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需氧量与耗氧量一、需氧量与吸氧量
安静时需氧量:为维持生理活动所需的氧量(250ml)
需氧量每分需氧量:反映运动强度运动时需氧量
总需氧量:反映运动量
吸氧量:人体每分钟摄取并利用的氧量。
二、最大摄氧量及影响因素
(一)最大摄氧量(VO2max):
1.概念:人体在进行长时间的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本人极限水平时,每分钟所摄取的的氧量。
绝对值:L·min-1,一般人3.0-3.5;运动员4-6。
2.表示方法:
相对值:ml·(kg·min) -1,一般人50-55;运动员可
达,女85;男90。
最大摄氧量有性别差异,男子女子高10%。最大摄氧量也存在项目关系。
(二)影响最大摄氧的因素
1. 心肺功能:
心脏功能--影响VO2max的中央机制
心输出量=心率×每搏量
肺功能:肺通气量特别是肺泡通气量对提高VO2max有重要的关系。
2.骨骼肌的功能--影响VO2max的外周机制
肌纤维的类型:毛细血管数量、线粒体数量体积、有氧代谢酶的活性。
3.遗传因素:VO2max的遗传度为93.4%。
4.年龄、性别因素:女子13-17Y,男子18-20Y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5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女子VO2max较男子小是因为女子的红细胞、心、肺功能等均小于男子。
5.训练因素:训练可提高VO2max,是因为训练可提高心容积和心每搏量,以及训练可使肌纤维类型向慢肌方面转化。
第二节氧亏
一、氧亏:人体在运动中,需氧量与吸氧量
之间的差异。
二、运动后过量氧耗及影响因素
(一)概念:运动后恢复期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使运动中高水平代谢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所消耗的氧量。因此,运动后的过量氧耗大于氧亏。
(二)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因素
1. 体温升高影响
2. 儿茶酚胺的影响
3. 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4. 磷酸肌酸和Ca2+回收
第三节乳酸阈与通气阈
一、乳酸阈
在渐增负荷的运动中,血乳酸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
时,血乳酸浓度开始急剧上升,这一点即为乳酸阈。
乳酸阈是反映人体代谢从有氧转变为无氧的临界点。通常用血乳酸浓度4mmol•L-1表示。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在渐增负荷的运动中,血乳酸激剧上升的起点不都是4mmol•L-1,其变化范围可从1.4-7.5 mmol•L-1之间,因此称其为“个体乳酸阈”。个体乳酸阈从某种意义上讲更能反映人体有氧代谢的能力,因为个体乳酸阈是人体在渐增负荷的运动中,乳酸还没
有堆积时的最大摄氧量利用率其值越高人体有氧代谢的能力越强。
二、通气阈
在渐增负荷的运动中,有氧向无氧过渡的时,强度与通气量不呈线性关系的一点为通气阈,由于通气阈是反映乳酸阈的一种非损伤性方法,而且大多数学者认为此法比较客观故常采用。
三、研究乳酸阈、通气阈的意义
(一)评定耐力水平
(二)制定训练计划
(三)运动处方的制定
第二章运动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
第一节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
一、赛前状态
概念: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现象:神经系统兴奋,物质代谢水平加强,心率,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体温升高等。
原因:自然性条件反射。准备状态:N系统兴奋性提高,内脏器官惰性的所克
服,进入工作状态时间缩短。
赛前状态起赛热症:N系统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寝食不安,运动能力下降。起赛冷淡:N神经系统产生超限抑制,对比赛冷漠,浑身无力,不能发挥正常的能力。
调整赛前状态:
克服心理负担,控制情绪,正确对待比赛。用准备活动调整赛前状态通过按摩等方法
转移注意力
二、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前,有目的身体进行的练习。
(一)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的兴奋性。
增加氧运输系统所有环节的活动。
使体温升高。
降低肌肉粘滞性,增强弹性,防止意外伤害。
增加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
(二)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
预先进行身体练习能在大脑皮质的相应
中留下痕迹,称“痕迹效应”。
(三)如何做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包括一般和专门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时间:10-30分钟
准备活动的强度:为45%V o2max,心率100-120次/分
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
(一)概念:人体在体育运动中工作能力在运动开始后逐渐提高而达到最高水平的过程。
物理维持静止状态的能力。
(二)原因:惰性
反射时
生理
内脏器官惰性大。
(三)影响因素:
恢复:指人体在体育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功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状态的过程。
一、能源物质恢复的规律:
1.恢复的阶段
第一阶段:运动中的恢复,
以消耗占优势,运动中;
第二阶段:恢复阶段,
恢复占优势,运动后;
第三阶段:超量恢复阶段。
主要取决于工作强度、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当时的机能状况等因素。
(四)“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极点及其生理机制
概念:在具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的运动中,人体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观感觉。
原因主要是内脏活动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氧供应不足,大量乳酸堆积使血液的PH向酸性方向发展。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引起了呼吸、循环的紊乱,破坏了运动动力定型。
2.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
概念:极点产生之后,依靠意志力继续运动减慢运动速度,调整呼吸,这种不适应的感觉逐渐减弱或消失,动作重新变得轻快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平稳。
原因:
植物性器官的惰性被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消除;同时运动速度下降使运动的每分需氧量下降又减少了乳酸的产生,这样机体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运动动力定型又得到了恢复。
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
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训练水平、赛前状态、准备活动和呼吸、气候等因素有关。例如中长跑项目运动者极点反应明显。
二、稳定状态
人体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不大的水平上。
(一)真稳定状态:VO2 能满足需氧量的需要。此时依靠有氧代谢供能,很少产生HL与负氧债。
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可很好的提高心肺功能。
(二)假稳定状态:
•人体在进行较长时间的练习时,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摄氧量的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
在这种状态下运动会产生HL与负下氧债,而破坏内环境的稳态。能有效的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
第四节疲劳与恢复
一、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1.“衰竭学说”认为疲劳的原因是能量物质的耗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