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的CT诊断

合集下载

肾脏病变的CT诊断,你掌握了吗?

肾脏病变的CT诊断,你掌握了吗?

肾脏病变的CT诊断,你掌握了吗?肾脏病变包括炎症性、囊性和肿瘤性。

临床上我们常采用CT辅助检查进行诊断,所以了解不同病变的CT成像各自都有哪些特征是必要的。

10月4日湖南省肿瘤医院刘妍老师在医生站APP上为大家带来了《肾脏病变的CT诊断》系列课程,今天我们对肾脏病变中的炎症性病变与囊性病变进行总结,肿瘤性病变将会在下次课程中继续,尽情期待!整理:L讲者:湖南省肿瘤医院刘妍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除先天性疾病外,肾脏的病变主要分为三类:炎症性病变、囊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

今天我们将配合病例为大家带来肾炎症性病变和囊性病变的相关知识。

一、肾炎症性病变急性肾盂肾炎是肾间质炎症,好发于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CT表现:一侧或两侧肾实质内出现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病灶。

正常肾实质均匀强化,可衬托出不同强化的炎性病灶。

病灶外形不规则,境界不清楚。

有时炎症超出了肾实质可以引起肾筋膜的增厚。

图1图1左上图中,可以看到CT平扫时左肾实质可见片状的稍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楚。

右下角图中可以看到,CT增强扫描时病变轻度强化,与周围均匀强化的正常的肾实质分界清楚,这是一例急性肾盂肾炎伴出血的病例。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后,病灶可消失,肾结构恢复正常;少数病例发生纤维瘢痕而引起肾小盏变形。

当炎症比较严重时急性肾盂肾炎病灶可以发展为肾囊肿,且两者可并存。

当外形不规则、境界模糊的病变,变成圆形或卵圆形、境界清楚的病灶时,即为脓肿形成。

脓肿病灶内核包膜下可出现气泡。

图2图2平扫中右肾可见团片状稍低密度病灶,边缘模糊,境界不清,临近的右侧腰大肌增粗,密度降低,且右侧腰大肌与右肾稍低密度的病变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右肾病变及右侧腰大肌有不均匀强化,右侧病灶内可见一个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这是一例早期的肾脓肿伴有肾周感染的病例。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又称为泡沫细胞肉芽肿,肾盂肾炎黄色瘤等,是一种罕见、严重的慢性肾脏炎症,可产生弥散性肾实质破坏。

ct肾结石诊断标准

ct肾结石诊断标准

ct肾结石诊断标准
CT肾结石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表现,CT肾结石的诊断首先要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的腰部或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血尿等。

这些
症状常常提示可能存在肾结石。

2. 影像学表现,CT扫描是诊断肾结石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和尿路内的结石,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根据CT扫描的结果,可以明确诊断肾结石。

3. 结石特征,CT扫描还可以帮助确定肾结石的特征,如结石
的成分、形状和密度。

这些特征有助于确定结石的类型,指导后续
的治疗方案选择。

4. 排除其他疾病,在诊断肾结石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
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
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排除其他疾病,最终确立肾结石的
诊断。

总的来说,CT肾结石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表现、影像学表现、结石特征和排除其他疾病。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信息,可以准确诊断肾结石,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淋巴结转移 呈中等信号,较易与邻近的血管鉴 别
邻近器官受侵及术后评价 与CT相似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左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左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左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肾 癌 术 后 的 CT 评 价
MR
T1WI 为等低信号 , T2WI 多为等低信号 ; 透明细胞癌T2WI为高信号; MR 强化方式与 CT相似;
治疗及预后
目前,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治疗采用肾癌根治术,但 对于小肾癌也可以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
与非乳头状肾细胞癌相比 ,乳头状肾细胞癌就诊时 大部分在早期 ,恶性度低 ,5 年生存率为 82 %~ 90 % ,前者仅为 44 %~54 %。
匀,少数有钙化和出血 增强后多血供者增强明显(>20 Hu),少血供
者10 ~20 Hu 动脉期肿瘤等于或高于肾实质,下降快,实质
期病灶呈相对低密度,实质后期及排泄期多为 低密度,分界清晰
小肾癌的CT、MRI表现
CT平扫 大多数小肾癌呈等密度,部分 稍低密度,少数可呈高密度(出 血?),偶见钙化,位于肿瘤中央。
小肾癌缺乏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做其它
检查偶然发现,当肾癌逐渐增大时,常见

的临床表现是: 血尿,疼痛和肿块(三联征):间歇性无

痛性血尿表明肿瘤已侵犯肾盂、肾盏。肿 瘤侵犯邻近结构或牵张包膜引起疼痛。

发热,高血压,血沉快等肾癌的肾外表 现,易与全身其他疾病混淆,发热可能是

由于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收引起; 高血压可能是瘤内动-静脉瘘或肿瘤压迫
假包膜与标本对照

肾脏及肾上腺的CT

肾脏及肾上腺的CT

肾母细胞瘤
肾淋巴瘤
肾脏为结外器官,不含淋巴组织,故原发
性肾脏淋巴瘤(PRL) 诊断国内外一直存 在争议,但大量影像学资料报告支持 PRL 的存在。本病罕见,占淋巴结外淋巴 瘤的0. 7% ,约占恶性淋巴瘤的0. 1%,肾 肿瘤的3. 0%。PRL 多为成人发病,发病年 龄43 ~ 79 岁,平均63 岁,男性略多于女 性,双侧病变约占45. 6%。文献报道 PRL 均为B 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临床表现:高血压、头痛、软瘫、 失钾性肾病及血钾过低症。实验室检 查:醛固酮升高等。
CT:腺瘤、增生
2、库欣综合征
临床表现:高血压、向心性肥 胖,满目脸,腹部紫纹,毛发增多, 痤疮等。
CT表现:
①肾上腺皮质增生,双侧弥漫增大, 形态多为正常,边缘清楚。 ②肾上腺皮质腺瘤,较小,边缘光 滑,多位于内肢或外肢边缘部或介 于内外肢之间,肾上腺本身形态可 正常,较大的可有钙化及出血、坏 死。
三、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1、腺瘤
CT表现:单发2-5cm大小的园
形或类园形占位,边缘光滑,密 度均 匀 , 可有 强化 ,若肿块> 5cm应切除。 鉴别诊断:肾上腺转移癌。

2、非功能性腺癌 CT表现:单侧占位,常侵犯周围 组织结构.
鉴别诊断 :肺癌转移至肾上腺,恶
性肿瘤细胞将腹膜后脂肪裹入形成 ──脂肪肿块。
4、肾淋巴瘤
CT表现:
①双侧肾增大;②肾内多发大小不等之结 节影,肾影大小正常或增大,增强后结节 可强化;③单发不规则的肾实质肿块;④ 腹膜后病变蔓延至肾盂内;⑤肾外形正常, 肾间质弥漫浸润;⑥肾无功能。
五、肾转移瘤
肾淋巴瘤
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病诊断标准

肾病诊断标准

肾病诊断标准
肾病是一类以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或血管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尿检异常或肾功能异常。

对于可能患有肾病的患者,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以下是肾病的常用诊断标准:
1.尿检: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尿蛋白、尿红细胞和尿白细胞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和代谢功能。

3.肾脏影像学检查:肾脏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CT、MRI、B超等技术观察肾脏的结构和大小,评估肾脏的病变情况。

4.肾活检:肾活检是通过取得肾脏组织样本,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学变化,以确定肾脏的病变类型和程度。

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的分类标准,肾病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肾脏正常:尿检和血液检查均正常,无肾脏损伤。

2.肾损伤:尿检和血液检查有异常,但肾功能正常。

3.肾功能减退:肾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73m2,但没有其他肾脏病的证据。

4.肾衰竭:肾滤过率低于15 ml/min/1.73m2,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5.肾衰竭终末期:肾脏功能完全丧失,需要长期透析治疗或肾移植。

总之,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而治疗则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肾病采取不同的措施。

若患者有肾病的症状或风险,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CT诊断学肾脏CTPPT课件

CT诊断学肾脏CTPPT课件
肾脏CT诊断
一 概述 (一) 检查方法 1 病人准备: 胃肠道准备 2 碘过敏试验: 勿与肾盏内小结石相混 3 扫描范围: 肾脏; 膀胱; 输尿管 4 扫描条件: 层厚5~10mm, 病变部位3~5mm 5 增强扫描: 动脉期; 实质期; 排泄期
延迟扫描(肾盂内;输尿管;膀胱)
.
1
肾脏正常解剖与变异
临床表现:疼痛
血尿
尿路感炎
.
50
二 泌尿系统结石
( 二) 诊断
肾结石 1 肾盂肾盏内见点状;颗粒状;不
规则形极高密度影 2 肾盂肾盏正常,或扩张积水成囊
状低密度 3 肾脏体积增大,肾实 诊断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内见点状高密度影,近端输 尿管正常或扩张积水,甚至累及肾 盂肾盏扩张积水
.
43
肾 癌--增强扫描
.
44
四 肾细胞癌(肾癌)
( 三) 鉴别诊断
1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中年女性多见;有
包膜
感炎病史;无假
2 肾脓肿:
3 肾梗塞:
4 肾错构瘤:
.
45
肾脓肿
.
46
一 概述 (一) 检查方法 1 病人准备: 胃肠道准备 2 碘过敏试验: 勿与肾盏内小结石相混 3 扫描范围: 肾脏; 膀胱; 输尿管 4 扫描条件: 层厚5~10mm, 病变部位
多囊肾: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多数有家 族遗传史,1/3患者同时伴有多囊 肝,病变同时累及双侧肾脏
.
24
三 肾脏囊性病变
( 一) 概述
病理变化
单纯性肾囊肿: 起于肾实质内肾小管,多
为单个,偶尔可为多个 或
合,
双侧,单腔无分隔无融
囊腔光滑内含液体
多囊肾:双肾多发囊性病变,可见分隔,

肾积水ct诊断标准

肾积水ct诊断标准

肾积水ct诊断标准肾积水CT诊断标准。

肾积水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诊断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其中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在进行肾积水CT检查时,医生需要根据一定的诊断标准来进行判断,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首先,肾积水CT检查需要注意观察肾脏的形态。

正常情况下,肾脏呈现为椭圆形,并且具有清晰的皮质-髓质分界。

而在肾积水的情况下,肾脏可能呈现肿大的状态,皮质-髓质分界不清晰,甚至出现囊肿影像。

其次,需要注意观察肾盂和输尿管的情况。

肾积水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肾盂和输尿管的扩张,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这些情况。

医生需要观察肾盂和输尿管的扩张程度,并结合临床症状来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还需要关注肾脏内部的密度情况。

肾积水在CT检查中常常呈现为低密度区域,而正常的肾脏组织通常呈现为高密度。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肾脏内部的密度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积水的情况。

除了以上几点,医生在进行肾积水CT检查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来进行综合分析。

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其他疾病导致的肾积水,这就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总的来说,肾积水CT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过程,需要医生结合多方面的信息来进行准确诊断。

通过观察肾脏形态、肾盂输尿管情况以及肾脏内部的密度情况,医生可以进行初步判断,最终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来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诊断肾积水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肾积水CT检查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上几点,以确保准确诊断肾积水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肾积水CT诊断,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肾囊性病变CT诊断

肾囊性病变CT诊断

21
肾结核 (renal tuberculosis)
肾结核早期在乳头部或髓质锥体的深部形成结核结节 或肉芽肿,中心发生干酪坏死,随着病变扩展与肾盏相通, 坏死物质经肾盏排出,形成空洞,病变进一步扩展可自一 个肾盏至一组肾盏,成为肾盂结核。
根据病情的发展不一样,形态学可分为:结节型,囊 肿型,积水型,积脓型,萎缩型,钙化型,混合型。
增强扫描可表现为边缘环形强化并内部分隔 明显强化。静止期或寄生虫死亡时可出现钙化。 治疗及预后:
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精选ppt课件
29
(a) 平扫右肾复杂性囊性肿块 (b) 增强CT扫描病变环形强化伴分隔明显强化
精选ppt课件
30
精选ppt课件
31
肾小球囊肿病 (glomerulocystic kidney disease, GCKD)
精选ppt课件
19
精选ppt课件
20
肾脓肿 ( renal abscesses )
肾实质感染所致广泛的化脓性病变,或输尿管梗阻后 肾盂肾盏积水、感染而形成的一个集聚脓液的囊腔。
早期肾实质内略低密度影,轻度不 规则强化。
成熟期为类圆形均匀低密度影,增 强呈低密度影周围伴环形强化。
成熟期脓肿
精选ppt课件
男性单侧发病较多;女性则以双侧发病较多,且往往 左肾受累更明显。
精选ppt课件
38
患肾呈不规则分 叶的多发囊肿或 呈葡萄状,几乎 看不到肾实质。
精选ppt课件
39
肾脏多发葡萄串样囊变,囊肿间有互不相通的分隔, 分隔或少量实体部分可强化。
精选ppt课件
40
获得性肾囊性疾病 (acquired cystic kidney disease,ACKD)

多囊肝多囊肾ct诊断标准

多囊肝多囊肾ct诊断标准

多囊肝多囊肾CT诊断标准
多囊肝和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肾脏或肝脏内部存在许多大小不一的囊肿,因此被称为多囊肾或多囊肝。

多囊肾的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多囊肾的CT扫描结果通常表现为肾实质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态不规则,囊壁厚度不一,部分囊肿之间可见分隔。

2. 多囊肾的CT值通常在-20Hu以下,且囊液与正常肾组织的CT值有明显差异。

3. 在CT扫描中,多囊肾的囊肿部分的CT值低于正常肾组织,而正常肾组织的CT值通常在20Hu左右。

对于多囊肝的CT诊断标准,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一般来说,多囊肝的CT表现为肝实质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态不规则,囊壁厚度不一。

此外,多囊肝的囊肿部分的CT值通常在-20Hu以下,且囊液与正常肝组织的CT值有明显差异。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般的指导原则,具体的诊断标准应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学影像来决定。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肾脏疾病CT影像诊断PPT

肾脏疾病CT影像诊断PPT
影像诊断 尿路造影 显示双肾盂、输尿管或肾集合系统受压 CT 肾重复畸形可表现为肾旁囊性占位 多位于正常肾的内侧 与正常肾组织不完全分开 可同时显示重复的输尿管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 Ureterocele 指输尿管末端囊性扩张 女孩多见
了解肾脏排泄情况 肾盂、肾盏有无充盈缺损 包括输尿管、膀胱 三维成像
肾-CT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口服造影剂? 呼吸控制训练
快速CT扫描:层厚/层距~10/10mm或5/5mm Spiral:Collimation 3-8mm Pitch 1-1.5 重建间距≦5.0mm 拟作三维重建
静脉增强:碘造影剂300-370mgI/ml 100-120ml Bolus:2~3ml/S(75~80) 1ml/S(20 ~25) 三个时相: 皮质期 15~20S 髓质期 50~60S Scan delay 肾盂充盈:2.0~3.0min
CT:皮质/髓质与正常肾质增强速率一致;核素99mTc -DMSA 肾小管正常聚集
肾-正常变异
常见的几种正常变异
肾-正常变异
肾柱肥大
肾-正常变异
鉴别
肾-正常变异
分叶
肾-正常变异
局部隆起?!
是长东西了 吗?
肾—先天畸形
常鉴别:一侧肾萎缩(临床 功能差) 一侧游走肾
临床 排尿困难 尿失禁 感染 肾功能 病因 胚胎期 正常在口部形成的瓣膜-吸收
如不吸收-致下端口狭窄(内压增高 -末端扩张隆起-囊肿
输尿管口肌纤维薄弱 输尿管膀胱段过长 炎症、外伤 分型 单纯囊肿 异位开口 脱垂 盲端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 影像 尿路造影:输尿管末端呈“眼镜蛇头”样膨大 或膀胱内充盈缺损 膀胱周围有环状沟突出于正常膀胱边缘 膀胱镜: 囊肿节律性充盈、萎陷 CT : 肾盂、输尿管积水 肾萎缩 膀胱腔内薄壁囊肿-“囊内囊” 增强后延迟扫描 显示清楚

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诊断 共106页

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诊断 共106页
临床表现:多数40-60岁时出现症状,主要 为尿毒症,其次为腹部肿块、高血压、疼痛、 血尿和尿路感染等。
多囊肾CT表现
双肾体积增大、变形。 肾实质内弥漫大小不等的囊肿,肾实质受压萎缩变
薄呈弧线形 大部分囊肿密度接近于水,但有些呈高密度,可能
与浓缩干涸的粘液或合并出血有关。囊壁可钙化或 合并感染而增厚 +C囊肿无强化 常并发肾结石
转移。(CT价值主要在于分期) 鉴别:膀胱结石、膀胱内血块、脐尿管肿瘤和前列
腺增生或癌
Case 1
Case 2
Case 3 术后复发
Case 5
肾上腺病变
正常肾上腺 肾上腺增生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皮质癌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转移瘤
正常肾上腺
部位: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上方,腔静脉后 方,肝和膈肌角之间。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 前上方,腹主动脉的左外侧缘,胰体尾和脾静 脉后方。
Case 1
Case 2
Case 3
肾囊肿
病理: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 肾内阻塞和缺血可能为其原因。其发生率与 年龄有关,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提示与 肾脏的退行性变有关。
临表:常无症状,大囊肿可有腹块、腹部不 适、血尿、高血压等症状。
肾囊肿CT表现
单或多发,圆而光滑 密度均匀,CT值在-5—15HU之间,可合并出血或
病理:由两或三个胚层成熟组织组成,但以外 胚层为主。表面光滑,囊壁较厚。囊内常见皮 脂样物质和毛发,亦见牙齿、骨及脂肪组织。
临表:生长速度缓慢,初时无自觉症状。肿块 增大时可有坠胀感或压迫症状。
CT表现:典型的为含脂肪的肿块中,见结节 状钙化及软组织成分。钙化代表牙齿或发育不 全的骨骼。如见有皮脂样物质漂浮在由碎屑、 头发、脂肪和液体所组成的脂肪液体平面上, 则为其特征性表现。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
.
.
.
.
MR
T1WI 为等低信号 , T2WI 多为等低信号 ; 透明细胞癌T2WI为高信号; MR 强化方式与 CT相似;
.
.
治疗及预后
目前,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治疗采用肾癌根治术,但 对于小肾癌也可以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
与非乳头状肾细胞癌相比 ,乳头状肾细胞癌就诊时 大部分在早期 ,恶性度低 ,5 年生存率为 82 %~ 90 % ,前者仅为 44 %~54 %。
.
囊性肾癌
.
囊性肾癌的CT表现
.
.
囊性肾癌
.
.
.
.
小结
.
囊性肾癌鉴别诊断
.
肾脏囊性病变Bosniak分级
.
.
.
.
.
.
.
.
小肾癌
≤3.0 cm,占肾癌的9%,体检偶然发现 多为富血供,少血供相对少见 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是提高诊断小肾癌敏感性和
特异性的关键 类圆形,等或低密度,边界尚清,密度多较均匀,
30 %的 PRCC 可见钙化。
.
CT
CT平扫表现多数为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常突出于 肾表面,有完整的包膜,除了因出血、坏死、囊变 ,其内质地多均匀;
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明显,PRCC为少血供肿瘤, 多为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弱于正常肾实质;
高强化的肾肿瘤可基本排除乳头状肾细胞癌 以囊性方式生长者为乳头状囊腺癌,可单房或多房
淋巴结转移 呈中等信号,较易与邻近的血管鉴 别
邻近器官受侵及术后评价 与CT相似
.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肾脏炎性病变的CT诊断

肾脏炎性病变的CT诊断

流分布是 良性淋 巴结 的重要特征 。 但不能排除淋 巴瘤 。在本
项研究 中, 的彩 色多普勒 血流分布特征基本 与上 述研究 3组
t ldansso mp oels n. E rR do,0 2 1 ( ) i i oi f y hnd ei s a g l o u ail2 0 ,2 7 :
47 — 8 . 34 0
[] S ikm 3 tna p瑚 , s o ,ae ae Je a C r n s t e Wi g tc R dm kr ,t . ur ttu st 1 e as
o o rDo pe n oo p lrsn ga h n t e df rn・ fp we p lra d c lrDo p e o o rp y i h iee
恶性 之间存 在不 同程度 的交叉 ,当淋 巴结 的超声表现雷 同 、
[ ] 王秋鹏 , 四玲 , 7 王 范广明. 颈部淋 巴结 肿大 18 临床病理分 8例 析. 叠和交错 时 , 就难 以鉴别病变的性质 , 会给诊断带来 困难 . 因此 , 必须在掌握淋 巴结病变声像 图特征 的基础 上 , 密切结 合病史 、 全面了解病情 , 对不 同病理状态进行鉴别 、 分析后做
1 4: 2 - 2 4 7 1 79 1 8 .
[ ] T ca m e A Wi nr Ot , . acl t r a. 2 s m l , r e H, tG e a V s a p t n i r c h r k t 1 ur a e s n e
t e a d main n lmp a e o ah . Eu dilg 1 9 6: i n l a t y h d n p ty v g rRa oo y。 9 6。

肾脏病该做什么影像学检查

肾脏病该做什么影像学检查

肾脏病该做什么影像学检查大多数人都知道检查尿液能够查出肾脏是不是有问题,但是对于尿常规检查以外的检查知之甚少。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肾脏病的影像学检查。

肾脏病的检查方法可分为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理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液检查、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等。

肾脏的影像学包括X现、超声、CT及MRI,主要提供有关肾脏形态结构的解剖学信息,临床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可选择相应的检查。

腹部平片理想情况下可以看到肾脏的外轮廓及大小,是否有钙化,及不透线X线的阳性结石。

但是由于需要提前清肠等肠道准备,而且提供的信息有限,肾内科临床很少用到,一般在急诊常用于筛查肾结石急性发作等。

超声是目前临床最普遍的无创性肾脏影像学检查,分为普通黑白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两种。

普通黑白超声检查可明确提供肾脏的大小,肾脏包膜的形态,肾实质厚度及回声的强弱,对临床鉴别急慢性肾衰竭提供巨大帮助。

此外对于肾盂积水非常敏感,可帮助临床了解是否存在肾后梗阻性因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并且对肾脏囊肿性疾病也敏感。

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主要观察肾脏大血管情况及了解肾内小动脉的阻力情况。

可根据肾动脉血流情况作出肾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的诊断,可作为肾动脉狭窄无创性检查的首选。

可帮助明确有无肾静脉干血栓形成。

用于肾穿刺术后患者明显肉眼血尿,发现肾动静脉瘘形成。

CT可为肾结石、肾创伤、肾感染及脓肿形成、肾新生物以及泌尿系畸形等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MRI对肾功能受损或对含碘造影剂过敏,不能进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是一种选择。

可帮助诊断肾动脉狭窄。

另外还有静脉肾盂造影和CTRA检查,但因临床常有患者肾功能受损或对含碘造影剂过敏,故在肾内科检查时很少采用,并且进行该项时应慎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 肾脏某一极中线融合 95%发生在下极
主因胚胎早期双肾胚基受脐动脉挤压而融合
合并:旋转不良Biblioteka 引流不畅 并发结石、积水、感染
影像诊断
尿路造影 肾长轴下端内聚,倒“八”字形
肾盂、肾盏重叠
CT
直接显示两肾融合的部位及峡部
其他合并症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renal pelviureteral duplication 常见 尸检1/125 具遗传性 并发其他泌尿畸形(10-42%) 胚胎期两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基所致
CT:皮质/髓质与正常肾质增强速率一致;核素99mTc -DMSA 肾小管正常聚集
.
肾-正常变异
常见的几种正常变异
.
肾-正常变异
肾柱肥大
.
肾-正常变异
鉴别
.
肾-正常变异
分叶
.
肾-正常变异
局部隆起?! 是长东西了 吗?
.
肾—先天畸形
常伴生殖系统其他畸形 单肾 一侧肾脏不发育或发育小
鉴别:一侧肾萎缩(临床 功能差) 一侧游走肾
了解肾脏排泄情况 肾盂、肾盏有无充盈缺损 包括输尿管、膀胱 三维成像
.
肾-CT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口服造影剂? 呼吸控制训练
快速CT扫描:层厚/层距~10/10mm或5/5mm Spiral:Collimation 3-8mm Pitch 1-1.5 重建间距≦5.0mm 拟作三维重建
静脉增强:碘造影剂300-370mgI/ml 100-120ml Bolus:2~3ml/S(75~80) 1ml/S(20 ~25) 三个时相: 皮质期 15~20S 髓质期 50~60S Scan delay 肾盂充盈:2.0~3.0min
.
肾-解剖
肾包膜 皮、髓质
.
肾-解剖
肾内血管
.
肾-解剖
肾锥体.局部皮质
.
肾-解剖
肾血管分段
.
肾-解剖
腹膜后腔
.
肾-解剖
腹膜后腔
.
肾-正常CT
.
肾—解剖
正常变异 Normal Variation
肥大肾柱:正常肾皮质折叠/增厚 驼峰肾:脾脏压迫 胎儿分叶肾 肾门上缘唇样突出:局部肾质增生 感染后斑痕旁肾质增生
.
肾-CT解剖
外形:两极 长圆形 肾门区 镰状 ●边缘:光滑/或略分叶 ●密度:均匀30+10Hu ●肾窦:脂肪密度 肾盂不易分开
增强:皮质期:皮质车轮样强化 髓质期:肾实质均匀强化 肾盂充盈:不易分辨肾盏
肾被膜:正常时CT不易分辨 肾筋膜囊:厚层扫描不能分辨
.
肾-解剖
管肾 脏 的
肾位 脏置 的及 血
CTA 其他:外伤 先天异常 肾移植
.
造影剂的应用
利于发现病变和确诊 (平扫容易发现钙化、结石)
肾动脉期 了解正常皮、髓质结构,病变早期增强 bolus注射 single level & incremental dynamic spiral scan
肾实质期 发现病变与正常肾密度差 肾集合期 2-3分钟后形成 “CT肾盂造影图”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并重 复肾盂、输尿管
输尿管囊肿远段 呈“蛇头”状
.
肾-先天畸形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Retrocava ureter
下腔静脉发育异常 发生率1/1000 男>女
输尿管于腔静脉后绕行
多发生在L3-4椎体水平 上方输尿管、肾盂积水
临床 排尿困难 尿失禁 感染 肾功能 病因 胚胎期 正常在口部形成的瓣膜-吸收
如不吸收-致下端口狭窄(内压增高 -末端扩张隆起-囊肿
输尿管口肌纤维薄弱 输尿管膀胱段过长 炎症、外伤 分型 单纯囊肿 异位开口 脱垂 盲端
.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 影像 尿路造影:输尿管末端呈“眼镜蛇头”样膨大 或膀胱内充盈缺损 膀胱周围有环状沟突出于正常膀胱边缘 膀胱镜: 囊肿节律性充盈、萎陷 CT : 肾盂、输尿管积水 肾萎缩 膀胱腔内薄壁囊肿-“囊内囊” 增强后延迟扫描 显示清楚
泌尿系统的CT检查与 常见病变诊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侯振亚
.
肾脏CT检查指征
临床高度怀疑肾脏病变,尿路造影可阴性 肾脏肿块或肿块样病变
包括:肿瘤 囊肿 血肿 炎性病变等 肾盂内充盈缺损 肾积水-程度 肾功能 肿瘤处理-分期 治疗计划 随访 肾周病变-血液 脓液 肿瘤 脂肪 空气 尿液等 肾血管病变-肾动脉狭窄 动脉瘤 畸形 栓塞
临床 腰部酸痛 合并感染、结石
影像 尿路造影(RP)
L3-4水平以上肾盂输尿管积水
输尿管呈“S”状弯曲
CT
增强扫描右输尿管向腔静脉后移行
上方肾盂、输尿管积水
下腔静脉血管造影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管腔 静 脉 后 输 尿
.
诊断 尿路造影 CT 一侧肾床无肾 对侧增大
鉴别 一侧肾发育不全 异位肾 (腹部假包块) 盆腔肾 横过异位 胸内异位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左肾发育不良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横过异位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盆腔内异位
.
肾-先天畸形
马蹄肾 Horse-shoe kidney
影像诊断 尿路造影 显示双肾盂、输尿管或肾集合系统受压 CT 肾重复畸形可表现为肾旁囊性占位 多位于正常肾的内侧 与正常肾组织不完全分开 可同时显示重复的输尿管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 Ureterocele 指输尿管末端囊性扩张 女孩多见
马蹄肾 双肾下极、上极融合 血管输尿管走行 重复肾 双肾盂、双输尿管
诊断:双输尿管横断面 IVP更敏感 一侧肾正常一侧积水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有无输尿管积水 输尿管囊肿
.
肾-先天畸形
先天性孤立肾 Solitary kidney 并非少见 尸检率1:1000-1500 临床多无症状 多发生左侧 可合并其他畸形:肾积水
.
肾-解剖
成人肾脏:约150克于腹膜后,长约12cm,宽6cm, 厚4-5cm,表面光滑/分叶,呼吸移动可达
10cm 肾实质:皮质-肾小球,血管丰富 髓质
肾 窦:肾盏、肾盂(可延伸到肾外)、脂肪 血 管:肾动脉、肾静脉--静脉在前、动脉在后
腹背两侧包绕收集系统 肾被膜: 肾周筋膜 肾脂肪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