5 空间意向 (60)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配套设施规划 (61)9.1 公共配套设施 (61)9.2 市政公用设施 (62)10其他专项规划 (64)10.1 竖向设计 (64)10.2 管线综合规划 (64)10.3 防洪规划 (65)10.3.1 防洪设计原则 (65)10.3.2 秦淮新河防洪设计标准 (65)10.3.3 堤防设施规划 (66)10.4 地下空间规划 (67)10.4.1 地下空间规划原则 (67)10.4.2 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67)10.4.3 人防设施要求 (68)10.4.4 地下空间规划可借鉴功能要素及开发建议 (68)10.4.5 公共空间开发示意 (69)10.4.6 站房下方立体空间利用 (70)11开发策略 (71)12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73)12.1 总结 (73)12.2 下一步工作建议 (73)附件 (74)附件1 会议纪要 (74)1.概念规划评选会 (74)2. 铁路南京南站站房规划设计专家咨询会咨询报告 (75)3、铁路南京南站综合规划交通专题咨询会咨询报告 (84)附件2 六方案分析 (86)方案1 日本中央复件工程咨询株式会社 (86)方案2 英国Atkins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88)方案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0)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4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1)方案5 德国杜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暨南京城里人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 (93)方案6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暨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联合体 (95)六家方案分析总结 (98)附件3规划方案比选 (99)附件4 用地冲突 (104)1、 用地影响的处理原则 (104)2、 南京市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104)3、 岔路口中学 (105)4、 规划宁溧路接口对现状周边用地的影响 (105)5、 规划路网与秦淮新河对岸路网对接的可能性分析.1066、 景观廊道对居民楼及海尔用地的影响 (107)7、 中驰汽车城 (108)8、 南京市税务干部学校.........................108 附件5 案例研究——地下空间.. (109)案例1 名古屋“荣”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 (109)案例2 上海南站广场地下空间 (110)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图目录图1.1 铁路南京南站地区规划范围 (2)图2.1 南京南站铁路线网构成图 (6)图2.2 南京南站建筑效果图 (7)图2.3 南京南站站房鸟瞰图 (7)图2.4 南京南站站房剖面图 (8)图2.5 站房内部空间布局示意图 (8)图2.6 南京区位分析 (9)图2.7 南京在“长三角”中的区位分析 (10)图2.8 南京在南京都市圈中的分析 (11)图2.9 南京城市结构布局 (13)图2.10 南京南站区位图 (14)图2.11 南京南站周边地区功能布局图 (14)图3.12 东山新市区总体规划图........................15 图3.13 红花机场片区规划. (17)图2.16 南京南站现状建设状况图 (19)图2.17 周边道路交通条件 (20)图2.18 基地道路情况 (21)图2.19 绿化、水体系统 (22)图2.20 基础设施现状 (23)图 3.1 工作框架 (26)图4.1 发展目标 (28)图4.2 轨道交通功能辐射 (32)图4.3 城市文化生态轴线 (33)图5.1 居住板块预测 (35)图6.1 空间结构 (44)图6.2 功能分区 (47)图6.3 土地利用 (49)图6.7 开发强度 (50)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图6.6 用地编号 (50)图6.8 用地细则 (51)图7.1 48 平方公里路网规划 (56)图7.2 6平方公里道路系统规划 (56)图7.3 枢纽体内交通设施布局图 (57)图7.4 站前高架推荐方案 (57)图8.1 城市空间意向图 (58)图8.2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59)图8.3 鸟瞰图1 (60)图8.4 鸟瞰图2 (60)图9.1 居住板块布局 (61)图9.2 公共服务设施 (62)图9.3 市政公用设施 (63)图10.1 竖向设计 (64)图10.2 管线综合....................................65 图10.3 防洪规划. (67)图10.4 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68)图10.5 地下空间开发建议 (69)图10.6 地下一层 (69)图10.7 地下二层 (70)图10.8 站房下方空间示意 (70)图11.1 一期开发 (72)图11.2 二期开发 (72)图11.3 三期开发 (72)图11.3 四期开发 (72)附图1 方案1––土地利用规划图 (87)附图2 方案2––土地利用规划图 (89)附图3 方案3––土地利用规划图 (91)附图4 方案4––土地利用规划图 (93)附图5 方案5––土地利用规划图 (95)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附图6 方案6––土地利用规划图 (97)附图 7 规划方案1 –– 土地利用 (99)附图 8 规划方案1 –– 道路交通 (99)附图 9 规划方案1 –– 景观系统 (100)附图 10 方案1 空间示意 (100)附图 11 规划方案2 –– 土地利用 (101)附图 12 规划方案2 –– 道路交通 (101)附图 13 规划方案2 –– 景观系统 (102)附图 14 方案2 空间示意 (102)附图 15 现状建设状况 (104)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表目录表2.1 交通设施面积结算 (9)表2.2 南京市分区功能布局 (12)表5.1 南站地区人口预测表 (35)表5.2 大阪地区商务功能规模 (36)表5.3 里尔、九龙地区商务功能规模 (36)表5.4法国 Paris Rive Gauche地区商务功能规模 (36)表5.5商贸商业规模预测方法1——消费客流总量预测 (37)表5.6商贸商业规模预测方法1——规模测算 (38)表5.7商贸商业规模预测方法2——消费人口吸发量 (38)表5.8商贸商业规模预测方法2——规模测算 (39)表5.9业合适度分析 (40)表5.10业筛选分析 (40)表5.11商务功能产业细化建议.........................41 表5.12商业商贸功能产业细化建议 (42)表5.13居住功能产业细化建议 (42)表5.14旅游文化功能产业细化建议 (43)表6.1 用地布局原则 (48)表6.2 用地平衡表 (49)表6.3 分区统计 (51)表8.1 问题与对策 (59)附表 1 规划方案对比 (103)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言根据南京铁路枢纽布局规划,南京将建设形成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津浦铁路等十线汇集的环形铁路枢纽,并新建铁路南京南站,与既有南京站一并形成南京两大主要铁路客运站。

南京南站山水城市 概念性规划设计

南京南站山水城市 概念性规划设计

服务中枢:南部新城区将成为区域服务经济中枢
• 客流:预计会形成每年约6000万人次的客流。
• 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宁杭铁路、沪汉蓉城际铁路、宁安城际铁路4条国家、区域铁路线。
• 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南延线、3号线、6号线及机场轻轨线。
• 长途客运站:一级客运南站,设计发送能力为每年30万人次,班线发送苏南、皖南和浙北等地。
探索绿色低碳模型 ——设计应充分考虑低碳规划的可能性,因地制宜的利用场地现有条件, 进行科学的总体布局并尽可能设置立体绿化系统。
构筑复合建筑空间——形成“办公和居住的复合、商业和娱乐的复合、室内和室外的复合” 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大拇指广场品牌
产品模式:
城市会客厅:大拇指广场既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也为人们提供社会交往、聚 会的场所,满足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成为城市的“会客厅”。 创新消费模式:实现“一站购物、一家休闲、一天逛街”的新消费方式。 规划格局:开放式空间组合,内聚式中心广场,相融的室内外空间,独特的建筑景 观环境,体验式消费场所。
证大集团 MAD Architects BOYI
项目概述
项目区位
项目区位
位于南京南部新城核心区,南部新城位于南京老城以南、中华门外,处于秦淮区、江宁区和雨台 区三区交界,作为南京规划建设中的三个市级商业中心之一,与新街口主城、河西新城共同构大 南京现代都市新中心。
南部新城
总共164平方公里,以培育高端服务业、商务、会展和创意产业为主。南部新城核心启动区共32方 公里,规划为:一心(南部新中心)两轴(雨花-机场轴、南站中心轴)三大板块(南站枢纽区雨 花软件园、红花-机场地区三大功能板块)。
• 公交线路:纬八路、纬九路、将军路、宁溧路以及玉兰路,都有可能实施公交专用道。将有20条

南京高铁南站地区慢行交通规划终稿

南京高铁南站地区慢行交通规划终稿

发展步行系统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
发展步行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南京早高峰出行方式-2012年
(2)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地位

非机动车交通作为一种绿色交通方式,是南京城市交通的重要部分
非机动车交通是公共交通的辅助和补充
铁路南京南站地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11
3、慢行交通系统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
对南京南站周边地区提出的方 案建议
在宏观政策指导下,有步骤有重点 的展开对南站周边城市步行系统规 划、步行环境设计以及自行车等非 机动车的规划,将作为综合枢纽的 南京南站与城市慢行交通相融合, 构筑南站地区整体慢行网络。
地区慢行网 络
武汉(自行车绿道系统) 法国斯特拉斯堡(机动车交通向 公共交通与步行系统一体化改造 香港尖沙咀步行环境规划 丹麦哥本哈根(中心区核心步行 网络)
上海(机非分流改善)
特点
试图在城市部分主干道上实施机非空间 分流(机动车专用道),划分廊道、通 道、休闲道三级非机动车道。 投资5536万元,在建成道路上高标准建 设自行车道112条,长164.6公里。 通过公共交通改善和管理,完全封闭市 中心机动车交通,沿主要轻轨线路的带 状城市公共空间,打造城市步行天堂。 规划与管理结合的综合治理与改善。 步行街、步行优先的街道,加上小巷组 成为了中心区的核心步行网络,注重改 善骑车者交通安全、提高骑车速度以及 舒适性。 “空中”二层步行系统,实现彻底的人车 分离,保证行人的安全,还起到防寒保 暖的作用,让行人在路上舒适、安全。
丹麦哥本哈根:中心区核心步行网络
步行街、步行优先的街道,加上小巷组成为了中心区的核心 步行网络,80%经过市中心的交通是步行交通 ,同时市区中 心的18 个广场完全取消了停车位,并将其返还给市民作为 休闲活动的场所。

【作品推介】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作品推介】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作品推介】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编者按:本项目是江苏省首个特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及周边地区综合规划项目,南站枢纽的复杂程度和建设规模位居全国同类枢纽前列,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中具有先导和示范意义。

另一方面,南京南站地区将发展成为与新街口、河西并立的三大市级中心之一,南京南站枢纽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对未来南京大都市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在协调枢纽与周边地区发展、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一体化衔接、优化综合运输体系等方面具有开创性,现实指导作用重大。

规划背景南京南站枢纽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客运枢纽之一,汇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宁安城际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站场规模达到“三场十五台二十八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客运枢纽中心。

为建设现代化的无缝换乘综合枢纽,完善周边地区功能,打造南京的标志性门户和城市中心,有必要对南站枢纽及周边地区进行综合性的统筹规划和设计。

南京市规划局于2007年6月委托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内容包括概念规划方案整合、地区综合交通规划设计、地区城市设计和站房设计反馈,并明确先行开展综合交通规划设计,以综合交通引导枢纽规划设计,以综合交通引领地区开发发展。

▼图一:南站用地规划图规划构思《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以目标为导向,以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设计理论、交通规划理论和枢纽设计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枢纽地区用地与路网规划技术、枢纽规划设计技术、交通仿真等技术,开展了规划研究区域(48平方公里)、规划设计区域(6平方公里)、枢纽体三个层次的规划设计工作,用地规划、交通规划和城市设计三个专业,明确了南站枢纽和枢纽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制定了枢纽地区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开展了地下空间规划、配套设施规划;提出了南站枢纽和枢纽地区的交通发展战略,制定了枢纽体和枢纽地区的综合交通布局规划方案和交通组织方案;并以用地和交通规划布局方案为基础,进行了地区城市设计。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地区城市设计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地区城市设计
1、南京城市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的标志性门户地区。
2、南京山水文脉与现代化建设形象的展示窗口。
3、近期服务于火车站地区的综合性功能区,未来成为 南京重要的社会、文化、经济交流地和城市活力中心 之一。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问题1:如何突现南京的地方特色?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PART3—问题与对策
问题1:如何突现南京的地方特色?
问题1的对策
对策1-2:延伸南京历 史与发展轴线
从古至今,南京南部 的城市轴线一直是城 市发展的重要线索, 她承载历史、引领发 展、统摄空间。在南 京南站的规划中,应 继承这条重要的文脉 线索,在空间上联通 南北,使南京的城市 格局延续发展。
问题2:如何打造标志性门户空间?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PART3—问题与对策
问题2:如何打造标志性门户空间?
问题2的对策
对策2-3:突出南站站 屋在视觉上的标志性 主导地位
南站站屋作为该地区体量最大、地 位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应有多角 度的视觉观赏廊道。
PART3—问题与对策
问题的提出
问题1:如何突现南京的地方特色? 问题2:如何打造标志性门户空间? 问题3:如何构筑城市活力中心? 问题4:如何保障规划的有效与有序推进?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南京南站规划公示未来可成为亚洲火车站

南京南站规划公示未来可成为亚洲火车站

北边,是⾬花台风景区;南⾯,与秦淮新河咫尺相望……亚洲的⽕车站即将在这条景观线中间拔地⽽起。

未来,以南京⽕车南站为中⼼的辐射地区,是否能吸引⼤量市民前来居住、游玩、逛街消费?这要看规划如何描写蓝图。

昨天,总⾯积达到603公顷的南京⽕车南站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始公⽰。

3个住宅区吸引10万⼈ 根据建设⽅案,南站的主体是⼀个3层楼的平顶建筑。

该建筑按照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中轴序列的特点呈两边对称;顶层巨⼤的屋檐分为3层,仿佛古代宫殿般⽓势磅礴。

南京南站主站房⾯积8万平⽅⽶,不仅是铁路站,更是⼀个综合交通枢纽“巨⽆霸”,这⾥将汇聚5⼤交通体系:铁路、公路、地铁、轻轨、公交。

据介绍,铁路南站与长途站分别位于⾼架桥上下,与公交站相隔300⽶远,南京南站到禄⼝机场准备修建⼀条轻轨。

另外,与现在的⽕车站不同,南站将是⼀个“空中车站”,铁轨通过⾼架形式进站,站台都被架空在12.5⽶的⾼空,⽽候车⼤厅在24.5⽶⾼空。

这个漂亮的建筑周围,规划出了177公顷的居住⽤地,预计吸引10万以上的⼈⼝来居住。

四⼤主题 “新区”将环绕“古都新站”周围。

规划显⽰,以铁路南站为中⼼,南北站前⼴场到秦淮新河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地性质将是商业、商务、办公⽂娱。

⽽在铁路的南边,⾛出来后,正南⽅是商业区和⽂化娱乐区;到了宏运⼤道分界线,当这条路被拓宽后,规划出了3个住宅区。

规划明确,在商业区内,建筑⾼度以100⽶以上的⾼层为住,⽽在居住区,以不超过100⽶的⾼层为主。

每隔500⽶设公交站 在三个新的住宅区范围内,还规划了1所⼩学,九年⼀贯制学校3所,中学1所,幼⼉园11所。

⽽为了让在这个新区域居住的⼈出⾏⽅便,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还为公交线路及地铁经停进⾏了详细规划。

在站台的南北,都将设两个⼤⼴场,北边的朝主城,南⼴场⾯向东⼭新市区。

为快速疏散巨⼤的⼈流,⾸先,将在6平⽅公⾥的外围形成两横两纵的快速通道,两横的第⼀横是绕城公路,将拓宽抬⾼,第⼆横是宏运⼤道也将拓宽;两纵的双龙街将拓宽,由现在的60⽶拓宽为76⽶,机场路也将拓宽,同时修建4个⼤转盘形成快速交通体系。

从综合交通枢纽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案例(PPT 68页)

从综合交通枢纽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案例(PPT 68页)
(3) 北线方案沿线200米范围内及有关高速铁路设施 配套用地的严格控制
自1995年南京市严格控制了北线方案 沿 线 200 米 范 围 的 用 地 , 并 根 据 铁 四 院 “关于京沪高速铁路与南京境内城市道路 立交设计标准的函”(1998年11月)及2001 年12月“铁道部转发国家计委、国土资源 部关于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的通 知”,以及铁四院“京沪高速铁路南京至 上海段初步设计”的要求,严格控制了沿 线与高速铁路相交的城市道路、设施的建 设标准。至今,沿线未有新的障碍出现。
南线方案的提出及方案概要——引发南线方案的直接 原因
提高高速铁路南京段线型标
准的需要

线
上元门方案高速线由于必需
制,
南京段线路的车速将受到限制。
选择大胜关桥位高速线线型

线
顺畅,没有限制条件,确保车速。
影响
1、尽管南线基本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但与现状正在 进行的建设和建设意向仍存在若干矛盾
这种变化城市规划应该如何应对?
因此,一方面,我们认为应尽量避免这类在规划上没有 准备的重大变化。这除了要加强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 工作的深度和细度,加强规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对变化 的适应性外,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价值平衡是非常的重要方 面。条块分割,以部门或以地方的利益为重都不可取。
但另一方面,即使如此,规划在长时间内仍没有办法 预见所有变比。城市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变化与应对中发 展,这就是城市发展的自组织性。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能抓 住变化给城市带来的机遇,进行城市空间发展应对规划。
从综合交通枢纽到城市发展战略 ——以南京高铁南站地区规划为例
东南大学 段进
2010.06.24
近几年,我国加速了国家级大型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布局 与建设,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网、南水北调和国家高铁 与城际铁路网等。

南京南站方案

南京南站方案

南京南站方案南京南站是中国南京市的一座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连接南京市与其他城市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升南京南站的功能和形象,市政府决定推出新的南京南站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规划和设计。

一、规划背景南京南站作为南京市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的站点规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政府决定对南京南站进行扩建和改造。

该方案旨在提升南京南站的服务能力,提高乘客出行效率。

二、方案概述1. 基础设施改造:南京南站将进行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改造,包括站点扩建、站台升级、设备更新等。

新建的站房将更宽敞、明亮,提供更好的候车环境和服务设施。

2. 交通拓展:为了方便乘客从南京南站出行,市政府计划在周边建设更多的交通设施,包括地铁、公交站点以及停车场等。

这将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3. 城市景观打造:南京市政府注重提升城市形象,在南京南站周边打造绿化带和公共广场。

这将增添城市景观,为乘客提供一个优美的出行环境。

三、方案优势1. 提升服务能力:南京南站方案将扩大站点规模,增加候车区域和换乘通道。

这将显著提升南京南站的服务能力,缓解客流压力。

2. 提高出行效率:改造后的南京南站将更加便捷高效,乘客可以更顺畅地进出站并换乘各种交通工具。

出行效率将大幅提升,减少乘客的候车时间。

3. 优化城市环境:南京南站方案注重城市环境的改善,周边的绿化带和公共广场将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憩空间。

同时,南京南站的形象也将得到提升,成为南京市的一张城市名片。

四、实施计划1. 规划阶段:南京市政府将召集相关的设计和交通专家,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这将涉及站房设计、交通拓展和城市景观打造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2. 建设阶段:根据规划方案,南京南站的改造将分阶段进行,以确保施工效率和乘客安全。

建设期间,南京市政府将加强与周边业主和乘客的沟通,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3. 完工验收:当南京南站改造完工后,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基于“三圈层”理论的城市高铁枢纽片区功能布局浅析

基于“三圈层”理论的城市高铁枢纽片区功能布局浅析

基于“三圈层”理论的城市高铁枢纽片区功能布局浅析摘要:本文通过对高铁枢纽片区传统的“三圈层”规划理论进行探讨,分析这种理论下高铁站周边地区功能布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强调高铁枢纽片区的规划应更多的考虑城市层面影响,从高铁和城市两个层面共同提升片区的功能布局。

关键词:“三圈层” 高铁枢纽地区功能布局绪言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迎来开发建设热潮,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

城市政府纷纷利用高铁开发契机,大规模投入高铁新城建设之中。

在大规模、高强度的高铁以及站点周边地区开发建设的背后,却是“鬼城”频现,尺度规模巨大,开发利用不集约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这方面的现状问题,引发我们对高铁新城建设的深层次反思。

“三圈层”理论的适应性及反思■“三圈层”理论Schutz、Pol等人通过对法、德日本等国家的高铁站点周边地区考察分析提出了高铁站周边“3个发展区”的概念,此后圈层理论经过深化发展,基本将高铁周边区域划分为三个圈层。

第一圈层:高铁交通商务核心区,约0.5-0.8平方公里,是车站发挥作用的最基本的功能组织区域该区域空间开发强度高、建筑密度大,在新建车站带动下建设投资密集。

第二圈层:对第一圈层各种功能的拓展和补充,约5-7平方公里,各种功能需求与车站的关联度也在逐步降低,并从为车站地区流动服务为主,转向兼顾城市市民。

第三圈层:非直接关联区域,7平方公里以外范围,流动的旅客人群进一步降低,几乎完全“融化”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的各项功能组织是由城市综合开发因素确定。

目前国内的高铁站点规划,基本采用“三圈层”的开发模式,将高铁站周边地区划分成第一圈层、第二圈层、第三圈层或者核心区、拓展区、外围影响区三部分进行规划建设。

但通过对比国内高铁站点周边地区规划与实际建设情况发现许多站点不论城市等级、规模大小、空间区位,均划定了相似范围的核心区与拓展区;其中布局的功能也有较高的一致性,如对于商务功能的执着追求,对产业高端化的不断向往等等。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规划和设计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规划和设计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规划与设计摘要:本文以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为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客站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方面进行阐述和思考。

对如何建设好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铁路客站综合体,使之在规划设计、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京南站综合体规划设计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将形成以客运专线高速网为核心、快速线路为基础、城际轨道交通为补充的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

高速铁路的便捷性将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必将在各大城市催生出一批集各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必将对沿线城市的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南京南站作为京沪高速铁路五大始发站之一,是京沪高速铁路引入南京后形成的一个集铁路客运、长途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常规交通于一体的特大型交通枢纽综合体。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建筑设计南京南站(图1)的铁路交通由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宁杭、宁安城际三个线路汇集组成,车站站场采用高架式,总设计规模28台28线,主要办理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通道、宁杭城际、宁安城际线的始发、通过客车。

预测近期枢纽体旅客发送量4413万人/年,远期5822万人/年,最高聚集人数8000人,枢纽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达66.7万m2,其中主站房28.1万m2,无柱雨棚10.6万m2,地铁5.4万m2,城市配套市政工程22.6万m2。

南京南站是一个立体化的交通枢纽综合体,主要由地上三层(局部设有夹层),地下二层组成,地面三层标高为22.400m,为铁路高架候车层,铁路与城市共同投资的高架落客平台在该层的南侧、与铁路站房对接:地面二层(标高12.400m)为铁路站台层,功能空间由铁路进站厅、售票厅,贵宾候车室和站台组成,铁路与城市共同投资的高架落客平台在该层的北侧、与铁路站房对接;地面一层(标高±0.000m)位于高架站场与铁路桥梁的下方,中间240m范围为铁路出站厅,铁路出站厅两侧为城市配套的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出租车和社会车停车场;地下一层中间部分为地铁的站厅层,站厅层两侧除布置部分铁路设备用房外,其余为城市配套的商业开发用房、换乘通道及社会车停车场;地下二层(标高-16.600m)为地铁站台层(图2~图6)。

南京十大板块

南京十大板块

规划:66家化工企业全部迁走
将这里的小化工企业全部搬走,要把原来的老的工业基地变成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城区。
第五板块:
下关板块
现状:下关的板块就是位于下关的西站地区,整个规划的面积是2.36平方公里,前两天已经正式挂牌,已经开始正式启动了
规划:建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全力打造成新的下关滨江风光带或者滨江新城。
第九板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百里风光带
现状:这个百里风光带可能有些群众有点陌生,就是北边从燕子矶开始,观音门,一直沿着土城头的路到宁溧大道,整个这一块,土城头是30公里,再利用秦淮新河20公里,加起来是100里,所以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百里风光带
规划:18个城门将连起来
打造百里风光带应该说非常有意义,特别是土城头的路要外扩,城里边有一个城墙,外边的土城头路是南京以前的城墙,把外面的城墙打造起来,把18个城门连起来,这对南京未来发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或者挖掘历史文化,做一个项链把18个门连起来,非常有意义。
第二板块:
南部新城板块
现状:铁路南站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南站及周边32平方公里建设已经启动
高铁南站地区加上大校场-红花机场地块,将建成南京南部新城,各种设施会比新街口更完善。
规划:南部新城“体量“变大了
记者注意到,从此前公布的规划来看,“南部新城”以南京南站地区(5.63平方公里)、红花机场地区(约10平方公里)为核心,包括雨花台宁南地区和江宁东山新市区(含土山)部分地区在内共约48平方公里。而新的规划中,南部新城变大了,变成了164平方公里,核心区是66平方公里。
第十板块:
住房保障
今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加快民生住房保障,今年要开工建设6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整个形成四大组团,第一个组团在尧化门,第二个组团是栖霞,第三个在上坊,第四个在雨花,这四个板块形成住房保障的组团,规划已经全部完成。

南京南站12号地块可研

南京南站12号地块可研

4 33%
住、商 混合
9
21%
11
19%
商业 6 14% 12 21%
7 64% 12 100%
商、办 混合
12
28%
16
其他 5 12%
6
合计 43 100% 57
28%
11% 100%
12 75%
4 67% 39 68%
14年上半年土地市场出让261万方,纯住宅用地11幅;成交土地以商业、商性 质用地为主,纯住宅性质用地数量减少;
存销比:2014年2月以前,南京商品住宅存销比长期稳定在6以下,3月开 始,存销比持续上升,截止6月底达8.8,但在可控范围;
住宅市场/板块市场/城南板块
除城东板块,其他板块成交均价均较2013年有所上涨;城南板块进入实质
开发阶段,14年上半年成交16.55万方,成交均价15870元/㎡,刚需为
南京南站12号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言 南京南站为支点,必将翘起高铁新城成为南京新中心; 必将翘起南京成为泛长三角中心。唯一的主城区高铁枢纽站 预示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高铁沿线正在成为城市的黄金 经济线,高铁新城也为南京发展到新高度孕育着契机。嗅觉 灵敏的大牌开发商已蜂拥而至,趁势而为;或经验或分析或 是一搏,大牌都悉数洞悉这次契机。 南京高铁新城区位辐射之广,人流之巨,其背后带给企 业品牌与产品的推广价值和意义皆非凡。中南战略布局一二 线城市,开疆拓土,南京高铁新城必应值得定位爆破和深耕。 定位爆破目标——12号地块,位于主城区、城南板块、 南京南站站东片区,可研结构如下:
河西
101.23
112.19
12.31 %
23757
58.81
38
12.28 %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90号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90号

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90号)《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2月12日市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季建业2012年12月18日南京市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铁路南京南站地区(以下称南站地区)综合管理,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交通枢纽功能,建设窗口示范区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南站地区实施综合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南站地区实施综合管理的范围包括:绕城公路以南,金阳东街、金阳西街以北、南广场及其匝道,机场高速以东,宁溧路以西的区域。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南站地区实施综合管理的具体范围。

南站地区铁路辖区内管理工作由铁路管理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将南站地区建设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南站地区建设、管理和执法经费投入。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委员会(以下称管委会),负责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工作。

南站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以下称综管办)受管委会和雨花台区人民政府领导,具体负责南站地区日常综合管理和有关组织、协调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财政、价格、规划、工商、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卫生、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督、文广新、旅游、园林、地铁等部门和单位(以下称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分工,履行南站地区相关管理职责。

市监察、法制部门应当加强南站地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第五条雨花台区人民政府会同市规划等部门编制南站地区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南京南站规划

南京南站规划

南京南站规划南京南站是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规划南京南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运需求,提高城市交通运营效率,优化交通组织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

南京南站规划项目主要包括站场建设、客运枢纽建设、交通组织优化和城市环境提升四个方面。

在站场建设方面,南京南站规划项目将扩建原有站场面积,增设新的站台,增加候车室和出入口等设施,提高站场的接驳能力。

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保护原有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以体现南京南站的独特魅力。

在客运枢纽建设方面,南京南站规划项目将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将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交通方式有机结合,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连接,方便乘客出行,提高城市交通运营效率。

同时,还将增加停车场和停车位,方便旅客停放车辆。

在交通组织优化方面,南京南站规划项目将调整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增加出入口和交叉口等设施,优化交通流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规划建设周边交通配套设施,完善站前广场和站前广场设施,提高乘客的出行便利性。

在城市环境提升方面,南京南站规划项目将加强绿化和景观建设,增加绿地和花坛,改善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还将增加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文化广场和商业街区,提升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

南京南站规划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南京南站的功能和服务水平,方便市民的出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规划项目还将带动周边的商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南京市整体形象的提升。

综上所述,南京南站规划项目是一个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项目,旨在提高南京南站的服务水平和接驳能力,优化交通组织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

该项目的实施将对南京市的交通运营效率和城市形象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宁南:南部新城开发的热土

宁南:南部新城开发的热土

已经走 出一条 高科 技现代化农业岌
江 苏 省 副 省 长 黄 莉 新 在 实 地 考
家、 、 省 市级科研项 目, 并有效地转化 展的特色之路
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扩大劳
如今的傅家边农业科技示范园 . 察傅 家边农业 科技 园时 .充 分肯定
了傅家边农业科 技园取得 的 “ 五个
务业集 聚区、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 个 新城 涉 及4 平 方 公里 . 含红 花 机 业和城市面貌的新提升 8 包
企业化的园区管理模式 的建立. 做到 2 0 0 多位 .共 同承担实施 了5 多项国 0 了投资与管理主体 明确 .产生产 力 。
向 , 业为 载体 , 农 科技 支撑 , 农旅兼 的生产设施, 便捷的交通条件 . 先进的 全 、 生态 环境最美 、 体制 机制 最新 、
容 . 加销成龙 . 产 贸工农 为一体 的多 科 学技术和优质 的特 色产品享誉全 对农 民的带动作用最大 ” 。对此 . 该 种经 营新格局 为实现科技创新 . 构建科技创新 国. 并在国际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县分管农业 的副县长陈小冬欣慰 地 “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 说 .傅家边农业科 技园实现 了多方 县及周 边其他地 区的发展 .拉动 了
JI NG J l
南京铁路 南站位 于雨花 台区 宁南 街道南 面 , 是南 京市有史 以来 投 资最 大的单体 工程 , 规划与 建设势 必对周边地 区 的发展 产生历 其
史 性 的深远 影 响。本文结合 街道 目前发展状 况和 南站 的初步 规划 ,
对 南站地 区 的建设 提 出了一 些思考 和建议 。
2 0
金陵嘹望 2 1 . 0 01 8


南京南站方案公示

南京南站方案公示

南京南站方案公示
南京南站是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铁路和城际交通的枢纽功能。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南京市规划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旨在提升南京南站的交通容量和服务水平。

现将南京南站方案公示如下:
方案一:扩建现有站房
根据初步调研,现有站房的面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

因此,南京市规划部门拟对现有站房进行扩建,增加候车大厅和候车室的面积,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乘客。

扩建后的站房将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候车环境。

方案二:新增候车楼
鉴于南京南站的交通压力持续增大,规划部门还提出了新增候车楼的方案。

根据该方案,将在现有站房旁边建设一座新的候车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

新增候车楼将提供更多的候车座位和便利设施,方便乘客等候列车。

方案三:优化出站通道
为了缓解南京南站出站时的拥堵情况,规划部门提出了优化出站通道的方案。

根据该方案,将增加出站通道的数量和宽度,同时配备先进的自动售票和验票系统,以提高出站的效率和流畅度。

此外,增设电子导向屏,方便乘客查询出站信息。

方案四:完善周边交通配套设施
为了提升南京南站的综合交通服务能力,规划部门还将完善周边的交通配套设施。

计划修建更多的出租车停车场和公交车站,方便乘客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

此外,还将增加自行车停车点和步行道,鼓励绿色出行。

以上是南京南站方案的公示内容,希望广大市民和乘客能积极参与和提供意见。

南京市规划部门将根据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最佳的方案,为南京南站的发展和改善做出贡献。

期待南京南站未来的腾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南京南站地区概念规划
1、项目背景;
根据南京铁路枢纽布局规划,铁路南京南站将成为汇集3场28线、对于提升南京都市圈功能与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铁路客运站。

除铁路客运站外,南京南站还将集中城市轨道、长途汽车、常规公交、出租车以及小汽车等多样化的交通方式,统筹布局邮政等配套设施,形成现代化综合性客运交通枢纽。

借助交通枢纽建设的带动作用,铁路南京南站地区(以下简称南站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地对南站地区进行综合一体化开发,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南站功能保障与发挥为前提、以交通枢纽与城市的互动发展为核心,探讨与论证南站地区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形态结构、交通网络布局与运行组织、空间形象与景观意向等主要内容,广泛征集有创意、有特色的发展理念,寻求该地区合理的发展模式与思路。

2、研究范围与年限;
(一)规划设计范围:
北至绕城公路,南至秦淮新河,东至宁溧路,西至机场高速,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

(二)规划研究范围:
北至纬七路,南至胜太路,东至红花机场—秦淮河一线,西至宁丹路,总面积48多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考虑功能、交通、景观与规划设计范围相互协调。

(三)规划年限:2030年
3、主要内容:
规划目标:
南站地区发展对增强南京市及南京都市圈区域辐射力与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规划应从综合交通枢纽与所在地区一体化开发的要求出发,结合地区发展条件与国内外同类地区发展经验,在处理好大规模客流交通集散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全面提升地区活力,构建国际先进水平的布局合理、换乘便捷、运行高效、生态环保并具有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的城市地区。

本次规划为概念规划。

要求确定规划区域主要功能、提出空间结构、开发规模、交通组织等的概念方案。

技术路线: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高铁枢纽周边地区的功能定位、土地使用、开发强度、交通设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南京南站地区的功能定位、土地使用、开发强度和交通网络布局;结合基地周边现有的自然地貌特征和景观要素,创造地区景观特色和有机联系的公共空间网络。

规划成果:
包括方案说明、专题研究和图集三部分。

方案说明共6部分内容:定位:综合枢纽、城市副中心、秦淮新城;功能选择:商务功能与居住社区;交通组织:快捷的线路与安全的网络;建设强度;地区特色:山水格局、秦淮新城与院落序列;经济概算。

专题研究共四部分内容:高铁枢纽地区的发展定位;高铁枢纽地区的土地使用;高铁枢纽地区的建设强度;高铁枢纽地区的交通组织方式。

4、技术特点;
特点之一:充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针对国内外高铁枢纽周边地区的功能定位、土地使用、开发强度和交通组织方式进行研究得到的成果作为方案的支撑。

特点之二:扩大了研究的视野范围,从长三角产业分工、南京城市用地拓展等区域和超过项目研究范围的更大的城市范围内分析规划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土地利用,使规划方案更具有指导意义。

5、特色及评价
功能定位: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规模相当的城市的高铁枢纽地区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将规划区定位为城市副中心。

交通组织模式:提出未来的交通集散应该以地铁为核心,轨道交通在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提出“快捷的线路和安全的网络”的理念。

在此理念之下,对高铁枢纽南北广场采取了不同的道路交通组织模式。

土地使用:在强调高铁枢纽周边地区商务功能的基础上,强调成熟社区的重要性,以及土地综合利用和平衡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商业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缓解未来可能出现的潮汐交通的压力,提高高铁周边地区的开发档次。

地区特色:提出“秦淮新城”的概念,把秦淮新河水系引入站点南广场,建立雨花台风景区-秦淮新河的轴线景观序列,使建筑景观融为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