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立法模式下的无权处分及其利弊分析

合集下载

论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2篇)

论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2篇)

第1篇摘要: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处分权而将他人财产转让、赠与、抵押、质押或以其他方式处分的民事行为。

本文旨在探讨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分析其合法性与效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一、引言在我国《民法典》中,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处分权而将他人财产转让、赠与、抵押、质押或以其他方式处分的民事行为。

无权处分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涉及财产权益纠纷较多。

本文将从无权处分的概念、法律效力、效力认定以及法律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无权处分的概念1. 法律上的处分权:指法律规定的对财产享有处分权的主体,如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等。

2. 合同上的处分权:指合同当事人约定对财产享有处分权的主体,如抵押权人、质权人等。

3. 无权处分:指行为人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处分权而将他人财产转让、赠与、抵押、质押或以其他方式处分的民事行为。

三、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1. 合法性分析(1)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

无权处分行为中,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如故意隐瞒财产权属、故意伪造产权证明等。

(2)行为人具有处分意思。

无权处分行为中,行为人具有将他人财产转让、赠与、抵押、质押或以其他方式处分的意思表示。

2. 效力认定(1)对第三人而言,无权处分行为原则上无效。

第三人取得财产权益的,应当返还给原财产所有人。

(2)对原财产所有人而言,无权处分行为原则上无效。

原财产所有人有权请求行为人承担违约责任。

3. 特殊情况下的效力(1)善意取得。

如果第三人善意取得财产权益,则无权处分行为对第三人而言具有法律效力。

(2)债权人的同意。

如果债权人同意无权处分行为,则无权处分行为对债权人而言具有法律效力。

四、无权处分的法律对策1. 完善法律制度(1)明确无权处分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2)规定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认定。

(3)明确无权处分行为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 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1)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人们了解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

无权处分制度的法律后果(3篇)

无权处分制度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无权处分制度是指当民事主体在缺乏处分权的情况下,擅自对他人财产进行处分的行为。

在我国《民法典》中,对于无权处分制度的规定较为详细,明确了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无权处分行为的认定、法律后果以及救济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无权处分行为的认定1. 处分权人未授权处分权人未授权,是指处分人未取得处分权人的同意,擅自对他人财产进行处分的行为。

例如,甲将其房屋出售给乙,但未通知丙,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将该房屋出租给丁。

2. 处分权人撤销授权处分权人撤销授权,是指处分权人先前授权处分人对其财产进行处分,但后来撤销了该授权,而处分人仍擅自处分财产的行为。

例如,甲授权乙出售其车辆,但后来甲撤销了该授权,乙仍擅自将该车辆出售给丙。

3. 处分权人丧失处分权处分权人丧失处分权,是指处分权人因法定原因丧失了处分权,而处分人仍擅自处分财产的行为。

例如,甲将其房屋抵押给乙,后因甲无力偿还债务,乙取得了该房屋的所有权,但甲仍擅自将该房屋出售给丙。

4. 无权处分人善意取得处分权无权处分人善意取得处分权,是指无权处分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得了处分权的行为。

例如,甲将其房屋出售给乙,但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房屋出售给丙。

三、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1. 处分行为无效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权处分行为属于无效行为。

这意味着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不产生法律效力,处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无效。

2. 恢复原状责任无权处分人擅自处分他人财产,给原所有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恢复原状的责任。

具体包括:(1)返还财产:无权处分人应当将擅自处分的财产返还给原所有权人。

(2)赔偿损失:无权处分人因擅自处分财产给原所有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恢复原状:无权处分人应当将擅自处分的财产恢复到原状。

3. 违约责任无权处分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无效,第三人因合同无效而遭受损失的,无权处分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关于无权处分

关于无权处分

关于无权处分提要:无权处分是民法上的疑难症结,是民法的精灵(王泽鉴语),它时时刻刻困扰着民法同仁。

我国《合同法》51条无权处分的规定一出更是争议纷起。

无权处分在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立法中,理论上都能保持逻辑上的一致。

我国采用债权形式主义,现行的《合同法》无权处分立法在逻辑上极为统一、严谨,只是无法兼顾实情和法律上的公平。

可是若承认债权合同有效,如何解决善意取得与所有权人的的追认问题?本文通过比较三种物权变动类型中无权处分立法的规定,分析我国无权处分立法上的缺陷,建议对无权处分重新建构,以达到逻辑上的统一和法律上的公平。

关键词:无权处分; 物权变动; 重新建构一、无权处分行为《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合同法》把无权处分行为人所订立之合同、限制民事行为人所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合同与无权代理行为所订立之合同归为效力待定的合同。

此条一出,即遭到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非议与责难,各抒己见,仁者见仁,迄今为止尚未形成共识。

梁慧星老师自然成了众矢之的,为此梁老师特在《民商法论丛》十五卷作出特别的解释与阐述。

无权处分行为可谓是“民法上的精灵,困扰台湾实务界数十年”⑴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见解不一,自可理解。

见解冲突主要原因是对处分行为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的。

台湾学者王泽鉴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处分系民法上常用之概念,其概念有广狭之分。

最广义的包括事实上的处分与法律上的处分,事实上的处分乃就原物体加以物质上的变形,改造或毁损之行为而言,例如拆屋重建。

法律上之处分除负担行为(债权行为)外,尚包括处分行为——物权行为与准物权行为。

广义之处分仅指法律上的处分而言,狭义之处分系指处分行为(物权行为)而言。

”⑴。

台湾采用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严格区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

其《民法典》第118条规定的无权处分仅指狭义的处分行为——物权行为。

论无权处分(韩光明)

论无权处分(韩光明)

论无权处分韩光明上传时间:2001-7-3引言法律是人类理性选择和习惯沿袭的结果。

一项法律制度、一种法律体系的演进及其形成,随着理性和习惯的积淀与试错,愈来愈抽象化和精致化,以适应趋于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并得以解决复杂的利益纠纷。

而法律抽象化的目的,正是为了依据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公正。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们的经济活动远较古罗马时代纷繁复杂,而且,动态交易安全亦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

由此,如何设计和选择法律制度以解决复杂的纠纷、公正有效地保护交易安全,显然是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中国法学界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无权处分,就典型地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交易安全的保障问题。

就其所涉及的主体而言,包括真实权利人、无权处分人、第三人;就其涉及的法律制度而言,包括法律行为制度、债权制度、物权制度。

其中,所产生的利益纠纷则主要集中于真实权利人和第三人,而第三人的利益通常代表着交易安全。

那么,如何公正的保护第三人利益,成为法律关注的重心。

为此,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均设计了其相应的法律制度,中国合同法也针对无权处分作出了规定。

然而,这些不同的法律制度究竟能否切实实现保障交易安全的目的?这不但关系到其本身实践目的的实现,还体现出法律制度的抽象程度对复杂社会生活的适应性。

事实上,考察无权处分问题,正是要研究何种抽象程度的法律制度更能适应社会经济生活中保障交易安全的需要,从而在对法律制度的选择和制订时,作出理性的选择,减少不必要的试错成本。

一、无权处分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无处分权人出卖和处分他人之物、甚至将尚不存在之物出卖的的交易行为。

然而,这些交易行为并非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无权处分。

例如,A将画出借于B,B将其出卖于C等。

在这些交易行为中,涉及两种不同的权利――债权和物权。

其中,存在两个债权性质的交易行为,即A与B之间经借贷合同设立的债权,B与C之间经买卖合同设立的债权,同时,还存在着一个物权性质的交易行为,即B与C之间所涉及的手表所有权的移转。

无权处分对应的法律后果(3篇)

无权处分对应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无权处分的定义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合法的处分权,却对他人财产进行处分的行为。

这里的“处分”包括转让、出租、抵押、赠与、抛弃等行为。

无权处分可能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1. 行为人无权处分他人财产,但自认为有处分权,如误将他人财产作为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

2. 行为人有处分权,但超越了处分权的范围,如共有财产中部分共有人的处分行为。

3. 行为人没有处分权,但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同意其处分财产。

二、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1. 处分行为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无权处分他人财产或者超越处分权范围的,处分行为无效。

”这意味着,无权处分的行为不会产生法律效力,受让人无法取得财产所有权。

2. 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因无权处分他人财产或者超越处分权范围,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受害人有权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3. 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无权处分的行为涉及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4. 追回非法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无权处分他人财产或者超越处分权范围所得的收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

三、相关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无权处分他人财产或者超越处分权范围的,处分行为无效。

第一百零一条:因无权处分他人财产或者超越处分权范围,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零三条:无权处分他人财产或者超越处分权范围所得的收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无权处分他人财产或者超越处分权范围所得的收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

第一百零四条:因无权处分他人财产或者超越处分权范围,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取得他人财物的,构成诈骗罪。

关于无权处分效力问题的探讨--着重于德国民法典与我国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效力规定的比较研究(韩来峰)

关于无权处分效力问题的探讨--着重于德国民法典与我国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效力规定的比较研究(韩来峰)

关于无权处分效力问题的探讨--着重于德国民法典与我国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效力规定的比较研究韩来峰上传时间:2004-3-31一、案例甲家里饲养有一只名贵的波斯猫,因有公干甲要到外地出差半月,于是将波斯猫交与朋友乙帮助饲养半个月,并答应乙在出差地帮其选购一笔记本电脑作为酬谢。

期间,乙的朋友丙到乙家中做客,见到甲的波斯猫,甚是喜爱,于是向乙玩笑道:“这猫可卖给我吗?”没料到乙却说:“若价格合理,当然可以。

”丙说:“9万元怎么样?”乙说:“不行,起码得10万元。

这猫很名贵的。

”经讨价还价,9.5万元成交。

如下几种情况来讨论:1、甲出差归来后,得知乙已经将其猫出卖,且得有9.5万元价金,在将笔记本电脑交给乙时,向其索要卖猫之9.5万元价款。

乙没有异议,将价款交给甲。

2、甲出差归来后,乙对甲说,很喜欢那只猫,甲是否可将其卖与自己。

甲本已饲养的有些厌烦了,便说,当然可以了,并要价7万元,乙并未还价就将7万元交给甲。

3、甲出差归来后,向乙交付笔记本电脑并索要其波斯猫,此时乙丙之交易已经完成,乙已经将猫交付给丙,而且从丙处取得了价款。

甲因自己非常喜爱波斯猫并不愿意出卖,于是向丙索要,但丙称,猫是从乙出买的,自己并不知道是甲的猫,因此不予返还。

4、甲出差归来后,向乙交付笔记本电脑并索要波斯猫,此时乙已经受了丙的价款,只是波斯猫还位交付给丙,丙因有其他事情要过几天才来取猫。

这时甲要把猫抱走,乙向其说明了与丙交易的情况,但甲不同意将猫卖掉。

几天后,丙向甲索要猫,并称,乙已经将猫卖给自己,而且自己在买猫时并不知道那不是乙的猫,要是知道的话就不会买了。

5、甲丙是同事,丙原来就知道波斯猫是甲委托乙照顾的。

曾经丙也多次向甲要求买下这只猫,但甲不同意,所以这次想趁甲不在的机会将猫买下,据为己有。

二、法律规定我国《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德国民法典》185条规定:“(1)非权利人对标的物所为的处分,经权利人事先允许者,也为有效。

【文献综述】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文献综述】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文献综述法学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一)国外研究现状世界各国关于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的立法是各不相同。

例如:1、物权行为模式。

以《德国民法典》为例,在此模式下的“处分”,仅仅指的是使权力发生变动的处分行为而不包含了引起权力发生变动的原因行为—负担行为。

无权处分,不是指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事实,而是指基于订立的合同所进行的物权转移的行为。

2、债权意思主义。

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非物权行为模式。

其本质意义的法律行为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但是并没有建立相当的完善的法律行为之制度,债权行为的履行是其所谓物权行为之通常表现。

无权处分行为实质是对特定的标的物无处分权的当事人所订立的,已引起标的物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债权合同,典型的如出卖他人标的物的买卖合同。

将此无权处分合同认定为无效。

德国法系严格区分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换而言之,在买卖中,当事人之间订立的是一个负担行为,可以看作是一个以互负债务为目的的债权行为,这个债权行为仅仅使当事人各方受到拘束,当事人各方均应按买卖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否则就可以强制执行。

因此,买卖合同的效力与出卖人是否享有处分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处分权只影响物权行为之效力。

德国民法典的总则精华在于法律行为,虽作为财产法和身份法的一部分,但确建立在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下。

就是把“物权行为”从一般的以财产处分为目地的交易中抽离出来后,进而建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从而在法律行为之下,融合了债券交易与现物交易。

以《拿破仑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国民法典不存在支配权和请求权的,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的划分没有区分请求权和支配权,更没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领整个私法领域的法律行为这一概念。

对于由于买卖导致的所有权转移,法国法系采取的是“同一主义原则”。

产生这一原则的根据在于法国民法中并没有完全严格的准确的债权与物权的区分。

总之,法国是用“合同”这一概念处理关于物的买卖。

(二)国内现状我国并没有完善的民法典,也本无现代意义上的民法,在法律继受的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我国无权处分之效力探讨

我国无权处分之效力探讨

我国无权处分之效力探讨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无权处分的法律概念一直备受关注。

无权处分指的是依法不具有处分权的行为,其效力和法律后果一直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的争议焦点。

本文将围绕我国无权处分的效力展开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无权处分概念的界定无权处分指的是法律主体在未取得相应的处分权的情况下进行的处分行为。

通常情况下,无权处分的效力存在着争议,法学界主要分为两种观点进行讨论:一种观点认为无权处分应当具有一定的效力,即使是无权处分的行为,也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法律保护;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应当被否定,因为这种行为侵犯了法定的处分权。

三、我国无权处分的取向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于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相关法律规定并不明确。

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进行了一些规范,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模糊不清的地方。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无权处分的行为的处理方式也非常不统一,这给法律适用和司法公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四、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从目前的法律实施和司法实践来看,无权处分存在一些问题。

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涉及到了法律的权威和公正,如果对无权处分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效力,将会损害法定的权利和公平的原则。

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也涉及到了法律的约束和监管,如果对无权处分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效力,将会减弱法律对行为的约束和监管作用。

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也会对社会秩序和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对无权处分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效力,将会扰乱社会秩序和正常生活。

为了解决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应当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

应当加强对无权处分行为的监管和追责,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明确各种行为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加强对权利的保护和维护。

应当加强对无权处分行为的认定和界定,提高司法机关对无权处分行为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保障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应当加强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无权处分行为的认知和警惕,营造一个依法治国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新-论民法中的无权处分 精品

最新-论民法中的无权处分 精品

论民法中的无权处分摘要:无权处分制度是《合同法》颁布以来倍受争议的一项制度。

其之所以倍受争议,原因之一在于我国民事立法体系的不完善,但更多是由于无权处分的内涵界定模糊以及无权处分所引起的法律关系复杂所导致。

作者在本文中对无权处分的内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从现代民法保护交易安全的基本精神出发,深入阐述了无权处分的效力以及无权处分善意取得制度的竞合及适用。

关键词:无权处分债权形式主义善意取得我国《合同法》第条被认为是关于无权处分制度的规定。

有学者根据这一规定抽象出无权处分的定义:所谓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并与第三人订立转让财产的合同。

()该定义是否确切,以及极其复杂并被称为“法学上之精灵()的无权处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本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无权处分的内涵的界定“无权处分一词的中心是“处分,“无权只是相对于“有权而言,作为修饰补充之用。

“处分是民法学上的概念,在现代民法理论中其语义有最广义、广义、狭义之别。

最广义的处分,包括事实上之处分和法律上之处分。

所谓事实上之处分,是指将某物加以物质上的变形、改造或损毁的行为,如拆除建筑物、将铁矿石炼成铁等。

法律上之处分,是指按照人的意愿,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对财产进行处理。

广义上的处分仅指法律上之处分,可分为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

负担行为又称债权行为,是指发生债权上给付义务效果的法律行为,一般表现为单独行为或契约。

处分行为是指直接使权利发生得失变更的法律行为,含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两种。

狭义的无权处分,仅指处分行为。

“无权处分一词中“处分之含义,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依据法律体系的不同加以具体分析。

民法法典化之前的法律以罗马法最为典型,其对后世之立法影响也最大。

在罗马法时代,法律还没有抽象出法律行为的概念,更无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的理论。

虽然有实际意义上的无权处分于民事交往中存在,但是罗马法奉行“任何人不得以大于其所有权的权利转给其它人()的原则,即使有无权处分发生,所有权人可以基于所有权直接要求包括善意第三人在内的第三人返还其财产。

无权处分法律后果民法典(3篇)

无权处分法律后果民法典(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我国民法典中,无权处分是指权利人没有权利或者超出权利范围对他人财产进行处分的行为。

无权处分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如房屋买卖中的“一房二卖”、股权转让中的“名股实债”等。

本文将从民法典的角度,对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进行解析。

二、无权处分行为的定义及构成要件1. 定义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权利人没有权利或者超出权利范围对他人财产进行处分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权处分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权利人无权处分他人财产;(2)权利人超出权利范围处分他人财产;(3)权利人虚构处分行为。

2. 构成要件(1)权利人没有权利或者超出权利范围;(2)权利人对他人财产进行处分;(3)权利人的处分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三、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1. 处分行为的效力(1)权利人无权处分他人财产如果权利人没有权利处分他人财产,其处分行为无效。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处分行为无效的,第三人可以请求返还财产或者赔偿损失。

(2)权利人超出权利范围处分他人财产如果权利人超出权利范围处分他人财产,其处分行为部分无效。

超出权利范围的处分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3)权利人虚构处分行为如果权利人虚构处分行为,其处分行为无效。

第三人可以请求返还财产或者赔偿损失。

2. 责任承担(1)权利人承担责任权利人因无权处分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第三人承担责任如果第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人无权处分他人财产,仍然接受处分行为的,第三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3)权利人和第三人共同承担责任如果权利人和第三人共同实施无权处分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权利人和第三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四、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甲拥有一套房屋,乙是房屋的承租人。

甲与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将房屋卖给丙。

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房屋抵押给丁。

后甲与乙解除租赁合同,乙将房屋退还给甲。

甲发现房屋已被抵押,遂与丙、丁协商解决。

2. 案例分析本案中,甲与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因为甲未取得乙的同意,将房屋卖给丙。

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规定(3篇)

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处分权是当事人对自己财产进行处置的权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无权处分的情况。

无权处分不仅会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可能导致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因此,我国《民法典》对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作出了明确规定,以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无权处分的定义无权处分,是指无权处分人擅自对他人财产进行处置的行为。

具体而言,无权处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没有处分权的人擅自处分他人财产;2. 处分权已经消灭,但行为人仍以有处分权为由进行处分;3. 处分权受到限制,但行为人超出限制范围进行处分。

三、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处分行为的效力(1)无权处分的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受让人是否可以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取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

(2)如果受让人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善意、有偿地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那么处分行为有效;反之,如果受让人恶意、无偿地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那么处分行为无效。

2. 处分人的责任(1)无权处分人应当对因无权处分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如果因无权处分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受让人也有权请求无权处分人承担赔偿责任。

3. 受让人权利的保护(1)受让人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有权要求无权处分人返还已经取得的财产。

(2)受让人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有权要求无权处分人赔偿因无权处分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4. 善意取得制度(1)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在善意、有偿的情况下,将他人财产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法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2)善意取得制度旨在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一起无权处分的典型案例:甲公司将一辆汽车出售给乙,乙在购买汽车时支付了全部价款。

甲公司未向乙交付汽车,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汽车转让给丙。

丙在购买汽车时,支付了全部价款,并善意、有偿地取得了汽车所有权。

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背景

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背景

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背景民事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利,一般都包含有处分权能,(注:并非所有类型的民事权利,都包含有处分权能。

例如自然人所享有的生命健康权,除了具有高度风险性的体育运动等极为个别的情形外,在一般情形下并不包含处分权能。

)因此,“处分”是民法上的基本概念。

处分的对象为权利自身,处分权能决定着民事权利的最终命运。

在这种意义上,当事人行使特定民事权利处分权能,引起民事权利变动的行为,就是法律上的处分行为。

此项处分行为,如果是由有权利人来进行,为有权处分行为;如果是由无权利人来进行,则为无权处分行为。

其中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可谓是民法上的精灵。

(注:这一用语借自王泽鉴先生:“‘出卖他人之物’可谓是法学上之精灵,困扰实务界数十年。

为期驯服,非彻底究明其‘本性’,不克济事。

”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160.笔者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颁行以来,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也已成为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法学上的精灵。

”)我国学界与实务界,自《合同法》颁布以来,围绕着对《合同法》第51条的理解,就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但迄今为止,并未形成一致的见解。

(注:代表性的文章有:梁慧星:“如何理解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报》2000年1月8日;韩世远:“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人民法院报》1999年11月23日;张谷:“略论合同行为的效力”,《中外法学》,第12卷第2期,2000年;孙鹏:“论无权处分行为”,《现代法学》第22卷第4期,2000年;丁文联:“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秋季号。

)在这一问题上之所以意见分歧,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于这一问题作出回答,需要动用较多的民法知识。

因为妥当把握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不仅要采取一种体系化取向的民法学思考,(注:所谓“体系化取向的民法学思考”,是指将实现民事法律制度的体系化,作为研究者进行民法学研究时所持守的一种基本立场。

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物权(3篇)

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物权(3篇)

第1篇一、引言物权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物的支配、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

在物权关系中,权利人享有物权,他人在没有权利人的同意下,不得对物进行处分。

然而,现实生活中,无权处分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无权处分的概念、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无权处分的概念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权利对某物进行处分,但擅自对该物进行处分的行为。

无权处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没有所有权人同意的处分:行为人未获得所有权人的授权,擅自对他人之物进行处分。

2. 限制物权人越权处分:行为人虽然是物的所有人,但仅享有部分权利,如使用权、收益权等,却擅自对物进行处分。

3. 代理人越权处分:代理人未获得被代理人的授权,擅自对被代理人之物进行处分。

4. 混淆物权和债权:行为人将他人的债权误认为是物权,对他人之物进行处分。

三、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1. 物权人请求返还物当无权处分行为发生时,物权人有权请求返还被处分的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其物。

”此条规定了物权人请求返还物的权利。

2. 物权人请求赔偿损失无权处分行为给物权人造成损失的,物权人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此条规定了无权处分行为造成损失时,行为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3. 无权处分行为无效无权处分行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

”此条规定了无权处分行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4. 违约责任在合同关系中,无权处分行为可能导致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此条规定了无权处分行为可能导致违约责任。

论民法中的无权处分(一)

论民法中的无权处分(一)

论民法中的无权处分(一)摘要:无权处分制度是《合同法》颁布以来倍受争议的一项制度。

其之所以倍受争议,原因之一在于我国民事立法体系的不完善,但更多是由于无权处分的内涵界定模糊以及无权处分所引起的法律关系复杂所导致。

作者在本文中对无权处分的内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从现代民法保护交易安全的基本精神出发,深入阐述了无权处分的效力以及无权处分善意取得制度的竞合及适用。

关键词:无权处分债权形式主义善意取得我国《合同法》第51条被认为是关于无权处分制度的规定。

有学者根据这一规定抽象出无权处分的定义:所谓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并与第三人订立转让财产的合同。

(1)该定义是否确切,以及极其复杂并被称为“法学上之精灵(2)”的无权处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本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无权处分的内涵的界定“无权处分”一词的中心是“处分”,“无权”只是相对于“有权”而言,作为修饰补充之用。

“处分”是民法学上的概念,在现代民法理论中其语义有最广义、广义、狭义之别。

最广义的处分,包括事实上之处分和法律上之处分。

所谓事实上之处分,是指将某物加以物质上的变形、改造或损毁的行为,如拆除建筑物、将铁矿石炼成铁等。

法律上之处分,是指按照人的意愿,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对财产进行处理。

广义上的处分仅指法律上之处分,可分为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

负担行为又称债权行为,是指发生债权上给付义务效果的法律行为,一般表现为单独行为或契约。

处分行为是指直接使权利发生得失变更的法律行为,含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两种。

狭义的无权处分,仅指处分行为。

“无权处分”一词中“处分”之含义,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依据法律体系的不同加以具体分析。

民法法典化之前的法律以罗马法最为典型,其对后世之立法影响也最大。

在罗马法时代,法律还没有抽象出法律行为的概念,更无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的理论。

虽然有实际意义上的无权处分于民事交往中存在,但是罗马法奉行“任何人不得以大于其所有权的权利转给其它人(3)”的原则,即使有无权处分发生,所有权人可以基于所有权直接要求包括善意第三人在内的第三人返还其财产。

简论无权处分若干问题探讨

简论无权处分若干问题探讨

二、无权处分的效力
正如上面提到的,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规定与一个国家的物权行为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又不是确定的。以下我们按照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进行分类,并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各种规定的优劣。
(一)无权处分行为无效
法国民法典没有采用处分行为的概念,也没有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一般规定,但是从其1599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约略知道法国民法典的态度是倾向于令无权处分行为无效。当然,法国在其对占有的规定中,有“占有即所有”的推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相对人的利益。而采取相同态度的葡萄牙民法典则直接在同一法条中规定了对善意相对人的保护。
第四类中包括在自己物或权利上设定了他物权,包括担保物权、用益物权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设定用益物权不会影响所有权的转移,只不过相对人得到的是有权利瑕疵的物或权利,而对于存在担保物权的,只能是存在抵押权一种形式,而不可能存在质权。由于我国对于不动产抵押采用登记生效主义,对于抵押人的擅自处分,抵押权人均可以追及物之所在行使抵押权,这里涉及的是抵押权的追及效力,不需要无权处分制度;对于经登记的动产抵押,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与上述不动产抵押中的处理方法相同;对于未经登记的动产抵押,要分两种情形:第一,抵押权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此时适用的是善意取得的规定,而非无权处分的一般性规定。第二,第三人为恶意时,抵押权人仍然可以追及物之所在行使抵押权。因此,关于第四种分类实际上可以在物权法关于抵押的规定中得到解决,而不需要由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规定。
论文摘要 我国《合同法》第51条规定了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但是该规定在学界就造成了争议。通说认为该条将无权处分合同规定为效力待定,而各国立法及国际组织的示范条款几乎一致认为无权处分人签订的合同为有效。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结合各国物权变动模式,对比各国对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规定,反观我国规定,从而在立法上明确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为有效,进而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公平。

无权处分此制度承载着两大重任

无权处分此制度承载着两大重任

一、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之含义(1)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债权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是指除了当事人的债权意思之外,物权变动无须其他要件的物权变动模式。

此种物权变动模式下,合同本身即构成所谓的无权处分行为。

所以无权处分行为的含义就是处分人在没有处分权的情况下与第三人签订的债权合同。

(2)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以德国为代表采用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国家,以法律效果是否发生财产权的设立、转移、变更或消灭为标准,将法律行为划分为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负担行为,指以发生债权债务为内容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指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因此,在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无权处分行为是指处分人在没有处分权的情况下实施的物权行为。

(3)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对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行为的定义,学者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1)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权处分人以物权变动为目的与第三人所签订的债权合同。

(2)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权处分人为履行债权合同而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即为履行合同而实施的交付或登记行为。

(3)无权处分行为是指债权合同加履行行为,即债权合同+交付/登记。

笔者赞成第一种解释:首先,在我国民法理念中,作为履行行为的“交付或登记”属于事实行为,而无权处分乃法律行为,因此,第二种解释不成立;其次,将无权处分行为的内涵界定为“债权合同+交付/登记”,虽然能起到限缩无权处分的范围,从而减少无权处分合同无效的作用,但在理论上并不周延。

第一,虽然交付或登记在物权变动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但本质上它是一种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

第二,处分行为中的处分只需产生债法上的效果即可,无需引起物权变动,所以处分行为不需要包括“交付或登记”这一内容。

二、无权处分合同简而言之,无权处分合同就是无权处分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债权合同,与无权处分是否等同,取决于物权变动模式。

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3篇)

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处分权是物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权利人对其物进行处置的权利。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无权处分的情况。

所谓无权处分,是指权利人未取得处分权而进行的处分行为。

无权处分行为在法律上具有特定的法律后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无权处分行为的认定1. 处分权的来源处分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原始取得:权利人基于法律规定、法律行为、事实行为等取得处分权。

(2)继受取得:权利人通过继承、赠与、买卖、互换等法律行为取得处分权。

2. 无权处分行为的认定(1)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权利人未取得处分权而进行的处分行为。

(2)无权处分行为包括:擅自转让、出租、抵押、赠与、抛弃等。

(3)无权处分行为可以分为:善意无权处分和恶意无权处分。

三、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1. 善意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1)善意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权利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其无权处分而进行的处分行为。

(2)善意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①受让人取得处分权的条件:受让人在受让时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权利人无权处分,且受让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②受让人取得处分权的效力:受让人取得处分权后,处分行为对权利人具有约束力。

③权利人追偿权:权利人可以请求受让人返还因处分行为取得的利益。

2. 恶意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1)恶意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无权处分而进行的处分行为。

(2)恶意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①受让人取得处分权的条件: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人无权处分,且受让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②受让人取得处分权的效力:受让人取得处分权后,处分行为对权利人不具有约束力。

③权利人追偿权:权利人可以请求受让人返还因处分行为取得的利益。

3. 无权处分行为的例外情况(1)紧急避险:权利人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可以采取无权处分行为。

(2)善意取得:受让人在受让时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权利人无权处分,且受让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可以善意取得处分权。

我国无权处分之效力探讨

我国无权处分之效力探讨

我国无权处分之效力探讨我国法律体系中,无权处分指的是公务人员或者其他具有行政职权的人员在没有获取相应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处分行为。

这种无权处分可能会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因此对无权处分之效力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方面对我国无权处分之效力进行探讨。

一、立法探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无权处分之效力的立法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文件中。

对于无权处分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为,《行政许可法》第十七条规定:“行政许可机关违法或者滥用职权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受许可人可以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重新决定”,对于无权处分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作出或者执行违法行政处罚决定的,受处罚人有权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这些规定从法律层面确保了公民对无权处分之效力的救济权。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公务人员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并不完全遵守这些规定,仍然存在着滥用职权、违法处分等问题。

对于无权处分之效力的立法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使其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行政探讨在行政机关中,对无权处分之效力的探讨主要关注在行政机关内部的规范和管理上。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程序,确保处分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行政机关应加强对公务人员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权力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其行为,防止出现滥用职权、违法行为等问题。

行政机关还应当加强对公民的救济渠道的建设和推广,使公民能够更便利地行使对无权处分的救济权。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无权处分对公民权益的损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要实现上述目标,行政机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规范建设,提高公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遏制无权处分的发生,实现对公民的真正保护。

在司法领域,对无权处分之效力的探讨主要体现在行政诉讼中。

无权处分制度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无权处分制度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无权处分制度法律适用问题研究无权处分制度是指当事人没有权利处分一定的财物,但是其行为仍会对他人产生法律影响,为了保护当事人和受害人的权益,对此问题的司法解决应当予以研究。

一、法律适用问题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对于法律适用,需要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约定、法律法规等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和是否存在过错。

1.合同约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无权处分的标准时,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来执行。

例如,当事人在房屋买卖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未经法院判决或双方协议,买方不得擅自处分房屋”的,则当买方无权处分房屋时,根据合同约定执行可防止房屋权益受到损失。

2.法律法规无权处分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法规。

对于无权处分产生的交易,一般情况下应当被认定为无效,无效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受损失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补偿。

例如当事人未经过自己的父母同意就将其名下的房产转卖,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房产的买受人将房产返还自己名下,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责任。

二、案例分析1. 泻责案件张某是某水务公司的经理,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好处费,后法院裁定他慈善性捐献30万元,但张某未能产生达成该笔捐赠的真实意愿,未将该金额捐赠出去,该笔资金流向不明。

经法院处理,判定该笔资金是张某的不当得利,须予追回。

当事人在此情况下无权处分该笔资金,因此被认定为无效。

2. 借贷纠纷案件李某利用工作之便,冒充国家税务局人员向他人借贷30万元,利率极高,因未按约定还款,借款人采取了法律手段要求返还本金及利息。

但李某已将该笔资金挥霍一空,无权处分,该行为被认定为无效。

3. 财产拍卖纠纷案件张某住在一套由其父母所有的房产中,但却将该房产出售。

事后,其父母依据相关程序申请将该房产追回,并要求赔偿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在此案件中,张某无权处分该房产,一切对该房屋的处分均为无效。

经法院判决,需要将该房产返还给原拥有人,并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立法思考
综合上文关于物权行为理论和无权处分的理论问题分析,仔细衡量各国立法模式下“无权处分”之利弊,本文认为物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更为合理。
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下的无权处分中,将债权合同与物权合同独立区分。无权处分之处分是负担行为,仅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买受人仅得向出卖人请求交付其物,并转移其所有权,不直接引起标的物权利之变动,并不以出卖人有物质处分权为必要,出卖人对标的物虽无处分权,其买卖契约仍属有效债权合同,它能更好的与善意取得制度结合,善意相对人可以依据有效的债权合同获得物之所有权,这样有利于保障善意相对人的权利;物权合同效力待定,保障了权利人的追认权利,如果权利人不追认,依然可以像转让人追偿侵权之债(如果转让人有不当得利,还可追求不当得利之债)。这样,似乎在各个利益相关人之间,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不同立法模式下的无权处分及其利弊分析
1、处分的含义。民法中的处分是指改变物的权利状态的行为。其广义上的处分,包括事实上和法律上之处分。法律上之处分,除负担行为(债权行为)外,尚包括处分行为,例如所有权之转移、抵押权之设定、所有权之抛弃(物权行为)、债权让与及债务免除(准物权行为)。狭义的处分,系指“处分行为”而言。
2、不同立法模式下的无权处分。那么无权处分所指之“处分”的内涵如何界定?根据各国立法模式不同,其含义也有所不同。首先,从德国民法典和我国台湾民法典所采用的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来看,根据《德国民法典》185条规定:“(1)非权利人对标的物所为的处分,经权利人事先允许者,也为有效。(2)前项处分如经权利人事后追认,或因处分人取得处分标的物时,或权利人成为处分人的继承人而对其遗产负无限制责任时,为有效”。台湾“民法”第一一八条规定:“1、无权利人就权利标的物所为之处分,竟有权利人之承认,始生效力。2、无权利人就权利标的物处分后取得其权利者,其处分自始有效。3、前项情形,若数处分相抵触时,以其最初之处分为有效”。王泽鉴先生认为,这里是指狭义的处分行为,出卖他人之物之买卖契约(负担行为)不属于无权处分。自理论以言,出卖他人之物之买卖契约,系负担行为,仅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买受人仅得向出卖人请求交付其物,并转移其所有权,并不直接引起标的物权利之变动,与标的物之所有人无涉,自不以出卖人有处分权为必要,出卖人对标的物虽无处分权,其买卖契约仍属有效。根据王泽鉴先生的说法,无权处分之“处分”仅指处分行为,即使无权利人所为之处分不被权利人追认,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契约仍是有效的,买受人仍可以向无权处分之人要求承担违约责任,这样有利于买受人之利益实现。
2、与债的相对性。大陆法系中所称“债的相对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其有合同关系的另一方提起请求或诉求。而《合同法》5条的规定“权利人的追认后合同有效”,根据债的相对性原理,那么追认后的权利人将处于怎样的法律地位呢?王泽鉴先生则认为有此项“承认本身”,依其法律性质,既不能使权利人“变”为该面面契约之订约当事人,亦不足作为使权利人“负有使出卖人履行出卖人义务之义务”之法律依据。
其次,作为债权意思主义典型代表的《法国民法典》,并未针对无权处分行为设置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一般性规定,只就具体类型设有明文。如第1599条规定首先确认“就他人之物所成立的买卖,无效”。从而将作为无权处分行为典型形态之一的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合同,确认为无效。
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有许多的弊端,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契约确认无效,这样不利于权利人行使追认的权利,而作为买受人,利益更是无从寻取,交易安全无法保障。我国的合同法51条将无权处分合同列为效力待定合同,其利弊分析,将在下面单独说明。
3、缔约过失责任的主张。依据《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如果转让人没有取得所有权或者权利人未追认,那么受让人则不能主张善意取得,最多只能主张缔约过失责任以求赔偿。衡量二者求偿之大小,缔约过失责任所获赔偿定是远低于善意取得之利益。这样,受让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危及交易之安全。正是由于规定存在许多上述理论上的矛盾冲突,导致了该条在实践中履行困难,学界争议不断。
三、我国《合同法》第51条及其法律问题
(一)我国《合同法》第51条。我国《合同法》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此项规定,比较上文所述,很明显的是借鉴了德国立法。值得深思的是,我国物权法是不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确又借鉴物权形式主义下的德国立法,那么我国无权处分之“处分”又该如何界定呢?由于我国立法不采用物权行为理论,这就决定了我国所指无权处分为负担行为,我国《合同法》将无权处分合同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债权合同(买卖契约之效力)待定。
(二)《合同法》第51条所面临的法律问题。由于《合同法》5条在理论上存在矛盾冲突,本条规定面临许多困境。
1、与善意取得制度。所谓善意取得制度,是指出让人无权处分一项不动产而受让人对此为善意时,受让人仍然可以取得该项动产的所有权的制度。
关于物权处分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学界对其认识也有所不同史尚宽先生认为,善意受让动产之占有,须有有效的原因行为,才能发生善意取得的效果,如果作为原因的交易行为本身无效或被撤销,则不发生善意取得的问题,因为受让人善意取得占有,只能补正让与人权利之欠缺,但不能补正交易行为的效力,既然交易行为本身无效,受让人继续保留受让的财产便无合法根据,故至应依不当得利之规定负返还义务,而不得主张善意取得之保护。故善意取得之规定,对基于无效或得撤销之行为而授受动产之当事人之间,应不适用。王泽鉴先生认为买受人因善意受让而取得标的物所有权,系受有利益,致第三人受有损害(丧失物之所有权),问题在于其是否有法律上之原因。这种法律上的原因,不是基于无权处分人与买受人之买卖契约,而是直接基于法律的规定。王利明教授认为“善意取得必须以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转让合同合法有效为基本前提”。依其所说,善意取得制度需以无权处分合同有效为前提才能得以实行。而如果转让人与买受人之间的买卖契约是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话,善意相对人即无法律上之原因请求获得物之所有权,显然是不利于善意相对人的保护,善意取得制度也没有了法律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