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案例分析
国际商务相关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A公司与B公司于2000年共同投资设立了中美合资企业C公司(以下简称“C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其中A公司出资500万美元,占50%股份;B公司出资500万美元,占50%股份。
C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销售业务。
2005年,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经营策略调整,A公司决定将其在C公司的50%股权转让给美国D公司。
双方经过协商,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A公司将股权转让给D公司,股权转让价格为800万美元。
协议签订后,A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股权转让款,但D公司并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06年,C公司因经营不善,出现严重亏损。
此时,A公司认为D公司未履行股权转让协议,要求D公司履行股权转让义务。
D公司则以未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为由拒绝履行。
A公司遂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D公司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2. 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对股权转让协议的影响;3. A公司要求D公司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诉讼时效问题。
三、法院判决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1. 股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股权转让协议是合法有效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本案中,A公司与D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合法有效。
2. 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不影响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应当自转让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本案中,A公司与D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虽然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不影响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
3. A公司要求D公司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诉讼时效未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本案中,A公司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诉讼时效未过。
国际商务法律案例真实(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跨国并购过程中,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影响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以一起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法律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案例简介某A国知名科技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在2018年宣布收购B国一家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以下简称“B企业”)。
B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销售,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著作权。
在并购过程中,A公司与B企业就知识产权归属、许可使用等问题产生纠纷,导致并购失败。
(二)纠纷焦点1. B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是否属于B企业,还是属于B企业的原股东?2. A公司是否可以要求B企业转让知识产权,并支付相应的转让费用?3. B企业的知识产权是否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二、案例分析(一)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知识产权的归属原则为“权利人享有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在本案中,B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属于B企业,还是属于B企业的原股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知识产权的原始来源:B企业原股东在创立公司时,将相关技术投入公司,形成了公司的核心资产。
因此,原股东对原始技术拥有一定的权益。
2. 知识产权的转化:B企业在原股东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此过程中,B企业对知识产权进行了转化,成为公司的核心资产。
3. 公司章程及合作协议:若公司章程或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则应按照约定执行。
综合以上分析,B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属于B企业,原股东在创立公司时投入的技术属于原始权益,但已转化为B企业的核心资产。
(二)知识产权转让问题1. A公司是否可以要求B企业转让知识产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知识产权转让需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在本案中,若A公司认为B企业的知识产权对其具有重要意义,且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则A公司可以要求B企业转让知识产权。
国际商务实务案例分析
国际商务实务案例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不断增加,各国间的经济交往日益紧密。
在这个背景下,掌握国际商务实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国际商务实务案例为引导,探讨国际商务实务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案例一: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某企业是一家制造型公司,主要生产机械设备。
由于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大,该企业开始关注国际市场的开拓。
经过市场调查和定位,该企业将目标市场锁定在发达国家。
为此,该企业加强了质量控制和工艺改善,并成立了专门的国际业务部门。
同时,该企业还积极参加国际机械展,拓展海外客户,并与当地代理商合作,加强渠道建设。
经过持续的努力,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获得认可,产品销售额不断增长。
该企业的国际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要开拓国际市场,首先要有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其次要关注质量控制和工艺改善,提高产品竞争力。
同时,加强渠道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既要有自己的优势,也要了解当地市场情况和文化差异,与当地代理商密切合作。
案例二:某企业的跨境电商之路某企业是一家服装零售企业,开始关注跨境电商的市场机会。
为了进军海外市场,该企业从选品到营销都进行了深入调研。
在选品方面,该企业遵循“美好生活”为主题,选取了质量上乘、价格亲民的服装品牌。
在营销方面,该企业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海外物流等多种方式进行推广,并加强了客户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另外,该企业还积极与境外电商企业合作,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目前,该企业的跨境电商业务已经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企业的跨境电商之路告诉我们,跨境电商的成功需要深入调研市场,精选好产品,注重营销推广和客户服务。
同时,合理利用跨境物流渠道,掌握海外市场情况,与当地电商企业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三:某企业的进口贸易之路某企业是一家生产家居用品的公司,开始关注进口贸易。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领先优势,该企业积极寻找国外优质供应商,并与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国际商务的法律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A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我国的大型跨国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A公司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公司决定收购B公司,一家位于欧洲的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
此次并购涉及巨额资金,对A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案例概述A公司与B公司的并购谈判于2019年开始,双方于2020年达成初步协议。
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双方在法律、财务、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导致并购交易陷入僵局。
以下将从法律风险与应对措施两个方面对本案进行分析。
三、法律风险1. 合同风险(1)合同条款不明确:在并购协议中,双方对某些关键条款存在分歧,如股权比例、董事会席位、知识产权归属等。
这些条款的不明确可能导致日后产生纠纷。
(2)合同违约:在并购过程中,B公司涉嫌隐瞒财务状况,导致A公司遭受损失。
此外,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发生违约行为。
2. 税务风险(1)税收优惠政策:A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跨国税收优惠政策不明确的问题,导致税务成本增加。
(2)税负转嫁:B公司可能存在逃税、避税行为,A公司在并购后需承担相应的税负。
3. 劳动法律风险(1)员工安置:A公司并购B公司后,需对B公司员工进行安置,涉及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等问题。
(2)员工权益:并购过程中,可能涉及员工权益受损的情况,如裁员、降薪等。
4. 反垄断风险(1)市场占有率:A公司并购B公司后,可能导致市场占有率过高,引发反垄断调查。
(2)市场份额:并购后,A公司需关注市场占有率的变化,避免涉嫌垄断。
四、应对措施1. 合同风险(1)完善合同条款:在并购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确保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2)聘请专业律师: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审核,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税务风险(1)咨询税务专家:在并购过程中,咨询税务专家,了解跨国税收政策,降低税务风险。
(2)合理避税:在并购协议中,明确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
国际商务合同练习与案例分析题
《国际商务协议》案例分析题1.2023年7月1日, 中国的甲钢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向外国的乙建筑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发函, 其中有甲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钢材的数量, 价格表和一份订货单, 订货单表白: 各型号钢材符合行业质量标准, 若乙公司在8月15日前价格表购货, 甲公司将满足供应, 并负责运送至乙公司所在地, 交货进付款。
7月10日, 乙公司复函称: 假如A型号钢材每吨价格下降200元, 我公司愿购买3000吨A型号钢材, 贵公司如批准, 须在7月31日前函告。
7月25日, 甲公司决定接受乙公司的购买价格, 在甲公司作出决定后。
同日收到乙公司的撤消函件, 表达不再需要购买A型号钢材。
7月26日时, 甲公司正式发出确认函告知乙公司, 表达接受乙公司就A型号钢材的购买数量及价格, 并规定乙公司按约定履行协议, 乙公司于当天收到甲公司的该确认函。
乙公司认为其已给甲公司发出撤消函件, 故买卖协议未成立, 双方因此发生争议。
规定: 根据《协议法》的有关规定, 回答下列问题:(1)2023年7月1日,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的函件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简要说明理由。
要约理由: 要约是指希望和别人订立协议的意思表达, 要约内容应具体拟定并表白经受要约人承诺, 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达约束。
本题中, 2023年7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的函件具有订立协议的数量、价格、标的物品种、质量、交货方式等重要条款, 并表白了经乙公司批准即受该意思表达的约束, 故是要约。
(2)2023年7月10日, 乙公司向甲公司回复的函件是否构成承诺?简要说明理由。
理由: 根据协议法规定, 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实质性变更的, 为新要约。
本题中, 乙公司对要约内容中的价格条款进行了变更, 属于实质性变更, 因此不构成承诺, 应为新要约。
(承诺就是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表达认可, 并且乐意按照要约的内容订立并履行协议的意思表达, 但是乙公司复函称:若甲公司乐意价格下降200元则乐意购买, 所以并没有承诺乐意按照要约的内容订立并履行协议, 也就不构成承诺。
国际商务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风险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案例将以某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纠纷案为例,分析国际商务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案例背景介绍: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制造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公司决定在非洲某国投资建厂。
经过多方考察,公司选中了该国的一个工业园区作为建厂地点。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遇到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导致项目进展受阻。
以下是案例的具体情况:1.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公司租赁了工业园区内的一块土地用于建厂,但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由于对土地使用权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合同条款存在争议。
2. 税收优惠政策纠纷:公司希望享受该国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在申请过程中,政府部门的解释与公司的预期存在差异,导致公司未能获得预期的税收减免。
3. 劳动争议:公司雇佣了当地员工,但在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等方面存在争议,导致员工罢工事件发生。
4. 环境保护纠纷:公司建厂过程中,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当地居民的抗议。
二、案例分析1.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分析:本案中,公司因对土地使用权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合同条款存在争议。
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条款表述不明确:合同中对土地使用权的范围、期限等关键条款表述不明确,为纠纷埋下了隐患。
(2)法律法规适用问题: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些差异。
应对策略:(1)完善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土地使用权的范围、期限、费用等关键条款,避免争议。
(2)聘请专业律师:在签订合同前,应聘请专业律师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确保合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2. 税收优惠政策纠纷:分析:本案中,公司因政府部门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解释与预期存在差异,导致未能获得预期的税收减免。
国际商务谈判最新案例(精选5篇)
国际商务谈判最新案例(精选5篇)国际商务谈判最新案例篇1日本一家着名的汽车公司在美国刚刚“登陆”时,急需找一家美国代理商来为其销售产品,以弥补他们不了解美国市场的缺陷。
当日本汽车公司准备与美国的一家公司就此问题进行谈判时,日本公司的谈判代表路上塞车迟到了。
美国公司的代表抓住这件事紧紧不放,想要以此为手段获取更多的优惠条件。
日本公司的代表发现无路可退,于是站起来说:“我们十分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但是这绝非我们的本意,我们对美国的交通状况了解不足,所以导致了这个不愉快的结果,我希望我们不要再为这个无所谓的问题耽误宝贵的时间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怀疑到我们合作的诚意,那么,我们只好结束这次谈判。
我认为,我们所提出的优惠代理条件是不会在美国找不到合作伙伴的。
”日本代表的一席话说得美国代理商哑口无言,美国人也不想失去这次赚钱的机会,于是谈判顺利地进行下去。
国际商务谈判最新案例篇2英国某啤酒公司的副总裁在去南美作商务旅行时,接到总部的传真,要他在归途顺便去牙买加和当地一家甜酒出口公司的经理谈生意。
但问题是他没有去牙买加作公务旅行的签证,想临时办1个,时间又来不及。
于是,他只好以旅游者的身份来到金斯敦的诺尔曼雷机场。
在检查护照的关口,移民官从他皮包的工作日志及来往信函中判明他是在作公务旅行,所以不许他入境。
他反复向移民官声明,自己不过是在返回伦敦前来这儿作短暂的休整。
这才勉强被允许入境。
他一在旅馆安顿好,便打电话和那位甜酒出口商联系。
刚打完电话,就来了位移民局的官员,说他是怀着商务目的来到此地,而没有取得应有的签证。
对他说,他将受到有关方面的严密监视,一旦发现从事商务活动,便将立即驱逐出境,并处以高额罚款。
足足两天,他身边总有一位警察,像个影子似的。
使他不得不像个旅游者一样打发时光。
看来此行是只能白费时间和金钱了。
但是在他离开之前,却在警察的眼皮底下与那位出口商谈成了生意。
旅馆设有游泳池,池旁有个酒吧供客人喝喝饮料,稍事休息。
国际商务管理课后案例14个分析
• 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戈登建立自己的国际性企业 取得初步性成功的原因。 • 戈登之所以能成功建立国际商务企业有以下几个原因: • ⒈戈登所继承的东西方传统文化。由于戈登与亚洲文化有 情愿亲缘关系,使得他特别关注远东的顾客,这种感情上 的共鸣是在外国文化的环境中成功进行商业运营的关键。 • ⒉他日益扩大的朋友关系网络是他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 • ⒊他能充分了解自己销售的产品。他通常是在自己喜欢的 产品中找到适合的出口的商品。而销售自己了解并信任的 产品总是比较容易的。⒋他良好的语言与沟通能力也是他 铸就成功的关键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事国际商务 最直接的障碍来自语言,而接触异国文化的主要通道却又 真是语言。戈登的大多数业务主要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 进行的,他了解打电话时要有良好技巧的重要性,他还学 过如何在电子邮件交往中表现得合适得体。
• 日本采用的是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向顾客提 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竞争者相比,独具特色,别具一格, 从而使企业建立起独特竞争优势。 • 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以下两个风险:第一生产成本过高; 第二差异特征超出客户需求。成本过高使得日本汽车价格 很高,一般中产阶级接受不了那么高的价位。 • 差异化特征超出客户需求,则更加严重。铃木走的则是 “最新技术”道路,为了达到低油耗的目标,用的是罕见 的三缸马达,车辆自重也最轻。但是,由于这种技术太新 了,美国的大多数修车行都无法修理,同时,因为其新, 这种技术的可靠性程度在大多数消费者思想上是个问号。
“走后门”的战略进入日本市场
• 因为日本强烈的市场保护和政府干预使得渗透日本市场对 于大多数国外公司来说,困难重重。 • 通用电气照明公司在面对困难却没有放弃。为了避免与来 自日本的挑战迎头相碰,通用电气照明公司采用了“走后 门”的战略。 • 通用电气照明公司在日本找到了战略合作伙伴是日本的老 牌企业东芝。东芝和通用电气照明公司联合他们的资源在 俄亥俄建造了一座荧光工厂。 • 通过这一战略,使得通用电气照明公司和东芝只花费通常 投资额的一半便提高了各自的生产能力。这一联盟将使通 用电气照明公司成为其梦寐以求的亚洲市场的一员。
最新国际商法案例分析及答案ppt课件
案例1:收货人未及时提货
某国际货运代理作为海运提单的“通知人”,提单指明 的船舶抵达目的港锚地后,及时将该轮的动态通知了 收货人。但由于收货人申请火车车皮困难,致使该轮 无法及时靠泊卸货,产生大量滞期费。于是船东既告 收货人,又起诉国际货运代理要求他们承担滞期损失。
案例2:钻石被盗
某空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在为客户代办货物运输托运的 过程中,将客户所申报的货物“人造钻石”错误地填 写为“钻石”。运输途中货物被盗,据事后抓获的罪 犯称,他们正是看到货物的品名为“钻石”,才萌生 盗取这批货物的念头。客户以某空运国际货运代理公 司疏忽为由,要求赔偿全部货物损失。
甲公司向人民法院提交了答辩状。经审理,甲公司败诉,甲公司 于是提起上诉,理由是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人民法院的判决 无效。
[问题] (1)原来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是否有效? (2)争议发生之后双方当事人订立的仲裁协议是否有效? (3)乙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正确? (4)人民法院在审查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仲裁协议应当如何
A.甲 B.乙 C.丁 D.车队
甲、乙企业于2005年4月1日签订一份标的额为100万元的买卖合 同,根据合同约定,乙企业应于4月10日前到甲企业的库房领 取全部货物,但由于乙企业的原因,乙企业于4月20日才领取 该批货物,但4月15日因甲企业的库房发生火灾,致使部分货 物受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乙企业应当 自( )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木材给乙公司,履行方式 为: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木材自吉林交铁路发运至大连, 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但7月 份,甲公司没有履行。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 木材至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 该批木材交铁路运至大连。但该批木材在自大连至纽约的 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80%。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 定不明遂发生争执。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 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因甲公司未按 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
国际商务法律案例经典(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总部位于沙特阿拉伯。
2016年,沙特阿美宣布计划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估值高达2万亿美元。
这一消息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
然而,在上市前的关键阶段,沙特阿美决定收购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这起收购案成为国际商务法律领域的一个重要案例。
二、案例分析1. 收购原因分析沙特阿美收购SABIC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战略布局:通过收购SABIC,沙特阿美可以进入化工领域,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
(2)经济全球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日益频繁,沙特阿美希望通过收购SABIC,进一步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
(3)政治因素:沙特政府希望通过此举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
2. 法律问题分析(1)反垄断审查:在沙特阿美收购SABIC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审查。
例如,美国司法部、欧盟委员会等均对此次收购进行了审查。
这体现了国际商务法律在跨国并购中的重要作用。
(2)文化差异:沙特阿拉伯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在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如何整合两家公司的文化,实现有效管理,成为此次收购的一个重要挑战。
(3)税收问题:沙特阿美和SABIC在税收政策、税收筹划等方面存在差异。
如何处理税收问题,降低税负,成为双方谈判的一个重要议题。
3. 解决措施(1)反垄断审查:沙特阿美在收购过程中,积极与各国监管机构沟通,提供相关材料,争取获得批准。
同时,沙特阿美对SABIC的业务进行了调整,以减少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2)文化差异:沙特阿美和SABIC在收购后,成立了专门的文化整合团队,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逐步缩小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
(3)税收问题:沙特阿美和SABIC在收购后,成立了专门的税务团队,对税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税收筹划方案。
国际商业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跨国公司A(以下简称“A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知名科技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和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
跨国公司B(以下简称“B公司”)是一家位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与A公司产品类似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2018年,A公司发现B公司的产品在技术方面与其专利存在高度相似之处,涉嫌侵犯其专利权。
A公司遂向我国某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B公司的产品是否侵犯了A公司的专利权?2. 如果侵权成立,B公司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3. A公司要求B公司赔偿经济损失的数额是否合理?三、案例分析1. 侵权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侵犯专利权人的专利权的行为。
在本案中,A公司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其中一项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经鉴定,B公司的产品在技术方案上与A公司的专利存在高度相似之处,符合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2.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停止侵权行为;(2)赔偿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3)消除侵权行为给专利权人带来的不良影响;(4)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
在本案中,由于B公司的产品侵犯了A公司的专利权,故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法律责任。
3. 赔偿数额关于赔偿数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侵权赔偿数额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专利权人的实际损失;(2)侵权人的违法所得;(3)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4)其他应当考虑的因素。
在本案中,A公司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其因侵权行为遭受的经济损失,包括专利许可使用费、研发成本、市场份额等。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精选5篇)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精选5篇)国际商务谈判案例篇120xx年3月,国内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加拿大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定一设备引进。
根据合同,甲方于20xx年4月30日开立以乙方为受益人的不可撤消的即期信用证。
信用证中要求乙方在交单时,提供全套已装船清洁提单。
20xx年6月12日,甲方收到开证银行进口信用证付款。
甲方业务人员审核议付单据后发现乙方提交的提单存在以下疑点:1. 单签署日期早于装船日期。
2. 提单中没有已装船字样。
根据以上疑点,甲方断定该提单为备运提单,并采取以下措施:1.向开证银行提出单据不符点,并拒付货款。
2.向有关司法机关提出诈骗立案请求。
3.查询有关船运信息,确定货物是否已装船发运。
4.向乙方发出书面通知,提出甲方疑义并要求对方做出书面解释。
乙方公司在收到甲方通知及开证银行的拒付函后,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并向甲方做出书面解释并片面强调船务公司方面的责任。
在此情况下,甲方公司再次发函表明立场,并指出,由于乙方塬因,设备未按合同规定期限到港并安排调试已严重违反合同并给甲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实际损失。
要求乙方及时派人来协商解决问题,否则,甲方将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解决双方的纠纷。
乙方遂于20xx年7月派人来中国。
在甲方出具了充分的证据后,乙方承认该批货物由于种种塬因并未按合同规定时间装运,同时承认了其所提交的提单为备运提单。
最终,经双方协商,乙方同意在总货款12.5万美元的基础上降价4万美元并提供3年免费维修服务作为赔偿并同意取消信用证,付款方式改为货到目的港后以电汇方式支付。
案例分析本案例的焦点在于乙方提交银行的议付单据中提单不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已装船清洁提单的要求。
由于乙方按实际业务操作已经不可能在信用证规定的时间内向信用证议付行提交符合要求的单据,便心存侥幸以备运提单作为正式已装船清洁提单作为议付单据。
岂不知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合同的有关要求而且已经构成了诈骗,其行为人不仅要负民事方面的责任还要负刑事责任。
国际商务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是一家在中国注册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XYZ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是一家在英国注册成立的企业,主要从事同类型电子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2018年,双方签订了一份合资协议,决定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从事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
合资协议约定,甲方以货币出资,出资额为500万元人民币;乙方以机器设备、技术等无形资产出资,出资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合资期限为10年,合资公司的经营期限为合资期限。
二、纠纷起因在合资公司运营过程中,由于双方在经营管理理念、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分歧,导致合作关系紧张。
具体纠纷如下:1. 经营管理理念分歧:甲方主张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产品质量和研发投入;乙方则倾向于追求短期利润,忽视产品质量。
2. 利益分配问题:甲方认为乙方以无形资产出资,应按出资比例分配利润;乙方则认为,由于自身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优势,应获得更高的利润分配比例。
3. 技术保密问题:乙方认为,合资公司中乙方提供的核心技术应享有更高的保密级别,甲方应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
4. 甲方认为乙方存在违规操作,导致合资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要求乙方承担相应责任。
三、法律分析1. 合资协议的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合资协议是合资公司设立的法律依据,具有法律效力。
本案中,甲方和乙方签订的合资协议合法有效。
2. 经营管理理念分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合资公司应当遵循股东共同决策的原则,通过董事会等形式进行决策。
本案中,甲方和乙方在经营管理理念上存在分歧,应通过协商解决,或者按照合资协议约定,通过董事会等机构进行决策。
3. 利益分配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合资公司的利润分配应按照出资比例进行。
本案中,甲方和乙方应按照合资协议约定的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国际商务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中外合资企业(以下简称“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由我国一家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中方股东”)和一家外国企业(以下简称“外方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某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合资企业合同,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其中中方股东出资600万美元,外方股东出资400万美元。
在合资企业成立初期,双方合作良好,企业发展迅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在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产生了分歧。
2018年,外方股东突然提出要将其所持有的合资企业股权转让给第三方,而中方股东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外方股东单方面转让股权违反了合资企业合同的相关约定。
双方因此陷入了一场国际商务法律纠纷。
二、争议焦点1. 外方股东是否有权单方面转让其持有的合资企业股权转让?2. 中方股东是否有权阻止外方股东转让股权?3. 如果外方股东转让股权,合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三、案例分析1. 关于外方股东是否有权单方面转让其持有的合资企业股权转让根据合资企业合同的相关约定,合资企业的股权转让需经双方股东协商一致后方可进行。
外方股东单方面提出转让股权,违反了合资企业合同的规定。
因此,外方股东无权单方面转让其持有的合资企业股权转让。
2. 关于中方股东是否有权阻止外方股东转让股权根据合资企业合同的相关约定,合资企业的股权转让需经双方股东协商一致后方可进行。
中方股东作为合资企业的股东之一,有权根据合资企业合同的规定,阻止外方股东单方面转让股权。
3. 关于合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针对外方股东单方面转让股权的行为,中方股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障合资企业的合法权益:(1)要求外方股东停止转让股权,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要求外方股东赔偿因转让股权给合资企业造成的损失。
(3)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外方股东停止转让股权,并赔偿合资企业的损失。
四、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1. 外方股东单方面转让股权的行为违反了合资企业合同的相关约定,外方股东无权单方面转让其持有的合资企业股权转让。
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课件(PPT-39张)
国际商务谈判
第十二章 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 二、谈判的过程和策略
根据谈判形势的变化,2009年的中国铁矿石谈判可以分为 四个阶段。第一轮谈判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1月;第二轮谈判 从2009年2月到4月;第三轮谈判从2009年5月持续到6月底,在 预定时间内谈判破裂;第四轮谈判更应该说是谈判的加时赛, 持续到2009年8月17日,以中钢协与澳洲第三大矿商FMG达成 降价幅度协议而落幕。
国际商务谈判
第十二章 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 二、谈判中涉及的利益集团
(1)美国的克林顿政府 (2)中国政府 以上是两国政府的利益诉求,而对于美国国内的各方力量 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利益集团:
一是经济利益集团 二是意识形态集团 三是政治利益集团
国际商务谈判
第十二章 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
三、美国政府在PNTR谈判案中采用的策略 1、美国政府针对各个利益集团基本策略的制定 2、具体谈判技巧的应用 第一,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积极游说,进行大范围的舆 论宣传,以换取民意上的广泛支持。 第二,在不同党派、利益集团间寻找共同点换取支持。 第三,使用议题间接的挂钩作为让步手段。 第四,充分利用极力支持PNTR法案通过的中国政府作为自 己的盟友,相互间积极配合,共同为法案的最后通过做出努力。
国际商务谈判 二章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 • 案例一
“以退为进”还是“进退两难”:Google与中国政府之间的谈 判
• 案例二 多方利益的均衡:美国政府在PNTR谈判案中策略的采用
• 案例三 移动、联通抢食“苹果”:iPhone入华谈判
国际商务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商务合作日益频繁。
然而,由于各国法律制度、商业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国际商务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纠纷。
本案例以中美合资企业股权转让争议为切入点,分析国际商务纠纷的处理过程。
(一)企业基本情况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具有丰富经验的跨国企业。
2010年,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出资设立了丙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甲乙双方各占50%的股份。
(二)争议情况2015年,由于市场环境变化,甲公司希望退出丙公司。
经协商,甲乙双方同意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将甲公司所持有的丙公司50%的股权转让给乙方。
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并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然而,在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不久,甲公司发现乙方在丙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损害了甲公司的合法权益。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并要求乙方赔偿因其违规行为给甲公司造成的损失。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问题;2. 乙方在丙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3. 甲公司要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的依据;4. 甲公司要求乙方赔偿损失的依据。
三、法院判决1. 关于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问题法院认为,甲乙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内容合法、有效。
甲乙双方均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股权转让协议签订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因此,股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
2. 关于乙方在丙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法院经审理查明,乙方在丙公司经营过程中,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如擅自挪用丙公司资金、违规签订合同等。
这些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给甲公司造成了损失。
因此,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关于甲公司要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的依据法院认为,甲公司要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的依据不足。
国际商务法律真实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国并购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然而,跨国并购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多样,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本文将以某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为例,探讨跨国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二、案例概述某中国企业在2010年计划收购一家位于欧洲的知名企业,以期拓展欧洲市场,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经过多轮谈判,双方于2011年达成初步协议,并于2012年正式签署并购合同。
然而,在并购过程中,由于法律风险防范不足,导致了一系列法律纠纷。
三、案例详情1. 尽职调查不充分在并购过程中,中国企业对目标企业的尽职调查不够全面,未能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法律风险。
具体表现在:(1)目标企业存在未披露的诉讼案件,涉及金额巨大,可能给中国企业带来巨额赔偿责任。
(2)目标企业存在合同纠纷,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给中国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3)目标企业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可能侵犯第三方权益,给中国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2. 合同条款存在漏洞在并购合同中,中国企业未能充分关注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导致以下问题:(1)合同中关于知识产权归属的条款不明确,可能导致知识产权纠纷。
(2)合同中关于员工安置的条款不完善,可能导致员工罢工、劳动纠纷等问题。
(3)合同中关于并购款的支付方式和期限不明确,可能导致支付纠纷。
3. 法律风险防范不足在并购过程中,中国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未能及时聘请专业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导致以下问题:(1)未能及时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导致并购行为违反当地法律。
(2)未能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商业环境,导致并购后的经营管理困难。
(3)未能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导致并购后的财务风险。
四、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1. 尽职调查风险应对措施:(1)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财务、税务、人力资源等方面。
关于国际商务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跨国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各国法律法规的约束。
本文将探讨一起跨国公司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法律纠纷案例,涉及环保法规的执行和国际商务的法律风险。
二、案情简介某跨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知名企业,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在美国设有分支机构,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近年来,公司在美国的销售业绩逐年攀升,但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量也引起了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的关注。
201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根据相关环保法规,对公司在美分支机构的废气排放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公司部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超过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EPA随即向公司发出了行政处罚通知,要求公司立即停止超标排放,并处以高额罚款。
公司对此表示异议,认为其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欧洲的环保标准,且在进入美国市场前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检测和认证。
公司认为,美国环保法规过于严格,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造成了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公司决定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EPA的行政处罚。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国环保法规的适用性:公司认为,其产品在欧洲市场销售时符合欧洲环保标准,且在进入美国市场前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检测和认证,因此不应受到美国环保法规的约束。
2. 跨国公司在美国的经营风险:公司认为,美国环保法规过于严格,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造成了不公平的待遇,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3. 环保法规与国际商务的关系:本案涉及环保法规与国际商务的冲突,引发了关于环保法规是否应成为国际贸易障碍的讨论。
四、法院判决美国法院在审理本案时,首先对环保法规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法院认为,虽然公司产品在欧洲市场符合环保标准,但一旦进入美国市场,就必须遵守美国的环保法规。
因为美国拥有独立的环保体系和标准,跨国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时,应尊重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
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1. 案例一:可口可乐与中国的谈判1981年,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政府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谈判,最终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这场谈判的难点在于,中国政府当时对外资企业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可口可乐公司需要保护其秘方不被泄露。
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灵活的谈判策略,可口可乐公司最终达成了双赢的协议。
2. 案例二:波音公司与日本的谈判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飞机制造商之一,而日本是一个对飞机制造业有着极高要求的客户。
在20世纪80年代,波音公司与日本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谈判,最终达成了销售波音飞机的协议。
这场谈判的成功,关键在于波音公司对日本市场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日本文化、法律、市场等方面的充分准备。
3. 案例三:苹果公司与中国的谈判2012年,苹果公司与中国政府进行了关于在中国建立苹果零售店的谈判。
这场谈判的难点在于,中国政府对外资零售企业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苹果公司需要保护其知识产权。
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灵活的谈判策略,苹果公司最终达成了在中国建立零售店的协议。
4. 案例四:丰田汽车与美国的谈判在20世纪80年代,丰田汽车面临着进入美国市场的巨大挑战。
由于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强烈反对,丰田汽车不得不与美国政府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谈判。
最终,丰田汽车通过承诺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并创造就业机会,成功地赢得了美国政府的支持,进入了美国市场。
5. 案例五:微软公司与欧盟的谈判在2004年,微软公司因为涉嫌垄断被欧盟罚款4.97亿欧元,并要求微软开放其Windows操作系统的部分代码。
微软公司通过与美国政府和欧盟的多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一项和解协议,同意开放部分代码,并支付罚款。
6. 案例六:阿里巴巴与美国的谈判在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这场谈判的难点在于,阿里巴巴需要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一致,确保其在美国市场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灵活的谈判策略,阿里巴巴最终成功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IPO之一。
国际商务法律环境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跨国企业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商务法律环境对于企业运营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以中美贸易争端为例,分析国际商务法律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二、案例简介2018年,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这场贸易争端涉及众多行业,包括电子产品、汽车、化工品等。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限制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等。
三、案例分析1. 贸易争端对企业的直接影响(1)成本上升:中美贸易争端导致关税上升,企业从美国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产品价格。
(2)供应链中断:部分企业因关税上涨,转而寻找其他供应商,导致供应链调整和中断。
(3)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争端使得部分企业产品价格上涨,降低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 贸易争端对企业的间接影响(1)投资风险增加:贸易争端使得跨国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更加谨慎,对中国的投资信心受到影响。
(2)汇率波动:中美贸易争端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加企业的汇率风险。
(3)政策不确定性:贸易争端使得国际商务法律环境更加复杂,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企业运营风险加大。
3. 企业应对策略(1)调整供应链:企业应积极寻找替代供应商,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确保供应链稳定。
(2)加强研发: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依赖。
(3)拓展市场:企业应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降低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分散风险。
(4)加强合规: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商务法律环境变化,确保合规经营。
四、结论中美贸易争端对国际商务法律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企业应充分认识贸易争端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企业应关注以下方面:1. 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确保合规经营。
2. 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3. 加强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 媛 1208210413 黄灵犀1208210419
可口可乐:回到缅甸
Hale Waihona Puke 背景:2013年6月,可口可乐公司,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制造商,宣 布在缅甸开设了第一家灌装厂近60年。自1962年以来,缅甸一直 在封闭和孤立的国家和军事统治之下。国际贸易制裁,因此它的 军事统治者和他们的政策不利影响该国的人权和民主。现在,由 于放弃稳定的军事控制政府,缅甸是国际贸易和投资敞开大门。 2013年5月,美国和缅甸签署了一份贸易投资框架协议(TIFA),开 始更积极的经济合作。 对可口可乐来说,缅甸是一个潜在的有利可图的新兴市场。 这个国家有6000万人口和经济增长估计。然而,这个国家的开放, 象征2010年11月从软禁中释放的人权活动家和反对派领导人昂 山素季,远未完成。政治不稳定仍非常高,经济发展远非安全。 此外,尽管贸易投资框架协议之间的政府已经签署了一个不到位 的双边投资协定,为可口可乐公司提供更有效的外国直接投资 (FDI)保护。可口可乐公司实现其战略应该如何在缅甸吗?
尽管有这些变化,缅甸缺乏一个有效的法律环境与“和外国 公司的明确的规则”来安全、自信地投资。Cyn-Young Park, 亚洲开发银行(ADB)的经济学家,说,“它将需要一段时间的管理 来完全适应市场体系,”并指出,缅甸需要实施“市场的基本功 能”。 2013年3月,议会通过了新的外国直接投资规则补充2012年 外国直接投资法律,它取代了1988年的军政府的外国直接投资法 律的一个主要的新的外国直接投资法律,外国投资者可以持有 80%股份的合资企业在许多领域,包括自然资源、渔业、制造业 、服务业务,农业、畜牧、环境。然而,本法没有显式地指定国 际仲裁作为解决投资争端的方式,除了提供一个选择的规定和一 个争端解决机制”相关的协议。虽然这一规定将允许外国投资 者要求将用一个选项来解决投资争端的国际仲裁纳入合同,但由 于缅甸没有签署1958年纽约公约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所以它 不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一个成员。因此,唯一的选择将是 在当地法院解决投资问题,由政府严格控制。因此,区域军事当 局的影响仍然可以在缅甸放任不同地区。《卫报》评论道:“在 缅甸,法庭一直只是一个残酷的玩笑。司法独立的出现可能是 一个经过几十年的军事统治的非常缓慢的过程。
可口可乐的顶级品牌(表一)
Coca-Cola可口可乐 Diet Coke/Coca-Cola Light 健怡可乐 Coca-Cola Zero 零系可口可乐 Sprite 雪碧 Fanta 芬达 Minute Maid 美粒果 Powerade 动乐 Aquarius 水瓶座(动元素) Dasani 达萨尼牌瓶装纯净水 Glaceau Vitaminwater 酷乐仕维他命 Georgia——一个主要在日本销售的咖啡品牌 Simply - 在北美销售的果汁饮料 美汁源果粒橙 Del Valle - 通过墨西哥和巴西合资公司装瓶的果汁饮料 Ayataka——在日本出售的绿茶品牌 水森活——在日本销售的水品牌
可口可乐2008—2012业务总结(表三)
单位:美元
2012 净营业收 入 可口可乐 公司的净 利股民 基本的净 收益 稀释的净 收益 现金股利 总资产 长期负债 48,017 9.019 2.00 1.97 1.02 86,174 14,736 2011 46,542 8.584 1.88 1.85 0.94 79,974 13,656 2010 35,119 11.787 2.55 2.53 0.88 72,924 14,841 2009 30,990 6.797 1.47 1.46 0.82 48,671 5,059 2008 31,944 5.819 1.62 1.25 0.76 40,519 2,781
可口可乐公司愿景(表二)
“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包括以下:
〓人:这是个工作的好地方,人们的启发是最好的。
〓组合:带给世界一个投资组合的预期和满足人民的饮料品牌欲望 和需求。
〓伙伴:培养一个成功的网络合作伙伴并建立相互忠诚 〓地球:做一个活着有意义的、负责任的全球公民。 〓利润:以利润最大化回报股民,同时留意我们的总体责任 〓生产力:从管理我们的人来说,得到时间和金钱最大的有效性”
在缅甸的发展和持续的关注
尽管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50多年来生活在政治动荡中 ,军阀政府统治下,缅甸已经展示了过去二十年的经济发展的重大 意义。2011年,缅甸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印度,都是相当于世 界平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从1998年的134.13美元至824.19 美元已经增长了6倍。自1992年以来,经济增长是每年至少 5%,,2003年达到13.4%(见表五:1961–2013 在缅甸国内生产总值 年增长率 pdf P9),2013年3月升至6%。 缅甸的年度净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自1971年以来随着时 间波动,自6亿年以来已经飙升至超过6亿美元(见表6:1971–2011 缅甸的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P9)。在过去的三个财政年,最大的外国 直接投资来自中国,在2011年之前是缅甸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 见表7:由原产国直接流向缅甸的外国直接投资P10)。在中国最大 的投资项目之一是China-built 25亿美元800公里天然气管道项目 ,每年交付中国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拥有许可证的糖浆生产商亲手挑选集中 甜味剂,苏打水,然后包的产品商标的容器。根据市场,可口可乐 产品通过经销商转售批发或者卖给商人或者就直接给消费者。 截至2013年4月,可口可乐在全球已拥有超过500个品牌,包括16 个所谓的“数十亿美元品牌”。(见表一) 到2013年,可口可乐产品在200多个国家可用,古巴和朝鲜的 例外。可口可乐反对反对全球化的批评,通过证明其产品如何通 过创建衍生行业冷却站,灌装设备,统一生产和广告活动等来刺 激经济的。该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有效地使其所有权基 于全球。可口可乐北美部门保持其核心消费者基础。(见表二、 三、四) 在2012年底,可口可乐全球拥有150900名员工。其中,6 8300人位于美国公司,据报告,在2011年到2012年之间增加了 4700名员工,把增加的人安排在越南、柬埔寨、危地马拉和美国。
缅甸的外交政策的变化涉及到停止与朝鲜的关系,重建与美 国和欧盟的关系。这些举措加强了总统添盛在国内的地位,帮助 他实现民主改革。缅甸试图平衡区域和全球外交关系。添盛在9 月访问了中国和美国。缅甸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2013世 贸中心开设了第一家引用不保华鞣制(缅甸首都)的目标加强缅 甸官员对贸易政策的技能。与其他国家区域合作不仅隐含访问 区域市场也包含全球市场,除了提供科技、金融和管理专业知识 。缅甸积极参与区域政府间组织,可以促进外国直接投资和企 业在缅甸连接到区域和全球供应网络。自1992年以来,缅甸已经 是六个地区组织的成员(见表格9)。 然而,尽管最近的民主发展和有前途的经济潜力,缅甸缺乏 可靠的保护外国投资者的资产。国际投资机构将加强疲弱的国 内法律和司法系统向外国投资者提供额外的保护。位可以描绘 缅甸的权利和义务(如主机状态)和外国投资者因为这些权利将 可在国际套利。截至6月7日,缅甸签署了六个合约,菲律宾 (1998)、越南(2000年),中国(2001),老挝(2003)、印度(2008) 和泰国(2008)。六位中,只有三个生效:菲律宾(1998)、中国 (2002年)和印度(20 09年)。然而,缅甸没有与任何西方国家签 署。2012年,缅甸开始与日本和韩国的谈判。
可口可乐公司简介
可口可乐是世界上的不含酒精的饮料,是专攻即饮咖啡、果 汁、水和能量饮料的头号供应商。可口可乐以其为“原始的饮料 ”,第一个全球品牌的传统为荣,并且用这些“永远的可口可乐” 和“生活在这里开始”促进它的真实性。 可口可乐的糖浆秘方在1886年被一个名叫约翰· 派姆伯顿的药 剂师研究出来。约翰· 派姆伯顿有了去混合实验混合物与碳酸水 独创性的想法,并且在他的工作场所Jacob’s 药店把它卖5美分 一瓶。后来他的会计和商业伙伴, 弗兰克罗宾逊,决定称之为 “Koca-Kola。据报道,约翰· 派姆伯顿后把“K”改成“C”,为 了让这个名字更令人难忘并且在广告中看起来更好。1888年,派 姆伯顿把他的秘密糖浆的成分列表卖给了一个商人,那个商人决 定为了让该产品看起来更独特就将其标志定位在它的的红盖桶上 。后来Asa Candler(凯德勒)从John S. Pemberton(派姆伯顿)手 里接管了生意。但它也仍然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秘密糖浆,但后来 Asa Candler同意出售第一个分销权的产品,成本为1.8美元的便 利灌装,再一次,其独有的专利特征的可口可乐瓶给了产品质量文 化带来成功。1919年在预期下Asa Candler把他的股份卖给了一 群投资者,他们将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有人可 以刷新自己对可口可乐产品的享受。
然而,在2011年和2012年,缅甸与西方建立了更紧密的经济联 系。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导致中国投资下降,尽管在其 他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激增。2011年,在应对反对派要求与中国 重新谈判投资项目时,缅甸总统Thein Sein 停止了一项37亿美 元的项目旨在给中国提供电力。 中国在投资上减少了近2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10到 2011财年略低于2011到2012的50亿美元和2012到2013的15亿美 元。与此同时,许多跨国企业(跨国公司)在缅甸建立了业务增加 。大部分的外来投资是在萃取和电力行业。由于司法体系薄弱, 高腐败和低保护产权,投资很复杂。有报道称,为了实现其经济 潜力,缅甸需要吸引6500亿美元的投资 2010年在缅甸新宪法和选举引发的主要变化的政治体系:正 式取消军队统治。两年后,总统添盛强有力的解决了在民主化的 国家释放政治犯,民族冲突管理的问题,通过投资和劳动法,实现 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制度。缅甸总统添盛 实现这些变化后,美 国和欧盟解除了一些对缅甸的经济制裁,为加强缅甸经济、政治 、军事和商业合作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铺平了道路。展览列 出了8项国产和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来描述缅甸的民主过 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