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研究性阅读
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含答案
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含答案(2021·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①在中国小说史上,历史演义是一个重要的门类,产生的作品差不多覆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各个重要阶段,而《三国演义》则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为什么三国题材的作品最受欢迎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解释说:“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
” 确实,英雄辈出,冲突剧烈,却又不至于过于凌乱,使《三国演义》在题材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②实际上,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传奇性经历与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很早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关事迹既在《三国志》这样的史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更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成为民间艺人热衷表现的题材。
宋代的讲史平话中,就有了“说三分” 的类别,即——专门讲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故事;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已经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情节的基本轮廓;同时,宋元以来的戏曲舞台上,三国戏也长演不衰,丰富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内涵。
罗贯中正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并运用独特的艺术感受,将一段时间漫长、人物众多、头绪复杂、情节曲折的历史,熔铸成一部雅俗共赏的小说。
③《三国演义》的情节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到西普武帝太康元年(280)全国统一为止,前后一百余年。
作者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 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三国志平话》一贯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普习凿齿和南宋朱喜“尊刘”的史学传统。
这一思想的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
但从根本上说,还是普遍的明君仁政理想的体现。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周
意气用事 头脑简单
瑜
公
蒋干中计
瑾
黄盖苦肉计
面如美玉 唇若点朱 赤壁之战
姿质风流 仪容秀丽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乘胜杀
往西城。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
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
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
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私自外出以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物性格与作品特色。 4.整理:积累语文知识,撰写读后感,交流体会。
略读小说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 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 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 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 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 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 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 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 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 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6.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
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 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七擒: 七擒孟获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国演义》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名著导读。
它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斗争、军事战争以及人物性格等方面的情况。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对《三国演义》的简介、主要故事情节的概述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内容,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
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对文学名著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针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他们可能对其中的人物关系、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斗争和军事战争;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深入解读《三国演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历史的厚重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深入解读作品;把握作品中的历史观念和价值取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三国演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第四讲:联想式批注深读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 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 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 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 去尽皮,方见肉。 去尽肉,方见骨。 去尽骨,方见髓。
烂,若出其里。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
2.联想到作者生平,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 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 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 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 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 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作者依史以演义,创作目的是 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 十分鲜明。
3.联想到社会生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日本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企业经营管理之宝。日 本一位大学教授说:“诸葛亮的机智多谋,给日本企业家提 供了有益的启迪,松下电器公司的显赫成功,正是松下幸 之助善于运用诸葛亮的战略眼光的结果。”日本社会工业研 究所所长牛尾治郎说:“无论在国际或国内,日本企业要增 强竞争能力,就得学习《三国演义》中应付错综复杂局势 的能力。”
初中语文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演义》名著导读 第四讲 联想式批注深读
联想式批注:
即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外知识、生活 体验或是困惑。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迁 移、信息的归类整合,能将文章读深,也能读 出自己、读出生活。
1.联想到相关诗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 武。写了曹操平定北方后,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 酒酣,曹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短歌行》。 开头几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慨人生的 短暂,这让我们想起《长歌行》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珍惜时光的诗句。也想 起曹操在《观沧海》中所写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第三讲:赏析批注美读
赏析式批注: 这段文字用“忽然”一
词写出魏兵来速快,出乎意 料;用“蜂拥而来、尘土冲 天、杀来”等动词写出魏兵 来势之盛;用“十五万”与 “二千五百”、“别无大将” 进行对比来突出双方力量极 其悬殊;描写众官“尽皆失 色”,处处描写都在渲染情 势之危急。从侧面衬托了诸 葛亮的智慧与胆略。
孔明传令众:“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 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斩! 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 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栏而坐,焚香操琴。
初中语文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第三讲 赏析式批注美读
赏析式批注:
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或词语写出 赏析文字。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歇后语: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空城计退敌——反败为胜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 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 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 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 大将,止有一班文官,所引 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 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 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 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 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 西城县杀来。
①懿曰: “亮平生谨慎 ,赏析式批注:
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 ①处语言描写,既写出司马懿的
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 疑心病重(“必有埋伏”)、老谋
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深算(认定诸葛亮“谨慎,不弄
险”),又写出他的骄傲自负(
② 孔 明曰 : “ 此人料吾 不听儿子劝告),来侧面烘托诸
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 葛亮的足智多谋与胆略过人。
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 ②处语言描写,诸葛亮不但知已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如果你想简单了解三国故事情节的脉络,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薄”一些;如果你想了解三国时代的背景,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厚”一些;如果你想抓住三国人物的精彩片段,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活”一些;如果你想熟记三国诗词常识,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死”一些。
___、___、___,“德”“谋”对决,纵横驰骋;___、___、___,“智”“慧”对决,明争暗斗;___、___、___,“亲”“情”对决,手足相残;___、___、___,“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读《三国演义》,不仅能学历史,还能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导读任务(一)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二、讨论主题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2.关于作者___,你知道多少?三国历史,你了解多少?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十常侍之乱→(不求形同,但求神似)→幽州募兵→三英结识→()→剿灭黄巾5.根据文字描述为___、___、___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得更像。
6.学会做人物名片(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姓名所属团队个人经历主要事迹性格特点7.仔细阅读___、___出场的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导读任务(二)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回二、讨论主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注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___和___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梳理本回情节脉络:___赴任___→(二龙山关云长单刀赴会)→挂印弃官→灵帝驾崩→()。
导读任务(三)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二、讨论主题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___是如何说服___投奔___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___的性格特点。
以《三国演义》为例谈名著导读的专题设计
1 、今 天 这 次 交 流 活 动 ,我 们
把 主 题 定 为 … 三 国 ’ 人 物 我 评 说” 。
2 、活 动 分 两 个 回 合 :规 定 人
物 评 说 ; 自选人 物 评说 。
3 、活 动 还 是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
每个 回合 的总 分 为 1 0 0 分。最后 以 分 数 高 低 评 出 两 个 优 胜 组 ,给 予
桃 园 结 义 智 取 陈 仓 七 擒 七 纵 六 出 祁 山 舌 战 群 儒 单 刀赴 会 得 陇 望蜀
欲擒 故纵 乐不 思蜀 苦 肉计 刮 骨 击 疗毒 计 收姜 维
奖励 。同时 评 出一 个 最佳 选 手 。 ( 三) 学生 活 动 。 1 、规定 人 物评 说 ( 1 ) 在 这 个 环 节 中 ,老 师 规 定评 说 的人 物 ,即诸 葛 亮 、刘 备 、 曹操 、关羽 ,先 抽 签 。哪 个 组抽 到 哪 个 小 说 人 物 ,就 对 这 个 人 物 进
关键词 :名著导读
专题
设计
《 普通高 中语 文 广 泛 多 样
的 阅读 兴 趣 ,努 力 扩 大 自己 的 阅 读视野 。 ” “ 学 会 正 确 、 自主 地 选 择 阅 读 材 料 ,读 好 书 ,读 整 本 书 ,
( 2 ) 老 师 在 肯 定 同 学 们 交 流 的基 础上 进 行 总结 。 2 、引 导 学 生 整 体 把 握 《 三 国 演 义》 的主要 内容 并 作简 要 评 价 。 ( 1 ) 小 组 成 员 之 间 交 流 ,写 出故 事提 纲 。 ( 2 )小 组 派个 代 表上 台交 流 , 由 班 干 部 和 老 师 共 同组 成 的 评 委 会 ,进 行 评 分 。 ( 3 )老 师 进行 归 纳 总结 。 ( 三 )小 结 肯定 成 绩 心 态 就 是最 好 的教 育 方 法 ,也 是 最 好 的学 习 方 法 。在 小 结 这 节 课 时 ,把 学 生 的优 点 找 出 来 加 以 肯 定 和 表 扬 ,激 发 大 家 的 表 现 欲 和求 知 欲 。 二. 精 彩 无 限— — “ 三 国” 故 事 我来 讲
小学语文五年级《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了解三国英雄人物,梳理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了解赤壁之战的英雄形象。
2.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对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赤壁之战人物形象的异同,理解《三国演义》“因文生事"的文学创作原则。
3.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体会《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实质是拥美德、反暴政。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鉴赏《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人物形象的异同,理解“因文生事"的写作手法。
2.难点:体会拥美德、反暴政的主题思想。
三、教法、学法1.教法: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对话教学法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查阅资料法四、课时:1 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由杨升庵的《临江仙》导入。
过渡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梁启超《李鸿章传》)。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英雄荟萃的《三国演义》,去品品英雄的人生,看看三国的风云。
二、比一比,三国英雄知多少?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作英雄?过渡语:《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魏、塑造了500 多位人物形象,被世人称为“第一才子书”,也被称为“英雄的史诗"。
那么你对英雄的定义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课件:第7 版《现代汉语词典》: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过渡语:《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小说一开始,描写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
2.《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可以被称为英雄?过渡语:那么《三国演义》中,你知道的英雄有哪些?教师出示课件:猜猜以下描写是哪位英雄?诸葛亮: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三绝”: 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
•
学会按人物或事件归类记忆
诸葛亮 关 羽 曹 操
挥泪斩马谡 空城计 借东风 三气周瑜 秋风五丈原 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 智取陈仓 死诸葛吓走 活仲达
刮骨疗毒 义释曹操 温酒斩华雄 大意失荆州 三英战吕布 千里走单骑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败走华容道 割须断袍 孟得献刀 煮酒论英雄
单鳯眼 卧蚕眉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刮骨疗伤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张
耿直粗鲁 疾恶如仇 口直心快 重情重义
飞
怒打督邮
大闹长坂坡
翼
夜战马超
德
智取瓦口隘
身高八尺 燕颔虎须
豹头环眼 声若奔马
义释颜严
虎牢关大战吕布
赵
忠心耿耿 英勇无敌 浑身是胆 治军有方
写了一张“病源”给周瑜,“欲破曹兵,须用火攻;
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一看,病体豁然而愈
东 风
。孔明自言能把东风借来。请周瑜为他在南屏山 筑台祭风。至甲子日,东风果然大作。周瑜原已 派将士埋伏山后,单等东风一起,就将孔明杀死
。可是孔明见东风一起,却悄悄地逃到江边,那
里早有大将赵子龙奉命备好船只,迎候孔明回转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三国演义》的影响
根据意思说出出自三国的成语或熟语.
1.比喻那种扶懦弱不无起能的、阿没斗法使他振作的人。 2.比喻想占便赔宜了,夫反而人受又到折双兵重损失。 3.形容乐而忘乐返或不乐思而蜀忘本。
4.指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5.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 的一方。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
《三国演义》阅读任务-《三国演义》阅读任务及问题详解
《三国演义》阅读任务-《三国演义》阅读任务及问题详解任务概述该阅读任务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挖掘《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详解和解答。
阅读任务1. 阅读《三国演义》第一回至第十回。
2. 阅读期间记录你对每回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分析每回中的重要情节、角色及其关系,并写下你的观察和思考。
4. 理解《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探讨其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问题详解问题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问题二:《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是哪个时代?《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问题三:《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三国演义》涉及众多人物,主要人物包括刘备、曹操、孙权等。
还有各个势力的重要将领如关羽、张飞、赵云、周瑜等。
问题四:《三国演义》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情节?《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情节,例如:- 三英战吕布- 赤壁之战- 千里走单骑- 长坂坡之战- 群英会等问题五:《三国演义》的文化价值有哪些?《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通过描绘英雄豪杰和奇妙战局展现了古代军事智慧和英雄气概,还塑造了众多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角色形象,如刘备的仁义、曹操的智勇、孙权的政治手腕等,让人们了解到那个时代人物的伟大和复杂。
同时,《三国演义》中也融入了许多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如忠诚、义气、仁爱、智慧等,给读者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考。
结语通过完成本阅读任务,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和背景,对其中的情节和人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同时,也能更好地欣赏到这部文学经典所传递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以上为《三国演义》阅读任务及问题详解,祝您阅读愉快!。
(完整版)《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要点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要点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
答:“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未遇。
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
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三英战吕布":曹操联合袁绍等十七路军共同讨伐董卓,在虎牢关,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张飞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
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
“三气周瑜":略.2。
“青梅煮酒论英雄”指的是哪两个人?当时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怎样?可以看出两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特点?答:主人公是曹操和刘备。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饰内心恐慌。
曹操特点:目光远大、胆识过人、雄才大略。
刘备特点:机警过人,随机应变,能屈能伸3. 杀吕伯奢一家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在知道事实后仍然杀死吕伯奢,说明他狡诈阴险,生性多疑,手段残忍.4.简述“王允巧施连环计”的故事: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司徒王允,将义女貂蝉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
貂蝉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最终使吕布杀掉董卓。
5. 请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
答: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之机,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荆州,仍然失败.6.“桃园三结义”的主人公是刘备、关羽、张飞.7。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这里所写的人物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举例说明.吕布;他的主要性格是:有勇无谋、目光短浅、见利忘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教案
简介
该名著导读教案适用于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研究教学,主要讲解《三国演义》这本名著。
内容
该教案分为八个部分,包括了《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简介、文学特色、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篇章结构、名句赏析和名著价值
等内容。
每个部分都从不同角度剖析这本名著,旨在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欣赏《三国演义》。
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 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 掌握《三国演义》的文学特色、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篇章
结构、名句赏析等内容;
-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该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预、课堂讲解、小组合作、个人思考和展示等,旨在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自由发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结语
该教案是一份全面系统的《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案,内容详实、严谨,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案例,适合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名著导读之《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之《三国演义》作者:孙刚朱小友来源:《作文周刊(初一版)》2008年第04期【作者简介】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
他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体式推向成熟的阶段。
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马司迁、关汉卿相提并论。
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他所创作的《三国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称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内容概览】《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基本内容,通过艺术的想象和集中,概括了三国时期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小说写了从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全国为止的100多年的史事,其间着重描写了历时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纷争和兴衰过程。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斗争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它对封建社会的历史面貌(不局限于三国时期)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特征都有比较细致的描绘,生动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各政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本质。
《三国演义》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道德观念和理想愿望。
书中所表现的德治仁政、圣君贤相的社会理想,也符合长期战乱中人民渴望过安定生活的要求。
小说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战乱中人民群众所遭受的深重苦难。
“尊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基本思想倾向,其中既包含了封建正统思想,也曲折地反映了在整个成书过程中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民族思想。
小说中也带有了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观念及迷信思想。
【写作借鉴】《三国演义》善于采用人物对话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
例如:许褚等人奉曹操之命请刘备到府上一聚,“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这一“惊”,写出了刘备心慌,怕曹操对自己不利。
名著《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报告
名著《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作者:尼泊尔水果刀创建时间:2013-6-5 16:34:00《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杰出的长篇历史小说。
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选择了名为《的研究》的课题,。
经过同学们的研究硕果累累,成果如下。
一.作者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
乐府隐语,极为清晰。
与余为忘年之交。
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致正甲辰复会,别后又四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
——贾仲名《录鬼簿续编》罗贯中(约1330年—?年)名本,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
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鲁迅推断他生活的年代为1330年—1400年。
二.艺术成就1.《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三 国志》“注” 。 宋元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戏曲舞台的三国戏。 作者“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 (明高儒《百川书志》),写成小说。
二、《三国演义》作者
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籍贯有太原、东原、杭州、庐陵多种说法。 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明王圻《稗史汇 编》),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人”(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 2、罗贯中著作:《录鬼簿续编》录其杂剧 三种: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小 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 义》、《三遂平妖传》等五种。
内 容 简 介(二)
作者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 物形象:爱民如子的 刘备,足智 多谋的 诸葛亮,打着“扶持汉室、 拯救黎民 曹操 ”旗号,挟天子以 令诸侯的等。 表现出鲜明的 拥刘反曹 的正 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 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 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 的愿望。
《三国演义》主题概括: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 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鲜明地表现出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 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 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 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 来的悲怆与迷惘。
第三节 作品导读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
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 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 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 物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2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三国演义》总体鉴赏
主标题:《三国演义》总体鉴赏副标题:《三国演义》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该从哪些角度去鉴赏它?关键词:名著,小说,艺术成就,鉴赏,评价难度:1重要程度:3内容:《三国演义》是我国产生较早,影响较大的一部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是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作品。
描写了东汉未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艺术创作上也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三国演义》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它采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明白流畅。
它的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见侧出,摇曳多姿,波澜曲折,在写作上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
它的结构宏伟,把百年左右中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照应,环环紧扣。
《三国演义》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其中以战争描写和人物描写最为突出。
《三国演义》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写了那么多战争,读者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原因就在于它写出了每次战争的特点,亦即写出了具体条件下不同的战略战术的运用,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的较量上。
在整个宏伟的长篇结构中,《三国演义》所写各次战争彼此关联照应,显得全部描写匀称和谐而又波澜起伏。
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华北;赤壁之战,决定天下三分;彝陵之战,鼎足的局面开始向统一转化;这些关键性的重大战役,都是《三国演义》的描写重点。
事物发展,总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总有前因后果,因此,《三国演义》在重点描写的战争之间,又描写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战争作为铺垫或余波,轻重主次配合协调。
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动中有静,张驰有度。
《三国演义》人物描写的最大特点是“略貌取神”,不单纯追求细节的逼真。
它往往借人物自身的言语行动或通过周围环境来把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渲染。
曹操奸诈,一举一动好象都隐伏着阴谋诡计。
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上天真而莽撞的色彩。
以《三国演义》为例谈名著导读的专题设计
以《三国演义》为例谈名著导读的专题设计内容摘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例,介绍自己的名著导读的做法。
关键词:名著导读专题设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新教材语文必修1——5增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名著导读”,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认为,对“名著导读”这一板块可采用师生活动的形式,阅读、评价、写作、研究有机结合,则更能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极大促进作用。
下面以《三国演义》为例,谈谈“名著导读”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
一.自我展示——《三国演义》我来说(一)激趣要求同学们,前面我们用了四周的时间来欣赏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很多同学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今天就让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展示自己的风采——“我讲《三国演义》”。
要求围绕以下问题来说:1、作者相关情况;2、用精彩的语言复述故事梗概;3、用简短的语言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看法。
(二)交流展示1、了解作者。
(1)请几位成绩处在中下的同学上台交流作者相关材料。
(2)老师在肯定同学们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1)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写出故事提纲。
(2)小组派个代表上台交流,由班干部和老师共同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分。
(3)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三)小结肯定成绩心态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在小结这节课时,把学生的优点找出来加以肯定和表扬,激发大家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研究性阅读教学博苑2010-10-28 1243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
答:①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②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
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
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
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
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
曹操大败北还。
③彝陵之战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
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猇亭前线指挥作战。
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
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
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
蜀军全线崩溃。
刘备逃回白帝城。
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④水淹七军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
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
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⑤汉中争夺战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
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
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
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2.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答:①刮骨疗毒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
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②煮酒论英雄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
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
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③空城计诸葛亮失守街亭。
司马懿亲率大军扑来。
诸葛亮身边没有作战力量。
诸葛亮于是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凭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不出丝毫破绽。
忽然他神色一变,忙下令马上撤退。
④单刀赴会鲁肃为夺回荆州,设酒宴招待关羽。
席间埋伏刀斧手。
关羽早有准备,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未敢轻易下手。
关羽安然离去。
3.简述一个关于关羽(张飞、赵云、周瑜、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黄忠、司马懿)的故事。
答:①关羽温酒斩华雄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
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②张飞大闹长坂桥文聘追赵云至长坂桥,见张飞立马桥上,疑桥东有伏兵,不敢近前。
曹操大军赶到。
张飞睁圆环眼,厉声大喝日,声如巨雷,曹军股栗。
曹操想起关羽曾说张飞勇武无敌,便下令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
曹操颇有退心。
张飞挺矛再喝,夏侯杰惊毙。
操回马而走。
③刘备仁厚刘备伐吴,命黄权屯驻江北,不久刘备战败,黄权撤退之路被吴军封死,黄权遂率军投降曹魏。
有人建议刘备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认为是他的过错导致战败,才使黄权没了退路,投降曹魏是迫不得已之举,不准有关部门逮捕黄权的家人,并“待之如初”。
④曹操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⑤司马懿忍辱受衣孔明屡次令人搦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一封书信,用大盒子装了,送到魏寨。
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与寡妇没有什么区别。
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接受衣服,并重赏了来使。
4.简述一个能表现刘备“长厚似伪”的故事。
答:①刘备摔阿斗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②刘备携民渡江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
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
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5.简述一个表现诸葛亮“多智近妖”的故事。
答:诸葛亮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6.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
答: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7.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关羽“忠义”性格的一个故事。
答:关云长干里走单骑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8.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一个故事。
答: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
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
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
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
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9.简要概括刘、曹、孙任一势力的兴亡过程。
答:①曹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立之势。
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
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
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
②蜀汉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
不久关羽被孙仅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
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
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
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
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③孙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
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曹操。
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
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继位,朝政动荡。
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
10.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的计谋。
答:王允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
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
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11、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的战斗场面。
答:三英战吕布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12.《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
答:秋风五丈原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
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
不久诸葛亮病危。
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
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等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
时年五十四岁。
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13.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答: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
曹军流行疾病。
东南风起。
地利胜:南方多江湖,北军不善水战。
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
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
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
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14.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败结陆逊?答:天时:曹丕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
当时天气干燥。
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地势。
于森林茂盛处扎营,给陆逊可乘之机。
人和: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之计,内部不和;枉自托大,小看陆逊;不听黄权劝告,一意深入。
而孙权结盟曹丕,上下精诚团结。
陆逊一时人杰。
15.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与数字“三”有关的故事。
答:①刘玄德三顾茅庐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
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②诸葛亮三气周瑜孙刘联合破曹。
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而不得。
周瑜在孙刘破曹战中受伤,被孔明调赵子龙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周瑜孙权用美人计骗刘备至吴,企图谋害,被孔明识破,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欲突袭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打败周瑜。
周瑜被气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其他: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英战吕布;陶谦三让徐州;土屯山关公约三事;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诸葛亮智取三城亦可。
16.简述诸葛亮尽忠的一个例子。
答:刘备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退守到白帝城。
从此刘备一病不起。
临终将其儿子刘禅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哭着答应:“臣怎么敢不竭尽全力,辅助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后来,尽管刘禅很不成器,但诸葛亮还是尽力辅佐,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