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用

合集下载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历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历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神经冲动产生的机制,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

2、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3、了解神经冲动传导的生理意义和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储备1、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树突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轴突则将神经元产生的信号传递出去。

2、细胞膜的电位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通常将膜外电位设为零电位,膜内电位在静息状态下为负值,称为静息电位。

三、神经冲动的产生1、静息电位的形成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有关。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而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较低。

钾离子会通过离子通道不断地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但由于细胞内的有机负离子不能透出细胞膜,所以会在膜内形成负电位。

2、动作电位的产生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钠离子通道迅速开放,大量钠离子内流,导致膜内电位迅速升高,从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随后,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膜电位逐渐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四、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方式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的,这种传导具有双向性。

2、传导特点(1)完整性:神经纤维必须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正常传导神经冲动。

(2)绝缘性:一根神经纤维中的神经冲动不会影响到相邻的神经纤维。

(3)非递减性:神经冲动在传导过程中,其强度不会因为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五、神经冲动传导的生理意义1、信息传递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得神经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实现各种生理功能的协调和控制。

2、适应环境帮助生物体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维持生命活动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消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原卷版)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原卷版)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习目标: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学习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学习难点:兴奋的产生、传导及传递。

导: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从运动员听到枪响到做出起跑的反应,信号的传导经过了那些结构?预习:导学问题一:兴奋的产生(1)传导形式:兴奋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也叫神经冲动。

静息电位形成原因:细胞膜主要对有通透性,外流。

(跨膜方式:。

)电位表现:。

动作电位形成原因:细胞膜对通透性增强,内流(跨膜方式:。

)电位表现:。

导学问题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膜内局部电流方向:兴奋部位→ ,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填“相同”或者“相反”)。

2.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①生理完整性。

①双向传导①单向传导①绝缘性①相对不疲劳性导学问题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包括:、与。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M神经元兴奋→突触小体内的与融合→释放(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与上的受体结合→N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

(3)信号转变:→ → 。

(三)测(2min):1、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兴奋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出现双向传递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快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2、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

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Na+)中,则该神经()A.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C.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D.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探究点一:兴奋的传导和传递例1: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导学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导学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知识回顾](课前自主复习完成)1、反射弧据图回答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

(3)直接刺激④,引起肌肉收缩,这反射。

(4)破坏④处结构,刺激①处,肌肉收缩,大脑产生感觉。

2、神经元(填图)((()()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过程(2)传导特点:(),即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①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②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机制1、静息电位产生机制:2、动作电位产生机制:3、动作电位的恢复机制:4、胞内外钠钾离子水平的恢复机制:二、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测定(一)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内外电位的测定1、膜内外电位的测定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变化曲线分析讨论:增加细胞外液中Na+、K+浓度,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有什么影响?例题: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二)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位的测定1、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位的测量方法2、兴奋传导过程中指针偏转问题【小组讨论合作】①刺激a点,电流表指针发生先向左,再向右的两次指针偏转,分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②刺激b、c、d点指针又会如何偏转?③刺激哪个点,可证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3)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位变化曲线【课后习题】1、(2018全国Ⅲ卷,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2、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B.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3、下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B. 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结果C. 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D. 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则c点将下移4、(2018江苏卷,11)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

年级:高二学科:生物班级:学生姓名:制作人:不知名编号:2023-07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第三课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学习目标】1.能说明毒品成瘾的机制。

2.了解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预习案】1. 兴奋剂(1)概念:原指能提高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

如今是运动禁用药物的统称。

(2)作用:可增强人的兴奋程度、提高运动速度等。

2.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药品和药品。

3.责任和义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向社会宣传和的危害,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案】探究一:(阅读课本30页第一段)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分析其作用方式可能有哪些?探究二:根据课本资料分析可卡因成瘾机制: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与愉快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

①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从突触间隙回收。

②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持续发挥作用。

③这样,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减少。

④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减少,资料:其它毒品的成瘾机制:鸦片、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诱导突触前膜一次性释放大量多巴胺,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显著增加。

冰毒、摇头丸、麻古等新型毒品:诱导突触前膜一次性释放大量多巴胺;抑制多巴胺在突触前膜的重吸收,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显著增加。

【检测案】1.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引起神经元产生兴奋,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胆碱酯酶分解而失去作用。

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时会引起其膜外电位由负变正B.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患者有关神经元会出现持续兴奋C.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电信号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乙酰胆碱也可引起电信号产生2.人脑内有一种“沉默突触”,它具有突触结构,但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 3 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 2 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该部分内容是本节第 1 课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内容的自然延伸,不同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兴奋在突触处需要通过化学信号进行传递,本课时内容较难。

通过该课时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是反射弧中传递的重要环节,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神经系统为什么可以对生命活动进行精细、准确的调控,从而实现机体的稳态。

此外,教材用了较多篇幅说明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旨在号召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反毒、禁毒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通过本节第一课时内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本章前面两节和初中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反射弧等基本内容,这为学生学习本课时的内容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生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对学习神经调节的内容也比较感兴趣,这对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学习目标课程素养名称学习目标生命观念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掌握突触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通过观看视频动画及自主阅读教材,掌握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并能分析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信号转换模式、突触传递的特点及原因,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分析相关经典生物学实验现象,初步了解化学突触通过化学信号传递信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分析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增强反毒、禁毒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突触传递的过程。

五、教学策略教法:复习导入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等。

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

六、开放性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小组合作(每组5 人,共6 组)、PPT 课件等。

七、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学生活动素养发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第 1 课时的相关内容,并引入新课。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导学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导学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神经冲动产生的机制,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

2、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3、了解神经冲动传导的生理意义和相关的实验研究方法。

二、学习重点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三、学习难点1、离子通道的功能和作用。

2、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离子的流动情况。

四、知识回顾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神经元,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2、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

五、新知识讲解(一)神经冲动的产生1、静息电位概念:神经元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形成原因: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外流,而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较低,导致膜内电位低于膜外,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概念: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电位发生的快速、短暂的逆转。

形成过程去极化:当刺激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迅速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减小,直至膜内电位高于膜外,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

反极化:膜内电位达到峰值,暂时处于内正外负的状态。

复极化: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迅速外流,使膜电位逐渐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1、神经冲动在无髓鞘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方式:局部电流传导过程: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神经冲动向前传导。

2、神经冲动在有髓鞘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方式:跳跃式传导传导特点:速度快、节能(三)神经冲动传导的生理意义1、实现神经系统对机体的调节和控制。

2、保证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准确传递。

六、实验探究1、观察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实验实验材料:蛙的坐骨神经、电位测量仪器等。

实验步骤:制备坐骨神经标本。

将电位测量仪器的电极分别连接在神经纤维的两端。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设计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设计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设计1. 引言哎呀,大家好呀!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趣而神秘的话题——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别担心,我们会像吃西瓜一样,把它切成一块一块,慢慢消化。

神经冲动就像是一条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快速地把信息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想象一下,咱们的身体就像一座超级复杂的城市,而神经系统就是这座城市里繁忙的交通网络。

它们每天都在不停地运转,把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到需要的地方,保证我们正常生活,真是太神奇了!2. 神经冲动的产生2.1 神经元的结构首先,咱们得认识一下神经元。

这可不是普通的小伙伴,神经元可是咱们神经系统里的主角。

想象一下,神经元就像一棵大树,树干是轴突,树枝是树突,树叶就是突触。

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角色。

树突负责接收信息,就像小朋友接收老师的指令;而轴突则负责传递信息,像快递小哥把包裹送到你家。

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小桥梁,信息就像小火车一样在这里换乘,真是个神奇的过程!2.2 动作电位的形成那么,神经冲动是怎么产生的呢?当神经元接收到外界的刺激时,比如说你手不小心碰到了热锅,这时候神经元就开始“火起来”了!这就叫动作电位的形成。

简单来说,就是当某种物质(比如钠离子)迅速进入细胞时,电位就会发生变化,就像是小伙伴们在游乐场排队,突然听到广播说“大家快来玩碰碰车!”瞬间就挤成了一团。

这时候,电位的变化像是开关打开,神经冲动就诞生了,接下来就会在神经元的轴突上像赛车一样飞驰而去。

3. 神经冲动的传导3.1 传导方式接下来,咱们说说神经冲动是如何传导的。

这可不是一条笔直的路,而是分为几种方式。

有一种叫做连续传导,适用于那些没有髓鞘的神经元,就像在泥泞的路上开车,慢慢爬行;另一种则是跳跃传导,适用于有髓鞘的神经元,就像赛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速度快得惊人!髓鞘就像是一层保护膜,让神经冲动可以在节点之间迅速跳跃,真是聪明至极。

3.2 传导速度而说到速度,神经冲动的传导可真是惊人!有些冲动可以在瞬间到达,比如你一碰到热东西,立刻就缩手。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导学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导学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神经冲动产生的生理基础。

2、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机制。

3、了解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二、知识梳理(一)神经冲动产生的生理基础1、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树突通常较短,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轴突则较长,能够将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出去。

2、静息电位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这种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

3、动作电位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变成“外负内正”,这个过程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神经冲动产生的基础。

(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也称为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2、传导过程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出现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会刺激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使其产生动作电位,这样新的兴奋部位不断产生,而原来的兴奋部位又恢复为静息电位,如此不断向前传导。

3、传导特点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都可以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三)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联系。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间隙则是两者之间的间隙。

2、传递过程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会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实现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传递特点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三、重难点突破(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有关。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

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电位产生的机理及相关曲线的解读,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2.通过反射弧中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分析,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3.关注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能够向他人宣传这些危害,拒绝毒品。

【学习重点】简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学习难点】描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27~31,完成以下内容: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 K+ 有通透性,造成K+ 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成为静息电位。

3.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增加,Na+ 内流,这个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

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膜电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其传导的方向是双向的。

4.反射中,兴奋要经过多个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它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5.当有神经冲动传来时,轴突末梢附近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向前膜移动,与其融合同时释放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从而改变的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这样,信号就从一个是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随后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6.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发生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换,在整个突触中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历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历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阐述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3、了解神经冲动传导的生理意义。

二、知识回顾在学习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一些与细胞生理相关的基础知识。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屏障,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质中包含着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分别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有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是顺着物质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则是逆着物质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

三、引入新课当我们的身体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比如手碰到了尖锐的物体,这种信息是如何快速地在神经系统中传递的呢?这就涉及到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四、知识讲解(一)静息电位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内外存在着电位差,这种电位差被称为静息电位。

一般来说,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低,大约为-70mV。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离子通过。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而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较低。

钾离子通过钾离子通道不断地向膜外扩散,形成了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

(二)动作电位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产生动作电位。

刺激会使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迅速内流,导致膜内电位迅速升高,从原来的-70mV 变为+30mV 左右,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随后,钠离子通道很快关闭,而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迅速外流,使膜内电位又迅速下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三)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的传导。

在无髓鞘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

当某一点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膜内为负、膜外为正,这样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教学设计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教学设计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设计一、教学课题: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3节)二、教学目标:1、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作用机理,认同神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生命观念);2、通过观察突触模式图,认识突触传递的机制和作用特点,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3、运用兴奋的传导机理解释兴奋剂、毒品危害,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和宣传帮助他人的责任感。

(社会责任)三、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2、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四、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五、教材分析:1.地位:从整册课本来说,主题是围绕稳态与调节展开的,由第一章的学习可知,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神经调节是本册课本的重点内容,而本节课揭示了神经调节的作用机理,可谓重中之重。

2.特点:本节内容分为3个部分,依次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这3部分层层递进,从单个神经元的兴奋到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科学前沿将所学知识应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3.作用:本节内容揭示了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实现了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精密配合,从而维持了机体的稳态,为前面的概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其次,还为后面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六、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达到成人水平,缺点是他们生活经验所有欠缺,思考问题不深入,知识迁移能力有限,对复杂、抽象知识理解不到位。

本节课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机理较为复杂,但学生在必修一《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课中学习了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及胞吞胞吐,对本节课难点突破有很大作用,实验分析中电表测定电位与高中物理学科交叉融合,突触结构与化学学科交融,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案2: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案2: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学习过程】1.说明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2.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

3.说明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自觉拒绝毒品并向他人宣传毒品的危害。

【学习重难点】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及传导机制;2、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学习过程】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蛙的坐骨神经电位变化实验说明: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1、未受到刺激➞静息状态:胞外Na+浓度比膜内_____,K+浓度比膜内______。

K+_____流(方式:__________)最终形成__________的静息电位。

2、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兴奋状态:细胞膜对Na+通透性_____,Na+____流(方式:__________)最终形成__________的动作电位。

3、兴奋的传导:兴奋部位电位发生变化,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__________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

这种__________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膜内局部电流方向:______部位→______部位;膜外局部电流方向:______部位→______部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的,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_______,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_______。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__________。

其可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__________。

1、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突触的类型:(1)轴突——__________型;(2)轴突——__________型。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历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历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3、了解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和特点。

二、知识回顾在学习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一些与细胞生理相关的知识。

细胞内外存在着各种离子,如钠离子(Na⁺)、钾离子(K⁺)等。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较高的通透性,而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较低。

三、学习过程(一)静息电位的产生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而膜外的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由于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钾离子会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扩散。

但带正电荷的钾离子外流会导致膜内电位变负,膜外电位变正,形成了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这种电位差会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当钾离子向外扩散的动力与电位差阻止其外流的阻力达到平衡时,膜两侧的电位差就稳定在一个数值,这就是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的产生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例如,刺激会使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加,钠离子大量内流。

由于钠离子带正电荷,钠离子的内流会使膜内电位迅速升高,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形成了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点产生,就会迅速向整个细胞膜传播。

这是因为在动作电位产生的部位,膜电位发生反转,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从而产生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会刺激邻近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使其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新的动作电位。

这样,动作电位就沿着神经纤维迅速传导。

(四)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

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储存着神经递质。

当动作电位传到突触前膜时,会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神经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实现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导学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导学案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神经冲动产生的机制,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

2、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3、了解神经冲动传导的生理意义。

二、知识回顾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2、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

三、学习内容(一)神经冲动产生的基础——膜电位1、静息电位(1)概念: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形成原因: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大,钾离子外流,导致膜外正电荷增多,膜内负电荷增多,从而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1)概念: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发生的快速、可逆的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2)形成原因: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迅速内流,导致膜内正电荷增多,膜外负电荷增多,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也称为神经冲动。

2、传导过程(1)局部电流的形成: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出现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

(2)兴奋的传导:局部电流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使其产生动作电位,如此依次进行,神经冲动得以传导。

3、传导特点(1)双向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向两个方向传导。

(2)绝缘性:一根神经纤维中的神经冲动不会影响到其他神经纤维。

(3)生理完整性:神经纤维只有在结构和功能都完整时,才能传导神经冲动。

(4)相对不疲劳性:与肌肉组织相比,神经纤维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传导兴奋的能力。

(三)神经冲动传导的生理意义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得生物体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实现各种生理活动的协调和统一。

例如,在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得机体能够对刺激做出迅速的反应;在感觉形成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产生感觉。

学案1: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案1: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学习目标】(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学习重难点】1.兴奋的传导2. 兴奋的传递【学习过程】知识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阅读课本P27-28,完成以下内容1.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2.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也叫。

3.传导过程4. 传导特点:,即图中a←b→c。

5. 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重点小结1:1.膜电位的测量(情景材料)测量项目测量方法测量结果静息电位电流计一极接膜外,另一极接膜内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动作电位电流计两极都接膜外(或内)侧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膜电位变化曲线(情景材料)知识2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阅读课本P28-29,完成以下内容1.传递结构: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传递2.突触的类型(甲图)(1)甲图中A为型,简画为(2)甲图中B为,简画为3.突触的形成与结构(乙图)(1)形成:轴突末稍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即图乙g ),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 相接触形成突触。

(2)结构:由 、 和 。

4.传递过程5.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特点: 。

原因: (1)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 中。

(2)释放:递质只能从 释放,作用于 。

6.神经递质(1)种类⎩⎪⎨⎪⎧兴奋性递质:使下一神经元兴奋,如乙酰胆碱抑制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如甘氨酸(2)释放方式: ,体现了生物膜的 (3)作用:引起下一神经元的(4)去向:迅速被 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隙,为下一次传递做好准备。

重点小结2:1.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比较(命题角度)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结构基础 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信号形式(或变化)电信号速度快慢方向可以双向单向传递2.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问题(情景材料)(1)在神经纤维上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第一课时)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第一课时)

年级:高二学科:生物班级:学生姓名:制作人:不知名编号:2023-10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导学案第一课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学习目标】1、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

2、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预习案】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兴奋是以的形式沿着传导的,这种也叫神经冲动。

2、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外流(方式:协助扩散),电位表现为:3、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内流(方式:),电位表现为:【探究案】探究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探究有人做过如下实验: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它们连接到一个电表上。

(在没有受到刺激时,膜外为正电。

)(图1) 图1:神经上电极所在的b点和c点均没有兴奋,b,c两点膜外均为正电,电表指针,说明神经表面各处电位。

(图2) 图2:当兴奋传导至b点时,b点膜外为电,c点膜外为正电,可见电表向偏转,电流从点流向点,说明b点比c点电位低。

(图3) 图3:当兴奋离开b点,到达c点之前,b点和c点膜外均为正电,电表指针。

图4:当兴奋传导至c点时,c点膜外为电,b点膜外为正电,可见电表向偏转,电流从b点流向c点,说明c点比b点电位低。

(图4)图5:当兴奋离开c点,b点和c点膜外均为正电,电表指针。

(图5)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也叫。

探究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神经细胞膜内外K+和Na+分布有什么特点?离体的神经纤维2.阅读课本P28第一、二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离子的转运方向,并尝试说明局部电流产生的原因及传导方向。

(1)静息电位电位表现:形成原因:K+外流的方式:(2)动作电位电位表现:形成原因:Na+内流的方式:小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探究三:根据下图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①兴奋部位膜电位是②兴奋部位膜电位变化是:③兴奋部位膜外电位是:④兴奋部位膜外电位变化是:⑤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课时目标:
1.说出生物电的发现过程。

2.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理解动作电位的传导。

4. 通过“蛙腿论战”,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二、学习方法:归纳法、探究法
三、课前预习(10分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问题与思考:1、什么是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钠-钾泵”本质是什么?如何工作的?
3、什么是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4、什么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5、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以什么样的形式传导,沿什么方向传导?
6、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一般特征?
课堂互动学习
情境导入:你测过心(或脑)电图吗?说明了什么?生物电是怎样产生的? 学导结合:
一、生物电的发现
利用 的巨大神经纤维为研究好材料,成功地测量了单个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及其变化情况,证明 的存在。

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 ,称为 。

二、膜电位的产生
1、由于细胞膜内外的 浓度不同,以及 的跨膜运输造成的。

通常情况下,细
胞外液中 远高于细胞内液,而细胞内液中的 和一些 的浓度远高
于细胞外液。

这种膜内外 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膜上的 产生和维持的。

2、细胞膜上有些离子通道,它们的化学本质是 。

3、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这时离子 运动方向是 , 使膜电位变成 , 这时的膜电位称为 。

4、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 会立即开放, 这样, 在很短的时间内会 大量涌入 ,从而使细胞 处于膜内带 而膜外相对 带 的兴奋状态,此时的 膜电位称为 。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1、细胞的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会向该细胞的其他部位 地传送或扩展,称为 。

2、在神经细胞的某一局部受到足够强度刺激后,该处将产生 ,于是 区与其相邻的 之间,膜内、外之间将产生 并伴随有 。

在膜内,兴奋区的正电荷向邻近的 流动, 在膜外,电流流动方向 ,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使 的膜电位上升而产生 。

该动作电位产生后,又会按相同的方式影响与它相邻的区域,于是, 就以这样的方式传遍整个细胞。

3、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一般特
征 、 、 、 、 。

探究深化:
1、 静息电位时,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膜内外形成了电位差,为什么没有形成电流?
课堂检测: 1、产生动作电位时( ) A 、Na +通道开放,Na +进入细胞内; B 、Na +通道开放,Na +运出细胞外; C 、K +通道开放,K +进入细胞内; D 、Na +通道关闭;K +运出细胞。

2、关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细胞膜的“外正内负”为动作电位; ②细胞膜的“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 ③细胞膜的“外负内正”为静息电位; ④细胞膜的“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 3、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 ) A 、与电流方向相同; B 、与电流方向相反;
C 、在膜外,与电流方向相同;
D 、在膜外,与电流方向相反。

4、一个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的传导是()
A、单向的,只能向前传导;
B、双向的,只向神经末梢传导;
C、双向的,传遍整个神经细胞;
D、双向的,在膜内外之间传导。

5、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
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G 表示灵敏电流计,
a 、
b 为两个微型电极,若给
c 以一个强刺激,
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什么现象()
A .不会发生偏转
B .发生一次偏转
C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拓展提升:
1.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兴奋是指组织或细胞感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B.能够产生兴奋的组织只有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兴奋的细胞只有神经细胞
C.兴奋只能在神经系统传导,在神经元细胞内只能从神经元的树突传递到轴突
D.兴奋是由于神经受刺激而产生的,可兴奋细胞只要受到刺激就会产生兴奋
2.神经调节一般是通过生物电实现的,生物电现象()
A.仅存在与神经组织B.仅存在与神经和肌肉组织
C.仅存在动物体内D.在动植物中普遍存在
3.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中浓度远高于细胞内液中浓度的离子有()
A.K+和Na+B.Na+和Cl- C.Cl-和K+D.Na+、K+和Cl-
4.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Na+和K+浓度的差别主要由()产生和维持?
A.渗透压B.酸碱度C.离子通道D.钠—钾泵
5.下面是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测定的神经表面电位变化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下面哪一选项肯定是不正确的()
A.甲图所示状态表示神经表面各处电
位相等,所表示的状态是静息状态
B.乙图状态表示的是对坐骨神经的b
侧给予刺激时的神经表面电位变化
C.如果刺激发生在a点,丙图状态一
定出现在乙图状态之后
D.在神经表面的电位变化可以是甲→乙→丙→甲也可以是甲→丙→乙→甲,这取决于刺激部位。

6.下列关于神经冲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的实质是电信号沿神经纤维的传导;B.神经冲动的实质是化学信号沿神经纤维的传导C.神经冲动的发生一定伴随着电位的变化;D.神经冲动的发生与神经细胞对Na+和K+通透性有关7.在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
A.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K+浓度,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
B.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K+浓度,膜内负电位,膜外正电位
C.细胞内Na+浓度高于细胞外Na+浓度,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
D.细胞内Na+浓度高于细胞外Na+浓度,膜内负电位,膜外正电位
8.下列关于离子通道和“钠—钾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通道和“钠—钾泵”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离子通道和“钠—钾泵”都具有专一性C.钠、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转运属于主动运输D.钠、钾离子通过“钠—钾泵”转运属于主动运输9.当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后,一般不会发生()
A.Na+通道开放,Na+大量涌入细胞内B.动作电位产生
C.K+通道开放,K+大量涌入细胞D.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改变
10.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兴奋区和静息区之间传导的动力是()
A.电位差B.离子浓度差C.主动运输D.外界刺激
11.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12.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列哪项不可能发生?()
A.刺激部位Na+大量进入神经纤维B.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
C.电流在膜内外都由刺激部位向未刺激部位流动D.膜内外都有电流存在
13.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的变化。

请回答:
⑴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

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

⑵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性发生改变,离子大量流向膜,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

⑶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甲乙丙
学导结合:
一、生物电的发现
利用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为研究好材料,成功地测量了单个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及其变化情况,证明生物电的存在。

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膜电位。

二、膜电位的产生
1、由于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不同,以及离子的跨膜运输造成的。

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中Na+、Cl_远高于细胞内液,而细胞内液中的K+和一些带负电荷的大分子物质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外液。

这种膜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别主要是由于膜上的“钠—钾泵”产生和维持的。

2、细胞膜上有些离子通道,它们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K+通道开放(Na+通道关闭),这时离子运动方向是K+从膜内向膜外,使膜电位变成外正内负,这时的膜电位称为静息电位。

4、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Na+通道会立即开放,这样,Na+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大量涌入细胞内,从而使细胞处于膜内带正电、而膜外相对带负电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1、细胞的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会向该细胞的其他部位不衰减地传送或扩展,称为神经冲动的传导。

2、在神经细胞的某一局部受到足够强度刺激后,该处将产生动作电位,于是兴奋区与其相邻的静息区之间,膜内、外之间将产生电位差并伴随有局部电流。

在膜内,兴奋区的正电荷向邻近的静息区流动,在膜外,电流流动方向相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静息区的膜电位上升而产生动作电位。

该动作电位产生后,又会按相同的方式影响与它相邻的区域,于是,动作电位就以这样的方式传遍整个细胞。

3、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一般特征生理完整性、双向传导、非递减性传导、绝缘性、相对不
疲劳性。

课堂检测:1-5 ABDCD
拓展提升;1.A;2.D ;3.B ;4.D ;5.B;6.B ;7.B ;8.C ;9.C ;10.A
11. C;12. C
13.答案:⑴A 静息 C 动作⑵通透钠内 B ⑶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