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数值分析实验——何光辉

合集下载

学历硕士课表

学历硕士课表

二OO九级学历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课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春)2010-01-09
备注:1.学生个人信息平台中查分班信息; 2.基础外语(基础英语,小语种)上课安排及分班见表二、三; 3.马列课程分班见表四;4.数学分班见表五;数学、英语、马列教材见表六;5.数值分析上课时间为晚上7:00——9:35。

表二:重庆大学二00九级学历硕士研究生基础外语上课表上课地点:研究生院大楼/主教学楼周次:1-17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续表:
注2: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上课班次:A类75班,B类:31个班(31-61);C类:6个班(68-73)注3:第二学期上课的学院:贸行、经管、体育、动力、建管、数理、机械、光电、计算机、城规、文新、艺术、外语。

表三:2009级学历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分班表
表四:二00九级学历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上课分班表
硕士理科分班(第二学期12-21班)
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硕士第二学期上课的学院:材料、资环、化工、软件、动力、电气、城环、生物(农学院)、通信、自动化、美视、法学院
表六:重庆大学二00九级研究生课程教材。

重庆大学自控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自控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学生姓名:张萌指导教师:谢昭莉班级:自动化3班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二O一六年十二月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倒立摆系统的概述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小车倒立摆物理模型的建立 (4)2.2小车倒立摆实际数学模型的建立 (7)3 开环响应分析 (8)4 根轨迹法设计 (10)4.1 未校正系统根轨迹分析 (10)4.2根轨迹矫正及仿真 (11)4.2.1根轨迹矫正 (11)4.2.2Matlab计算和仿真 (12)5 频域法设计 (14)5.1未校正的bode图与奈奎斯特分析 (14)5.2 频域法矫正 (15)5.2.1 控制目标要求 (16)5.2.2 矫正步骤 (16)5.3 用Matlab进行阶跃响应仿真 (18)6 PID控制器设计 (19)6.1 控制器设计过程 (20)7 课程设计总结 (23)8参考资料 (24)摘要通过对一级倒立摆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摆杆角度和小车加速度之间的传递函数:()()()22s mlV s I ml s mglΦ=+- 首先从时域角度着手,分析直线一级倒立摆的开环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得出该系统的开环响应是发散的这一结论。

利用根轨迹分析法,并借助Matlab 一级其中的Simulink 仿真系统辅助分析。

通过加入超前校正校正环节,得到系统的校正函数,并且校正后的系统满足课设的要求,即最大超调量:%10%p σ≤,调整时间:0.5(2%s t s =误差带)。

同样,利用频域分析法也得到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对系统进行校正系统的静态位置误差函数常数为10,相位裕量为50,增益裕量等于或大于10dB 。

数值分析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计算方法实验报告
break;
end;
end;
X=x;
disp('迭代结果:');
X
format short;
输出结果:
因为不收敛,故出现上述情况。
4.超松弛迭代法:
%SOR法求解实验1
%w=1.45
%方程组系数矩阵
clc;
A=[2,10,0,-3;-3,-4,-12,13;1,2,3,-4;4,14,9,-13]
b=[10,5,-2,7]'
b=[10,5,-2,7]'
[m,n]=size(A);
if m~=n
error('矩阵A的行数和列数必须相同');
return;
end
if m~=size(b)
error('b的大小必须和A的行数或A的列数相同');
return;
end
if rank(A)~=rank([A,b])
error('A矩阵的秩和增广矩阵的秩不相同,方程不存在唯一解');
3.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写出实验环境及实验文件存档名
4.实验结果及分析
输出计算结果,结果分析和小结等。
解:1.高斯列主元消去法:
%用高斯列主元消去法解实验1
%高斯列主元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Ax=b
%A为输入矩阵系数,b为方程组右端系数
%方程组的解保存在x变量中
format long;
A=[2,10,0,-3;-3,-4,-12,13;1,2,3,-4;4,14,9,-13]
return;
end
c=n+1;
A(:,c)=b;
for k=1:n-1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引 言自然界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可用微分方程来刻画。

常微分方程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事物、物体和现象运动、演化和变化规律的最为基本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物理、化学、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医学、经济和金融领域中的许多原理和规律都可以描述成适当的常微分方程,如牛顿的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人口发展规律、生态种群竞争、疾病传染、遗传基因变异、股票的涨幅趋势、利率的浮动、市场均衡价格的变化等,对这些规律的描述、认识和分析就归结为对相应的常微分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的研究。

因此,常微分方程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而且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它的学术价值是无价的,应用价值是立竿见影的。

求一阶常微分方程的解是数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的且重要的工作。

由于国内外众多数学家的努力,使此学科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美的学科体系;由于该问题比较复杂且涉及的面广,使得有些问题的解析解很难求出,而对于一些典型的微分方程(如线性方程、某些特殊的一阶非线性方程等)可以运用基本方法求出其解析解,并在理论上可以根据初值问题的条件把其中的任意常数完全确定下来。

然而,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微分方程往往很复杂,在很多情况下都不可能给出解的解析表达式,有时即使能求出形式的解,也往往因计算量太大而不实用,而且高次代数方程求根也并不容易,所以用求解析解的方法来计算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往往是不适宜的。

实际上,对于解微分方程初值问题,一般只要求得到解在若干个点上的近似解或者解的便于计算的近似表达式(只要满足规定的精度就行)。

所以,研究数学建模中常微分方程模型理论性数值解法迫在眉睫。

本文研究的数值解法主要是针对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多种数值解法精度比较而言。

从而得到更常用的数值解法在微分方程模型中的应用。

在自然科学和经济的许多领域中。

常常会遇到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b x a y x y y x f dx dy ≤≤⎪⎩⎪⎨⎧==.)(),,(00 这里),(y x f 是充分光滑,即关于x 或y 满足李普希茨条件的二元函数,0y 是给定的初始值,00)(y x y =称为初始条件。

混凝土徐变分析的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及其应用

混凝土徐变分析的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及其应用

混凝土徐变分析的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及其应用何光辉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 上海 201114摘要:为了便于开展混凝土结构徐变行为的数值模拟,首先,利用梯形数值积分公式计算混凝土的徐变应变,得到了混凝土徐变应力计算的递推公式;其次,在应用混凝土徐变分析的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AAEM)的基础上,给出了关于松弛函数积分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最后,为检验AAEM的可靠性,进行了混凝土固支-固支梁徐变效应算例分析。

梯形公式逐步积分法和AAEM的数值对比结果验证了AAEM的可靠性。

关键词:混凝土收缩和徐变;逐步积分;龄期调整;荷载效应中图分类号:TU75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001(2019)02-0329-03 DOI:10.14144/ki.jzsg.2019.02.050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 for Age Adjustment of ConcreteCreep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HE GuanghuiEngineering General Institute of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Shanghai 201114,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reep behavio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firstly, the trapezoidal numerical integral formula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reep strain of concrete, as well as to obtain the recursiv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creep stress of concrete. Secondly,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 (AAEM) for the age adjustment of concrete creep analysis, the numerical solution approach of the integral equation regarding relaxation function is given. Finally, in order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of AAEM,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creep effect of concrete beam with fixed-fixed boundary is carried out. The reliability of AAEM is verified by the numerical comparison of the stepwise integration of trapezoidal formula and the AAEM.Keywords: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 stepwise integration; age adjustment; load effect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1 概述混凝土材料具备的良好可塑性、低廉的建造成本和合适的力学性能,使得它成为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

经典R-K法

经典R-K法

开课学院:软件学院 实验室: DS1421 实验时间 : 07年 12月 16日 课程名称数值分析 实验项目 名 称 验证四阶经典R-K 法 实验项目类型 验证 演示 综合 设计 其他 指导教师 何光辉 成 绩 √实验标题:验证四阶经典R-K 法实验目的1、验证四阶经典R-K 法2、通过实验加深对四阶经典R-K 法的理解3、熟悉Matlab 软件的基本使用实验过程本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主要验证四阶经典R-K 法。

利用四阶经典R-K 法的公式求常微分方程初值()()011212343112342222220126() (,), ,, ,,,k x i i i i i i i i y y a K f x y hK h K f x y hK h K f x y K f x h y hK h y y K K K K i +=⎧⎪=⎪⎪⎛⎫=++⎪ ⎪⎝⎭⎪⎪⎨⎛⎫=++⎪ ⎪⎝⎭⎪⎪=++⎪⎪=++++=⎪⎩例如:取h =0.2,用四阶经典R -K 法计算20101 ()x y y x y y ⎧=-≤≤⎪⎨⎪=⎩直接编写程序完成后直接可以运行得到结果。

程序:%四阶R-K 方法%输入函数f(x,y)和求解区间[a,b]fun='y-2*x./y'a=0;b=1;y0=1;h=0.2;%四阶R-K 方法n=(b-a)/h;X=a:h:b;Y=zeros(1,n+1);X(1)=a;Y(1)=y0;for i=1:nx=X(i);y=Y(i);k1=eval(fun);x=X(i)+h/2;y=Y(i)+h*k1/2;k2=eval(fun);y=Y(i)+h*k2/2;k3=eval(fun);x=X(i)+h;y=Y(i)+h*k3;k4=eval(fun);Y(i+1)=Y(i)+h*(k1+2*k2+2*k3+k4)/6;end[X',Y']运行结果:ans =0 1.00000.2000 1.18320.4000 1.34170.6000 1.48330.8000 1.61251.0000 1.7321调试过程(四号黑体加粗)因为没有在M文件编程序,所以程序编完后直接按回车键即可显示结果。

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验

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验
实验内容:,
用追赶法解三角方程组Ax=d,A= , d=
实验过程:
1.利用C语言编程求解,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int i;
double a[5]={0,-1,-1,-1,-1},b[5]={2,1,1,1,1},c[4]={2,2,2,2},f[5]={6,7,9,11,1};
{double x=-0.99,y;
int n=0;
printf("%d ,%lf\n",n,x);
do
{y=x;
x=x-(x*x*x/3-x)/(x*x-1);
n++;
printf("n= %d ,x= %lf\n",n,x);
}while(fabs(y-x)>1e-5);
}
1.2.命令窗口结果截屏如下:
}
2.2.命令窗口结果截屏如下:
实验结果分析:
从运算截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一方面运用牛顿迭代法和牛顿下山迭代法的程序运算的结果是一致的,若出现小小的差异的话,可能是由于设置的变量类型不同导致,另一方面运用牛顿下山迭代法比运用一般牛顿迭代法计算的步骤要少一些,这证明对于同一个题,牛顿下山迭代法的优越性比一般的牛顿迭代要高。
实验内容:
用列主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
实验过程:
1.利用C语言编程求解,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main()
{double t,m1,m2,m3,x1,x2,x3,x4,a[4][5]={1.1348,3.8326,1.1651,3.4017,9.5342,0.5301,1.7875,2.5330,1.5435,6.3941,3.4129,4.9317,8.7643,1.3142,18.4231,1.2371,4.9998,10.6721,0.0147,16.9237};

重庆大学数学实验指导书

重庆大学数学实验指导书

《数学实验》实验指导书龚劬重庆大学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录预备实验——桥梁分析 (3)实验1 MATLAB软件入门 (8)实验2 方程模型及其求解算法 (25)实验3 收敛与混沌——迭代 (30)实验4 微分方程模型、求解及稳定性分析 (33)实验5 插值方法 (36)实验6 数据拟合及参数辨识方法 (39)实验7 回归分析模型、求解及检验 (42)实验8 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45)实验9 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及灵敏度分析 (47)实验10 非线性规划与多目标规划模型及其求解 (51)实验11 如何表示二元关系—图的模型及矩阵表示 (54)实验12 改进技术的最佳实施问题——综合实验 (57)实验13 人口增长模型及其数量预测——综合实验 (59)实验14 River-bay系统水污染问题_____综合实验 (61)实验15 炮弹发射角的确定———综合实验 (63)实验16 探究实验 (64)实验17 开采沙子——综合实验 (65)实验18 海水中提取淡水——综合实验 (69)实验19 警惕氯仿污染——综合实验 (73)实验20 机动车尾气排放——综合实验 (83)实验21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综合实验 (91)预备实验——桥梁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桥梁分析问题,使学生:1.了解线性代数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2.了解如何通过做一些使问题简化的假设,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3.体会学好线性代数知识的重要性;4.激发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

知识点:线性方程组向量分解必备技能:1. 力的平衡分析;2. 向量分解;3. 求解线性方程组。

主要内容1.应用场景2.问题分析3.建立数学模型4.实验任务1.应用场景解方程组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

下面给出一个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例子,虽然加入了一些幽默元素,但类似的情形土木工程师会经常遇到。

图1:一个危险的情况一位货运司机正驾着卡车为一个数学家聚会运送物资,但他的卡车超载了。

重庆大学研制成功二米多功能光信息仪

重庆大学研制成功二米多功能光信息仪

重庆大学研制成功二米多功能光信息仪
佚名
【期刊名称】《四川激光》
【年(卷),期】1983(4)4
【摘要】1983年5月21日四川省高教局在重庆大学主持了二米多功能光信息仪鉴定会。

参加鉴定会的有北京、杭州、昆明、宜昌、成都、重庆等地22个单位28名专家、教授、工程师代表。

四川大学物理系光学教研室主任郭履容副教授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兵器工业部308厂陈乐贤总工程师、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李尚淮付教授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总页数】1页(P252-252)
【关键词】重庆大学;光信息;多功能;研制成功;总工程师;鉴定会;副主任;四川大学;兵器工业;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8
【相关文献】
1.微型智能化多功能毛细管电色谱仪研制成功 [J],
2.某预备役高炮团多功能电缆检测仪研制成功 [J], 牛文; 谢述忠
3.“多功能路基路面强度测试仪”研制成功 [J], 常亮
4.多功能激光路面检测仪研制成功 [J],
5.“多功能路基路面强度测试仪”研制成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计算机房(主教1118)2013-2014(1)课表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计算机房(主教1118)2013-2014(1)课表

实验
课程名称 电子电路CAD 电子电路CAD 机械 CAD 机械 CAD 机械 CAD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
8学时
6-7周

9-12节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 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 虚拟仪器
4学时 4学时 16学时 10学时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38 38 36 15 15 15 15 15
பைடு நூலகம்
62 50 84 86 62 62 88 84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李敏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李敏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李敏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李敏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余淼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应苑松 计算机室 A区主教1118 张智海 计算机实验 付丽 室 主教1118 计算机实验 付丽 室 主教1118
9周 11周 6-7、9、11周 6-10周 12周 13周 14周 14周
日 日 三 二 二 二 二 四
1-4节 9-12节 9-12节 5-6节 9-10节 5-8节 5-6节 9-10节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电子电路CAD 电子电路CAD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
8学时 8学时 8学时 8学时 12学时 12学时 16学时 8学时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0级 2010级 2010级 2010级 2010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1级 2010级

毕业设计:基于多特征提取的识别算法(终稿)[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基于多特征提取的识别算法(终稿)[管理资料]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多特征提取的中文识别算法学生:刘平净学号:20031711指导教师:何光辉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重庆大学数理学院学院二OO七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A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lgorithmBased on Multi- characteristicsUndergraduate: Liu PingjingSupervisor: He GuanghuiMajor: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College of Mathematical&Physical Science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07摘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提取的手写汉字识别算法及其实现。

该算法同时运用了基于统计特征和基于结构特征的汉字识别算法并对它们做了相应改进。

算法在匹配判别阶段采用了分类判别思想,在汉字图像输入的同时,记录汉字图像的输入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得到输入的未知汉字的笔划特征,由笔划特征即可对未知汉字做粗分类,这样可以缩小判别时的汉字范围。

经过汉字粗分类后,提取整个汉字图像的统计特征,该步骤采用了网格划分方法,即先对图像做划分,再计算每一网格内文字相素与整个图像中文字相素的比值,通过这些特征对文字图像做细分类即可得到识别结果.基于多特征提取的识别算法对汉字的识别十分有效,能使识别率达到90%以上,该文同时也给出了对书写不规范的字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字识别,特征提取,模式匹配,模式识别ABSTRACTThe article proposes an algorithm for hand-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its realization . 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multi-characteristics, it unifies and improves th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statistic characteristic and th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The algorithm adopts the classified distinction through the match distinction stage. It takes down the character image’s input unique feature when the image input. With the input unique feature, it can obtains the pen delim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known character image. The first classification can be managed based on these steps, thus the range of the second classification will smaller. After the first classification, it must withdraws the sta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The algorithm adopts the grid division method in this step. It makes a division to the image and then compute the element ratio of every areas. As a result, the character image can be recognized by the steps above.The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characteristics is extremely effective to the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rate can achieves above 90% .This article also provide methods for the characters written standardless.Key words:Writing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 withdraws, Pattern matching, Pattern recognition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 (III)图片索引目录 (Ⅳ)绪论 (1)1 汉字识别原理及常用算法 (4)汉字识别的原理 (4)基于统计决策方法的汉字识别 (5) (6)2 基于多特征提取的识别算法 (9) (9) (9) (11) (12)3 识别算法对应的VC代码 (14) (15) (18)4 算法实现结果和分析 (20)模拟结果介绍 (20)结果分析 (21)5 总结与展望 (24)论文总结 (24)算法的前景展望 (24)参考文献 (25)附:图片索引目录汉字识别原理框图 (4)图汉字图像的粗外围图 (5)图二维平面的划分图 (9)图汉字图像的统计特征图 (11)图汉字识别算法流程图 (13)图程序运行界面 (20)图汉字的写入 (20)图系统识别写入的汉字图像 (21)图通过“学习”过程向字库中添加汉字特征 (21)图能够识别的汉字图像示例 (22)图不能识别的汉字图像示例 (22)绪论世界上的文字有两大类,一种是拼音类文字(如英文),另一种是象形类或图形类文字(如汉字)。

数值计算实验报告----LU分解、追赶法、迭代法(高斯-赛德尔Gauss_Seidel、雅。。。

数值计算实验报告----LU分解、追赶法、迭代法(高斯-赛德尔Gauss_Seidel、雅。。。

数值计算实验报告----LU分解、追赶法、迭代法(⾼斯-赛德尔Gauss_Seidel、雅。

数值实验报告----------------------个⼈作业,如果有后辈的作业习题⼀致,可以参考学习,⼀起交流,请勿直接copy⼀、实验⽬的1. 了解并分析LU分解法的优点;2. 追赶法的应⽤与其与LU分解法的对⽐;3. 认识迭代法收敛的含义以及迭代法初值和⽅程组系数矩阵性质对收敛速度的影响。

⼆、实验题⽬三、实验原理l LU分解:·如果对A(0)x = b(0)施⾏第⼀次消元后化为A(1)x = b(1),则存在L1,使得L1A(0)=A(1),L1b(0)= b(1)⼀般地,进⾏k次消元化后为A(k)x = b(k), 则有L k A(k-1)=A(k),L k b(k-1)= b(k)重复这⼀过程,最后得到L n-1…L2L1A(0) = A(n-1)L n-1…L2L1b(0) = b(n-1)将上三⾓形矩阵A(n-1)记为U,则 A=LU ,其中为下三⾓矩阵。

利⽤⾼斯消元法实质上产⽣了⼀个将A分解为两个三⾓形矩阵相乘的因式分解,称为A的三⾓形分解或LU分解。

·矩阵分解不⼀定采⽤⾼斯消元法,以下为直接计算的计算公式:把增⼴矩阵A 采⽤LU 分解格式,即可得到与原⽅程同解的⽅l 追赶法:求解Ax = b 等价于解两个⼆对⾓线⽅程组Ly = bUx =y⾃上⽽下解⽅程组Ly = b 形象地被称为“追”。

y1 = b1/l11y i =b i-l ii-1y i-1/l ii, i = 2, 3, … ,n⾃下⽽上解⽅程组Ux = y 形象地被称为“赶”。

x n=y nx i =y i-u ii+1x i+1, i = n-1, … ,2,1习惯上,上述求解⽅法称为“追赶法”。

l 迭代法:·雅克⽐迭代雅克⽐迭代法基本思想与迭代法相同是⼀种逐次逼近的⽅法。

⾸先给定⼀个较粗糙的初值,然后采⽤迭代公式,进⾏多次迭代,直到满⾜所要求的精度为⽌。

Purex流程共去污工艺计算机稳态模拟

Purex流程共去污工艺计算机稳态模拟

Purex流程共去污工艺计算机稳态模拟何辉;李高亮;陈辉;蒋德祥;唐洪彬【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年(卷),期】2008(042)009【摘要】在萃取串级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模拟"分液漏斗法"串级萃取实验操作的数学模型,编写了HNO3、U和Pu体系的稳态模拟程序.利用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和计算数据,对该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程序模拟萃取器逐渐达到稳态的过程中,各组分的浓度剖面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程序对1A工艺进行了安全分析和工艺寻优计算.结果表明,1AS流量变化对U、Pu收率的影响不大,1AX 和1AF流量变化对U、Pu收率影响大.提高洗涤液酸度有利于扩展工艺操作弹性范围,但不利于U对稀土的去污.【总页数】6页(P784-789)【作者】何辉;李高亮;陈辉;蒋德祥;唐洪彬【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北京,102413;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北京,1024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243【相关文献】1.PUREX流程钚还原反萃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 [J], 于婷;叶国安;何辉;陈延鑫;刘金平;张岚2.后处理Purex流程洗锝工艺的计算机模拟Ⅰ.计算机模拟及工艺参数分析 [J], 陈延鑫;何辉;张春龙;常利;李瑞雪;唐洪彬;于婷3.Purex流程的改进Ⅰ.共去污单元锆、钌净化工艺 [J], 常利;欧阳应根;张洁萍;常尚文;李瑞雪;刘利生;郭建华;王长水;高巍4.后处理工艺Purex流程计算机模拟研究现状及展望 [J], 陈延鑫;何辉;唐洪彬;张春龙;于婷5.稳态计算法分析Purex流程中U/Pu分离工艺铀酸分布 [J], 朱兆武;何建玉;章泽甫;郑卫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值分析实验(Gauss消元法)

数值分析实验(Gauss消元法)
return;
end
%这里采用增广矩阵行变换的方式求解
c=n+1;
A(:,c)=b;
%%消元过程
for k=1:n-1
A(k+1:n, k:c)=A(k+1:n, k:c)-(A(k+1:n,k)/ A(k,k))*A(k, k:c);
end
%%回代结果
x=zeros(length(b),1);
x(n)=A(n,c)/A(n,n);
教师签名
年月日
重庆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数值计算
开课实验室DS1421
学院2009年级土木专业班11班
学生姓名周波学号********
开课时间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
总成绩
教师签名
课程
名称
数值计算
实验项目
名称
Gauss消元法
实验项目类型
验证
演示
综合
设计
其他
指导
教师
何光辉
成绩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通过高斯消元法的实践环节,达到加深对高斯消元法理解和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目的。
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Gauss得出结果如下:
>> Gauss
x=
2.0000
1.0000
-1.0000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消元过程要求a(ii)≠0,(i=1,2,…,n-1),回代过程则进一步要求a(nn)≠0。
Matlab求解线性方程的几种命令如下(方程组的一般形式可用矩阵和向量表示成: ,但运用下列方法的前提必须保证所求解的方程为恰定方程,即方程组存在唯一的一组解) :
运用求逆思想 : 或 ;

重庆大学三维测量及反求工程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三维测量及反求工程实验报告

重 庆 大 学学 生 实 验 报 告开课实验室学 院专 业学 生 姓 名开 课 时 间 2016 至 2017 学年 第 一 学期机械工程学院制《三维测量与反求工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评语: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基本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了解曲线、曲面的测量原理,并掌握其基本测量的方法。

3、学会用三坐标测量机对曲线、曲面进行测量及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1、实验设备:青岛英柯ZC1066H三坐标测量机,参数如下:测量范围1000 mm×600 mm×600 mm精度1.4 µm 测量精度1.5+3.3L/1000 µm测头PH10M2、测量对象:鼠标外壳3、数据处理及重构软件:Solidworks 2016三、实验原理1、三维测量原理及设备本实验使用青岛英柯ZC1066H三坐标测量机完成,三坐标测量机的三个坐标轴互成直角配置。

其系统组成部分如图3.1所示。

图3.1 三坐标测量系统组成原理测量机的主体的组成部分有:底座、臂架、测量工作台、X向、Y向、Z向导轨,Z轴支撑与平衡装置,X,Y和Z向传动系统及操作系统。

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探测传感器(探头)与测量空间轴线运动的配合,对几何元素进行离散的空间点位置的获取,然后通过一定的数学计算,完成对所测得点的分析拟合,最终还原出被测的几何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其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从而完成对被测零件的检验加工。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三维尺寸的精密测量仪器,主要用于零部件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的检测。

是基于三坐标测量原理,即将被测物体置于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空间,获得被测物体上各测点的坐标位置,根据这些点的空间坐标值,经过数学运算,求出被测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位置,来判断被测产品是否达到加工图纸所标国标公差的范围内。

2、逆向工程原理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 RE)是相对于传统的正向工程(Forward Engineering , FE)而提出的。

高校校园交通监控补光照明的眩光调查——以重庆大学为例

高校校园交通监控补光照明的眩光调查——以重庆大学为例

高校校园交通监控补光照明的眩光调查——以重庆大学为例何荥;邱卓涛
【期刊名称】《照明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8(29)4
【摘要】交通监控补光灯眩光对机动车交通安全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交通监控补光灯眩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我们调研了通过对重庆大学A、B 区校园内监控补光灯设置状况,并对监控补光灯眩光阈值增量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显示:该校园内监控补光灯眩光均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我们进一步探讨并分析了监控补光灯眩光的控制方法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总页数】6页(P110-115)
【作者】何荥;邱卓涛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13
【相关文献】
1.照明眩光及眩光后视觉恢复特性 [J], 项震
2.高校道路照明现状分析及照明方案优化——以重庆大学B区道路为例 [J], 李娟洁;杨春宇;汪统岳;王燕尼;李官未
3.浅析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夜间照明--以重庆大学B区为例 [J], 刘世英
4.LED照明发展中五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色温范围、照明标准、亮度范围、照明总均匀度和眩光控制 [J], 刘志勇
5.发光材料在防眩光交通监控补光照明中的应用 [J], 温芳;张勃;吕鹏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识类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通识类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通识类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董海云;何光辉;龚劬【摘要】教育部积极鼓励各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等多种方式创新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以重庆大学通识类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为例,介绍了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期刊名称】《高等建筑教育》【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资源建设;教学质量;MOOC课程,高等教学【作者】董海云;何光辉;龚劬【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1331;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1331;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13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2012年以来,MOOC(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广泛应用[1],各高校逐步开展了MOOC课程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促进在线课程广泛应用,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促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重庆大学以“传授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素养”为目标,制定学生培养方案。

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分类,因材施教[2-3],开展多门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着力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4],形成“线下线上优势互补,师生能力共同提高”的模式[5](如图1)。

本文以通识类数学课程为例,探析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学资源建设思路和方法。

图1 通识类数学课程教学模式一、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是团队建设在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总体目标下,为了提升教育品质,学校组建了通识类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通过团队建设,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这也是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

团队成员老、中、青相结合,在教学工作中实行传、帮、带,并定期举行教学论坛,交流教学经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提高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教学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