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三角”牌获金奖,撰写《制碱》传秘方。
奇技淫巧”的愚昧言论,加以抨击。
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编写《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C.魏源的思想是爱国和进步的,值得肯定。
严复:A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出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B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其中第一部《天演论》影响最大。《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严复还鼓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C治学严谨,创新精神,爱国
课堂小结:巩固小结把本课基本知识编成歌谣形式来加强记忆。
“闭关锁国“灾难起,魏源冷静作分析。
《海国图志》明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译著《天演论》,“物竞天择适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今”,救亡图存告后人。
京张铁路谁人修,国人专家詹天佑。
“人”字路轨减坡度,设计艺术创千秋。
化学家侯德榜,“侯氏Leabharlann Baidu碱”创辉煌。
科学 思 想
技术 严复 《天演论》
与
思想 詹天佑 京张铁路 “人”字形路轨
文化 科 技
侯德榜 《制碱》 “侯氏制碱法”
教
学
反
思
材料三: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主张?他写的一部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派别的主张?
3.材料三是谁的主张?他的译著是什么?同他观点相同的派别是什么?
4.三段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案:1、魏源《海国图志》2、洋务派3、严复,《天演论》维新派4、向西方学习
板
书
设
计
魏源 《海国图志》
魏源:A.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参加过抗英斗争。B.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主张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强烈批判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收集与讲述更深刻的体会名人功绩,学习其高尚品质。
锻炼表达能力,体会学习乐趣,感情提升。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分组合作,收集材料,整理归纳。
合作成果展示
侯德榜:a.19世纪中期,欧洲人已经能制造纯碱,但欧美各国垄断方法,密不外传。一战期间,纯碱运不到中国,许多民族工业被迫停产b.侯德榜写出《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了碱业的垄断。他又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法,降低成本40%。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奠基人之一。C. 勤奋、创新和爱国的精神。
对比归纳(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接触了西方先进的文化)。
发表观点,展示自我(奋发图强,热血报国)。
记忆
锻炼表达能力,体会学习乐趣,感情提升。
通过整理,学习先辈的精神。
提高思想觉悟
增强趣味性,帮助学生记忆。
作
业
设
计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B)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掌握魏源、严复学习西方的主张和詹天佑、侯德榜的事迹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过程
方法
通过学生模仿教师的“范例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过比较上述四人的异同,来提高借助表格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
态度
认识并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汉铁路 D.陇海铁路
2.《制碱》一书的作者是 (B)
A.詹天佑B.侯德榜C.严复D.魏源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哪一部书的观点 (C)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三国志》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师夷长技以自强
2、提问:从这一事件中,你能看出詹天佑身上具备了那些优秀的品质?
二、侯德榜,魏源,严复
感知
看图回答(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感受
思考回答(爱国,创新,吃苦耐劳,不甘落后)。
从大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进入新课氛围。
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詹天佑的贡献。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更深刻的感受体会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一、詹天佑
(教师进行范例教学)
1、多媒体出示“京张铁路图”及”詹天佑雕像”,师;同学们知道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关系吗?
讲述: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京张铁路要经过地势陡峭的八达岭一带,工程十分艰巨。当听说这条铁路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时,有的外国报刊宣称:“中国能造此铁路的人尚未诞生。”国内也有人认为詹天佑修铁路是“自不量力”。詹天佑气愤地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助外人,我以为耻!”在詹天佑和全体工人的努力下,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总费是外国承包商过去索取价银的五分之一,被外国承包商视为奇迹。
教学重点
魏源、严复、詹天佑和侯德榜的主张、成就、著作或主要贡献。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以刚才教师的讲述为范例,来介绍后面的三个人物。要求:
①讲清时代背景
②讲清成就
③感悟品质
2、在学生讲述期间,教师可强调:
1侯德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碱业的垄断。“侯氏制碱法”,《制碱》。
2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参加过抗英斗争。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编写《海国图志》一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严复——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天演论》。“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三、对比、提升
1、提问:詹天佑、侯德邦、魏源及严复四人有什么共同点?
师结:所以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线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讨论,交流
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的思想家和科学家都表现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作为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奇技淫巧”的愚昧言论,加以抨击。
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编写《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C.魏源的思想是爱国和进步的,值得肯定。
严复:A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出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B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其中第一部《天演论》影响最大。《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严复还鼓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C治学严谨,创新精神,爱国
课堂小结:巩固小结把本课基本知识编成歌谣形式来加强记忆。
“闭关锁国“灾难起,魏源冷静作分析。
《海国图志》明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译著《天演论》,“物竞天择适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今”,救亡图存告后人。
京张铁路谁人修,国人专家詹天佑。
“人”字路轨减坡度,设计艺术创千秋。
化学家侯德榜,“侯氏Leabharlann Baidu碱”创辉煌。
科学 思 想
技术 严复 《天演论》
与
思想 詹天佑 京张铁路 “人”字形路轨
文化 科 技
侯德榜 《制碱》 “侯氏制碱法”
教
学
反
思
材料三: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主张?他写的一部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派别的主张?
3.材料三是谁的主张?他的译著是什么?同他观点相同的派别是什么?
4.三段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案:1、魏源《海国图志》2、洋务派3、严复,《天演论》维新派4、向西方学习
板
书
设
计
魏源 《海国图志》
魏源:A.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参加过抗英斗争。B.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主张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强烈批判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收集与讲述更深刻的体会名人功绩,学习其高尚品质。
锻炼表达能力,体会学习乐趣,感情提升。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分组合作,收集材料,整理归纳。
合作成果展示
侯德榜:a.19世纪中期,欧洲人已经能制造纯碱,但欧美各国垄断方法,密不外传。一战期间,纯碱运不到中国,许多民族工业被迫停产b.侯德榜写出《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了碱业的垄断。他又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法,降低成本40%。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奠基人之一。C. 勤奋、创新和爱国的精神。
对比归纳(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接触了西方先进的文化)。
发表观点,展示自我(奋发图强,热血报国)。
记忆
锻炼表达能力,体会学习乐趣,感情提升。
通过整理,学习先辈的精神。
提高思想觉悟
增强趣味性,帮助学生记忆。
作
业
设
计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B)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掌握魏源、严复学习西方的主张和詹天佑、侯德榜的事迹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过程
方法
通过学生模仿教师的“范例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过比较上述四人的异同,来提高借助表格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
态度
认识并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汉铁路 D.陇海铁路
2.《制碱》一书的作者是 (B)
A.詹天佑B.侯德榜C.严复D.魏源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哪一部书的观点 (C)
A.《海国图志》B.《四洲志》C.《天演论》D.《三国志》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师夷长技以自强
2、提问:从这一事件中,你能看出詹天佑身上具备了那些优秀的品质?
二、侯德榜,魏源,严复
感知
看图回答(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感受
思考回答(爱国,创新,吃苦耐劳,不甘落后)。
从大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进入新课氛围。
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詹天佑的贡献。
通过学生自己回答,更深刻的感受体会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一、詹天佑
(教师进行范例教学)
1、多媒体出示“京张铁路图”及”詹天佑雕像”,师;同学们知道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关系吗?
讲述: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京张铁路要经过地势陡峭的八达岭一带,工程十分艰巨。当听说这条铁路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时,有的外国报刊宣称:“中国能造此铁路的人尚未诞生。”国内也有人认为詹天佑修铁路是“自不量力”。詹天佑气愤地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助外人,我以为耻!”在詹天佑和全体工人的努力下,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总费是外国承包商过去索取价银的五分之一,被外国承包商视为奇迹。
教学重点
魏源、严复、詹天佑和侯德榜的主张、成就、著作或主要贡献。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以刚才教师的讲述为范例,来介绍后面的三个人物。要求:
①讲清时代背景
②讲清成就
③感悟品质
2、在学生讲述期间,教师可强调:
1侯德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碱业的垄断。“侯氏制碱法”,《制碱》。
2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参加过抗英斗争。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编写《海国图志》一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严复——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天演论》。“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三、对比、提升
1、提问:詹天佑、侯德邦、魏源及严复四人有什么共同点?
师结:所以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线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讨论,交流
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的思想家和科学家都表现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作为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