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

2013-01-21

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李涛陕西定边县定边中学(718600)课程改革给所有的课程带来新的气息,历史也并不例外,但同时也给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是中学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严肃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师;课标;备课 1研读课程标准,建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因素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师从事教学目标设计的源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一定要研读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规定了学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等。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加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最重要的是课标建构了每一课教学的具体目标,即三维目标。如要确定人民版教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可进行如下设计: 1.1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2教材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上的政治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

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1.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如,人民版关于“辛亥革命”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有“史学争鸣”一环。它是针对课文存在的在史学界有不同观点或争议的历史问题做一个介绍,引起学生对该历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比如在讲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时,教科书的“史学争鸣”栏目内容是:“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分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历史教学论文https://www.360docs.net/doc/8417741146.html,)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同那种看法。教材回避了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的结论,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这两种观点看起来都很有道理,学生要通过正文的学习以及其它资料搜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在“学习内容”后设有“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栏目,帮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辩能力,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这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与新课程教改方案相比较,当前历史教师对与教学目标的设计尚存在下列问题:①受“大纲时代”教学惯性的影响。不少教师仍习惯于脱离“课程”,直接依据教材和教参进行教学设计,还没有真正由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穿新鞋走老路的还较为普遍。②面对课标那寥寥数语,有很多教师不知教学任何选点,无法控制教学的宽度和深度。教学目标的设计仍突出认知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发展能力,其他的任务,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正的地位,即使,各种目标大多也未呈整合态。很少有教师能对每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作称职的分析和解读,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大多是干巴巴的几条,表述雷同,不见深度,缺乏针对性的和可操作性。③不少教学没有认真关注课程标准中所使用的行为动词,诸如了解、知道、列举、说出……理解水平的;认识、说明、简述、概述、理解、概括、比较、分析、探讨……应用水平的,收集、编辑、调查、制作、讨论、展览、总结、评价……结果教学目标设计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过高,导致教学难度过大,背离了课标要求,结果变相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创造性使用教材历史课改和其他科目一样教

材多元化,原来的教材主要是人教版,而后来是人教版、大象版、岳麓版和人民版四套新教材,给广大师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新课程,无论是结构、选材与谋片还是思维训练等方面都各有特色,由原来的通史结构转变为现在的模块专题结构。模块专题结构虽然有他的优越性,如某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前”因“后”果有详细的阐述,且可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但这样的结构也有弊端,比如时序性、全面性、关联性不强,历史时间发生的时间顺序,专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行也受到了影响,这样有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想上好一节课,备好一节课,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整合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变乃至增删。教师可以对初中和高中的教材的整合,对各种版本教材的整合,对新旧教材的整合,对同一模块不同专题的整合,和课外历史材料的整合等等。但整合应注意下面几点: 2.1重视使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和例子。重视学生所用版本教材的素材和例子,学生所用教材是系统教材中说有最主要教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学生,教材也许是他们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最主要的来源。从教材中寻找教学素材和例子对于教师来说是最为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2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多种价值。传统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授受,教材的基本上是用叙述性的语言直接呈现知识,比较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而忽视其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或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叫要重视知识迁移价值,更要深入分析和挖掘知识的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要看到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这是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2.3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结构体系。教材体系的构建使影响教材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为宗旨的教材,特的体系设计必然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这是不容质疑的。但在实际教材编写中,教材体系的构建往往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编写者考虑到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发展规律,难以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

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的群体乃至个体,这对《课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教育界同仁特别是领导的进一步解决。 2.4追求真实的课堂效果。课堂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他是保证教学设计贴近课堂、贴近学生、贴近教学实际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把教材搬进教案,把教案搬进教堂,进而让学生搬进笔记、搬进作业,作为标准搬进答案、搬进考卷的过程。而是师生之间共同对话、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教材内容教学化设计应是一种学案式设计,教师应注意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总之,高中历史新课改后教师如何进行备课,教材内容如何设计,应结合时代特征(教学科技化)和当代学生的特点。首先,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有学生预习方案的设计,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去揭示问题、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其次,要有教师讲解重点的设计,教师的讲解应把握好四点:一是“三度”(学习之深度、广度、密度),二是“三性”(基础性、实用性、时代性),三是“三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学科),四是“三易”(易混、易错、易忽视)。再次,学生训练试题的设计,这些试题应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达成和能力的培养。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教学设计总体上应把握素质教育的指针,全身心地为学生服务、为国家教育事业服务,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新的局面。[1]历史课程标准[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出版社,2003. [2]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J]。历史教学,(天津),2004. [3]陈旭远,张捷。用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5712-86 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

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人教社XX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人教社《高中历史i-iii (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必修i-iii、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争与和平》,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地方志与地方文化

弘扬方志文化:关于建设陕西文化大省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新一届省委、省政府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这是我省文化建设史上的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际部署和重大举措。文化和经济历来是联系在一起的,一切经济领域无不包含着文化,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其深层原因,就在于陕西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就在于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编修地方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在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方志文化的特征 地方志作为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其历史之悠久、涵盖之广阔、品类之繁多、卷帙之浩繁、内容之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称一绝。历代保存下来的旧志书,仅宋元以来就有9000余种,10万多卷,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这种连续、广泛的方志资料,是其他任何一种著作都无可比拟的。方志文化的这一本质属性,使得地方志长期以来被人们誉为“博物之书”、“一方之总览”、“一方之百科全书”。 第一,方志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历史是文化创新的基础,特色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地方志记载的是某一地方发生的人和事,是本土文化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之一。陕西方志与秦腔、秦人一样有着天然的本地化特色,凸显陕西文化形成的历史底蕴。陕西建设文化大省核心就是发展三秦文化,与陕西地方志工作有着相同的目标指向。 第二,方志文化具有广泛性特征,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之一。内容上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取材上有文字材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声像资料。而且地方志本身就记述了不同的文化类别,如陕西的陕南文化、关中文化、陕北文化、周秦汉唐文化等等,这进一步推动了陕西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方志文化具有连续性特征。中国地方志工作指导小组通过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二条指出:“编纂地方志是一项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对全面了解和反映我国地情国情,对推动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对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有重要意义。” “我国编修地方志的历史有两千多年,广东修志的历史,从东汉杨孚的《交州异物志》算起,也有1900多年,至今保留的旧志有400多种。这些连绵不断的志书,对当代人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而正确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有很大的帮助。从历史学的角度,也为寻找广东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方志在文化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经历了数千年一代又一代人的承袭、改良和完善,构成了这个地区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质。它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大内容有机构成,地方志则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历史,代代相济,永不断章,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的主旋律。汤因比的一段话上古时期的世界六大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发展下来以外,其他五大文明都先后中断或衰亡,很多国家的历史由于没有文献记载而失传,与世界各国相比,方志文化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为保存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地方志的丰富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 党的三代领导人非常重视地方志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1.3 文艺复兴(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一、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 1.城市政权: 当时的意大利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因其临地中海,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所以它的城市最为发达。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政治上形成了相当强大的城市国家(城邦),其中相当有名的是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米兰等。12、13世纪时这些城市逐渐占领周围地区,建立起相当广大的统治范围,成为城市国家。其政权形式则受罗马传统及公社的影响,采取共和制,为选举产生的市议会等所掌握。 起初,把持共和国统治权的是一些富裕商人和转向工商业活动的贵族,他们共同组成城市贵族集团,但这个集团无法阻止别的家族同样获得财富并在政治上强大起来,到13世纪,后起的由一些商人、企业家和银行家组成的新的富裕市民阶层夺取许多城市的政权,出于稳定政局的需要,到14、15世纪,在许多城邦中开始流行独裁制度。 城邦的独裁者与旧的封建君主不同,他们的统治不是基于血缘和传统地位之上,没有任何神圣色彩,他们是现实社会中的新兴人物,较少受封建传统束缚,比较注意保护本城市的工商业发展,也不完全扼杀一定程度上的市民自由和压制私生活中的不同旨趣。 2.社会生活 经济的发展,财富的迅速流动,城市政权的多次更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为巨额财富所包围的上层市民沉迷于奢侈的生活与世俗享乐之中,剩余资本使城市政府、经济团体、特别是一些有权势的个人得以赞助学者、诗人和艺术家,使之美化和丰富公共和私人的生活,增加城市、商号和个人的声望。 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城市中不仅形成了比较开放自由的文化气氛,而且产生了欧洲中世纪以来最早的世俗知识分子阶层,专门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这个阶层的思想感情基本上是上层市民的,他们中有许多人本身就是资产阶级成员。但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又有一定程度上独特的趣味和追求,因而往往能够超出资产阶级纯粹对利润和实用价值的关心,而对真知和美有所向往。 城邦独裁统治者的宫廷对意大利社会风气和文化发展也起了一种独特的影响。在这些宫廷中,要比一般市民社会中更讲究文明的礼仪、优雅的风度,以及各种文化修养。朝臣们可以不是贵族,但必须受过良好教育,风度翩翩,趣味不凡。与此相应,一方面,对文化教养的追求和世俗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推动;另一方面,也为普通市民中有才能的人得到较高社会地位打开了一扇大门。 如此生气勃勃的意大利城市社会生活中与中世纪长期居支配地位的种种价值观是相矛盾的。在这样一个富裕、多变、更加讲求实际的社会中,大商人、银行家、独裁者以及文人和艺术家远比中世纪城市中的小市民或封建贵族更公开地、理直气壮地追求人间利益和世俗乐趣,这与教会宣场的禁欲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活跃的城市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种新事物和新兴趣,也大大冲淡了他们对来世、对灵魂的关心。随着事业上的成功与社会地位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日益增加。与此相应,中世纪消极、保守、重传统、宗教色彩很浓的精神生活方式也开始为一种积极、自由、较重理性,带有更强世俗性的精神生活方式所取代,一场新思想文化运动在这种历史背景中产生了。 ——摘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马克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二、如何正确认识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与宗教的关系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与宗教之间不是简单的对抗关系,与人文主义者尖锐批评教会同样明显的事实是:人文主义者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同教会划清界限,反过来,教会也没有视人文主义者为自己的敌人,反而出现了不少人文主义教皇。因此,不能笼统地、简单地强调人文主义的反宗教性,而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文主义宗教观念的复杂性。人文主义者虽然反对中世

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课题名称: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课题类别: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课题主持人:刘晓兵 课题核心组成员:苗颖、尹海峰、卢大根、张涛、安超、马阐国 研究周期:2008年至2011年 结题时间:2011年7月20日 公开出版(发表)的主要成果:(1)《披沙拣金物尽其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资源的策略》(苗颖、刘晓兵),《历史教学》2011年4月上半月刊,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2)《利用校史整合内容进行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以<从沛中首任校长李昭轩一生看中国现代化历程>为例》(苗颖、刘晓兵)《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8期;(3)《也说楚歌和楚歌题——兼与韩湘萍老师商榷》(刘晓兵),《历史教学》2011年1月上半月刊;(4)《当前乡土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超),《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5)《浅谈史料引用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刘晓兵、苗颖),《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例谈材料的深度剖析和有效利用》(刘晓兵、苗颖),《历史教学》2010年12月上半月刊。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设计突出了历史教育对人文精神的熏陶、公民意识的教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个重点,但由于教材内容的容量大、难度大,且远离学生生活,造成了学习者对历史课程的疏远。教学中,若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必须构建课程与他们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对教学进行创造性设计,构建让学生亲近,易于接纳的历史课堂。乡土资源就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后,教育界加强了对乡土教育和乡土资源的关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乡土教育作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近年的相关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一些带有浓郁地方气息的乡土历史教材相继问世。但对于乡土教育工作的需求来说,仍相差甚远。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前的乡土历史教材由于史观落后,史实疏漏,缺乏文化气息,已不能有效开展乡土教学。高中学校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对乡土教育的重视更是远远不够,相关研究还很薄弱,乡土历史教育的现状还远不如人意,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乡土资源开发利用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课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形成的任内阁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解读:根据学生知识实际、课标和升学愿望,初中生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直观、初步地了解其革命过程和政治制度。因此,我该在知识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做适合学生学习就近发展区地设计,重点落在《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发展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方面,难点放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据课标和历史教育对人情感、价值观影响特殊作用。我应充分发掘历史知识的内在精神,发挥其“读史明智”“古为今鉴”作用,培养学生接人待物,认识社会的良好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全人格。教学中不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精神,更要突出得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及历史发展过程。 B.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革命、《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史实。 2.熟记《权利法案》核心思想(内容)、责任内阁和首相产生、内阁与议会关系和首相权力。 3.理解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特点和代议制。感悟对今天社会问题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史料解读历史来龙去脉,生动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论从史出”等历史意识。 3.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思考,感悟得到知识地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地学习,感悟妥协和协商是血的教训,感悟传承和创新的历史智慧,培养学生法制观念、有限权利和责任意识。 2.通过历史和现实联系,学生分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C.教学设计思想 我对课标和课本研读,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突出学生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发展中蕴含的法制、民主、妥协、协商、责任、有限权力等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教学要注重知识逻辑性、开放性和历史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兴趣和广阔思维空间。我整合了教材,直接突出主题最先讲解“议会权力的确立”,学生就能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也有了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条件的制度背景,更好回答资产阶级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然后随历史发展,再学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也为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和影响铺垫完整的知识基础。为拓展学生知识、思维维度和照顾知识完整性,留了选作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影响。 为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能力、史学意识和理解知识等,为此,我亲自精心挑选切合的史料。为突出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史料分析和回答问题时,要点明依据。教学中设计悬疑、创设历史情境,设计分组抽签展示和“七嘴八舌”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到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D.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语: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我有个疑问,能帮我解决吗?“君主”给你们什么印象?“宪”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同时给出两幅图片,给学生思考启发点。

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高中历史教案 必修一(人民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建议: (1)、中国早期社会的年代较为久远,对大多数高一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较为模糊。建议在导入中回忆初中时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适当介绍夏商周更替概况,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如对西周代商的历史更替的交代,可以更好地解释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背景。 (2)、本课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秩序。其中重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应讲清分封制的起止时间、目的、内容、影响和破坏;宗法

对高中历史备课的几点认识.doc

的故事则是广义备课和狭义备课结合的经典案例。这也是我们备课的一个理想境界、 应然追求。 我认为,高中历史备课,教师要经历“点”“线”“面”的认识过程。 刚参加工作时,说起备课,我们会拿着教材、教参,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看看现成的教学设计,将课堂教学环节梳理一遍,确保一堂课能上下来,再把这个教学流程写在备课笔记上,这是“点”的境界。如教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教师关键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通过汉代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制设置及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进行教学。“点”的备课境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有很大不同,这与教师是否善于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一段时间摸索,教师备课应向“线”的境界转化。教师要能看到每一单元前后课的联系,能对整册乃至整个高中历史教材在头脑中形成体系,串点成线,并能融会贯通。例如备《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就可以把这一课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六国》联系起来,会对这一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又如备《百家争鸣》一课时可以结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先师孔子》进行备课。要理解各章节的内在联系,知道历代统治者实际推行的是外儒内法、崇儒尚法。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教师要对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开放、中国近现代史的改革开放及世界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开放有比较全面的地了解。教师能从“线”的境界备课,对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备课要进入“面”的境界 ,就要学会关注生活,从当下的生活中寻找历史的影子,挖掘历史教学资源,使得历史备课增加了一个维度。(论文范文

试论地方志与地方史的关系

试论地方志与地方史的关系 自古至今,志和史这两种著作一直是同源异流,殊途同归,同时并存,共同发展,不能强求合并,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地方志和地方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盛世修史、懿年纂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国编史修志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朝代都设有史官,隋唐时期就确立了史志官修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中共党史和地方志机构。我国官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编史修志的延续不断。在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修志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胡锦涛同志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足以说明地方志和地方史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地方志发展过程中在内容、体例方面吸收了史书的不少特点,有着基本相同的治学要求和编写原则,都有资政教化的作用。从内容和体例看,可谓史中有志,志中有史。志为史提供资料,史又为志提供资料,但史、志又有别,不能以史代志。两者都要记载历史事实,都要服务当代。本文试从地方志和地方史(中共地方史)的联系与区别的角度来探讨两者的关系。 一、地方志与地方史的联系 1、两者互为借鉴。地方志虽以记述本行政区域的历史

与现状为范围,但包罗万象,以其翔实、典型的地情资料,为地方史研究提供丰实而具体的内容,验证当代史研究的规律和成果,为地方史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现地方历史面貌。地方志是地情书,以特定区域为记述空间范围,以特定地情为研究对象,记一方之史,言一方之事,综合记述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涵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各门类应有尽有,甚至一些细小而有趣的奇闻逸事也有收录。资料性是地方志作为一种著述的本质属性,地方志汇集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地情资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而史料正是历史学的研究基础,历史研究之所以有价值,最关键的就是靠史料说话。地方志为编修地方史保存了大量一手地情资料,而且资料鲜活准确,“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无疑有助于当代人治当代史,有助于地方史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2、两者具有共同的对象。两者的共同点是记载对象的一致性,都是要记述以往和既发的事物、事件、人物。地方史是指在某个特定区域的历史记录。地方史主要是记述过去人类社会的活动,包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变化发展,重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事件等。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变化,阶级斗争开始转化为人民的内部矛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的内部矛盾更为明显。什么是地方志?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可见,地方志和地方史虽互有联系,但又各

高中历史 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

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 与教师交流,了解到教师考虑较多的是面对新课程如何备课(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师们对“用教材教”这一理念是普遍接受的,但如何进行实践操作却感到十分茫然。所以,谈到新课程实施,首先在于帮助其成功完成教学设计。 一、研读课程标准——建构教学目标 “怎么教”是以明确“教什么”为前提的,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师探求教学目标的源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理解课程理念、体会课程设计思路、明晰课程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课标建构每一课教学的具体目标(即“三维”目标)。 如要确定人民版教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可进行如下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上的政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分析。 再如人民版教材“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始皇帝”的来例;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主要表现和作用);认识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探究历史事件发生以后对当时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所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代赞颂秦始皇的诗歌和秦朝“兵马俑”等历史图片,感受秦朝初步实现统一的宏大气象;通过秦朝始创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等内容,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难点:秦代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和影响。 当前历史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尚存在下列问题: 1.受“大纲时代”教学惯性的影响,不少教师仍习惯于脱离“课标”,直接依据教材和教参进行教学设计。还没有真正由“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穿新鞋走老路的还较为普遍。 2.面对课标那寥寥数语,有很多教师不知教学如何选点,无法控制教学的宽度和深度。教学目标的设计仍突出认知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发展能力,其他的任务,

地方志基础知识和编写规范标准

地方志基础知识和编写规 一、地方志的概念 (一)什么是地方志 地方志是地方志书及地方志类书的总称。关于“地方志”的定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宋朝的大史学家司马光称地方志为“博物之书”;清朝的方志大师章学诚认为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学术顾问傅振伦称“方志是以行政地区为主的历史”,“以地区为主的历史书,名曰方志”;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主编的《方志学概论》中称“方志,或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辞海》和《辞源》中称“志”为“记事的书或文章”;还有许多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称地方志为“一方古今览”、“地方之百科全书”等等。因此,直至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一轮志书编纂初期,地方志仍无一个统一的、确切的、为各方各界都接受的概念和定义。只能说在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一轮志书编纂初期及以前,人们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地方志有各种不同的认识。 尽管如此,这些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共同之处:(1)地域性和记述性。地方志主要指的就是这一点,“地方志”也称“方志”,“方”就是地域性,说明它有一定的区域围;“志”就是记述性,古人说“志者,记也”,说明它是以记述为主的。(2)时间性。地方志书有一定的断限,但又不同于历史的分期。(3)门类性。地方志书按事物的性质分门别类地进行记述,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横排竖写”。(4)综合性。即地方志书要进行综合记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志书记述的整体性。 自开展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后,经过20余年的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至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主席令所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才正式对地方志书(地方志)有了统一的科学的定义,《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二)地方志的作用 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之初,人们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还停留在旧方志编纂者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上,即地方志的作用是“存史、资政、教化”,“存史”是第一位的,随后才是“资政”、“教化”。但随着修志实践的不断深入和修志理论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认识,将“资政”作用前移到第一位,同时又增补了信息作用和窗口作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新方志具有“存史、资政、教化、信息、窗口”5种作用。我个人认为这5种作用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新方志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志书一经出版,就必然肩负着为统治者(执政者)的决策提供历史的基本资料、对社会人群尤其是对下一代青少年进行爱国爱家乡的传统教育、传播历史和现代化信息、扩大本地区(本系统或本行业)的对外宣传以及为后世留下翔实可靠的丰富史料这5种作用。 (三)常见的地方志书和地方志类书 常见的地方志书和地方志类书按名称大致可分为7种,因此可以简单地认为,只要书籍名称在这7种之的书籍,一般都可以认为是地方志书或地方志类书。 1. 《××图》、《××图经》、《××图志》、《××图记》。“图”在代时较多,如《地图》;“图经”出现于汉代,到唐代时为极盛时期,东汉时有《巴郡图经》、唐代有《沙州图经》;“图志”和“图记”在隋代至宋代时曾流行一时,如隋代的《区宇图志》、宋代的《长安图记》等。因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志书或地方志类书是以图为主,并配有一定的说明文字而成书的。以后才逐步发展到以文字为主,配以一定的图表而成书。这里的“经”、“志”、“记”都

高中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中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模板High school history lesson preparation group work plan template

高中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模板 【篇一】高中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模板 一、指导思想 20xx年高二历史备课组以教育教学新理念和相关教育教学法规为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引进“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全面推行主体合作性的教学新模式,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全面提高,为学校创四高中、为今后的学测和高考作好充分的准备,争取考出优异的成绩。 二、年级基本情况 高二年级目前共有四个文科班,八个理科班,xx历史教师,除

xxx老师外其他老师都教过多届学测和高三毕业班,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历史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但学风较正,有积极向上的要求。 三、工作目标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必修III、选修Ⅰ和选修Ⅳ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按照学测大纲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教学任务及学测的一轮复习工作,争取在期末市统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四、常规教学 1、备课: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教材的处理必须合理,这样才会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针对教材的特点,做出取舍与整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每次备课都要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单元甚至于某一课的重点、难点、疑

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提高备课组教学质量。宏观上以新课程实验为中心,以人文主义 学习理论为指导,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关注、关怀、帮助、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备课组工作的重点。 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 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历史知 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 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 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 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 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 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 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一)教师基本情况: 高一年级组有历史教师共四位:袁序球丁方毅李振贤郑永红他们 均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些还长期执教于高三,可以说是汉寿历史学科的带头人和汉寿一中的历史学科的把关老师。 因此这是一支有极强战斗力的队伍。 3.对学科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 是历史必修2,是经济专题史,主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且它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 决定作用。所以必修2在三门必修课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求学

地方志的概念和性质

一、地方志的概念 什么是地方志?要准确理解“地方志”的概念,还必须从地方志这三个字说起。 所谓“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日:“志者,记也”。《辞海》的解释是,“记事的书或文章”。可见,“志”,作动词,是利用文字记录事物的行为。作名词,则是一种记述式的写作文体。简单的说,志书,就是客观的记录事物的一种文体或书体。古代除专门的志书外,正史中也有“志”,如《三国志》等。 所谓“方”,即地方,方域。所谓“方志”,即“地方志”的简称,古代也叫“地志”、“志乘”、“书契”。如《郑志》、《晋乘》等,乃是春秋时诸侯国的国史。 “方志”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成书的《周礼》(即《周官》,一本关于典章制度的书)。该书第十六卷“司徒教官之属”记载:“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东汉郑玄在《周礼注》中注解说:“四方所识久远之事,谓之方志。”意指记载各诸侯国古今情况的典籍(国别史)。这里所说的“方志”,与今天的志书虽然不能看作一回事,只能看作是“史书”。但是,古人的史书与志书的概念,是分的不那么清楚的。梁启超就曾说:“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古代方志的概念,较之现代方志的概念,宽泛的多。凡记载一个地方客观事物、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的书,都可叫方志。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学的进步,史和志后来逐渐演变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文体。 方志之名后来被历朝历代相沿袭用,如晋代左思所写《吴都赋》中说:“方志所辨,中州所羡。”唐太宗李世民称赞当时的地理著作《括地志》时,说该书“博采方志,得于旧志”。可见,方志一词遂成为省、府、州、县等所编各种志书的总称,是对一个地方的记载、记述。一个地方、地区的记载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一部完善和成功的方志应是一个地区的综合性资料书,它要求对该地区的全部已有事业、客观条件、社会状况等作如实记载。简而言之,方志者,地方之全史也。它属于史学范畴,但又不是国史、正史,而是地方史;由于它记载面十分广博,故推而论之,方志亦可称地方的百科全书。现存最早的全国性地方志,是公元813年唐代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后因图佚,改名《元和郡县志》),共40卷,后有部分散失。它以唐代的47镇为纲;每镇一图一志,详细记载了全国各州县的沿革、地理、户口、贡赋等。南宋以后,地方志大量增加,尤以明清两代最多。据1976年统计,我国仅现存的地方志即达8000多种,约12万卷。 但是,地方志在古代一般只称“志”或“志乘”、“方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始有“地方志”之称,如1935年朱士嘉编有《中国地方志综录》。 地方志的地方,不仅仅是相对中央的那个地方,也不只是行政区划界定的区域,而是广义上的某个区域。它既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域,如省域、市域、县域、乡域、村域等。也可以是一个地理概念,如江河的流域、山脉所在的区域、海域等。还可以是国域,国外的某个区域,如某个国家、某个国家的某个区域、跨几个国家的某个区域等。 地方志发展到今天,其概念又有其特定的含义。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给地方志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定义。《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指出:“本条例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地方志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纂的地方志,设区的市(自治州)编纂的地方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编纂的地方志。” 由此可见,今天地方志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狭义的地方志是指地方志书。 二、地方志的性质 地方志的性质,是指地方志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属性,具体说就是地方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记载的对象、内容究竟是什么。地方志的性质,决定着地方志的编纂原则、体例、体裁、篇目、编纂方法、收录内容等,它直接关系到地方志的编纂质量。 关于方志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方志界的讨论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分别为启动期(约1981—1989年)、发展期(约1989~2003年)、成果期(约2004~2006年)、持续期(2006年至今)。对方志性质的界定由传统方志学的属性认识发展到定义概括,虽由《地方志工作条例》作出结论但仍持续进行学术性研讨。参与研究的人员,早先主要是学者,之后逐渐以修志专家为主。方志性质的研究推动了方志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化。归纳起来,主要的

2018-2019高一历史备课组下学期教学计划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2018-2019高一历史备课组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2018-2019高一历史备课组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历史基础不平衡,经过一学期的师生共同努力,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好。8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复习和研究课本,参与探求和讨论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2 页共6 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三、教学措施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

地方志与地方志的写法

地方志与地方志的写作方法 (晋中市史志院副院长李新文) 一、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的概念) “方”者地方也,“志”者记述也。“方志”者地方之记述也。 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科学的资料性著述。 二、地方志的性质、功能、特点。 1、性质:资料性著述。 2、内容:包括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既反映历史发展,又呈现现实状况。举凡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灾异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被称为“一方之百科全书”。 3、取材范围: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如《祁县志》即记祁县现行区划范围的事情。驻在祁县的国家、省、市管单位,行政上虽不属祁县管理,但处在祁县地域,应在记述范围。 4、功能(作用):古称“存史、资治、教化”,今引伸为“存史、资政、育人”。 “存史”就是记载当地历史并传之后世;“资治”就是帮助当政者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并以次作为主政的历史借鉴和制定决策的参考依据。因为自从隋朝实行地方官吏回避制度后,一直到明清都是不让当地人在当地做官。地方官到一地任职,必定要翻阅地方志了解当地情况;“教化”即教育,就是通过阅读地方志,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爱国、爱乡的教育。今天,又有学者提出了“交流”的功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要实行经济全球化,国家要实行对外开放,从地方上来说,要加强开放力度,引进外资,扩大交流,要走出去。地区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志书可以让外地人全方位地认识本地、了解本地,提高知名度。所以,志书的功能今天越来越多样化。有关志书在各地政府招商引资中所起的作用的例子已经很多。 5、记事时限:即志书的时间界限。如这次《祁县志》就是从1978年1月1日记起,到2010年12月31日结束,不能超越时限。 6、目的:地方志被称为“一方之全史”,即通过记载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变化,反映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当今状况,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服务。 历史变迁:写清某一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兴衰起伏,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轨迹。 当今状况:各项事物在志书下限,如祁县2010年底呈现的状况。 例如:记祁县1978年起的行政区划变化,必须反映1978年时实行的是社队制,有多少个公社多少个大队,各自的隶属关系,之后有什么变化,即调整、增减情况;到1984年改乡镇村制,有多少乡镇多少个行政村多少个自然村,各自的隶属关系;之后有什么变化,即调整、增减情况,特别是2001—2002年的撤乡并镇之后乡镇的重大变化情况,移民并村后,行政村、自然村的变化情况以及隶属关系等;最后交代清楚到2010年底的乡镇村变化情况。 7、六个特性:具有时代的鲜明性(思想性)、编纂的科学性、使用的资料性、明确的区域性、内容的广泛性、编纂的连续性。 ①时代的鲜明性(即思想性):它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时代的志书,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封建社会的志书充斥着大量的封建糟粕,比如宣扬封建迷信、倡导封建礼教,大量记载节妇烈女,就是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维持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