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基坑支护工程教学设计

基坑支护工程教学设计

基坑支护工程教学设计介绍基坑支护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其承载了城市发展的未来。

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在施工中为防止周边建筑物、道路或者城市基础设施的受损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教学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行业的需求,科学地规划和布置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基坑支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应当对基坑支护的基本概念、各种支护方式和材料、基坑支护施工方法等有深入的了解。

对相关理论知识有充分掌握,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2.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学生应当具备实际操作基坑支护的技能,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会操作基坑支护设备、熟练安装基坑支撑体系等。

3.培养团队精神:学生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协调工作进度,提高合作效率。

学习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基坑支护的概念、支撑体系、支护材料、施工方法等知识。

2.支护材料设计与选择:深入研究常用支压材料的性质与适用条件,能够合理使用和选择支压材料。

3.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要点:对于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的掌握是学习的关键。

学生需要学习现场施工标准及其操作流程,掌握治理现场风险及事故的流程和技巧。

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教师将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知识要点。

2.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校外基坑工地或个人实习期间进行实践操作,包括安装支护体系、搭建支撑结构、用材料包扎固定等。

3.实际案例探讨:通过一些实际的基坑支护案例分享、讨论,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并策划个人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教学手段1.视频教学:通过观看基坑支护相关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基坑支护的工作原理和施工方法,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室、工地的现场问题。

2.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VR技术进行基坑支护虚拟实验,以实现快速的学习模式。

某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某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某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基坑支护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同类型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2. 学会分析基坑支护工程中土体的力学性质,并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稳定性计算;3. 了解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具备评估支护方案合理性的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针对具体工程案例设计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2. 掌握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识别与处理方法,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 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专业观;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关注工程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基坑支护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未来从事基坑支护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基坑支护概述- 基坑支护的概念与分类- 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性2. 基坑支护原理- 土压力理论- 支护结构工作机理3. 土体力学性质分析- 土体的物理性质- 土体的力学性质- 土压力计算4. 基坑支护设计- 支护结构选型- 稳定性分析及计算- 支护结构设计方法5.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及流程- 质量控制与验收- 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6. 基坑支护工程案例- 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支护方案优化与评价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以上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进度,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基坑支护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将结合实际案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基础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础工程中基坑支护的重要性,掌握基坑支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了解其设计和施工要点。

3. 引导学生了解基坑支护工程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培养学生对工程安全意识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基坑支护工程案例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

2. 提高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组织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基坑支护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专业认同感。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质量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坑支护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基坑支护工程概述- 基坑支护的作用和重要性- 基坑支护工程发展历程及现状2. 基坑支护基本原理- 土压力理论- 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稳定性和变形控制原理3. 常见基坑支护结构及特点- 支护桩、地下连续墙- 土钉墙、重力式挡土墙- 锚杆支护、组合支护4.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与步骤- 支护结构选型与计算- 施工组织设计5.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施工监测与质量控制- 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理6. 基坑支护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及启示7. 基坑支护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简介- 行业发展前景及挑战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在逐层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坑支护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深基坑课程设计XX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班级:土木1001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3年12月31日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状况说明1 设计项目如:xx大厦基坑支护工程2 建设地点东南某市3 设计基本资料3.1 地层划分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按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将场地地层情况划分如下:表1.13.2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基坑支护有关的各层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2所示。

表1.2二层土层厚:依次为3m;其余土层各组均取:粉质粘土6米;粘土5m;强分化砂岩5m;3.3 地下水本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二类型:上层为赋存于(1-1)杂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生活排放水渗透补给,下层为赋存于砂土层中的承压水,水量较丰富;本次勘察期间,在40#孔测得其承压水头埋深为2.4米,其标高为18.32米;上下层地下水之间因粘性土阻隔而无水力联系,勘察期间测得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4~2.6米。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4 周边环境条件依据总平面图及现场踏勘:基坑东北侧临近前进路,基坑边线距红线6.5~9米,距前进路边线11.5~14米;前进路上分布有给水、排水、电信管道,其中排水管为带压排水管,正在使用,最近的一根靠近路边,且为80年代建造,该管线为重点要保护的对象。

基坑东南角为市同昌房地产开发公司住宅楼,砖混结构7层,基础形式为天然地基,距基坑边约9米。

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基坑周围地表均布荷载按15kPa考虑。

5.3参考文献(1)《xxx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xxx大厦施工图设计》(3)《xx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一﹑土压力计算及土钉布置由设计任务书得基坑开挖深度为6m ,穿越三个土层,具体如图1所示, 地面均布荷载为15kPa ,地下水位埋深2.4m ,故需考虑降水,采用井点降水,将地下水面降至基坑开挖深度下1m 。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前言摘要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前言摘要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前言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坑支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2. 了解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及材料;3. 掌握基坑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熟悉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基坑支护工程案例的能力,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2. 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基坑支护设计;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注重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了解行业动态,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坑支护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本课程学习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要求:1. 结合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 注重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基坑支护概述:介绍基坑支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及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基坑支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及材料:讲解不同类型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如排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等,以及各类支护结构所采用的材料。

3. 基坑支护设计原则与方法:分析基坑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经济、合理等,并介绍常用的设计方法。

4. 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详细讲解基坑支护施工的工艺流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5. 基坑支护工程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基坑支护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基坑工程的课程设计

基坑工程的课程设计

基坑工程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基坑工程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施工技术,掌握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及其受力特点,能够分析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基坑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了解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3)掌握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及其受力特点;(4)理解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选择和设计;(2)能够评价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视;(2)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坑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3.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及其受力特点;4.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析。

具体的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介绍基坑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讲解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2.第二课时:讲解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及其受力特点,分析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第三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坑工程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施工技术;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选择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和工程案例;3.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模型等。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占总评的30%;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20%;3.考试:期末进行基坑工程的知识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评的50%。

边坡与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边坡与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边坡与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边坡与基坑支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使学生了解边坡与基坑支护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边坡与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边坡与基坑支护方案的能力,能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合理选型和计算;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进行边坡与基坑支护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明确工程质量对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工程实践中与不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3.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工程实践中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

本课程针对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边坡与基坑支护基本概念- 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 基坑支护的作用及分类2. 边坡与基坑支护设计原则- 边坡支护设计原则及方法-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原理3. 边坡与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边坡加固与防护技术- 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方法4. 相关规范与技术标准- 我国边坡与基坑支护规范- 技术标准在工程中的应用5. 实际案例分析- 边坡与基坑支护工程案例解析- 工程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6. 设计计算方法-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7. 现代技术应用- 计算机软件在边坡与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系统性地安排了边坡与基坑支护的基本理论、设计原则、施工技术、规范标准、案例分析及现代技术应用等方面。

基坑课程设计 ----土钉支护

基坑课程设计 ----土钉支护

土钉支护课程设计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基坑设计——土钉墙支护作者姓名:摘要:本次基坑的设计主要内容为某建筑物的二层地下室做一个基坑支护设计,设计选择的是土钉墙支护方式,不单只是土钉,还加上别的基坑支护方式,如锚杆。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支护结构的选型和结构布置、支护的设计方案,基坑支护—土钉支护的计算、相关验算,还包过土钉支护的施工设计图、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涉及到土力学中强度和稳定问题,基坑维护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筛选和优选,选择的出发点是安全、经济。

所有的这些方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必须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设计不仅要保证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的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的安全。

本人从经济可靠的角度出发,采用土钉加固复合地基加固。

再通过查阅相关基坑工程的规范99版的,最终得出报告书。

其程序是:通过理正深基坑软件计算-查规范-修改数据-得出施工图。

关键词:基坑设计、土钉支护、抗倾覆验算、加固基坑1.支护结构的选型和结构布置1.1方案优选合理安排好地下室工程的施工,优选基坑围护方案,对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基坑稳定,促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至关重要。

因此,基坑围护方案的优选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造价因素。

项目强调低成本,必须降低支护结构的材料、人工、机械设备费用,合理调配基坑土方的开挖、运输、堆放、回填、弃土,渣土处置等费用。

(2)环境因素。

按照JGJ59—99的要求,要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工期。

不同的围护形式,工程的工期也各不相同。

该工程的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工期越短,效益越好。

(4)社会效益。

该项目实行“标化”管理,要求工程质量确保优良。

(5)不可预见因素。

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雨、雪等各种不可预见因素。

本工程从经济可靠的角度出发,采用土钉加固复合地基加固。

1.2结构布置土钉加固法,其特点是:经济、可靠、施工快捷、应用范围广、施工方法灵活、施工时对环境干扰少、对场地土层的适应性强。

某地铁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某地铁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某地铁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铁基坑支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重要作用;2. 掌握常见的地铁基坑支护类型、结构及其适用条件;3. 了解地铁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安全管理措施;4. 掌握地铁基坑支护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铁基坑支护工程案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如选择合适的支护类型、制定施工方案等;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铁基坑支护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其认识到工程安全、质量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对地铁基坑支护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地铁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地铁基坑支护概述- 基本概念:基坑、支护、基坑工程;- 基本原理:土压力、支撑力、稳定分析;- 基坑支护的作用及重要性。

2. 地铁基坑支护类型及结构- 支护类型:重力式支护、悬臂式支护、锚拉式支护等;- 支护结构:排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等;- 各类型支护结构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3. 地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场地调查、设计方案、施工组织;- 施工工艺:支护结构施工、降水施工、土方开挖;- 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监测要求。

4. 地铁基坑支护工程质量验收与维护- 验收标准:工程质量、安全标准、环保要求;- 验收流程:自检、监理验收、竣工验收;- 维护方法:日常巡查、隐患排查、维修保养。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坑支护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基坑支护的基本概念、类型、设计原则和施工工艺。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坑支护的设计和计算,并能分析评价基坑支护方案的可行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程安全的重视,使其能够遵循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对基坑支护工程负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坑支护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包括基坑的定义、支护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

2.基坑支护的设计原则:包括安全性、经济性、施工可行性等方面的考虑。

3.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4.基坑支护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坑支护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和技术要求。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市政深基坑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一、设计题目酒店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二、工程概况拟建某酒店工程位于居民住宅以南,其东临津东商场,西侧为广电大场南侧为幸福路。

拟建建筑物地面以上7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2864 m2,筑±相当于绝对标高 m,整平后地面标高为 m,其它标高均以此为准,地下负二层底板顶标高为 m,基坑开挖深度为 m,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

三、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基坑背面为住宅,最近距离为 m,无下设的通讯电缆、煤气管线等设施南侧为幸福路,,其最近距离为12 m,东侧为津东商场,最近距离为15 m。

高10层。

西侧为广电大楼,其最近距离为10 m。

四、主要参考资料[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深基坑工程》,高大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刘建航、侯学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深基坑工程》陈忠汉,程丽萍.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岩土锚固》程良奎,范景伦,韩军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3]《岩土工程手册》,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附件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阶地,地形较平坦,本次基坑设计场地主要可能涉及以下5种土层。

基坑围护课程设计

基坑围护课程设计

基坑围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坑围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基坑围护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场景;掌握基坑围护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理解基坑围护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基坑围护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完成基坑围护的设计计算;具备基坑围护施工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提高他们对工程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坑围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围护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场景;2. 基坑围护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基坑围护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4. 基坑围护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通过讲授法,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基坑围护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案例分析法,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基坑围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通过实验法,学生可以亲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讨论法,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基坑围护设计与施工》一书,该书详细介绍了基坑围护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学生阅读《基坑围护技术规范》等相关书籍。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动画,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实际工程中的基坑围护结构和施工设备,供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和平时成绩。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表现。

作业分为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用于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基坑围护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的掌握。

地铁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地铁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地铁基坑支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铁基坑支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重要性;2. 掌握地铁基坑支护的常用类型、结构及施工工艺;3. 了解地铁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及质量控制要点;4. 了解地铁基坑支护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及环境保护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地铁基坑支护工程案例的能力,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地铁基坑支护设计和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土木工程专业,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提高团队合作意识;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施工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选修课,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对地铁基坑支护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铁基坑支护概述- 基坑支护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地铁基坑支护的特点及重要性2. 地铁基坑支护类型及结构- 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及选用依据- 常见支护类型(如排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等)的构造及施工工艺3. 地铁基坑支护设计计算- 支护结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基坑稳定性分析及抗隆起、抗滑移计算- 教材相关章节案例解析4. 地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工序- 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5. 地铁基坑支护与环境保护- 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措施及监测方法- 绿色施工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6. 实践教学环节- 现场参观及实地讲解- 案例分析及讨论- 设计计算软件实操训练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学大纲,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践教学8课时。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

《基坑支护》课程设计系别: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方向:岩土工程方向班级:勘查1101 学生:陈永泰学号: 3110604112 指导老师:詹素华《基坑支护》课程设计1 概述1.1工程概况1.2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1.3 工程地质条件1.4 水文地质条件2 设计说明2.1 支护结构方案2.2 计算参数确定2.3典型剖面选取X1区段、X2区段……3 基坑支护结构计算3.1 X1区段支护结构计算3.1.1抗力与荷载计算3.1.2桩长确定3.1.3稳定性分析3.1.4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3.2 X2区段支护结构计算同3.1…3.3 支撑构件计算3.3.1荷载计算3.3.2截面承载力计算4 地下水控制4.1 地下水控制方案4.2 地下水控制设计5 基坑监测5.1 基坑监测项目5.2 监测预警值5.3 基坑监测点布置1、概述1.1工程概况受“福清市侨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司承担该公司拟建的“东环路拆迁安置区”的岩土工程详细阶段基坑支护设计任务。

该项目由城市建设研究院设计。

拟建场地位于福清市玉屏街道东环路西面,场地四周现状为山地、平整地、荒地,仅东面局部为一煤气站(1F,框架,浅基);地形相对较开阔,但地势高差较大,呈东北高西南低。

本工程由6栋(1#~6#)17层住宅楼及1栋1层门卫组成,实用地面积为1636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9863.0平方米。

拟建住宅楼建筑高度为51.3米,为框-剪结构,单柱最大荷重为7000KN,拟采用桩基础,承台埋深约6.0米;拟建门卫为框架结构,单柱最大荷重为500KN,拟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约5.0米。

拟建场地设一层整体地下室(设计高度约4.50米),地下室面积为9345.0平方米,纯地下室单柱最大荷载为1500KN。

建筑对差异沉降较敏感,建筑相邻柱基的沉降差≤0.002L,1层建筑基础的倾斜≤0.004,17层建筑基础的倾斜≤0.003,基础的平均沉降量≤200mm。

《基坑工程课程设计》边坡与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工程课程设计》边坡与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工程课程设计》边坡与基坑支护设计目录1.基坑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21.1基坑工程概况 21.2 拟建基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1.3 拟建场地的周边环境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 A侧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42.1土压力强度 42.2各土压力合力及作用点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计算入土深度t 72.4最大弯矩计算82.5抗倾覆验算82.6抗滑移验算83. B侧支护结构设计计算93.1土压力强度93.1.1开挖至5m时的土压力93.1.2开挖至10m土压力计算113.2计算桩的入土深度133.3最大弯矩计算133.4抗倾覆验算133.5抗滑移验算144. C侧支护结构设计计算144.1设计计算说明154.2确定最危险滑移面154.3计算主动土压力164.4单根土钉轴向拉力标准值164.5每层土钉极限抗拔系数184.6土钉锚固力验算194.7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195. D侧支护结构设计计算215.1土压力强度215.2土压力及合力作用点位置235.3计算桩的入土深度t 245.4最大弯矩计算245.5抗倾覆验算255.6抗滑移验算255.7降水设计计算251.基坑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1.1 基坑工程概况某基坑工程,开挖形式如下图所示:图1 基坑开挖示意图开挖要求:A侧:采用静力平衡法进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开挖深度为8m;B侧:采用多支点等值梁法进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开挖深度为10m,第一层支护深度为地表下3.5m,第二层支护深度为地表下7m左右;C侧: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开挖深度为5.075m;D侧:进行地下水降排水设计,支护设计计算方法任选(建议选择弹性支点法或电算法),开挖深度为6.5m。

1.2 拟建基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查资料,本基坑工程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填土层、中砂层以及粉质粘土层所组成,现将各层的分布特征和变化分述如下:1、填土层:灰褐色,潮湿,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夹少量建筑垃圾组成。

完整版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版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版深基坑与边坡支护工程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第二章支护方案比选第三章围护结构内力计算第四章基坑稳定性验算第五章基坑施工方案设计第六章施工图绘制参考文献第一章原始资料1.1工程概况某建筑物的场地条件如图2所示,基坑左侧距离道路边缘距离为8.5m,基坑长度69.0m,基坑宽度为23.0m,距基坑右侧4.6m处有两栋6层工商局宿舍。

图2 基坑平面图1.2岩土层分布特征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在A-B-C-D段主要分布的土层如下:(1)杂填土(Q m1):褐灰至褐红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大量砖块及碎石生活垃圾,人工填积,结构松散,不含地下水,湿。

埋深1.00~1.11m,层厚1.20~4.00m,层底标高66.70~66.80m。

(2)素填土2(Q m1):褐红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砖块及碎石。

人工新近填积,未完成自重固结,结构松散,不含地下水,湿。

埋深0.00~1.10m,层厚1.20~4.00m,层底标高63.10~66.70m。

(3)淤泥质杂填土3(Q a1):褐灰至灰黑色,含大量碎石及生活垃圾腐烂物,具臭味,含地下水,软塑状,易变形,很湿。

埋深1.80~4.00m,层厚0.70~2.90m,层底标高63.10~64.10m。

(4)粉质粘土4(Q a1):褐黄至褐红色,含少量灰白色团状高岭土及铁锰氧化物,裂隙发育,摇震无反应。

土状光泽,干强度一般,顶部受水浸泡严重。

硬塑,中密,稍湿。

埋深0.00~4.70m,层厚2.10~6.70m,层底标高60.30~62.00m。

(5)圆砾5(Q a1):黄至黄褐色,以石英硅质岩碎屑为主。

含少量砂粒及粘性土,胶结一般。

粗颗粒呈圆状,中风化。

粒径Ø>20mm 占35%,5~20mm占25%,粘性土占5%,富含地下水,中密饱和。

埋深5.00~7.60m,层厚4.50~5.30m,层底标高55.80~56.70m。

(6)粘土6(Q a1):紫红色,由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含少量斑状灰白色高岭土及石英粉砂、云母碎屑,裂隙发育,土状光泽,摇震无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课程设计XX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班级:土木 1001 班姓名:尹普才学号:201008141030指导教师:杨泰华日期: 2013 年 12 月 31 日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状况说明1设计项目如: xx 大厦基坑支护工程2建设地点东南某市3设计基本资料3.1地层划分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按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将场地地层情况划分如下:表 1.1地层分布层面埋深地层一般年代层号及名称及范围成因(1)杂填土Q ml全场地(2)粉质粘土全场地夹粉土(3-1) 粉质粘土全场地(3-2) 粘土全场地状态及压缩厚度颜色包含物及其它特征密度性(m)(m)0.9~3.6杂松散由碎石、砖块及粘性土组成0.9~3.6 1.0~5.3含氧化铁,夹稍密状粉土夹褐黄可塑中层,干强度一般,韧性差。

2.7~7.6 1.8~6.3褐灰 ~灰软塑中 ~ 含有机质、腐植物、有臭味,色高局部少量螺壳褐黄 ~褐含氧化铁、铁锰质,局部少7.8~10.8 1.0~5.6可塑中灰量螺壳Q4 (3-3) 强风化砂岩al全场地9.2~15.10 2.2~7.5 淡褐中 ~可塑含硅、钙、粘土和氧化铁。

低含少量腐值物,偶夹薄层粉(3-4) 粉质粘土全场地(4-1) 粉砂夹粉局部分质粘土布13.3~20.8 2.0~8.0褐灰可塑中砂。

17.5~24.00.9~7.7灰色松散中 ~ 含云母片,夹少量薄层可塑低粘性土3.2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基坑支护有关的各层物理力学指标如表 1.2所示。

表 1.2层号土层名重度γ粘聚力 C内摩擦“ m”值极限摩阻力( kN/m 3)( kPa)角(度)( kPa)( kPa)( 1)杂填土18.5420200020( 2)粉质粘土18.82111.2350040夹粉土(3- 1)粉质粘土17.0157200040(3- 2)粘土17.52211.6400035(3- 3)强风化砂203227800070岩(3-4)粉质粘土18.811.8400035一层土层厚: 2m,基坑开挖深度6m;二层土层厚:依次为3m;其余土层各组均取:粉质粘土 6 米;粘土 5m;强分化砂岩5m;承载力f ak( kpa)1801302403.3地下水本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二类型:上层为赋存于 (1-1) 杂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生活排放水渗透补给,下层为赋存于砂土层中的承压水,水量较丰富;本次勘察期间,在40#孔测得其承压水头埋深为 2.4 米,其标高为 18.32 米;上下层地下水之间因粘性土阻隔而无水力联系,勘察期间测得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 0.4~2.6 米。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4周边环境条件依据总平面图及现场踏勘:基坑东北侧临近前进路,基坑边线距红线 6.5~ 9米,距前进路边线 11.5~14 米;前进路上分布有给水、排水、电信管道,其中排水管为带压排水管,正在使用,最近的一根靠近路边,且为80年代建造,该管线为重点要保护的对象。

基坑东南角为市同昌房地产开发公司住宅楼,砖混结构 7 层,基础形式为天然地基,距基坑边约 9 米。

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基坑周围地表均布荷载按15kPa 考虑。

5.3 参考文献(1)《 xxx 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xxx 大厦施工图设计》(3)《 xx 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2)(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一﹑土压力计算及土钉布置由设计任务书得基坑开挖深度为 6m ,穿越三个土层,具体如图 1 所示,地面均布荷载为 15kPa ,地下水位埋深 2.4m ,故需考虑降水,采用井点降水,将地下水面降至基坑开挖深度下 1m 。

1.主动土压力计算图 1 土层分布图aq h K a 2c K aq —地面荷载( kN );3—土的重度( kN m );K a — 主 动 土 压 力 系 数 , K atan 2 (4502) ,为土层内摩擦角。

20,C 4,2120.49,0.720Ka1tan452 tan45Ka1120202011.20211.2, C21,K tan45 2tan450.67,K0.82a 2 a 22202032077, C15,K tan45 2tan450.78,K0.88 a3a3 32各层土压力计算:杂填土表面处的土压力a 0qK a115 0.497.35kp a杂填土底面土压力a1q r 1 h1 K a12c1 K a11518.520.4924 0.7 19.88kp a粉质粘土夹粉土顶面土压力a1q r1h1 K a22c2K a21518.520.67221 0.82 0.4kp a粉质粘土夹粉土底面土压力a 2q r1 h1r2 h2Ka 2 2 c2 K a21518.5218.830.672210.82 38.2kpa粉质粘土顶层土压力a 2q r1 h1 r2 h2Ka32c3 K a31518.5 2 18.8 3 0.78 2 15 0.88 58.15kp a 粉质粘土底层土压力a3q r1 h1r2 h2r3 h3Ka32c3K a31518.5218.8317.010.782150.8871.4kp a2.土钉参数及布置土钉墙水平倾角为 73.30,即按 1:0.3 放坡,土钉与水平面的倾角取 150,土钉竖直间距取s y 1.5m,水平间距取s x 1.5m ,机械成孔,取孔径120 ㎜。

具体见图 2。

图 2 右侧土钉墙土钉布置土钉处主动土压力计算:第 1 点最大主动土压力'eqr h K a1 2 cK a1a111115 18.5 0.8 0.49 2 4 0.7 9.0kp a第 2 点最大主动土压力ea 2'2c2qr 1h 1r 2h 2K a2K a215 18.5 2 18.8 0.3 0.67 2 21 0.824. 2kp a第 3 点最大主动土压力ea 3''2c2 Ka 2qr 1h 1r 2h 2Ka215 18.5 2 18.8 1.8 0.67 2 21 0.8223.1kp a第 4 点最大主动土压力ea 3' 2c3qr 1h 1r 2h 2r 3h 3K a3K a315 18.5 2 18.8 3 17.0 0.3 0.78 2 15 0.8862.1kp a二﹑土钉设计1.折减系数计算tan k11/ tan 2 45 0k2tan k tan22-土钉墙坡面与水平面夹角,为73.30(坡度1:0.3);ζ──主动土压力折减系数;φm──基坑底面以上各土层按土层厚度加权的内摩擦角平均值(°) 。

1tan111/ tan 2 45o12tan1tan2273.3020 011/ tan2450200tan0200tan 73.322tan73.32 0.6592tan2211/ tan2 45o2 tan2tan2273.3011.2011/ tan245011.20tan2011.20tan 73.30273.3tan20.715320.7154 tan311 / tan2 45o32tan2 3tan273.30 7011/ tan270tan73.3 0704522tantan 73.320. 7392. 土钉轴向拉力调整系数( ηj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z j jaabhnhbz jEaji 1anh z j E aji 1式中: ηj ──土钉轴向拉力调整系数;zj ──第 j 层土钉至基坑顶面的垂直距离 (m);h ──基坑深度 (m);Eaj ──作用在以 sxj 、szj 为边长的面积内的主动土压力标准值 (kN) ;ηa ──计算系数;ηb ──经验系数,可取 0.6~1.0;n ──土钉层数。

n1.0 ,则hb z jE aj取 b i 11.0,所以 1 2341.0anh z jEaji 13. 受拉荷载标准值计算1 Nk, jcosjea , j s xj szjj式中: Nk ,j ──第 j 层土钉的轴向拉力标准值 (kN) ;αj ──第 j 层土钉的倾角 (°);ζ──墙面倾斜时的主动土压力折减系数;ηj ──第 j 层土钉轴向拉力调整系数;ea ,j ──第 j 层土钉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 (kPa);sxj ──土钉的水平间距 (m); szj ──土钉的垂直间距 (m)。

1 1e a,1s x1sz11 1.5 13.8kNNk,10.659 1.0 9.0 1.5 cos 10.9661Nk , 2cos1 Nk ,3cos2e a, 2s x2sz 211.0 4.2 1.5 1.5 7.0kN0.715 20.9663e a, 3s x3sz31 1.0 23.1 1.5 1.5 38.5kN0.715 3 0.966Nk , 4114e a,4 s x4 s z40.739 1.0 62.1 1.5 1.5106.9kNcos40.9664. 土钉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Rk , jK tNk, j式中: Kt ──土钉抗拔安全系数;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的土钉墙, Kt 分别不应小于 1.6、 1.4;Nk ,j ──第 j 层土钉的轴向拉力标准值 (kN) ;Rk , j ──第 j 层土钉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 (kN) 。

R k,1K tNk ,11.6 13.8 22.1kNR k,2K t Nk , 21.6 7.0 11.2kNR k,3K tN k ,31.6 38.561.6kNRk,4 K tNk ,41.6 106.9 171.0kN5. 土钉长度设计土钉长度按以下公式计算:l iRk, jd jqs i k式中: Rk ,j ──第 j 层土钉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 (kN) ;dj——第 j 层土钉的锚固体直径 (m);对成孔注浆土钉,按成孔直径计算,对打入钢管土钉,按钢管直径计算;qsik──第 j 层土钉在第 i 层土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 (kPa);应由土钉抗拔试验确定,无试验数据时,可根据工程经验并结合规范上表 5.2.5取值;li ──第 j层土钉在滑动面外第 i土层中的长度 (m);计算单根土钉极限抗拔承载力时 , 取规范上图 5.2.5所示的直线滑动面,直线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取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