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讲义知识点归纳(精简后)汇总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e230e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d.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和策略来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侵入的一种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主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首先,防火墙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设定防火墙规则,可以控制数据包的进出,过滤恶意攻击和不良内容。
防火墙还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取和篡改。
其次,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是监测和防止网络攻击的重要工具。
IDS能够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攻击行为。
IPS则能在发现攻击后自动进行阻止或中断对攻击者的连续攻击。
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另外,数据加密是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一种安全技术。
通过对通信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窃取和篡改。
常见的数据加密算法有DES、AES等。
此外,安全策略与权限管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技术。
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可以使网络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权限管理则可以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法用户获取机密信息和操纵系统。
社交工程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通过伪装成信任的个人或机构,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对于这种攻击,用户需要提高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和密码。
同时,网络安全人员也需要不断对各种新型攻击手段进行学习和研究,及时及准确地识别和应对社交工程等攻击。
最后,网络安全意识培训也是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重要一环。
企业和组织应及时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大家共同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
总之,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及时了解和应对新型网络攻击技术是确保网络安全的关键。
通过防火墙、IDS/IPS、数据加密、安全策略与权限管理、社交工程防范和网络安全意识培训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8acdf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c.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为了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恶意入侵和攻击的技术手段。
在网络安全中,攻击者利用各种方式和技巧试图突破系统的安全防线,而防御者则采用各种方法来抵御这些攻击。
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防火墙。
防火墙可以设置策略,限制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的通信,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另一个重要的防御措施是入侵检测系统(IDS)。
IDS
可以在网络中监测和识别异常活动,并及时报警。
入侵防御系统(IPS)可以对检测到的攻击行为进行主动响应,例如阻断
攻击源的IP地址。
安全认证和加密技术也是网络安全攻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认证通过验证用户的身份来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加密技术使用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以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除了以上的传统技术手段,网络安全攻防还涉及到一些高级技术。
例如,漏洞扫描技术可以自动检测网络系统中存在的软件漏洞,以便及时修补或升级系统。
反病毒软件和反恶意软件技术可以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系统中的病毒和恶意软件。
在网络安全攻防中,防御方还需要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
同时,教育用户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用户的不慎行为也可能导致网络系统的安全受到威胁。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旨在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入侵。
只有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详解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7fdb25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d.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详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网络的便利背后,也隐藏着各种网络攻击和威胁,如黑客攻击、病毒传播、勒索软件等等,这些都严重危及我们的信息安全。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出各种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概述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用于防御各种网络攻击和威胁,保护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安全性质。
包括网络漏洞扫描、入侵检测、防火墙、加密技术、反病毒软件、网络安全管理等。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通常可以分为被动防御和主动防御两种。
被动防御主要是指通过检测网络行为和报警,在网络被攻击时及时做出反应。
其中包括网络入侵检测技术(IDS)、网络安全事件管理系统(SIEM)等。
而主动防御则是指主动探测和预防网络攻击的方法,包括网络风险评估、渗透测试、蜜罐技术等。
二、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应用1. 漏洞扫描技术漏洞扫描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扫描网络中的漏洞,并提供修复建议。
它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及时解决系统漏洞,防止被攻击者利用,从而提高网络安全性。
常见的漏洞扫描工具包括Nessus、OpenVAS等。
2.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指建立在网络边界的一种安全设备,它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和阻止恶意流量,并限制不需要的网络连接。
防火墙技术可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两种类型。
其中,硬件防火墙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安全性,能够提供更好的网络安全保障。
3.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是指通过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识别和防范网络入侵事件。
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主机入侵检测(HIDS)和网络入侵检测(NIDS)两种。
其中,主机入侵检测主要用于监控单个主机的行为,网络入侵检测则主要用于检测整个网络的安全状态。
常见的入侵检测工具包括Snort、Suricata等。
4. 反病毒技术反病毒技术是指通过病毒样本库或行为分析等手段,检测和消灭计算机中的病毒和恶意软件,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339be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a.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网络攻击和黑客行为时有发生,给个人隐私和企业信息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御网络攻击,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论述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分类、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分类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可以通过定义访问策略和检测网络流量来保护网络资源的安全。
防火墙技术分为软件和硬件防火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可靠。
2.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是一种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方式,及时发现和抵御潜在的入侵行为。
IDS负责对网络流量进行监视,当发现异常行为时发出警报;而IPS则可以主动对入侵行为进行拦截和阻止,以保证网络的安全。
3.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将敏感信息通过加密算法转化为乱码,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可以通过对密钥的管理和使用,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和篡改。
4. 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VPN技术通过利用加密和隧道机制,建立安全的通信连接,实现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VPN技术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专用的通信信道,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机密性,有效预防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二、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原理1. 防御原理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多个技术手段和措施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例如,防火墙通过限制和过滤访问规则,阻止不明流量的入侵;IDS/IPS则通过监测和分析网络流量,发现和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
2. 攻击原理网络安全攻击的原理是利用已知或未知的漏洞,在系统或网络中实施恶意行为。
黑客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病毒、木马、钓鱼等,获取目标信息或对系统进行破坏。
攻击者常常利用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漏洞,通过渗透测试等方式发现网络的脆弱点,并加以利用。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0ffbb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4.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攻防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相关问题。
1.攻防技术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一种保障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包括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识别、分析与防御。
网络攻击可以来自内部或外部,攻击者利用各种手段在网络上寻找漏洞、弱点和安全缺陷,并试图通过这些缺陷获取敏感信息,破坏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网络防御的目的在于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通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防止网络受到攻击和遭受损失。
网络防御主要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软件和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
2.网络攻击的类型网络攻击的类型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攻击方式包括:(1)网络钓鱼:攻击者利用伪造的电子邮件或网站欺骗用户提供个人信息。
(2)网络蠕虫:利用漏洞和弱点,自动传播破坏,具有病毒感染的特点。
(3)拒绝服务攻击(DoS):攻击者占用大量系统资源或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流量请求,造成服务瘫痪。
(4)中间人攻击(Man-in-the-Middle):攻击者通过窃听数据流或伪造数据,篡改通信过程中的信息。
3.网络防御的技术手段网络防御的技术手段包括:(1)网络防火墙:网络防火墙是对不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进行控制的设备。
防火墙能够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入侵检测系统(IDS):IDS 能够检测攻击者的入侵行为并及时响应,阻止攻击的发生。
(3)反病毒软件:反病毒软件可以及时发现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4)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一种受控制的访问权限,限制用户对敏感系统资源的访问。
4.网络攻防技术的应用网络攻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电子商务为例,企业的核心资产都存在于其网络系统中,因此,网络攻击对企业造成的威胁不可小觑。
信息安全网络攻击与防护知识点汇总
![信息安全网络攻击与防护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456b7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9.png)
信息安全网络攻击与防护知识点汇总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给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网络攻击的常见方式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信息资产和网络环境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1、恶意软件攻击恶意软件是指可以在用户计算机或网络中执行恶意操作的软件。
常见的恶意软件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等。
病毒通过自我复制和传播来感染计算机系统,破坏文件或数据。
蠕虫则能够自主传播,无需宿主文件,可迅速在网络中扩散。
特洛伊木马看似合法的程序,实则隐藏着恶意功能,如窃取用户信息。
间谍软件通常用于监控用户的活动和收集敏感数据。
广告软件则会频繁弹出广告,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2、网络钓鱼攻击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欺骗用户获取个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信用卡信息等)的攻击方式。
攻击者通常会伪装成合法的机构或个人,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虚假网站来诱导用户提供敏感信息。
3、 DDoS 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攻击通过向目标服务器或网络发送大量的请求,使其无法正常处理合法用户的请求,从而导致服务中断。
这种攻击通常利用大量被控制的计算机(僵尸网络)来发动,形成巨大的流量洪流。
4、 SQL 注入攻击SQL 注入是针对数据库驱动的网站或应用程序的一种攻击方式。
攻击者通过在输入字段中插入恶意的 SQL 代码,从而获取、修改或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5、零日攻击零日攻击利用尚未被发现或未被修复的软件漏洞进行攻击。
由于安全补丁尚未发布,使得防御此类攻击变得非常困难。
二、网络攻击的途径和手段1、社交工程攻击者利用人类的心理弱点,如好奇心、信任和恐惧,通过欺骗手段获取用户的信息或权限。
例如,冒充同事或上级请求提供密码等。
2、无线网络攻击针对无线网络的攻击包括破解 WiFi 密码、中间人攻击等。
在公共无线网络中,用户的通信数据容易被窃取。
网络攻防基础知识
![网络攻防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deff6244693daef5ff73d19.png)
–OWASP:https:///index.php/Main_Page 37
3.4 控制目标:漏洞利用—技术层面— • 网络漏洞:指网络网架络构漏、洞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企
业网络存在的安全漏洞,导致网络防护措施失效。
–网络运维、管理层面:边界防火墙、IDS等设备部署不 到位、安全策略缺陷等;
–例子:
• 使用弱口令; • 信息泄漏:将密码写于便签上、使用弱口令、自行解除安全措
施; • 被社会工程学攻击:移动以及网络钓鱼; • 配置文件泄漏。
42
3.4 控制目标:漏洞利用—管理 • 管理漏洞:层面的漏洞
–企业安全体系建设不健全; –缺少安全的软件开发过程; –缺少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缺少高效的威胁发现能力。
3.7 问题解答:为什么要了解黑客入 侵的行为轨迹?
52
3.8 小结
• 小结
–黑客入侵的行为轨迹
• 明确目标 • 控制目标 • 收割撤退
53
目录
1
渗透测试的基本概念
2
渗透测试的执行步骤
3
黑客入侵的行为轨迹
4
渗透测试的课程回顾
4.1
课程回顾
4.2
后续课程
54
4.1 课程回顾
55
4.1 课程回顾:基本概念
课程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 网络攻防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WEB应用安全漏洞 第三部分 系统安全漏洞
1
目录
1
渗透测试的基本概念
1.1
渗透测试
1.2
黑客入侵
1.3
安全漏洞
1.4 问题
1.5 小结
2
渗透测试的执行步骤
3
黑客入侵的行为轨迹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56cc5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a.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指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保护网络系统和信息的安全,预防和抵御网络攻击,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安全攻击的类型网络安全攻击是指通过网络通信渠道对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信息进行非法侵入、传输和篡改,以达到破坏、窃取、伪造等目的的行为。
常见的网络安全攻击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 病毒和恶意软件攻击:通过嵌入可执行文件、文档等方式,感染用户计算机系统,破坏数据和系统的完整性。
2. 钓鱼攻击:通过伪造合法机构的网站、电子邮件等方式,欺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进而实施盗窃等犯罪行为。
3. DoS和DDoS攻击: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请求,使其资源耗尽,导致服务不可用。
4. 数据泄露和入侵攻击:通过窃取数据库、入侵服务器等方式,获取敏感信息,或者非法篡改、删除数据。
5. 中间人攻击:通过劫持通信连接,窃取通信内容,或者篡改通信数据,引起双方误解。
二、网络安全防御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网络安全攻击类型,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防御措施。
在实施网络安全防御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让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学习基本的防御知识和技巧。
2. 网络设备安全配置:对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配置,包括封闭不必要的服务发放端口,设置强密码,更新固件等。
3. 安全访问控制:通过建立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列表,限制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法入侵和访问。
4. 数据加密传输:对敏感信息的传输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被窃取或篡改。
5. 安全审计和监控:建立网络安全防御日志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事件,防止攻击者活动的持续进行。
三、为了有效应对网络安全攻击,我们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一种位于网络与外部不受信任网络之间的安全设备,通过过滤网络流量,实现访问控制和数据包检测,保护内部网络免受非法入侵。
学软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解析
![学软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a699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9.png)
学软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解析背景介绍: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学习软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软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基本概念、常见攻击方式以及防御策略。
一、软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概述软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指防御和保护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系统免受各种安全威胁的技术手段。
它包括安全漏洞的分析、系统权限的管理和网络流量的监控等。
学习软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网络安全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据和隐私。
二、常见软件网络安全攻击方式1. 黑客入侵黑客入侵是指未经授权的人或组织通过网络手段进入计算机系统,窃取或破坏数据的行为。
黑客入侵主要通过漏洞扫描、密码破解、拒绝服务攻击等方式进行。
2. 恶意软件恶意软件是指具有破坏性或非法目的的软件程序,包括病毒、木马、蠕虫等。
它们可以悄无声息地感染计算机系统,窃取用户信息、监控用户活动或破坏系统正常运行。
3. 社会工程学攻击社会工程学攻击是通过利用人的心理和社交工具来欺骗、胁迫或诱骗用户揭示敏感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
常见的社会工程学攻击手段包括钓鱼邮件、电话诈骗和移动端欺诈等。
三、软件网络安全防御策略1. 加强用户教育与意识通过加强用户教育与意识,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警惕性。
用户应妥善管理密码、避免点击可疑链接和下载不明软件,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2. 更新软件与系统补丁及时安装软件更新与系统补丁,以修复已知漏洞,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定期检查更新软件,避免使用已经不再受支持的软件版本,减少可能的安全风险。
3.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审计,监控网络活动和流量,发现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
实施有效的访问控制、身份认证与授权机制,确保系统只被合法用户访问。
结论:学习软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不断发展的网络环境中,了解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和采取正确的防御策略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用户教育与意识,更新软件与系统补丁以及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威胁,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学习网络攻防的基础知识和教程推荐
![学习网络攻防的基础知识和教程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0e08a16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e.png)
学习网络攻防的基础知识和教程推荐网络攻防是信息安全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网络安全方向的学习者来说,了解和掌握网络攻防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按照类别划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介绍网络攻防的基础知识和一些教程推荐。
第一章:网络攻防概述网络攻防是指通过技术手段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恶意攻击的一系列措施。
攻击者和防御者之间进行的攻与防的博弈常常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网络漏洞与漏洞利用、恶意代码与病毒、入侵检测与防护、网络监控与日志分析等。
第二章: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2.1 网络漏洞与漏洞利用网络漏洞是指网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存在的错误或弱点,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入侵系统或获取非法权限。
学习者需要了解常见的漏洞类型,如跨站脚本攻击(XSS)、SQL注入、拒绝服务攻击(DDoS)等,并学习相应的防御措施。
2.2 恶意代码与病毒防御恶意代码(如病毒、木马、蠕虫等)是攻击者用来入侵系统或盗取用户信息的工具。
学习者需要了解恶意代码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并研究防御恶意代码的方法,如杀毒软件、防火墙配置、安全补丁更新等。
2.3 入侵检测与防护入侵检测与防护是指通过监控系统内外部的网络活动,及时发现和防止入侵行为。
学习者需要熟悉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如网络流量分析、入侵日志分析等,并学习如何配置和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护系统(IPS)来提高系统安全性。
2.4 网络监控与日志分析网络监控和日志分析是指利用各类监控工具和系统日志来实时监测和分析网络活动,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异常行为。
学习者需要了解网络监控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监控技术,如网络流量分析、入侵检测、安全事件管理等,并学习如何使用相关工具来进行网络监控和日志分析。
第三章:网络攻防教程推荐3.1 OWASP(Open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ject)OWASP是一个致力于提供开放式Web应用安全的组织。
他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在线教程和指南,向学习者介绍了Web应用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漏洞和安全测试方法。
网络攻防知识点总结大全
![网络攻防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973f3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d.png)
网络攻防知识点总结大全网络攻防是指网络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网络信息系统的保护,包括网络设备、软件和数据等。
网络攻防知识点涉及到众多方面,包括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常见的攻击与防范、网络安全工具与技术、网络监控与应急响应等内容。
以下是网络攻防知识点的总结:一、网络安全基础知识1.1 网络安全概念网络安全是指维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保护系统资源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或破坏。
1.2 网络攻击类型网络攻击包括网络入侵、数据篡改、拒绝服务攻击、木马病毒、钓鱼攻击等多种类型。
1.3 黑客攻击手段黑客攻击手段包括漏洞利用、社会工程学、密码破解、拒绝服务攻击等多种方式。
1.4 防火墙原理防火墙是用于过滤网络流量的安全设备,它可以实现流量控制、访问控制、应用层过滤等功能,保护内部网络安全。
1.5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网络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数字证书、SSL/TLS等技术。
1.6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网络安全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秘密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
1.7 网络攻防实践网络攻防实践是指通过模拟攻击与防御的方式,提高网络安全工程师的实战能力,熟悉攻击技术与防御方法。
二、常见的攻击与防范2.1 DDos攻击与防范DDos攻击是一种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伪造请求,使其无法正常对外提供服务的攻击方式,防范方法包括使用DDos防火墙、CDN加速等。
2.2 SQL注入攻击与防范SQL注入攻击是指黑客利用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输入进行恶意注入,达到破坏数据库或获取敏感信息的目的,防范方法包括对输入数据进行严格过滤和验证。
2.3 XSS攻击与防范XSS攻击是指黑客通过向网页注入恶意脚本,盗取用户信息或利用用户的浏览器进行攻击,防范方法包括对用户输入进行过滤和转义。
2.4 CSRF攻击与防范CSRF攻击是指黑客利用用户已登录的身份,进行恶意操作,如发起转账、更改密码等,防范方法包括使用Token验证、引入验证码等。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实战》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实战》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d1851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2.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实战》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网络
攻击
收集
第章
代理
权限
痕迹
漏洞
内网
技术 内容
分析
信息
渗透
测试
流程
框架
路径
提升
01 内容简介
目录
02
第1章 攻击路径及流 程
03 第2章 信息收集
04 第3章 漏洞分析
05 第4章 Web渗透测试
漏洞
3 8.3 无线网攻
击
4 8.4 中间人劫
持攻击
5
8.5 钓鱼攻击
第9章 后渗透
9.1 敏感信息收集 9.2 本机信息收集
9.3 网络架构信息收 集
9.4 域渗透
第10章 痕迹清除
10.2 Linux日志痕 迹清除
10.1 Windows日 志痕迹清除
10.3 Web日
本
内容简介
第1章 攻击路径及流程
1.1 攻击路 径
1.2 攻击流 程
第2章 信息收集
1
2.1 IP资源
2
2.2 域名发现
3 2.3 服务器信
息收集
4 2.4 人力资源
情报收集
5 2.5 网站关键
信息识别
第3章 漏洞分析
3.1 漏洞研究 3.2 Web漏洞扫描
3.3 系统漏洞扫描 3.4 弱口令扫描
限维持
6.2 Linux权 2
限维持
3 6.3 渗透框架
权限维持
4 6.4 其他方式
维权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ef1eb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1.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攻防技术是一种防御和阻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或访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一、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技巧1. 强密码的使用使用强密码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强密码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长度应达到8位或以上。
为不同的网站和应用程序使用不同的密码,定期更改密码,使用密码管理工具来存储和生成随机密码。
2. 多因素认证多因素认证是一种增加安全性的方法,要求用户提供额外的安全验证信息,如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或使用硬件令牌生成的一次性密码。
多因素认证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您的账户,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3. 更新软件和系统及时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至最新版本很重要,因为更新通常包含修复已知漏洞和安全弱点的补丁程序。
恶意攻击者经常利用软件和系统的漏洞来入侵计算机系统,因此保持软件和系统的更新对于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4. 防火墙的配置与使用防火墙是一个网络安全设备,能够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正确配置防火墙能够提供强大的保护,根据特定的规则控制网络流量,并阻止潜在的恶意活动。
确保防火墙处于启用状态,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
5. 安全地浏览和下载内容网络浏览器是最容易受到恶意软件攻击的应用程序之一。
为了减少风险,用户应当选择可靠的浏览器,并保持其更新至最新版本。
另外,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要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或软件,以避免下载包含恶意代码的文件。
二、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注意事项1. 保护个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对于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不要随意向陌生人分享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
同时,小心使用社交媒体平台,设置隐私选项,限制对个人信息的访问。
2. 警惕钓鱼攻击和网络诈骗钓鱼攻击是指使用虚假的网站、电子邮件或信息,诱使用户提供敏感信息的欺诈行为。
网络安全业网络攻防知识点
![网络安全业网络攻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57e4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4.png)
网络安全业网络攻防知识点网络安全是当今信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网络攻防是网络安全中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网络攻防的基本概念、主要攻击方式以及防护策略等方面,对网络攻防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网络攻防的基本概念网络攻防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针对网络和系统存在的漏洞进行攻击和保护的一系列技术和行为。
在网络攻防中,通常有黑客(Hacker)和安全专家(Ethical Hacker)两个角色。
黑客指的是利用自身技术突破网络和系统安全的人,而安全专家则是通过测试和强化网络和系统安全来防止黑客攻击的专业人员。
二、主要攻击方式1. 网络钓鱼(Phishing):网络钓鱼是利用虚假的网络页面或电子邮件等手段,诱导用户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等。
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可信的实体,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从而进行非法活动。
2. 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DoS):拒绝服务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合理或非法手段,使目标服务器资源耗尽,导致合法用户无法正常访问和使用网络服务。
常见的拒绝服务攻击方式包括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和CC(Challenge Collapsar)攻击等。
3. 数据包嗅探(Packet Sniffing):数据包嗅探是指攻击者截获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并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获取。
通过数据包嗅探,攻击者可以获取到用户的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4. 网络入侵(Intrusion):网络入侵是指攻击者通过对目标系统的漏洞进行利用,获取系统权限或篡改系统配置等行为。
网络入侵可以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三、防护策略1. 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用户应该警惕可疑的链接和电子邮件,避免轻信不明身份的请求。
2. 强化密码策略:用户在设置密码时应该使用复杂度高的密码,包括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换密码。
3. 防火墙设置:通过设置防火墙来限制对网络的未授权访问,防止恶意攻击者入侵系统。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5e33d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6.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信息的安全,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一、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使用方法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可以通过设置访问控制策略、过滤不信任的IP地址和端口,以及检测和拦截恶意代码等方式来保护网络安全。
使用防火墙时需要注意及时更新防火墙软件和规则,确保安全性和适应最新的网络攻击形式。
2. 入侵检测系统(IDS):IDS可以监控网络流量,检测和报告潜在的攻击行为。
在使用IDS时,需要配置正确的规则和策略,及时更新漏洞库以识别最新的攻击方式。
此外,还应将IDS与防火墙、日志分析系统等其他安全设备结合使用,提高网络安全检测和防护能力。
3.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使用数据加密技术时,应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正确管理密钥,并定期更新加密策略。
此外,还需要注意加密与解密的性能影响,平衡安全性和性能需求。
4. 虚拟专用网络(VPN):VPN可以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在不安全的公共网络上建立一个私密的通信通道。
在使用VPN时,应使用强密码和安全协议,定期更换证书和密钥,以及限制VPN用户的访问权限,确保VPN的安全性。
5. 强化密码策略:密码是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的基石。
使用复杂、长且随机的密码,同时定期更换密码,对不同的账户使用独立的密码,并不要将密码存储在不安全的地方。
此外,也可以采用双因素认证等技术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二、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注意事项1. 及时更新软件和补丁: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补丁,以修补已知漏洞,防止黑客利用漏洞入侵系统。
同时,应该采用合法的渠道获取软件和补丁,避免下载和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
2. 谨慎点击链接和附件: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攻击常常通过发送伪装的链接和附件来诱骗用户。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讲义知识点归纳(精简后)汇总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讲义知识点归纳(精简后)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a26f4d3f524ccbff12184b1.png)
第 1讲:网络安全概述1、计算机网络:我们讲的计算机网络 , 其实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 ,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实现资源共享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 ; 二是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 :不仅使分散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能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 , 并且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 , 从而极大的方便用户。
从网管的角度来讲 , 说白了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 , 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 它们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
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 ; 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 , 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 ; 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 , 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从狭义的保护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3、本课程中网络安全:指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服务不中断。
(主要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有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涉及网络可靠性、信息可控性、可用性和互操作性等领域。
网络安全的主体是保护网络上的数据和通信的安全。
1数据安全性是一组程序和功能,用来阻止对数据进行非授权的泄漏、转移、修改和破坏。
网络安全与网络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与网络攻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d9c9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c.png)
网络安全与网络攻防技术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保护网络本身及其所连接的资源不受非法访问、非法使用、非法破坏和非法泄漏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网络攻击威胁着个人隐私、公司和国家的机密信息,因此网络安全变得至关重要。
第二章网络攻击类型网络攻击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以主动的方式进攻目标系统,如入侵、拒绝服务攻击等。
被动攻击则是指攻击者以被动的方式窃取目标系统中的信息,如端口扫描、嗅探等。
第三章网络攻防技术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设置规则和策略,限制外部和内部网络的流量,防止恶意攻击和信息泄漏。
常见的防火墙技术包括包过滤、代理服务、网关防火墙等。
2.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IDS负责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报警。
IPS则在发现异常行为后,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来阻止攻击。
IDS/IPS可以是网络层的也可以是主机层的,有效提升网络的安全性。
3. 虚拟私人网络(VPN)技术VPN通过使用加密和隧道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的远程访问方式。
它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一个私密的通信通道,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VPN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和个人的远程办公和通信中。
4. 入侵容忍系统(HIDS)HIDS是一种在主机上运行的安全系统,用于检测和响应主机上的安全事件。
它可以实时监控系统文件和进程,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HIDS是保护主机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5.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是一种将敏感数据转化为无法识别的密文的过程。
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机制,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非法访问和窃取。
第四章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策略,对网络进行安全保护和风险管理。
包括制定安全政策、安全培训、安全评估和漏洞管理等。
网络安全管理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关键,要求有专业的团队和有效的组织架构。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19a56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c.png)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黑客攻击、网络病毒蔓延等情况时有发生,给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一、网络防御技术1. 防火墙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用于监控和过滤网络数据包。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配置规则,只允许符合规则的数据通过,阻挡病毒、恶意软件等非法数据进入网络系统。
2. 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防御手段,用于检测网络中的非法入侵行为。
它可以监视网络流量,分析异常行为,并发出警报,以便管理员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3. 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用于确保网络用户的身份合法性,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进入系统。
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密码认证、生物识别认证、数字证书认证等。
二、网络攻击技术1. DoS/DDoS攻击拒绝服务(DoS)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是目前最常见和最具破坏力的网络攻击方式之一。
攻击者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请求或恶意流量,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使正常用户无法访问。
2. 嗅探技术嗅探技术通过监听网络数据包来窃取敏感信息,例如密码、用户名等。
攻击者常常通过在网络中插入恶意软件或设备来实施嗅探攻击。
3. 木马程序木马程序是一种潜伏在合法程序中的恶意软件,它可以远程控制受害者的计算机,并窃取、删除或破坏用户的数据。
攻击者常常通过电子邮件附件、下载链接等方式传播木马程序。
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1. 及时更新补丁软件开发商会根据软件的漏洞情况发布补丁程序,以修复漏洞。
及时更新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的补丁,能够使网络系统更加安全。
2. 强化身份认证采取多因素身份认证技术,如密码与手机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等结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 数据加密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保证即使数据被窃取,黑客也无法解读其内容。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加密协议,如HTTPS,也是必要的安全防护手段。
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知识
![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c09def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6.png)
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知识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知识归纳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知识归纳一、网络安全威胁1.病毒:通过计算机程序发作,影响计算机使用,甚至破坏计算机中的重要数据。
2.黑客攻击: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等进行非法访问、篡改、删除计算机数据,盗取相关证件、密码等。
3.非法入侵:未经授权的用户非法闯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4.拒绝服务:攻击者设法使被攻击的网络或系统不能及时响应或处理,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5.木马:在计算机系统中植入木马程序,远程控制计算机,窃取计算机中的数据。
二、网络安全防护1.防火墙: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防火墙,限制网络通信,防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
2.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3.入侵检测:实时监控网络系统,发现非法入侵行为,及时报警、阻断。
4.访问控制: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5.备份数据: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可靠,防止数据丢失。
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知识大全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知识大全如下:1.随时了解最新的安全形势和动态,掌握网络安全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
2.计算机系统安全,要时刻提防网络攻击和病毒感染。
要尽量避免与来历不明的邮件或链接进行联系,同时尽可能不要使用英文。
3.各种密码要妥善保存,防止被盗。
要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进行操作,以防感染病毒。
4.数字签名可以鉴别程序的****,确认程序的完整性。
5.熟记账号密码,以防重要信息被泄露。
6.操作系统账号和密码、应用程序口令、网络密码等,应尽量复杂,以防被攻破。
7.隐藏IP地址,以防被攻击。
8.关闭不必要的应用程序,以降低被攻击的风险。
9.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修补漏洞。
10.学会使用杀毒软件,并定期进行病毒查杀。
11.尽量使用官方发布的软件,以防感染病毒。
12.在上网时,不要轻易下载和运行来路不明的程序。
13.在上网时,不要打开不明****的邮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讲:网络安全概述1、计算机网络:我们讲的计算机网络 , 其实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 ,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 (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实现资源共享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 ; 二是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 :不仅使分散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能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 , 并且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 , 从而极大的方便用户。
从网管的角度来讲 , 说白了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 , 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 它们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
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 ; 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 , 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 ; 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 , 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从狭义的保护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3、本课程中网络安全:指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服务不中断。
(主要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有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涉及网络可靠性、信息可控性、可用性和互操作性等领域。
网络安全的主体是保护网络上的数据和通信的安全。
1数据安全性是一组程序和功能,用来阻止对数据进行非授权的泄漏、转移、修改和破坏。
2通信安全性是一些保护措施,要求在电信中采用保密安全性、传输安全性、辐射安全性的措施,并依要求对具备通信安全性的信息采取物理安全性措施。
注意,此处网络安全在不同的环境和应用中有不同的解释,注意区分:1计算机及系统安全。
包括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的保护,法律政策的保护,计算机结构设计安全性考虑,硬件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电磁信息泄露的防护等。
本质上是保护系统的合法操作和正常运行。
2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
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和数据加密等。
3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
包括信息过滤等。
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避免攻击者进行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
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4、安全的主要属性: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靠性。
安全的其他属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真实性(注:一般通过认证、访问控制来实现真实性。
5、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信息系统自身安全的脆弱性、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漏洞、安全管理问题、黑客攻击、网络犯罪。
第 2讲网络攻击阶段、技术及防范策略1、黑客与骇客。
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以犯罪为目的。
黑客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非法入侵或者擅自操作他人(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电子信息交流安全具有不同程度的威胁性和危害性的人(一般是研究为主。
骇客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非法入侵并擅自操作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系统功能、数据或者程序进行干扰、破坏,或者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并擅自利用系统资源,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他犯罪的人(一般是犯罪为主。
骇客包括在黑客概念之中,前者基本上是计算机犯罪的主体,后者的行为不一定都构成犯罪。
2、网络黑客的主要攻击手法有:获取口令、放置木马、 web 欺骗技术、电子邮件攻击、通过一个节点攻击另一节点、网络监听、寻找系统漏洞、利用缓冲区溢出窃取特权等。
3、网络攻击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本地入侵和远程入侵。
4、远程攻击的一般过程:远程攻击的准备阶段、远程攻击的实施阶段、远程攻击的善后阶段。
5、远程攻击的准备阶段:确定攻击目标、信息收集、服务分析、系统分析、漏洞分析。
6、常见的攻击目的有破坏型和入侵型两种。
破坏型攻击——是指只破坏攻击目标,使之不能正常工作,而不能随意控制目标上的系统运行。
入侵型攻击——这种攻击要获得一定的权限才能达到控制攻击目标的目的。
应该说这种攻击比破坏型攻击更为普遍,威胁性也更大。
因为攻击者一旦掌握了一定的权限、甚至是管理员权限就可以对目标做任何动作,包括破坏性质的攻击。
7、信息收集阶段:利用一切公开的、可利用的信息来调查攻击目标。
包括目标的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相关软件的类型、版本及相关的社会信息。
包括以下技术:低级技术侦察、 Web 搜索、 Whois 数据库、域名系统(DNS 侦察。
8、低级技术侦察,分别解释:社交工程、物理闯入、垃圾搜寻。
9、确定目标主机采用何种操作系统原理:协议栈指纹(Fingerprint10、远程攻击的实施阶段:作为破坏性攻击,可以利用工具发动攻击即可。
作为入侵性攻击,往往需要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找到其系统漏洞,然后利用漏洞获取尽可能高的权限。
包括三个过程:预攻击探测:为进一步入侵提供有用信息;口令破解与攻击提升权限;实施攻击:缓冲区溢出、拒绝服务、后门、木马、病毒。
11、远程攻击常用的攻击方法:第一类:使用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攻击获得访问权:基于堆栈的缓冲区溢出、密码猜测、网络应用程序攻击。
第二类:使用网络攻击获得访问权 :嗅探、 IP 地址欺骗、会话劫持。
第三类:拒绝服务攻击。
12、远程攻击的善后阶段:维护访问权、掩盖踪迹和隐藏。
攻击者在获得系统最高管理员权限之后就可以任意修改系统上的文件了,所以一般黑客如果想隐匿自己的踪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删除日志文件。
但这也明确无误地告诉了管理员系统已经被入侵了。
更常用的办法是只对日志文件中有关自己的那部分作修改。
13:黑客入侵的一般完整模式:隐藏自己→踩点→ 扫描→查点→分析并入侵→获取权限→扩大范围→安装后门→清除日志并隐身。
(注意:一般完整的攻击过程都是先隐藏自己,然后再进行踩点或预攻击探测,检测目标计算机的各种属性和具备的被攻击条件,然后采取相应的攻击方法进行破坏,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攻击者会删除自己的行为日志。
14、为防止黑客入侵,个人用户常见防护措施:防火墙、杀毒软件定期升级和杀毒、定期及时升级系统和软件补丁、定期备份系统或重要文件、加密重要文件、关闭不常用端口、关闭不常用程序和服务、发现系统异常立刻检查。
15:网络管理常用的防护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采用访问控制措施、运行数据加密措施、数据备份与恢复。
16、物理环境的安全性体现:包括通信线路的安全,物理设备的安全,机房的安全等。
物理层的安全主要体现在通信线路的可靠性(线路备份、网管软件、传输介质 ,软硬件设备安全性(替换设备、拆卸设备、增加设备 ,设备的备份,防灾害能力、防干扰能力,设备的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烟尘 ,不间断电源保障,等等。
第 3讲:扫描与防御技术1、扫描器: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
集成了常用的各种扫描技术。
扫描器的扫描对象:能自动发送数据包去探测和攻击远端或本地的端口和服务,并自动收集和记录目标主机的各项反馈信息。
扫描器对网络安全的作用:据此提供一份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报告可能存在的脆弱性。
2、网络扫描器的主要功能:扫描目标主机识别其工作状态(开 /关机、识别目标主机端口的状态(监听 /关闭、识别目标主机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版本、识别目标主机服务程序的类型和版本、分析目标主机、目标网络的漏洞(脆弱点、生成扫描结果报告。
3、网络扫描的作用: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或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相关的检测,以找出安全隐患和可能被黑客利用的漏洞。
4、网络漏洞:网络漏洞是系统软、硬件存在安全方面的脆弱性,安全漏洞的存在导致非法用户入侵系统或未经授权获得访问权限,造成信息篡改、拒绝服务或系统崩溃等问题。
5、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扫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现目标主机或网络。
第二阶段:发现目标后进一步搜集目标信息,包括操作系统类型、运行的服务以及服务软件的版本等。
如果目标是一个网络,还可以进一步发现该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设备以及各主机的信息。
第三阶段: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判断或者进一步测试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6、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包括 PING 扫描、操作系统探测、穿透防火墙探测、端口扫描、漏洞扫描等:1 PING 扫描用于扫描第一阶段,识别系统是否活动。
2 OS 探测、穿透防火墙探测、端口扫描用于扫描第二阶段。
OS 探测是对目标主机运行的 OS 进行识别;穿透防火墙探测用于获取被防火墙保护的网络资料;端口扫描是通过与目标系统的 TCP/IP端口连接,并查看该系统处于监听或运行状态的服务。
3漏洞扫描用于安全扫描第三阶段,通常是在端口扫描的基础上,进而检测出目标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7、漏洞扫描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检查目标主机是否存在漏洞:1基于漏洞库的特征匹配:通过端口扫描得知目标主机开启的端口以及端口上的网络服务后,将这些相关信息与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提供的漏洞库进行匹配,查看是否有满足匹配条件的漏洞存在; 2基于模拟攻击:通过模拟黑客的攻击手段,编写攻击模块,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势口令等,若模拟攻击成功,则表明目标主机系统存在安全漏洞。
8、常用扫描工具:SATAN 、 Nmap 、 Nessus 、 X-scan9、扫描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两种,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在其执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与受害主机互通正常或非正常的数据报文。
其中主动扫描是主动向受害主机发送各种探测数据包,根据其回应判断扫描的结果。
被动扫描由其性质决定,它与受害主机建立的通常是正常连接,发送的数据包也属于正常范畴,而且被动扫描不会向受害主机发送大规模的探测数据。
10、扫描的防御技术:反扫描技术、端口扫描监测工具、防火墙技术、审计技术、其它防御技术。
11、防范主动扫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减少开放端口,做好系统防护; (2实时监测扫描,及时做出告警; (3伪装知名端口,进行信息欺骗。
12、被动扫描防范方法到目前为止只能采用信息欺骗(如返回自定义的 banner 信息或伪装知名端口这一种方法。
13、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允许内部网接入外部网络,但同时又能识别和抵抗非授权访问的网络技术,是网络控制技术中的一种。
防火墙的目的是要在内部、外部两个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控制点,控制所有从因特网流入或流向因特网的信息都经过防火墙,并检查这些信息,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