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战略的视角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发展战略的视角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战略性概念,是一个重大发展战略。以中国所有人口走上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切合实际可望可及等是其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

对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们往往是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出发,仅仅把它看成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是不够的,认识没有到位,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和层次。从发展战略的视角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

党的十六大把本世纪头二十年定位,确定为一个阶段,并且阐明这个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同时,站在战略的角度和高度审视本世纪头二十年,明确指出:这二十年,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科学论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就国内而言,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已名列世界第六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且还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可以更大程度地参加全球化进程和利用世界先进技术、资金、市场和管理经验。如是等等,为我们大有作为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其次,从国际环境看,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并没有改变。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可以这样来概括:总体和平、缓和;局部动荡、紧张。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这一科学判断,是我们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科学依据。

(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胜利的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这个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八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而,为我们党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大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前十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后十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第二步,后十年,要有更大发展,在2010年后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完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点和重点,一是西部问题,二是农村问题,三是城镇化问题。

西部地区不仅落后于东部地区,也落后于中部地区。解决西部问题,中央提出的战略决策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的要求是,要逐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直接关系到整体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趋缓,农民收入增幅趋减,农民负担过重,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三农”问题已经明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来考虑,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加农户形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要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民收入;要从政策到落实等各个层面上保证减轻农民的负担,真正使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要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要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鼓励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发展规模经营;特别是要放开农民手脚,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总之,我们要通过继续深化和推进农村经济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我国原有的城市已无力接纳数以亿计而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解决富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成为一大难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我们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指导方针。加快城镇化进程,应当注意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在城市自身发展方面,解决好城市结构失衡的问题。现在是,沿海城市发展迅速,内地城市尤其是西部城市发展缓慢,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二是大力推进农村自身城市化,亦即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这样才更有利于消化当地农业人口;三是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对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期” 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而勾划出的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向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

更平衡的小康迈进的一个宏伟蓝图,具有鲜明特点:

一是,以中国所有人口走上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归宿。建立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年翻两番,达到4.3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使人民生活更殷实。过去二十年,我们主要实行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提出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进一步从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使中国所有人口都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实惠,走上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的道路。这是一个全国人民企盼的宏伟的奋斗目标。

二是,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国人讲小康很多年了,过去我们讲小康,主要是从生产发展水平提高方面来理解,指的是经济上的小康生活。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则不同,是一个新的提法,叫“小康社会”,提的更明确,内容更丰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单单是发展人民生活指标,而是包括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法制更完善,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可持续的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是,切合实际,可望可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实事求是,不仅可望,而且可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存在巨大潜力。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预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一定会胜利实现。届时,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