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公园方案梳理部分
字作文徐家汇公园考察活动记

字作文徐家汇公园考察活动记活动背景徐家汇公园是上海市徐汇区的一处著名公园,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历史。
为了加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环境保护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徐家汇公园考察活动。
本文记录了我参加这次活动的所见所闻。
活动过程准备阶段在考察活动开始前,我们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徐家汇公园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园的面积、地理位置和主要景点等。
我们还通过网络查询了公园的资料,了解了公园的动植物资源和环保措施。
这让我们对公园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
考察活动在活动当天,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了徐家汇公园。
公园门口挂着一幅醒目的标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们首先参观了公园的植物园。
植物园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每个植物都有专门的标识,并附上了简短的说明。
我看到了许多我以前从未见过的植物,比如蕨类植物和多肉植物,让我大开眼界。
接着,我们参观了动物园。
动物园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熊猫、孔雀、鹿等。
我特别喜欢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时而凝视着我们,时而在笼中欢快地奔跑。
我不禁想到,这些动物也是地球的守护者,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在公园的湖边,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候鸟。
它们飞翔在空中,或在湖面上翩翩起舞。
这些候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动植物的生活和迁徙。
感想与收获通过这次考察活动,我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公园里各种植物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
而动物的存在,也提醒着我们要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其次,我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学校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大家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保护大气环境。
我们还学习到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我还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徐汇设计方案

徐汇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针对徐汇地区的设计方案,目的是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设计方案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风格与布局、交通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社区设施的规划与优化。
2. 建筑风格与布局根据徐汇地区的现状和文化特点,我们提出了以下建筑风格和布局的设计方案:2.1 建筑风格根据徐汇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特点,建议在建筑风格上融入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
建筑外观应尽量保持传统建筑的风格,同时使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
2.2 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应以人为本,注重居住者的舒适感和便利性。
建议采用低密度的建筑布局,增加建筑之间的绿化空间和景观,提供自然景色和平静的居住环境。
同时,根据社区的需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提供公共活动区、休闲区和停车区等。
3. 交通规划为提高徐汇地区的交通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我们提出了以下交通规划的设计方案:3.1 公共交通加强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公交车线路和地铁线路覆盖,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在社区内设置公交站点和地铁出入口,方便居民的使用。
3.2 步行和骑行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是减少交通拥堵和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们建议在社区内设置步行和骑行道,并提供租赁自行车的服务。
3.3 车辆管理为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我们提议在社区内引入车辆限制政策,限制私家车辆的进入,并提供充电设施来鼓励电动汽车的使用。
4.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提出以下景观设计方案:4.1 公园和绿地增加公园和绿地的数量和面积,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公园中设置花坛、人工湖和运动场等设施,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
4.2 休闲设施社区应配置各类休闲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图书馆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同时,在公共区域设置休息座椅和花园,让居民感受自然的美好。
4.3 绿化和景观保护在社区内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和降低环境温度。
徐家汇公园方案梳理部分

ART DECO风格区
图例 规则式列植 自然式栽植 散植 整形灌木
殖民地花园区 上海老城厢
规划种植系统
树种选择充分体现了上海特色与公园主题。 主要树种以广玉兰、白玉兰、桂花体现上海特色。 以香樟、榉树、朴树、银杏、悬铃木等为主要树种。
衡山路一侧 悬铃木
A R T 一D E C O 风格区 棕桐、加拿列海枣、 华盛顿棕搁
2000mm
2500mm
13000mm 4000mm
2500mm
2000mm
景观高架桥
100mm 450mm
2500mm 1400mm
100mm 450mm
景观天桥
一、景观天桥贯穿东西,长达230米,架空高度为4米,符合规范要求。 二、景观天桥的主要入口皆无台阶,等同于无障碍设施。 三、景观天桥与南北主轴、东西主轴交点,为交通、视线的关键点。 四、景观天桥以斜对角线方式贯穿公园,以最短距离连接主入口和居民区。
特色绿化 竹林
沿湖绿化 垂柳、枫杨 水生鸢尾、睡莲
肇嘉浜路一侧 结合自然入水的草坡
规划照明系统
徐家汇公园景观灯系统 衡山路路灯系统
规划照明系统
徐家汇公园主要为三种灯具,材料统一,造型简洁,符合公园整体格调,从整体至细节都呈现出统 一的风貌。
主要照明
高度约3.2米,分布于整个公园步行系统, 照度适中,灯光柔和。充分考虑与行人 的关系,与景观有机结合,照明的同时, 营造曲径通幽的浪漫氛围。
TIPS
1、港湾式停车站
TIPS
6、ART DECO——即是艺术装饰风格,发源于法国,兴盛于美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 ,代表的是一种复兴的城市精神。
该风格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垂直化线条的强调,阶梯状收分的表现,几何化形态的装饰 为风格特征。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规划分析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规划分析冯馨仪摘要:上海徐家汇公园(以下简称徐家汇公园)由加拿大蒙特利尔W.A.A景观设计事务所和上海园林设计院合作设计,整个规划布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由于徐家汇公园在我的成长中可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此次,我将对上海徐家汇公园的总体景观规划进行浅析。
一、公园地理位置概述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繁华地段徐家汇商业中心(上海市西南部),毗邻徐家汇广场东北部。
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总面积约为8.66万平方米。
二、公园基础设施概述徐家汇公园共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原大中华橡胶厂,占地3.3公顷,有标志性的保留建筑大烟囱和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天桥,景观精致典雅。
二期为原中国唱片厂,占地3.7公顷,保留具有法式风情的小别墅及百年古树,留下了人文历史的烙印,衡山路一侧更有“人在园中走,车在绿边行”的特点。
三期工程占地1.47公顷,虽然面积不大,但实用功能更趋完善。
它在传承和延续一、二期精髓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在整个地块布局上首次将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等一批群众体育健身场所规划进绿地。
三、公园地形分析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西南部,由于上海市地势平缓,全市主要以坦荡地坪的地势为主。
所以公园内所建设施,如:运动场、草场、公众场所阶梯、人行道等均可符合其不同土地类型对坡度的要求。
徐家汇公园平面图-1 徐家汇公园俯视图-2四、公园内景观分析1.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徐家汇公园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一个构成要素,必然与其它组成要素如物质实体要素、社会形态要素等相互影响和作用。
因此,公园设计必须从更高一个层次出发,明确它在整个城市大系统,至少是徐家汇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说它是作为一个中心商业区的生态开放空间而存在,它的功能应该是与徐家汇广场周围的公共活动互补的,从而使其与周围的其他功能板块达到某种角色上的“平衡”。
(2)连续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是城市生活的基本特征在公园设计中的反映。
从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更新改造看新时期公共体育中心规划设计趋势

从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更新改造看新时期公共体育中心规划设计趋势郑轶楠【摘要】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ports events standards and mass sports needs in the new era, the plann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public sports centers have also chang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riving for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orts center in the new era, and summarizes its core element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Shanghai Xujiahui Sports Park renewal pla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ies, including function, open space, space complex utilization, stadium building, traffic organization, historical context and so on. It is propos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fiexible guidance and bottom line control, data application and multiple consultations.%随着新时期体育赛事标准和群众体育运动需求的不断发展,公共体育中心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也随之产生变化.在分析新时期公共体育中心建设动力和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公共体育中心规划设计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结合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更新改造规划实践,探讨包括功能定位、公共开放空间、空间复合利用、场馆建筑、交通组织、历史文脉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策略转变,提出可进一步加强弹性引导和底线管控、大数据应用、多元协商参与规划等方面的规划思考.【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6页(P57-62)【关键词】体育中心;规划设计趋势;徐家汇体育公园【作者】郑轶楠【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二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0 引言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徐家汇公园案例研究

上海市徐家汇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1.明确评价对象、目的及内容1).评价对象上海市徐家汇公园及周边环境。
2).研究目的(1)以环境艺术学的理论为基础,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检验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与人们需求的契合程度,评判设计得失,找到今后改进的方向。
(2)对本课题提出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方法和技术进行应用并检验其适用性、可行性,有效性,探讨较精确的量化与质化方法结合的有效途径。
(3)关注使用者关心的因素,完善城市公共空间这类环境的评价因素体系。
3).评价内容评价旨趣:根据前文普遍情况的研究,徐家汇公园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以徐家汇公园的品质为综合评价,结合环境形象质量及使用功能两个焦点评价,其中焦点评价是核心。
4).评价操作流程根据上章总结的评价方法体系的初步结构,结合本案的研究特点进行过程的取舍,如图(图A-1)。
2.前期研究准备探索性研究——发现问题1).非参与性研究——研究对象状况简介(1)徐家汇公园周围环境徐家汇公园坐落于繁华的徐家汇地区,是在原“三废”企业基地上开辟的一块绿岛,基地形态呈梯形,属于开放式公园,徐家汇公园的西侧,是上海著名的徐家汇现代繁华的商业中心,在北侧是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衡山路都市休闲街,足可突显徐家汇公园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南边是车水马龙的交通主干道——肇嘉浜路,东面是较安静的宛平路。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周围的环境北侧偏“静”,南侧偏“闹”(图A-2)。
(2)徐家汇公园布局徐家汇公园的整体平面布局:形似上海的版图,弯曲的黄浦江、古老的城厢、立体高架,民族工业的大烟囱……徐家汇公园总占地面积约8公顷,四边临近四条道路,公园将自身与人行道结合起来,使得四条道路上处处都可以进入公园,相当开敞,同时也丰富了人行道的形式,宽敞而绿化充足,美化了街道空间。
按照分期建设的过程,整个公园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期为原大中华橡胶厂,占地3.35公顷,主要包括公园的主入口广场、贯穿整个公园的景观天桥,其中一条河流贯穿其中,景观精致典雅。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
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市民的 归属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徐家汇公园对 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具有积极作用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02
徐家汇公园的总体规划设 计
空间布局
空间层次
空间连接
徐家汇公园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将 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休 闲区、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以满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的结合
在植物配置中,既考虑了乡土植物的适应性,又引入了外来植物的 多样性,丰富了植物种群。
景观小品
雕塑小品
公园内的雕塑小品,以简洁明快 的造型,传达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气息。
设施小品
座椅、灯具、指示牌等设施小品,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融入 了景观设计中,提升了整体的美
感。
互动小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于受损的生态系统,徐家汇公园采取了一系列 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恢复、土壤改良等,促进 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
雨水收集与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
徐家汇公园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集水沟、集水池等设施,将 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植物灌溉、清洗道路等园内日常用水需求。
生态湿地处理
利用湿地对雨水进行自然净化处理,通过湿地植物、微生物等自然 净化方式,降低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实现雨水的自然净化。
建筑功能再利用
除了保留建筑外观,徐家汇公园还注重挖掘和利用这些建 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开设博物馆、艺术馆等,让游客在 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
文化元素融入
01
地域文化展示
徐家汇公园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上海地区特有的文化元素,如石库门、
上海徐家汇公园调研报告

上海徐家汇公园调研报告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上海市徐家汇公园调研报告一、徐家汇公园简介徐家汇公园地处繁华的上海市徐家汇城市副中心,是一座开放式公园绿地。
公园占地面积约为公顷,分三期实施建设:一期为原大中华橡胶厂地块,约为公顷;二期是原中国唱片厂地块,约为公顷;三期为宛平路周边旧居民住宅地块,约为公顷。
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
图1徐家汇地理位置徐家汇公园的建设开创了上海市中心城“三废”企业拔点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其划设计方案采用向社会公开征集方式,由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主办,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征集,从而选出最佳方案。
这种形式当时在上海公园绿地建设中尚属首次。
公园名字也是通过社会征集后定名为“徐家汇公园”。
二、公园景点1)老城厢老城厢以黄浦江的形状来勾勒,配合黄浦江缩影水系,在小河的环抱中划出一个旧上海的印象。
其布局构思嵌入城市记忆元素,再加上位于上海县城内外交接的位置,在此处设置老城厢花园,并且用青砖铺地的小径给人以历史的感怀。
2)新一代由美国着名雕塑家曼纽尔·卡博内尔(Manuel Carbonell)制作、授权的大型雕塑新一代,于2007年4月6日落址于本园。
雕塑由法国知名人士柴立伟女士等捐赠给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卡博内尔是世界着名雕塑家之一,雕塑新一代是大师1988年的作品,寓意新生命的诞生。
图2新一代3)纪念烟囱纪念烟囱原高28米,原为大中华橡胶厂的排烟设备,建于1926年。
徐家汇公园建造时,在烟囱表面包裹了一层类似纤维布的特殊材料,用以防蚀加固。
并且将烟囱加高11米,在其顶部安装一个不锈钢锥状、镂空且内部布满光导纤维的新装置。
4)希望之泉2005年5月16日,上海友好城市法国马赛市政府送来的中法文化交流年礼物—“希望之泉”大型雕塑,选定落址于此。
关于上海公园绿地设计风格与手法——以徐家汇公园为例

关于上海公园绿地设计风格与手法——以徐家汇公园为例余波罗【摘要】本文以徐家汇公园为例,阐述了上海公园绿地设计风格特点,既吸收国际上的园林精华,又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1页(P113-113)【关键词】公园绿地;设计风格;生态【作者】余波罗【作者单位】上海开艺有限公司,上海2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21 徐家汇公园基本情况与环境分析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城市副中心徐家汇范围内,北起衡山路,东邻宛平路,西靠天平路,南至肇嘉浜路,总占地面积8hm2。
其中大中华橡胶厂地块作为规划绿地一期工程,用地面积3.35hm2,中国唱片厂和周边居民旧住宅区地块为二期工程,用地面积4.65hm2。
徐家汇公园座落于繁华的徐家汇地区,在其周边地区,融合了上海近百年来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特征。
因此在整个公园的设计中,从设计理念到设计原则,从环境协调到细部设计,都应该充分反映并体现出这块土地上曾经演绎过的历史。
2 徐家汇公园性质建成后的徐家汇公园作为大型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绿地,对优化徐家汇地区局部生态环境无疑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改善地区环境。
公园树木能自动调节空气,使空气清新。
同时,还能减低城市噪音。
树冠越密,植物配置合理,吸声能力强。
二是美化徐家汇地区景观,把徐家汇城市副中心和高级住宅有机连接,从功能、景观上发挥过渡作用。
3 徐家汇公园设计风格与手法3.1 格调上的综合性徐家汇公园最佳方案由加拿大W.A.A联合景观设计所设计。
最后实施方案以W.A.A设计方案为基础,吸纳了日本综合计划研究所和徐汇区园林管理所分别设计的两个优秀方案的精华,加强了对公园综合功能的结合,更加重视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活动场所和通道的设计安排;并使整个公园的绿化布局更加合理,植物配置在形态、色彩、季节上都更富有效率。
从总平面图上看,设计风格既有上海本土园林的风格,又有外来文化的园林风格,相互融合,这主要由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决定了公园的总体分格。
优秀景观案例分析汇报ppt

设施、小品:
在公园所有设施中,休息设施占据最大的比重。数量充足, 但有顶的休息设施较少,只有水边几组有顶的亭子,但由 于都是玻璃材质,遮阳效果也不好,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很 少有人选择这里休息。最受人欢迎的休息设施是位于东西 向林荫道中和南北向的带状广场中,但这些设施在雨天也 不能使用。娱乐设施比较少,主要就是篮球场和儿童游戏 场,篮球场很受欢迎,但小孩的游戏设施在夏季的利用率 较低。另外,导向设施清晰明确,服务设施数量较少,勉 强满足使用者需要。在徐家汇公园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景观 小品是其中的雕塑。最吸引人的便是东北角入口的雕塑喷 泉,造型新颖,不落俗套,体现现代感。在公园的其他地 方也布置了风格一致的雕塑。此外公园中的卫生设施也较 安全、适用,也配备了无障碍通道等设施。
简单
设计尽量避免繁琐的造型,当冬季积雪时,明快的线条表 达出的画面特别的写意。
粗糙质朴的条 石,不同于一 般的庭园对于 河流有太多的 修饰。让人们 找到了阔别已 久的大自然的 感觉。
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曲线、斜线或直线条的人工构筑物, 可以说,这些构筑物给自然的草坪、树林带来了更丰富的 色彩、质感和形态上的变化。
汇 来说,徐家汇公园周围的环境北侧偏“静”,南侧 偏“闹”。
公 徐家汇公园的定位是一个休闲性的公共空间,公园 的布局采用规整与自然相结合的形式,非对称但具
园 有一定的向心性、聚集力,整个设计风格上延续地 块原有的历史文化气息。同时在细节设计上结合体
现殖民时期的多元风格和上海特色,与衡山路目前
的风格形成呼应。
上 简介:
海 徐家汇公园坐落于繁华的徐家汇地区,是在原“三 市 废”企业基地上开辟的一块绿岛,基地形态呈梯形,
属于开放式公园,徐家汇公园的西侧,是上海著名
上海徐家汇公园实习报告 ppt课件

• 它成为联系衡
• 山路和肇嘉浜路的视觉通廊。三条道路交于地块的中心,将整个地块联系起 来。
• 整个公园的交通道路体现了立体化原则,地上、地面、地下都得到了应用
PPT课件
3
雨水井
雨水井,其侧面有孔与排水管道相连,底部有向下延伸的渗水管,可将雨水 向地下补充并使多余的雨水经排水管道排走,减缓地面沉降及防止暴雨时路面 被淹泡,井中尚有篮筐,可拦截污物防止堵塞排水管道,并便于清理
徐家汇公园
• 7.27万平方米。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 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 民地时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
• 以茂密的大乔木、各类花灌木、地被植物构成绿地的要素, 绿化配置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引进了一些特色绿化景观, 有挺拔茂密的竹林,四季常青的松林,有展示热带风情的 海枣和椰子,也有季相明显的栾树林,沿湖还有芬芳的桃 李和摇摆的垂柳,绿化品种丰富,搭配合理。同时通过保 留建筑、雕塑小品、平静的湖面、贯穿东西大半个园区的 景观天桥以及保留并重新修缮的大工业时代留下的烟囱等 景观将绿地连接为完整的城市绿色景观 。
场、坡道、甚至楼顶等任何需要硬化的地方,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压花地坪特点 1、路面散水性好,高防滑性能,色彩鲜艳施工迅速,可一夜之间完工。铺设效率高,这意味着低工时
成本,尤其适用中的安全路面施工。 2、减少因施工引起的交通延误,特别配制的改性聚氨酯粘合剂保证了持续施工新开放公路所需的时间
大大减少。 3、减少工作场地面积,一条单行路的面积就可以施工、低成本。在欧洲大概比其它解决方案的省一半 费用,降低噪音。用骨料做成的精细结构有传导音频的效果,在水泥路面上使用可以将噪音降3、4分贝。 4、 减少溅水、 减少刹车距离:优良的防滑性能可减少40%的刹车距离。此外,重型卡车在转弯处刹车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
徐家汇公园作为上海市的一个重要公共休闲空间,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意识的城市绿地。
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植被的选择和布局上,更体现在整体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
首先,徐家汇公园在植被的选择上注重多样性和原生态。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
这些植物的选择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更为当地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同时,公园还设置了一些湿地和水系,为一些水生植物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增加了公园的生态多样性。
其次,徐家汇公园在整体规划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公园内设置了多处垃圾分类回收点,引导游客养成环保意识。
同时,公园还采用了一些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太阳能路灯和雨水收集系统,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公园还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的自然蒸腾,实现了雨水的自然循环利用。
最后,徐家汇公园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不懈的努力。
公园内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的方式来保护植物的生长。
同时,公园还注重保护野生动物和鸟类的栖息地,设置了一些保护区和禁止捕猎的规定,保护了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从植被的选择到整体规划,再到环境保护,都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
这样的生态设计理念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休闲场所。
希望徐家汇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能够为更多的城市绿地提供借鉴和启发,让城市的绿色空间更加美丽和可持续。
上海徐家汇公园景观设计环境分析

一.请选择一处你所熟悉的景观环境,通过现场观察,分析其使用中的优缺点,并请谈一下作为一个景观规划设计师,你如何在设计方案中考虑控制和减少管理成本?地点:上海徐家汇公园时间:2009 /5/22,2:00pm~4:30pm天气:晴温度:22-28度内容:景观环境与设施公园位置概述: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繁华地段徐家汇商业中心,毗邻徐家汇广场东北部,东接宛平路,西靠天平路,南至肇家派路,北邻衡山路,占地总面积为6.67hm。
所选场地分析:A.开放式的水景广场B.由绿篱围合的空间C.下沉式法国花园所选地块中,B,C同属于规则式的法式花园,B靠近衡山路,与作为行道树的悬铃木林荫大道相结合,体现出法国风情的浪漫情调。
C位于公园中央区域,笔直的景观大道右侧,是法国规则式下沉花坛的设计风格,同样营造出一个法国风情花园。
A 位于徐家汇公园的主入口,是交通枢纽地段,设计成临水的亲水平台,因此在公园中属于人气比较旺盛的地方。
下文将详细比较A开放式活动空间与B,C较私密活动空间的景观环境之不同。
所选场地景观及设施对比:一.环境1.地形变化A.由于入口广场的有意抬高,湖面右侧草坪由高坡缓缓入水,草坪上由高到低自然栽植了一组垂柳。
下层驳岸也草坪直接入水。
沿河边创造亚空间,利用绿化种植来吸引人们登高而上(图1)。
而左侧为主要活动场地,地面平整,但有台阶拾级而下,作为近水平台(图2)。
(图1)(图2)2. 植物配置A.湖面左侧为主要活动空间,相对于开敞的湖面另一侧由景观植物带包被,植物带由草坪——灌木,小乔木——乔木构成,十分具有层次感(图3)。
右侧的草坡其植物配置就相对丰富。
通过采用垂直绿屏的手法,不仅起到了屏障、分隔的效果,又成为衬托水边植物的良好背景,营造出一个优雅宁静的水际空间,并且相对降低了外部商业高楼造成的压迫感(图4)。
(图3) (图4)缺点:景观还不够丰富,水边的草花、水生植物等用得太少,使得滨水空间的色彩过于单调,层次也不够鲜明。
现代园林景观与地域历史文化的对话——徐家汇公园的历史文化保护设计

图1徐家汇公园总平面图图2建成后的徐家汇公园海的历史,穿越了20世纪20年代民族工业初兴时期,跟随着时间一起进入21世纪的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设计者又将人行景观桥设计成为一个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载体。
公园内部保留的烟囱和百代红楼代表了徐家汇乃至整个上海的过去;人行景观桥穿越的公园景观代表了现代城市的变迁:而景观桥的终点则是设计者对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的体现。
4局部景观与历史的对话4.1入口区域景观的展开肇家浜路、天平路口处是徐家汇公园的主入口,设计者没有按照惯例为人们提供一个规模宏大的入口广场景观,而是围绕着一个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景观兴奋点——大中华橡胶厂的烟囱展开景观与历史最密切的对话,从而恰如其分地为入口区域界定了景观规模(图3)。
大中华橡胶厂保留在现代上海人记忆里的是“‘三废’企业”的名称和其污染物给徐家汇地区带来的环境恶化。
而将历史前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中华橡胶厂其实是近代民族工业的缩影。
设计师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保留了原来在人们心目中深恶痛绝而又具有橡胶厂典型特征的烟囱,变废为宝,构成了徐家汇公园的起点,也构成特定的景观兴奋点。
同时,主入口平静的长条形倒影池的设计又提供了3个与众不同的景观效果:(1)平静的水面在不大的入口空间内倒影了变化丰富的天空和保留的烟囱;(2)平静的水面倒影出公园入口经过景观重塑后的效果;(3)从精神层面看,平静的水面可以唤醒人们内心缅怀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渴望。
4.2保留“红楼”景观的展开“红楼”位于徐家汇公园近衡山路一侧,其历史保留价值和景观再造具有3个方面的意义。
(1)“红楼”是19世纪末百代唱片公司的所在,更是开创中国唱片生产历史的所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重量级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2)上海保留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称号。
而百代唱片公司最早是由法国人组建的,“红楼”的外观非常有殖民时期建筑风格。
(3)徐家汇公园外的部分老建筑本身具有艺术装饰风格,而衡山路又是法式风情一条街。
徐家汇公园案例研究

上海市徐家汇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1.明确评价对象、目的及内容1) ■评价对象上海市徐家汇公园及周边环境。
2) ■研究目的(1) 以环境艺术学的理论为基础, 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检验徐家汇公园的设计 与人们需求的契合程度,评判设计得失,找到今后改进的方向。
(2) 对本课题提出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方法和技术进行应用并检验其适 用性、可行性,有效性,探讨较精确的量化与质化方法结合的有效途径。
(3) 关注使用者关心的因素,完善城市公共空间这类环境的评价因素体系。
3) ■评价内容评价旨趣:根据前文普遍情况的研究,徐家汇公园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以徐 家汇公园的品质为综合评价,结合环境形象质量及使用功能两个焦点评价, 其中焦点评价是核心。
4) ■评价操作流程根据上章总结的评价方法体系的初步结构,结合本案的研究特点进行过程的取明确册究目的1▼ 询期探索性硏究一 1 •—发现问題研究对象情况简介■— ▼一痕參与悝硼究一1------ k 司[X 研究回顾参与件观察------- ▼—釦呻卅究—―►访问壮 评价凶索味构建< ------- ▼-硼究设计f 硏究丄具准备实施阶段—5}析何题问卷训就 行为观察 宦析’定析总站;结论从建议一一觥决何題A-1黄例评价流.程因舍,如图(图A-1)。
2•前期研究准备 探索性研究一一发现问题 1).非参与性研究一一研究对象状况简介 (1) 徐家汇公园周围环境 徐家汇公园坐落于繁华的徐家汇地区,是在原“三废”企业 基地上开辟的一块绿岛,基地形 态呈梯形,属于开放式公园,徐 家汇公园的西侧,是上海著名的 徐家汇现代繁华的商业中心,在 北侧是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衡山 路都市休闲街,足可突显徐家汇 公园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南边是车水马龙的交通主干道一一肇嘉浜路,东面是 较安静的宛平路。
总的来说,徐家汇公园周围的环境北侧偏“静”,南侧偏“闹” (图 A-2 )。
(2) 徐家汇公园布局徐家汇公园的整体平面布局:形似上海的版图,弯曲的黄浦江、古老的城厢、 立体高架,民族工业的大烟囱,,徐家汇公园总占地面积约8公顷,四边临近四条道路,公园将自身与人行道结合起来,使得四条道路上处处都可以进入公园, 相当开敞,同时也丰富了人行道的形式,宽敞而绿化充足,美化了街道空间。
Test2

徐家汇公园
公园位于徐家汇广场东侧,北起衡山路、南至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近宛平路,占地面积约7.27万平方米。
徐家汇公园的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为主,特别突出与原有徐家汇繁华商业圈以及衡山路殖民地时期的花园别墅风格的融合。
以茂密的大乔木、各类花灌木、地被植物构成绿地的要素,绿化配置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
引进了一些特色绿化景观,有挺拔茂密的竹林,四季常青的松林,有展示热带风情的海枣和椰子,也有季相明显的栾树林,沿湖还有芬芳的桃李和摇摆的垂柳,绿化品种丰富,搭配合理。
同时通过保留建筑、雕塑小品、平静的湖面、贯穿东西大半个园区的景观天桥以及保留并重新修缮的大工业时代留下的烟囱等景观将绿地连接为完整的城市绿色景观。
观景桥:“时光隧道”。
架设了一座长约200米的观景桥,跨越这座桥犹如穿越“时光隧道”,上海的昨天、今天、明天就会不断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公园:上海的缩影。
上海徐家汇公园整体布局呈上海版图状,公园湖设计成黄浦江形状,特别是“黄浦江”上架设了“徐浦”、“卢浦”、“南浦”、“杨浦”四座“大桥”,并在湖面第一个弯道处设计了豫园景观,更显示了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巧妙构思。
烟囱:光纤扮靓夜空。
设计人员别出心裁地将“长高”部分的内部设计为布满光导纤维、外观镂空的“高帽子”,烟囱一旦通电打开,光导纤维发出的光亮透出外罩,就像是烟囱顶端冒出的白烟,弥漫整个夜空,煞是好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活动区 体育 活动 区
亲水休闲区
附属设施区
步行道路
篮球场
非机动车停车位
附属设施区
文化娱乐区 亲水休闲区 模纹花坛区
儿童活动区 体育 活动 区
亲水休闲区
附属设施区
加油站
恒悦轩
一、规划功能分区
二、规划交通分区 三、规划竖向设计 四、规划种植设计
五、规划照明系统
规划交通分析
整个徐家汇处于十分钟步行圈 内,符合游人休闲习惯。 徐家汇地铁站及徐家汇商圈位 于二十分钟步行圈内,公共交 通消费非常方便。
18:30—20:30
TIPS
1、港湾式停车站 2、加油站设置 3、无障碍通道 4、道路满足消防要求,4米架空,宽度〉4米。 5、防护栏杆高度为1.05米 6、ARTDECO风格
TIPS
1、港湾式停车站
TIPS
6、ART DECO——即是艺术装饰风格,发源于法国,兴盛于美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 ,代表的是一种复兴的城市精神。 该风格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垂直化线条的强调,阶梯状收分的表现,几何化形态的装饰 为风格特征。 曾一度流行于上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存ART DECO建筑总量第二位的城市),当时上海的国际饭店、沙 逊大厦、锦江饭店及衡山路上的一些高级公寓就是“ArtDeco”的典型代表。 衡山宾馆
恒悦轩
恒悦轩
P
地下停车场入口
规划人行分析
边界道路与周边地块与道路关系紧密,除主要入口外,靠经商业地块有较多小入口。
城市道路 步行入园道路 入口
一、非机动车&步行道路功能
次入口
二、时有趣味性的变化
次入口 三、300左右高差,有利排水、视线
主入口
规划人行分析
园内主要游线为滨水道路游线、步行高架桥、南北向林荫大道、东西向林荫大道。 道路交叉口也是布置主要入口的适宜选择。
一、规划功能分区
二、规划交通分区 三、规划竖向设计 四、规划种植设计
五、规划照明系统
规划种植系统
一、整个公园的绿化覆盖率达70% 。 二、主要分为规则式列植、自然式栽植、散植、整形灌木等种植方式。
规划种植系统
规则式列植——主要为临街行道树、公园主轴、ART DECO风格区、殖民地花园 自然式栽植——乔灌木或丛植、或片植,主要在景观水系南岸的肇嘉浜路一侧 散植——主要为滨水区域散植的垂柳 整形灌木——ART DECO风格区、殖民地花园、上海老城厢三处
中青年
工作日的傍晚、清晨、周 末全天 比较分散 穿行、休息、散步、看书、 照相、慢跑等 强 抄近路
中老年
早晨、晚上 林荫道、老城厢 锻炼身体、跳舞、聊天、 下棋等 弱 看人、交流
行为测量数据分析
工 作 日 期 间 ——9:00-11:00 、 13:00-17:00 两 个 时 间 段 的 人 群 明显减少。 周 末 期 间 ——9:00-11:00 、 13:00-17:00人流大大增加。 此次调研为夏季时分,观察的结 果与时节相适应,中午尤其炎热, 所以使用者较少。 结果显示: • 晨练的人群并不受工作或节假 日的影响 • 上班族则集中在周末出行
公园共有两处较为私密的空间 法式殖民公园——坐凳极少,水池景观不 完善,导致使用人群极少,成了一个消极 空间。 红楼露天餐厅——工作日期间消费人群极 少。
红楼露天餐厅
法式殖民花园
法式殖民花园 红楼露天餐厅
滨水休闲空间
空间开敞——适宜的步行尺寸、开敞的草
滨水空间
坪、自然的驳岸形式及水中鲤鱼和黑天鹅,
二十分钟步行圈
十分钟步行圈
规划车行分析
徐家汇公园以地下停车场,入口在肇嘉浜路,出口在衡山路上。 加油站、商业性建筑等设施布置在公园外围,不与公园主要游览道路混杂,且宜布置在非主干道上。
地下停车场入口 小红楼
P
城市道路 停车场 加油站
加油站
地下停车场出口
小红楼
港湾式停靠站
P
加油站
地下停车场入口
港湾式公车停靠站
林荫大道 榉树
疏林草地 常绿、落叶混交林 百年香樟
殖民地花园 整形花灌木 天桥两侧 深山含笑、香樟 木本绣球花道
疏林草地 香樟、银杏, 球场绿化 南北两侧围合 东西两侧透空,
天平路一侧 香樟、女贞、杜英 入口广场东北侧 樱花林、白玉兰、 紫玉兰、桂花
上海老城厢 花灌木 榔榆、苦楝点缀 沿湖绿化 垂柳、枫杨 水生鸢尾、睡莲
主要照明
高度约3.2米,分布于整个公园步行系统, 照度适中,灯光柔和。充分考虑与行人 的关系,与景观有机结合,照明的同时,
营造曲径通幽的浪漫氛围。
重要节点照明
高度约4.5米,分布区域为入口广场、篮 球场及两条主要景观主轴道路。照度较高, 以获得热烈的气氛。 篮球场较亮其他两处比较柔和,灯光偏暖 营造空间氛围
空间架构分析
以“一心、一带、三轴”构筑起了徐家汇公园的骨架,组织起各景区和景点。 “一心”是公园中心的老城厢下沉花园, “一带”是黄浦江缩影水系及与之相伴的带状开敞空间, “三轴”是三条直线型的公园主路。
模纹花坛区 带状水系 带状水系
功能分区分析
功能分区分为文化娱乐、亲水活动、附属设施、体育活动、模纹花坛、儿童活动六大区域。 功能分区与周边地块性质紧密结合,充分服务周边居民和游客。
一、规划功能分区
二、规划交通分区 三、规划竖向设计 四、规划种植设计
五、规划照明系统
竖向设计
规划竖向设计
• 公园最高点为烟囱所在广场,景观天 桥起点与其同高 •公园下沉空间有三处,分别为上海老 城厢、法式殖民公园、水体下沉空间。
-2.95 -3.25
•水体下沉空间,是公园的最低点。
•上海老城厢,为场地最低点。 • 公园与周边道路相差0.3m左右。
儿童活动区
文化娱乐区
体育活 动区 模纹花坛区 附属设施区
亲水休闲区
亲水休闲区
亲水休闲区
文化娱乐区 亲水休闲区 模纹花坛区
儿童活动区 体育 活动 区
亲水休闲区
附属设施区
纪念烟囱
汇金湖
景观天桥
模纹花坛区
文化娱乐区 亲水休闲区 模纹花坛区
儿童活动区 体育 活动 区
亲水休闲区
附属设施区
天桥看老城厢
老城厢看天桥
城市道路 步行入园道路 园内主轴游线 滨水道路游线 入口
一、滨水道路
次入口
二、南北向林荫大道
次入口 三、步行高架桥
主入口
滨水道路
水面一侧景观设置较为开敞,一侧较为密闭。
3000mm
南北向林荫大道
符合消防规范,且休息设施集中,悬铃木树荫匝地,营造出休闲氛围。
12000mm 2000mm 2000mm 4000mm 2000mm 2000mm
殖民地花园区
ART DECO风格区
上海老城厢
图例
规则式列植 自然式栽植 散植 整形灌木
规划种植系统
树种选择充分体现了上海特色与公园主题。 主要树种以广玉兰、白玉兰、桂花体现上海特色。 以香樟、榉树、朴树、银杏、悬铃木等为主要树种。
衡山路一侧 悬铃木 A R T 一D E C O 风格区 棕桐、加拿列海枣、 华盛顿棕搁
特色绿化 竹林
入口广场 白玉兰、广玉兰、 紫薇、梅花、海棠
肇嘉浜路一侧 结合自然入水的草坡
一、规划功能分区
二、规划交通分区 三、规划竖向设计 四、规划种植设计
五、规划照明系统
规划照明系统
徐家汇公园景观灯系统
衡山路路灯系统
规划照明系统
徐家汇公园主要为三种灯具,材料统一,造型简洁,符合公园整体格调,从整体至细节都呈现出统 一的风貌。
空间氛围塑造及人群使用方式
一、空间氛围塑造
二、人群使用方式
活动空间分布
广场及重要开放空间
节点广场——遮荫不足、座椅较少 • 夏季日间活动人群较少
广场节点
主要轴线
• 晚间,成为周边居民的主要集聚地,运动、
跳舞、游玩等 两条主要轴线——遮荫好、宽敞、足够的 座椅,成为人们主要的活动休息场所。
私密空间
+1.05
-2.45 -3.25
-1.65
+1.05
+1.05
±0.15
±0.00
A-A剖面
规划竖向设计
• 公园整体竖向为外高内低。 •一、有利于排水组织,兼有防灾功能。 •二、有利于公园整体土方平衡 •三、视线上有效隔离外部交通对园内的干扰
+1.05
-2.45 -3.25 -1.65 +1.05 ±0.0 +1.05 +0.30 -2.95
使得滨水区成为一处吸引人群的场所。 但是景亭遮荫不足,炎热的夏季日间几乎
无人游玩。
一、空间氛围塑造
时段 主要活动地点 主要活动项目 对私密性、领域性的要求 行为习惯 不定时 儿童游乐场地及水边 戏水、游戏 弱 为人所看
青少年
下午4点以后 篮球场、椭圆形广场 打篮球、轮滑 较强 边走边玩
景观天桥照明
高度约3.2米,分布于景观天桥单侧,照 度适中,光线柔和,且照明范围较小。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面部感受,照明氛围舒 适、恬静,与景观天桥融为一体。
其他照明
徐家汇公园无草坪灯。 在雕塑、水景、景观高架桥下,有射灯、 地灯等灯具,以烘托气氛,强调重要小品 构筑。 在恒悦轩等特殊景点,有着较独立的照明 设计。
轴线交点
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 亲水休闲区 模纹花坛区
儿童活动区 体育 活动 区
亲水休闲区
附属设施区
小红楼
ART DECO 风格区
活动小场地
儿童活动区
文化娱乐区 亲水休闲区 模纹花坛区
儿童活动区 体育 活动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