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朱自清的散文1分析
朱自清散文的情与景赏析
朱自清散文的情与景赏析朱自清散文的情与景赏析朱自清的散文以情见长,醇厚的亲情,真挚的友情,淳朴的乡情,浓郁的爱情,从笔端细细沁出,渗透在字里行间,丝丝入扣地传达给读者,他的散文堪称“情感散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朱自清散文的情与景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朱自清认为,散文的艺术生命是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正如李广田所说:“朱自清散文所以能历久传诵,而又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而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他的写景抒情散文灵气十足,他把自己的灵性融入了自然,更超越了自然。
他善于精确地观察,细致委婉地把读者带到他创造的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里。
一、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色彩(一)朦胧的诗意美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朱自清写景散文中的诗意,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一是优美充沛的感情,二是丰富美丽的想象。
他善于把对客观景物的细致刻画同自己主观情感的抒发紧密结合起来,使景物既写得细腻又具有绵密深厚的情致,充满着诗意。
《荷塘月色》有这样一段话:“我爱热闹,也爱冷静……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作者在这里想什么,不想什么极模糊,被迫着说什么,做什么,也没有说明。
但是这种“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
这样让读者去琢磨、思考,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显得既深沉有力,又给人一种朦胧的诗的美感,达到“这是独处的妙处”。
《温州的踪迹》中有一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就是一例:“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支……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叫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这段文字如醉如痴,虚实相兼,用一连串的疑问和惊叹的语气,把喜爱此画的“留恋之怀”表露得那么动人。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分析精要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艺术,重点表现在开创了新时期口语化散文的先河,为后期白话文及现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细腻委婉的景致观察和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锤炼,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构思,融情于景,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希望之美,为新文学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白话散文的发展,使其后的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但构思却很见匠心。
1.刻画描写,出奇制胜朱自清的《背影》出乎常理,不去描写人物的眼睛或面部表情,而刻意从“父亲”的背影上下手,抓住人物的一瞬间形象去刻画描写,出奇制胜,写出了一篇感人的文章。
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
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散文最可以自由创作,文无定法,固守别人的成功经验没有出息。
在绘画艺术中,早有人画过背影,如俄国画家保•别林斯基的《在校门旁》画了藏族妇女的背影,以为写背影是个创新,而没有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写出新意,也会成为老一套,不新鲜了。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又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来增强结构的完整性,从“离家”开始,至“归家”而终,其间,从小路、荷塘、荷叶、荷花到树林、远山,各层情景步步深化,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结构布局严谨精美。
关于伦敦和欧洲诸地的游记,行文力避“我”的出现,而“我”的情思,“我”对西方世界的东方式观照,并未消泯净尽。
2.设置文眼,凸显焦点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
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谈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细腻优美、意境深远为特点,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推崇。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注重表现情感和思想,他善于运用情景交融、心理描写等手法,将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使得他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他的散文语言简练明快,注重细节描写,用词精准,富有表现力。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
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他的作品还表现了他对生命、爱情、家庭、友情等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自然、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探索。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
他的作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文学史上,并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颂。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个成熟的作家,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
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诸方面,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上都烙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那就是构思的精巧,结构的缜密,情感的真挚,语言的朴素清晰。
一、现实主义创作与真实情感的完美结合。
(1)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朱自清先生早期散文思想内容中的进步倾向,形成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他的早期散文创作活动,全部是在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并且结合他个人的写作修养,审美观点,联系当时文艺界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同时,在创作实践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2)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
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文学’”。
(3)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他在创作态度上的不自我掩饰,使他的散文作品独具一种艺术真实与风趣相统一的特色。
他在提倡写实,深入观察、革新的同时,又一再强调真挚和亲切:“虽只一言一动之微,却包蕴着个人的性格,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
”“在它们里,我见着活活泼泼的真实的人。
”所以在他各篇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1的朱自清”。
(4)在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借写景抒发真实情感的篇章。
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用真挚的情感做骨,以细致准确的观察、精工传神的描写、五彩缤纷的想象为肉,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在写景抒情散文上,朱自清最擅长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水光山色,淋漓尽致地再现自然景观的风彩神韵。
这类散文文笔优美、雍容典雅,是他笔下的“美文”精品。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在朱自清的笔下,自然已是人格化的自然,情感也是自然化的情感,是真实的情感。
试以《荷塘月色》为例谈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艺术
试以《荷塘月色》为例谈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艺术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中以《荷塘月色》最广为人知。
这篇文章以荷塘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夜晚在荷塘散步时的所见所感。
其语言艺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生动的描写朱自清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细节和真实感。
在《荷塘月色》中,他用色彩、声音、气味等多种感官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其境,听到荷叶摇曳的声音,看到荷花在月光下的倒影,感受到淡淡的清香。
2.含蓄而深刻的抒情朱自清的散文有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抒情风格,不夸张也不浮夸。
他用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淡淡的忧伤和思索。
例如,“水面银光闪闪,阵阵凉风吹来,回头看灯火阑珊处,正是那古道西风瘦马的时候。
”这句话虽简短却折射出作者心中的孤独和思念。
3.自然而朴实的语言朱自清的语言流畅自然,不哗众取宠,也不造作。
他用朴实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平实而真实的生活情感。
例如,“我听见悠悠的珠子落在叶间的声音。
”这句话虽简单,但让人感受到荷叶轻摇时的声音,非常贴切自然。
4.深刻的人文思考朱自清的散文不仅关注自然的美,更注重人在自然中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在《荷塘月色》中,他通过对荷塘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思考。
这些思考不但深刻而有价值,且引发读者的共鸣和咀嚼。
综上所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不仅充满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人文思考,还借助自然朴实的语言艺术,使读者感受到平凡而真实的生活。
可以说,他是一位文艺巨匠,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难以超越的艺术贡献。
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
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代表作,文章笔墨变化多端,有典雅的诗化语言,也有浓艳的语句。
作者坦率和诚挚地流露出真情实感,将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融合在技巧十分高超的风景描写中间。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篇1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代表作,文章笔墨变化多端,有典雅的诗化语言,也有浓艳的语句。
作者坦率和诚挚地流露出真情实感,将自己的感情与思绪,融合在技巧十分高超的风景描写中间,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相当突出地标志着“五四”散文创作所达到的艺术成就。
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景色,朱自清一向很善于进行精确和缜密的观察,作出细腻和深入的描写。
朱自清在描绘自然景物的时候,都是在读者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完成的。
这些委婉而富有韵味的描绘,在开始时似乎都是无关紧要的闲笔,他从各处名胜的游艇讲起,说到了秦淮河的小船(七板子),说到了这船上的“灯彩”,接着就扩展到多少条游船上的灯光,映出了河上的“薄霭和微漪”,然后又过渡到描写“碧阴阴的”、“厚而不腻”的河水,描写河上“薄薄的夜,淡淡的月”,描写清朗的月光和浑浊的灯光,及其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景致。
在这一束束五彩缤纷而又变幻莫测的光照底下,秦淮河的夜景显出“缠绵”和“渺渺”的丰富复杂的意境。
在表现秦淮河光亮的这一点上,朱自清运用的并非形象的色彩,而是抽象的文字,他驾驭起文字来像具有魔力似的,非常真实地绘出了秦淮河光亮的美丽与绚丽多彩,绘出了犹如印象派大师所作的五光十色的油画。
显得非常丰满和浑厚。
这当然是由于作为现代人的朱自清,接受了中外文学艺术创作的许多有益的经验,对于宇宙万物的观察和理解深刻的缘故,因此才能够作出这种真实形象的描写。
在涂抹鲜明丰富和浑厚浓郁的色彩,描绘灯光、水光和月光时,朱自清将自己深沉的感情灌注了进去。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谈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真挚朴素、意境优美的风格在近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先生的散文善用寓情于景、以物载情的方式通过景物、事物的描写展现出深刻、触动内心的情感。
利用最简单的白描手法透过景物形象与人物形象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感情力量。
散文风格虽朴实无华,但先生的散文常用词缜密,描述景物细致入微、恰到好处,为文如作画,精工细琢、浓墨重彩,让人每每阅读都能穿越字里行间进入当景遇见当人接触当事体会当情。
形象生动而有韵味的创作特点使每个字都赋有力量,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朱自清先生的风格。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记录了时代的变化、残酷的现实、文化的衰败与进步,让后人能够从他的散文中感受的那一世人的情怀。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写作背景;特点;情怀一、朱自清散文的写作背景对于作家而言,散文作品的思想往往是自身内心的情感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引发的,所以想深刻的体会到文字中蕴含的内容,定要了解贯穿作者当时处在的创作境况。
(一)社会背景世人皆知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的拓荒者之一,大部分的`创作都处于旧中国时期军阀割据,帝国势力日益猖獗的时期,当世祖国在风雨中像一粒渺小的砂砾与帝国主义做斗争,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知识分子朝不保夕。
作为近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因此,在众多先生的散文也都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二)家庭背景朱自清生于官宦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做过一些小官。
官职虽然不大,却对于家中的长子朱自清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
从小接受过极严封建教育的朱自清,在青年时期萌发出了新思想。
有一腔青年报复的他毅然决定离家闯荡,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思想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解放思想发生了强烈的冲突。
简述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结构特点
简述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结构特点【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介绍朱自清及其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背景和意义二、分析:1.文章的结构特点1) 以时间为主线,展现秦淮河不同时间的景象2) 以空间为辅线,描绘秦淮河不同地点的风貌3) 情景交融,抒发作者对秦淮河的情感三、结论:总结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结构特点正文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结构特点。
本文将以他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例,分析其结构特点。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时间为主线,展现了秦淮河在不同时间的景象。
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秦淮河的早晨、午后和夜晚三个时段的景色,让读者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领略到秦淮河的风光。
早晨的秦淮河宁静祥和,午后的秦淮河热闹喧嚣,夜晚的秦淮河神秘梦幻。
作者通过时间的推移,将秦淮河的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文章具有时间上的层次感。
文章以空间为辅线,描绘了秦淮河不同地点的风貌。
作者在泛舟秦淮河的过程中,观察了河岸的风景,描述了南京城的城墙、秦淮河上的桥梁、茶舫和歌舫等场景。
这些地点的描绘为读者展示了秦淮河周边的环境和文化,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秦淮河畔,感受南京的历史和文化。
在描绘秦淮河的景象时,作者巧妙地将情景交融,抒发了对秦淮河的情感。
在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心情与秦淮河的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对秦淮河的喜爱、怀念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通过与景物的互动,作者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时间为主线展现秦淮河不同时间的景象、以空间为辅线描绘秦淮河不同地点的风貌以及情景交融,抒发作者对秦淮河的情感。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
简述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1、作者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
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小宁静”,而追求刹那问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2、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
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
3、朱自清在散文中也常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的景物写活了。
例如:《春》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一个“钻’字,就表现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再加上“偷偷地”修饰,状其小知小觉出现,生动的表现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给写活了。
4、朱自清爱用叠词,造成他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翁翁郁郁”写树色的浓重,这些叠字叠词小仅增强了物态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乐美。
5、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构思更见匠心。
《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
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朱自清的散文行文如诗,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其文意却丝丝入扣,其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行文流畅且极具内涵。
本文针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
标签: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分析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语言精练、清隽沉郁,具有真情实感,其代表作有《踪迹》、《寻朝》、《背影》等。
之所以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惊人的艺术感染力,与他精练的语言密不可分,朱自清善于应用古典诗文词汇,并吸收西方语言,创设出了自然朴实、生动活泼的散文语言,无论是描写社会、叙述生活、还是写景抒情类的散文,都表现出了独特的语言特色。
1 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朱自清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时代印记,他最早创作散文,是在五四运动时期,此后,朱自清的散文一直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时代的发展下,朱自清的散文也开始成熟,风格明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散文模式。
朱自清的散文偏于叙事,代表性的有《儿女》、《春》、《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他的作品主要从抒情、结构、语言表达几个方面来表现艺术风格。
2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分析2.1 结构上的艺术特点散文具有随性化的特征,在阅读散文时,我们常常感到东一句、西一句,读起来非常松散,但是,从始到终,散文都有一个贯穿主题的思想,也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朱自清的散文也符合这一特征。
在他的散文中,有很多看似没有关联的语言,但是通篇朗读,就可以发现,朱自清的散文有着精密的结构。
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他的散文,结构精巧,布局合理,善于从叙述中将读者缓缓带入作者设计好的意境。
以《荷塘月色》为例,作者看似一会叙事,一会写景,两者并无关联,实际上,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是为了抒发自己苦闷的心情,读完整篇文章,就可以发现,《荷塘月色》结构缜密、紧扣主题、中心突出,这也是优秀散文需要具备的重要特点。
2.2 真挚的情感渗透朱自清的散文非常感人,这与他真挚情感的渗透不无关联。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与文学贡献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与文学贡献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以独特的散文风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而被后人所赞誉。
本文将对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和他对文学的贡献进行探究。
一、朱自清的散文风格朱自清的散文风格以细腻、纯净而著称。
他所创作的散文作品描写了诗意的自然景色、深刻的人生感悟以及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朱自清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细微入微的细节来塑造情感和描绘景物,使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独特的美感。
他的文字流畅优美,用词简练准确,句式丰富多样,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朱自清的散文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思考,他注重情感表达的真实与深刻,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观察社会和世界。
他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入思考,将自己对人生、人性和社会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常常使人回味无穷,读者在阅读中既能领略到作者的感受,又能获得对生活的启示与思考。
二、朱自清的文学贡献1. 散文创作的开拓者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开拓者之一,他致力于摆脱传统散文的陈旧桎梏,尝试新的散文写作风格。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以自然、真实、充满生活情趣而著称。
他以自己的独特写作方式,为中国散文作品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
2. 文学评论的重要学者朱自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评论家。
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都有深入的研究与理解,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对后来的文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3. 教育事业的推动者作为一位教育家,朱自清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担任北京大学文学系主任,致力于年轻一代的培养与教育,对中国的文学教育和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朱自清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也对后来的教育工作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4. 文化传承与发展朱自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研究与领悟,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
他通过对古人文化智慧的理解与延续,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朱自清的文学作品回应了时代的需求,同时又传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念。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之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天才。
其散文作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刻画了丰富而细腻的人性风景,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围绕着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展开论述。
一、语言艺术方面朱自清的散文表达方面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上的别致和优美。
他的语言简洁明快,文笔清新自然,表达方式自然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同时,他还善于借鉴白话文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文章在理解上更加易懂。
在表达的过程中,他往往使用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以此表现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
例如,他所写的雨是“缓缓的,小巧的”,这种生动形象的描写方式,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二、思想深度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大多涉及生活琐事,但却深刻而充满哲理,往往在诸如生活、自然、情感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思想深度。
他经常用生活中丰富而细腻的体验,去阐述他对社会发展、人生哲学和人情世态的理解。
例如,在他所写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思想深刻,通过荷塘就地取材的细腻描写,告诉读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三、意境独特方面朱自清的散文意境通常是优美而独特的,往往概括出一种简单而丰富的美感。
他的意境往往清新、宜人,表现珍爱自然、留恋静谧、向往和平的情感。
他的作品,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了具体的事物,同时又引导读者从事物的具体逐渐抽象到精神高度的领域,如《背影》、《春》等作品,使人读后深受感动,意境独特。
四、审美趣味方面朱自清的散文描写和表现的内容十分生动有趣,同时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审美趣味。
他可以从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入手,以个人的视角,让读者感到他的独特视角。
例如,他所写的《背影》一文,描述了一个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冲出重重危险,在情感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涵盖了语言艺术、思想深度、意境独特和审美趣味四个方面。
他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和坚持,创造出了一系列极为精彩而且独具特色的散文作品,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1.《背影》。
这篇散文叙述作者离开南京去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对儿女的关怀和爱护。
2.《荷塘月色》。
这篇散文写了清华园中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1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朱自清既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教授,他对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还是他的散文,从早期的写景散文到后期的说理散文,他一生写下许多优秀的散文,但流传最广的是写景散文《匆匆》、《荷塘月色》、《春》、《绿》等名篇,这些文章一直被认为是白话散文的典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还有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给亡妇》,游记散文《旅欧杂记》、《威尼斯》等也广为流传。
这种成功得益于他对语言艺术的巧妙运用,但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特点在他不同类型的散文中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写景散文的语言特点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典雅,巧妙运用比喻、叠字、通感等手法,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荷塘的月光和南方的细雨,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春》具有语言简朴、口语化等特点。
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和使用叠音字,使春天更形象化、人格化。
叠音字的使用具有音乐美,节奏明快、语气舒缓。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
“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地出现,不知不觉地生长,活泼可爱。
“嫩嫩”、“绿绿"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写出了对人的诱惑力:“嫩嫩”、“绿绿”从质感、色彩两方面准确地写出了初春的小草的特点。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让人体味无穷,让人享受不尽。
朱自清经典散文
朱自清经典散文朱自清经典散文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地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而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
首先,能较好地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引背《长歌行》,并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的情感。
然后出示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写这篇文章前的一段话,让学生明白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已经意识到时光悄然逝去而无所作为,决心从今以后要珍惜时间,才写下了这篇《匆匆》。
最后播放《匆匆》FLASH动画的配乐范读,形象的画面,舒缓的.音乐,低沉的语调,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奠定了整节课那种淡淡忧伤的基调,学生在这种基调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其次,精心选用教学语言。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地抒发,心灵地倾诉和思绪地流淌,语言都很美,而这篇散文尤为突出。
因而在课堂上,我所使用的语言也尽量与文本一致,与课堂基调相符。
如:“读了这句话,你听到了作者在你耳边的低低絮语了吗?”“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来将无声无形的时间具体化了。
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它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一个又一个极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
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时间的脚步。
”“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能像作者这样具体地拣拾起时间的足迹吗?”……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
首先,盲目求全。
由于追求课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环节落到实处。
这篇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分二至三课时完成,但为了显现课堂的整体性,设计了一课时学完,确实密度很大,不够科学。
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朱自清散文的特点(一)、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在朱自清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感伤、或温厚、或幽默的人伦之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经典镜头,感人至深。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
“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
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缜密精巧的构思。
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
《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
(四)、独特的语言艺术。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
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温州的踪迹。
绿》语言的纤秾,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
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
总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中,朱自清以其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也可以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
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
散文创作特点主题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
朱自清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散文运动中的杰出代表,他的散文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性经验,强调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
他的散文具有以下特点:
1. 对生活的关注及真挚感受
朱自清的散文中处处有对生活的关注和真挚感受,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及情感体验表现出来。
例如,他在《荷塘月色》中描述荷塘中的月亮,不仅描绘了月色的美丽,还从月亮的形状和颜色中感受到了自然万物的柔美和原始纯洁。
2. 善于展开故事情节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常常通过展开故事情节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春》中描述了一个以“春”为主题的故事,从了解到春天的到来,到散步、寻找痕迹,到细细咀嚼春的味道,再到结束时的私人情感和对整个春天的赞美,故事情节全面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感性认识。
3. 描述简洁朴素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简洁朴素,以开场和结尾为主,情感丰富,充满生命气息。
例如,《荷塘月色》的开头,以“雨后初晴,人静物自凝”开场,引人深思,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作品结尾,以“这时候又是一阵香气飘来,荷叶田田如在波上漂”,为整个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一笔,令人回味无穷。
4. 表达情感多样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情感多样,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有对人性的感悟和寄托,还有对生命的珍视和回忆。
例如,《背影》中,通过描述父亲走在小溪边,带着九岁的儿子去上学这段故事,裹挟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成长中的迷惘,表达了对家庭、亲情和生命的珍视。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是一种情感丰富,内容真切的随笔体文学,具有对生命的关注和珍视,对人性的探寻和表达的特点,是中国近现代散文运动中的重要代表。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
朱自清散文特色分析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其散文作品以叙事真情流露、细腻而深入的感受、优美而独特的语言风格为特色。
下面将从朱自清散文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分析其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主题广泛而深入,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他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抒发了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社会命运的悲壮,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度和内涵的散文形象。
《荷塘月色》以荷塘中的花草鱼虫为载体,表达了人生无常和身世无常的主题;《春》以春天的特征描述为线索,抒发了对社会困境和人生境遇的悲壮和无奈。
他的散文触动着人们心灵的深层次,使人们思考生活的真实和意义。
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表达真挚而细腻,情感流露含蓄而深入。
他巧妙地运用散文叙述的技巧,将个人情感与客观环境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情感审美。
《荷塘月色》中,他通过对小船和莲叶的描写,寄托了对逝去青春和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之情;《春》中,他通过对树林和蚂蚁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困境和人生处境的无奈和愤懑。
他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入,使人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真情流露。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优美而独特,以寥寥数语道出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他偏爱简练而深邃的语言风格,凭借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的笔触,使作品充满韵律和节奏感。
《背影》中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句子,道出了父爱的深沉和情感的厚重;《记忆的故事》中的“人生苦短,若能回首,哪怕一瞬,也算甜蜜”,用一种简单而含义深邃的语句,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和执着。
他的语言风格清新简练、生动自然,给人以深刻而独特的触动。
朱自清散文以其真实流畅的情感表达、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瑰宝。
通过对主题的深入思考、情感的细腻表达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他展现了作家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和关怀,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思考和感悟。
朱自清散文的特色不仅让读者享受到文学艺术的美,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生活的启迪。
如何赏析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如何赏析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散文之一,要想学好这篇文章,首先要了解散文的本身特点。
对于散文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
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扣人心弦,把强烈的感情,独到的见解溶于字里行间。
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巧妙的将父亲对儿子的爱溶于他的语言和行动中,文章通过父亲的四次“背影”和儿子的四次“流泪”,还有关于父亲的五次语言描述来突出文章的主旨,追溯感动的本源。
作为教师的我,如果教学《背影》这篇文章,我会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解读:上课前欣赏一首歌曲《父亲,母亲》,然后谈话引入“有一首歌谣这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想块宝、、、、、、像棵草”的确,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母爱是我们生命最和煦的春风,但陪拌我们一生,如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生命的爱,不仅仅来自母亲,还来自我们的父亲。
父亲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沉沉厚重的爱,这就是父爱。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歌颂父爱的著名篇章——《背影》”。
我这样引导是为了分析文章做感情铺垫。
接下来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赏析。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上去体会文章的主旨,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侧重点分析父亲的四次背影,特别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更让人感触颇深,作者就是在平实的叙述中蕴藏真挚的感情。
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境”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得到自己的情感体会,感知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散文里神与形的和谐统一。
最后听读慈父孝子,再次感动,寻找身边的父爱,让爱得到表达。
对于散文的学习,除了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外,还要鼓励学生多看一些散文名篇,多积累,用来提高语文素养。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洞察生活、抒发情怀,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要特色。
那么,我们来谈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首先,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情感真挚。
朱自清笔下的文字流淌着真挚的情感,他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自然、人情的真切感受。
例如《背影》一文中,朱自清用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敬爱之情,读来让人动容。
其次,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细腻感人。
朱自清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来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
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使人们从一个点发散出感动整个内心的力量。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描绘了一个荷塘夜景,通过对荷叶、荷花的描写,以及其与人物的交流,展现了内心的细腻与感动,读来让人陶醉其中。
此外,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言简意赅上。
朱自清的作品言语简洁朴实,却能表达深远的意蕴。
他善于用简短的语言点出问题的本质,发人深省。
例如《春》一文中,朱自清以简短的句子展示了春天的魅力,点出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还表现在情景交融上。
朱自清善于结合具体的情景,以及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使作品具备了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切感。
例如《午后》一文中,朱自清通过对村庄午后时光的描绘,以及自己和村民的交流,展现了温馨、宁静、祥和的氛围,读来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以情感真挚、细腻感人、言简意赅以及情景交融为主要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
这些艺术特色不仅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享受,也对写作和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激发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