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美术之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外美术之差异

几千年来,人类的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艺术底蕴,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绚烂的文化。无论是东方文化的神秘典雅,还是西方文化的华美靡丽。东西方的绘画,也如同文化发展一样,在漫长的历史轨迹里,发展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东方绘画的代表当然首推中国了,中国的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而西方传统绘画却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为什么中西传统美术会存在如此大的不同呢?艺术是一定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不同的土壤环境,决定了不同的植物品种。随着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人文的不同,所产生的艺术语言,艺术内涵都不同。

从思维方式来看,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方艺术本质上的区别。中国绘画注重表现写意,作品表现了一个画家的人格品行,个人修养,所以中国画历来偏重表现作者的感情,注重抒写主观感受,不过分强客观,画家所画常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受拘束。而西方人考虑问题向来理性,多是侧重作品形式的抽象分析和阐述。西方绘画主要是对景写生,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这就意味着画家在创作时,对客观景物的位置和自己的视点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能随便移动。画家要严格地按照物理和光学的透视原理来构图,精心地把各类表现对象组织在画面中。因为只有这样,三维空间中的客观世界才能被科学、准确地再现出来。

从社会意义上来看,中西方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也影响着东西方绘画的差异。一般来说,中国人常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西方则往往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中国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后来者,是自然的一部分,西方则认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的主人。这种观念上的差异,表现在中西画家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中西艺术的不同传统和风格。

从艺术特点上来说,有以下几个小点。

①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西方绘画为了达到真实而客观地表现现实空间,利用焦点透视成功地模仿自然。以焦点透视表现空间,画家的视点是静止的,位置是固定的。视线向远方层层探索,使画面空间表现以展现深度空间为主,以真实的视觉为基础,注重物象的形体与色彩。中国画则不然,中国画不喜欢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喜欢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

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

②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③中国的人物画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家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④中西绘画在色彩上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中国绘画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中国绘画的用色讲究的是以浓墨淡彩为特点,它所用的颜色是特制的中国画颜色,以水稀湿济,因而所产生的效果是薄而透明,如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对歌妓舞女的描绘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就是后期的工笔重彩画也讲究滋润、自然的效果;无论是造型、用笔、设色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西方绘画用的颜色,讲究的是色块厚重,前期笔法细腻,后期笔触奔放,注重对客观对象的色彩的真实再现的描绘,以色彩的丰富变化为特点,强调光色效果如伦勃郎的《自画像》等。

⑤中国画喜画题、题诗、题名、落款与装裱。在西方绘画中,很少可以见到题诗、题名与落款。即使偶尔见到画家签名或标出作品创作的时间,也往往是放在极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而且,即使这样,也总是或多或少地破坏了作品整体的和谐一致。因为,一幅画既然表现的是一个充满着画家情感的场景或故事,它就只能以绘画的语言将之一气呵成,绝不允许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添加任何额外的东西。因此在西方绘画中,题名纯属蛇足。中国画则不然,因

为中国画的主题、意趣不是靠场景、故事吐露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作画者心灵的宣泄。在一张画纸上,中国的大师总是强调诗、书、画、印的一致性。虽然中国绘画在形、色自身的时空框架的建设上逊于西洋,但在主题意义的呈现上,则效果丝毫不减,有时甚至有所过之,其原因正在于中国画这种独特的思维特点和整体结构。

中国画还有一个独特的制作程序——装裱,它几乎是一件作品生产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对作品主题意义最终是否可以被合理地呈现出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同样具有中国式的美学观。

西方油画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体系,它与中国画的水墨色彩系统之间,隔着水彩、水粉等中间性的色彩系统。这些不同的色彩系统在视觉的质感、厚度等方面具有渐次的差别,赋予观赏者迥然不同的色感。油画凝重而有质感,国画则天然易趋空灵。另外油画的空间特征要求色彩必须填满整个的画面,不能留下任何的空白;而在国画特别是南宋以后其成熟形式的水墨画中,留白是画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中国画往往只有寥寥数笔,但你可以从这幅画面上读出来的东西,可是太多了!从真正的,有中国文化神韵的中国画里,你真的可以读出所有东方文化艺术的精要。

比较中西美术作品的不同美学特征,可以发现中国美术创作在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抒情与求真等关系中,较为强调主观、表现、抒情等偏于创作主体方面的因素;西方创作则相对强调了客观、再现、求真等偏于对象客体方面的因素。中西艺术既有相同性,又有各自特点的差异性,构成了人类艺术审美的历史形态。正如任何观念都是时代的、历史的,中西艺术的这一基本创作审美观念必然随着社会历史形态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中西艺术的审美差异是基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这种差异也必然随着各自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而产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