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原则和战略

合集下载

2024年加强意识形态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4年加强意识形态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4年加强意识形态心得体会范文加强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要求。

在2024年,我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加强意识形态的理论认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思想领域中,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影响着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全社会的意识形态素质。

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南。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深入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才能领导全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走向正确的方向。

其次,要注重科学的理论武装。

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是引导社会思潮和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工具。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要注重科学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努力提高人们的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只有掌握科学的理论,才能辨别真伪、明辨是非,为正确的思想决策和行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意识形态的实践探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坚定的理论指导,也需要实践的探索。

在2024年,我和我的团队积极投身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思政课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

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思想觉悟。

其次,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网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平台。

我们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网络宣传团队,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导网民的思想和行为。

再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2023年企业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2023年企业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2023年企业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企业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分析:1.1政治立场不清晰: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剧,企业的政治立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为了利润最大化会选择放弃自己的政治立场,在面对政治压力时缺乏勇气和担当,对于国家的重大政治问题表达模糊,甚至是避而不谈。

1.2缺乏社会责任感:一些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劳工权益等问题缺乏重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贡献。

1.3舆论导向模糊:一些企业在面对社会舆论时缺乏应对的能力,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不够积极主动,甚至是选择逃避和对抗,造成企业形象受损。

1.4品牌形象脱离实际:一些企业在推崇品牌形象的时候,往往脱离了实际,缺乏真正的品牌内涵,只追求表面的炫耀而忽略了对品牌文化的深刻挖掘和传承。

1.5经营理念简单化:一些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往往陷入经营理念简单化的窠臼,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了对长期发展的规划和战略。

二、整改措施:2.1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也应当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在面对政治压力时能够坚守原则,不做出妥协和低级错误的选择。

2.2强化社会责任感:企业应当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重视对环境、资源、劳工权益等问题的保护和维护,提倡绿色经营理念,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3积极引导舆论:企业应当积极引导舆论,加强压舆意识,注重舆论导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持沟通和对话,有效化解舆论压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2.4真正的品牌内涵:企业应当从内核出发,树立真正的品牌内涵,注重品牌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形成独特的品牌魅力,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5长期发展规划:企业应当确立长期发展规划,注重经营理念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王伟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7年第7期今天,伴随着中国的发展,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已经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影响和国内变化,我国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习近平总书记说:“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但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意识形态需要树立与建设,需要研究与探讨,更需要维护与保卫。

一、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一) 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传播,影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取向我们与西方相比,无论是地域、历史或是思想文化,都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但西方敌对势力无时不刻都在妄想以他们的思维同化我们,妄图使我们信奉他们的哲学、接受他们的思想、遵从他们的逻辑。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曾经以传教士的形式长期存在,其最终目的是驯服我们、顺从他们。

而其标榜的无非是所谓的“博爱、人权、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

这些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动摇着我国思想文化的社会基础。

这中间以美国为最,美国有1000多个各类基金会,资助国内3000多人,利用各种媒介和手段,对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实施思想文化影响,这就是实际上的以思想文化渗透为手段的“和平演变”“颜色革命”。

思想文化渗透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是颠覆不用枪的手段,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文章《1999不战而胜》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这一句话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渗透的目的和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互相叠加,人民的思想活动呈现独立性、多样性,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种社会思想意识滋生、成长,这中间有一些错误的,甚至反动的思想观念时刻在侵蚀着我们的党和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危害尤其严重。

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预判及对策

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预判及对策

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预判及对策意识形态的风险,就像一个潜伏在黑暗中的怪兽,随时可能冒出来捣乱。

我们必须提早识别这些风险,做好预判,才能在风暴来临前稳住自己的船只。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预判及对策。

一、意识形态风险的多样性1.1 观念冲突的潜在威胁生活中,各种观念、思想就像海面上的波浪,起起伏伏。

有时候,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会引发剧烈的争论。

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理念通过网络迅速传播,难免让人觉得眼花缭乱。

我们看到,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情绪常常会升级为争吵,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这种冲突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威胁。

1.2 外部势力的渗透再说说外部势力,嘿,这可是一根“刺”,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周围。

网络空间的开放,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他们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煽动对立情绪。

这就像一个无形的网络,把一些人卷入其中,搞得心里乱成一锅粥。

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惕,及时识别这些信息背后的动机,才能不被蒙蔽。

二、风险预判的有效途径2.1 加强舆情监测首先,我们得加强舆情监测。

这就像是给我们的社会装上一双“千里眼”,随时捕捉到舆论的变化。

相关部门、媒体和社会组织要联合起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公众的情绪与需求。

比如,定期发布舆情报告,了解哪些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哪些情绪在发酵。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

2.2 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再来,就是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大家都知道,谣言满天飞,这时候,增强公众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社区开展一些普及活动,让大家明白如何辨别真假信息。

比方说,教大家如何查证信息的来源,如何判断一则新闻的可信度。

只要大家都具备了这项技能,我们的社会就能变得更加理性。

2.3 建立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最后,建立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促进不同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社会就像一个大熔炉,能容纳各种声音。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01
开展意识形态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提高
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02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
03
强化思想引领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座谈会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
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01
02
03
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监 督机制,明确监督责任和 监督内容。
加强日常监督
加强对党员干部日常意识 形态工作的监督,及时发 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开展专项检查
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 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整改和问责。
04
意识形态风险点应对策略
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
建立意识形态风险点监测机制
意识形态风险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如根据 涉及领域可分为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根据表现形式可 分为思想观念冲突、价值观念分歧、道德观念混乱等。
常见风险点及影响
政治领域
政治立场不同、政治观点分歧、政治制度差异等可能导致 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和政治 动荡。
宗教领域
与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 了解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共识合力。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各方面的信 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联合行动
通过开展联合行动,共同应对意识形态风险点,形成工作合力。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应对能力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工作 方式方法,提高应对能力 。

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

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

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意识形态问题是指人们对于社会、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看法和理念。

它涉及到人们对世界的观察、评价和解释方式,以及对于社会和个人目标的追求。

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是多元的。

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形成不同的意识形态。

这种多元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理解意识形态问题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态度,尊重不同观点和多样性,并通过对话和交流来促进共识和理解。

其次,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是历史的。

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会塑造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知。

历史上,不同的意识形态常常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产生冲突和竞争。

理解这种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分析当下的意识形态问题,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此外,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应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意识形态并非完全主观的个人立场,而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察和分析上。

科学方法和理性思考对于认识意识形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不同的意识形态观点,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来评估其真实性和合理性。

最后,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需要关注社会公平和人类尊严。

意识形态的追求应该以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正为底线。

任何追求意识形态的行为都应该尊重人的尊严和平等权利,避免对个人或群体的剥夺和压迫。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我们应该秉持开放、历史、客观和价值的原则,以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尊严和社会公平为衡量标准,不断探索和反思意识形态的本质和作用。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灵魂。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既面临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要从根本上确立意识形态安全的国家战略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原则;持之以恒地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立论、驳论、攻辩、创新和引领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构筑先进而强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切实把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立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基础之上。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它是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主要阵地。

坚定不移地维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反对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整体安全的意识形态保证。

目前中国意识形态总体上是安全的,这是主流。

否认这个主流,丧失自信、自我否定,加入“弱化”、“丑化”中国意识形态的“合唱”,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没有忧患意识,丧失警惕,盲目乐观自信,同样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我们既要看到机遇又要看到挑战。

不仅要看到资本主义力图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更要看到社会主义的诞生就是对资本主义挑战的开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必须将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上升到自觉的高度,坚持重在建设,形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繁荣健康发展的局面。

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严重消解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更容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听其言观其行”是人民群众辨别干部的最起码标准。

当前党政官员的一些腐败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极大地影响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降低了党的执政能力,使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进而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上摇摆不定,产生认同障碍和逆反情绪,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意识形态的十项基本要求

意识形态的十项基本要求

意识形态的十项基本要求
意识形态是一种对于人类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是意识形态的十项基本要求:
1. 立足于客观事实:意识形态应该以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为基础,不应该违背和歪曲客观事实。

2. 科学性:意识形态应该具备科学思维和理论基础,以科学方法和逻辑进行研究和表达。

3. 统一性:意识形态要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不矛盾,不片面。

4. 动态性:意识形态应该具备适应时代变革的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

5. 实践性:意识形态应该能够贴近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实际需要,具备实践指导作用,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

6. 人民性:意识形态应该以人民利益为宗旨,关注人民的幸福和发展,尊重人权和人的自由选择。

7. 可行性:意识形态应该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8. 和平性:意识形态应该注重和平与和谐,强调国际合作和民族团结,反对战争和冲突。

9. 公正性:意识形态应该追求公正和平等,尊重个体的尊严和权益,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10. 发展性:意识形态应该鼓励创新和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繁荣,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些要求是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能够为社会思想理论的建设和实践提供指导。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应对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应对策略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多元文化的融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传播,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认同面临了诸多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多元文化挑战和技术发展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只有不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加强理论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认同和传承。

本文将就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应对策略展开探讨。

1.2 问题提出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深入了解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需要认识到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如信息流通快速、思想碰撞频繁等问题;多元文化的出现也给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困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使得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技术发展的迅猛也对意识形态认同提出了更高要求,如网络空间的思想传播、人工智能的影响等。

这些挑战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强调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让人们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还需要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和克服新时代下的挑战,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今世界中的引领作用。

2. 正文2.1 全球化挑战全球化挑战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深化,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和碰撞变得更加频繁和密切。

这种全球化的趋势给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挑战,因为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制度背景,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和理解也存在差异。

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识400字

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识400字

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识400字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思想体系。

在意识形态中,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理解和信仰都受到其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

因此,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旨在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它反映了该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水平。

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

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权的意识形态不受威胁和破坏的状态。

如果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被颠覆或摧毁,那么这个国家就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二、理论应用1.引导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工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手段来引导公众的思想观念,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凝聚政治认同:意识形态工作可以加强人们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感,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参与热情,增强社会凝聚力。

3.推动文化传承:意识形态工作可以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手段来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4.加强舆论引导: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管理,防止不良信息对公众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负面情绪和倾向性言论。

5.提高教育质量:意识形态工作需要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为目标,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主题教育等方式来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6.强化阵地意识: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把握话语权和主动权,防止西方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措施1.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关于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思考

关于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思考

◆政法论坛,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网络成为我国意识形态的新领域,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拓展了新的空间、构建了新的载体,既为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新的挑战。

西方国家在网络传播中占据“信息强势”地位,网络成为他们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武器,严重威胁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索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安全(一)关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个现实性很强而又高度敏感的概念,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和社会集团乃至国家及国家集团基于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了自己阶级和集团乃至国家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或者为了达到改造世界、建立政权和巩固自己政治统治的目标而提出并确立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政治原则、行动纲领和实践战略等。

(二)关于意识形态安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识形态是灵魂,是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主导不了意识形态或出现意识形态混乱,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

”网络背景下,这种隐藏在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深藏不露的、循序渐进的,因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著.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287.牛晋芳,孔德宏.必须重视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理论探索.2003(1).李介亮.论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政法论坛。

浅析00后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问题和策略

浅析00后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问题和策略

浅析00后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问题和策略1. 引言1.1 00后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的重要性0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新生代群体,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是指对00后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参与讨论时面临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进行引导与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应对网络舆论、谣言、煽动等挑战,是培养00后大学生良好网络行为和思想觉悟的必然要求。

00后大学生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其受网络影响的程度和频率极高。

而网络中的信息泛滥和混乱,意识形态观念多元并存,对00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巨大,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00后大学生的主体素质和综合素养还不够成熟,心智发展较为脆弱,容易受网络虚假信息和不良影响迷惑,因此需要特别引导和关注。

00后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不仅是社会责任和义务,更是对未来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

只有通过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才能帮助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思想觉悟,有效避免网络陷阱和误导,成为积极向上的网络公民和未来的栋梁之才。

2. 正文2.1 00后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一、信息泛滥导致观念混乱。

00后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信息量庞大,但其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和不当观点,容易对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产生误导,导致观念混乱。

二、网络暴力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在网络环境中,00后大学生容易受到网络暴力的影响,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网络依赖影响学习效果。

许多00后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过度依赖网络,导致学习效果下降,影响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

四、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00后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受到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等安全问题的影响,造成不良后果。

五、网络信息过度泛滥和碎片化。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的对策及建议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的对策及建议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的对策及建议
意识形态风险是指各种意识形态及其相关活动,对于国家、组织和个人等方面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和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措施。

以下是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
1.积极宣传和普及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推广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和法治观念,提高公众的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辨别假信息、维护正常秩序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1.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界定和防范措施。

2.依法依规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活动和组织,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和稳定。

三、强化监管和管理
1.建立完善的意识形态风险监测机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和预防。

2.加强对相关组织和人员的监管和管理,规范其活动和行为。

四、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1.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吸取国际经验和智慧,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和分析。

2.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形态风险和威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五、增强群众的参与和管理能力
1.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到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和化解中来,增强群众的参与和管理能力。

2.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让群众了解最新的意识形态风险信息,及时进行反应和处理。

总结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总结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10月14日政治学习内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旗帜问题至关紧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我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

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在指导实践发展的同时而又不断发展自身中,才能真正实现。

对我们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马克思主义一定不能丢,永远不能丢,丢了就失去党魂、丧失根本,但这绝不是要我们死抱着马克思主义的片言只语或个别结论不放。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以下是对这些问题及对策的分析:问题一:意识形态的分化和碎片化在当前的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被分化和碎片化。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社会混乱、价值观念混乱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贫乏。

在处理这种问题时,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1.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渠道,对广大群众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高其对正确价值观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稳定的重视。

2. 加强对社会网络的整治,防止虚假、丑陋、恶毒等思想和信息在社交网络中传播,造成恶劣的影响。

3.在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中,应强调正面信息和正确价值观,逐渐化解社会分化和碎片化的现象。

问题二:处理“政治正确”与言论自由的关系政治正确是指在政治、社会、文化中表现出来的某种遵循权威标准或模式的标准化,而言论自由则是指个人或群体表达意见的权利。

这两个概念通常都是明显相互矛盾的,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就显得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解决方案:1.加强对公共生活领域的管理,确保各种观点和价值观都能得到公正的传播和展示,避免某些言辞过于极端和煽动性。

2.在处理敏感问题时,应尊重不同人群的观点和意见,同时避免过于强调“政治正确”,给人们一种剥夺言论自由的感觉。

3.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言论监管机制,加强对媒体和言论的监控,以及加强对媒体和诉讼机关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言论自由和公正的信息传播。

问题三:对外意识形态的协调与交流国际关系中,各个国家拥有各自独特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这也成为重大挑战和障碍之一。

如何弥合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建立互信、和谐的世界体系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加强各种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增进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平等交流,从而促进意识形态的交流和协调。

2.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大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尊重各国观点和价值,宣传中华文化及中国价值观念,这有助于建立互信和谐的国际社会。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今世界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异常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多变、斗争尖锐严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和交锋的新特征,对高校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形势紧迫、意义重大。

一、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经过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加强。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央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在教育实效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1.教育模式存在弊端。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国际化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落后于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错中复杂。

然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却未能与时俱进、及时转型。

意识形态教育内涵更为全面、更为广泛,而许多教师更为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不足。

一方面,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理论课的认同的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拿学分。

另一方面,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反映得不够,使得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降低了理论课的教育实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

2.教育理念认识缺失。

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部分任课教师存在着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价值教育的现象。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没能正确地认识学生的思想动态,没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的价值目标所在,仅仅将课程教学内容当作理论体系加以灌输,只注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而没有对理论体系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分析和解读,从而无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挑战、原则和优化路径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挑战、原则和优化路径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挑战、原则和优化路径作者:生忠军来源:《邓小平研究》2020年第03期〔摘要〕网络空间是依托互联网技术衍创出的人类社会第五大战略空间,是国际竞争的新场域、舆论斗争的新战场。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既关系着网络空间的治理成效,也关系着国家安全。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错误思潮的干预和影响、网络泛娱乐化倾向严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严峻挑战。

治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阵地建设和推进网信事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新时代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一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空间话语权,增强其主导力、引领力和传播力;二要加强网络空间管理,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环境;三要完善网络舆情事件的监测与管理,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四要推动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空间;网络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3-0081-08〔基金项目〕2019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9JDSZK090);2019年广西财经学院校级项目“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2019XJ001)〔作者〕生忠军,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广西南宁530000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就是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而产生的新问题,“是意识形态在网络范畴的延伸,其本质是意识形态的冲突问题”②。

新时代维护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引导网络生活。

互联网作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已经成为各种力量相互角逐的新场域,成为西方一些国家大搞文化霸权,向别国输出其价值观的新渠道。

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则和方法

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则和方法

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则和方法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认知、观念、价值取向和信仰体系。

它是一种集体的思想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政治性、经济性和文化性。

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着一些原则和方法,它们对于理解和研究意识形态的本质以及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则1.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这一原则指出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的密切关系,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变革的源泉,也是检验意识形态正确性的标准。

实践性原则要求对意识形态进行实证研究,关注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效果,注重意识形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3.相对独立性原则意识形态是相对独立于经济基础存在的,它不完全受经济基础的制约。

这一原则强调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社会变革的能动作用,意识形态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批判性原则批判性原则是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的原则。

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信仰和观念,还具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批判性原则要求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性分析,揭示其内在的利益关系和权力结构。

二、方法1.历史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是研究意识形态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分析,可以揭示意识形态的起源、发展和变革规律。

历史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2.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是研究意识形态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意识形态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揭示其思想观点、意义和目的。

文本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意识形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3.社会调查法社会调查法是研究意识形态的实证方法之一,通过对社会实践和社会意识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意识形态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

社会调查法可以帮助我们验证意识形态的假设和理论。

4.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研究意识形态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其异同、特点和影响因素。

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为了全面解析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我们首先需要对意识形态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们的关于思想、观念、信仰、态度等的总和,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决定的。

在今天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极为广泛,我们不得不正视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整改措施。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各种新兴思潮和观念层出不穷,对传统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另一些过时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依然根深蒂固,难以根除。

如何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确保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受到侵蚀,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我们需要不断开展思想教育,加强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传承和宣传,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于当下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包容地对待新的思想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建立起系统全面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提高对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整改的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我们需要注意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能在过度强调传统意识形态的传承中忽视了社会的实际需要。

我们需要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思想观念,不能强行扭曲他人的意识形态。

我们要保持对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警醒,不能因为短期的表面繁荣而忽视了意识形态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意识形态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会越来越突出。

我们需要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政策措施,来应对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整改措施。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

在我个人看来,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难以及时跟上。

我们需要在加强传统意识形态传承的更加开放地对待新观念,以及时应对社会的发展变化。

意识形态存在问题整改措施_概述及范文模板

意识形态存在问题整改措施_概述及范文模板

意识形态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概述及范文模板引言是整篇文章的开头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意识形态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的概述、文章结构以及写作目的。

1.1 概述本文将就意识形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困扰,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的整改。

本文将详细探讨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分析、整改的必要性以及其价值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内容安排。

正文部分将对意识形态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论证其整改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的措施一节则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提升民众综合素质和判断能力,以及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与法律法规体系等具体措施。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主要观点和整改措施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同时呼吁读者对这一问题保持警醒并采取行动。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醒人们关注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措施。

通过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整改措施的提出,希望引起读者对于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整改工作中来。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稳定发展。

2. 正文部分:2.1 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分析:意识形态是指一种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思想体系或信念系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意识形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和对立,这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紧张局势。

其次,某些特定的意识形态可能被滥用、扭曲或片面理解,从而导致误导或偏见的产生。

最后,过度依赖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可能导致创新和发展的停滞,限制了个人思维的多样性和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2.2 意识形态整改的必要性:鉴于上述问题,整改意识形态成为一项迫切且必要的任务。

首先,通过整改可以减少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促进社会稳定与团结。

其次,在确保各种意识形态平等竞争机会和表达空间的前提下进行整改能够有效避免滥用权力以及对民众进行错误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中课题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原则和战略
董俊蓉
[摘要】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与在国际上“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不以意识
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看似矛盾,实则统一。

它反映了我们的党性原则与战略原则的统一,国际与国内政策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关键词】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战略原则与具体政策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一1962(2004)07—0037—02
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我们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

最近,党的总书记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这是新世纪党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鲜明立场。

过去,邓小平在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1】,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划线、论亲疏,不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对外交往的障碍。

如何认识坚持与不搞争论?坚持与不以意识形态论划线?这不是一般的认识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原则和战略。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这首先是因为,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和政权的性质以及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政治方向。

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不是由哪一个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中国人民经过160多年长期反复的革命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全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第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以后,经过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有了很大发展。

首先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的意识形态等概念,并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基础上,将意识形态赋予了新的意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是无产阶级思想和意志的表达。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相对独立性,它既能反映社会存在,又能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力。

第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一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它在各国具体实践中由各国人民构筑适用于本国需要的载体。

它能够指导实践也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而意识形态的鲜明特点正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

没有发展创新,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就是出现了也不能巩固。

第三是因为在国际上确实存在着一股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势力。

从世界上开始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始到现在,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过去他们把主要矛头指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现在又把主要目标指向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

从意识形态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打开缺口,进行“西化”、“分化”,搞“和平演变”,是他们惯用的手法,“社会主义失败论”“趋同论”、“文明冲突论”、“人权高予主权论”、“中国威胁论”等等花样翻新的奇谈怪论,都是一个目的,就是通过瓦解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消灭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

他们联合中国内部的
堡垒煎迢型生筮2翅啊
实践中课题
“社会渣子”,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甚至利用邪教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破坏。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中国对他们存在威胁,是因为我们主张世界和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

我们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一心一意建设自己的国家,不可能对外国造成威胁,相反,倒是他们对中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追求,我们决不能因为他们的反对而放弃我们的根本立场。

既然如此,为什么邓小平还提出,在改革开放中不要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进行过多的争论?这首先是由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根据国情制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我们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为辅,以按劳分配为主,以多种要素分配为辅的经济制度。

社会意识的多元化现象是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反映,不允许意识形态多元化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必须坚持,也有信心有能力坚持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主导作用。

我们要通过正面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离散和消解多元化意识形态中的消极因素,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最需要的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如果前思后虑,左顾右盼,甚至在一些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必然影响开拓精神的充分发挥,甚至贻误时机,耽误大事。

极“左”思潮虽然批判了很长时间,但它在我们中间仍然时时出现。

为了摆脱极“左”思潮的不利影响,防止极“左”思潮阻碍正常的现代化建设,不搞争论,于起来看,让事实说话,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外交问题上,为什么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这首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个长期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

如果我国的对外环境动荡不定,或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甚至处于战争状态,势必分散人力,物力,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正常秩序和国家内部的稳定。

过去,我们曾站在苏联一边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划清界限,后来又针对苏联霸权主义威胁采取“一条线”战略。

现在,我们的对外关系不是四面出击,到处树敌,而是远交朋友,近修睦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论亲疏,而是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积极发展国家关系和政党关系,在全世界广交朋友。

“朋友还要交,但心中要有数。

”吲第二,现代化需要一个全面开放的国际环境。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如果我们自己不开放或者不全面开放,势必要被世界远远抛在后面,事实上我们曾因过于封闭而使国家落后了许多,我们不能再走弯路。

全面开放既包括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包括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占压倒优势的情况下,向资本主义开放更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进行国内建设。

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就必须打破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界限,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原则,与他们和平共处。

第三,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自己的国情作出的正确选择,我们只能为自己选择,而不能代替别的国家别的民族,对他们的信仰、道路和发展模式进行选择,革命不能输入和输出。

我们不允许别国对我们指手划脚,干涉我国内政,我们也决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别的国家是非对错由他们国家的人民自己去评判。

第四,当代国际社会正在向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搞霸权主义不会长久。

我们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不是针对哪一个国家,哪一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而是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战略。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重要特征;“不搞争论”是邓小平加快发展的英明策略;不以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划线是我国对外关系必须坚持的国际战略。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与不搞争论、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的思想,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反映了我们的党性原则与战略原则的统一,国际与国内政策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对这一问题学界过去曾经有过讨论,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形势下,进一步认识,仍有其重要意义。

理论上真正理解并不等于实践上真正把握,这是一门艺术,其关键在于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在该坚持的地方决不含糊,在不必争论的地方决不搞内耗。

注释
【l】[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3页;第320页。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
责任编辑谭荣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